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作者:赵保东

    目的: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4例慢性腰痛患者行患处局部应用奇正消痛贴膏治疗,1次/d,持续3 d~5 d.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全部观察内容.经奇正消痛贴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98%.少数患者贴药部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满意.

  • 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志高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稳定性训练方法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06-2009年收治的30例慢性的非特异性的腰痛患者作为本组实验的研究对象,将30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磁热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腰椎稳定性的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疼痛与功能障碍均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腰痛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P<0.05.结论 腰椎稳定性训练方法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毫火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春梅;白伟杰;李品能

    目的:观察以毫火针为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随机分成毫火针治疗组及普通针刺对照组,按各自方案进行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毫火针组痊愈率80%,明显优于针刺组痊愈率33.3%,两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毫火针为主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

  • 针刺治疗运动员慢性腰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

  •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9例

    作者:曹伟民;郝鹰

    急性腰扭伤为临床常见病,常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当而致慢性腰痛,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笔者自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应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59例,现报告如下.

  • 腰椎导引术对慢性腰痛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少清;林建平;陈乐春;林先钊;李明;王诗忠

    目的:观察腰椎导引术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与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60例慢性腰痛患者,予以腰椎导引术训练,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表与脊髓功能评分(JOA)表观察临床疗效,应用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评价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有着显著改善,VAS评分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有着显著改善,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肌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导引术能明显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的症状、体征,提升腰椎功能.

  • 脊柱牵伸手法床对慢性腰痛伴脊柱形态改变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民;周灵;李平元

    目的:观察脊柱牵伸手法床治疗慢性腰痛伴脊柱形态改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予脊柱牵伸手法床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整脊疗法治疗,3次/周,30min/次,持续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脊柱前凸角、后凸角、椎体水平偏移角度和脊柱侧弯程度、VAS评分以及RMDQ评分.结果:两组脊柱前、后凸角及椎体水平偏移角度、VAS和RMDQ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对脊柱前、后凸角异常的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牵伸手法床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的症状、体征、腰椎功能及腰椎形态.

  • 谈"八段锦"对腰肌劳损的影响

    作者:张秀华;任树军

    腰肌劳损是腰背肌纤维、筋膜等软组织,由于急性扭伤失治或慢性积累性损伤,而引起腰背部疼痛的一种病变.症状有腰背酸痛或胀痛,劳累加重,休息则轻.若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也会使症状减轻.亚健康状态的常见症状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由于劳损于肾,或平素体虚,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瘀血滞留于经络,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筋挛疼痛.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于乘虚侵袭,久而不散,筋肌转趋弛弱,若患者弯腰劳作,则弛弱之筋肌易于损伤,使劳损与寒湿并病.笔者精研<黄帝内经>理论,以<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观察习练"八段锦"对腰肌劳损的影响,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 体感温度对中药熏蒸疗效的影响

    作者:肖京;王京菊;李雁

    中药熏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骨伤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熏蒸温度对于患者的耐受程度及终疗效均有影响.

  • 三穴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华兰;张世卿;高希言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胡有谷编<腰椎间盘突出症>[1]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如下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及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

  • 韩氏电针仪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6例疗效观察

    作者:郗海铭;李伟凡

    笔者于1996~1999年共收治76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例,应用韩氏电针仪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76例均为门诊病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19~58岁,平均43岁;病程短5天,长7年.1.2 诊断标准①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②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③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⑤X线摄片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 中药结合太极拳治疗慢性腰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冬洋;潘新昶;张耀文

    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太极拳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法,中药加太极拳治疗组,单纯中药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结合太极拳方法治疗慢性腰痛安全有效.

  • 银质针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京;金添;陈京锋

    慢性腰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但约有85%无法得到明确的病理解剖学诊断[1],通常称为"非特异性腰痛",给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近年来笔者采用银质针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此类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针灸配合下肢顿拉法治疗腰背筋膜综合征27例

    作者:金东席;李红

    腰背筋膜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居腰部软组织损伤的首位,主要是指腰背部筋膜等软组织受凉和劳损后,可使附着在横突末端的深层腰背筋膜与腰方肌发生异常牵拉,骶棘肌与腰方肌之间有血肿形成,血肿未能及早吸收者,可造成无菌性炎症与血肿机化,是形成慢性腰痛的一个原因,中医则称为"腰背痛"、 "筋痹". 我们自1998年以来, 采用针灸配合下肢顿拉法治疗该病27例, 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 现代医学知识对针刺治疗慢性腰痛诊疗思路的影响

    作者:周清辰;王雷;侯学思;王朋;赵吉平

    在慢性腰痛的针刺诊疗过程中,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可以细化诊断,具体表现为结合现代检查技术帮助精准辨病,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帮助精确病位;同时还可以指导确定治疗方案,包括精选局部取穴,精确针刺方向与深度,控制针感舒适性.将现代医学知识运用于针灸临床中有助于选穴及针刺操作,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21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

    作者:郭险峰;张大成;陶莉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2)、家庭指导组(n=82)和强化治疗组(n=82)进行治疗,使用数字类比疼痛评分法、改良Oswestry腰痛调查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估.结果 家庭指导组和强化治疗组均能减轻腰痛,且强化治疗组疗效更好.结论 以主动运动训练为核心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可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症状.

  • 骨肌超声在慢性腰痛患者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杰;朱毅;刘四文;王俊;刘春龙

    目的:应用骨肌超声测量慢性腰痛患者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方法:应用骨肌超声对22例慢性腰痛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分别进行多裂肌形态学研究,由一位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在不同时间对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其中测量2次,时间间隔为2-3天.结果:应用骨肌超声测量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重复性测量信度为0.89-0.96,对比腰痛组与健康组的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组明显高于腰痛组.结论:骨肌超声可以用于有效而客观地评估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

  • 慢性腰痛患者站立位躯干屈伸运动时腰背肌的功能变化研究

    作者:冯能;李跃红;缪芸;吴德升

    目的:研究慢性腰痛(CLBP)患者在站立位矢状面屈伸运动时腰背肌功能状况的变化,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25例和健康人25例,在站立位进行躯干的屈曲伸展运动,运用表面肌电图(sEMG)仪和摄像系统同步采集记录双侧L2/3、L4/5水平长肌、多裂肌在站立位,前屈运动、完全屈曲及回到直立位不同运动时相的sEMG值.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站立位时,长肌及多裂肌均方根(RM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出运动时,长肌及多裂肌RMS值增大,完全屈曲时,长肌及多裂肌RMS值减小,腰痛组在前屈运动和完全屈曲时,长肌和多裂肌RMS值较健康对照组增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屈曲位回至直立位时,腰痛组长肌和多裂肌的RMS值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组长肌和多裂肌的屈曲-放松比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时相对两组受试对象的长肌和多裂肌RMS值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躯干屈伸运动中,健康人腰背肌存在屈曲-放松现象(FRP),腰痛患者腰背肌功能发生疼痛适应性改变,表现为屈曲-放松反应缺如和主动活动机能不足.

  • 慢性腰痛患者功能障碍与生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刘颖;杨少峰;陈丽霞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CLBP)患者功能障碍与生存质量(QOL)的关系.方法:选取CLBP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分别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估表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及QOL.结果:男性CLBP患者总体健康(GH)和心理健康(MH)评分明显高于女性(P<0.05).SF-36及其中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患者自控镇静(PCS)项的评分与VAS和ODI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GH、活力(VT)、社会功能(SF)及精神健康总评(MCS)项的评分与ODI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腰痛及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LBP患者的QOL,应加以干预,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提高QOL.

  • 慢性腰痛患者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分析

    作者:刘斯文;李华南;海兴华;刘立丽;李海争;鲁育;张玮;赵娜;翟静波;王金贵

    目的:分析慢性腰痛住院患者治疗前的表面肌电图临床特征及数据,进一步阐明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在慢性腰痛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01例慢性腰痛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相关信息,比较了腰痛发病部位与相关肌肉肌电的关系,以及腰背后伸、下肢后伸、足部背屈过程中肌肉肌电变化情况.结果:401例慢性腰痛患者接受了表面肌电图检查,年龄16-85岁,平均(51.78±13.69)岁,主要集中在51-60岁阶段.男性160例(39.90%),女性241例(60.10%),男女性别比为0.66∶1.双侧发病162例(40.40%),单侧发病239例(59.60%),其中右侧发病120例(29.93%),左侧发病119例(29.68%).单侧发病慢性腰痛患者疼痛侧臀中肌与臀大肌的肌电平均振幅值均低于非疼痛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或P<0.01).而慢性腰痛患者腰背后伸、下肢后伸、足部背屈过程中,非疼痛侧和疼痛侧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与腓骨肌的肌电平均振幅值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51-60岁是慢性腰痛的高发年龄,此后随着年龄增加,腰痛发病有趋缓现象;在慢性腰痛的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觉只是指导临床工作的一部分,表面肌电水平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肌肉功能,慢性腰痛患者存在特有的表面肌电图特征.

212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