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综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寒湿阻络型的疗效及对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鸢尾素的影响

    作者:李小宏;陈大为;王焕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寒湿阻络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血清和关节液中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及鸢尾素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114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2片/次,3次/d;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培训,1次/周,2 h/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的基础上采用白芥子散加味穴位贴敷,每次留置3~5h,1次/周.手法治疗,30 min/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和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和膝关节液SDF-1和鸢尾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WOMAC量表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和关节液中SDF-1明显低于对照组,鸢尾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寒湿阻络型KOA的疗效确切,抑制血清和关节液中SDF-1水平及上调鸢尾素水平可能参与上述治疗作用.

  • Irisin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毋江波;张勇

    作为新发现的一种肌肉因子和脂肪因子,鸢尾素(Irisin)可以使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在调节身体代谢、产热和减少氧化应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risin主要和能量平衡与能量代谢有关,它被提出作为治疗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潜在靶点.本文通过归纳梳理Irisin与肥胖和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关系,旨在探索它参与机体生理活动的机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鸢尾素(Irisin)与能量代谢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孙立峰;薛丽;杨雅莉;张键

    Irisin是2012年被发现并报道的一种肌肉因子.Irisin在发现之初被确认具有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化、加快机体能量消耗、调节能量代谢、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作用.随后调查研究表明irisin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肿瘤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irisin的广泛活性,对其来源及其调控因素的探索可能会为疾病症状的改善提供途径.骨骼肌、白色脂肪组织等均能够合成并分泌irisin,而骨骼肌是其主要来源.骨骼肌分泌irisin活动受到运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运动对irisin分泌的影响是复杂的,如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均与irisin血清浓度具有相关性,这也导致了不同运动过程使irisin血液水平展现不同变化.Irisin参与骨骼肌、脂肪、骨、胰腺的细胞增殖、分泌等活动.为了描述细胞中实现这些功能的物质基础,irrisin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需要被探索,这类分子已报道的有AMPK、ERK、STAT3等.但是,目前irisin与PCG1 α的关系,irisin受体的活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实验的阐明.

  • Irisin与糖尿病

    作者:刘江山;张庆文

    Irisin是一种肌肉因子,在体内广泛分布.Irisin与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运动疗法研究的新热点.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Iris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的研究

    作者:王小龙;刘同祥;赵新祥;徐伟华;李维正

    目的:检测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Irisin (鸢尾素)的水平,研究Irisin在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45例,并根据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心功能Ⅱ级患者12例,心功能Ⅲ级患者15例,心功能Ⅳ级患者18例,另选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相匹配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清 Irisin 水平,并完成心电图(ECG)、LVEF、空腹血糖、心功能等常规检查项目。比较健康对照组与心力衰竭组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不同亚组间的 Irisin 差异,并对Irisin 与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4组受试者年龄、性别、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2)心力衰竭组Irisin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在NYHA分级Ⅱ、Ⅲ和Ⅳ级患者中逐渐降低。(3)心力衰竭组的LVEF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间逐渐下降。(4)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Irisin与LVEF呈正相关(r=0.694,P<0.05)。结论(1)在CHF患者中血清Irisin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故可以作为CHF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用于CHF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为CH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2)Irisin与LVEF呈正相关,可以反映心功能的情况。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鸢尾素水平观察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王贺;王莲地;阳琰;张国豪;刘贝贝;李琪

    目的 探讨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鸢尾素(Irisin)的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05例,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骨密度(BMD),根据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单纯糖尿病组(T2DM,n=55),糖尿病合并OP组(T2DM+OP,n=50).另选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Irisin水平.结果 T2DM+OP组 、T2DM组与NC组血清25(OH)D、Irisin水平依次升高[(8.07±1.98)vs(14.82±2.35)vs(25.89±5.23)ng/ml,P<0.05],[(110.48±12.63)vs(205.79±9.14)vs(283.62±19.17)ng/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D(L1~4)与血清25(OH)D呈正相关(r=0.392,P<0.05);BMD(Neck)与血清25(OH)D、Iri-sin呈正相关(r=0.762,r=0.69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risin、25(OH)D与HbA1 c是BMD(Neck)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25(OH)D、Irisin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BMD下降及OP.

  • 鸢尾素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糖尿病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卢俊颜;向光大;梅稳;刘敏;向林;董靖

    目的:探索鸢尾素(Irisin)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糖尿病模型(n=20)并分为鸢尾素组(n=10)、糖尿病对照组(n=10),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n=10),分别静脉注射鸢尾素或等量生理盐水.鸢尾素干预4周后,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干预12周后,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油红O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主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积及横断面积;抗CD68和抗CD90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斑块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浸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主动脉壁IL-6、白细胞介素-10、TNF-α等炎性因子信使核糖核酸 (mRNA) 转录水平.结果:鸢尾素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小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血中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粥样斑块表面积[(22.57 ± 2.17)% vs(35.09 ± 2.38)%,P<0.05]及横断面积[(19.36 ± 1.85)% vs(25.53 ± 7.87)%,P<0.05] 减小,斑块巨噬细胞[(30.5±2.79)% vs(41.34±9.13)%]、T淋巴细胞[(28.11±4.24)% vs(35.79±9.11)%]浸润减少,主动脉壁炎性因子mRNA转录水平下降[IL-6:1.76 ± 0.50 vs 3.78 ± 1.15;TNF-α:1.05 ± 0.30 vs 2.11 ± 0.48;细胞内黏附分子-1:1.96 ± 0.69 vs 2.71 ± 0.7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0.87 ± 0.21 vs 1.45±0.2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1.34 ± 0.34 vs 1.77 ±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鸢尾素可改善ApoE-/-糖尿病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保护及抗炎反应是其保护血管的重要机制.鸢尾素具有潜在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 血清鸢尾素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白洁;范志宏;丁明辉;武少华;李宁;常小女;马豆豆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选取T2DM伴CAS患者30例,同时匹配30例T2DM不伴CAS患者,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检测比较3组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伴CAS组及不伴CAS组血清鸢尾素水平均显著低于NC组[分别为3.3(2.7,3.7)、4.0(3.7,4.3)、4.5(3.7,5.3) mg/L,Z=-3.150,-2.197,均P<0.05];与不伴CAS组相比,T2DM伴CAS组血清鸢尾素水平显著降低(Z=-2.263,P<0.05).T2DM患者血清鸢尾素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病程呈负相关(r=-0.312、-0.321,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呈正相关(r=0.321、0.285,均P<0.05).鸢尾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T2DM并发CAS的独立保护因素(B=-1.225、-4.332,均P<0.05).结论 鸢尾素可能与T2DM的发生、发展相关;鸢尾素水平降低,可能是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作者:田文葭;周华丽;李成江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82例(男48例,女34例)为T2DM组,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2名(男33名,女29名)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体格检查、生化指标和血清irisin水平检测,T2DM组加测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血糖.采用Student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组血清irisin浓度明显低于NC组[(1.5±0.6)比(2.6±0.6)ng/L,t=-10.233,P<0.05];且经Pearson相关分析,T2DM组血清irisin浓度与腰臀比(WHR)、餐后2h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r=-0.603、-0.295、-0.22,均P<0.05);与病程、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存在合并症、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进一步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排除性别、年龄、血压、并发症、合并症后,血清irisin水平与WHR呈显著负相关,WHR是血清irisin水平独立的负性影响因子(标准化回归系数=-3.995,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较正常人减低,并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有关.

  • 鸢尾素通过激活3-磷酸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转导途径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卢俊颜;向光大;梅稳;刘敏;向林;董靖

    目的:探索鸢尾素对高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HUVECs加或不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或(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预培养30 min后,按是否加入鸢尾素分为6组:正糖(NG)组、高糖(HG)组、高糖+鸢尾素组、高糖+LY294002+鸢尾素(LY)组、高糖+L?NAME+鸢尾素(L?NAME)组、高糖+LY294002+L?NAME+鸢尾素(LY+L?NAME)组,培养48 h后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试剂盒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eNOS、磷酸化eNOS (P?eNOS)水平。HUVECs以随机序列小干扰RNA(Scr?siRNA)转染作对照或以eNOS干扰RNA (eNOS?siRNA)转染沉默eNOS基因后,分成4组:正糖+Scr?siRNA(NG+Scr?siRNA)组、高糖+Scr?siRNA(HG+Scr?siRNA)组、高糖+Scr?siRNA+鸢尾素(HG+Scr?siRNA+irisin)组、高糖+eNOS?siRNA+鸢尾素(HG+eNOS?siRNA+irisin)组,培养48 h后应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法比较各组数据。结果高糖组HUVECs氧化应激和凋亡率比正糖组明显升高(25.6%±3.2%比6.0%±1.5%,t=-13.55,P<0.01),而鸢尾素组凋亡率较高糖组显著下降(19.8%±2.3%比25.6%±3.2%,t=-3.55,P<0.01)。LY组、L?NAME组和LY+L?NAME组HUVECs凋亡率均较鸢尾素组显著升高(t=-3.85、-5.19、-7.11,均P<0.01)。HUVECs的eNOS基因沉默后,高糖+Scr?siRNA组细胞凋亡率比正糖+Scr?siRNA组显著增加(58.0%±7.8%比12.4%±2.8%,t=-13.48,P<0.01),高糖+Scr?siRNA+鸢尾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Scr?siRNA组(27.8%±5.3%比58.0%±7.8%,t=-7.84,P<0.01),而高糖+eNOS?siRNA+鸢尾素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高糖+Scr?siRNA+鸢尾素组(48.1%±5.5%比27.8%±5.3%,t=-6.48,P<0.01)。高糖组P?Akt/Akt、P?eNOS/eNOS水平比正糖组显著降低(均P<0.01),鸢尾素组P?Akt/Akt、P?eNOS/eNOS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均P<0.01),而LY组、L?NAME组及LY+L?NAME组P?Akt/Akt、P?eNOS/eNOS水平较鸢尾素组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鸢尾素可抗高糖诱导的HUVECs氧化应激和凋亡,其保护内皮细胞的机制与激活PI3K?Akt?eNOS信号转导途径有关。鸢尾素具有潜在的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 鸢尾素对胆管癌Hucct-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张德国;谭雪莹;黄飞;唐楠;李太想;史光军

    目的 探讨鸢尾素(Irisin)对胆管癌Hucct-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使用Irisin处理细胞后,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检测Irisin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Irisin对胆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胆管癌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Irisin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Irisin组细胞凋亡率[(14.8±0.9)%]明显高于对照组[(5.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Irisin组细胞划痕愈合率[(15±1)%]明显低于对照组[(2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Irisin组细胞数(96.0±7.0)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Irisin处理之后,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上升,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Irisin能够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同时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

  • 宫颈癌组织Irisin表达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程亚玉;张萍;谭雪莹

    目的 鸢尾素(Irisin)是新发现的一种蛋白因子,表达于多种肿瘤,但在宫颈鳞癌血清及组织中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Irisin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Irisin对宫颈鳞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015-07-01-2017-05-20青岛市立医院120名健康志愿者和102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Irisin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5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和48例宫颈鳞癌组织(肿瘤组)中Irisin蛋白和Irisin mRNA表达,分析Irisin mRNA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通过CCK-8和划痕实验探讨Irisin对宫颈鳞癌细胞系Hela和Siha的作用.结果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Irisin水平为(7.39±0·78)μg/m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5.31±1.83)μg/mL,t=14.97,P<0.05,且临床分期越晚,Irisin表达水平越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肿瘤组组织中Iris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715±0.359),高于对照组组织的1,t=34.48,P=0.0008;RT-PCR结果显示,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1,宫颈鳞癌组织为3.29±0.724,t=25.49,P<0.0001,且组织中Irisin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Hela细胞中,0.625、1.25、2.5、5和10 nmol/L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9,P<0.05;Siha细胞中,0·625、1.25、2.5、5和10 nmol/L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98,P<0.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Irisin的促增殖能力越明显.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12 h时,Hela细胞2.5 nmol/L组的愈合率为(41.19±1.41)%,高于对照组的(8.55±0.48)%,t=66.87,P<0.0001;Siha细胞2.5 nmol/L组的愈合率为(18.75±1.05)%,高于对照组的(6.34±0.34)%,t=28.95,P<0.0001;在24 h时,Hela细胞2.5 nmol/L组的愈合率为(73.95±4.53),高于对照组的(37.71±2.15)%,t=32.44,P<0.0001;Siha细胞2.5 nmol/L组的愈合率为(37.71±2.15)%,高于对照组的(6·80±0·49)%,t=40.82,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Iris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且Irisin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其过表达预示宫颈鳞癌预后不良;且Irisin能促进宫颈鳞癌细胞系Hela和Sih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相同摄氧量下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对脂代谢肌肉因子激活作用的 对比研究

    作者:刘阳;何玉秀;梅家顺

    目的:在相同摄氧量下,对比一次向心和离心运动对骨骼肌分泌脂代谢肌肉因子的激活作用.方法:首先确定SD大鼠在-5°下坡跑离心运动时,摄氧量与相同速度平坡跑无显著差异.然后将66只SD大鼠分为向心运动组(E组)、离心运动组(L组)与对照组(C组).E组进行一次中等强度0°平坡跑运动,L组进行一次-5°下坡跑运动,并分别在运动后0、6、12、24、48小时处死取材.电镜观察各组肌细胞微结构变化,测试腓肠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纤维连结蛋白Ⅲ型域包含蛋白5(FNDC5)表达以及血清鸢尾素(Irisin)和肌联素(CTRP15)浓度.结果:对PGC-1α和FNDC5蛋白表达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时间与运动方案两因素间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离心与向心训练间存在显著的主效应(P<0.01),且L组PGC-1α、FNDC5蛋白表达量更高;对于血清Irisin和CTRP15浓度,时间和运动方案间存在非常显著交互效应(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E组和L组的Irisin和CTRP15在多个时间点相对于C组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且L组在12、48小时显著高于E组(P<0.01).结论:相同摄氧量下,离心运动对Irisin上游信号PGC-1α、FNDC5的激活作用比向心运动更显著,且可在训练后更长的时间内促进Irisin与CTRP15高分泌.

  • 运动对鸢尾素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艾华;谢岚

    鸢尾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在运动条件下以骨骼肌分泌为主的蛋白因子,可能对脂肪组织的耗能产热具有刺激作用,还可能参与白色脂肪的棕色化过程.鉴于运动对鸢尾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较为纷乱,本综述对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多数研究显示一次性急性运动后即刻可引起血液鸢尾素水平升高或呈升高趋势,而长期运动锻炼对鸢尾素水平没有影响,提示鸢尾素可能是一个可产生适应性、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应激因子.本文还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方法学相关因素进行了排查分析.

  • 运动与信使分子Irisin研究进展

    作者:严翊;沈文清;谢敏豪

    鸢尾素(Irisin)是新近发现的肌肉因子和脂肪因子,具有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和提高能量消耗的功能.运动作为PGC-1α/Irisin途径的唯一激活因素,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激活PGC-1α/Irisin途径,促进FNDC5/Irisin的分泌和释放.在运动对血液、骨骼肌及脂肪组织中Irisin影响的动物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探索运动对人体脂肪组织中FNDC5/Irisin表达量的影响及相关分子信号机制,探讨运动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有效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作用,防治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

  • 运动与PGC-1α依赖性肌肉因子鸢尾素研究进展

    作者:周伟;陈俊

    鸢尾素(Irisin)是一种新发现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PGC-1α)依赖性肌肉因子.PGC-1α可促进跨膜蛋白FNDC5表达,FNDC5被蛋白酶切生成一种新的激素——Irisin,并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运动能显著上调骨骼肌FNDC5 mRNA和外周Irisin水平,Irisin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体内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化,促进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 (UCP1)和棕色脂肪特异性基因表达.棕色脂肪是体内主要的脂肪“燃烧炉”,因此Irisin升高有利于提高能量消耗,从而抑制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成为运动防治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

  • 鸢尾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状况

    作者:马晓梅

    骨骼肌分泌的具有减肥作用的新激素Irisin,为Ⅲ型纤连蛋白组件包含蛋白5被酶剪切成多肽片段,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 PGC-1α)调控,其通过血液循环中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刺激解耦连蛋白UCP1的表达,从而使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具有分解代谢脂肪特征的棕色脂肪组织,脂肪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从而发挥减肥作用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Irisin将会成为人类探索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新思路和治疗的新靶点。

  • 蛇菰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鸢尾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显兵;杨清煜;覃晓莉;赵方毓;唐鲜娥;王子礼;陈宗海;向家鹏

    目的 探讨蛇菰多糖(BPS)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鸢尾素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在普通饲料中添加猪油10%、鸡蛋5%和胆固醇2.5%)4周后,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 40 mg· kg-1,1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FBG≥7.8 mmol·L-1确认模型成功.模型大鼠ig给予BPS 200 mg·kg-1,持续4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冰冻切片进行苏丹Ⅲ染色,观察脂肪变性程度;检测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鸢尾素含量及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肝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降低(P<0.01),肝指数增加(P<0.01),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P<0.01);肝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PS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幅度明显增加(P<0.01),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明显改善,血清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血清鸢尾素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BPS能明显降低STZ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提升鸢尾素水平并增强肝组织PPARγ的表达.

  • 代谢调节因子Irisin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少林;熊静妮;沙永红;张美彪;李先辉

    鸢尾素(Irisin)作为一种新激素,其前体物质为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5(FNDC5),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调控.肌肉收缩运动可增加PGC1-α表达,后者正反馈调控促使FNDC5水解断裂产生Irisin.Irisin能够诱导白脂肪棕色化、促进代谢、增加能耗、减轻体质量、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这为2型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众多学者积极探索Irisin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在不久将来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用于此类疾病的防治.

  •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鸢尾素与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的相关性

    作者:张佩芬;王亚萍;袁秀霞;陶琪;刘亚菲;庞礼娟;李雪;李慧慧;宋学勤

    目的 探讨Irisin在抗精神病药源性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中的可能作用,为预防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健康对照50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risin水平;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结果 (1)病例组治疗前Irisin平均水平[(233±228)m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124±89) mmol/L](P<0.05);(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治疗12周末、24周末体质量、腰围、FBG、INS、TCHO、TG、HDL、LDL、BMI、HOMAIR以及Irisin水平均增加(P<0.05);(3)相关分析示:病例组基线期Irisin与HOMA-IR正相关(r=0.383,P<0.05),治疗12周末Irisin与腰围、HOMA-IR正相关(r=0.360,r=0.475,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治疗12周末,Irisin的变化与腰围、HOMA-IR的变化均正相关(β=0.453,β=0.420,均P<0.05).结论 Irisin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调节过程,是抗精神病药源性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早期预测指标.

5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