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Colles骨折不同石膏固定方法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鹰;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武忠炎;曹鹏;贾民

    目的 比较过肘位石膏固定与非过肘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运用传统整复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用石膏固定到肘下3 cm,拍摄腕部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做进一步处理,一组加石膏到过肘关节5 cm.1周后与4周后进行腕部影像学指标观察.结果 掌倾角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倾角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移位幅度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缩移位长度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les骨折治疗中过肘位石膏固定较非过肘位能显著减少固定后骨折断端移位.

  • 漂浮肩损伤手术治疗16例

    作者:李良;李海波;陈运庆;伍星

    目的 总结漂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总结2006-2010年间手术治疗的16例漂浮肩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8~68岁,平均32.6岁.车祸伤14例,坠落伤2例.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其中A型(锁骨干+同侧肩胛颈骨折)9例,B型(锁骨远端+同侧肩胛颈骨折)5例,C型2例(肩锁关节脱位+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与肩胛骨腋缘同时固定7例,其中合并盂缘骨折用可吸收螺丝钉固定1例,锁骨、肩胛骨腋缘与肩胛体同时固定5例,锁骨、肩胛岗、肩胛腋缘同时固定2例,锁骨与肩胛骨腋缘固定同时行喙肩韧带修补、双固定钉固定2例.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6个月.骨折或脱位复位良好,所有骨折在6~8个月愈合,无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优6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7.5%.无创伤性关节炎、肩峰撞击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漂浮肩损伤的不同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顺序和内固定方法.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能够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减少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胸腰椎骨折脱位

    作者:黄善能;李嘉坤;黎观保;贾世青;刘昌生;陈涛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符合经伤椎置钉治疗的AO分型A、B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104例,C型骨折脱位42例.神经损伤按ASIA分级评定:A级52例,B级35例,C级25例,D级23例,E级11例.其中104例经伤椎置钉多椎体固定,42例用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果 正常椎、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椎体复位均可,脊髓神经无损伤加重,全部病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未出现内固定的松动断裂,除52例A级无变化外,其他患者较术前都有1~2级的恢复.末次随访中,Cobb角由术前10°~45°(平均25.5°),矫正至-1°~19°(平均6.8°);椎体前缘的高度由术前的丢失22%~89%(平均52%)恢复至正常高度的82%~100%(平均为91.6%).结论 根据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不同类型,采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多椎体固定法、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法,矫正丢失小,疗效满意.

  • 股骨近端锁定板微创治疗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25例体会

    作者:漆伟

    目的 探讨运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微创治疗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运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合并外侧壁骨折25例,根据Palm分类,其中I型3例,Ⅱ型8例,Ⅲ型14例.本组病例术前先在骨科手术床上牵引恢复颈干角股骨距力线,之后于股骨粗隆外侧作一2~3 cm切口,通过骨圆针经皮撬抬或持骨钳钳夹复位股骨粗隆外侧壁后,微创置入股骨近端锁定板.结果 32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手术时间45~60 min,术中出血100~200 mL.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年,复查X线片示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随访病例无感染,锁定钉无股骨头切出,无颈干角的丢失.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2%.结论 运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微创治疗股骨粗隆外侧壁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安装便捷、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势,特别适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合并骨量减少的病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

    作者:付仰攀;范华强;唐聪;王建雄;张少战;卢海燕;董辉详;黄长明

    目的 总结用锁骨外侧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用锁骨外侧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31~65岁,平均44.7岁.左侧6例,右侧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31 d,平均8.4 d.骨折复位后将钢板置于其前上方,先固定锁骨外侧端2~4枚锁定螺丝钉,再固定内侧端2~3枚锁定螺丝钉,后根据稳定情况外侧端再固定2~3枚螺丝钉.一般外侧端固定4~6枚,内侧端3~4枚.未修补及重建喙锁韧带.采用UCLA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14个月,平均12.6个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均愈合,13例患者评分,优11例,良2例,与健侧肩关节功能相当,末次随访时未见钢板及螺丝钉断裂、肩袖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锁骨外侧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避免锁骨钩钢板固定的并发症,但费用较高.

  •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吴磊;董强

    目的 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和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和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6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年龄23~65岁,平均46岁.采用Dienst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采用PRWE评分了解患肢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并采用影像学评估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4个月.Dienst腕关节评分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为82.14%,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RW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影像学评估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无论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还是选择"T"形钢板内固定均可达到很好的效果,且患者对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也比较满意.但钢板内固定术可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并可以对有关节面塌陷的骨折进行植骨,做到解剖复位,且不需要反复透视,是一种坚强而有效的固定方式.

  • 联合入路结合锁定钢板微创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戴冲华;马斌

    目的 探讨后内、前外联合入路结合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云南陆良县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9例,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21~67岁,平均42.5岁;Ⅴ型28例,Ⅵ型11例.所有患者均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下肢血管、神经损伤,均采用联合入路结合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72个月,平均26个月.未出现皮肤并发症、筋膜室综合征、下肢深静脉栓塞及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采用Ras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9.7%.结论 联合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骨折复位佳、固定坚强、骨折愈合快、术后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曹丽萍;范宏伟;何艳红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5年8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89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中交锁髓内钉治疗49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8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3个月.交锁髓内钉治疗组优良率89.8%,明显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加压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快,可作为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首选方法.

  • 胫骨髓内钉治疗髓腔狭窄股骨干骨折

    作者:张庆喜;王福川;郭栋

    目的 探讨胫骨髓内钉治疗外固定失败髓腔狭窄股骨干骨折(髓腔小于8 mm)的疗效.方法 对自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胫骨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2例髓腔狭窄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手术疗效.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左腿8例,右腿4例.闭合性骨折7例,开放骨折5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Ⅱ型2例,GustiloⅢA型1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A型4例,B型2例,C型6例.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2个月,平均13.5个月.1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9个月.1例出现钉道感染,2例术后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吸收,改为动力化后骨折愈合.无髓内钉断裂、内固定松动脱出、膝关节黏连及畸形愈合.结论 胫骨髓内钉治疗髓腔狭窄性股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下地活动,骨折并发症少,是治疗髓腔狭窄股骨干骨折的一种全新方法.

  • 后正中入路双接骨板治疗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亓玉彬;李强;于泽阳;李海峰;李国旗;王志森;赵长福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双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在19~53岁,平均为32.8岁.左侧8例,右侧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摔伤5例,重物砸伤2例.按AO分型,B型3例,C型1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对14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14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根据Neer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4例,可1例.根据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优7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采取后侧正中切口双接骨板内固定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地避免了关节僵硬、强直、关节功能丧失等并发症的发生.

  •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钱利海;梁清宇;樊新甫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48椎,其中男10例,女32例;年龄55~86岁,平均68.1岁.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建立工作通道后放入可扩张球囊,复位骨折、形成空腔以及充填骨水泥.观察术后疼痛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后凸矫正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6±1.8)分降低为术后的(1.9±1.2)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63±0.43) cm、(1.52±0.42) cm增加至术后的(2.06±0.37) cm、(1.96±0.3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体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27.8±6.5)°,矫正为术后(16.5±5.3)°.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且近期疗效明显的方法.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

    作者:周岳来;戴善和;虞堂云;何金山;胡金龙;胡元斌

    目的 分析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例单侧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平均54~83岁,年龄68.5岁.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6例,四部分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5 d,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 除1例发生肱骨头坏死外,其余均骨性愈合,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切开复位,利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头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两种方式治疗O'BrienⅡ、Ⅲ型儿童桡骨颈骨折

    作者:潘洪阁;牛会彬;刘中国;邓岗西;侯大伟;王莉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O'BrienⅡ、Ⅲ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自2004年3月至2011年12月的46例O'BrienⅡ、Ⅲ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均无桡神经深支损伤,不合并肘部其他骨折和脱位.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组(23例)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23例).观察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采用Metaizeau复位标准及后期疗效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为17个月.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etaizeau复位优良率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肘关节功能根据Metaizeau后期疗效优良率评价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闭合复位组病例1例出现钉尾刺激皮肤引起疼痛,1例出现暂时性的桡背侧皮肤麻木,口服甲钴胺3个月症状消失.术后切开复位组3例桡骨头骨骺早闭,2例出现克氏针退针.结论 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在手术复位评价方面无明显差异,能明显提高手术后疗效.

  •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曹振孝;张在谦;常浩胜;刘利军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17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韧带修复治疗,男10例,女7例;年龄25~60岁,平均35.4岁.平地摔伤5例,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胸部闭合性损伤及肋骨骨折7例,合并头部外伤3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10 d.结果 17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半年X线复查肩锁关节位置良好,锚钉位置正常.按Karlsson肩关节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4%.结论 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效果确实,疼痛轻,对肩关节功能影响不大.

  • 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王俊义;倪晓辉;夏海冬;朱兴元;张卢;刘晓冬

    目的 探讨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6例48足,男38例39足,女8例9足;年龄16~52岁,平均37.2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4足,Ⅲ型21足,Ⅳ型13足.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4个月),跟骨骨折均愈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24足,良17足,可5足,差2足,优良率85.4%.结论 对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提高临床疗效.

  • 桡骨小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的早期疗效

    作者:李贺;黄立新;蒋定华;张勇;唐茂廷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自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采用桡骨小头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9例,根据Mason分型,7例为MasonⅢ型,2例为MasonⅣ型,其中有1例为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为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6°~130°,前臂旋前/旋后平均为(80±2.02)°/(78±1.26)°,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平均分91.3分,优5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89%.结论 桡骨小头置换对于治疗桡骨小头Mason Ⅲ、Ⅳ型骨折早期可取得满意效果,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 单侧椎弓根钉结合对侧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

    作者:谭家昌;杨有猛;徐鸿育;罗宇;肖奇攀;姜铁斌;陈庆

    目的 比较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后行单侧椎弓根钉结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缺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80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40例在可扩张管微创系统(Quadrant系统)辅助下行椎弓根钉结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微创组),40例采用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双侧弓根螺钉内固定(常规组).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术后1周微创组腰痛VA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而其他时间相比两组VAS评分与OD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少于常规组.随访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断裂等.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后路开放减压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通道下单侧椎弓根钉结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出血少、稳定可靠、疗效确切等优点,更加符合微创原则.

  • 单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

    作者:张志成;李放;孙天胜;关凯;赵广民;单建林

    目的 探讨单纯减压治疗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并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单纯减压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61~89岁,平均65.1岁.本组患者以间歇性跛行和根性疼痛为主要症状,无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失平衡,前屈后伸动力位片无不稳定的表现,侧凸顶椎Nash-Moe旋转分级小于等于11°,左右侧屈位椎体间侧方滑移小于等于5 mm.计算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前凸角、侧凸角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平均随访8.3年(5~16年),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95±1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83±32) mL,1例行自体血回输,无异体血输入病例.脑脊液漏1例,经改变体位及换药局部处理后愈合;1例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无加重,神经功能无恶化.术后1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腿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视觉模拟评分虽较术前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腰椎前凸角减小,但进展缓慢,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椎侧凸角虽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凸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较好解除压迫,缓解神经症状,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容易被老年人接受,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注意责任节段的判断和处理.

  • 不同植骨材料对跟骨骨折切口愈合的影响

    作者:李笛;汤健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植骨材料(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的76例单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男53例,女23例,平均年龄39.5岁.自体髂骨植骨40例(A组),同种异体骨植骨36例(B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年龄、伤后至手术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24 h切口引流量等进行评价.结果 A组平均年龄(39.43±11.71)岁,伤后至手术平均时间(10.27±2.54) d,切口平均干燥时间(6.02±1.37) 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4.08±1.27) d,术后24 h平均引流量(78.58±13.92) mL;B组平均年龄(39.53±10.52)岁,伤后至手术平均时间(9.14±3.19) d,切口平均干燥时间(8.08±1.02) d,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6.14±1.84) d,术后24 h平均负压引流量(96.69±13.57) mL.A组与B组的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髂骨植骨较同种异体骨植骨会缩短跟骨骨折切口的愈合时间.

  • 人工跖趾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作者:马强;温晓东;宋涛;陈勋

    目的 总结应用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足部疾患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我科共有52例足部疾患患者接受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其间Freiberg病患者28例(35足),合并足母外翻15例(16足);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8例(20足);跖趾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例(6足).均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疼痛、行走、穿鞋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随访时间3~25个月,平均13.4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活动度改善.通过AOFAS评分评定,所有患者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足部疾患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术式.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及前后路手术比较

    作者:张本;侯铁胜;沈洪兴;贺石生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结果,比较颈前路与颈后路手术治疗OPLL的优缺点.方法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7月手术治疗颈椎OPLL患者22例,其中10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骨化灶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2例采用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比较前路与后路术前的基本因素(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病程、骨化灶累计节段数、椎管狭窄率、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两组术后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手术优良率之间的差别.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5个月,短9个月,长38个月.a)手术前后JOA评分有显著性提高(P值小于0.001),总计平均增加4.77分,前路组平均增加4.80分,后路组平均增加4.75分.b)JOA平均改善率为72.25%,前路平均改善率为73.26%,后路为71.40%.c)手术优良率为77.3%.前路优良率为80%,后路优良率为75%.d)颈前路、颈后路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前路与后路两组术前的基本因素(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病程、骨化灶累计节段数、椎管狭窄率、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术后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及手术优良率,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前路手术更容易发生脑脊液漏的并发症(2/10),而后路无一例发生.结论 对于颈椎OPLL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骨化灶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或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手术短期疗效是满意的.前路与后路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取决于不同患者的特点和外科医生的经验.

  • 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作者:张志才;段德宇;邵增务;杨述华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在跟腱断裂两侧的正常跟腱组织冠状面钻孔环扎,加强修复断裂的跟腱.结果 26例均获随访9~52个月,平均30.7个月,除1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外,其余伤口均I期愈合,无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无跟腱黏连再手术者,无跟腱再断裂发生.采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方法,优22例(84.6%),良4例(15.4%).结论 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肢体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沈燕国;方伟敏;倪明;邱永敏;尹伟忠;胥成平;丁菊红

    目的 介绍应用外支架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肢体骨折的方法并评价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者应用外支架对2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肢体骨折进行早期临时固定,心肺复苏、ICU监护和Ⅱ期确定性手术治疗,患者中男19例,女9例;年龄25~61岁,平均40.5岁.骨折部位:骨盆骨折5例,骨盆合并四肢骨折3例,四肢骨折15例,脊柱骨折3例,脊柱合并四肢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12例.28例患者均合并其他多部位损伤,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平均35分.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26例(92%),死亡2例(8%),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颅脑外伤,ICU治疗平均5.6 d.发生各种并发症共7例.25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6个月.22例骨折正常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4周.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骨不连,经二期手术并植骨后愈合.结论 外支架可用于严重多发伤合并肢体骨折的早期损伤控制,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合并肢体骨折的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吻合大隐静脉的逆行缝匠肌带蒂肌皮瓣临床应用

    作者:张功林;甄平;陈克明;张军华;王世勇

    目的 总结吻合大隐静脉的逆行缝匠肌带蒂肌皮瓣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2年1月,应用吻合大隐静脉的逆行缝匠肌带蒂肌皮瓣修复16例(男10例,女6例)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年龄21~52岁,平均38岁.其中,膝关节周围缺损11例,小腿上1/3缺损5例.供区均为同侧.结果 2例术后发生浅表感染,经临床换药逐渐愈合.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3.5年,平均2.5年,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没有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结论 逆行缝匠肌带蒂肌皮瓣的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吻合,肌皮瓣的静脉回流呈正常方向,降低了肌皮瓣的部分坏死.

  • 内镜技术在腰椎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臣;李宇卫;陈华

    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内镜技术在腰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获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疗效.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针对近年来在腰椎病变中常用的几种主要内镜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及可动式椎间盘镜技术,从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等方面作回顾性文献复习.

  • 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章鹏;杨新明

    布鲁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鲁杆菌病易侵袭骨与关节引起感染性病变,当侵袭椎间盘引发椎间隙感染时称为布鲁杆菌病感染性脊柱炎或布鲁杆菌病脊柱炎,简称布病脊柱炎[1].1932年首次由Kulowski和Vinke描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2].近几年来,我国布病的流行有扩大蔓延之势,疫情从牧区向半农半牧区、农区及城市蔓延,流行的形式以多发的、分散的点状流行代替了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形式.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出现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作者:高庆峰;何耀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onodular synovitis,PVN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发生于关节、滑膜、腱鞘及滑囊的慢性滑膜瘤样增生性病变.其特点是关节、腱鞘、滑囊的滑膜增生,伴色素(含铁血黄素)沉着,常有关节反复出血、肿胀.本病发病率约为1.8/1 000 000,易侵犯大关节,尤其是膝关节.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发病也很罕见,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出现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临床上的报道更是罕见.本文报道1 例前交叉韧带术后出现色素沉着绒毛性滑膜炎的罕见病例,通过此病例讨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发病诱因及其机制.

  • 外踝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

    作者:曾文超;郭洪敏;王洪宾;刘淑永;梁文勇;纪林善;颜景坤;王帅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主因"右外踝肿物10年,反复破溃、渗液2个月"入院.主诉于10年前发现右外踝一肿物,大小约鸽子蛋大小,无压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肿物切除治疗,未行病理检查.术后1个月,于原部位发现肿物复发,且随着年龄增长,渐行性增大,无红肿及压痛,未予重视,近2个月来,肿物处皮肤出现破溃,且反复渗液.

  •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

    作者:寿建国;傅彪

    目的 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江苏省常州市解放军第102医院创伤显微外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以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8例.8例足部组织缺损患者,缺损范围8 cm×7 cm~13 cm×8 cm,急诊清创,择期修复.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结论 应用游离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外形美观,手术简单.

  • 张力带别针系统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许广达;郭荣光

    目的 探讨张力带别针系统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吉林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采用张力带别针系统治疗髌骨骨折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48岁.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关节屈曲均可达110°以上,无伸直障碍.根据王亦璁提出的膝关节评价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应用张力带别针系统治疗髌骨骨折既保留了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点,又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取向蚕丝蛋白支架与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培养

    作者:袁翰;梁金;郑欣;郭向可;李东亚;邱旭升;陈一心

    目的 探讨不同表面结构的蚕丝蛋白纳米纤维对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不同取向度的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支架,检测不同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质,分离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取向/非取向纳米纤维支架共培养,以纯蚕丝蛋白膜作对照.测定其细胞毒性及细胞增殖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生长、分布及与材料黏附情况.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及细胞骨架排列情况.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取向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支架呈交互编织的多孔网状结构,取向及非取向两种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稳定增殖,并沿纤维长轴分布排列.力学测试中取向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材料展示出较强的力学各向异性.结论 取向蚕丝蛋白纳米纤维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质,是一种在骨缺损修复方面具有潜力的组织支架材料.

  • CD62p对骨折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诊疗价值的临床分析

    作者:庞龙;凌坤;陈志荣;姚占川;黄建国;金群华

    目的 探讨检测CD62p在骨折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预警、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骨折患者、骨折合并VTE患者的CD62p,测定出CD62p正常水平区间,对骨折患者、骨折合并VTE患者进行动态分析,比较不同诊疗阶段CD62p水平.结果 VTE患者CD62p高于骨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骨折组CD62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折组及骨折合并VTE患者组在不同治疗阶段,CD62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62p可作为骨折合并VTE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

  • Bateman与双极半髋人工关节

    作者:卫鹏斌;张民

    James Ennis Bateman出生于1915年.他从小到大都在加拿大多伦多接受教育.1938年,年仅23 岁的Bateman从多伦多大学毕业,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被分派到纽约创伤医院外科实习,后成为海丁顿医院的工作人员.

  • 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腕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护理

    作者:林海燕;钟琼梅;严恋;王冰帘;邱勋永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腕背复合组织缺损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例腕背复合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足背伸肌腱移植修复术的患者,针对性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重点加强显微外科专科护理,密切观察移植皮瓣,正确判断动静脉危象,保持正确体位,早期及时正确进行手功能训练,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7例游离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期愈合,无护理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伸指功能基本恢复正常.5例皮瓣臃肿,行整形术后外观满意.结论 加强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早期预防、观察及护理,并及早发现和处理皮瓣术后血运障碍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同时,结合科学的手功能康复护理以促进手功能恢复,能使手术效果大化.

    关键词: 皮瓣 伸肌腱 移植 护理
  • 雅安芦山地震中跟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袁加斌;魏丹;唐孝明;卢冰;张斌;刘攀;王跃

    目的 分析雅安芦山地震跟骨骨折伤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四川省人民医院自2013年4月20日至2013年4月27日,收治14例23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Ⅰ型1侧,Ⅱ型6侧,Ⅲ型15侧,Ⅳ型1侧.13例22侧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13侧采用外侧"L"形切口,9侧采用跟骨改良横切口.Ⅰ型1侧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结果 术后有1侧伤口出现延迟愈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骨折多因高处坠落伤造成,说明民众对地震中的正确逃生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普及地震中正确的逃生知识非常重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雅安地震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