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郝燕捷;高兰;丁文惠;张卓莉

    肺动脉高压是结缔组织病患者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影响到多达15%的结缔组织病患者,预后很差,已有证据显示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进而早期开始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除常用的超声心动图外,近年来已有一些生化标记物、肺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指标等被发现有助于早期筛查肺动脉高压,也有一些联合多种参数的筛查流程问世。治疗方面肺动脉靶向药物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环素类似物以及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均被证实对于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有效。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着重强调新发表的一系列早期筛查方法以及已经被证实的治疗药物。

  •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许云鹏;郭艳芳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是临床上原发型肾病综合征(PNS)中频复发型(FRNS)、激素依赖型(SDNS)和激素耐药型(SRNS)肾病综合征的总称。按其对激素治疗是否敏感及尿蛋白转阴情况,可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为频复发型、激素依赖型和激素耐药型。临床观察发现80%~90%的PNS患儿经初始激素治疗即可获完全缓解,但有76%~93%的患儿复发,并超过半数的激素耐药型肾病儿童在10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该文章就近年来关于儿童RNS临床治疗的方法作一综述。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诊断及预防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芳芳;李金凤;林存智;朱新红

    结核潜伏感染(LTBI)者是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来源,可通过免疫学方面检测(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对LTBI的预防性治疗可以减低将来结核分枝杆菌再活化及发展成结核病的风险。LTBI 的检测属于针对性检测,只有对于有高风险发展成结核病或者能从 LTBI的预防性治疗中获益的人群才进行LTBI的检测。常用的标准预防性治疗方案是6~9个月的异烟肼治疗方案,可以降低LTBI 90%的发病风险,由于疗程长、肝损害常见,完成率仅仅在50%左右。针对上述问题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单药或者联合用药的方案,包括4RIF、3INH-RPT、3-4INH-RIF及2RIF-PZA,其中有效性、安全性和完成率均较好的是3INH-RPT。预防性治疗既往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对LTBI的规范诊疗将有助于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策略

    作者:李华驰;刘佩;冯茂辉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较容易发生肝转移,目前手术联合全身化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主要从术前化疗、手术方式选择和局部治疗等方面来讨论能使患者获益大化的治疗策略。

  • 术前肝功能储备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远;龚文锋;黎乐群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但在我国,肝癌患者往往合并有肝炎及肝硬化,使得肝脏储备能力显著下降,加大了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性。因此,术前肝功能储备评估对肝切除手术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对肝癌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来讲一直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目前日本行大肝癌切除的病例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在我国,很多肝癌患者肿瘤都比较巨大,由于术前评估不良而进行手术导致了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由于术前评估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原本有手术切除机会的巨大肝癌患者没有选择手术治疗而错失了机会,这些问题在国内尤为显著。因此,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近年来术前肝功能储备评估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功能储备
  •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红;刘健;余进洪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用于临床,对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介绍了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作者:周小溪;杨昆胜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一种较常见的小血管病变,其可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本文就SAE的病理改变、危险因素、影像学改变及SAE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 恶性胸膜间皮瘤二线化疗及靶向治疗的探讨

    作者:张丽彬;牛润桂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高、病变广,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内科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是目前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对于复发的 MPM 患者,疾病难以控制,二线化疗方案选择性少,单药培美曲塞可作为二线治疗用药。近年来,靶向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MPM的靶向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临床仍未广泛使用,由于缺乏大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仍需进一步证实。

  • 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曾小斌;夏先明

    近年来,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能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常见的危重症,常合并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感染等并发症。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通过改善SAP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等机制缓解患者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本文就胰岛素强化治疗在SAP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HIF-1α与COX-2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江维;鞠小玲;汪洁;余慧;刘丽华;张凤萍;于春水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IF-1α和COX-2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寻常型银屑病和20例正常人的临床资料以及皮损和皮肤组织。(1)用半定量RT-PCR检测银屑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和COX-2 mRNA表达情况;(2)用Western blot检测银屑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和COX-2 mRNA相对表达量在寻常型银屑病组(1.32±0.04和1.21±0.0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9±0.03和0.31±0.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与COX-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64,P<0.05);HIF-1α和COX-2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组(0.76±0.03和0.62±0.0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05和0.28±0.06),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蛋白表达量与COX-2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1,P<0.05)。结论 HIF-1α和 COX-2在银屑病皮损中异常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2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力丽;王伟;赵洪国;赵春亭;苏湛;史雪;鞠小妍;王渊渊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MM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分析主要治疗方法的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214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对9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主要治疗方法(VAD样方案和BD方案)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14例MM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59.7岁,初诊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痛(77.1%)、贫血(70%)、肾功能损害(2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髓瘤细胞比例、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Ⅲ期为影响总生存期(OS)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髓瘤细胞比例、β2-MG为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应用BD方案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VAD样方案,分别为56个月和39个月,生存曲线比较,P=0.028。结论 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误诊;高龄、高β2-MG、高骨髓瘤细胞比例的患者预后差;与传统VAD方案相比,应用新药硼替佐米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磁共振表现及对比研究

    作者:栾云;吴意赟;殷立平

    目的:讨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和磁共振表现,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劣性。方法10例经手术证实的浆细胞乳腺炎病例,分析其超声和磁共振表现,并比较两种方法在病灶定位、大小测量,累及范围及定性诊断方面的差异,判断各自优劣性。结果不同发病阶段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和磁共振各具特征性,有着不同的分型方法;超声对于早期病变显示优于磁共振,磁共振对于病灶大小、范围的评估要优于超声;两种检查方法都有一定误诊率,需要和乳腺癌做鉴别诊断。结论超声易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普查,磁共振对手术方案的制订更有帮助。

  • 内镜及脑室外引流在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刚;赵东刚;闫俊;陈少军

    目的:探讨内镜及脑室外引流术(EVD)在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入的69例侧脑室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或不采用EVD)和B组(40例,采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B组随机分为B1组(22例,另术后应用EVD)和B2组(18例,术后不应用EVD)。分析A、B两组瘤体切除情况和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情况;分析B1、B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两组瘤体组织切除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3个月后恢复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1组与B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能较大程度地切除瘤体组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术后放置脑室引流管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早产儿肺出血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作者:吕媛;舒桂华;钱敏;徐翔;严语;钱小平;刘艳林;朱玲玲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早产儿肺出血的病例作为病例组,按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入住我科的非肺出血并治愈出院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肺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32例,对照组6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起病前有机械通气史、窒息复苏史、低钠血症、酸中毒、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异常、胎龄、出生体重共9项与肺出血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酸中毒(OR=22.487)、血小板减低(OR=16.972)、白细胞异常(OR=4.574)、PS的应用(OR=0.011)、胎龄(OR=0.075)及出生体重(OR=0.131)与肺出血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中毒、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异常是肺出血的危险因素,PS的应用、胎龄和出生体重则可能是肺出血的保护因素。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密切监测血气、血常规等指标变化,对早期发现早产儿肺出血和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晓峰;胡滢;朱宏泉;欧阳松茂;廖长风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补液治疗,治疗组实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1天、第3天免疫指标情况。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细胞免疫影响的分析,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水平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炎症/抗炎因子影响的分析,治疗组TNF-α降低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0升高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死亡8例,治疗组死亡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可以升高细胞免疫中CD4+T淋巴细胞数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水平,明显降低促炎因子TNF-α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并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住院生存率。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季成明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共3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成腹腔镜组18例,开腹组20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治疗后按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15.3±9.5)ml vs.(38.7±13.1)ml,t=19.025, P=0.015],止痛时间[(1.9±0.4)d vs.(3.8±1.3)d,t=20.747,P=0.009],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1.4±0.4)d vs.(2.9±0.8)d,t=12.932,P=0.041],住院天数[(6.0±2.4)d vs.(9.1±3.5)d, t=18.935,P=0.024]均低于开腹组。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方案在患者的治愈效果方面比开腹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恢复快,痛苦小,故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优先选择腹腔镜方案。

  • 右美托咪定辅助臂丛麻醉镇静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姚玉梅;冉燃;缪国莉;马良建;陈发勇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与咪达唑仑(Midazolam)合并舒芬太尼(Sufentanil)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镇痛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年龄在17~60岁ASAⅠ~Ⅱ级欲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和M&S组,两组均在臂丛麻醉效果确定满意后开始给药,D组静脉泵注Dex 0.8μg/kg的诱导负荷量(即公斤体重ml/h,Dex 4μg/ml,泵注12.5 min)后,再以0.4μg·kg-1·h-1速度持续泵注维持给药(即公斤体重数÷10 ml/h);M&S组从莫菲滴管滴注0.04 mg/kg的咪达唑仑和0.2μg/kg的舒芬太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注药后5 min(T2)、10 min(T3)、12.5 min(T4)、30 min(T5)、60 min(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T3~T7时D组 HR、MAP 明显低于 T1时(P<0.05),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T1时(P<0.05),T2、T3时 SpO2两组比较D组高于M&S组(P<0.05),呼吸抑制的例数,在循环和呼吸方面D组优于M&S组。结论持续泵注Dex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镇静、镇痛的效果确切、循环稳定、不易发生呼吸抑制(易唤醒),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治疗变应性咽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春燕;温晓慧;刘锦峰

    目的:评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药物对变应性咽炎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对门诊以刺激性干咳、咽痒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依据变应性咽炎的诊断标准进行纳入,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并辅助使用止咳药物。在初诊、治疗后第1周及第2周复诊时对患者症状进行视觉量表评分,比较两次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刺激性干咳,先咽痒再咳嗽为变应性咽炎的主要特点;变应性咽炎患者中有32%伴有变应性鼻炎,12%伴有哮喘;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药物能消除变应性咽炎的整体症状、咳嗽及咽痒症状,在治疗1周时症状已经显著改善,在治疗第2周时症状仍有进一步缓解。结论变应性咽炎是临床咳嗽患者重要病因之一,在不使用抗过敏药物的情况下疗效差,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组胺药物能消除变应性咽炎的症状。

  •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作者:曹湘予;王珺琛;王明君;苗卫东;张韶民;常爱民

    儿童股骨骨折一般采用石膏固定和牵引保守治疗为主,但是治疗周期长,护理困难,需要反复拍摄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等是其缺点。患儿家属经常对复查X线片时出现的骨折对位对线不良表示忧虑,甚至要求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治疗。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协助复位,使用AO钛制弹性髓内钉(TE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2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miR-30c对前列腺癌的功能调控作用

    作者:王劭晟;凌晓辉;吴永定;陈果;何绮微;江福能

    目的:研究miR-30c在前列腺癌中的功能调控作用,获得其调控前列腺癌侵袭及转移的可靠证据,进而揭示其在前列腺癌中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从 miRNA 芯片检测结果中获得前列腺癌相关的差异表达的miR-30c分子,进一步通过miR-30c过表达质粒转染前列腺癌细胞,运用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变化。结果 LNCaP/DU145转染质粒后, miR-30c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LNCaP:倍数=3.87,P<0.001;Du145:倍数=4.32, 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miR-30c转染组的LNCaP/DU145细胞侵袭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LNCaP:67vs.120个/视野,P<0.001;DU145:130vs.220个/视野,P<0.001)。划痕实验结果发现miR-30c转染后,LNCaP/DU145细胞实验组转移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LNCaP:241 vs.520个/视野,P<0.001;DU145:490vs.660个/视野,P<0.001)。结论miR-30c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这说明miR-30c在前列腺中确实起着抑癌的作用,其可能通过K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癌的侵袭及转移。

  • 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PE/Ref-1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言理;陈晓兵;许锁;刘克喜;石远峰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大鼠局造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尤瑞克林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组)(n=18),局造性脑缺血再灌注组(Mod组)(n=18),尤瑞克林干预组(URK组)(n=18),每组随机各取6只分别用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APE/Ref-1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CA1区APE/Ref-1阳性细胞数。结果与Con组相比,Mod组大鼠海马组织APE/Ref-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海马CA1区APE/Ref-1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尤瑞克林组能显著提高APE/Ref-1的表达量及提高APE/Ref-1阳性细胞数,但低于Con组(P<0.05),尤瑞克林能减少大鼠的脑梗死体积(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提高大鼠局造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PE/Ref-1的表达,这可能是尤瑞克林脑保护作用的又一机制。

  • 单肺通气时降低吸入氧浓度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彭依;顾连兵;许仄平;卞清明;张静渊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时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60% FiO2组(L组)、100% FiO2组(H组)和对照组即双肺通气(TLV)组(C组,60% FiO2)。L组和H组TLV 30 min后行右OLV 3 h,C组TLV 30 min后继续TLV 3 h。三组于TLV 30 min(T0)和OLV 10 min(T1)、30 min(T2)、60 min(T3)、120 min (T4)、180 min(T5)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ABP)、心率(HR),记录气道峰压(P peak )。各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肺组织行肺病理组织学损伤评分,并测量双侧肺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H组比较,L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T4、T5时明显降低,动脉氧饱和度(SaO2)在T5时明显降低, T5时SOD含量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H组镜下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L组镜下可见较少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渗出液、肺泡间质破坏。结论 OLV时降低FiO 2到60%虽然增加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但能显著减轻兔肺损伤,这可能与减轻了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关键词: 肺通气 肺疾病
  • 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对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Meta分析

    作者:刘平;魏子白;于俊岩;田向阳;常建兰;张宁宁;李璐璐;张蓉;张瑛;黄然欣;乔鲜丽;郭红亮

    目的:系统性评价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期(OS)为观察终点,Review Manager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19篇英文文献包含371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与肿瘤转移灶数目增加呈强相关(OR=1.53,95%CI:1.26~1.85)。与肿瘤原发灶HER2+(OR=1.15,95%CI:0.62~2.13),肿瘤分级(OR=1.68,95%CI:0.55~5.14),肿瘤治疗(OR=0.89,95%CI:0.72~1.11)无相关性。C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67,95% CI:1.44~1.92)、OS(HR=2.80,95%CI:2.32~3.37)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的标本采集时间进行亚组分析,CTC阳性组均比CTC阴性患者预后差。结论 CellSearch System检测CTCs用来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其中,CTC阳性组是肿瘤的转移的风险因素,基线及治疗前CTC阳性组均预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结果提示该研究结果可信度高。

  • 从临床医生的角度看结核病诊断技术

    作者:李亮

    结核病是全球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本文从一个临床医生角度对结核感染以及结核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在结核感染诊断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使用悠久,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较PPD更有优势。在结核病诊断技术中,主要讨论了细菌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病理学诊断技术。其中细菌学是主要的诊断手段,主要用于传染源确定、敏感性判定、疗效评估等方面;血清学技术特异性、敏感性存在不足,不建议使用;分子生物学在结核病诊断中发展迅速,代表了未来一个方向;病理学传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赋予其新活力。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人群是否应该接受化学预防治疗

    作者:林存智;王海荣;朱新红;杜建新

    结核病是我国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传染病之首。WHO估计全球有1/3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即潜伏结核感染者(LTBI),而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大约有40%~45%的人口感染MTB。LTBI者在2年内发展成为有临床表现的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为5%~10%,如果采取化学预防,可以降低LTBI者2年内的发病率。LTBI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但并非所用TST阳性人群均适宜化学预防。在我国对于TST强阳性人群,尤其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适合采取化学预防治疗。预防方案可以是单药异烟肼,也可以是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或利福喷汀预防治疗,疗程及给药方式没有统一标准。

  •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作者:李锋;卢水华

    不同国家、地区报道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率不同,不同抗结核药物引起DILI的概率也不相同。在我国吡嗪酰胺与利福平是常见的导致DILI的药物。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和年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并发症等。抗结核药物发生DILI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发生DILI后需密切观察,可给予停药,充分的休息,积极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选择抗结核方案。预防性保肝治疗目前正在研究中。抗结核过程中应当关注导致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避免导致肝损伤的其他因素,更全面地保护肝脏。

    关键词: 结核 药物性肝损伤
  • 棘突旁小切口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多节段固定在腰椎结核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明伟;杨素珉;周伟东;马广仁;王军

    目的:比较棘突旁小切口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腰椎结核后路手术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对照组45例:后正中入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口引流情况进行对比。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随访腰椎MR检查。组间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93±12.40) min vs.(150±16.90)min,t=18.381,P<0.01]、出血量[(121±39.62)ml vs.(340±47.83)ml, t=23.897,P<0.01]、切口引流量[(56±14.2)ml vs.(131±11.5)ml,t=27.533,P<0.01]及引流管拔除时间[(39±8.5)h vs.(51±11.1)h,t=5.75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周(3.28±1.02vs.4.49±1.13,t=5.972,P<0.01)、1个月(2.16±0.81 vs.3.54±0.88,t=7.740,P<0.01)、3个月(1.03±0.75vs.2.42±0.64,t=9.457,P<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MR检查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区域多裂肌间隙出现纤维化及高密度区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18,P<0.01)。结论在腰椎结核手术中棘突旁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足够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入路创伤小,愈合满意,患者疼痛较轻,优于后正中入路,值得临床推广。

  • 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差异表达基因和IL-1β表达的验证

    作者:苏瑾文;刘艳华;杨秉芬;王若;安红娟;程小星

    目的:对基因表达谱芯片中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 IL-1β进行验证,分析其表达下调与重症继发性肺结核免疫病理的关系。方法(1)用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重症)、轻症继发性肺结核(轻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2)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扩增来测定重症、轻症患者和对照IL-1β相对表达量;(3)ELISA法测定IL-1β在重症、轻症患者和对照血浆中的蛋白表达量;(4)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判断组间比较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芯片筛选差异基因显示重症肺结核患者IL-1β表达下调13.06倍,参与30个信号通路;(2)RT-PCR结果显示IL-1β在重症和对照组表达下调,P<0.05;(3)ELISA验证IL-1β在重症及轻症组和重症及对照组均表达下调,P<0.05,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IL-1β表达下调,IL-1β可能是其肺结构免疫病理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96例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随访分析

    作者:王本学;彭丽静;林存智;张海燕

    目的:回顾性分析1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规范治疗后的复发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9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从患者来源、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随访记录复发情况。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农村及流动人口占77.55%(152/196),城镇人口占22.45%(44/196)。男性占74.49%(146/196),女性占25.51%(50/196)。农村及流动人口与城镇人口中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 P<0.05)。20岁以下占7.14%(14/196),21~40岁占31.63%(62/196),41~60岁占28.57%(56/196),61~80岁占27.55%(54/196),80岁及以上占2.04%(4/196)。单侧胸腔积液占90.82%(178/196),双侧胸腔积液占9.18%(18/196)。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9.9%(39/196)。服药完成率100%,经规范治疗1年后均病情稳定,失访1例。所有患者共随访420个患者年,平均随访2.15患者年/人,复发率1.03%(2/195)。胸膜增厚患者占81.63%(160/196)。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单侧为主,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中青年居多。经规范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低,易形成胸膜肥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随访
  • WHO第四版结核病治疗指南解读

    作者:张正冬;张海燕;林存智

    世界卫生组织遏制结核病部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循证指南规程,制定了第四版《结核病治疗指南》(以下简称第四版指南)。第四版指南与第三版[1]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对耐药性结核病治疗进行了大幅修订,并且对WHO确定的七个主要问题给出了多个建议,现对新指南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为临床结核病诊疗提供指导。

  • 2013美国CDC潜伏结核感染指南解读

    作者:李金凤;王芳芳;彭丽静;朱新红;杜建新;林存智

    潜伏结核感染(LTBI)是结核感染的一种,发病率高,全世界近1/3的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大多数分布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1]。虽然并不是所有的LTBI都会发展成结核病。如果不治疗,有5%~10%的LTBI者将会发展成结核病。因此,早期鉴别和治疗LTBI将有助于控制结核病的发病率,而基层医疗工作者在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指南为美国CDC于2013年制定,旨在为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指导,从而有效地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