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外侧低位切口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李金生;谢学义;徐剑锋;丁东胜;邹祝艺;陈钊鹏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 Sander 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内固定材料选用跟骨“ 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 Maryland 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跟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三柱理论指导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入路选择

    作者:刘顺贵;党洪胜;程少华

    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选择手术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手术入路设计,采用钢板固定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4例。结果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 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及关节不稳。膝关节功能按 Merchant 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同时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及内固定、软组织损伤小和功能恢复良好的目标。

  • 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

    作者:尹利强;聂新富;秦海江;李晋惠;蔡向伟;张建;张永战;李晓虎;吴永贵

    目的:观察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54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34例,另一组经肌间隙入路手术20例。两组病例均于伤椎上下椎及伤椎相对完整一侧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螺钉1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局部 Cobb 角矫正率。对比 X 线片、CT 等对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在位情况及局部 Cobb 角矫正率,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8~15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情况发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48 h VAS 评分比较,肌间隙入路组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P ﹤0.05)。手术后及末次随访局部 Cobb 角矫正率,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组术后及末次随访局部Cobb 角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间隙入路符合微创理念,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结合伤椎置钉治疗不需直接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时能有效复位固定,值得推广。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甄平;赵来绪;陈克明;杨军林;周建华;薛钦义

    目的:报告逆行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健肢逆行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2~48岁,平均36岁。伤后时间21~32 d,平均22 d。岛状皮瓣切取后供区行一期游离植皮修复。结果皮瓣和游离植皮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静脉回流不足,1周后自行消退,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8个月~4.6年,平均2.6年,胫、腓骨骨折全部愈合,受区外形较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很适宜修复伤肢仅有1条主要血管时伴有的软组织缺损,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

  •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盘源性腰痛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士学;裴世深;康肖;焦甲勋;刁浩峰;王晓东;张晓强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中期疗效,并探讨 MRI 在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对诊断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76例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53例获得3~4年以上随访,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定位责任椎间盘主要依靠腰椎 MRI,显示椎间盘退变或同时伴有高信号区(high intensity zone,HIZ)表现,对显示有退变的椎间盘,在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反应并进行相关的治疗。随访术后1、2、3、4年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同时对 MRI 上存在椎间盘退变伴有 HIZ 的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的阳性率进行统计,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4年时随访到病例53例,术后随访1、2、3、4年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4.9%、59.7%、62.3%、55.8%,中期疼痛症状改善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中期疗效稳定。退变腰椎间盘 MRI 上的 HIZ 表现是术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客观筛选依据。

  •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勇华;张明胜;艾昌淼;朱国权;朱美玉;李自然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骨水泥型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围手期处理、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采用改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75~89岁,平均年龄82.6岁。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重建骨折转子部结构并固定骨折后行骨水泥型长柄人工髋关节治疗。结果34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3个月,平均41个月。2例患者因其他因素死亡。髋关节功能根据 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2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5.3%。结论微创小切口骨水泥型长柄人工髋关节加骨水泥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如治疗得当可获得满意效果。

  • 小隐静脉栓塞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应用

    作者:宋开芳;李青松;陈艺新;秦杰;田霓;杨颇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栓塞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7例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A 组30例在蒂部远端栓塞小隐静脉,B 组57例未栓塞小隐静脉,测量统计两组病例术后皮瓣坏死面积占皮瓣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小隐静脉栓塞病例皮瓣坏死面积为1.1%,小隐静脉未栓塞病例皮瓣坏死面积为15%,两组皮瓣坏死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小隐静脉栓塞方法减少了皮瓣的逆行血流灌注和坏死的并发症,显著提高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成活率。

    关键词: 皮瓣 小隐静脉 栓塞
  •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作者:宋宇锋;武政

    目的:评价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2年8月通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AGD-800)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6例患者,每位患者都以痛点定位冲击点,每次治疗一个或多个冲击点(疼痛区域),每个冲击点次数2000次,治疗周期7 d/次,连续治疗3次,分别为0、7、14 d,治疗时间为5~10 min,并随访记录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21 d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医生评价评分、患者反应评分及总体评分。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获得完全随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VAS 评分随着时间延长、治疗次数增加逐渐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治疗效果较满意,总有效率末次随访达到50%。结论冲击波技术无明显损伤、安全、简便、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治疗,值得推广。

  • 两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谢仲燊;林秋喜;黄超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 PFNA 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LPFP 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未出现严重异常情况,但 PFNA 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均优于 LPF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LP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 ﹤0.05);PFNA 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 LPFP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 LPF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 ﹤0.05)。结论 PFNA 创伤相对较小,更符合微创理念,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MIPPO 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任敬;窦榆生;廖永华;常尚毅

    目的:评价应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多种致伤因素导致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术(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3、6个月及1年,行 X 线检查及踝关节功能检查(Olerud-Molander 评分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A 组(微创经皮内固定)优良率为94%,B 组(切开复位内固定)为72%,术后 Olerud-Molander 评分标准 B 组明显低于 A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经皮内固定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软组织损伤少、骨痴生长迅速、稳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的特点。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 A1型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高伟强;胡江海;顾祖超;谢直约;李志力;张怀先;闵鹏;张林军

    目的:通过对23例患者的病案回顾及随访,评估损伤早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 Tscherne Ⅰ、Ⅱ级 AO/ 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 MIPPO 技术治疗的闭合性 AO/ 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23例患者资料。23例在损伤早期实施 MIPPO 手术,其中 Tscherne 软组织损伤Ⅰ级15例,Ⅱ级8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正侧位 X 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采用 Lowa 踝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结果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平均时间40~70 min,术中出血量158~200 mL。住院时间7~12 d。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个月。末次随访的 Lowa 踝关节评分为87分。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6%。术后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1例。结论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 Tscherne Ⅰ、Ⅱ级 AO/ ASIF-43 A1型胫骨远端骨折实施损伤早期急诊 MIPPO技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

  • 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融合率

    作者:朱文虎;陈国平;洪天禄;李淑葵;顾玉强;顾秋华;宋永胜;季李华;韩耀辉;黄鑫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对常规 TLIF 技术进行改良,在扩大减压时利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部分技术,采用肌间隙入路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53例,共193个节段,男76例,女77例;年龄22~74岁,平均53.1岁。Ⅰ°~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70例,腰椎管狭窄症50例。采用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椎体间植骨融合评定参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推荐的 Simmons 法并结合 CT 检查。结果15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20.6个月。无椎弓根钉失败及 Cage 前、后侧移位。1例术后出现下肢麻木感,为 TLIF 侧,于3个月内症状消除;2例术后1年出现腰痛,X线片示未融合。根据 ODI 及 JOA 评定显示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 ﹤0.05),JOA 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81.6%,植骨融合率为98.7%。结论微创改良 TLIF 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操作更加简单、安全,融合率高,选择性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满意。

  • 铣刀在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后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亮;冯新民;王静成;杨建东;王永祥;张圣飞;黄吉军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铣刀与普通枪式咬骨钳在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40例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8~75岁,平均56.2岁。随机分为铣刀减压组及普通减压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时间、出血量、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脊髓神经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铣刀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34.0±9.8)min,减压失血量(166.7±52.1)mL,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仅出现1例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 评分平均改善率60.9%。单纯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53.6±18.90)min,减压失血量(331.5±90.5)mL,术中出现2例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 评分平均改善率57.6%,两组在手术减压时间及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铣刀对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与普通减压方法相比,可缩短手术减压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饶敦亮;李学则;胡正军;杨佳卫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应用 LPHP 治疗8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男32例,女50例;年龄24~78岁,平均58.6岁。按 Neer 分型,Ⅱ型14例,Ⅲ型42例,Ⅳ型26例。伴肩关节脱位5例,肩周炎2例,多发骨折13例。术中采用骨折固定,肩关节周围韧带修补。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功能。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周。按照 Neer 功能评分,优62例,良12例,差8例,优良率90.2%。无骨折不愈合无腋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等情况,无深部感染。结论 LPHP 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黄平;余晓芳;王金波;尹卫东

    目的:应用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采用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共10例12指,其中男6例8指,女4例4指;年龄21~53岁,平均34.6岁。切割伤3指,挤压伤7指,碾伤2指。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后期指甲生长良好,患指指端及指甲外观满意。结论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是治疗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 前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下颈椎原发骨肿瘤

    作者:李龙;陈阳;周建伟;马华松;周雪峰;王蒙;徐启明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治疗下颈椎原发肿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4例下颈椎原发肿瘤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前后联合内固定系统重建下颈椎稳定性。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 Frankel 分级,并随访下颈椎植骨融合率。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54个月。术前和术后颈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43±1.60)分和(2.00±1.30)分,术后疼痛显著缓解(P ﹤0.0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按 JOA 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rate of the improve JOA score,RIS)达63.8%。根据 Frankle 分级标准,术后神经功能可改善1~2级。术后随访1年内植骨融合率达92.8%。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治疗下颈椎原发肿瘤,可大可能完整切除肿瘤组织,重建下颈椎稳定性,获得满意的疗效。

  • 同期手术治疗颈腰椎椎管狭窄症

    作者:吴康;李浩曦;胡朝晖;谢湘涛;梁博伟

    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颈椎、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纳入颈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1例,同一患者均采用两批脊柱外科医师分别行同时联合手术。依据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Nurick评分、患者满意指数、JOA改善率及并发症等进行疗效测评。结果随访12个月,平均 JOA提高4.2分,平均 ODI改善39.4,平均Nurick分级改善1.16级,平均患者满意度为(2.53±0.87)分,平均JOA康复率为(47.36±25.85)%。在小于60岁的患者中,ODI(P=0.03)及Nurick分级(P=0.04)显著改善。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并存的颈椎、腰椎椎管狭窄症是可行的,年龄、术中失血及手术时间可能与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相关。不建议年龄大于等于60岁患者采用同时联合手术。

  •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骨代谢、骨密度和骨强度变化研究

    作者:刘伟;张旭;范永前;朱炯;沈海敏;林伟龙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骨代谢、骨密度和骨强度的变化,指导术后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治疗。方法40例女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测定入院后次晨及术后3个月的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基端前肽、血清Ⅰ型胶原 C 端肽、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 D),同时行髋关节骨密度、髋关节骨强度测定,应用 SPSS18.0分析软件,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Ⅰ型前胶原基端前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血清Ⅰ型胶原 C 端肽和甲状旁腺激素较术前下降,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髋关节骨密度、骨强度轻度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3个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虽然较术前增加,成骨明显,但是骨密度、骨强度无明显改变,仍应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再次骨折。

  • PVP 与 PKP 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罗鹏明;王新虎;左春光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 C 型臂机下进行 PVP 及 PKP 的238个病例共374个椎体,发生并发症45例共67个椎体,对发生并发症的45例进行分析。结果总共有45例患者67个椎体出现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其中37例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损伤神经根,1例穿刺部位发生血肿,3例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并低血压状态,3例随访中出现病椎或邻椎再骨折。结论 PVP 及 PKP 发生一般并发症并不少见,严重并发症较少,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规范熟练的手术操作,术中 C 型臂严密监测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影像学参数与胸腰段 PLC 及神经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志成;刘秀梅;李放;任大江;孙天胜

    目的:分析胸腰段损伤椎体压缩、平移、椎管侵及、后凸畸形等骨性影像学参数与后方韧带复合体及神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间的胸腰段损伤(T11~ L2)患者48例,排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和病理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具备 X 线片、CT 平扫及矢状位重建、MRI 检查。CT 正中矢状位片上测量局部后凸角、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壁高度、伤椎压缩率、棘突间距、椎体间平移距离、椎管前后径;轴位 CT 测量后壁骨折块突入椎管的距离,除以椎管前后径计算为椎管侵及率。根据 MRI 的表现将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amentous complex,PLC)状态分为无损伤、不完全损伤、完全断裂。记录 ASIA 运动评分及 ASIA 残损分级。使用 Spearman 相关系数评估影像学参数、韧带损伤、神经损伤间的相关性。结果3例患者局部后凸角大于30°,4例患者椎体楔变角大于30°,6例局部后凸角大于20°,11例椎体楔变角大于20°。10例椎体压缩率大于50%,29例椎体间平移大于3.5 mm,6例棘突间距增大大于7 mm,12例椎管侵及率大于50%。根据 MRI 评估,17例患者存在 PLC 损伤。局部后凸角大于30°、椎体间平移大于3.5 mm、棘突间距增大大于7 mm 时,与 PLC 损伤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性,而当椎体间平移大于2.5 mm、椎管侵及率大于50%时,与 AISA 残损分级和 ASIA 运动评分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性。其他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椎体间平移大于3.5 mm、局部后凸角大于30°、棘突间距增宽大于7 mm 通常合并 PLC 损伤,椎管侵及率大于50%及椎体间平移大于2.5 mm 时倾向于合并神经损伤。PLC 和神经组织的状态应直接通过 MRI 进行评估。

  • 透明外导管行 Chow 法内镜治疗腕管综合征

    作者:刘恒;王瑞;曹永平;张道俭;杨昕;立成

    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透明外导管双入口 Chow 法施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透明外导管行双入口 Chow 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27例患者38个腕关节。其中男4例,女23例;年龄25~66岁,平均52.81岁;右腕12例,左腕4例,双腕11例。根据术前症状按滨田分类法分级,Ⅰ级9腕,Ⅱ级6腕,Ⅲ级23腕。手术采用局麻、止血带,腕部小切口引入透明导管,在透明外导管内可分辨出肌腱、韧带、神经的情况下切开腕横韧带,松解正中神经。结果术后随访2~47个月,平均17.67个月。失访6例,共随访32个腕关节。单腕平均手术时间15 min,出血0 mL。术后1例出现疼痛、麻木加重,无正中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及神经黏连等并发症,无二次手术者。无皮肤深浅感觉障碍、无切口瘢痕疼痛者。握力及捏力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 Kelly 分级评定,优18腕,良9腕,一般4腕,差1腕,优良率为84.3%。分级为一般及差的5例均出现在术前滨田分类Ⅲ级的患者中。结论关节镜下用可视的透明外套管行“双孔道”Chow 法腕横韧带松解术结合了 Chow 法与 Okutsu 法的优点,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不残留大的手术瘢痕。此方法是一种有效且操作安全性高的微创术式。

  • 支垫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

    作者:常小波;罗亚平;王勤业

    目的:通过分组比较研究,观察一种支垫钉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在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科进行的所有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共107例,其中仅应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A 组)59例,应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支垫钉技术治疗(B 组)48例。随访两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 Dienst 功能评分等,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8~21个月,随访以完成内固定取出手术为两组手术方法终点,平均14个月。术后 X 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钢板螺钉无松动断裂。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得到明显改善,B 组患者掌倾角改变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偏角改善两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Dienst 功能评估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支垫钉技术在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中对有效恢复掌倾角存在积极意义,结合锁定钢板可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腕关节功能恢复。

  • 后路单开门 Centerpiece 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胡勇;董伟鑫;赵红勇;袁振山;孙肖阳;马维虎;徐荣明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结合 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结合 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9~77岁,平均(60.4±7.6)岁。以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17分法评定神经功能,在侧位 X 线片上测量 C2与 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确定颈椎曲度,以过伸过屈位α的差异来计算颈椎活动度,以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160 min,平均140 min;手术失血量250~800 mL,平均46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前和术后1周JOA分别为(9.26±3.16)分、(12.95±2.35)分( P ﹤0.05),JOA改善率为(56.4±9.3)%;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 JOA 分值分别为(13.30±2.46)分、(13.16±1.39)分,与术后1周(12.95±2.56)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分别为(18.1±3.8)°和(16.7±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颈椎活动度分别为(35.46±11.54)°和(30.65±8.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术后3个月平均颈肩部 VAS 评分分别为(3.8±1.8)分和(1.6±1.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结合 Centerpiece 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保存颈椎曲度及活动度,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疗效观察

    作者:吕波;王跃;李林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随访其疗效。本组21例21髋,其中2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1例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年龄40~79岁,平均62.8岁。无一例术中发生不良反应,术后均在2~3 d 下床活动,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结果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15.6个月。本组病例均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假体下沉、松动现象,部分患者假体长度未超过远端螺钉孔,但无应力骨折发生。术后早期脱位1例,复位并行前方松解后未再次脱位。术后行走功能恢复正常(Harris 评分平均术前43.2分,术后84.5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可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 关节镜辅助下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吴彬;王海滨;贾存岭;贾代良;赵益峰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42.5±7.2)岁,骨折按 Schatzker 分型,Ⅴ型14例,Ⅵ型7例,均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手术,采用膝下内、外侧双切口,双侧或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在4~6个月愈合,膝关节功能参照 Rasmussen 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好、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可行方法。

  • PEL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进展

    作者:刘汝银;赵子龙;岳宗进;冉阿否;李云朋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麻木、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1],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可以治愈,不过仍有10%~20%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需要手术治疗[2]。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较长,且术后常因为破坏脊柱结构致腰椎不稳以及软组织黏连和瘢痕而终导致患者形成慢性腰痛[3]。

  • 影像学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潼;谢利民;张振南

    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发生主要为坏死股骨头机械及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所致。坏死的早期髓腔造血细胞开始死亡,骨母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发生坏死,骨陷窝中的骨细胞消失。此时,骨小梁的结构仍维持原态,密度及骨的坚韧度还未受到影响。其后逐步开始产生修复反应,坏死区域的一侧破骨细胞、骨质发生吸收,而另一侧出现成骨细胞形成新骨,由正常区向坏死区伸展,但修复过程不完全平衡,处在死骨与活骨交界处即修复带的坏死骨小梁已进入修复期,但位于坏死中心部位的骨小梁未行修复,此时即出现因修复不全而致的骨结构损害及力学性能降低,终发生股骨头塌陷。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坏死的位置、范围及修复情况影响着股骨头坏死的预后,通过影像学的表现及变化可以定位坏死的区域、定量坏死的范围、显示疾病的进程及修复情况,对股骨头坏死是否发生塌陷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1,2]。

  • T11椎体骨软骨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广海;肖莉

    1病例资料患者,男,11岁,突发双下肢乏力,行走障碍,伴小便失禁1周入院。患者2岁时被医院确诊为“全身多发性骨软骨瘤”病,5岁时曾行双股骨远端“多发性骨软骨瘤切除术”。家族中未曾发现同类病患者。查体:神志清,背部、左侧腹股沟部可扪及4 cm ×5 cm 及12 cm ×8 cm 骨性包块。双下肢肌力Ⅱ级,双侧巴彬氏症(++),双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X 线片提示:四肢、骨盆及脊柱可见多发性骨软骨瘤CT,MRI 提示 T11骨内软骨瘤,突入椎管内脊髓明显受压。

  • 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设计

    作者:李晓声;陈铁柱;曾焱

    目的:建立一种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动物模型。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将0.2 mL 无菌0.9%氯化钠溶液缓慢注入 L4~5椎间盘内。对照组椎间盘不穿刺注入,分别于造模后第2、4、8周进行X 线检查后处死,从解剖形态、X 线片、组织学观察椎间盘退变。结果该方法能使椎间盘质地变硬、椎间盘周缘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纤维环纤维排列散乱、髓核消失,2~8周观察:解剖形态:被注射椎间盘质地逐渐变硬,椎间盘突向椎管内压迫硬脊膜,脊神经根有黏连,分离困难。椎间盘周缘可见局部骨赘形成,质硬;X 线片:腰椎间隙逐渐变窄,骨赘形成,椎间孔狭小;组织学:纤维环逐渐变薄,部分区域纤维层排列散乱,髓核消失,被增生的类骨质、骨质取代。结论选用家兔在直视下行椎间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可成功制备腰椎间盘退变模型。

  • 改良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在平台后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朱敏;徐永清;丁晶;刘宗良;邬江;范新宇;王毅;何晓清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a)成人下肢标本25个,其中福尔马林固定标本20个,新鲜冰冻标本5个,解剖观察并测量与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相关的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特点,膝关节后内侧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b)新鲜冰冻下肢标本5个,按照改良的入路进行模拟手术,评估该入路的可行性。c)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涉及后内侧髁的胫骨平台骨折13例,按 AO 分型,41-B-1.3.2型2例、41-B-3.2.2型2例、41-C-1.3型4例、41-C-3.3型5例;俯卧位经该入路治疗胫骨平台 B 型骨折,仰卧位经该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 C 型骨折,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a)改良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的手术切口全长均不经过腘窝主要神经、血管;深层经腓肠肌内侧头内侧与半膜肌复合体及腘肌间隙,腘肌下剥离保护了外侧的血管神经束;膝下内侧动脉影响了显露,必要时可予结扎。b)临床应用1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改良的胫骨近端后内侧入路具有暴露直接、充分,安全性高,解剖简单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有效入路。

  • 酒精冰袋冷敷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自制酒精冰袋冷敷对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人工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7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清水冰袋冷敷患膝关节,观察组用30%酒精冰袋冷敷。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3天、7天评估膝关节肿胀、疼痛度及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结果术后第1、3、7 d 肿胀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肿胀明显减轻(P ﹤0.05);疼痛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疼痛明显缓解(P ﹤0.05);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7天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显著提高(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自制酒精冰袋持续冷敷有利于减轻伤口疼痛、关节肿胀度、改善关节的活动度,从而利于关节功能的康复。

  • X 线与 MRI 在跟腱末端病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王铭;杨学桥;潘洪阁;李海滨;潘飞;韩焕长;刘会欣;张峰;张磊

    跟腱末端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主张进行手术干预,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通过临床证实,术前 X 线测量、MRI 分级,对跟腱末端病微创手术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