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半髋关节置换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韩以杰;魏招阳;李智波;肖仁安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 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老年 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均为新鲜的单发骨折。半髋关节置换组(实验组)32例,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半年的患肢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地负重时间方面半髋关节置换组要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 ﹤0.05),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引流量方面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 ﹤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半年的Harris 评分方面,半髋关节置换组均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 ﹤0.05);而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的方法,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术中操作以及术后锻炼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 腰椎椎弓根置钉技术流程的改进研究

    作者:李国胜;边朝辉;许营民;刘明礼

    目的:探讨改进椎弓根钉置钉技术流程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117例患者进行椎弓根钉置入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2例(290枚椎弓根钉)为改进组(A 组),另55例(254枚椎弓根钉)为传统组(B 组)作为对照。术后对手术病例进行 CT 扫描,分别通过 CT 片评估 A 组和 B 组螺钉进钉深度、螺钉在椎弓根位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明显神经损伤症状。在螺钉深度比较中,A 组优良率98.6%,B 组优良率90.6%,A 组明显高于 B 组,两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1);螺钉位置Ⅰ级+Ⅱ级所占比例方面,A 组所占百分比97.6%,B 组所占百分比90.2%,A 组明显高于 B 组,两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改进组置钉技术流程进行椎弓根钉置钉,能够大程度的避免手术者在手术时的状态对手术结果本身造成的不良影响,使手术过程更加程序化、精确化,大程度地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该技术流程操作简单、效果满意,适合在目前医疗状况下推广使用。

  • 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作者:韩俊柱;朱勋兵;韩冠生;周功

    目的:探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3岁。骨折部位:T111例,T124例,L110例,L25例。观察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手术前后侧位 X 线片上伤椎前缘高度及 Cobb 角并作统计分析。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8个月。单个手术切口长约1.5 cm,出血量平均130 mL,术后2周下床行走,无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不愈合、腰背肌疼痛、椎弓根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较术前1周伤椎前缘高度增加、Cobb 角减小,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及 Cobb 角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伤椎植骨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恢复伤椎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好、远期矫正丢失少。

  • Lisfranc 关节陈旧性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赵晓明;曲家富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 Lisfranc 关节陈旧性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我院收治的26例 Lisfranc 关节陈旧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0例,女6例;左足12例,右足14例;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性损伤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69±12.80)岁。按照受伤至手术时间分类:早期陈旧性损伤(4~6周)23例,晚期陈旧性损伤(6~8周以上)3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4例,跖跗关节融合术治疗2例。通过随访观察和记录损伤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并利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中足评分标准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得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0个月随访,平均(20.62±5.02)个月。8例闭合性损伤、3例Ⅰ度开放伤及7例Ⅱ度开放伤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8例Ⅲ度开放伤患者伤口经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获得二期愈合。末次随访时26例患者 AOFAS 中足评分由术前平均(47.00±7.84)分提高至(81.88±8.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例,内固定物取出后行走中度疼痛伴行走距离受限,行二期跖跗关节和舟楔关节植骨融合术后愈合。未出现跖跗关节不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Lisfranc 关节损伤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早期诊断、精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避免发生 Lisfranc 关节陈旧性损伤和改善愈后的关键。

  •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并发肩峰下骨侵蚀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闫强;陈庚;张平;张长虹;钱增杰;文亮

    目的:分析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下骨侵蚀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肩峰下骨侵蚀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4年7月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86例,出现肩峰下骨侵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16~76岁,平均45.6岁。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86例中出现肩峰下骨侵蚀69例,与钢板选择相关的32例,其中钢板钩端深度过小18例,钩端深度过大5例,钩板预弯不够导致钩端不能和肩峰良好帖服9例;与手术因素相关的8例,其中钩尖插入太前2例,钩尖插入太后6例;内固定去除时机不当29例。结论锁骨钩钢板选择及安放操作不当是造成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下骨侵蚀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前通过 CT 扫描三维重建确定肩峰的高度和宽度,以便对锁骨钩钢板进行个性化选择及预弯;肩锁关节良好的显露有利于锁骨钩钢板尾钩的正确安放;在解剖复位肩锁关节的同时,重视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的修复,可以减少肩峰下骨侵蚀的发生。术后一旦出现肩峰下骨侵蚀发生,要尽早去除内固定装置。

  • 关节镜跟腱360°清理并跟骨成形术治疗跟腱 Haglund 综合征

    作者:王铭;李海滨;刘会欣;付洪睿;杨学桥;吴金红;李俊芹;刘玲;刘海青;冯海鹏;刘红

    目的:研究关节镜跟腱360°清理并跟骨成形术治疗跟腱 Haglund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24例跟腱 Haglund 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跟腱360°清理并跟骨成形术治疗。男17例,女7例;年龄18~59岁,平均42.5岁。术前摄全足负重侧位 X 线片及跟腱 MRI,根据跟腱 Haglund 综合征 MRI 分级,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4例,Ⅳ级5例。术前、术后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6个月,平均9.3个月。术前 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平均50分,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88.2分,与术前相比 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优1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关节镜跟腱360°清理并跟骨成形术治疗跟腱 Haglund 综合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微型接骨板跨关节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

    作者:吴俊;杜晓健

    目的:总结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系统跨关节内固定治疗48例跖跗关节损伤的病例资料,通过随访,观察和记录损伤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并利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标准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得分。结果该组病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46±3.5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 X 线片显示骨折脱位愈合时间16~20周,平均(17.21±1.79)周;末次随访时 AOFAS 评分由术前平均(46.90±8.05)分改善至(87.25±6.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骨坏死、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无内固定材料折断,无疼痛、畸形、行走受限。结论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半髋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目的:比较半髋置换(hip arthroplasty,HA)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21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 HA 组(采用半髋置换治疗,63例)和 PFNA 组(采用 PFNA 治疗,58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引流)、输血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1.5、3、6、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结果 PFNA 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 HA 组(P ﹤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A 组术后1.5、3、6个月时 HHS 评分较高(P ﹤0.05),但在以后随访中两组 HHS 评分相似(P ﹥0.05)。结论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早期疗效优于 PFNA,但后期(12个月以后)两者临床疗效相似,而相比半髋置换,PFNA 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及输血量少等优点。

  • 蔗糖铁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林书;梁伟民;王飞;张伟;吕波;庞建;王跃

    目的:观察术后静脉使用蔗糖铁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在我院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86例患者。研究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平均(60.6±10.9)岁;对照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平均(63.9±9.3)岁。研究组给予连续3 d 静脉滴注200 mg 蔗糖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输血率以及术后感染率(包括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手术切口感染以及其他感染)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输血6例(15%),对照组13例(29%),两组患者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 d、3 d、7 d 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连续3 d 给予200 mg 蔗糖铁输入可以降低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术后输血率,且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

  • 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唐明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对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科行 PKP 手术治疗的单椎体 OVCF 患者80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7.6岁。所有患者均行单侧入路 PK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均被记录。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背部疼痛史,PKP 术后2 d 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后2 d 及术后6个月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 d 及术后6个月,患者椎体后凸 Cobb 角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骨水泥渗漏11例,伤椎再骨折4例,邻近椎体骨折7例。结论 PKP 对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疗效稳定,且对伤椎有很好的复位效果。

  • 不同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王小伟;李勇光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13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男46例,女19例;年龄21~57岁,平均(38.3±4.5)岁;采用经椎板间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22~59岁,平均(38.6±4.7)岁;采用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72.3%,总有效率87.69%;观察组优良率70.77%,总有效率8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在术前、术后麻醉清醒时、术后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 C 反应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等应激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椎板间和经椎间孔入路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均满意,关键是要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 人工真皮治疗四肢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

    作者:白宇;吴颖洁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损伤更小、愈合率更高的创面修复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四肢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外露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4~78岁。单纯肌腱外露8例,骨质外露4例,肌腱伴骨质外露8例。创面清创后行人工真皮移植,人工真皮血管化后,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观察人工真皮及自体刃厚皮片的成活情况。结果所有创面深部骨肌腱组织被有效覆盖,随访3个月,人工真皮皮片成活,愈合创面质地韧、外形好,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成活,未见有明显瘢痕组织生成。结论人工真皮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肌腱外露的创面效果良好,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减轻手术损伤,减轻瘢痕生成。供皮区局部损伤小,对功能影响较小。

  • 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及疗效评价

    作者:詹世安;周菲;丁晟;宋国全;吴春清

    目的:探讨评价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47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将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对两组治疗各风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发生深部感染、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假体影像学检查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拆线时间、术后是否输血、术中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术后心血管异常表现、术后并发感染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临床疗效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相似,而合并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风险、术后并发感染风险增加,故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以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

    作者:庞海涛;刘伟;李琪佳;王斌;张文龙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重度甲床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36例40指新鲜甲床重度损伤伴或不伴末节指骨骨折,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7~61岁,平均35岁。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后,于同指中节或近节背侧切取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修复。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术后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不牺牲手指知名血管,是修复同指甲床重度缺损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 PLIF 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相关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作者:柳扬;张怀华;范磊;崔准;邓超;孙永青

    目的:初步探讨分析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围手术期患者一般情况与隐性失血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 PLIF 手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2例病例,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BMI、ASA 分级、手术节段、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失血情况,计算隐性失血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对于隐性失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组与手术时间组内隐性出血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提示手术节段是影响隐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单节段手术组隐性出血量明显少于双节段及多节段手术组(P ﹤0.05),但三者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无明显差别。结论 PLIF 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手术节段是影响围手术期隐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 肩关节镜下 Bankart 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阎海威;王仁崇;唐健;谢友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金属缝合锚钉固定治疗 Bankart 损伤的术后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38例 Bankart 损伤的患者,均应用全关节镜下锚定缝合技术进行 Bankart 修复术。其中男31例,女7例,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9.5岁(20~39岁),其中12例患者为初次脱位,26例患者为反复多次脱位。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肩关节脱位病史。术前患者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e-valuation form,ASES)肩关节评分,平均(83.7±12.8)分,Rowe 评分(36.2±7.8)分,Constant-Murley 评分(85.4±8.8)分。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3~4枚金属缝合锚钉进行 Bankart 修复术。结果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体侧外旋及内旋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外展位外旋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变,术后 ASES 评分平均(96.8±4.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 Rowe 评分平均(90.2±11.7)分, Constant-Murley 评分(97.9±7.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患者出现再次脱位,手术失败率5.3%(2/38)。结论应用全关节镜下锚定缝合技术进行 Bankart 修复术是治疗 Bankart 损伤的有效方法。合适的手术时机,充分的松解及关节囊及韧带复合体的提拉缝合、锚钉的合理分布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后丘延伸型后踝骨折的 CT 三维重建分型与治疗

    作者:陈俭波;张曦;谢国华;盛永华;高俊;陈超;王斌;郑冲;沈鹏飞

    目的:研究内踝后丘延伸型后踝骨折的 CT 三维重建分型方法及该分型指导下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4例内踝后丘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28例;年龄44~72岁,平均50.2岁。车祸伤12例,跌倒扭伤32例。左踝25例,右踝1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运用 CT 三维重建进行分型,根据后踝骨块上缘与下胫腓联合骨性上界水平的关系及后踝骨块与内踝后丘骨块是否分离,将内踝后丘延伸型后踝骨折分为 A、B 两型,每型分两亚型,根据分型选用外侧或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内固定。结果44例手术患者 Baird-Jackson 评分,优4例,良16例,可20例,差4例。结论运用 CT 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对内踝后丘延伸型后踝骨折进行分型,并能有效指导术式选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作者:张志才;邵增务;杨述华;吴强;刘建湘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1~72岁,平均65.2岁;累及胸椎10例,腰椎14例,均为单节段病灶。术前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B 级2例,C 级6例,D 级10例,E 级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5~5.4 h,平均4.2 h;术中出血量2000~4500 mL,平均3200 mL。术后脊髓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均获得改善或保持原有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6~96个月,平均62.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5.3个月(11~72个月);其他16例患者存活,随访中无内固定失效。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比较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且对术者要求较高。

  • 直接前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作者:刘晓锋;施水彬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直接前入路行初次 THA 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85例,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股骨柄位置、活动水平(UCLA 评分)、Harris 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55~105 min,平均(71.3±15.4)min;失血量300~650 mL,平均(393.2±189.5)mL;切口长度8~13 cm,平均(11.2±2.4)cm;住院天数5~12 d,平均(7.6±1.3)d;臼杯外展角35°~55°,平均(46.3±5.9)°;臼杯前倾角5°~25°,平均(16.4±9.7)°;股骨柄中置率94.1%;平均活动水平(UCLA 评分)由术前(3.8±2.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6.4±1.6)分(P ﹤0.001);平均 Harris 髋关节评分由术前(56.7±12.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6.5±8.2)分(P ﹤0.001);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6%,均较轻微,无需二次手术处理。结论直接前入路行 THA,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并发症较轻微。

  • 椎体内裂隙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

    作者:高林;闫亮;郝定均;张嘉男;杨光

    目的:分析椎体内合并或未合并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是否会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效果。方法所有数据均为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107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椎体裂隙征,将其分为裂隙组(34例)和无裂隙组(73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矢状面 Cobb 角以及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再骨折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VAS 评分、ODI 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且术后随访的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 Cobb 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骨水泥弥散形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后再骨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KP 在治疗 OVCF时,无论伤椎内部是否存在裂隙,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椎体内裂隙会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类型、骨水泥渗漏类型、椎体复位等方面存在重要影响。

  •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

    作者:陈日高;余洋;樊效鸿

    目的:观察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行椎板间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改良 Macnab 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4±6.3)个月(22~34个月)。术前、术后3 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5±1.2)分、(1.8±0.4)分、(0.5±0.05)分、(0.3±0.03)分,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3 d、3个月及后一次随访时的 ODI 指数分别为(70.4±15.1)%、(21.2±5.4)%、(17.2±4.8)%、(7.3±2.1)%,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根据改良 Macnab 标准评价疗效:优58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结论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可靠。

  • 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鹰;杨宇;凯赛尔江·艾合买提;徐子昂;倪鹏辉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应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新疆5个市(喀什、和田、吐鲁番、哈密、伊宁)健康成年人群脊柱样本,收集维吾尔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正常颈椎侧位 X 线片,测量并统计颈椎 C2~7各节段椎管矢状径(a)及与其对应的椎体矢状径(b),并换算成颈椎管率(a/ b)。结果新疆维吾尔族的平均颈椎 C2~7节段(除 C4稍低于 C5节段外)椎管率呈现从高到低的趋势;不同性别间的椎管率在颈椎C2~7节段男性明显小于女性( P ﹤0.05),不同性别间的椎体矢状径在颈椎C2~7节段男性大于女性( P ﹤0.05),不同性别间的椎管矢状径在颈椎 C2~7节段女性与男性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维吾尔族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在 C2、C3、C4、C6、C7节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同年龄组颈椎管率在颈椎 C5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的椎管及椎体矢状径在颈椎 C2~7节段女性与男性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椎管率的相关测量结果揭示了新疆维吾尔族正常颈椎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基因学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颈椎管率的解剖学和遗传学的特点提供统计学依据。

  •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疗效分析

    作者:秦勇;程实;马欣楠;张滨;吕松岑

    目的: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15年1月,采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患者24例,共27个髋关节。其中男性2例,女性22例,年龄14~45岁,平均27.2岁。采用 K-L 放射线分级标准进行分期:Ⅰ期14个关节,Ⅱ期8个关节,Ⅲ期5个关节。根据 Crowe 分型:Ⅰ型21例,Ⅱ型6例。结果利用临床评价标准和影像学指标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2年。术后所有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的活动度改善没有明显的临床差异,Harris 评分由术前的70.6分提高到术后的9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harp 角由术前的(48.2±8)°降至(38.5±4)°,CE 角由术前的(7±2.05)°升至(33±4)°,髋臼覆盖率由术前的36%升至术后的87%。头臼指数由术前的(58.38±4.02)%升至(89.13±5.26)%,旋转中心由术前的(18±1.93)mm 降至(15±1.28)mm。结论髋臼旋转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 氨甲环酸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甄志龙;赵建民;刘瑞;路全立;王跃文

    脊柱创伤、畸形、肿瘤、退变性等疾病手术一般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1]。大量出血可造成围手术期病死率、手术并发症率、再次手术及感染率上升。临床上常使用不同方法来减少围手术期失血[2-4],如改进手术方式、术中控制性降压、稀释血液、自体血回输、应用止血药等,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需要输血。输血不仅增加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输血不良反应,而且大量输血可引发免疫抑制、术后感染和肿瘤转移等并发症,还增加医疗费用和浪费血液资源。因此,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众多国内外研究表明[5-9],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的应用可以降低创伤及外科手术出血量,减少输血率,降低因出血导致的死亡率。本文就氨甲环酸在脊柱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陆海涛;袁峰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e myeloma,MM)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的血液科恶性肿瘤。溶骨性病变是MM 主要特征之一,部分患者常常因病变累及骨骼导致骨痛或自发性骨折首诊于骨科。脊柱是常见的受累部位[1],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约占脊柱原发性肿瘤的20%以上,是脊柱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2]。脊柱多发性骨髓瘤除了能引起明显的骨痛症状外,还能导致脊柱不稳、压缩性骨折、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等,严重者可致截瘫。随着 MM 患者数的逐年增加,脊柱多发性骨髓瘤也越来越常见。因此,脊柱多发性骨髓瘤越来越引起骨科医生的重视。本文就脊柱骨髓瘤的国内外诊断及外科治疗综述如下。

  • T1DM 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袁雷亮;田发明;刘广源;张柳

    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逐渐增加[1-2],其与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抵抗、胰腺的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3-4],胰岛素代谢功能紊乱影响葡萄糖、蛋白质、脂质的代谢调节,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李健等[5]研究显示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骨吸收加快而骨形成不足,导致其骨量下降和骨形态计量学特性改变。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未来发生骨折的 T1DM 患者将更加常见[6]。但是糖尿病在过去十年中才作为骨折的危险因素而逐渐受到重视。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1例报道

    作者:任朝伟;张伟萍;郭志东;李赛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35岁,农民,以“左手及左前臂肌肉萎缩5年”为主诉来诊入院。天冷时症状加重。无法使用筷子、扣纽扣,无其他肢体无力,无肢体疼痛、麻木,无大小便障碍。查体:内科检查(-),神志清楚,脑神经(-)。左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及左侧前臂肌肉萎缩(见图1),左手指用力时可见左侧食指不自主颤动。双侧屈肘肌力5级,伸肘肌力5级,左侧屈伸腕肌力3级,左侧屈指肌力3级,伸指肌力2级,双下肢近、远端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肱三头肌肌腱反射亢进,双侧霍夫曼征阳性,余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未见异常。颈椎 MRI:C5~6脊髓变细,髓内可见片状异常信号,矢状位脊髓前后径变扁平,髓内见异常高信号影(见图2~3)。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左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左侧尺神经运动传导波幅降低。左侧第一骨间背侧肌 EMG 松弛时可见失神经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重收缩呈单纯相。左侧小指展肌 EMG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重收缩呈单纯混合相。左侧拇短展肌 EMG 轻收缩时运动单位减少,重收缩呈单纯混合相。左侧外展小指肌、拇短展肌、第一骨间肌呈神经源性损害。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肌酶(-),甲状腺功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梅毒抗体(-)。

  • 两种改性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杨坤;朱伟民;黄江鸿;段莉;陈洁琳;崔家鸣;解磊;林威;熊建义;王大平

    目的:探索两种改性可吸收界面螺钉聚乳酸/羟基磷灰石/α-Fe2 O3(PLLA/ HA/α-Fe2 O3)和聚乳酸-聚乙二醇/羟基磷灰石(PLLA-PEG/ HA)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早期是否能满足对移植物固定的初始力学要求。方法猪胫骨及游离的猪伸趾肌腱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包括8个胫骨及8个伸趾肌腱,分别应用 PL-LA/ HA/α-Fe2 O3、PLLA-PEG/ HA 及临床使用聚乳酸/羟基磷灰石(BioRCI-HA,Smith ﹠ Nephew,USA)三种界面螺钉对胫骨端移植物进行挤压固定。移植物固定完成后对三组实验样本实施生物力学测试,包括大载荷、刚度和失败模式。结果大载荷:BioRCI-HA 组为(483.4±103.8)N,PLLA/ HA/α-Fe2 O3组为(456.0±102.0)N,PLLA-PEG/ HA组为(445.7±90.1)N,三组大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拉刚度:BioRCI-HA 组(48.0±6.7)N/ mm ﹥ PLLA-PEG/HA 组(40.7±6.7)N/ mm 和 PLLA/ HA/α-Fe2 O3组(41.2±4.6)N/ mm,前者抗拉强度较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败模式:所有样本测试失败模式均为移植物滑出,并无出现移植物撕裂或者固定装置损坏发生。结论改性界面螺钉 PLLA/ HA/α-Fe2 O3、PLLA-PEG/ HA 在重建猪 ACL 中能满足生物力学要求。

  • 说明

    作者:《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

    刊登于我刊2016年5月第22卷第5期第458-461页的《下肢长管骨骨不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第一作者为韩维奇,通讯作者为钱宇,论文第一单位为温州医科大学,第二单位为绍兴市人民医院,特此说明。

  • 《肩(第3版)》出版

    作者:

    由[美]Edward V. Craig 教授主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国庆教授主译的世界著名骨科专著《骨科手术技术丛书》(Master 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 Surgery)分册之一《肩(第3版)》,近日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出版。

  • 太极拳运动致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康复评估研究

    作者:白震民;段玉丞;宋宇锋;王安利

    目的:针对太极拳运动致髌股疼痛综合征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对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的30名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度和等速肌力的检查,对比出现膝关节疼痛和无疼痛的下肢生物力学特点。结果关节活动度方面:实验组髋关节外展(P ﹤0.05)和内收(P ﹤0.01)活动度左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踝关节关节活动度左右侧背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左侧踝背屈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肌力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在屈膝时右膝力量相差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腿前群和后群肌力不平衡,从而使得膝关节负荷增大,以及髋关节屈曲和外旋活动度的不足而导致大腿内收膝关节外翻等动作是髌股疼痛综合征产生的主要生物力学机制。

  • 怎样写好资料与方法?

    作者:

    资料和方法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所用材料、所循方法。包括起止时间、病例的详细情况(性别、年龄分布、部位、侧别、分型、受伤机制等)、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有多少种?比例、开放和闭合、评分或评级等)、影像学资料(X 线、CT、MRI,分别叙述其主要表现、特点、比例等)、疾病、影像学、功能等国际标准分型、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手术方法(新方法)的详细介绍(包括麻醉体位、切口与显露、病变处理及术中监测)、术后处理、康复(包括引流、药物应用、离床与负重、特殊治疗)、研究方法、技术(基础)。

  • 怎样写好文章题目?

    作者:

    文章题目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尽量不用缩略语,不加附标题,且文题要鲜明,紧扣内容,范围不宜过大或过小。题目要准确描述报道的内容,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了解论文内容,交待重要的关键词、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参数(自变量、因变量)、研究对象和/或研究方法。如:《小隐静脉栓塞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影响的实验研究》。

  • 成人胸腰椎退变性疾病伴腰椎或胸腰段畸形的临床分型

    作者:马晓生;王洪立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部分胸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伴有一定程度的腰椎或胸腰段畸形,而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干预方案目前尚无公认的参考标准,同时该类患者的融合节段选择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