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波;刘璠;陈晓庆;王洪

    目的 探讨影响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7月切开复位解剖钢板或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7 例,男15 例,女22 例;年龄17~68 岁,平均42.3 岁.按照Schatzker分型,Ⅴ型21 例,Ⅵ型16 例.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评价手术疗效.影像学检查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法对手术时机、骨折类型、是否合并软组织血管损伤、关节面塌陷程度、内固定类型、骨折复位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观察这些因素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37 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2.9年.术后根据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评分标准评分,优7 例,良13 例,差17 例,优良率54%.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发生率62%,并发膝关节强直68%,感染11%,内翻畸形22%,外翻畸形14%.结论 延长术前准备时间、解剖复位并植骨恢复平台关节面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降低骨折愈合不良的风险.合并半月板及关节内、周围韧带损伤会加快膝关节的退变,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风险因素识别和干预

    作者:苏瑞鉴;陈胜琼;黄海钦

    目的 观察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措施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对降低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21 例60 岁以上老年患者,主要针对电解质紊乱、术前合并有基础病、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血色素、低氧血症、疼痛等相关因素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综合预防干预.结果 通过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7.48%,控制组中麻醉时间、术后电解质失衡的发生率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的识别和积极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和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

  • 自制植骨器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王亮;戈兵;朱冬承;冯国新;王晓民

    目的 观察自制植骨器微创植骨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5 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并于胫骨平台髓内钉入口处取骨,通过自制植骨器微创植骨;B组单纯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两组在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胫骨平台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10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A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28±3) 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0±12) d,骨折愈合率98.1%,并发症发生率1.9%;B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45±4) 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5±13) d,骨折愈合率90.4%,并发症发生率9.6%.A、B两组在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率方面A组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手术中,采用自制植骨器微创植骨可以使骨痂提早出现、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足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组织缺损

    作者:寿建国

    目的 探讨足内侧不同血管蒂的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手指掌侧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12 例患者,男性9 例,女性3 例;年龄18~42 岁,平均31 岁.创面面积4.2 cm×2.2 cm~6.0 cm×3.3 cm.急诊修复2 例,择期修复10 例.分别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供养血管的足内侧皮瓣5 例,足足母趾底内侧动脉浅支为供养血管3 例,跗内侧动脉为蒂供养血管3 例,内踝前动脉为供养血管1 例.结果 12 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10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术后皮瓣的两点分辨率为7~9 mm.手部功能良好,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结论 选择不同血管蒂的足内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 经Quadrant 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吴毅华;陆庆文;卢长巍;覃祖恩;杨成志;陈胜;周业修;覃兆捷

    目的 探讨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采用此方法治疗的8 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6 例,女2 例;年龄38~62 岁,平均46.1 岁.依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情况进行评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8 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个月,腰痛缓解率达87.5%,下肢放射痛缓解率达100%.ODI评分明显好转,VAS疼痛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经Quadrant可扩张通道单侧TLIF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方法.

  • 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

    作者:陈欣志;范天凤;马智林;田再杰;姚章喜;乔国勇

    目的 探讨应用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无头加压空心短螺纹螺钉内固定治疗Bryan-Morrey Ⅳ型骨折12 例,男9 例,女3 例;年龄18~39 岁,平均27 岁.3 例患者合并部分桡神经损伤,均表现为虎口区感觉减退,无运动功能损伤症状,合并桡骨小头软骨轻度损伤2 例,合并桡骨颈部位环状韧带部分损伤1 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48~72 h内手术治疗,术后24~48 h开始在肘关节活动支具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功能练习.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24~30个月随访,术后6~10周CT检查证实骨折获得满意的临床愈合,随访24个月未发现肱骨小头坏死.按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时优11 例,良1 例;术后24个月时优12 例.3 例合并部分桡神经损伤患者均在手术后2~3周完全恢复神经功能.结论 无头加压空心短螺纹螺钉用于治疗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可以提供牢固、稳定的固定并允许早期肘关节功能练习.

  • PFNA-Ⅱ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浩磊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应用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7 例,其中男38 例,女49 例;年龄62~85 岁,平均年龄74.5 岁.AO分型,31-A1型19 例,31-A2型38 例,31-A3型30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Singh指数分类,Ⅰ级10 例,Ⅱ级21 例,Ⅲ级37 例,Ⅳ级19 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内植物稳定情况.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87 例患者中80 例接受3~15个月随访,平均(10±1.2)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显示,优39 例,良32 例,可6 例,差3 例,优良率为88.8%.随访的80 例患者均无感染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延迟愈合2 例,不愈合1 例.无论Singh指数为何种类型均未见螺旋刀片切出或穿透股骨头,也未见股骨干骨折发生.结论 PFNA-Ⅱ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仍有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出现,这个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

  • VSD联合小腿外侧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戴晓强;申彦武

    目的 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和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对16 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行清创及VSD治疗1~2个疗程,后期应用带腓动脉小腿外侧皮瓣逆行移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 经VSD治疗后,坏死组织少,创面感染得到控制,行带腓血管小腿外侧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后,无感染发生,16 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VSD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小腿外侧皮瓣提供良好条件,小腿外侧皮瓣为后期创面修复的良好手段,二者联合应用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的较好方法.

  • 截骨矫形关节融合治疗Ⅲ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作者:宁运乾;刘宇河;罗军

    目的 探讨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Ⅲ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对27 例Ⅲ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采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并跟骨外侧骨突切除,腓骨长短肌腱松解术,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跟距关节均融合,截骨处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7周.27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6个月.术前AOFAS评分为23~51分(平均29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67~96分(平均85分),术后与术前评分卡方检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13 例,良11 例,可3 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跟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并跟骨外侧骨突切除,腓骨长短肌腱松解术治疗Ⅲ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疗效明显.

    关键词: 跟骨 畸形 截骨 融合
  • 肱三头肌入路双柱固定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

    作者:林龙;谈柳;吴锦坤

    目的 探讨劈开肱三头肌入路双柱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5 例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后正中劈开肱三头肌入路双柱固定治疗并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45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8 例,良14 例,可9 例,差4 例,优良率71.1%.结论 劈开肱三头肌入路双柱固定能提供坚强内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双柱固定
  • 臀肌挛缩症致下肢假性不等长临床诊治

    作者:赵红武;胡健;陈杰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症致骨盆倾斜下肢不等长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本组6 例臀肌挛缩致下肢不等长患者,男4 例,女2 例;年龄在3~28 岁,平均12 岁.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1~4年,6 例骨盆倾斜完全矫正,腰椎侧弯消失,髋关节内收内旋正常,双下肢等长.结论 对于臀肌挛缩引起骨盆倾斜致下肢假性不等长的患者,术前临床分析、术中正确松解以及术后恰当的物理锻炼都至关重要.

  • 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纯育;李跃辉;秦祖恩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8 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C型臂透视下行闭合复位或股骨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男8 例,女10 例;年龄3~11 岁,平均7.5 岁.左侧12 例,右侧6 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结果 本组18 例随访3~12个月,平均8.5个月.根据Flynn评分标准评定,本组18 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病变的处理

    作者:王雪;刘丙立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的处理及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方法.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228 例患者(283髋)接受了关节置换手术,其中男139 例(157髋),女89 例(126髋);年龄37~68 岁,平均52.4 岁.55 例双侧,173 例单侧.所有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清理骨赘,松解软组织,正确放置假体位置.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为1~10年,平均6.2年.Harris评分由术前46.35分恢复到术后91.6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的处理十分重要,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手术技巧.

  • 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治疗髌韧带陈旧性断裂

    作者:邵文;马建林;袁立塔

    目的 探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治疗髌韧带陈旧性断裂的疗效.方法 应用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结合钢丝减张,挤压螺钉内固定对7 例陈旧性断裂的髌韧带进行重建修补.本组7 例,均为男性;年龄19~45 岁,平均年龄31 岁.其中闭合性断裂4 例,髌韧带开放性断裂吻合术后再断裂3 例,7 例均为单侧.结果 本组7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7 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膝关节HSS功能评分69~92分,平均83分.优3 例,良3 例,可1 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是治疗髌韧带陈旧性断裂的一种有效方法.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作者:李立鹏;王志京;郑华君;王雪明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板在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潮白河骨伤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3 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例,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植骨治疗.其中男14 例,女29 例;年龄60~79 岁,平均68.3 岁.骨折采用AO分型,B2型5 例,B3型8 例,C1型9 例,C2型15 例,C3型6 例.通过术后随访检查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X线片表现评定该方法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4.2个月,43 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2周,无畸形愈合.腕关节掌倾角平均8.6°,尺偏角平均18.4°;桡骨短缩6 例,均小于2 mm.按Dienst功能评估方法进行疗效评价,优17 例,良23 例,可3 例,优良率93.02%.所有患者无神经损伤、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满意,对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高度和关节面平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 神经康复支具对桡神经康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丽华;郭卫春;余铃

    目的 评价简易神经康复支具用于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25 例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支具组(13 例)和对照组(12 例),比较两组患者桡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桡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两组患者桡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康复支具组3个月优良率为69.23%,对照组为25%(P<0.05).12个月随访时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4.6%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本康复支具可明显缩短桡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但不影响远期预后.

  • 两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失稳的疗效比较

    作者:尚荣安;晁建虎;刘东钱;王少飞

    目的 对比两种融合方法治疗腰椎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腰椎失稳49 例.分别采用C型植骨融合内固定(A组,25 例)和椎间融合器融合内固定方法(B组,24 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材料费用、JOA评分及融合成功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及融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材料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C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失稳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方面与椎间融合器融合疗效及融合率相近,但C型植骨融合内固定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56例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预防和分析

    作者:许新忠;荆珏华;张积森;周云;田大胜;钱军;游木荣;陈磊;朱斌;汤建

    目的 通过对56 例跟骨骨折术后伤口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的预防策略.方法 本文通过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56 例跟骨骨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伤后24h内给予冰敷,脱水消肿,抬高患肢并且制动,等待肿胀消退,调整血糖、血压,纠正营养不良,皱褶试验阳性时手术治疗,术中锐利刀片切割软组织,避免使用电刀以及止血带时间过长,术后常规负压引流,使用抗生素.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个月,平均4.5个月.3 例伤口出现皮缘坏死,未出现钛板外露,通过伤口换药治愈,6 例伤口出现渗液,均为植入人工骨患者,通过伤口换药治愈,长伤口渗液时间6周.结论 控制血糖、脱水消肿、宣教戒烟等合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对切口皮肤以及术区软组织的保护,术后伤口引流,适当加压包扎伤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均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出现有预防作用.

  • 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作者:林洪光;陈昆;王鸿泰;刘爱刚;郑文忠

    目的 研究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03月采用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2 例,其中男117 例,女55 例;年龄17~65 岁,平均38.3 岁.新鲜骨折157 例,陈旧性骨折15 例;闭合性骨折146 例,开放性骨折26 例.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1~6年(平均3.9年),根据HSS肘关节和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9 例,良26 例,差7 例,优良率95.9%.本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需常规游离暴露长段桡神经,钢板与桡神经有软组织相隔,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与骨面贴合,避免钢板扭转塑形,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 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

    作者:平虎;王盛海;雷海春;陈建华;杨波;余弘;黄仁春

    目的 探讨LISS钢板治疗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5 例胫骨干复杂开放性骨折病例,GustiloⅢa型彻底清创后一期行LISS钢板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创面置管持续冲洗、创面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材料覆盖,接负压封闭式引流,GustiloⅢb型彻底清创后一期行外固定架固定,5~7 d更换VSD材料,二期行LISS钢板固定骨折并植皮或行皮瓣转移术修复皮肤缺损.结果 25 例骨折24 例骨性愈合,GustiloⅢa型19 例行游离皮瓣及游离肌皮瓣,GustiloⅢb型4 例行游离肌皮瓣转移术,2 例行背阔肌皮瓣转移术.1 例合并糖尿病发生软组织感染.结论 在彻底清创的前提下VSD联合LISS钢板治疗GustiloⅢa、Ⅲb型胫骨干开放性复杂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俊;沈燕国;尹伟忠;邱永敏;丁菊红;曹师锋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运用后外侧入路治疗的54 例移位大于25%的后踝骨折,按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Ⅲ度2 例,旋后外旋型Ⅳ度40 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2 例.后踝骨折采用螺钉或支撑钢板固定.外踝骨折采用钢板固定,52 例合并内踝骨折用螺钉固定.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2±6.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4.5±3.6)周.2 例患者出现腓肠神经损伤症状,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踝关节活动范围:背屈15°~30°,平均(20.5±4.6)°;跖屈25°~50°,平均(38.7±7.9)°.根据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优32 例,良18 例,可4 例,优良率92.6%.结论 后外侧入路是治疗后踝骨折的一个有效入路.

  •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早期疗效分析

    作者:张亮;王静成;冯新民;杨建东;王永祥;张圣飞;黄吉军

    目的 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初期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将Zero-P系统用于颈椎前路手术27 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0 例,脊髓型颈椎病4 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13 例.记录术前和术后3、12个月时颈部疼痛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SF-36评分、颈椎曲度Cobb角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 24 例为单节段手术,3 例为双节段手术,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2±15) min,术中出血量(52.0±18.5) mL.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5个月,无一例内固定失败.所有患者颈部及双上肢疼痛明显改善,颈部VAS评分由术前(6.7±2.0)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1.9±0.8)分(P<0.05),上肢疼痛由(5.5±1.6)分降低到(2.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功能明显改善,NDI评分由(44.21±11.50)%降低到(14.73±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JOA评分由(8.3±3.4)分提高到(14.6±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SF-36中物理评分从(29.5±7.4)%改善至(50.6±9.1)%,心理评分从(33.7±6.4)%改善至(52.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Cobb角由术前(8.7±7.1)°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有4 例患者(其中女性3 例,男性1 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3个月时仍有1 例,6个月时完全消失.结论 Zero-P系统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操作简单,可显著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有效改善颈椎曲度,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微创和开放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作者:丁茹虎;刘波;张波;王永庆;肖斌;苏海涛

    目的 评价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minimall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ni-TLIF)与开放后路(open posterior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pen-TLIF)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40 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即时三维导航下mini-TLIF(20 例)和open-TLIF(20 例)术式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评价术后伤口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 40 例均获得随访,mini-TLIF组平均手术时间较open-TLIF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总的住院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较open-TLIF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ni-TLIF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open-TL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明显较open-TLI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 mini-TLIF组腰痛VAS评分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 mini-TLIF组JOA评分同open-TLIF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时三维导航下单节段微创TLIF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短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钉道骨水泥强化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

    作者:肖筱武;罗继;黎新宪;高林;张向群

    目的 评价钉道骨水泥强化内固定矫形加植骨融合治疗伴骨质疏松及滑脱的腰椎退行性侧凸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和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及滑脱的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26 例.根据X线片观察术前及术后即刻、2周、3个月、1年腰椎滑脱率、腰椎生理前凸角及椎间隙高度变化,植骨融合情况;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6 例患者随访12~45个月,平均2年.所有患者症状减轻,JOA评分术前平均13.2分,术后随访时平均27.0分,改善率平均87.5%.术后X线片复查,所有融合椎节均获得骨性融合.腰椎侧凸Cobb角从术前平均26.6°至术后平均11.2°.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均明显改善,从术前平均0.14 cm改善至术后平均0.45 cm.术后3个月、1年复查X线片内置物无松动及断裂,滑脱不同程度纠正,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2.2周.结论 对合并骨质疏松及滑脱的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钉道骨水泥强化内固定矫形加植骨融合可有效纠正侧凸,手术前对减压、固定范围、畸形矫正与否作出明确的判断,可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策略

    作者:包岳丰;许亚军;顾三军;孙振中;张全荣;寿奎水

    目的 通过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诊断、治疗、疗效的分析,探索较为优化的诊疗方案.方法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75 例,其中男51 例,女24 例,年龄18~72 岁,平均42 岁.根据损伤机制、损伤类型、受伤时间、软组织情况,实施术前正确评估、术中解剖复位固定、术后渐进性康复等策略.其中急诊手术组40 例,择期手术组35 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75 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急诊手术组优良率87.5%.择期手术组优良率85.7%,总优良率86.7%.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疗效评定中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只有非常重视软组织情况,充分利用辅助检查手段,术前仔细评估,术中解剖复位固定,术后处理到位,早期康复,才能重新获得一个无痛的、满意的踝关节.

  • Gustilo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现状

    作者:陶海涛;许嘉宁;张志;李行浩;赵秀玲

    严重开放性小腿骨折多为遭受高能量创伤而引起,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损伤面积大,污染重,组织缺损,部分患者有大面积的皮肤剥脱伤、肌肉绞扎挫灭伤以及深部肌腱、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常呈粉碎性,可有骨缺损[1].现就近五年来国内外正式发表的文献对GustiloⅢ型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钢板固定肱骨干下1/3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建志;张国川

    肱骨干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下1~2 cm至肱骨髁上2 cm段内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1%[1].临床上肱骨干下1/3骨折较少见,常由间接暴力引起,如摔倒时肘部或手掌着地、两人之间强力掰手腕等,甚至猛烈的肌肉收缩也可造成此处骨折.骨折类型多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线常累及干骺端,且易伴发桡神经损伤.保守治疗复位差、失败率较高且无法早期活动,而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对位对线,恢复时间短[2].肱骨下段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复杂的应力分布使得行内固定比较困难.目前临床手术方法较多,主要有钢板、髓内钉固定,其中钢板固定手术入路又包括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外侧入路及联合入路等,髓内钉固定分顺行和逆行两种方式;外固定架多用于开放性、粉碎性肱骨干骨折.多数作者[3,4]认为钢板螺钉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金标准.本文仅对解剖基础、钢板固定的手术方法争议及相关生物力学等作一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建建;徐皓;谢周通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是脊髓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胶质细胞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不同感觉通路失平衡、神经免疫反应四大方面假说.其中胶质细胞的激活逐渐成为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机制研究的新方向.基于此,笔者就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

  • 双钢板矫形治疗成骨不全股骨畸形内固定失败1例

    作者:蒋翔;蔡贤华;王庆;夏平光;童飞飞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具有骨质脆弱易致多发性骨折和骨弯曲畸形、蓝色巩膜和耳聋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多数为编码Ⅰ型胶原的基因突变所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称为遗传性脆骨三联症.临床症状表现主要包括易骨折、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听力丧失和脊柱侧弯等,其个体发病率约为1/10 000.临床多见患者反复骨折并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 膝关节滑膜血管瘤1例

    作者:孙庆海;韩国婷;王建民;丁轩玺;秦会影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8 岁,因左膝关节反复肿痛伴活动受限3年余入院.患者于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感左膝关节疼痛,伴轻度肿胀,活动时疼痛明显,休息后轻度缓解,行药物、针灸等治疗疗效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

  • 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慢性骨髓炎模型的制备

    作者:闻一新;周田华;徐永清;唐辉;何晓清

    目的 总结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30 例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戊巴比妥钠全麻后利用5 mm骨钻在胫骨近段钻孔,制造骨缺损,向骨髓腔内注射5 μL鱼肝油酸钠(作为硬化剂)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总量为2×106 cfu),骨蜡封闭后不做任何治疗.4周后采用大体观察、放射学、细菌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评价动物模型的制备情况.结果 所有大白兔都可以看到早期伤口流脓、局部组织肿胀、病腿跛行,不同程度食欲减退伴有体重减轻.术后早期有3 例因菌血症死亡,27 例放射学表现为典型的骨髓炎,具体表现为中度到广泛的皮质反应,皮质骨破坏,轻度到广泛新骨形成,在胫骨髓腔的近端多有死骨形成,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学显示为慢性活动性炎症、骨溶解、并有新生编织骨,造模成功率为90.0%(27/30).结论 使用本方法可较为稳定可靠地制备出兔胫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值得在骨髓炎的动物研究中推广应用.

  • 髂-髂拉力螺钉在骨盆后环损伤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庞伟峰;李东利;田力;苏巍;姚栋;郭大兴;齐峰;张邵军

    目的 利用CT测量数据,为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8-2012年间在我院行骨盆CT检查的患者资料,男、女各60 例,分别测量骨盆后环在髂后上棘水平双侧髂骨佳进针点之间连线的距离以及该连线距离骶管后缘和髂后上棘高点的距离,通过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来表示,以获得佳进针范围.结果 髂后上棘高点距离佳进针点连线的垂直距离男性为(1.66±0.358) cm,女性为(1.38±0.267) cm;佳进针点连线距离骶管后缘的垂直距离男性为(0.76±0.204) cm,女性为(1.34±0.328) cm;髂后上棘水平在安全进针范围内双侧髂骨外板之间的距离的平均数值,男性为(11.56±0.652) cm,女性为(12.36±0.968) cm.结论 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安全.

  • 高分辨CT在寰枢椎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栋;王峻;武志峰;鄂林宁;牛金亮

    目的 分析高分辨CT在寰枢椎损伤中的影像学特点和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寰枢椎外伤病例90 例,均行普通X线检查及CT扫描,采用高分辨CT轴位扫描,并行MPR、VR后处理及3D重建,分别分析这几种成像方法对寰枢椎外伤性改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90 例寰枢椎外伤病例中,通过高分辨CT轴位检查、MPR、VR后处理及3D重建相结合,诊断为寰椎骨折10 例,齿状突骨折40 例,枢椎骨折25 例,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15 例.寰枢关节脱位合并寰枢椎骨折患者30 例.行高分辨CT扫描及后处理后诊断全部正确,X线片正确诊断为54 例,占60%,其余均为误诊或漏诊.高分辨CT对寰枢椎外伤性改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于普通X线片.结论 高分辨CT成像可以清楚显示寰枢椎各部位外伤性改变,特别是隐蔽性创伤,能对寰枢椎损伤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其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可做为寰枢椎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