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중화급진의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急诊医学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5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6/R
  • 国内刊号: 马岳峰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zhjzyxzz@cmaph.org
  • 曾用名: 急诊医学
  • 创刊时间: 199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成人重症ARDS中的应用

    作者:沈利汉;蔡立华;覃炳军;任卫红;袁肖媚;叶婷

    尽管近年来重症医学发展迅速,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病死率仍高达50%以上[1].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被认为有一定治疗效果,目前已应用于新生儿ARDS治疗,但对成人ARDS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2-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尝试使用外源性PS治疗1例成人重症ARDS获得成功,现总结治疗过程,并对PS治疗成人ARDS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关键词: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救治

    作者:何德剑;徐自强;刘翼;李君军;彭华保

    手足口病(HFMD)是流行于婴幼儿童的急性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病因为肠道病毒71型(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2].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病例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严重患儿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病死率60% ~ 100%[3].2010年5-8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收治7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合并NPE危重患儿13例,应用亚低温联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应用“肌片粘贴”法治疗小儿重度肺剥脱伤

    作者:王贤书;张晓茹;杨志国;程征海;岳芳;方江顺;陈志国;景世元;赵令;曹红宾

    在治疗慢性化脓性脓胸行纤维板剥除术中常发生患肺组织表面撕脱、漏气,膨胀不全,形成严重的肺剥脱伤.这是术中很难治的一种并发症.河北省儿童医院1990年2月至2009年2月行慢性化脓性脓胸纤维板剥除术247例,其中11例出现严重的肺剥脱伤,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院内急危重症转运途中意外死亡研究

    作者:汪松;肖雪;龙仙萍;喻安永;蒋德玉

    院内转运各类急危重患者是急诊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避免转运及不合理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伤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广大医务人员重视.现就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内转运过程中出现心搏呼吸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的63例患者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 21例高温铬化物烧伤救治分析

    作者:丁若虹;韩斌;陈正华;翁志勇;汤俊;柯发军;黄晓明

    高温铬化物除引起皮肤烧伤外,还可通过破损皮肤吸收而引起较严重中毒,当高温铬化物烧伤面积大于2%时,就有中毒死亡的可能性[1].因其在化工、电镀、印染等工业用途广泛,近10多年来,全国累计报告的高温铬化物烧伤病例虽然较少,但仍有数例发生中毒死亡.为探讨高温铬化物烧伤的特点、急救处理、烧伤与中毒的关系,对黄石市第五人民医院烧伤科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例高温铬化物烧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瘤一例

    作者:李莉;刘敏;丁家望;杨俊;姜玉容;陈勇;张炯;周飞;吕志阳;李稳慧;李松;李秀娟

    患者,男,56岁.因”发作胸闷、胸痛2年,加重4d”而入院.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6年,高达180/120mmHg,未正规服药治疗;有”高脂血症”史,未正规服药治疗;否认”糖尿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长期发热史.有吸烟史,20~30支/d,未戒.无饮酒史,无药物过敏史.

    关键词:
  • 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现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作者:刘向红;钟振洲;廖祥明

    患者女,36岁,因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4d,四肢乏力1d于2010年10月22日入院.病前1周有鼻塞,流涕,轻微咳嗽,头痛病史,自服感冒药后3d缓解(具体用药不详).既往体健.查体:体温正常,脉搏:112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85/60 mmHg(1mmHg =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心率11 2 次/min,双肺呼吸音粗糙,肠鸣音2次/min,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关键词:
  • 他汀类药物治疗脓毒症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徐敏;邢金燕;孙运波

    脓毒症(sepsis)是ICU患者常见的疾病之一,进一步可发展为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炎性反应、内皮功能受损、凝血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在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有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可能从他汀类药物应用中获益,现将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正确认识生物标记物在全身性感染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杨毅;邱海波

    尽管抗生素以及复苏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身性感染仍然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病死率高达30% ~ 70%[1].早期积极治疗对于改善感染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要想实现早期治疗,早期的诊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全身性感染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表现各异,使得早期诊断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防治

    作者:施小燕

    脑外伤(TBI)的患者中很大比例死于伤后数天至数周,约有40% TBI患者住院后继续恶化[1].伤害事件发生后的数分钟至数天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是颅脑损伤后对神经系统的又一次严重打击,这些二次打击可以显著恶化原发性损伤造成的损害[2],并且在医院内死亡的脑外伤患者数中占多比例,病死率极高[3~4].幸存者的不良预后状态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管理,就是要密切监测颅脑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和发展,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 依托型急救中心急性药物中毒744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锋;温俊平;王晓萍;柯俊;林庆明;林才经

    目的 分析依托型急救中心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与急救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 ~ 2009年在福建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内科就诊的各类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中毒原因、种类、毒物名称、入侵途径、急诊诊断、急救处置、去向及转归等进行登记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治急性药物中毒患者744例,男女比例为1:4.2,平均33.0岁,其中18~29岁年龄组占50.3%;所有中毒例数以春季(4~6月)多;88.3%故意服药导致急性药物中毒;中毒药物类别中首位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71.9%),其中镇静安眠药为主(64.9%);根据病情严重度分为轻度(51.5%)、中度(33.2%)和重度(15.3%);37.0%患者经急救处理后离院随诊观察,需要住院者占28.3%,无死亡病例.结论 1.城市急性药物中毒以中枢镇静安眠药为著;2.对急性药物中毒进行合理病情分级和分级处理,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并降低医疗成本.

  • 发展我国灾难医学必须遵循的若干理念

    作者:王一镗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灾害频发,形势严峻!灾难医学这一学科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学科的发展,有赖于这一学科理念方面的创新,而正确的逻辑理念,将影响和指引这一学科的发展.众多从事灾难医学学科的专家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理念,复以这些理念,再去指导实践.

    关键词:
  • 急诊医学:美国的成功和挑战能给中国的同行提供指导吗?

    作者:Robert E. Suter;李辉;邵菊芳;肖锋

    2011年,北京和睦家医疗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中美急诊医学教育论坛,参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政府官员等致力于推动中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大家共同分享“急诊医学在美国”这一议题,以助于中美的同行交流经验以及相互学习.为了更好地阐明“急诊医学在美国”这个主题,作者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急诊医学在美国的地位,急诊医学组织目前的地位、角色以及相关的活动.

    关键词:
  • 血友病C合并急性颅内硬膜外血肿患者围术期治疗

    作者:方俊标;陈龙;胡双飞;朱君明

    血友病在合并外伤或手术时常因出血不止而导致失血性休克、伤口感染、创口经久不愈等并发症,手术治疗围术期危险性极大.因此,血友病是外科手术相对禁忌证.血友病C发病率低,而且国内外尚无特异性凝血因子FXI因子替代治疗,临床上手术报道极为少见.

    关键词:
  • 急性颅脑损伤大鼠心肌ATP酶活性和血浆TNF-α含量的变化

    作者:朱晓梦;陈世德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颅脑损伤( ACI)后心肌ATP酶活性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ACI后心肌损伤发生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分为2,6,24,72 h4个观察时相,每个时相8只大鼠.采用硬膜外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颅脑损伤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和TNF-α含量及采用比色法测定心肌Na+-K+-ATP酶、Ca2+ -ATP酶活性,并观察心肌HE染色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cTnⅠ及TNF-α含量均升高(P<0.05),心肌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均降低(P<0.05);心肌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与血浆cTnⅠ含量均呈负相关(r=0.357,r=0.557,P<0.05),血浆TNF-α含量与cTnⅠ含量呈正相关(r =0.920,P<0.05),HE染色可见心肌空泡变性、坏死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心肌损伤,心肌ATP酶和TNF-α可能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心肌损伤.

  • 右美托咪啶在颅脑创伤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都江;罗积慎;何毅;翁奇;刘军;杨明浩;张萍

    目的 探索右美托咪啶在颅脑创伤镇痛镇静治疗中的治疗方案,观察其安全性,并讨论镇痛镇静治疗对颅脑创伤的意义.方法 为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了中度颅脑创伤患者28例,GCS 13~7分,排除低血压、休克及高血压等情况;采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1 μg/kg,30 min注射,0.3 ~0.5 μg/ (kg·h)维持,同时监测血压、呼吸、动脉血气等变化,以镇静评分(SAS)和镇痛评分( VRS、FPS)达标为方向,结合生理(心率、血压)及躯体反应(焦虑、躁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症状及体征减轻或消除的有效率为85.71%,加用吗啡后可达92.85%,上述负荷及维持量下血压、心率下降幅度为14% ~20%,部分患者可达25%以上,呼吸功能无明显抑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中度颅脑伤患者中使用,疗效肯定,具有一定程度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但在本治疗剂量内具有安全性.

  • 对冲性双额脑挫裂伤治疗策略和预后

    作者:吴雪海;高亮;金毅;韩唏;吴惺;胡锦;毛颖;周良辅

    双额脑挫裂伤多见于车祸、摔倒等致伤因素过程中对冲伤所致,通常在初的短暂意识丧失后,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因在入院时可表现为意识清醒,头颅CT早期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双侧前额底的挫裂伤,环池尚清晰可见,但病情可随着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的扩大、脑水肿的进展,病情可以迅速恶化,可在数0.5h甚至数分钟之内由意识清醒转为脑疝、双瞳散大来不及救治而死亡.

    关键词:
  • 颅脑损伤后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救治

    作者:郑红云;曹艳佩;汪慧娟;高亮;吴雪海

    水电解质紊乱在颅脑损伤中非常多见,常见的有尿崩症(DI)、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因为临床症状的不典型,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尿崩症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非常罕见,因其临床特征复杂、诊断困难、水电解质紊乱严重,临床监测不易,故国内报道少见.现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04.01 - 2010.10.31收治的6例颅脑损伤后DI合并CSWS患者的临床监测报道如下.

    关键词:
  •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心理危机干预

    作者:汪永光;曹日芳;赵国秋;徐方忠;傅素芬;林巧爱;宫本宏

    2011年7月23日,D3115次和D301次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浙江省卫生厅立即组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重点对事故伤员开展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笔者对此次完成评估的73名伤员的灾后心理反应进行了分析,并就灾后急诊医学处置中的心理卫生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7·23"温州动车事故存活伤员损伤特点及救治分析

    作者:闻浩;林露阳;陈大庆;吴钒;朱烈烈

    目的 分析“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存活伤员的损伤特点,探讨并分析事故初期伤员的救治策略.方法 以事故后24h温州市各大医院救治的事故伤员为对象,收集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等信息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3.0进行分析.结果 事故发生后24h温州市各大医院共收治伤员136例,年龄在2.5 ~69岁之间,男性占55.89%,女性占44.11%;主要以钝器致伤为主;存活伤员中多发伤占79.41%,实质性受伤部位以胸部为第1位、其次是四肢和脊柱;所有伤员均现场急救后直接送至就近医院.结论 直接外力及惯性、离心力引起的钝器伤是存活伤员主要的致伤原因,胸部、四肢及脊柱为主要的受伤部位,对事故伤员救治初期的治疗以抢救生命、分诊和后送为主.

  • 绿色通道在“7·23"温州动车事故早期急救中的作用

    作者:朱烈烈;潘达;吴钒;闻浩;陈大庆;张春梅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特大交通事故伤员救治中的作用,为今后重大灾害救援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7·23”温州动车事故伤员在温州市各医院急诊科的救治过程,并对不同伤情伤员在急诊科救治时停留的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事故后72 h内收治伤员136例,其中单一伤患者28例,在急诊科平均停留时间为27 min;多发伤患者108例,在急诊科平均停留时间为62 min,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本院前一年度的日常普通伤员救治时间进行回顾性对比发现,救治时间平均缩短达50 min,表明建立健全的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对加快应急状态下伤员救治有重要意义.结论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制度,使伤员在急诊科的停留时间不断缩短,从而保证伤员尽快得到专科救治,为抢救危重伤员赢得宝贵时间.

  • “7·23"动车事故伤员的救治经验

    作者:王显荣;付铁红;王桢

    2011年7月23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双屿路段发生两列动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本次事故院前急救共调动53辆救护车,转送伤员192名,转往11家省、市、区级医疗机构.现将本次院前急救与院内伤员救治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Toll样受体4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滕林;余旻;李俊明;刘先哲

    目的 动态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大鼠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TLR4在MODS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6,12,24,48 h不同时相,每组8只.采用“二次打击”即眼球失血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MODS模型,对照组予以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在不同的时相点搜集标本.肉眼、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肾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结果 (1)正常对照组肾组织结构无改变;MODS组肾组织损伤较重.(2)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6h肾组织TLR4的表达开始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h达到高峰(P<0.01),24h开始下降(P<0.01),48 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外周m白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6~48 h组均有明显增加(P<0.0l).外周血WBC表面的TLR4与肾组织TLR4质量分数变化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 0.893 (P<0.05).结论 在MODS的早期,大鼠肾组织TLR4表达迅速上调,高表达的TLR4可能在MODS肾损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的影响

    作者:马玉腾;石汉文;高恒波;郭宪立;苏建玲;田英平;刘建辉

    目的 探讨百草枯( paraquat,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N-乙酰半胱氨酸( N-acetylcysteine,NAC)对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和Fa/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PQ染毒组和NAC治疗组,每组15只.复制PQ染毒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腹腔注入2%百草枯液( 25 mg/ kg);NAC治疗组为0.5h后对PQ染毒大鼠,再腹腔注射NAC (200 mg/kg)进行干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肺组织Fas/FasL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Q组和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系统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表达明显降低,和PQ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系统活化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

  • 血管再生在小鼠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刘安雷;刘洁;张天鹏;郭树彬;李汇华

    目的 对脓毒症小鼠发生心肌损伤时心肌血管再生和细胞凋亡情况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 将40只8周左右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用脂多糖(LPS)腹腔注射(10 mg/kg),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10mg/kg),6h后超声观察两组小鼠心功能(n=40),后取两组小鼠心脏、肺脏、肾脏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做HE染色(n=6)观察病理学变化鉴定模型,免疫组化(n=3)PECAM -1、α-SAM染色观察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细胞凋亡染色(TUNLE) (n=3)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提取心脏组织RNA(n=6)通过RT-PCR技术对HIF-1α等血管再生因子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处理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心脏左室舒张期前壁厚度(t=-4.60,P<0.05)、左室收缩期前壁厚度增厚(t=-3.24,P<0.05),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减小(t=3.57,P<0.01),每搏输出量下降(t=5.51,P<0.01),免疫组化染α-SAM抗体显示实验组心脏新生血管数增加(t=-11.00,P<0.01),凋亡染色(TUNEL)存在心肌细胞凋亡[实验组比对照组:(191.31±5.41) vs.(52.24±4.32)],RT-PCR显示HIF-1α表达显著增高(t=-8.12,P<0.05).结论 脓毒症小鼠存在明显心肌血管再生、细胞凋亡及心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再生的通路有低氧诱导因子( HIF -1α)的参与.

  • 血管生成素-1在光气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袁震;赵杰;申捷

    目的 观察大鼠光气染毒后Ang-1,NF-κB水平变化,探讨Ang-1在光气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光气组和空气组.(2)大鼠分为光气组、PDTC组和空气组.(3)大鼠气体和药物处理后常规饲养到预定时刻取肺汁算湿/干质量比值,BALF白细胞数、总蛋白和血清Ang-1水平.测动脉血气,检测肺组织Ang-1和NF-κB水平.结果 (1)光气染毒后48 h内血清Ang-1随着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2)干预实验中,①光气组肺损伤指标与空气组比较均增高(P<0.05);②光气组血清Ang-1、动脉血氧分压与空气组比较均降低(P<0.05);③光气组肺损伤程度与干预组比较均增高(P<0.05);④光气组血清Ang-1、动脉血氧分压与PDTC组比较均降低(P<0.05).⑤肺蛋白印迹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果显示:空气组Ang-1表达正常;光气组Ang-1表达明显减少;PDTC组与光气组相比Ang-1表达增高,与空气组相比表达减少.空气组NF-κB表达正常;光气组NF-κB表达明增高;PDTC组与光气组相比NF-κB表达降低,与空气组相比表达增高.结论 (1)光气染毒后48 h内随着时间延长,血清Ang-1水平降低.(2) Ang-1通过NF-κB信号传导通路,减轻炎症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肺脏内皮通透性,减轻急性肺脏损伤.

  • ARDS小猪跨膈压变化及其与胸内压相关性分析

    作者:葛奎;王启星;彭沪;庄育刚;吴嘉俊;潘慧;李文放;张翔宇;徐兵

    目的 拟通过建市家猪ARDS动物模型,测定胸内压、食管压以及胃内压,计算跨膈压,比较ARDS形成前后跨膈压的变化以及其与胸内压的相关性.方法 5只小家猪,麻醉后置入食管气囊管、胃囊管以及胸管,测定食管压、胃内压以及胸内压,并计算跨膈压.以ARDS形成前所测吸气末压力为自身对照,通过盐水肺灌洗建立ARDS模型;测定ARDS形成后吸气末食管压、胃内压以及胸内压,计算跨膈压,比较跨膈压、胸内压的变化,并分析跨膈压与胸内压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程度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ARDS形成前吸气末食管压、胃内压以及胸内压分别为(7.3±1.9),(25.5±2.4),- (1.23 ±0.21)cmH2O(1 cmH2O =0.098 kPa);ARDS形成后其压力为(4.7±1.4),(31.1±3.1)和- (1.79±0.28)cmH2O;跨膈压A为胃内压与胸内压相减所得,跨膈压B为胃内压与食管压相减所得,跨膈压B相应的由ARDS形成前的(18.2±1.6) cmH2O增加为形成后的(26.4±2.1)cmH2O,这些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形成前胸内压与食管压、跨膈压A和B的r值分别为(0.93±0.025),(0.88 ±0.023)和(0.87±0.37),相关程度很高(P<0.01);ARDS形成后胸内压与食管压、跨膈压A和B的r值分别为值分别为(0.82±0.21),(0.81 ±0.20)和(0.78±0.31),虽较ARDS形成前有所下降,但仍有极高的相关度(P<0.0l).结论 ARDS形成前食管压、跨膈压与胸内压均有较高的相关性;ARDS情况下两者与胸内压的相关程度较ARDS形成前有所降低,但仍有很高的相关性;ARDS形成后跨膈压增加,呼吸做功增加,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

  • 百草枯反复小剂量腹腔给药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作者:陈丽;钱洁;叶延;陆晓晔;朱长清;叶霜

    目的 建立百草枯(PQ)诱导肺损伤及肺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并比较其与博莱霉素( BLM)的成模差异,进而建立一个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8~10周龄雄性C57BL/6J(C57)小鼠(n=30),随机(随机数字)分为百草枯腹腔给药组(n=10),博莱霉素气管给药组(n=10)及阴性对照组(n=10),PQ组经腹腔注射PQ 10 mg/kg,每3d一次,共5次,BLM组气管内注射BLM 3 mg/kg.分别于第7,14,21天处死小鼠,监测小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PQ腹腔注射及气管注射BLM给药,都能造成肺损伤及纤维化模型.通过比较生存率、体质量变化、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成模率等指标,显示反复小剂量腹腔注射PQ较传统的BIM气管内注射的方法造模更方便有效,成功率更高.结论 通过小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动物造模方法的比较,反复小剂量腹腔注射PQ为更理想的造模方式,并且较BLM诱导的方法有更高的成功率.

  • 血小板对TLR4表达及活化在脂多糖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

    作者:王兵;王勇强;邵蕾;曹书华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中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对Toll样受体4 (TLR4)的表达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对其影响.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ICR小鼠87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C)组、模型(M)组(3,6,12,24,48,72 h时点)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P)组.M组尾静脉注射LPS 8 mg/kg后分别于相应时点取血,NEP组注射LPS 24 h前予尾静脉注射抗中性粒细胞单克隆抗体,注射LPS24h后取血.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 L)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尾静脉注射LPS3h后小鼠PC(×109 L-1)下降30%[(719.8±135.9) vs.(1013.1±136.6,P<0.01],24h内达谷值[(374.7±115.1) vs.(1013.1±136.6),P<0.01];MPV和PDW 12~48 h较C组增大(P<0.01);LPS攻击后6~24h血浆TNF-α,M-CSF,sCD40L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P <0.01),PC与血浆M-CSF(r=-0.746,P<0.01),sCD40L(r=-0.573,P< 0.001)水平负相关;LPS刺激6h后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较C组增加[ (50.37±3.20) vs.(45.76±2.49) P<0.01];NEP组血小板TLR4表达率(%)低于M组同时点[ (48.32±2.17) vs.(55.69±3.95,P<0.01].结论 以sCD40L及M-CSF升高为代表的血小板过度活化与血小板TLR4表达中性粒细胞依赖性上调共同参与脂多糖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

  • 血浆PAI-1和TAFI的变化对STE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预测价值

    作者:林珮仪;陈晓辉;江慧琳;陈洁茹;周旭红;冯莹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2小时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含量,探讨两者的变化是否对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预测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1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前、后0.5,1,1.5,2h的血浆标本,并以16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TAFI和PAI-1的含量.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TEMI患者溶栓前的血浆PAI-1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TAFI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溶栓前相比,溶栓后0.5,1,1.5,2h的血浆TAFI活性较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5,2h的血浆PAI-1显著升高(P<0.01).(3)溶栓后2h冠脉未通组PAI-1水平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而冠脉未通组和再通组TAFI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高的血浆PAI-1在溶栓后2h下降可能对溶栓后血管再通具预测价值,TAFI对血管冉通不具预测价值.

  •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作者:张步春;刘伟静;侯磊;李海玲;李伟明;徐亚伟

    目的 比较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MEDLINE、Cochrane临床试验中心登记库、EMBASE和中国万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CRT与CRT-D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前瞻观察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患者全因病死率、心脏猝死率和心衰病死率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3404例患者,结果提示CRT-D组全因病死率低于CRT组(OR =0.61,95% CI:0.47~0.79,P=0.01),亚组分析显示随访时间≤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76,95% CI:0.54 ~ 1.06,P=0.11),随访时间>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6,95% CI:0.41~0.77,P=0.0004).CRT-D组心源性猝死(OR=0.20,95% CI:0.07~0.59,P=0.003)和心衰病死(OR =0.72,95% CI:0.54~0.96,P=0.02)也分别低于CRT组.结论 CRT-D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可能优于CRT.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医源性肾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黄峰;彭志毅;向军益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对治疗医源性肾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9例经保守治疗失败的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肾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及性质,再行超选择性插管至出血动脉,采用弹簧圈或者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经DSA肾动脉造影证实:出血部位均为肾段及段以下动脉分支,其中肾段动脉9例,叶间动脉6例,弓状动脉4例.单纯肾段动脉损伤出血2例,伴假性动脉瘤9例,伴动静脉瘘5例,伴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3例.本组中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后,发现仍有少量出血,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补充栓塞,其余17例患者均单独采用弹簧圈栓塞.19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成功止血,随访无l例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技术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D-二聚体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预测作用

    作者:柯纪定;柯路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表现为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者胰腺坏死感染等全身和局部并发症[1].SAP早期易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微循环紊乱,其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重者甚至可以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3].多种凝血相关指标与SAP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预后息息相关[2,4-5].

    关键词:
  • 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序贯撤机中的应用

    作者:宋蓉蓉;邱艳萍;陈永菊;季勇

    目的 观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序贯撤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接受经口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纤支镜辅助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组(A组,54例)和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组(B组,52例).A组纤支镜从气管导管外进入气道,操作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呼吸机.两组患者一般治疗相同,达肺部感染控制窗( PIC)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机械通气模式,然后依情况决定撤机.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例下列指标:(1)PIC出现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再上机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2)纤支镜操作对该类患者的安全性.结果 A组和B组PIC出现时间分别为(5.01±1.49)d、(5.87±1.87)d,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98±1.84)d、(8.69±2.41)d,P<0.01;住ICU时间分别为(9.25±1.84)d、(11.10±2.63)d,P<0.01;首次撤机成功率分别为96.30%、76.92%,P<0.01;再上机率分别为5.56%、19.23%,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3.70%、23.07%,P<0.01.治疗组纤支镜操作简便、安全,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ECOPD并发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纤支镜辅助治疗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减少VAP的发生,且方便安全.

  • 高迁移率族蛋白-1浓度变化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

    作者:江稳强;黄伟平;陈纯波;朱高峰;蒋鑫;王桥生;陈柳勤;曾红科;高向民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质量浓度变化对预测28d生存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的瞻性设计,入选广东省人民医院ICU 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脓毒症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6例,排除:年龄<18岁;慢性疾病终末期;入选3d内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但明确无感染者;因为其他医学原因,预测不可能生存超过28 d的患者.45例患者终纳入统计.患者于发病后第0,1,3,7天采外周静脉血,离心取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浓度,前7d每天进行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并随访28 d临床结局.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血浆HMGB-1浓度及其变化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浆HMGB-1质量浓度及其变化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法检验相关指标的预测效力.结果 死亡组、存活组第0,1,3,7天血浆HMGB-1质量质量浓度质鼍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HMGB-1第3天与第0天差值显著低于存活组;第3天与第0天m浆HMGB-1差值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 ±0.061(P=0.000,95% CI:0.748~0.988);佳截断点2.72 ng/mL,此时灵敏度为81.8%、特异度86.7%;血浆HMGB-I第3天与第0天差值与第1,2,3,4天SOFA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下降可以预测28 d生存情况,早期监测其动态变化有助于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

中华急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3
1994 01 02 03 04
1993 03
1992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