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IgG4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进展

    作者:苏玉莹;王晨琼;董凌莉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新被认识的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清IgG4水平升高和病变组织IgG4+浆细胞浸润。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涉及多个学科,临床易漏诊和误诊。本篇综述将从基因遗传、感染和分子模拟、免疫学角度等多方面阐述IgG4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了解。

  •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新进展

    作者:田向阳;魏子白

    恶性肿瘤释放癌细胞进入血液、形成远处转移灶,导致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如果在转移灶形成之前能够在血液中发现循环肿瘤细胞(CTCs),则可早期发现转移灶,在治疗期间通过外周 CTCs 检测来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通过检测外周 CTCs 的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变,以及对循环肿瘤干细胞(CSCs)特性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数据,因此,能否有效地检测出外周血 CTCs 以及研究其特性直接关系到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就外周 CTCs 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氨基酸平衡及管理对策

    作者:杜娟;李爽

    很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消耗状态或营养不良,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氨基酸谱进行测定是了解患者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开展营养治疗和补充必需氨基酸具指导意义。本文将概述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患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分析患者氨基酸失衡的原因,介绍氨基酸失衡的评价指标及管理对策。

  • 活化T细胞核因子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宏;赵守华

    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是一组在哺乳动物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转录因子,具有多向调节功能,在细胞分化、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NFAT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存在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形成、生长、恶性转化、血管生成、侵袭浸润和肿瘤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和浸润转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NFAT 分子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并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 NFAT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肝胆管结石精准肝切除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

    作者:陈玥琦;李恺

    肝胆管结石精准肝切除三维可视化是现如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于二维检测影像的立体转化,帮助准确诊断病情,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以及大化地剩余肝脏等。根据如今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肝胆管结石精准肝切除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 Podocalyxin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杜娟;邱若旗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寻求其早期诊断指标十分必要。Podocalyxin作为肾小球足细胞的标记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介绍Podocalyxin的生物学结构及生理功能,总结Podocalyxin在糖尿病肾病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中的改变及意义,展望检测尿中Podocalyxin的排泄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 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治疗

    作者:陈小贤;葛立宏;张红梅;钟洁

    儿童龋齿不能在常用的行为管理方法下进行治疗时,尤其对于年幼、不能合作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要进行复杂和大量的牙齿治疗,全身麻醉是比较合适的麻醉方法。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儿童口腔相关生活质量,仍要关注其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术中风险控制,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和龋齿的再发问题。

  • 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杨毅;赵文露;卢艳丽;沈钧康

    MRI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及侵袭性评估中有重要作用,而DWI是应用广泛的MRI功能成像序列之一。现将DW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于怡卉;李明慧;许周涛;胡作英

    伊伐布雷定为首个特异性心脏起搏电流抑制剂,具有特异性减慢心率的作用,且在减慢心率的同时不影响心脏收缩功能。目前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快速型窦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有明确的疗效。现对伊伐布雷定药理机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多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现状

    作者:陈险峰;马小静;江帆;李林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胚胎发育异常的心血管畸形,其病理改变千差万别,术前诊断对手术治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 CT 检查能全面分析疾病,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本文从多层螺旋CT检查复杂CHD的历史进程、检查方法、影像诊断特点、辐射剂量的控制四个方面阐述其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多层螺旋CT的成像优势适用于复杂CHD的诊断,同时应使用各种技术优化扫描参数,制订个性化检查方案,大限度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 超声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范小娇;张惠卿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已经成为慢性肾脏病(CKD)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期的重要因素,所以完善的检查、全面的评估、合适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的监测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超声在SHPT诊断中的优势及进展进行介绍。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炜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216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90例)采用中间入路,B组(126例)采用侧方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癌胚抗原(CEA)等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142.8±18.6)min、术中出血量(56.8±13.2)ml、术后排气时间(4.2±1.0)d,B组手术时间(121.4±14.2)min、术中出血量(41.6±8.6)ml、术后排气时间(2.8±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TSGF和CEA含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明显,侧方入路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病毒和其他病原检测及分析

    作者:王琦;吴建军

    目的:探讨湖南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病毒及病原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447份鼻咽抽吸物(NPAs)样本及病历资料,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RT-PCR、巢式PCR方法检测NPAs中鼻病毒(HRV)及其他11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结果(1)1447份样本中HRV检出率为18.73%(271/1447),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4.44%、副流感病毒(PIV3)10.85%,博卡病毒(HBoV1)8.15%、腺病毒(ADV)7.12%、偏肺病毒(HMPV)3.59%、流感病毒A、B型(IFVA、IFVB)1.94%和1.52%、副流感病毒1、2型(PIV1、PIV2)0.90%和0.28%、冠状病毒NL63和HKU 10.62%和0.55%;(2)HRV 检出率在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月份检出率高(38.24%);(3)HRV检出阳性与混合感染有相关性(P<0.00),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RV检出阳性与RSV(OR=0.618,95%CI 0.405~0.944)、HMPV(OR=0.224,95%CI 0.069~0.725)、ADV (OR=2.044,95%CI 1.156~3.612)感染密切相关。结论HRV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体,HRV与RSV、HMPV、ADV的混合感染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致病的主要原因。

  • Pitchfork分析法评估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的硬组织疗效

    作者:李新桂;叶金梅;张栋杰;陈柯

    目的:应用Pitchfork分析法研究排除自然生长因素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引起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观察10个月作为自然生长对照组,随后采用Twin-block矫正器治疗,平均治疗约10个月。对治疗及观察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Pitchfork测量分析,评价对照期和治疗期在平均功能性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变化的矫治疗效。结果在5.97 mm(P<0.01)的覆盖减少量和4.86 mm(P<0.01)的磨牙关系改善中,骨骼效应占41.2%和50.7%,牙齿效应分别占58.8%和49.3%,其中4.86 mm磨牙关系改善中,包括骨性改变2.46 mm、牙性改变2.40 mm,骨性改变中下颌骨贡献率约为81.7%。结论Twin-block矫治器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患者覆盖、磨牙关系均得到较好改善,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矢状方向上的生长发育,有利于Ⅱ类骨面型的纠正。

  • 孤立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康;努尔兰·阿汗;马金山

    目的:探讨影响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明确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189例患者的资料。对以下资料:(1)年龄、性别、民族、吸烟史及吸烟量、临床症状、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2)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CEA、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3)影像学检查资料:肿瘤大径、有无钙化、毛刺、分叶、胸膜凹陷征、CT 强化峰值、PET-SUV 值,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再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71例,恶性病变118例(62.4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吸烟量、病变直径、钙化、毛刺、胸膜凹陷征、CT强化峰值、PET-SUV值、血清CEA、血清TSGF在良、恶性病变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病变大小、钙化、CT强化峰HU值、血清CEA及血清TSGF。结论患者年龄、血清CEA、血清TSGF、肿瘤大径、伴有钙化、CT强化峰值,对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有显著意义。

  • 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作者:康红;周利梅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排尿症状,采用ICI-Q-SF问卷评估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根据有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分为POP+SUI组和POP组,结合PFIQ-7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共随访了87例患者, POP+SUI组35例,POP组52例。两组患者术前Aa点、Ba点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POP+SUI组高于POP组,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ICI-Q-SF症状评分平均分术前POP+SUI组高于POP组,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PFIQ-7生活质量评分膀胱及排尿症状方面POP+SUI组明显高于POP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排尿症状有缓解,术后6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可改善POP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POP合并SUI患者。

  • 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作者:邵光峰;袁明振;马永涛;刘玉强

    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接受HoLEP手术的临床资料,从年龄、手术时间、切除腺体体积、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性功能的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并从中筛选50例患者应用国际勃起功能障碍指数5(IIEF-5)量表调查手术前后勃起功能的变化,并采用RigiScan记录仪进行术前、术后6 d及术后6个月夜间勃起功能(NPT)检测。结果97例患者年龄53~89岁,平均(69.88±8.05)岁,手术时间70~710 min,平均(179.12±84.89)min,切除腺体体积13.30~207.56 g,平均(73.27±38.00)g,手术出血量50~800 ml,平均(120±23.21)ml,手术前后分别:IPSS评分为(25.2±6.26)分和(8.6±1.3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2±0.53)分和(2.4±0.39)分,大尿流率(7.56±5.04)ml/s 和(23.61±4.62)ml/s,残余尿量(263.04±245.78)ml 和(26.47±23.84) ml,其中筛选的50例患者IIEF-5调查问卷显示术前ED发生率为84%,术后6个月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8%。结论 HoLEP 是治疗BPH有效且安全的微创方法,能够切除较大体积的前列腺,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且对BPH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改善有一定作用。

  • Wnt1和SFRP1在皮肤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梁俊琴;伊力努尔;柴丽;罗东;普雄明

    目的:检测皮肤鳞癌(CSCC)组织中Wnt1和SFR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探讨它们在CSCC可能的发病机制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5例CSCC组织中Wnt1和SFRP1表达,3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Wnt1在CSCC组织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SFRP1在CSCC皮损组织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Wnt1蛋白表达与CSCC组织学分期有关(P<0.05),Wnt1在CSCCⅢ级表达阳性率高于CSCCⅠ级,而SFRP1蛋白在不同的组织学分期的CSCC组织中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Wnt1与SFRP1可能参与了CSCC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与术后镇痛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孙立新;张明泳;潘巍巍;王明山;王强

    目的:探讨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与术后镇痛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P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25例。P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经T3~T4间隙行双侧胸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术后镇痛经两侧硬膜外导管分别持续泵入0.375%罗哌卡因5 ml/h。G组患者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记录镇痛开始后12、24、36和48 h疼痛VAS评分及镇静程度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于麻醉前、术毕、术后24及48 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浓度。结果 P组患者镇痛后各时间点时安静痛、咳嗽痛VAS评分及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G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皮质醇及ATⅡ水平术毕均升高(P<0.05),P组患者术后24~48 h降至正常水平。与G组比较,术毕、术后24及48 h胰岛素、皮质醇及ATⅡ水平均低于G组(P<0.05)。结论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与术后镇痛可一定程度上抑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激素释放。

  • 经皮肾动脉栓塞术在肾脏肿瘤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强;高堃;魏宝杰;翟仁友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方法12例因肾脏肿瘤导致的出血患者在我科接受了经皮肾动脉栓塞术。肿瘤病变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癌5例。栓塞用材料包括PVA颗粒和碘油混合物(8例9次),其中2例加用博来霉素;弹簧圈3例,其中2例加用明胶海绵条;单用碘油1例。3例考虑为肾癌的患者在栓塞治疗后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有效率达到100%。在随访中无出血复发患者;1例患者在第一次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致出血行左肾动脉栓塞术后9个月,因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胀症状明显,又接受了右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4例,经对症治疗缓解。术后随访中12例患者均接受了影像学检查,包括CT 9例,超声2例,MRI 1例。结论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随访显示长期治疗效果确切。

  • 卵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孙道谱;杨毅;赖会君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卵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卵泡膜细胞瘤17例,卵泡膜纤维瘤29例,纤维瘤6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根据肿瘤后方回声变化将其分为“后方回声增强型”、“后方回声增强衰减混合型”和“后方回声衰减型”三种类型,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2例卵巢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中,45例为实性肿瘤,7例为囊实性肿瘤,呈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呈均匀或不均匀等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型”18例(18/52,34.6%),病理类型为卵泡膜细胞瘤和细胞成分较多的卵泡膜纤维瘤;“后方回声增强衰减混合型”18例(18/52,34.6%),病理类型主要为卵泡膜纤维瘤和间质成分较多的卵泡膜细胞瘤;“后方回声衰减型”16例(16/52,30.8%),病理类型为纤维瘤和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卵泡膜纤维瘤。30例肿瘤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探及少许血流信号。结论以肿瘤后方回声变化为诊断线索,结合其他声像图特征及相关临床表现,大多数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有可能获得正确的超声诊断。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 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血管功能和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胡明昕;高金颖

    目的:利用无创方法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方法应用博时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系统及超声诊断仪对349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进行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检测,并与同期受检的201例血压正常人群、303例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及77例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受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异常检出率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而低于原发性高血压1、2级组,且正常高值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1、2级组分别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而踝臂指数异常的检出率均较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1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083),但以上三组分别与原发性高血压2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尚未发展至高血压阶段时已经开始出现动脉血管功能和结构的损害,表现为血管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加,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甚至出现管腔狭窄及堵塞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 早产儿睡眠/觉醒模式发展轨迹的纵向研究

    作者:张风华;黄小娜;乔秀英;王绘新;许茜

    目的:在家庭自然环境下,对胎龄32~36周早产儿的睡眠/觉醒模式进行纵向随访,探讨早产儿早期睡眠/觉醒模式的发展变化轨迹。方法研究对象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住院观察的31例早产儿,通过腕表式活动记录仪采集早产儿出生后2~3 d、10~13 d、纠正胎龄1~4月每月连续3 d的睡眠/觉醒信息。结果早产儿纠正胎龄4月内24 h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增加(F=16.782,P<0.001;F=3.740,P<0.01;F=42.055, P<0.001)。与出生2 d相比,4月龄24 h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分别减少了4.80 h、5.19 h,夜间睡眠时间增加了1.2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P<0.001;t=10.02,P<0.001;t=3.51,P<0.05)。早产儿总睡眠时间的减少是由白天睡眠时间的减少所致。出生后2个月内的睡眠以白天睡眠为主,2个月后演变为以夜间睡眠占主导。白天睡眠次数生后4月龄内变化缓慢,相邻年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夜晚觉醒次数随月龄增长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0,P<0.01),相邻年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夜间长连续睡眠时间出生后2 d为2.71 h,1~3月龄期间相对平稳,平均为3.55 h,4月龄延长为4.29 h,与出生后2 d相比增加了1.5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 P<0.01),相邻年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比较上述睡眠/觉醒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生后4个月内24 h睡眠时间、白天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以2月龄内变化迅速;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增加,但变化缓慢。随年龄的增长睡眠需求逐渐减少,睡眠能力逐渐增强。早产儿的睡眠觉醒模式在个别参数上有一定的独特性。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倩倩;黄小华;董国礼;张小明;敬宗林;郭静;潘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3例患者,按纳入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48例)、胰腺癌组(31例)和急性胰腺炎组(14例),分别行胰腺MSCT灌注成像,随后将灌注原始数据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设腹主动脉为输入动脉,门静脉或脾静脉为输出静脉,自动生成时间密度曲线(TDC)及灌注伪彩图。多点选取胰腺组织感兴趣区(ROI),需避开肉眼可见血管及胰腺边缘,ROI大小约20~30 mm2,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读出各ROI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分别计算三组BF、BV、PS、MTT和PS/BF。结果正常对照组BF、BV、PS、MTT、PS/BF分别为(120.196±27.686)ml·(100 g)-1·min-1、(25.324±5.012)ml/100 g、(18.314±22.227)ml·(100 g)-1·min-1、(13.655±2.780)s、0.150±0.770;胰腺癌组为(52.674±19.823)ml·(100 g)-1· min-1、(10.369±5.439)ml/100 g、(42.612±17.040)ml·(100 g)-1·min-1、(13.559±5.514)s、0.844±0.312;急性胰腺炎组为(89.689±26.788)ml·(100 g)-1·min-1、(18.221±7.600)ml/100 g、(41.342±21.581) ml·(100 g)-1·min-1、(15.018±6.600)s、0.498±0.287。胰腺癌BF、BV、PS/BF与正常胰腺和急性胰腺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胰腺癌PS与正常胰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急性胰腺炎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M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灌注参数BF、PS/BF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大。

  • 肺原发性肝样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刘汉勇;王晓玫;成志强;彭全洲;孙学峰;胡锦涛;金红涛;贺黎升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2014年1月收集的1例肺原发性肝样腺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64岁吸烟男性,因咳嗽、咯血8 d入院。肿物大体呈卵圆形,切面灰白,境界清楚;镜下具有肝细胞癌样和腺癌分化特征,间质可见丰富的血窦。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Hepatocyte、AFP、CK8/18、CK19、CK(pan)阳性;而CK7、CK14、CK5/6、TTF-1、CEA、Vimentin等阴性。结论肺肝样腺癌是原发于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诊断的确立主要依赖发现相似于肝细胞癌的形态(肝样结构),并通过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检测除外肝细胞癌等疾病的转移。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和Toll样受体-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伏俊;房三友;闻寅;王道峰;朱晓兰;戎霞君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和Toll样受体-4(TLR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以及PPAR-γ和TLR4的表达与肺血管重塑的相关性。方法取86例因患有肺鳞癌进行肺叶切除的男性患者癌旁组织标本,其中COPD组40例,非COPD组(作为对照)46例。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算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管壁厚度/血管外径(WT%)。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AR-γ和TLR4在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并对其与血管重塑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组肺血管炎症程度WA%、WT%显著高于非COPD组(P<0.01);肺血管平滑肌细胞TLR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COPD组(P<0.01),PPAR-γ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COPD组(P<0.01);COPD组PPAR-γ和TLR4表达水平与血管WA%和WT%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 COPD患者存在肺血管重塑,COPD患者肺血管重塑可能是由于抑制炎症因子产生的PPAR-γ水平减少,TLR4水平增高,导致肺部抗炎能力降低,肺部炎症加重,释放的炎症因子导致血管内膜增生、肺部血管内径狭窄、血管平滑肌增生等,终导致肺部血管重塑。

  • 不同大小聚乙烯醇颗粒在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兵;余金妹;王亚光;徐文翠

    目的:评价不同大小聚乙烯醇(PVA)颗粒在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PVA颗粒的大小随机分为A(350~500μm)、B(500~710μm)两组,每组病例76例,比较两组病例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在痛经减轻、子宫体积变化方面两组比较,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痛经减轻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子宫体积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两组病例完全缓解率均达到80%以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 组不良反应更为显著,而两组在月经期及月经量改变、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组临床效果半年后即达到相似,但A组术后不良反应疼痛更为严重,故从中长期效果及安全性来看,B组似乎更占优势。

  •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邱幸生;刘宜敏;毕卓菲;谢德荣

    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放疗,同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疗效,探讨提高术后放疗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79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资料,原发灶位于口咽、喉或喉咽,术后有以下高危因素: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手术切缘阳性;病理学为T4或N2、N3。根据复发风险处方照射剂量,同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3周1次。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获益及无进展生存率,RTOG毒性标准评价放疗引起的急性与晚期毒性反应,NCI化疗毒性标准评价化疗毒性反应。结果中位随访38个月,全组共9例发生局部区域复发。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92%,2年无进展生存率75%,2年总体生存率87%。Ⅲ度或以上治疗相关毒性反应:粒细胞缺乏(59%),黏膜损伤(47%),口干(6%),肌纤维化(10%),吞咽困难(8%)及皮肤损伤(13%),9例患者发生咽瘘,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局部进展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放疗,同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在老年非手术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吕磊;张兆新

    目的:探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非手术修复中的应用。方法128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根据创面使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多黏菌素B组)及对照组(磺胺嘧啶银组),每组64例。分别在开始治疗后1、2、3、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组织细菌定量、创面愈合率及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1)在开始治疗后3周时试验组患者创面组织细菌定量均值小于对照组(P<0.05),第4周后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2)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在治疗1、2、3周后无统计学差异,4周后试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创面的表皮生长因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4周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适用于全身感染已被控制但局部感染较重、高龄、基础病变多、难以承受多次麻醉手术清创后植皮封闭创面的老年患者,对治疗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简易的外用药物。

  • CD45RA、CD45RO及胞间黏附分子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

    作者:刘丽娟;张国强;贾金海;李鑫;丁政云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LP)皮损CD45RA、CD45RO及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 LP 皮损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 CD45RA、CD45RO及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LP皮损真皮内可见到CD45RO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LP皮损表皮、真皮及真皮内小血管壁内皮细胞内均可见ICAM-1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见CD45RA阳性细胞表达。结论 LP皮损真皮内浸润细胞以记忆T细胞亚群为主,LP皮损角质形成细胞异常表达ICAM-1,推测ICAM-1参与了皮损角质形成细胞抗原呈递过程,从而促进记忆T细胞离开血管,向真皮及表皮浸润。

  • 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费建平;晋维林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按入室顺序随机将105例ASAⅠ~Ⅱ级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033 mg/kg、0.05 mg/kg和生理盐水5 ml;3 min后,以100 mg/min缓慢注射丙泊酚2.2 mg/kg,根据宫颈钳夹和扩宫时患者的反应追加注射丙泊酚。观察并比较诱导前(T0)、首剂量丙泊酚注射后(T1)、扩宫后(T2)和苏醒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宫颈消毒始)、苏醒时间(首剂丙泊酚推注后至唤醒睁眼),术中丙泊酚用药总量,呼吸抑制(SpO2≤93%)情况,术后5 min VAS评分,观察术中有无体动、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等。对术前阴道双合诊检查耐受程度、苏醒5 min后患者转运时的意识及动作协调性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手术完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T1、T2时SBP、DBP和SpO2均较T0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T2、T3时与T0时比较,HR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46,均P<0.05)。T2、T3时C组与B组比较,SBP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和4.09,均P<0.05)。丙泊酚总量A组152.7 mg、B组137.6 mg、C组157.7 mg,A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2、11.58,P<0.01)。B组术后5 min VAS评分、术中躁动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和C组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双合诊阴道检查的耐受性评分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7.66,均P<0.05)。B组苏醒后5 min意识恢复及肢体动作协调性优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5和4.88,均P<0.05)。结论地佐辛0.05 mg/kg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吸宫术后的子宫收缩性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减少丙泊酚用量并加快患者无痛人流术后意识及定向力的恢复。

  • 应用rh-aFGF对鼻息肉术后创面后遗症的影响

    作者:蔡丽;李健鹰;邸斌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对鼻息肉术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入选患者143例鼻息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安慰剂组7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安慰剂组术中或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术中或术后给予rh-aFGF冲洗(25000 U/支×2支+20 ml生理盐水),同时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止血药物、激素药物、抗组胺药物。手术48 h后,治疗组每日采用1支rh-aFGF冲洗鼻腔,连续给药2~4周。观察术后3、7、14、30 d创面愈合情况,同时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术后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近期随访研究显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在随访2周的伤口完全愈合率为44.4%(32/72)vs.25.4%(18/71),χ2=5.98,P=0.014;随访4周的伤口完全愈合率为90.3%(65/72)vs.78.9%(56/71),χ2=4.92,P=0.027;平均完全愈合时间为(15.2±4.9)d vs.(20.6±5.5)d,t=2.904,P=0.004,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远期随访显示rh-aFGF可显著减少窦口狭窄、术后创面瘙痒、慢性疼痛的发生,促进嗅觉的恢复[90.3%(65/72)vs.70.4%(50/71),χ2=4.86,P=0.029]。结论 rh-aFGF可促进手术创面愈合,减少手术后创面后遗症。

  • 良性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

    目的:探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物的手术切除技巧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32例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腺瘤12例,淋巴性甲状腺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腺瘤2例。全身麻醉下采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采用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中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2例,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例,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4例;术中行气管悬吊8例,术后1周左右拆除悬吊线。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无气管塌陷及气道梗阻者,检查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均无异常。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3例,嘱其系统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结论采用被膜解剖技术,妥善处理甲状腺上、下极,注意保护颈内静脉、喉返神经、甲状旁腺,预防气管塌陷,可成功切除巨大甲状腺肿物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介入导向下经鼻胃空肠联合置管在食管癌术后临床应用

    作者:陈光斌;况军;唐先志;李江山;张迎春;康小龙

    食管癌患者术后由于消化道重建后的容量及功能恢复时间较长而不能正常、足量进食,术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或胸腔胃瘘,围术期放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等多种因素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消化道瘘不愈甚至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等,营养支持治疗及胃肠减压是重要的治疗措施[1-4]。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功能功能认识的加深,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治疗在国际上已被普遍使用[5]。在选择何种营养方式的时候,只要在肠道有功能或存在部分功能的情况下应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6-8]。EN的途径众多,其中鼻空肠营养管被认为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途径,并被广泛应用[9-10]。探索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方法近年来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热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采用加长超滑导丝导管交换法联合放置鼻胃管和鼻空肠营养管用于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二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作者:魏建仝;苏秦柳晔;王雄;王勇平;赵正斌;李敏

    布氏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因可使人类及动物致病,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的牛、羊等家畜及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1-2]。布氏杆菌可以通过食用动物奶制品,或直接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或者吸入了含有布氏杆菌的气溶胶传播给人类,布氏杆菌侵入人体后可以影响人体许多系统和器官,该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常累及骨与关节,主要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及骶髂关节等,患者常因持续性关节痛或腰背痛就诊于骨科[3-5]。及时诊断对布氏菌病的治疗及防止慢性感染至关重要[6]。此外,目前关于手术治疗布氏杆菌性关节炎的报道较少。我科收治该病患者2例,在联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 脑出血微创术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胡炜;胡维;杨枫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微创术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建立脑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行微创引流手术)和治疗组(n=25,微创引流手术后3~5 d开始BMSCs动员)。术前当天及术后2、4、8周行Garcia神经功能量表评分,术前当天、术后2周测定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术前及术后2、4、8周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两组术后Garcia量表分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Garcia神经功能量表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治疗组外周血CD133+、CD34+细胞在单核细胞(MNCs)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MSCs 动员后肝肾功能检查指标均正常。结论大鼠脑出血微创术后早期进行 BMSCs 动员,没有肝肾功能损伤,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高压氧对大鼠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闫金玉;张国珍;李剑锋;张旭

    目的:研究通高压氧对大鼠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表达的影响,为探究通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细胞学研究基础。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取第4代细胞激活,将其暴露在不同的氧环境中,分四组:对照组(CO2温箱)、空气加压组(0.2 MPa空气加压舱)、纯氧组(85%以上氧浓度的纯氧舱)、高压氧组(0.2 MPa,85%以上氧浓度的高压氧舱),连续3 d,每天干预1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各组细胞N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5%。高压氧组细胞较对照组、空气加压组和纯氧组增殖速度快,而纯氧组细胞较对照组和空气加压组增殖速度慢;荧光定量PCR测得N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通高压氧组高于对照组、空气加压组和纯氧组(P<0.05),而对照组、空气加压组和纯氧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结果提示0.2 Mpa、85%的通高压氧可以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提高N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高压氧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细胞学研究基础。

  •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2014年征订通知

    作者:

  •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感染 炎症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

    作者:

  • 欢迎订阅《国际儿科学杂志》

    作者:

    关键词: 订阅
  •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征稿、征订

    作者:

  • 《麻醉决策》书讯

    作者: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贾东林、王军教授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基金资助的麻醉学专著《麻醉决策》近期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

  • 《解放军医学杂志》致谢广大读者和作者

    作者: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欢迎投稿、订阅

    作者:

  • 第七届亚洲儿科感染性疾病会议通知

    作者:

  • 2014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

  • 《中华烧伤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关键词: 烧伤
  • 腔内修复与单纯药物治疗稳定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中期死亡率Meta分析

    作者:庞毅恒;朱继金;桂春;黄彦

    目的:系统评价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和单纯药物治疗近中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和药物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研究文献,抽提不同治疗方法近中期死亡率数据,运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179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选(腔内修复组610例,药物治疗组11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30 d死亡率腔内修复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8,95% CI(0.20,1.68),P=0.315];1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 CI(0.47,2.16),P=0.978];2~3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 CI(0.72,1.88),P=0.540];4~5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74,2.44),P=0.334]。结论当前的数据表明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稳定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与未行介入的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近中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介入治疗佳时机的选择需更多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 国内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作者:黄炽明;符以恒;杜嘉林;刘全芳;黄毅捷;陈政波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由两位独立研究员按相同检索策略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中关于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文献质量后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项研究,共10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组比较,其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有效率=1.73,95%CI 1.29~2.23,P=0.0002;OR疾病控制率=2.08,95%CI 1.48~2.93,P<0.0001;OR6个月=1.93,95%CI 1.07~3.49,P=0.03;OR12个月=1.91,95%CI 1.42~2.57,P<0.0001;OR18个月=4.72,95%CI 2.64~8.43,P<0.00001;OR24个月=2.03,95%CI 1.42~2.90,P=0.0001;OR36个月=2.95,95%CI 1.41~6.19,P=0.004)。结论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能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生存率。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