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중화급진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急诊医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6/R
  • 国内刊号: 马岳峰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hjzyxzz@cmaph.org
  • 曾用名: 急诊医学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潘东峰;李富荣;梁诗颂;祁科乐;季新忠;柯进芳

    目的 探讨T、B和NK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宁夏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及ICU共101例脓毒症患者为对象,检测入院48 h内外周血T、B和NK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随访至出院,观察指标异常对死亡结局的危险度,评估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脓毒性休克患者CD3、CD3 +/CD4+低于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CD3 +/CD8+,CD3-/CD19+,CD4 +/CD8+低于脓毒症组,CD (16+56)+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患者的单核细胞高于生存患者,CD3、CD3-/CD19+、CD3 +/CD4+、CD4 +/CD8+低于生存患者(P<0.05); CD3-/CD19+、CD3 +/CD8、CD4 +/CD8+为脓毒症预后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0.235、0.006、0.108;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因子、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对死亡风险预测效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877、0.848;淋巴细胞亚群联合判别函数对病情程度的误判率为19.8%,对患者结局的误判率为4%.结论 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淋巴细胞亚群的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指导价值.

  • 重症患儿粪弹性蛋白酶-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琼;卢秀兰;祝益民;仇君

    目的 通过测定重症患儿粪弹性蛋白酶-1 (FE-1),探讨FE-1与胰酶、脓毒症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402例重症患儿,入住PICU 24 h内留取成形大便标本,根据FE-1质量分数分组:>200μg/g为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组(A组,n =300),(100~200)μg/g为轻中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组(B组,n =52),<100 μg/g为重度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组(C组,n=50).分析各组与胰酶变化、脓毒症及其严重程度,及其与休克、器官功能障碍个数、PCI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之间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行非参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时行多个样本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A、B两组间血脂肪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2)非脓毒症患儿288例,脓毒症114例,两组FE-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分为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与非脓毒症组四组间FE-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A、B、C三组患儿在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所占比例分别为65.79%vs.78.13%,15.79% vs.11.80%,18.42% vs.10.07%,B、C组在脓毒症中所占比例高于非脓毒症且逐渐升高.(4) FE-1质量分数的总体趋势随脓毒症严重程度而降低,非脓毒症组与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三组间休克、器官功能障碍个数、MODS≥3个、PCIS评分、SOFA评分、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FE-1质量分数降低,器官功能障碍个数、SOFA评分、APS评分呈升高趋势(rst=-0.194,P=0.000;rs2=-0.348,P=0.000;rs3=-0.176,P=0.000),PCIS评分呈下降趋势(rs4=0.185,P=0.000).结论 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与脓毒症存在相关性,这种胰腺功能障碍在轻症脓毒症患者可能并不显著,但随脓毒症严重程度加重或病情严重程度加重其发生率逐渐升高.

  • 中国产妇产后出血急救适宜技术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刘亚兰;蒋祎;汪洋;刘帅斌;余小兰;邱菊;邱景富;尹岭

    孕产妇病死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保健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产后出血发病急、发病率高(约为5% ~ 10%)、病情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大多数是因无法获得急救医疗丧失了生命.2012年“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提出2015年将其降至22/10万[1].按照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应当为产妇产后出血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急救适宜技术.在医疗领域,适宜技术是指费用较为低廉、群众在经济上能够承受,医药卫生人员容易掌握和应用的技术,而有效性是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效力和效能[2].国内对孕产妇的研究侧重于分析死亡原因及临床技术的实施,随着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进展,有哪些产妇产后出血急救适宜技术,其疗效如何,目前未见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因此有必要全面收集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总结,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联合胱抑素C在1型心肾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建国;徐敏;李钰;金献冠

    目的 探讨NT-proBNP、Cys-C在1型心肾综合征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资料完整39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病后24 h左右血浆Cys-C、NT-proBNP浓度,同时统计患者1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生率,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浆Cys-C、NT-proBNP浓度早期诊断1型心肾综合征的价值,并找出其早期诊断1型心肾综合征的切点.结果 39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男性61.3%,年龄29 ~ 96岁,(74.3±13.0)岁;其中,82例患者并发心肾综合征;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Cys-C及NT-proBNP是预测1型CR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Cys-C的预测能力强;血浆NT-proBNP及Cys-C诊断心肾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 (95%CI:0.785 ~0.886,P<0.01)及0.885 (95%CI:0.825~0.944,P<0.01);单独利用NT-proBNP早期诊断1型心肾综合征诊断准确性不大,约登指数大为0.483;联合Cys-C后,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特异性,约登指数高达0.717,有极大的早期诊断参考价值.结论 Cys-C、NT-proBNP在1型心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若两者联合检测,将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在诊断特异性方面.

  •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性反应及脱机的影响

    作者:金秋;王宏飞;王勇强;王兵

    目的 观察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探讨NAVA模式相对于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在提高脱机成功率方面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Ⅲ级患者,排除严重呼吸抑制或需要深度镇静、高位截瘫、神经肌肉病变等的患者,并根据“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病史、PaCO2”五个因素水平按“不平衡指数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PSV组和NAVA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脱机成功率、48 h再插管率及ICU住院天数,分别于开始通气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时通过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获取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并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人软骨糖蛋白-39 (YKL-40),并与纳入的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再比较两组相应时点BALF中YKL-40水平.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NAVA组和PSV组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VA组血CRP和SAA质量浓度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PSV组(P<0.01),但两组间血YKL-40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AVA组BALF中YKL-40的质量浓度下降幅度明显高于PSV组(P<0.01); (2) NAVA组与PSV组终脱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AVA组直接脱机成功率高于PSV组(P=0.046),48 h内再插管率低于PSV组(P =0.032).NAVA组患者ICU住院天数低于PSV组(P=0.031),直接脱机失败患者首次试脱机前EAdi峰值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 =0.002).结论 NAVA能缓解AECOPD患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终提高患者的直接脱机成功率,减少ICU住院时间,但具体能否提高终脱机成功率还需深入研究.

  • 埋藏式心脏除颤器对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生存预后的荟萃分析

    作者:张胜龙;秦历杰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于各种心脏性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其发生率为41.84/10万,全世界每年有1 900万以上的人因SCD而丧生,我国每年发生的心脏性猝死高达54.4万人,居全球之首.植入埋藏式心脏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是目前SCD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1-2],在SCD的一级预防中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3-5].本文旨在通过荟萃分析,比较ICD与胺碘酮(amiodarone,AMIO)对SCD高危患者的生存预后,明确ICD对SCD预防作用随时间的变化,为ICD在临床更广泛地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
  •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急诊科拥挤度研究

    作者:周文华;孙红;刘继海;杜铁宽;于学忠;徐腾达

    目的 急诊科拥挤度测量方法是当前急诊科拥挤研究的瓶颈.本研究通过急诊科拥挤度主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国家急诊科拥挤度评分(NEDOCS)进行相关分析和一致性验证,旨在初步构建中国急诊科拥挤度评估系统.方法 对一家年急诊患者流量11万、2 000张住院病床的临床教学医院急诊科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研究期间每隔8 h (1:00,9:00,17:00)采集急诊科拥挤度评估数据,对拥挤度测量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医师VAS (VAS-p)值显著低于护士VAS (VAS-n)值[(6.49±1.82) vs.(7.12±1.78),P<0.01];信度检验(Kappa检验)显示,Kappa值为0.112 (P<0.01),提示两者一致性强度微弱.医师和护士VAS均数(VAS-m)与NEDOCS具有显著相关性(r =0.714,P<0.01),但Bland-Altman法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95%的一致性界限为-32.47至71.42,其范围明显超过40分(一个拥挤度评分等级),提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差.结论 视觉模拟评分法存在明显不足,医师与护士VAS评分一致性差;VAS与NEDOCS两种测量方法间一致性也不理想,提示NEDOCS评分值与急诊工作人员对急诊科拥挤问题的主观感受并不一致,有必要对NEDOCS评估模型进行修订.

  •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作者:张玉梅;郑亚安;李硕;葛洪霞;宁永忠;马青变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6岁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或机械通气未超过48 h者.根据能否从呼吸道分泌物中镜检或培养出真菌,将人选患者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真菌组(VANFP)和真菌组(VAFP).检出同一真菌菌种两次以上为阳性.资料用非配对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发生VAFP 63例,发生率为32.0%;主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种临床因素有预测VAFP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22、放化疗、机械通气≥14.11 d、抗生素使用≥14 d、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VAFP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放化疗、长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尽早脱机、缩短抗生素的使用、谨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措施可能降低VAFP的发生.

  • 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急诊PCI成功治疗一例

    作者:常学锋;廖旭东;王洪涛;卢延生;刘国辉

    急性心肌梗死伴左主干病变及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致命的心脏急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46%和55% ~ 80%[1].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充分地进行血运重建,因此疗效往往不佳.血运重建可以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理论上疗效较好.然而,由于涉及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治疗面临巨大的风险;从时间上来看,CABG治疗未必能够及时达到效果.因此,需要探索佳的治疗方案,本病例是一个成功的尝试,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异位支气管动脉自发性破裂致纵膈假性动脉瘤伴右侧血胸一例

    作者:张伟民;黄刚平;何正富;胡红杰;钱希明

    支气管动脉瘤(BAA)病因不明确,血流量增加可能是其形成原因[1],常伴发于肺的慢性炎性疾病[2].它可位于纵膈或肺实质内,发生在肺实质者多见,通常表现为咯血;发生于纵膈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或上腔静脉综合征,少数可出现胸痛、血胸、休克等,破入食道可引起呕血,若破入邻近组织其症状类似主动脉夹层.本文报道异位支气管动脉自发性破裂致纵膈假性动脉瘤伴右侧血胸一例,表现为剧烈胸痛,并向后背放射,伴胸闷气急.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超声诊断妊娠期卵巢扭转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姣娥;项小苗;姚维妙;王军梅

    妊娠合并卵巢扭转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生率为0.3% [1-2],但危害性较大,是产科较为复杂的急腹症,随扭转时间和扭转程度的增加,容易导致卵巢缺血坏死,并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危及母婴安全[3].及时解除扭转可以保留卵巢功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卵巢扭转至关重要[4].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0例妊娠期卵巢扭转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旨在早期诊断和治疗该疾病,为产科急诊提供有力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关键词:
  • 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妊娠一例

    作者:翁益云;陈国钱;李佳;张旭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病毒性脑炎,是亚洲为主的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现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妊娠病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27岁,居家为主,温州人,孕28周,既往体健.因“发热伴头痛6d,神志不清2d”于2014-07-28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d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畏寒、寒颤,伴头痛,入院前3d于当地医院行腰穿检查,考虑“病毒性脑膜炎可能”,入院前2d出现神志不清,偶有上肢抽搐,入院当天出现呼吸衰竭,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关键词:
  •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成功救治一例

    作者:王华芬;余珍玲;陈林昭

    A型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累及升主动脉,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1].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人工带瓣管道置换加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术(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主要方法[2].由于在主动脉出口的高压管道中有诸多吻合口,易造成吻合口撕裂致活动性出血或渗血,出血难以控制时需行主动脉根部内引流渗血至右房,但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并脱落致肺动脉栓塞[3].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栓塞在临床上较罕见,但预后凶险[4].笔者于2013年4月19日至5月31日期间成功救治1例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行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并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转染HO-1对酒精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杰;张丰泉;刘涛;杜振宁;蔡腾

    血红素加氧酶1 (HO-1)属于一种热休克蛋白,是血红素分解的限速酶,能将血红素分解为胆绿素、CO和NO等,能够被多种氧化应激因素和细胞因子激活,在体内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1],对动植物均具有保护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长期过量酒精暴露的人群,其发生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或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3].另有研究发现酒精能够增加骨折发生的风险并且减缓骨折的愈合[4].近年有研究发现酒精对骨代谢的影响与酒精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5-6]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 左主干血栓逸出致脑梗死一例

    作者:任品芳;王翔;张志诚;王超权;沈建耀;王黎

    患者男性,50岁,因“胸痛2h”入院于2012年11月30日.2h前在活动时出现胸前区疼痛,显持续性,伴头晕,出汗,无恶心、呕吐等,急呼120送当地中医院,当时查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各300 mg后,转送本院.有20年喝酒及抽烟史.烟约每日1包,酒每日500 mL.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及脑梗死病史,从事体力劳动;否认家属中有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5.0℃,P 102次/min,R 33次/min,BP 96/58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尚清,精神软弱,口唇轻度发绀,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干湿性哕音,心率102次/min,律不齐,闻及早搏,约5次/min,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两下肢浮肿阴性,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关键词:
  • 快速房颤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致急性全心衰竭一例

    作者:张爱雪;袁如玉;李广平;刘长乐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TIC)指长期心动过速引发心脏扩大并终导致心力衰竭的一类临床综合征.一旦心动过速终止,心功能异常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当前TIC流行程度远远超过所认识水平,发病率至今缺乏统计数据,本文报道1例导致急性严重全心衰竭的TIC病例.患者男性,73岁,主因间断心悸7年余,反复喘憋2周,加重1周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器质性心肺病史.快速房颤病史2年,仅口服美托洛尔50 mg/d控制心率后自行停服1年余.

    关键词:
  • 氯化汞中毒致纵隔气肿、左侧气胸、急性肾损伤一例

    作者:韩世权;陈晓园

    患者男性,31岁,化验室实验员,工作过程中可接触氯化汞.因“上腹痛17h,呕血,黑便,无尿11h”入院.患者入院前17h误服氯化汞10 g,服后约0.5h出现上腹痛,6h后开始呕吐新鲜血及排黑便,并逐渐出现无尿.入院时查体:T37.5℃,P 96次/min,R 26次/min,BP118/83 mmHg(1 mmHg=0.133 kPa),烦躁,口腔内可见鲜红色液体,触诊颈部及前胸部有握雪感,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呜音3次/min.入院辅助检查:胸腹部CT(图1A)示锁骨下、纵隔气肿,左侧气胸,心脏前下方及后下纵膈食管旁可见多发游离气体影,胃壁弥漫性增厚,胃周脂肪密度模糊,肝周、脾周少量积液.

    关键词:
  •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预防破伤风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雪霏;郭树彬;魏学;东洁;李炎;斯楼斌;孙强

    1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破伤风的使用现状破伤风是由厌氧菌破伤风杆菌所引起,当皮肤、黏膜溃破时破伤风杆菌可经破损处侵入人体内,并在伤口内生长繁殖.同时可产生神经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其中神经痉挛毒素是引发破伤风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破伤风还是时有发生的[1],为了预防此病的发生,除了伤口彻底清创外,还应根据伤情足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etanuus immunoglobin,TIG).

    关键词:
  • 创伤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彩军;李春盛

    在全世界范围内,创伤是导致儿童和青壮年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大约有500万人因创伤死亡,而在近十年,每年因创伤而失去生命的患者增长到约800万人[1].创伤后24h内死亡的患者中,有50%以上是由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和致命性的颅脑损伤[2].而发生创伤后24h患者死亡的原因则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严重微循环代谢障碍,脓毒症或者是多脏器功能衰竭[3].所以,对创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出血控制和血流动力的支持以及液体复苏治疗可能影响到创伤患者早期以及远期的预后,应该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实施不同的液体复苏策略.

    关键词:
  • 创伤性脑损伤

    作者:王正国;张良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一种平时和战时均十分常见的损伤.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千万TBI患者[1].在美国平民中,每年约有170万TBI患者到医院急诊室就医[2].战时,由于枪弹、炸弹等爆炸性武器的应用,使得参战人员常发生脑损伤.开放性损伤易于辨认,闭合性损伤(特别是轻伤)则一时难以确定.离开战场一段时间,一些症状逐渐显露出来,给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 创伤救治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白祥军;刘涛

    创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伤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成为现代发达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安宁、战争的减少、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创伤的致伤因素、致伤机理、致伤人群、致伤部位与程度等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创伤救治策略与组织也发生了改变.在面对现代创伤时该如何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很显然,这一问题的改变需要卫生行业、医疗机构、医生的协同推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

    关键词:
  • 创伤救治的模式转变——创伤患者区域协同急救网络体系的建立

    作者:刘国辉;刘旭光

    1 创伤的危害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汽车数量的迅猛提高至交通事故频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即每天平均有近3 330人死于车轮下,年受伤人数为3 000万至5 000万[1].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使高楼大厦剧增导致高处坠落伤增多,高处坠落伤已成为继交通事故外导致严重创伤和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2],目前世界还不和平,局部战争和恐怖主义活动还时有发生,战伤也是创伤的一种特殊的重要的部分.可见,创伤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大公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高达5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9.5人因意外创伤死亡.

    关键词: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新指标:血管外肺水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

    作者:邢玲玉;宋振举

    1 ARDS诊断标准的历史演变1967年Ashbaugh等[1]首先在Lancet杂志上报道了一组不同病因导致的以急性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双肺浸润性阴影、肺顺应性降低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994年欧美共识会议(Amercian-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AECC)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s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定义进行了规范和修订,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Hg(1 mmHg =0.133 kPa)(不考虑呼吸末正压水平);③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浸润影;④肺毛细血管嵌压(PAWP)≤18mmHg或没有左心房压力增高的证据[2].

    关键词:
  • 胸腹联合伤失血性休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胡允胜;郭军号;廖宇飞;赵智;金刚

    胸腹联合伤(thoracoabdominal combined injury,TCI)是一种严重创伤,涉及胸腹两大体腔及其分隔——膈肌,伤势累及循环、呼吸等生命系统,由于体腔的容量特点,特别是胸腔负压的特点,胸腹联合伤容易出现大量失血且不易自行局限停止而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时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造成患者死亡.本研究对伤后失血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旨在提高对失血性休克的认识,以便早期、有效地纠正失血性休克,减少患者死亡.

    关键词:
  • 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

    作者:张娟娟;王少华;虞文魁;石佳靓;沈娟红;高涛;习丰产;李宁

    目的 创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主要观察猪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12只家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G,n=6)和实验组(EG,n=6).实验组先受到胸部钝性伤,然后放全血的35%左右,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40±3) mmHg(1 mmHg=0.133 kPa)2 h,随后进行复苏.对照组没有创伤、失血及复苏.分别在实验开始时(H0)、创伤失血后15 min (H1)、1 h(H2)、2 h(H3)以及复苏后15 min (R1)、2h (R2)、6 h(R3)、24h (R4)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Plt)、凝血试验(PT、APTT、Fib)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 实验组动物Plt持续下降,复苏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ib创伤放血后15 min开始显著下降直至复苏后2h,期间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24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T在创伤放血后15 min显著缩短(P=0.001),之后逐渐延长,复苏后6h开始缩短,放血后2h至复苏后6h期间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在创伤放血后15 min显著缩短(P=0.024),后显著延长直至复苏后6h,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EG的R值在创伤放血后15 min显著缩短(P<0.05),复苏后24h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 =0.022);K值在创伤放血后15 min显著缩短(P=0.001);MA值在创伤放血后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4).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存在一过性高凝状态,表现为PT、APTT、R值和K值的缩短,随后转变为低凝状态,表现为PT、APTT的延长和Fib、MA值的下降.复苏期仍处于低凝状态,早期表现为PT、APTT的延长和Plt、Fib的下降,晚期表现为R值的延长和Plt的下降.

  • 芦荟多糖预处理对初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海马NF-κB和ICAM-1表达的影响

    作者:路建;肖旺频;周清河;耿智隆;刘东;王英峰

    目的 探讨芦荟多糖(AP)预处理对初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海马组织核因子-κB (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50 ~ 300 g.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n=8):假手术(Sham)组、休克(Shock)组和芦荟多糖预处理(AP)组,AP组按剂量分为0.75 mg/ kg (AP1)、1.50mg/kg (AP2)和3.00 mg/kg (AP3)3个亚组.Sham组仅行动静脉穿刺,不放血;Shock组仅放血,无液体复苏;AP1、AP2、AP3组分别于放血前30 min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AP.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制备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15 min内使平均动脉压降至(35±5) mmHg(1 mmHg=0.133kPa),通过放血或自体血回输维持此水平60 min.于复苏后3h,放血处死大鼠,冰上取脑分离海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和ICAM-1的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Sham组比较,Shock组海马组织NF-κB表达水平(5.03±0.42)和ICAM-1表达水平(4.14±0.29)增高,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数(44.3±7.2)增加(P <0.05);Shock组和AP1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Shock组比较,AP2组海马组织NF-κB表达水平(3.12±0.34)和ICAM-1表达水平(2.93 ±0.21)降低,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数(24.8±3.6)减少(P <0.05);AP2和AP3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芦荟多糖预处理可抑制初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海马组织NF-κB与ICAM-1表达和减轻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程度.

  • 氢化可的松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肠血管内皮糖萼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顺良;张匀;梁廷波

    目的 糖萼作为血管内皮的“保护层”具有维持其通透性的作用,本研究期望证实创伤失血性休克能够导致肠道微循环内皮糖萼层的破坏,同时氢化可的松具有糖萼及肠道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研究以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为基础,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法观察小肠血流灌注,通过电镜直接观察及肠系膜上静脉内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和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质量浓度检测评估内皮糖萼的破坏程度,分别采用ELISA及Western-blot法检测肠系膜上静脉TNF-α质量浓度及小肠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以探讨可能参与的分子机制,同时以氢化可的松治疗作为对照,评估其对创伤休克后小肠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 大鼠在发生休克后早期(3 h)即已出现肠道血流灌注显著下降(P<0.05),小肠血管内皮糖萼的组成成分硫酸乙酰肝素和多配体聚糖-1在创伤休克早期发生大量降解(P<0.01),同时电镜亦发现小肠微血管内皮糖萼层发生破坏变薄,氢化可的松的干预不仅缓解了糖萼的破坏,同时改善了创伤休克后小肠血流的灌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系膜上静脉血中TNF-α质量浓度较外周血显著升高,同时小肠内皮细胞NF-κB亦出现高表达,而氢化可的松的干预明显遏制了小肠内皮NF-κB的表达及TNF-α的产生.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可能导致了糖萼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小肠微循环障碍,内皮细胞NF-κB/TNF-α系统可能参与了糖萼的破坏的机制.以糖萼作为治疗靶点,氢化可的松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鲁力;胡平;文玉明;马渝

    目的 总结分析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数据库中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共680例存活超过72 h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450×109 L-1)的发病率、时间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其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总住院病死率、总住院时间及血栓栓塞事件(包括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和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等预后指标的影响.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百分数或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本组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率为14.56%,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584×109 L-1(低478×109 L-1,高1 072×109 L-1);血小板增多均发生在病程1周以后,中位时间点为第27天(早8d,晚304 d),持续时间(18.62±4.38)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组的脾切除比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超过48 h、使用刺激骨髓造血药物及7d后预防性抗凝治疗比例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14.14% vs.7.06%,P=0.03;62.63% vs.39.07%,P<0.01; 28.28%vs.6.71%,P<0.01;90.91% vs.19.45%,P<0.01).血小板增多组患者血小板增多期间高血浆D-二聚体(mg/L)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1周后的高水平[(11.68±11.90) vs.(5.05±5.11),P=0.004].两组的总住院病死率(8.08% vs.8.78%,P=0.82)、总住院时间[34 d(28.5,54.5)d vs.45 d(23,67)d,P=0.41]、总血栓栓塞事件(10.10% vs.10.50%,P=0.91)及静脉血栓栓塞事件(7.07% vs.7.92%,P=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增多患者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有增多趋势(4.04% vs.3.10%,P=0.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多发伤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较高.创伤后脾切除、较长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使用刺激骨髓造血药物等因素可能诱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在没有充分抗凝治疗情况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可能增加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对于存在动脉血栓风险患者可考虑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 创伤

    作者:肖锋

    马里兰急诊医学必知(Maryland Emergency Medicine Pearls)脑震荡和恢复延迟的风险调节Brian Corwell于露 译 陈都 肖锋 校有脑震荡病史患者未来患脑震荡的风险会更高(>2倍的风险).个体运动中拳击的风险高.团队运动中,足球、冰球、橄榄球有高的风险.女运动员风险高的是女子足球.年轻人的风险更高.在对具有相似规则的相似运动中,女性因为性别原因风险会更高.偏头痛患者可能增加患病的几率.长期的脑震荡风险.大多数有症状运动员在一周内得以解决.创伤后失忆症(逆行和顺行)意味着症状持续次数和时间会增加.年轻也意味着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

    关键词:
中华急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3
1994 01 02 03 04
1993 03
1992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