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外侧和后内侧联合入路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任东彪

    目的:探讨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6月浦江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Schatzker分型:Ⅵ型14例,Ⅴ型18例.手术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随访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切口感染1例.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16.5±3.2)周.术后12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优17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双切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双钢板提供了坚强的内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灵活、合理应用,有利于高效地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 经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

    作者:冯新民;陶玉平;胡翰生;王静成;蒋百川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7月至2005年6月间经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23例复杂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 解剖复位17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2例.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91.3%;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4例,Ⅲ度异位骨化1例,无一例感染.结论 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 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 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武京国;王德峰;张延明;范克伟;张喜善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类型之一,高能量所致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属双髁骨折,双侧剪切应力造成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塌陷,可能同时合并半月板或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的损伤,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题,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概率较高[1-3]。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作者采用膝前外侧联合后内侧或内侧倒“L”型切口,结合双钢板固定,治疗了27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 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作者:高博;杨灵;陈曦;汪红;覃炜;刘树平;刘跃洪

    目的 探讨后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或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01-2012-12在取漂浮体位下采用后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或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1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结果 16例均获得平均16.5(8~3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4个月.所有患肢下肢力线均得到矫正.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并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内固定物外露,经伤口换药并二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治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后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或3块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有利于骨折充分显露并解剖复位关节面,可降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漂浮体位下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作者:方玮;杨文贵;韩雪昆;孙延桃;苏志惠

    目的 探讨漂浮体位下采用后外侧切口联合前内侧切口手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7-01采用漂浮体位通过后外侧切口结合前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24例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1~14)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踝穴对称、内固定位置良好.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4(12-16)周.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按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价:优17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7.5%,平均86.5(75~96)分.结论 漂浮体位下后外侧切口联合前内侧切口手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良好显露骨折位置,直视下精准复位、固定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优势明显,配合镇痛及术后早期踝关节主、被动屈伸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7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勇;陈敬煌;卢光辉;杨文宇;曹武层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01-2013-01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7例(30膝),采用单纯后内侧、后外侧或联合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25例(28膝)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7 (14~28)个月;另外2例(2膝)随访6个月后失去联系.所有患者随访12周后骨折基本愈合,骨折愈合后X线片显示胫腓骨无成角及旋转.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1~94(87.65±4.53)分,优19例,良6例,可2例.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切口感染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时,针对不同骨折类型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联合入路单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作者:王爱军;苏立新;陶建峰;王建生;朱宏彬;郑秋涛;陈超;孙来卿

    目的 探讨联合入路单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0-06-2013-10采用膝关节联合入路内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采用膝后内侧联合膝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单纯内侧双钢板内固定.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7周.末次随访时HSS评分83~98分,平均89.1分.结论 对于复杂胫骨内侧平台骨折,采用联合入路内侧双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疗效佳,并发症少.

  • 一次消毒铺巾联合入路治疗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

    作者:李纯志;胡佰文;李重茂;赵宏;徐杏平

    目的 探讨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的内固定及疗效.方法 用一次消毒铺巾后前联合入路复位固定治疗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38例.结果 38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5个月.按Matt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11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68.4%.结论 高能量复杂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获得满意结果的先决条件,是正确把握手术时机与入路.一次消毒铺巾先后路再前路的手术方法可以满足复杂髋臼骨折的复位固定.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

    作者:李强;刘国辉;杨述华;熊家伟;米博斌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临床结果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9例.髋关节功能采用Matta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87.5%.创伤性关节炎6例,异位骨化4例.医源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均为不完全性损伤,术后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结论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时,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显露较好,方便骨折复位及固定,并发症较少,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髋臼骨折手术并发淋巴瘘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作者:王亮;甄相周;韩君豪;李付彬

    髋臼骨折是一种负重关节内的骨折,多数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对髋臼横形骨折,波及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病例,一般要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腹股沟区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广泛、粗暴地解剖、牵拉,容易损伤淋巴管和淋巴结,导致术后淋巴瘘形成.自1998年1月~2005年5月共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31例,联合入路5例,发生淋巴瘘2例.报告如下.

  • 无透视下联合入路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王强

    自1996年10月~2002年10月运用"无透视下联合入路"法行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Garden分型中的Ⅱ、Ⅲ、Ⅳ型股骨颈骨折6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胸腰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马江涛;范顺武

    近年来,胸腰椎前路手术已在脊柱创伤重建、退行性病变、后路手术失败、畸形矫正、肿瘤、感染性病变等治疗中广泛开展,且获得公认的治疗效果.根据病变节段的高低,胸腰椎前路手术可分为胸椎前路、胸腰联合入路、腰椎前路.根据术中是否进入胸腔、腹腔,又可分为经胸腔、腹腔入路,胸膜外、腹膜外入路.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腹腔镜下前路手术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但前路手术创伤大、技术要求高,且与重要组织毗邻,围手术期并发症不容忽视.除一般脊柱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外,尚有一些与胸腰椎前路手术进路直接有关的并发症,笔者对此作一综述.

  • 联合入路治疗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

    作者:周济虎;杜世新

    目的:探究分析联合入路治疗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前外侧和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侧入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Neer评分为优(48.39%)及评分为良(41.94%)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90%;9.68%),且其手术治疗后,显效率(60.78%)和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9.41%、68.23%),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外侧和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治疗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并发症少见,较常规单纯前侧入路治疗术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腰椎爆裂性骨折脊柱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处理分析

    作者:苗吉显

    目的:研究腰椎爆裂性骨折脊柱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前入组和后入组3组.联合组28例,前入组14例,后入组20例.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以及后1次随访时对Cobb角、受伤椎体矫正度丢失的情况进行比较和记录,并对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结果:3组患者术后以及后1次随访的Cobb角角度、矫正度丢失的情况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联合组患者的Cobb角角度、矫正度丢失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后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组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联合组与前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复位治疗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些缺点,如何选择佳的手术方法,还是应该结合患者具体评估的结果,综合骨折类型和特点进行选择.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移位的复杂髋臼骨折

    作者:刘轶鹏;王利臣;安欣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取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内同定治疗的38例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拄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2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骼腹股沟入路无例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4例,Ⅲ度异位骨化1例,无7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术中能更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 微创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炎

    作者:唐恒涛;张忠民;尹刚辉;金大地

    椎间隙感染亦称化脓性椎间盘炎, 简称椎间盘炎(Spondylodiscitis),指椎间盘及相邻软骨板的感染性病变.临床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微创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并成功随访腰椎椎间盘炎患者11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作者:刘子祯;王成江;张静;宋世江;张玉岩

    脊髓型颈椎病(CSM)多需手术治疗.3个或3个以上节段受压者多行后路手术;1~2个节段受压且不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者选择前路手术,而合并DCS者则主张后前联合入路手术~([1~3]).自2002年8月~2008年7月我科采用一期或分期后前人路手术治疗CSM合并DCS患者31例,总结如下.

  • 改良双切口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辰;孙月华;龚伟华

    目的探讨改良前侧入路联合Kocher入路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治疗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40.47±9.20)岁.左侧9例,右侧1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O'Driscoll分型II1型7例,II2型10例,II3型2例.术中均经改良前侧入路固定尺骨冠突,经Kocher入路以锚钉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以可调肘关节支具辅助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19例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2~33个月,平均20.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折临床愈合.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为屈曲120°~140°(130.47°±5.45°),伸直0°~16°(5.79°±4.51°),旋前75°~90°(83.42°±4.60°),旋后80°~90°(85.42°±2.99°).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90~100分),良3例(80~85分),中1例(70分).术后X线片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退行性关节炎X射线分级评价,18例无退行性改变,1例出现1级创伤性关节炎改变,未出现2级或3级改变.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双切口联合治疗法通过改良前侧切口与Kocher切口联合治疗,既有效固定了内侧尺骨冠突的骨折,同时又修复了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帮助肘关节重建了骨和软组织的稳定性.

  • 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

    作者:李连欣;陶扶林;周东生;郝振海;王永会;徐鹏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肘部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肘部松解治疗的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0~63岁,平均为36.5岁。原始损伤:肱骨髁上骨折5例,肱骨内侧髁骨折3例,肱骨外侧髁骨折4例,髁间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6例,冠状突骨折2例,桡骨小头骨折10例,单纯肘关节脱位4例,不伴有骨折或脱位的软组织损伤2例。手术方法: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切口,彻底松解,25例加用肘关节铰链支架,术后口服消炎痛25 mg,1天3次,持续6周,第2天即开始功能锻炼,8~12周去除外固定架。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6°提高到术后近复查的105°,肘部功能根据 Mayo 评分由术前平均50分增加到87分,患者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可以彻底切除影响肘关节活动的骨赘、瘢痕、关节囊以及部分韧带,松解关节,加用肘关节铰链支架可以稳定肘关节,增加肘关节间隙,有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 掌侧单切口联合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5例报告

    作者:史德军;吴巍巍;兰观华;江志强;陈一洲

    目的 探讨经掌侧单切口联合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0月对25例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单切口、掌背侧联合入路放置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结果 手术时间62 ~115 min,平均84 min.术中出血量10~80 ml,平均22 ml.术中桡动脉挫伤1例,术后B超检查未形成血管栓塞及血管瘤;伸肌腱粘连1例,经局部理疗及功能锻炼,术后5个月好转.25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4.1月.术后6~13周(平均8.3周)骨折愈合.按Gartland和Werley计分法评价,术后第24周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0% (23/25);放射学评价按Lidstrom 评分标准,桡骨关节面恢复优良率88.0%(22/25). 结论 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单切口、掌背侧联合入路的方法能清晰地同时显露桡骨远端掌背侧关节面,避免背侧辅助小切口,疗效满意.

143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