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浮膝损伤19例治疗分析

    作者:葛建飞;徐卫袁;张兴祥;沙卫平

    目的 探讨浮膝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19 例浮膝损伤患者根据骨折部位、类型,选用合适的固定方式,其中8 例行髓内钉-髓内钉固定,6 例行钢板-钢板固定,5 例行髓内钉-钢板固定.结果 随访19 例,时间6个月~7年,平均18个月,采用Karlstrm及Olerud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3.3%.结论 浮膝损伤病情复杂,应积极抢救生命及早期手术,坚强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

  • 骨科三角支架的设计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吴立生

    目的 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骨科三角支架在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骨科三角支架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新鲜骨折14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复位,术中使用普通手术床和骨科三角支架,复位满意.结果 140 例中随访126 例,平均手术时间50 min,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 例延迟愈合,无感染病例,采用Johner-Wruh法评定疗效,优103 例,良18 例,可5 例,肢体、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结论 术中应用骨科三角支架使胫骨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变得简便易行,具有省时省力、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愈合率高及功能恢复快的特点.

  • 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

    作者:王成;赵建国;谢平;黄淦堂;彭旭光

    目的 探讨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11 例,男3 例,女8 例;年龄17~38 岁,平均27.2 岁.均为髌骨单纯性纵行骨折.结果 11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周,平均11.6周.术后次日患者即可行膝关节屈伸锻炼,1周后活动度70°~100°,平均85.5°,1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90°~135°,平均121.2°.结论 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纵行骨折简便、安全、有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快.

  • 经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28例分析

    作者:顾联;朱礼贤;朱伟;卞建

    目的 探讨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28 例,统计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分别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h,平均失血量为1 000 mL.术后以Matta复位标准评价,优18 例,良7 例,中3 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标准评定,优19 例,良7 例,中2 例.异位骨化按Brooker标准评定,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发生异位骨化6 例,无一例感染.结论 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有利于复杂髋臼骨折的显露和复位,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 脊柱自动撑开复位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韦竑宇;谭明生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对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Dick钉、Steffee钢板等三种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测量1988~2005年我院收治的206 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的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凸角度、椎管内径.结果 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伤椎前缘矫正率为(85.38±12.5)%,后缘矫正率为(97.88±19.3)%,后凸畸形矫正率为(93.32±20.2)%,椎管内改善率为(87.31±18.8)%,较Dick钉、Steffee钢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复位容易、固定更为牢固.

  • 微型钢板和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体会

    作者:顾鹏先;沈成华;蒋华富;王亚平;齐维林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患者中较为常见,如何做好骨折复位内固定及终恢复手的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早期的良好复位和有效固定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关系密切.

  • 双侧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杨建;陈德权;朱宝林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 例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予双侧支撑钢板固定,软骨面下方充填植骨,合并的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同时或二期处理,术后予CPM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9~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病例关节面得到恢复,力线恢复正常,仅1 例后期出现轻度塌陷,采用Rasmussen评分法评价术后功能,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85.5%.结论 双侧支撑钢板固定并植骨能够牢固固定骨折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面塌陷和关节僵硬,是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 改良微创中空拉力螺钉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王德成;张亚奎;王喜红;胡国东;于振山

    目的 评估微创中空拉力螺钉加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2 例(女5 例,男7 例)髌骨骨折病人进行中空拉力螺钉加经螺钉钢丝环扎治疗,包括9 例横断骨折和3 例粉碎性骨折.病人的平均年龄53.8 岁(28~81 岁).所有的骨折均用AO 4 mm直径的中空拉力螺钉和8号软钢丝,平均随访16.2个月(8~24个月).通过膝关节的临床检查、关节活动度、X线片来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和愈合,关节活动度正常,无内固定物失败和感染.结论 中空拉力螺钉适合治疗没有股四头肌扩张部撕裂的横断和部分粉碎性髌骨骨折.

  • 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作者:云才;何京生;满运鸿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复位前30 min肌肉注射杜冷丁注射液50~100 mg,对2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17 例获得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4个月.无脱针、断针、头切割,无严重髋内翻,无再手术,术后骨折愈合率为100%.结论 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的优点,对手术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 交锁髓内针在AO 42-C2型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刘从国;唐尚权;唐化政;贺建新

    目的 总结交锁髓内针对AO 42-C2型胫骨干复杂多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骨复杂多段骨折患者19 例,总结该方法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12.58个月,18 例患者愈合,1 例延迟愈合,优良率94.7%.结论 对于胫骨干复杂多段骨折的治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作者:郑红兵;朱裕成;杨太明;李涛

    目的 探讨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27 例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应用软骨下穿针复位,撬拨植骨等方法治疗,恢复后关节面的光整和髌骨的原有形态.结果 按照Merchan评判标准进行评价,优16 例,良8 例,可3 例,优良率88.9%.结论 关节软骨下穿针、撬拨植骨是治疗粉碎性、压缩性髌骨的有效方法.

  • 三踝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作者:王树德;齐文胜;王君;徐泽孔;赵斌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探讨三踝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 1996年9月至2007年2月,对56 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男36 例,女20 例;年龄17~70 岁,平均36 岁.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型三踝骨折9 例,旋后型47 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45 例,良9 例,可2 例,差0 例,优良率为96%.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骨折分型确定手术顺序,旋后型手术顺序是外踝、下胫腓联合、内踝、后踝.旋前型顺序是内踝、外踝、下胫腓联合、后踝.强调外踝固定的重要性,1/3管形钢板为有效方法之一.

  • 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

    作者:赵杰;张兴胜;杨晋龙;王学云;王彦科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以来,应用切开复位逆行扩髓顺行穿针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33 例35侧股骨干骨折,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郭涛;于振山;张亚奎

    目的 探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3~2006年,应用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89 例,其中钩钢板29 例,Dewar改良术治疗33 例,Dewar改进术治疗27 例.结果 85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5个月.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定主观疼痛;UCLA评分和美国肩肘协会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进行关节功能评定,并测量肩关节活动范围,钩钢板与Dewar的术后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Dewar改良与改进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改进Dewar的手术病例肩锁关节复位可靠.结论 对于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各种方法均有优缺点,但改进Dewar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简单、有效、恢复快、费用低、痛苦小及肩锁关节完全复位等优点,是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18例

    作者:田耜奇;张俊杰;赵锦途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主张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有效的选择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术后容易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残率较高,有文献报告高达11%~84%[1].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的应用

    作者:胡海波;禹宝庆;刘辉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损伤控制方法救治的32 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资料.结果 运用损伤控制方法成功救治30 例,死亡2 例,发生并发症5 例.28 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个月.复位按照Matta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6%.结论 应用DCO的方法处理可以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切除复发性骨盆肿瘤

    作者:梅炯;王先辉;张晓庆;吴社华;卞随冬;俞光荣;马仁治;蔡宣松

    目的 介绍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控制复发性骨盆肿瘤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对13 例复发性骨盆肿瘤进行肿瘤切除骨盆环重建手术,采用1999年前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6 例以常规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骨盆肿瘤患者为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球囊阻断组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4个月至7年,常规手术组,4 例患者发生肺转移死亡,9 例局部复发,3 例直肠损伤,1 例膀胱损伤;球囊阻断组,1 例发生肺转移死亡,所有病人均无邻近脏器损伤、肢体远端缺血坏死、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在复发性盆腔肿瘤手术中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能更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手术操作更方便,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项有价值的临床技术.

  •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梁道臣;杨惠林;李青;刘康;张洪涛

    目的 评价临床应用经皮椎体定位导向装置的效果.方法 对13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时应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其中男性5 例,女性8 例,T8 1 例,T9 1 例,T12 3 例,L1 4 例,L2 1 例,L3、L4、L5各1 例.椎体均压缩1/2以上.结果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准确率,明显减少C型臂X线机的投照次数.结论 经皮椎体穿刺定位导向装置是经皮椎体穿刺操作的有益辅助手段.

  • 经皮DCS微创固定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

    作者:李楠;辛景义;鲁杰;王贵忻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微创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采用经皮DCS微创固定技术治疗33 例股骨髁间和/或股骨髁上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经皮DCS微创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可以减少骨折部位血运破坏,降低不愈合率,同时固定坚强、有效,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椎管狭窄椎板切除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巩腾;王沛;冯世庆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方法 经全椎板切除减压患者总计158 例(减压范围均在3个节段以上),发生术后并发症而经再次前路手术或保守治疗者16 例(A组)与未发生并发症者142 例(B组),皆于手术前、后行脊髓功能JOA评分及体感神经诱发电位检查,随访时间2~5年.结果 A组患者于首次后路减压3个月后其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通路损害症状逐渐缓解,A组和B组患者间的脊髓JOA评分改善程度、体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和潜伏期变动率在术前及术后2年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仅在术后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后路手术后并发症系术中颈脊髓继发损伤致炎性反应加重,发生短暂脊髓组织可逆性再灌注损伤所致,经适当治疗可基本恢复;后路减压术后脊髓功能恢复与弓弦效应不呈正相关,而术后并发症发生却与其有一定关联.

  • 损伤控制在重度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高想;孙福荣;葛广勇;黄伸;马国华;姜于志

    目的 探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在治疗重度骨盆骨折的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应用DCO方法治疗20 例重度骨盆骨折患者.其中4 例以外固定支架作为终极治疗,8 例前后环均不稳定的骨盆骨折以外固定支架结合股骨髁上骨牵引作为终极治疗,8 例一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二期采用前和/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经平均10个月(4~18个月)的随访,20 例患者有1 例死亡,1 例因脑挫裂伤经治后成植物人无生活质量,无内外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2 例出现跛行、行走痛,1 例女性患者出现性交痛.结论 应用DCO理论治疗重度骨盆骨折可迅速有效地抢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生存率,稳定骨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骨细胞凋亡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

    作者:刘丙立;孙伟;程立明;李子荣

    股骨头坏死又名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或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主要发生于中青年人,发病年龄大多在30~59 岁之间[1].本病发展到后期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并继发退变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

  • 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范磊;邵增务;甘泉

    习惯性髌骨脱位是多种复杂病因所致的一种发育性畸形,是在膝关节局部结构先天发育不良或肌肉力量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轻微外伤而引起的,有的甚至没有明确的外伤诱因而习惯性出现的屈膝过程髌骨向外脱位,伸展后自行复位,多发生于青少年.

  • 腋下多次复发的巨大滑膜肉瘤1例

    作者:刘建永;姜鑫

    患者王某,男,39 岁,一年半前发现左腋部无痛包块逐渐长大,于当地医院以"纤维瘤"行手术切除.3个月后复发,再次局部切除,病理诊断为滑膜肉瘤.此后因反复复发又接受三次手术并行放疗.

  • 颈部皮下孤立性骨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曹兴;李理;曹国永

    软组织内骨瘤为软组织内孤立性包块,边界清楚,可有包膜,生长缓慢.临床上表现为孤立、实性、质硬肿块,边缘清楚,可活动.因发病率低,术前常误认为其他肿瘤,确诊靠术后病理检查.

  • 带血管筋膜皮瓣治疗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作者:高春雷;齐伟正;甄新乐

    目的 探讨对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0 例,瘢痕切除术后2 例,慢性溃疡4 例.皮瓣设计面积大为14 cm×8 cm,小为5 cm×3 cm.结果 16 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 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经游离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骨骼、肌腱外露均Ⅰ期覆盖.随访5个月~3年,平均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 该皮瓣不损伤主要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单,能理想的修复小腿下段、内外踝、跟腱区软组织缺损.

  • 双重建钛板治疗肱骨髁上合并髁间骨折

    作者:章德江

    肱骨髁上合并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严重损伤,多由直接暴力造成,以粉碎骨折为主,是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采用双重建钛板治疗肱骨髁上合并髁间骨折54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海水浸泡开放性骨折不同救治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薛青;林建宁;徐成;李超;阮狄克

    目的 观察两种骨折固定方法救治海水浸泡开放性骨折的大体形态、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变化.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免5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0只、A组20只、B组20只.于胫骨中段截骨制成开放性骨折动物模型.对照组伤口自然旷置3 h,A组和B组海水浸泡伤口3 h.随后对照组和A组行伤口清创、钢板螺钉内固定术;B组行伤口清创、外固定架固定、伤口开放换药、二期缝合.观察各组的伤口感染情况、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影像学变化和测定骨折断端骨痂的平均比灰度值.结果 a)对照组感染1只(10%),A组感染15只(75%),B组感染5只(25%).各组间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b)术后45 d时各组间骨折断端组织愈合等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c)术后45 d时各组间骨折部位骨痂的生长情况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对照组大于B组大于A组.各组间骨愈合率对照组为100%,A组为66.7%,B组为93.3%.d)术后45 d时骨折断端间骨痂的平均比灰度值对照组为8.114 9±1.204 3,A组为6.226 8±1.400 0,B组为6.513 8±1.304 5,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海水浸泡使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率增高;海水浸泡使开放性骨折断端骨痂形成不良率增高;骨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比较救治成功率提高.

  • Caveolin-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郭贵明;吕智;刘彦宾

    目的 观察Caveolin-1在骨肉瘤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分析Caveolin-1在骨肉瘤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 例骨肉瘤组和22 例良性骨肿瘤中Caveolin-1的表达,镜下观察Caveolin-1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检测Caveo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 Caveolin-1表达于所有标本的肿瘤微血管和小血管内皮上,Caveolin-1表达于大多数骨肉瘤的肿瘤细胞,定位于细胞膜和胞浆,但在良性骨肿瘤中表达很微弱.Caveolin-1阳性表达率在骨肉瘤组中为59.0%,在良性骨肿瘤中为18.2%,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aveolin-1在骨肉瘤中高表达.Caveolin-1的表达与骨肉瘤肿瘤体积、病理分型和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与骨肉瘤的组织分化和是否转移有关(P<0.05).结论 Caveolin-1在骨肉瘤中高表达原因不明,其可能是促进骨肉瘤发生发展的一个潜在因素,也可能作为骨肉瘤治疗的新靶点.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