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중화급진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急诊医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6/R
  • 国内刊号: 马岳峰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hjzyxzz@cmaph.org
  • 曾用名: 急诊医学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作者:吴新立;常敬民;刘向敏;梁刚;杨建晓;苗国强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抽吸术及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3月-2003年2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104例和1988年6月-1997年2月开颅手术治疗101例的死亡率、术后3月言语(优势半球出血)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者死亡7例(6.7%),语言达理想恢复45例(80.4%).肢体功能达生活自理50例(48.1%).后者分别为19例(18.8%)、19例(35.2%)、22例<21.8%).二者对比,P均<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前者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血栓烷B2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曹红翠;杨云梅;陈晓明;许文荣;朱伟

    目的通过测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血栓烷B2(thromboxane B2,TXB2)水平,研究其含量变化在TI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HPLC)、放射免疫法(RIA)测定50例TIA和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PAF、TXB2值.结果 TIA患者血浆PAF、TXB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P<0.01,P<0.01).结论 PAF和TXB2在TI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浆PAF、TXB2水平的检测,对TIA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 儿童钝性胸部创伤后主支气管断裂临床分析

    作者:舒强;石卓;张泽伟;李建华;朱雄凯;林茹

    目的探讨儿童钝性胸部创伤后主支气管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治.方法本组11例,年龄3~7岁,平均(5.1±1.4)岁.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后主支气管完全性断裂,左侧7例,右侧4例.4例伤后24 h内急诊行支气管断裂吻合术;7例延误诊断患儿于伤后2~12个月内晚期手术,其中3例行支气管断裂吻合术,4例行全肺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7例行支气管断裂吻合术,恢复顺利,术后1个月胸片复查,肺组织复张良好.结论认识儿童钝性胸部创伤后气管支气管断裂的临床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和病死率.

  • 生长激素对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后血浆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珊;龚海燕;汤秀英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切断(SPR)手术后血浆蛋白的变化,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手术以后营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3例行SPR手术的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及rhGH组30例,两组术后治疗和支持方案相同,术后48 h开始加用rhGH 0.1 U*(kg/d)-1皮下注射,连续4~5 d.观察两组患儿术后8~9 d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干预后rhGH组血浆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结论术后早进食及短期rhGH治疗有利于改善脑瘫患儿SPR手术后的营养状况.

  • 急性河豚鱼中毒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测定的特点及意义

    作者:刘定华;张剑宇;韩伯军;朱祖福

    目的分析急性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中毒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变化的特点与意义.方法检测64例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e 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ver conduction velocity,SCV)、F波、H反射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ols,SEP).结果 MCV、SCV均有减慢,以SCV减慢为显著,MCV远段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延长,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异常检出率高;F反应、H反射异常提示部分TTX中毒累及神经根;SEP的异常率达45.9%,说明TTX中毒伴有中枢神经的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可用来动态观察TTX中毒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病程、范围,亦是TTX中毒时早期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 血液灌流对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体内毒物清除作用的研究

    作者:应斌宇;毛朝鸣;徐雪松;林宏亮

    近年来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技术在急性药物、毒物中毒抢救中的独特作用已为临床所共识,在急性毒鼠强中毒(ATI)的救治中HP治疗也是有效的措施之一[1],但对ATI患者体内毒物的具体清除作用的研究尚少有报道.我们对2000年6月至2002年11月间行HP治疗的29例ATI患者进行了血清TEM浓度的动态检测,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现总结报道如下.

  •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重塑的影响

    作者:李竹琴;刘凤岐;傅世英;曲仁海

    目的探讨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左室重塑的影响,以寻求DCM治疗新法.方法 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临床诊断为DCM患者60例(符合WHO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施上胸段硬膜外阻滞,4周一疗程,适当辅以常规药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方法测量左室重塑指标.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迅速,而对照组缓解较慢,有的患者无效甚至加重.治疗组收缩功能提高,左室重塑指标得以改善[LVEDD(71.7±9.3)mm vs(66.2±8.8)mm,EF(31.1±17.0)% vs (36.6±12.0)%,FS(12.0±1.0)% vs (15.0±3.0)%,LVEDV(393.3±144.8)ml vs (343.2±137.1)ml,LVESV(282.5±121.1)ml vs (227.3±108.6)ml,LVmass(394.3±100.7)g vs (372.1±93.2)g,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治疗DCM能中止并逆转DCM左室重塑.

  • 超选择性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紧急止血中的应用

    作者:李劲松;陈伟良;许林锋;潘朝斌;王建广;杨朝晖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紧急止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 DSA可以清晰显示蔓状型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达到影像治愈;出血立即停止,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栓塞后患者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的紧急止血治疗更有效、更安全.

  • 18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的相关分析

    作者:高伟;王士雯;赵玉生;鲁立新;薛桥

    目的调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的发病特点.方法通过回顾病史,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不同发病部位分组,分别记录发病特点,了解不同发病部位的构成比,不同发病部位的男女构成比以及发病部位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符合条件的病例共1 827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前壁、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占总发病的45.8%,其次是下壁急性心肌梗死组占26.7%.在所有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男性发病比例(64.0%~88.3%)与女性(11.7%~36.0%)相比均有很大差别(P<0.05).各部位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8.7%~20.6%.除急性前壁合并下壁组心肌梗死病例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外(P<0.05),其他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与急性心肌梗死平均住院病死率相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以前壁或下壁为主,男性仍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人群,急性前壁和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平均病死率.

  • 外周血管急症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范小明;徐海珊;吕江红;寿金朵;汤富刚;赵博文

    本研究回顾了105例外周血管急症病例,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周血管急症的临床价值.

  • 酮尿在长骨、盆骨骨折后脂肪栓子干预时机中的价值

    作者:张海鹏;张力;苏峰;李玉清;朱颖波;刘建平;朱永;赵宝山;张效云;李明亮

    Gossling等[1]很早就提出几乎所有的长骨、盆骨骨折病例都存在脂肪栓子,而长骨、盆骨骨折后血甘油三脂(TG)水平的增高是髓脂(以TG为主要成分)入血后产生的特殊生化改变[2],从而为长、盆骨骨折后脂肪栓子早期诊断和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之前的病程监测提供了应用广泛、易于普行的生化指标.为了在TG动态检测中确定脂肪栓子的适当干预时机,我们对所获得的长骨、盆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如下分析.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87例救治体会

    作者:宋洋;崔益钿;万青;蔡廷江;江小伟;王栋

    本院1990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 076例,其中合并休克87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合并休克
  • 腔内心电图指导床旁紧急临时起搏

    作者:夏云峰;刘润梅;翟红霞;殷亚昕;罗北捷;黄党生

    近年来,我们对2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腔内心电图指导和床旁无X线透视情况下,紧急安装了临时起搏器.

  • 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3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锦华;卫长福

    我院1996年2月至2002年5月对门脉高压断流术进行了技术改进,共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5例.经过术后追踪观察,近期止血效果满意,脑部并发症和再出血率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气管内给药减轻吸入性损伤引起的肺水肿

    作者:胡森;柳琪林;盛志勇;王谊冰;冀建超;陆江阳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吸入性损伤所致大鼠肺组织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0只,体重160~18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吸入性损伤组(Ⅰ组)、单纯EGF组(E组)和吸入性损伤+EGF组(IE组),后3组分为24、48、72、120、168 h五个亚组(n=10).Ⅰ组和IE组的大鼠先造成烟雾吸入性损伤.E组和IE组(伤后立即)用特殊针头经气管喷入EGF(100 μg/kg).测定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liquid clearance,ALC)和肺组织含水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吸入性损伤后ALC显著降低,尤以24、48和72 h为明显,此时组织肺水量也显著增加.病理检查显示肺泡壁破坏,肺泡腔内液体积聚积,肺泡间隔水肿.EGF治疗组ALC在伤后48 h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肺水量显著减少,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外源性EGF经气管喷入能提高大鼠肺泡液体转运能力,减轻或消除肺水肿.

  • DNA修复蛋白PARP基因在大鼠缺血脑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杨渊;张苏明;方思羽;江红;许康;常履华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DNA修复蛋白PARP基因表达的时空改变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R),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缺血再灌注PARP mRNA的时空分布,结合TUNEL技术观察其与凋亡的关系.结果脑缺血30 min再灌注1 h PARP mRNA表达增加,随缺血或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P<0.05),与凋亡的时间变化规律相似,但范围大于并涵盖凋亡的范围,凋亡分布区外侧的缺血区表达也明显增加.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神经细胞DNA修复蛋白PARP基因的转录增强,PARP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后的DNA修复.

  • 性激素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华;周有生;祝琳;陈阳龙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大鼠急性肺损伤中对肺脏病理变化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诱发的雄性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切除性腺15 d后予以补充雌二醇(1 mg/kg),观察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组织显微病理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应用放免法测定外周血中的雌二醇、催乳素浓度变化.结果雌二醇治疗组(A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睾丸切除组(B组)大鼠为轻,B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假睾丸切除组(C组)大鼠为轻:A组与B、C组及正常对照组(D组)相比外周血中的雌二醇及催乳素的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组较C组及D组外周血中的雌二醇浓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A组雌激素、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率较B、C、D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雌激素水平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低雄激素、高催乳素水平可能是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起辅助性保护性作用.

  • 超速起搏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延迟保护

    作者:谢强;黄从新;吴钢;黄见亭;李卫华

    目的探讨超速心室起搏(ventricular overdrive pacing,VO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延迟保护作用(delayed protection,DP)及可能机制.方法 20只兔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将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旷置70 min,24 h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2)起搏组,缺血再灌注前24 h予VOP.(3)放线菌素组,缺血再灌注前24 h静注放线菌素D阻滞热休克蛋白(HSP)转录.(4)起搏+放线菌素组,延迟缺血再灌注前24 h予VOP并静脉注射放线菌素D,缺血再灌注前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以TTC染色测量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免疫组化染色间检测HSP70抗原,并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34.35%(P<0.001),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改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其余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各项指标上差别无显著意义.HSP70免疫组化染色仅在起搏组心肌标本呈阳性.结论多次VOP预处理对急性梗死心肌有明显的延迟保护作用,此作用与HSP70的表达密切相关.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腺苷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的影响

    作者:李丹阳;赵葵;陈鹏

    目的研究兔心肌急性缺血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密度的变化及bFGF、腺苷(adenosine,Ado)对其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兔分为6组,1、2组各给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28 d和14 d ,组3、4各给bFGF28和14 d,5、6组分别给Ado、bFGF和Ado 14 d,处死后取心脏标本切片,HE、Masson染色及VEGF、bFGF、CD34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并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结果 2组梗死区肉芽组织较组1新鲜,其VEGF的表达、毛细血管密度(capillary density,CD)高于1组(P=0.003,0.030);3、4组急性缺血心肌的VEGF、bFOF、CD均显著增加(P=0.0014~0.043);5组梗死边缘区的VEGF表达增加(P=0.006);6组梗死后心肌的VEGF、bFGF及CD与5组无差异.结论静脉内给bFGF能使AMI处VEGF、bFGF量增加,促进新生血管形成;Ado能使梗死边缘区VEGF表达增加,但不能增强bFOF促血管再生的作用.

  • 成功抢救硝氯酚中毒一例

    作者:姜利人;陈伟宏;刘锦兵

    患者女,38岁,自服硝氯酚19片(每片100 mg)60 min,经县医院急诊洗胃(清水20 L)后转我院,发病3 h后送我院.途中出现发热,多汗,全身肌肉酸痛,腹泻5次(稀水样).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

  • 灭鼠药中毒致心肌酶升高68倍一例

    作者:杨晚青;孟晓芹;马玉英

    患者,女,34岁,服用灭鼠药一包,后依据症状判断为毒鼠强及磷化锌配合物.服药后约1 h即出现呕吐、意识障碍、四肢抽搐、持续1 min后缓解,阵发性惊厥、多汗.2 h后送当地医院洗胃、对症处理.10 h后症状渐重送我院.

  • 重度酒精中毒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夏永庆;杨建伟;余成敏

    患者,女性,25岁,因服白酒(约38度)2 L伴呼之不应8 h后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5 ℃,脉搏127次/min,呼吸5~10次/min,血压60/33 mmHg,深昏迷,呼吸浅慢,全身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散大固定约0.6 c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及肢端发绀,双肺底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27次/min,律齐,肝脾不大,余无特殊.血常规、电解质正常,血氧饱和度50%~70%,动脉血气分析:pH 7.332,二氧化碳分压46.8 mmHg,氧分压33.9 mmHg,碱剩余0.8 mmol/L.

  • 抗炎因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曹春水;黄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机体遭受各种侵袭后发生的急性肺间质炎和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ARDS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认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nflammatory responsive syndrome,SIRS)是其主要的发病基础.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国危重病医学

    作者:肖正伦

    2002年12月2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了一个不明原因持续高热的患者被诊断为非典型肺炎[1].该患者进院后第5天病情恶化,出现严重呼吸衰竭,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数天内护送病人的医生及在当地医院参与医治的6名医务人员相继发病.这一起非常特殊的、医务人员易被传染的新型传染病,被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3年3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院前自救预案研究

    作者:周锡昌;吴正平;李银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常见内科心血管急症之一.尽管射频消融术的施治应用,但大多数患者仍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我院1995年至2002年采用室上速自救预案培训患者,实施后收到明显效果.

  • 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

    作者:崔新民;冉住国;易代碧;陈桂兰

    重型颅脑损伤多合并有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伤情复杂,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176例,现就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成功率.

  • 急诊患者呼吸阶梯的管理

    作者:曹建奎;何忠杰;彭国球;赵晓东;张宪;党伟;刘波

    本文通过对急救部近十年(1992年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急诊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对呼吸通路进行阶梯管理,以期探讨呼吸通路的阶梯管理方案.

  • 从载人航天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救护谈现场急救新理论的可行性

    作者:岳茂兴;邹德威;闵庆旺;杨善芝;张坚;刘志国;崔少杰;方伟武;周雪峰;高铁山;化楠

    目的探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的经验,验证现场急诊医学新理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外有关航天员曾经发生的意外伤害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首次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和数十次医疗救护演练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提出有效的防治预案,验证现场急诊医学新理论的可行性.结果针对首飞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创新地把一个高质量的ICU全天候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载体是载人航天医疗救护直升机及医疗救护车,可以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创造了反应速度第一,技术装备第一.使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载人航天医疗保障系统在装备、方案、试验等方面能完全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工作能够体现急救医学 "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理念.

  • 在120系统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警示等级的设想

    作者:冯庚

    一、SARS带来的思考和当前传染病促发因素的严峻形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传染病这个一度危害人民健康的元凶得到了大的遏制,传染病的总死亡数比例由建国前的50%~60%下降到目前的10%以下,死因顺位也从第一位降至十位之后,让位给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意外伤害等.

  • 传染性及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许敏;贾卫东

    我院于2003年2月至5月承担了广州市SARS的收治工作,现就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的检测及动态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51例重症SARS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秀惠;胡建华;张可;叶军;勾春燕

    重症SARS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很大.为了探索治疗SARS的有效方法,我们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SARS的临床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正伦;袁锦萍;吴礼襄;杨灵

    广州呼吸研究所自2002年12月22日至2003年6月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患者91例.这种新型的传染病特别具有嗜肺性,在治疗实践中发现似乎容易合并肺部其他病原体的感染.本文就我所收治的SARS患者合并的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特点作一分析.

  • 146例成人重症SARS的临床分析

    作者:阴赪宏;王超;汤哲;张淑文;王宝恩

    目的分析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重症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年龄18~86岁,41.1%有慢性疾病史,病死率为13.0%.与轻症患者比较,其年龄、呼吸困难、再次发热、休克、X线胸片病变程度、淋巴细胞计数、动脉血气分析、T细胞亚群、心肌酶及部分生理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体温、发热天数、热型等差异无显著性.重症患者的多脏器衰竭、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高,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用量大、用药时间长,使用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呼吸机治疗的比例高于轻症患者.结论呼吸困难、再次发热、淋巴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X线胸片病变严重等是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重症患者应综合治疗.

  • 动态监测SARS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含量及其意义

    作者:庄俊华;黄宪章;黄蕙;潘婉仪;林琳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病中的作用[1,2],我们检测了我院收治的105例SARS患者中的早期患者39例,恢复期患者36例,在我院治愈后的第一次随访者72例,第二次随访者70例,急诊等一线未患SARS医护人员43人,健康体检者35人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

  • 急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江观玉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与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相并列的二级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急诊医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开始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几代从事急诊医学事业的医务人员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既与中国国情相符又与世界急诊医学发展潮流相适合的急诊医学理论体系.

中华急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3
1994 01 02 03 04
1993 03
1992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