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LT及MPV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晓卫;李亭;曹波;曹娜

    目的:对血小板(PLT)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比较急性阑尾炎组与对照组的PLT及MPV,并绘制PLT和MPV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急性阑尾炎组患儿的PLT比对照组高,MPV比对照组低;PLT和MPV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和0.72.结论:PLT和MPV在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可以通过检测PLT和MPV将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

  •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红霞;李明

    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疾病及炎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被认为与血小板活性相关.有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表明,在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MPV增高有显著意义.考虑到慢性肾脏病有极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和血栓形成及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临床上对MPV与慢性肾脏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疾病进展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的研究逐渐增多,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取栓术后血清尿酸、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及关系分析

    作者:涂军荣;梁建光;郑晓东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诊取栓术后血清尿酸(U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及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5例(ACI组)及正常对照者(对照组)50例,将ACI组取栓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 dUA、MPV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术前、术后UA、MPV水平,并根据术前UA水平将ACI组分为高尿酸组、低尿酸组,比较2组术后MPV,分析ACI患者UA与MPV的关系.结果 ACI组术后1d、术后3 dUA、MPV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7d2组UA、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UA、MPV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术后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 dMPV水平高于低尿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3d内ACI患者UA与MPV呈正相关(P<0.05),而术后7 d二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急诊取栓术后血清UA、MPV水平下降,且术后3d内UA与MPV存在正相关关系,临床应加以监测.

  • 武汉社区人群尿中23种金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关系

    作者:冯伟;何骁生;余艳秋;李谷亚男;张晓敏;袁晶;陈卫红;邬堂春

    目的 探讨武汉社区人群尿中23种金属浓度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相关关系.方法 2011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3 053名在武汉市汉阳和汉口地区生活不少于5年且年龄介于18~80岁之间的社区居民,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了外周静脉血和尿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尿中铝、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铷、锶、钼、镉、锡、锑、钡、钨、铊、铅和铀共23种金属离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中MPV.将MPV介于7.0~11.0 fl的调查对象定义为正常组,将MPV> 11.0 fl的定义为异常升高组.在排除了变量缺失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调查对象后,对2 203名调查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尿金属与MPV的相关关系,将尿金属浓度分为四分位后,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不同分位调查对象MPV异常升高的风险.采用阳性错误发现率(FDR)控制由多重假设检验产生的假阳性率.结果 尿中砷(P50=2.431 μg/mmol肌酐)和钼(P50=4.035 μg/mmol肌酐)与MPV升高具有正相关关系[β(95%CI)值分别为0.119 (0.043~0.196)和0.119(0.042~0.195),经FDR校正的P值均为0.018;与尿金属浓度为第一分位的调查对象相比,第四分位的OR(95%CI)值分别为1.830(1.382~2.423)和1.496(1.125~1.989),经FDR校正的P值分别为<0.001和0.014],而尿中铝(P50=2.706 μg/mmol肌酐)和铊(P50=0.046 μg/mmol肌酐)与MPV升高具有负相关关系[β(95%CI)值分别为-0.115(-0.195~-0.034)和-0.307(-0.386~-0.228),经FDR校正的P值分别为0.029和<0.001;与尿金属浓度为第一分位的调查对象相比,第四分位的OR(95%CI)值分别为0.566(0.412~0.779)和0.302(0.219~0.416),经FDR校正的P值分别为0.008和<0.001].尿中铁(P50=6.716μ g/mmol肌酐)、锑(P50=0.014 μg/mmol肌酐)和铀(P50=0.003 μg/mmol肌酐)与MPV异常升高存在正相关[与尿金属浓度为第一分位的调查对象相比,第四分位的OR(95%CI)值分别为1.866(1.395~2.496)、1.507(1.111~2.043)和1.452(1.063~1.984),经FDR校正的P值分别为<0.001、0.022和0.012],而尿中钨(P50=0.010 μg/mmol肌酐)和铅(P50=0.265 μg/mmol肌酐)与MPV异常升高具有负相关关系[与尿金属浓度为第一分位的调查对象相比,第四分位的OR(95%CI)值分别为0.551(0.417~0.726)和0.534(0.394~0.725),经FDR校正的P值均<0.001].此外,多金属模型的输出结果还表明,MPV异常升高与尿中铬(P50=0.120 μg/mmol肌酐)、硒(P50=0.646 μg/mmol肌酐)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尿中镍(P50=0.193 μg/mmol肌酐)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尿金属浓度为第一分位的调查对象相比,第四分位的0R(95%CI)值分别为1.578(1.054~2.363)、1.718(1.159~2.549)和0.535(0.373~0.767),P值分别为0.017、0.028和0.002].结论 武汉社区人群铝、铬、铁、镍、砷、硒、钼、锑、钨、铊、铅和铀暴露与MPV异常升高存在相关关系.

  •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研究

    作者:董大光

    目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一个简单可靠的血小板大小参数,它与血小板的活性密切相关.作为一个新生的心血管风险检测指标,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分级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方法:我们检测了1056 个病人的mpv 值,这些都是在一年时间里,因胸闷、胸痛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他们都被怀疑为ACS.所有的病人作为基本的检查项目都做了血常规和4,6,12 小时的肌钙蛋白检测.结果:204 个病人(占总数的19.3%)诊断为ACS.这些病人肌钙蛋白都不低于0.2 ng/mL 并同时伴有局部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变,他们的MPV 都高于没有ACS 并且肌钙蛋白正常的病人(P <0.01).为了评价MPV 的诊断精确度,采用ROC 曲线分析计算了曲线下方的面积是0.663 (P <0.01).结论:因为MPV 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所以它在急诊科收治的ACS 病人风险分级上,可以和其他传统的心脏病标志物联合使用作为一项实用的排除实验.

  •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动态观察临床意义

    作者:姜海华;张胜利

    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与病情及梗塞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深圳迈瑞BS-55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95例脑梗塞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静脉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结果: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外周血PLT较对照组降低(P<0.01),MPV、PDW较对照组增高(P<0.01),并且脑梗死面积越大,患者PLT越低,MPV及PDW越高。结论:动态观察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有助于临床观察脑梗塞患者病情,预测梗死范围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维生素D水平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俞刚;陆峰泉;蒋理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患者420例测定维生素D水平及MPV.根据测得维生素D水平将病例分为组1:维生素D< 10ng/mL;组2:维生素D为10~ 20ng/mL;组3:维生素D>20ng/mL.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MPV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8.9 ±2.1ng/mL,14.3±1.7 ng/mL,24.2±5.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MPV分别为8.3±1.7fL,8.0±1.4fL,7.3±1.5fL.组3与组1、组2 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6).维生素D水平与MPV存在负相关(r2=0.337,P<0.001).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与MPV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MPV升高.

  •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韩良富;卞晓洁;潘赟;陆士奇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动态演变,以及它们对急性心肌梗死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12例AMI患者,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以及低PDW组、高PDW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收集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第2天及第7天的血小板体积指标,分析其动态演变;GRACE风险评分系统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年内病死率和1年内死亡及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风险;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MPV、PDW与GRACE预测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发病年轻化(P =0.005),高血脂、吸烟者比例更高(P<0.01),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更大(P=0.014).高PDW组的患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比例更高(P<0.01;P=0.026),KillipⅣ级患者更多(P<0.01).PDW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年内病死率和1年内死亡及再发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显著相关(r =0.69,P<0.01;r=0.68,P<0.01;r=0.70,P<0.01);MPV与患者1年内病死率相关(r =0.30,P=0.02).结论 PDW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相关,能够预测住院期间死亡、1年内死亡及再梗风险,辅助风险分层,有助于高危患者的筛选,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 平均血小板体积对回旋支病变的预测作用

    作者:牛少辉;张丽华;简立国;沈桂彬;顾国萍;刘旭邦;陈杰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回旋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因NSTEMI入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入院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脑钠肽(BNP)、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入选患者全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有明确的梗死相关动脉.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回旋支(LCX)病变组与非回旋支病变组.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患者共184例,其中LCX病变患者68例,非LCX病变患者116例.LCX病变患者中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比例较低,入院时BNP水平较低,而吸烟患者比例和入院时MPV水平较高.其他主要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V预测回旋支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5(95% CI:0.675 ~0.826),当MPV取9.15fL时,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6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是LCX病变的危险因素(OR=1.32,95%CI:1.031 ~ 1.688,P<0.05).结论 MPV是NSTEMI患者LCX病变的危险因素.

  • 血小板对TLR4表达及活化在脂多糖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中的作用

    作者:王兵;王勇强;邵蕾;曹书华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中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对Toll样受体4 (TLR4)的表达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对其影响.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ICR小鼠87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C)组、模型(M)组(3,6,12,24,48,72 h时点)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P)组.M组尾静脉注射LPS 8 mg/kg后分别于相应时点取血,NEP组注射LPS 24 h前予尾静脉注射抗中性粒细胞单克隆抗体,注射LPS24h后取血.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C)、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 L)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尾静脉注射LPS3h后小鼠PC(×109 L-1)下降30%[(719.8±135.9) vs.(1013.1±136.6,P<0.01],24h内达谷值[(374.7±115.1) vs.(1013.1±136.6),P<0.01];MPV和PDW 12~48 h较C组增大(P<0.01);LPS攻击后6~24h血浆TNF-α,M-CSF,sCD40L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P <0.01),PC与血浆M-CSF(r=-0.746,P<0.01),sCD40L(r=-0.573,P< 0.001)水平负相关;LPS刺激6h后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较C组增加[ (50.37±3.20) vs.(45.76±2.49) P<0.01];NEP组血小板TLR4表达率(%)低于M组同时点[ (48.32±2.17) vs.(55.69±3.95,P<0.01].结论 以sCD40L及M-CSF升高为代表的血小板过度活化与血小板TLR4表达中性粒细胞依赖性上调共同参与脂多糖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与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秀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参数与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8例AMI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小板参数与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和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1756.0±320.0、95.0±35.0、14.0±2.3、17.0±4.0;125.0±106.0、225.0±47.0、10.8±2.1、12.0±3.0,AMI组的D-二聚体、MPV、PDW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LT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D-二聚体与血小板数量及体积改变与AM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脂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探讨

    作者:张建国;李治锋;吴永先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和血脂水平变化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 S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115例SD患者和116例健康体检者,将SD患者分为中度耳聋、中重度耳聋、重度耳聋三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脂和MPV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D患者组的MPV、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甘油三酯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耳聋患者的MPV和血脂各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PV和血脂水平与SD发病密切相关,同时检测MPV和血脂水平可以预测SD的患病风险,为SD的临床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 血细胞参数RPR和MPV预测高血压性脑梗死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建国;李治锋;陶然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DW platelet ratio, RPR)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对高血压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262例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于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参数和RDW数据,根据公式RPR=RDW(%)/PLT(109/L),计算所有研究对象的RPR,对各指标诊断高血压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脑梗死组的MPV、RDW、RP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MPV、RPR诊断高血压性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5、0.640、0.676;当RPR的诊断佳截点值为0.066时,灵敏度为0.40,特异性为0.86,阳性预测值为0.86,阴性预测值为0.36;当MPV的诊断佳截点值为8.25 fl时,灵敏度为0.81,特异性为0.54,阳性预测值为0.79,阴性预测值为0.49;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血细胞参数RPR与MPV、PDW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6,0.079(P均<0.01)。结论 RPR和MPV对于高血压性脑梗死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参数RPR的诊断价值更高。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光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后期可出现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其中,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T2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及T2DM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本文通过分析DN患者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的变化,探讨DN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意义

    作者:史玉水;刘桅;罗曼;靖杰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3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3例和正常对照者85例,采用库尔特HMX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受检者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MPV、PDW水平均升高,PLT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面积越大,PLT、MPV、PDW水平越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LT参数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 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牛倩;李亚菲;丁彬;陈姣;粟军

    目的 通过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血小板指标在该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实验室依据.方法 选择5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及49例健康对照者,采用Sysmex 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外周血细胞计数.采用SPSS 17.0软件对检测结果及各参数间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阑尾炎患者组WBC及PLT明显升高,而MPV和PDW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PV与PDW(r=0.974,P< 0.01),以及PLT与WBC(r=0.451,P< 0.01)均呈正相关关系,PLT分别与MPV和PDW(r=-0.610,r=-0.621,P均<0.01),WBC分别与PDW和MPV (r=-0.335,r=-0.364,P均<0.05)均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儿外周血存在PLT增高、而MPV和PDW降低的血小板模式,用这些参数联合其他炎性指标建立诊断模型可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大的实验室诊断价值.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治锋;王静;夏寿杨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platelet volume,MPV)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96例健康对照者(A组)和229例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清Hcy及MPV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Hcy未升高脑梗死组(C组)及Hcy升高脑梗死组(D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四组间血清Hcy、MPV检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除A组与C组血清Hcy、MPV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均> 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组的血清Hcy与MPV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58,P<0.001).结论 血清Hcy和MPV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MPV随着血清Hcy的增高而升高.

  • 急诊心衰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B型脑钠肽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云华;王国兴;谢苗荣

    目的 研究急性心衰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5年2~8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的患者,分为急性心衰患者组(AHF)和对照组两组.静脉采血后,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系统分析MPV,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BNP浓度.结果 研究包括了74例急性心衰患者(AHF),52例对照组患者.AHF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分别为(1 872±1 179)pg,/mL和(29±21) pg/mL.AHF组MPV水平明显增高(P<0.05).MPV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 对于急诊急性心衰患者,MPV值与BNP浓度有关,可以作为心衰严重程度和反映临床状况的指标.

  •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立强;孙文东;刘玉强;邵光峰;赵升田;袁明振

    目的:评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动脉性ED患者153例,正常对照150例,比较两组年龄、体重、BMI、血小板数量、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性腺六项、血脂、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等指标,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价MPV与动脉性ED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体重、BMI、血小板数量,性腺六项、血脂、白细胞、血红蛋白及 PDW 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V 动脉性 ED 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90±0.98)fl vs.(9.14±1.03)f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与动脉性 ED 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优势比:3.774,95%可信区间:1.435~9.928;P<0.01)。结论 MPV作为评价血小板活性的指标,在动脉性ED患者中明显升高,是动脉性E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健康及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分布水平的研究

    作者:薛静;吕丽霞;李巍;严丽;闫华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在空腹血糖( FPG)正常的健康人群及空腹血糖受损( IFG)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5至7月天津市环湖医院499名健康体检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5~80岁,平均45岁,男184名,女315名。根据FPG水平将其分为4组( G1~G4):G1组125名(3.89 mmol/L≤FPG <5 mmol/L ), G2组121名(5 mmol/L≤FPG <5.5 mmol/L),G3组142名(5.5 mmol/L≤FPG<6.1 mmol/L ), G4组111名(6.1 mmol/L≤FPG<7 mmol/L),其中G1~G3为正常血糖组,G4为IFG组;同时平行观察89例同年龄段确诊Ⅱ型糖尿病组( G5)。结果 MPV 值随 FPG 水平升高而升高, G1~G5组 MPV 值分别为(8.62±0.77) fl、(8.85±0.80) fl、(8.90±0.69) fl、(9.14±0.78) fl 和(12.03±1.42) fl;糖尿病组(G5)MPV 值[(12.03±1.42) fl]显著高于IFG组(G4)[(9.14±0.78) fl]和正常血糖组[G1(8.62±0.77) fl、G2(8.85±0.80) fl、G3(8.90±0.69) fl](F=12.773,P<0.01);IFG组(G4)MPV值[(9.14±0.78) fl]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G1(8.62±0.77) fl、G2(8.85±0.80) fl、G3(8.90±0.69) fl](F=12.773,G4较G1和G2, P<0.01; G4较 G3,P<0.05);正常血糖组中,较高血糖组G3的MPV值[(8.90±0.69) fl]明显高于较低血糖组G1[(8.62±0.77) fl],F=12.773,P<0.05;MPV与正常血糖组、IFG组及糖尿病组的FPG均显示一定相关性( G1~3:r=0.22,P<0.05;G4:r=0.26,P<0.01;G5:r=0.29,P<0.01)。结论 MPV水平在不同FPG水平人群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其中IFG组MPV水平较正常血糖组显著升高,MPV与FPG水平存在相关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451-454)

380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