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98例儿童孟氏骨折诊治的临床分析

    作者:丁盛;王松克;林立;徐振;朱诚

    目的探讨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诊断、分型及其相应治疗方法.方法对98例儿童孟氏骨折进行临床分型,根据分型采用手法整复加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3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6例.结果 98例经随访8~36个月(平均12个月),优良率为98%.结论儿童孟氏骨折易漏诊,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不理想及影响功能的陈旧性骨折均应手术治疗.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体会

    作者:彭扬国;欧耀芬;翁阳华;王明新;朱思田;孙赞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36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经验,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方法进行分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ne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或螺丝钉进行固定.结果 36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术后骨折复位的效果采用Matta X线评定标准,优17例(47.2%),良15例(41.7%),一般3例(8.3%),差1例(2.8%).临床效果的评估采用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本组随访32例,随访时间13个月~7年,平均3年2个月.随防结果:优12例(37.5%),良14例(43.8%),一般4例(12.5%),差2例(6.3%).结论及时手术,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高质量的切开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和术者的经验是获得良好临床结果的关键.

  • 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案选择

    作者:朱树光

    我们自2000~2003年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24例,按Schatzker [1]分型,覆盖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和康复方法,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5例报告

    作者:王文革;秦国强;李仕臣;赵志远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病症,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确诊5例病人,均行侧前方入路椎间盘切除、肋骨植骨、Ventrofix内固定,效果较好,汇报如下.

  • 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作者:吉乐天;潘长江;单恩奇;赵文;刘亚波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2月共收住院手术治疗25例患者,门诊非手术治疗25例患者,随访6~1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按AO尺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B2型6例、B3型7例、C1型2例、C2型5例、C3型5例.均行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C型臂透视下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支撑稳定骨折断端,基本上避免固定后再次出现移位成角、短缩畸形,同时可以避免手术切开对骨折端血运二次破坏,可以实现骨折端微创操作,促进骨折愈合,指间关节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25例患者随访6~1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优18例(72%),良4例(16%),差3例(12%),优良率为88%.X线对位对线良好、掌倾尺偏角良好、腕关节活动度良好、腕关节无疼痛及畸形.结论我科自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以来,基本上避免了骨折再次出现移位成角、短缩畸形,为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既方便又相对稳定的治疗方案.

  •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位诊断与治疗

    作者:韩文冬;张强

    目的研究探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位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对240例患者采用改良Whiteside法测压装置监测小腿骨筋膜室内压.80例患者骨筋膜室内压大于等于30 mmHg(1 mmHg=0.133 kPa),其中前侧骨筋膜室8例,外侧骨筋膜室12例,后浅骨筋膜室16例,后深骨筋膜室28例,涉及2个以上骨筋膜室16例.确认后切开各压力升高的骨筋膜室,前侧和外侧骨筋膜室取小腿前外侧切口,后浅和后深骨筋膜室取胫骨内缘后侧切口,合并胫腓骨骨折者,在切开减压的同时固定骨折,数天后切口二期处理.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5~35个月,平均2年,8例较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小腿局限性疼痛,偶有放射痛,占10%;4例两点辨别觉及针刺觉减退,占5%;无一例出现肌肉萎缩、爪形趾、缺血性肌挛缩及运动障碍,均能进行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结论小腿损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不容忽视,各骨筋膜室内组织压监测是定位诊断的惟一可靠方法,根据定位诊断有针对性的减压各骨筋膜室,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可大限度地恢复小腿的功能.

  • 斯氏针内固定成人锁骨骨折

    作者:刘晓初;蔡拉加;林秋喜

    目的分析无螺纹斯氏针残端留于内侧内固定成人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99年12月至2004年6月148例用无螺纹斯氏针残端留于内侧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骨折,其中男106例,女42例;年龄23~56岁,平均32.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部位为中外1/3,简单骨折93例(斜形骨折76例,横形骨折17例),粉碎骨折55例,于伤后1~6 d手术.结果其中140例得到随访,8例失访.其中退钉1例,气胸1例,延迟愈合1例,无感染和不愈合病例,无畸形愈合,除1例延迟愈合外均于术后6~8周X线出现骨折线模糊,8~10个月拔除内固定钉.结论 无螺纹斯氏针内固定成人锁骨骨折将残端留于内侧固定可靠、选材方便、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愈合率高,是理想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

  •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体会

    作者:罗荣;郑威伟;丁骁鹏;汤同军

    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小腿下段的解剖特点,使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更加困难、复杂,如治疗不当,会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采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41例,疗效满意.

  • 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手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谷增泉;孙雪生;朱涛;王加利;申立林;蔺楚

    目的探讨手部多种组织同时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覆盖创面,二期除脂整形,同时配合柱状植骨掌骨成形,神经、血管、肌腱移植,治疗该类损伤38例.结果随访8个月~5年,术后3例皮瓣发生部分边缘坏死,系静脉回流障碍所致;1例因烤灯烫伤,局部皮瓣坏死;其余皮瓣均一期成活,二期除脂整形外观良好,植骨达到临床愈合,指掌侧恢复感觉,指腹两点辨别觉6~10mm,伸指功能恢复比屈指功能理想.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二期除脂整形,配合柱状植骨掌骨成形,相应组织移植是治疗该类损伤的好方法.

  • 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陈梓锋;林斌;郭林新;郭志民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为提高手术疗效提供有效的保障.方法 8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前路微创手术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经平均9.6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1周,颈椎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齿状突骨折前路微创内固定手术的疗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 下腰椎前路手术腹下丛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孟宪中;孟宪国;申勇;董玉昌

    目的探讨下腰椎前路手术并发腹下丛损伤导致逆行射精(男)、尿失禁(女)的发生机制、发生率及预防对策.方法观察198例下腰椎前路手术后,3个月和12个月出现逆行射精(男)、尿失禁(女)的发生率.结果 198例患者其中L4~5椎体肿瘤、结核29例;L4~5椎体滑脱78例;L4~5、L5S1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盘炎、椎间隙感染89例;下腰椎畸形前路松解2例.前路手术后出现逆行射精(男)2例,占1.7%;尿失禁(女)1例,占1.2%.结论下腰椎前路手术在解剖、分离及术中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腹下丛,导致逆行射精、尿失禁的发生.术中仔细分离显露、谨慎操作合理应用电刀是减少该并发症的关键.

  • 肋尖综合征15例分析

    作者:郭宏君;王强

    肋尖综合征,又称滑动肋综合征(slipping rib syndrome,SRS)、过渡肋综合征、卡搭肋综合征等,其在临床上常不被医生所注意,容易漏诊或误诊.作者在2000~2004年所诊治的15例患者,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做初步探讨.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治疗体会

    作者:葛顺杰;陆茂德

    目的总结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Ⅲ型5例,Ⅳ型3例,Ⅴ型13例,Ⅵ型11例.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81.20%.结论根据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无负重下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 肩袖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培信;曾波;李泽龙;庄永;谢逸波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肌腱构成的包裹肱骨头的袖套样结构,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主要解剖构造,在肩关节病变中肩袖损伤约占肩关节病变的17%~41%[1].我们从1996年3月至今共收治肩袖损伤46例,获得满意的诊断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轩;程旗

    髌骨骨折系关节内骨折,Carpenter[1]认为关节面台阶移位大于2 mm必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方法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关节的功能恢复.

  •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四肢骨干骨折38例体会

    作者:王海泉;范军胜;叶正云;洪琦;吴小松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采用记忆合金治疗四肢骨干骨折38例,并全部随访.结果参照庄起昌制订的标准,优20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记忆合金对骨质及血运损伤小,固定牢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外固定器在重度骨盆骨折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吴国正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在重度骨盆骨折急诊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31例重度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9例作髂动脉造影,4例作剖腹探查.发现3例髂外动脉破裂,2例髂内动脉破裂,髂外动脉破裂行大隐静脉移植,髂内动脉破裂行动脉栓塞1例,血管结扎1例.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术.结果 30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年,除2例C-Ⅲ型骨折放弃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1例伴有坐骨神经严重挫伤恢复不满意外,27例无跛行,无疼痛,无神经症状,骨盆无畸形等后遗症.结论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运用外固定器固定骨盆,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

    作者:胡庆华;毛家明;刘建新;裘荣火

    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14例,术后按个性化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骨折愈合过程正常,采用改锁定动力化2例,1例患肢短缩1.5 cm,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复杂骨折的理想方法.

  • 髋臼骨折232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作者:毛伟民

    自2001~2003年共收治骨伤病人11853例,其中髋臼骨折232例,占2%.现对其流行病学及救治效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 透视下两种定位法在椎间盘手术中的比较

    作者:胡晓林;张哉炯;曹阳;赵兵清

    椎间盘突出手术中,传统的定位方法是在透视下,找出突出间隙相应的皮肤进行标记,并拍正侧位片,然后再进行手术.因定位不准而做错间隙的事常有发生,约占20%[1],故在一些文献中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椎间美蓝定位法[2],但目前还未见对两种方法做详细介绍和比较的报道.

  • 带锁髓内针与自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

    作者:刘建永

    近年来带锁髓内针与自锁髓内针已广泛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1~3],两种髓内针各有其优缺点.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4年11月采用带锁髓内针与自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128例,现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如下.

  • 手术松解结合髌骨牵引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

    作者:陈忠宁;罗冬冬;徐永军;王忠贵

    目的评价手术松解结合髌骨牵引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方法对21例膝关节僵硬患者行手术松解结合髌骨牵引行术后功能锻炼.结果 21例中,优11例,良7例,可2例.1例2次骨折髋人字石膏制动后失访,余20例获7~15个月随访.结论膝关节僵硬是膝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屈曲不足70°时对生活影响大,需积极治疗.

  • 可吸收螺钉的临床应用

    作者:柳茂林;董乐乐;孙晓杰

    关节部位骨折临床上较常见,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方法.我们从2001年5月采用可吸收螺钉共治疗29例关节部位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高苏宁;赵红军;苏明海;杨书丰;邱康宁;段江文;王进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改良Pipkin氏分型方法,对20例股骨头骨折病人,采用手术治疗18例.其中股骨头骨折小骨块切除6例,骨折块复位内固定11例,髋关节置换1例.结果平均随访2.3年,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和X线结果,优7例,良7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78%.结论重视按股骨头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Ⅰ型骨折小骨折块切除是较好选择,Ⅱ型和Ⅲ型需及时解剖复位内固定,Ⅳ型骨折是否行关节置换取决于年龄,年轻者尽可能保留原关节.

  •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外科治疗

    作者:刘智;江毅;肖联平;尹庆伟;田永刚;李晓东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1年7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15例,行后路彻底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后外侧植骨融合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术后侧凸平均矫正率为42.8%,腰腿痛均消失,下肢麻木等症状减轻,随访6~36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无融合器移位,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病年龄大,多合并腰椎管狭窄、失稳等,腰腿痛原因复杂,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减压,通过矫形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椎弓根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IESN与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宁卫权;肖戟;许文湘;刘广荣

    目的比较髓内扩张自锁钉(intramedullary expand self-locking nail,IESN)和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32例,与30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6.2个月,IESN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发热时间和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0min、2.8d、20d、10.5周,外固定架组分别为63min、3.9d、26 d、12.9周.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2.907、2.848、2.794、2.832,P<0.01);IESN组无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而外固定架组出现7例感染,6例畸形愈合.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同时大限度地保护骨断端血运,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 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掌骨缺损

    作者:吴克俭;徐凤钧;唐家广;李威;张伟佳;侯树勋

    目的 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为多种无机钙盐与纯净水混合物,观察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对6例6处掌骨缺损进行修复,年龄20~32岁,平均26岁.骨缺损范围为0.2 cm×1 cm~0.5 cm×1 cm,均为陈旧性.缺损的部位为掌骨干中1/3,修整骨断端,断端露出正常骨质,骨缺损部位植入Cem-OsteticTM人工骨浆.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5~8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患者未见任何不良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X线片显示固化后的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与受区骨直接愈合,手术后测定血钙、磷值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升高.结论 Cem-OsteticTM人工骨浆适用于掌骨缺损修复.

  • 关节镜下Aesculap缝线"×"形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作者:蔡春元;杨国敬;林瑞新;谢秉局;林光锚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形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对14例新鲜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患者(Ⅱ型8例、Ⅲ型6例)行关节镜下骨折复位,以双根6号Aesculap不吸收缝线行"×"形固定.结果随访4~30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未发生骨折移位、膝关节松弛或不稳定等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9.2~96.7分(平均94.1分),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关节镜下以双根6号Aesculap不吸收缝线"×"形固定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作者:沈延东;郑慷;章慧斌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 21例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时立即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术后死亡1例,20例中出现深静脉近端血栓6例,远端血栓14例,无全静脉血栓.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用弹力袜,抗凝溶栓治疗好转.结论高龄患者多伴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和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和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

    作者:占蓓蕾;徐德洪;何飞熊;叶舟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腰椎间融合与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与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32例,49个节段,其中腰椎退行性滑脱7例,节段不稳伴椎管狭窄16例,节段不稳伴椎间盘突出9例.结果经6~22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2个月融合节段可见模糊骨痂生长,4~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症状消失25例,显著改善5例,优良率为93%.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情况,钛网融合器除1例放置偏后并有2 mm下沉外,其余均正常.结论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是新近发展应用的技术,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应用,可使腰椎获得即刻稳定,恢复脊柱序列及椎间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弧度,促进植骨融合.

  • 手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

    作者:叶晖;林其仁;曾昭浚;黄杰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跖跗关节损伤病例,按Myerson分型,A型10例,B1型9例,B2型6例,C1型8例,C2型5例.21例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内固定,1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6个月~3年,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11例,良22例,可5例,优良率86.84%.经皮内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之间Maryland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经皮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内固定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关键词: 手术 跖跗关节 损伤
  • 手术治疗跳跃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纪标;杨淮海;郑闽前;曹正春

    目的探讨跳跃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机理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椎管间接减压加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治疗跳跃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结果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明显恢复,椎管狭窄症状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经7~113个月随访,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跳跃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胸腰椎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和间接减压,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 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蒋伟宇;应江炜;黄雷;马维虎

    目的观察AO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中A2 2例,A3 13例,C1 2例,C2 22例,C3 1例.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5个月(6~24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临床愈合.根据Garland and Werley标准评价,优25例,良1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92%.结论 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颈椎病前路手术方案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廖春来;王培信;姚琳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4例临床资料,分别为A组:Metrx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B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C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并钢板、钛网内固定术.结果随访各组病例对于各术式适应证均取得满意疗效,各方案无明显优劣.对于椎体次全切除未予钢板固定者,术后12个月改善率较6个月时有显著性下降(P<0.05);给予钢板固定的椎体次全切除者,12个月改善率较6个月时无明显下降.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正确应用经颈前路各术式均能达到有效减压的目的.辅以前路钢板内固定将使融合节段更加稳定,有助于改善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 带血管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晓东;秦德安;贾堂宏

    自从1820年,德国医生Philips实施了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例自体骨移植术后,自体骨移植术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利用吻合血管的骨移植使移植骨具有良好的血液循环,骨移植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王艳红;马平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的进程,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坐骨神经损伤漏诊误诊2例报告

    作者:刘长广

    坐骨神经损伤较少见,受伤后症状明显,一般不易漏诊误诊,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收治2例特殊神经损伤病人,现报告如下.

  • 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

    作者:刘斌;王社明;崔兴杰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胫骨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0例不稳定胫腓骨骨折行小切口复位,螺丝钉或钢丝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行外固定.结果骨折愈合率100%,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5例发生钉道感染.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不影响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不稳定胫腓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

    作者:汪卫忠;张金喜;管中宁;朱建龙;余伟彪

    目的探讨可塑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32侧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采用可塑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其中18例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通过8~16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可塑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可恢复距下关节的对位关系和Bohler角,减少后遗症发生,对有明显骨缺损者应植骨.

  •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椎不稳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作者:陈日勇;高丽霞;张立岩;卢丽萍

    目的探讨颈椎不稳定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随机抽取的20例年龄分布相当的健康成人做对照研究.结果 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颈椎不稳者7例,占43.8%;20例对照组人群中颈椎不稳者2例,占10%.两者比较进行对照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颈椎不稳定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颈椎 椎动脉 不稳定
  • 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5例

    作者:王利民

    本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35例,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18~47岁,平均42.2岁.其中右侧27例,左侧8例.新鲜骨折31例,其中粉碎骨折24例;陈旧骨折4例,其中钢板断裂1例,钢板弯曲螺钉拔出1例,梅花髓针弯曲1例,梅花髓针固定后不愈合1例.

  • 颈椎后路APOFIX内固定系统在颈椎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黄强;倪斌;沈时元;邹守平;郭旭;雷勇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后路内固定治疗颈椎脱位的方法.方法对12例颈椎脱位、小关节交锁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复位、植骨融合,并应用APOFIX内固定系统行内固定.结果 12例获得12~26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无脊髓损伤程度加重,未见椎板夹脱出松动等现象.结论 APOFIX内固定系统可使固定节段颈椎具有较好的内在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少,对颈椎脱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后路重建固定方法.

  • 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治疗186例

    作者:史国斌

    锁骨骨折临床很常见,作者从1995年9月至2004年9月收治锁骨骨折病人576例,其中髓内针固定锁骨中段骨折186例,约占同期人数32.5%,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观察

    作者:唐光平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在人类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股骨颈解剖、生理的特殊性,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差,骨折不愈合率为15%左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为20%~30%[1],还有一部分病例出现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

  • TGF-β1、BMP-2和TypeⅡCollagen在黄韧带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毛兆光;范顺武;赵凤东;朱有法

    目的研究TGF-β1、BMP-2和typeⅡcollagen在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黄韧带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37例手术切除的腰椎椎板间部黄韧带标本分为3组,第1组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组(DLS)10例;第2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LDH)17例,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0例,其中7例取自腰椎骨折手术病人,3例取自意外死亡者.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TGF-β1、BMP-2和typeⅡcollagen的表达情况,普通光镜观察,计算出各标本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数据以x±s标准差及表达强度表示,结果分别用Spss统计软件和Ridit进行分析.结果 TGF-β1、BMP-2和typeⅡcollagen的阳性表达产物见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而Ⅱ型胶原染色还可同时见于基质.TGF-β1、BMP-2和typeⅡcollagen在DLS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LDH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Ⅱ型胶原基质染色明显深于LDH组和对照组.LDH组的TGF-β1和typeⅡcollagen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MP-2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在LDH组与正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韧带所受到的异常机械牵张力可以增加TGF-β1在黄韧带细胞中的合成,而TGF-β1则促进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中的Ⅱ型胶原合成,导致黄韧带的退变和肥厚.BMP-2在退变黄韧带中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黄韧带的软骨化倾向有关.

  • 骨移植物再血管化与骨改建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晋东;王岩;梁炳生

    目的探讨骨移植物再血管化与骨改建的相互关系,并对深冻自体骨和深冻异体骨的再血管化和骨改建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动物选用纯种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建立兔桡骨干15 mm骨骨膜缺损模型,于其左侧缺损区植入深冻异体骨,右侧缺损区植入深冻自体骨.于术后4、8、12、16、20、24周处死动物,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借助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分别用再血管化指数(每平方毫米总骨面积内的血管数)与新骨形成面积代表再血管化和骨改建程度.结果 X线片显示,与宿主骨骨性愈合时间,自体骨移植组较异体骨移植组约提早4周.对再血管化指数及新骨形成面积的计量资料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自体=0.938 8;r异体=0.969 6).术后8~24周自体骨移植组较异体骨移植组有较高的再血管化指数(8周时分别为1.618±0.631和1.298±0.706,24周时分别为2.943±0.847和2.790±0.944)和较多的新骨形成(8周时分别为1.988±1.614和1.563±1.700,24周时分别为6.103±2.912和5.800±2.962,P<0.05).结论骨移植后再血管化与骨改建呈高度正相关.移植骨的再血管化对骨改建可能起重要作用,免疫排斥反应可能通过影响移植骨的再血管化而终影响骨改建.

  • 整体护理和家庭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爱玲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可导致截瘫或四肢瘫,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机体感觉、运动、反射功能障碍,易继发泌尿系感染、呼吸衰竭、褥疮等严重并发症.由于我国现存的护士相对不足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科在3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把整体护理和家庭干预巧妙地结合起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肩关节之父--Ernest Armory Codman

    作者:石俊俊;纪斌平

    Ernest Armory Codman(1869~1940)是一位美国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在X线、肩关节、胃肠疾病和骨肉瘤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终结果思想(the End Result Idea)已成为今天的医院标准化体系的核心思想[1].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