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帕金森病行超反射脑磁治疗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的康复疗效观察

    作者:朱宁;刘合玉;吴睿;夏彬;朱洪山;赵伟丽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超反射脑磁治疗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的康复疗效.方法共选取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入组前药物剂量及临床症状已控制稳定.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联合应用超反射脑磁治疗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月后对两组患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反射脑磁治疗仪及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康复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疗效
  • 康复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郑彩娥;王元姣;王雅莉

    目的:探讨康复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57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入院后、康复全过程中、出院前进行康复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入院时、出院前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ADL各项目评分比较.结果:患者出院前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均高于入院时;ADL各项目评分比较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健康教育对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有较大影响;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头针结合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观察

    作者:韩少雄;徐君玉;付新青;单书会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头针配合促通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了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促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加入头针和促通技术共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1天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上肢FMA积分、下肢FMA积分和ADL积分方面,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联合使用头针和促通技术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运用.

  • 实施责任制护理脑血栓患者的康复疗效

    作者:王红业

    目的:实施责任制护理提升脑血栓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6例脑血栓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结果:实施责任制包干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责任制护理更有利于脑血栓患者肢体功能快速康复.

  • 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唐跃富;杨荣光;罗清勇;何苗;韩帅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药二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分级情况、Fugl -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明显小于治疗组(100.00%)(P <0.05)。2)2组治疗后 Ashworth 分级情况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 Ashworth 分级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对照组治疗前后 Fugl -Meyer 评分分别为(36.78±9.59)分、(53.29±12.77)分,治疗组分别为(37.39±10.02)分、(69.05±19.38)分,2组治疗前 Fugl -Meye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治疗组 Fugl -Meye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治疗前 Barthel 指数评分为(32.00±5.62)分与治疗组(33.27±6.0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治疗后 Barthel 指数评分(73.29±18.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77±14.5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治疗后 Barthel 指数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4)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电针头穴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优化参数研究

    作者:金炳旭;符文杰;李诺;辛志雄;刘陈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分析电针频率、强度、时间、频次4因素对电针头穴治疗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差异,优选佳电针参数.方法:选取90例脑瘫患儿进行正交试验,每组10例,穴取智九针(神庭、四神聪,双侧本神、头维)、双侧运动区、足运感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平衡区.双侧运动区、言语三区连接电针.以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研究包括电针频率(疏波2 Hz、密波100 Hz、疏密波2 Hz/100 Hz)、强度(1 mA、2 mA、患儿耐受)、时间(10 min、20 min、30 min)、频次(每日1次、隔日1次、每周2次).采用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观察治疗前后适应行为发育商(DQ),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分数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采用电针频率2 Hz/100 Hz、时间20 min、隔日1次的头针治疗方案对脑瘫患儿DQ和GMFM的影响显著.结论:电针2 Hz/100 Hz、时间20 min、隔日1次可能为针刺头穴治疗脑瘫的优参数组合.

  • 音乐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逯传玲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陈惠芝[1]报道总发生率为40%-67%.卒中后抑郁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及对康复治疗的积极、主动配合,延长了康复的时间,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减低[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音乐疗法探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芪红汤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范辉;王晓峰;高伟;顾国军;席耀明;李峰;黄浩

    目的 评价芪红汤对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72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依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红汤加减.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 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 min步行试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在总体健康、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生理职能等维度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红汤可以改善CABG术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 家庭综合知信行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评价

    作者:陶婵梅;丁淑艳;诸雅芳;李雪芳

    目的:探讨知信行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及其家属给予相关行为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疾病指导和随访。并采用相关问卷和量表对两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间相关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及随访后,干预组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57,P<0.05),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t=-2.99,P<0.05)、一般病理学(t=-0.35,P<0.05)评分低于对照组, ITA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2.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家庭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

  • 经颅多普勒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海水浴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作者:林玲;戴蓉;林龙;王俊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海水浴体疗运动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每日1小时海水浴体疗运动,每周1疗程共4疗程.应用经颅多普勒记录体疗前后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变化,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脑血流参数中Vs、Vd、Vm较疗前和对照组疗养后显著增高(P<0.05),S/D、PI显著降低(P<0.05),RI较疗养前显著降低(P<0.05),较对照组疗养后呈非常显著降低(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技术安全、直观地显示了老年冠心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客观反映了海水浴体疗运动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康复疗效.

  • 颅脑损伤所致半侧空间忽略对偏瘫康复疗效与预后的影响

    作者:何静杰;张通;张小年;胡雪艳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半侧空间忽略(USN)对偏瘫患者康复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USN阳性患者35例,USN阴性患者38例.两组患者均由指定专业康复治疗师统一进行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手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进行详细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但两组间的平衡功能、MBI评分、手功能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差异有非常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颅脑损伤所致USN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恢复均有明显影响.

  • 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临床特征及ADL康复疗效

    作者:张淑云;张通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的临床特征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恢复期的临床特征及ADL康复疗效.结果临床表现以锥体外系受累常见,多数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后,ADL无显著性提高 (P>0.05) .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恢复期ADL康复疗效不佳,有效缓解强直痉挛和改善认知功能是提高ADL的关键.

  • 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

    作者:刘莉;邵伟波

    目的 探讨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5例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给予针对性言语训练,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 45例患者的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93%,其中病程在1个月内的患者有效率100%,病程1~3个月的患者有效率96%,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有效率85%.结论 针对性的言语训练可以恢复和改善脑卒中所致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 骨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琦;李琪;纪树荣

    目的观察骨盆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骨盆训练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骨盆训练组患者的功能改善(优良率93.3%)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骨盆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

  •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小玲;唐金树;李岩;张洪;章亚东;石秀秀;胡鸢;秦江;张轶超

    目的:评价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疼痛、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模式干预的康复疗效差异.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3月前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采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MOS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评价康复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SF-12量表中的心理总得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MCS)和生理总得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PCS)无差异(P>0.05);术后1、4周时观察组膝关节AROM、SF-12量表中MCS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NRS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1周时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PCS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HSS评分、SF-12量表中的生理总得分(PCS)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及24周时观察组AROM、NRS、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SF-12量表中的PCS、MC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干预后的康复疗效确切,其对改善膝关节功能、患者的心理功能以及缓解疼痛的康复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模式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风康复医疗有效吗?

    作者:高谦

    过去数十年,围绕着中风康复疗效问题,存在许多不肯定的意见.1989年,Reding[1]认为:评价中风康复疗效的得力的工具是支具及辅助器械,如偏瘫病人不能步行,教给病人使用拐杖,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效,去掉拐杖就可证明.类似的治疗方法的评定,根本不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但如运动疗法(physiotherapy,PT)等治疗仍很难证明其有效性.按常理,简易的研究方法是按年龄等因素配对,随机分两组,一组给予康复医疗,一组不给予治疗作空白对照,按残损程度分层,分析预后,判断康复效果.由于医疗道德方面的原因,不给病人治疗而设空白对照的研究,几乎是不存在的.

  • 背伸肌耐力的测试技术及影响因素

    作者:倪国新

    慢性腰痛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的疾患[1].研究表明[2-4]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的发生与背伸肌的耐力下降有密切的联系.对背伸肌的耐力进行评定可作为慢性腰痛发生、发展及康复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5,6].

  • 作业疗法在认知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闫彦宁;贾子善;李聪元;王中立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其研究范围已扩展到更高级的认知功能领域,并认为认知障碍是影响患者自理能力和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各种原因尤其是颅脑外伤引起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损伤可导致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恢复性,但适当的认知干预也相当重要[1-2].现代康复理论提倡早期和多学科的介入,作业疗法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在认知康复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3-4].

  •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关晨霞;郭钢花;李哲;乐琳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目前难以治愈,同时还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痉挛、肌肉萎缩、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国内外学者对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康复工程技术的介入,如截瘫步行矫形器,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等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及生存质量[1-3],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较高,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多,限制了上述技术的应用,我科根据脊髓损伤患者的特点,自2008年以来将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应用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倾斜床和数控步态机制的新型设备,并配有彩色触摸屏的人机界面,实时跟踪患者的治疗及受力情况,并将信息通过屏幕反馈给患者和医生,随时调整参数及方案.

  • 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勾丽洁;刘旭东;柴叶红;朱振丽;李艳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多.而老年人是脑卒中的易患人群.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探讨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169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