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妊娠合并腰腿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韬;宓铁群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妊娠期合并腰腿痛的病因,总结其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2 年9 月至2012 年2 月间妊娠合并腰腿痛的102 例患者,年龄21~57 岁,平均30 岁.发病孕周4~36 周,平均27 周.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特点加以分析.结果 102 例患者中有88 例在中止妊娠或分娩后腰腿痛症状获得缓解.所有病例VAS 评分治疗前(4.42±1.14)分,治疗后(0.35±0.86)分;ODI 治疗前(39.25±6.54),治疗后(0.38±0.96).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P =0.001)和ODI 评分(P =0.0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及分娩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妊娠期合并腰腿痛与妊娠时的机体负荷增加、内分泌改变、体位或占位性疾病变化有关.在物理和药物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可根据孕龄、胎儿成熟度、脊柱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患者自身的态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手术指证.

    关键词: 妊娠 腰腿痛 手术
  • 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

    作者:马成山

    目的 探讨两阶段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5 年2 月至2010 年7 月采用两阶段治疗8 例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其中男7 例,女1 例;年龄18~38 岁,平均年龄28 岁.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平均4.5 个月.第一阶段采用外固定器牵引,第二阶段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5.8 年,平均4.2 年.临床评估采用腕关节Mayo 评估,包括手腕疼痛、功能状态、运动范围和握力,主观评定疼痛分为永久性疼痛、日常生活偶有疼痛、活动时剧痛、无痛.本组优4 例,良3 例,一般1 例.结论 两阶段治疗方法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可操作性强,组织损伤小,疗效好.

  • 外固定架和加压螺钉组合治疗Barton 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景川;焦弘升;褚会军;牛志强;刘文章;许光耀;郭家全;郭振中;索赛

    目的 观察外固定架和加压螺钉组合治疗Bart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2011 年应用外固定架和加压螺钉组合对27 例(29 侧)Barton 骨折进行治疗,男17 例,女10 例;年龄25~65 岁,平均44.5 岁.左侧10 例,右侧19 例(其中双侧2 例);背侧骨折4 侧,均合并有拇长伸肌腱断裂或卡压,拇指背伸功能受限,掌侧骨折25 侧,合并有神经症状的4 侧.27 例(29 侧)骨折均行手法复位,均未达到满意复位效果.结果 据Fernandez 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的评分,优22 侧,良6 侧,一般1 侧,优良率96.6%.骨折愈合时间2~6 个月,平均3 个月,均愈合良好.结论 外固定架和加压螺钉组合在临床治疗Barton 骨折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 加长柄半髋置换治疗9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俞益火;田治标;吴锦熙;毛思学

    目的 探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 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本组20 例,男7 例,女13 例;年龄90~97 岁,平均年龄94.3 岁.骨折按Evans 分型,Ⅲ型10 例,Ⅵ型7 例,Ⅴ型3 例.对所有患者行标准骨水泥、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1 周内下床者5例,8~14 d 下床者14 例.住院期间有1 例94 岁患者术后8 d 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9 例患者中有15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 个月,平均6 个月.3 例可在室内活动,生活自理,6 例可扶助步器在室内行走,生活部分自理,4 例在他人保护下助步器室内活动,2 例分别在出院6~8 个月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 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90 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 脾切除术后抗凝预防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王斌;郭艾军;王广清;戈龙生;元占玺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切除术后早期抗凝预防骨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效果.方法 总结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2006 年7 月至2012 年7 月行创伤性脾切除合并骨科手术的85 例患者,其中2009 年以后行脾切除术的44 例设为预防组,术后24 h 开始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每日1 次静脉点滴,持续1 周,术后48 h 再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 每12 小时1 次皮下注射,持续7~21 d 为预防组;2009 年以前的41 例脾切除术后未预防性用药设为对照组.通过随访,分析两组VTE 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随访3~9 个月.预防组血栓发生率为4.5%,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19.5%,其中对照组有1 例出现肺栓塞致死,两组VTE 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58,P <0.05).结论 VTE 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脾切除术后早期抗凝治疗不仅安全,而且疗效满意.

  • 骨端稳定术治疗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

    作者:张会增;张同润;睢更义;刘玉波;陈震宇;马楠

    目的 探讨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发生的原因、手术方法、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1 例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采用保留髓内钉、微创植骨、锁定或普通钢板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男16 例,女5 例;年龄21~53 岁,平均37 岁.结果 本组21 例随访12~16 个月,平均14 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骨性愈合,无髓内钉下沉、锁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髓内钉、微创植骨、钢板固定是治疗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医用臭氧注射治疗顽固性颈肩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占锋;孟小庆;刘学亮

    目的 观察臭氧局部注射治疗顽固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对50 例顽固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组,各25 例,其中男24 例,女26 例;年龄30~70 岁,平均46.8 岁.行臭氧局部注射和安慰剂治疗,应用VAS 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臭氧局部注射治疗组VAS 评分5 d(1.79±0.81)分,3 个月(2.10±1.48)分,6 个月(2.95±1.16)分;对照组5 d(3.41±1.23)分,3 个月(4.26±1.34)分,6 个月(6.44±1.21)分.臭氧局部注射治疗组评分优于安慰剂对照组.结论 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顽固性颈肩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 锁定钢板联合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作者:石明国;郭恒;杨占辉

    目的 评估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5 年4 月至2009 年10 月采用LCP 联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16 例,其中男性5 例,女性11 例;年龄24~87 岁,平均67 岁.高能量损伤4 例,摔伤12 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3~54个月,平均28 个月.随访中采用的评估措施包括术后颈干角、Neer 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Constant-Murley 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无肱骨头塌陷、肱骨头坏死或螺钉穿入关节内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临床及影像学愈合.末次随访患者平均Constant 评分为(83.2±7.9)分;术后颈干角为(129.1±7.6)°(109°~146°),Neer 评分为(92.2±8.4)分(81~100 分),平均主动屈曲活动度为(149.5±8.9)°,伸直活动度为(47.3±3.7)°,内旋活动度为(40.7±2.9)°,外旋活动度为(65.8±5.3)°,外展活动度为(135.6±5.9)°;VAS 疼痛评分为1分.结论 LCP 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当有骨质疏松或粉碎骨折合并很大骨缺损时单纯应用LCP 并不能提供稳定的固定.在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是一种安全的技术方法,可维持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的有效支撑.

  • 全膝置换后24h内与48h 后开始康复锻炼的疗效比较

    作者:薛峰;盛晓文;彭育沁;房小文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 内与48 h 后开始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疗效的差别.方法 因骨关节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40 例患者,术后24 h 内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A 组)与术后48 h 后开始行康复锻炼的患者(B 组),配以相同的锻炼方法至出院,并应用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估系统及相关不良事件来评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情况.结果 出院时,除肌力无明显差异外,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A 组均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4 h 内开始康复锻炼较48h后更能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 多次创伤后踝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作者:厉孟;高秋明;刘兴炎

    目的 探讨多次创伤后踝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收治24 例经二次以上创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5 例,女9 例;年龄22~46 岁,平均34 岁.其中碾压伤9 例,撞击伤8 例,高处坠落伤7 例,11 例伴有胫前或胫后动脉的损伤.初次损伤至手术时间为2 周~7 个月.创面修复分别采用:局部皮瓣3 例,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2 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 例,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 例,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皮瓣2 例,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皮瓣4 例,游离皮瓣移植3 例,小腿内侧交腿皮瓣3 例.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1 例逆行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修复创面后愈合,2 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者术后残留窦道,经换药3~4 周后痊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随访2 个月~1 年,移位皮瓣无磨损及溃烂,色泽、质地良好,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未影响穿鞋.结论 多次创伤后踝周缺损修复,应综合考虑皮肤软组织损伤特点及患肢血运状况合理选择皮瓣种类,其中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是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华;郭永良;刘彬;梁英林;潘建宏;王争刚;吴超;孟遇春

    目的 观察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 年1 月至2009 年1 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5 例患者采用膝后内侧小切口,空心钉、可吸收螺钉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块,术后石膏固定膝关节于屈膝30°位,4 周后去石膏托逐步功能锻炼.结果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个月~2 年,平均9.5 个月,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骨块愈合良好,无二次移位及内固定松动、脱出,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既能有效地防止牵拉导致撕脱断端再移位,又利于撕脱骨折块的愈合及后交叉韧带张力的恢复.即可重建膝关节直向及旋转稳定性,又避免了远期关节退行性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人工半髋置换和PFN A 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张明勇;郭卫春;胡锐;梁军;周峰;刘安民;徐立;葛洪醒

    目的 比较分析人工半髋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者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自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共治疗的38 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 例出院后失访,2 例术后3 个月死于其他内科疾患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共计32 例获得随访.其中男20 例,女12 例;年龄80~95 岁,平均83.2 岁.采用人工半髋置换者12 例,接受PFNA 者20 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本组32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 个月,平均24 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人工半髋置换组围手术期出血量多于PFNA 组,人工半髋置换组在住院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方面明显短于PFNA 组;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人工半髋置换组术后6 个月Harris 评分高于PFNA 组.结论 人工半髋置换与PFNA 均适用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但各有优缺点,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

    作者:郑晓宇;叶宁;邬少君;黄洪;吴文绪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 选取自2010 年7 月至2012 年9 月接收的45 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3 例)与对照组(22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内固定方式,主要是采用常规加压包扎或者肋骨牵引.手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6 个月,观察组手术切口均I 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且术后8~12 周X 线检查显示骨折临床愈合良好.观察组患者在胸痛缓解、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张发生率等方面都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P <0.05).结论 使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以及呼吸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良好办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作者:肖军;黄瑞良;区广鹏;郑佐勇;李贝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对68 例成人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男49 例,女19 例;年龄19~55 岁,平均37 岁.闭合性骨折60 例,开放性骨折8 例.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24 个月,平均12 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内固定失效.按Johner-Wruhs 评分标准评定,优36 例,良27 例,中5 例,优良率92.6%.结论 闭合患者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成人胫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作者: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 例Meyers-Mckeever 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施行关节镜下复位及内固定术.在关节镜监视下对移位或翻转的粉碎骨折块进行复位,同时处理合并伤.术后使用支具于伸膝位制动4~6 周,术后给予相应阶段的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38 例患者随访8.2~42.3 个月,平均(10.5±2.4)个月.患者术后6~10 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3±2.3)周.术后3 个月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6.2±2.2)分,术后6 个月为(91.8±2.3)分.术后随访采用Katlstrom-Olerud 标准对伤肢功能进行评定,本组优20 例,良14 例,可3 例,差1 例.结论 经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尺桡骨双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对策

    作者:余占洪;李素香;谢文伟;余颖锋;曾兴栋

    目的 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1 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12 例,男10 例,女2 例;年龄22~57 岁,平均为38 岁.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开放骨折3 例,闭合骨折9 例;桡骨双段骨折2 例,10 例为尺桡骨单骨折.初次手术内固定选择:尺桡骨均采用钢板内固定5 例;桡骨应用钢板,尺骨克氏针内固定4 例;尺桡骨均应用克氏针内固定者3 例.骨折不愈合后二次手术全部病例采用7~9 孔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12 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尺骨骨折不愈合11 例,其中5 例钢板内固定者4 例断裂,1 例松动,7 例克氏针固定者6 例不愈合;桡骨骨折不愈合1 例为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随访3~12 个月之内.二次内固定治疗后无内植物折断、失效等病例发生.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0 个月.根据前臂疗效评定标准:优9 例,良1 例,可2 例,优良率83.3%.结论 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骨折端缺损较多、过早的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尺桡骨特殊的解剖及近尺桡关节和远尺桡关节在前臂旋转中承受不同的扭转力,以及尺骨内固定材料抗扭转力不够也是导致尺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 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

    作者:牛福文;张茂枢;李林;聂志奎;郭洪敏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钛板内固定的效果,并描述我们的操作技术.方法 自2007年5 月至2010 年5 月治疗不稳定肱骨近端骨折38 例,其中资料完整32 例,男17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55.1 岁(42~75 岁).左侧15 例,右侧17 例.依据Neer 分型进行分类.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采用螺纹克氏针临时固定外科颈,对于大、小结节骨折采用不可吸收性缝合线牵引,复位后以锁定钛板固定外科颈,不可吸收性缝合线或钛缆以"8"字张力带固定大小结节骨折.结果 通过2 年以上随访,应用Constant-Murley 评分表评价结果,21 例优,7 例良好,3 例中,1 例较差.骨折全部愈合,23 例解剖复位,3 例患者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无内固定失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钛板是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优良内固定系统,应用锁定钛板治疗此类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CT联合肌电图诊断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清和;李士学;刘璞;裴世深;康肖;焦甲勋;王铁铸;陈红霞

    目的 探讨64 排螺旋CT 及肌电图联合应用诊断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7 例手术证实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29 例术前普通CT、MRI 扫描检查均未发现明确椎管狭窄情况,经肌电图联合64 排螺旋CT 薄层扫描初步定位,再进行手术探查性治疗.结果 29 例经手术证实均为特殊类型腰椎间孔狭窄,术后参照改良Macanab技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9 例,良7 例,可3 例,差0 例,优良率89.7%.术前及术后疗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64 排螺旋CT 薄层扫描联合肌电图能够更加准确定位腰椎管狭窄部位,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 PFNA与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 分析

    作者:李建宏;刘海春;陈允震

    目的 通过Meta 分析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 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 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PFNA 与DHS 比较治疗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半随机对照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结果 PFNA 与DHS 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共纳入了6 个随机对照试验,1 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 个研究方法质量学为A级,4 个B 级,1 个C 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与DHS 固定比较,PFNA 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是PFNA 与DHS 两种固定方式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股骨骨折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髋关节Harris 评分、髋内翻及内固定的移位、切出或断裂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尚不能判定PFNA 与DHS 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结论 与DHS 固定比较,PFNA 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尚不能判定PFNA 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

  •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

    作者:王锋;龙耀武;赵晓东;陈光福;袁智锐;付美奇

    目的 观察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7 月至2011 年3 月,收治11 例腰椎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男9 例,女2 例;年龄35~68 岁,平均48.5 岁.腰椎间盘摘除或腰椎内固定术后13~176 周出现感染,平均47 周.全部病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其中1 例取出后路内固定物,骨质疏松严重,未行前路内固定.结果 残余椎间盘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微球菌2 例,短杆菌1 例,大肠埃希氏菌4 例,阴性4 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9 个月,平均35.6 个月.术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 反应蛋白均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1)分,与术前(9±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是治疗腰椎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能迅速缓解腰痛症状,术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术后恢复良好,临床疗效确切.

  •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伤的关节镜诊治

    作者:王安硈;陈富强;沈珊安;陈志坚;葛旻;潘峥;周瀛良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在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伴随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治作用,统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方法 自2007 年3 月至2012 年4 月采用关节镜辅助内固定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38 例.使用膝关节镜仔细探查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做出相应处理,并统计各类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在本组38 例患者中,合并软组织损伤24 例(63.2%),其中复合软组织损伤7 例(18.4%).半月板损伤为常见的软组织损伤,共18 例(47.4%),前交叉韧带损伤7 例16 例(18.4%),后交叉韧带损伤1 例(2.6%),外侧副韧带2 例(5.3%),内侧副韧带损伤3 例(7.9%),腓总神经损伤2 例(5.3%).结论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常伴随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使用膝关节镜检查可以对各类伴随的软组织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 利伐沙班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研究

    作者:刘达;屈波;龚凯;张波;权毅;谢庆云;杨延伟;郑媛

    目的 评价利伐沙班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机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和利伐沙班(实验组)预防DVT.检测术前及术后14 d 的凝血指标,B 超检查评价DVT 的发生.观察并记录术后严重器官出血及切口大血肿情况,记录术后24 h 内切口引流量.结果 实验组术后14 d 的凝血指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4 d 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DVT 发生率分别为10.8%和13.4%,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器官出血及切口大血肿,两组术后24 h 引流量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DVT 的发生,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避免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依从性.

  • Acumed 前臂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何红英;刘智倡;郭永智;彭城

    目的 观察Acumed 前臂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Acumed 前臂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33 例,其中男23 例,女10 例;年龄21~65 岁,平均37.5 岁.桡骨干单骨折13 例,尺骨干单骨折18 例,前臂双骨折2 例.结果 30 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8~16 个月,平均13.4 个月,29 例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 周,1 例桡骨干骨折出现不愈合,后给予更换内固定后愈合.根据Anderson 评分,优21 例,良7 例,可1 例,差1 例,本组优良率93.3%.结论 Acumed 前臂髓内钉具有手术简单、微创等优点,对骨折愈合及伤肢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低分子肝素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危象的预防

    作者:王欣;张世民;祝晓忠;张英琪;俞光荣

    目的 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存活质量.方法 自2008年3 月至2012 年3 月,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创面17 人,共19 指,皮瓣面积1.8 cm×1.4 cm~3.5 cm×2.5 cm,蒂长1.5 cm~2.2 cm.术后除常规处理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IU,每日一次,共5 d.术后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情况.结果 皮瓣早期血液循环良好.皮瓣持续渗血时间及渗血量较多,在皮瓣外形成质软的凝血块,用药过程中皮瓣边缘不易形成黑色血痂,过程中均未出现静脉危象,所有皮瓣均存活且存活质量高.术后随访3 周~6 个月,皮瓣颜色和周围皮肤基本一致,质地较软,手指活动功能满意.结论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能延长逆行岛状皮瓣术后皮瓣渗血时间,减轻皮瓣早期静脉回流的负荷,有效预防皮瓣发生静脉危象,提高了皮瓣的存活质量.

  • 半腱肌腱加强重建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作者:安维军;郑建平;孙建斌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类型及使用半腱肌腱加强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 年6月至2012 年6 月,使用内侧副韧带修补及半腱肌腱重建加强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38 例,男25 例,女13 例;年龄22~57 岁,平均42 岁.左侧16 例,右侧22 例,皆为单侧致伤.根据临床分级标准,Ⅱ度损伤2 例,Ⅲ度损伤36 例;新鲜损伤30 例,陈旧损伤8 例.结果 38 例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 个月,平均8 个月.按改良Lysholm scale 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4 例,良11 例,可2 例,差1 例,优良率92.1%.结论 断端修补缝合联合半腱肌腱重建加强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作者:张贯林

    目的 评价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并与普通交锁髓内钉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6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30 例,使用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B 组30 例,使用普通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两组远端2 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一次性锁定成功率.对两组分别就其平均手术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HSSknee rating score 法评定功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远端2 枚锁钉锁定成功时间:A 组(7.9±3.7) min,B组(18.1±4.8)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 <0.05);一次性锁定成功率:A 组97%,B 组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P <0.05);A 组骨折延迟愈合1 例,骨折短缩移位1 例;B 组断钉1 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3 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HSS knee rating score 法评定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2,14.75,7.46,P <0.05).结论 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满意,与普通交锁髓内钉比较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优势.

  • 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的治疗进展

    作者:庞伟峰;张邵军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21%,其中3.9%~7.5%为高能量损伤所致[1].国外骨科医生对骨盆骨折关注开始于20 世纪40 年代,多为个案报道,治疗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Holdsworth[2]报道50 例骨盆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远期随访,结果不尽人意,在27 个骶髂关节分离的患者中12 例参加了重体力劳动,15 例丧失了工作能力,且有长期骶髂关节疼痛史.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治

    作者:李笛;汤健

    肘关节脱位可以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简单型脱位仅有关节囊和韧带的损伤,而复杂型脱位常合并有肘关节周围的骨折.1996 年Hotchkiss[1]首先将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头骨折的这种复杂型脱位命名为"terribletried injuries of the elbow",国内学者大多将其翻译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2005 年Armstrong[2]重新定义为肱尺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或不伴有内侧副韧带、屈肌-旋前圆肌止点、伸肌总腱、肱骨头及尺骨滑车切迹等骨与软组织损伤.

  • 金属内固定材料腐蚀性断裂1例

    作者:宋昱庆;赖爱宁;黄飞;戴志元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9 岁,因"左踝骨折术后19 年,要求取出内固定物"入院.患者于19 年前不慎被机器绞伤左踝部,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内外踝开放性骨折.行左内外踝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恢复好.1 个月前患者出现左踝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就诊,要求手术取出内固定装置.门诊查X 线片提示:左内外踝骨折行内固定术后,骨折已骨性愈合,内踝克氏针断裂.

  • 自体髂骨"T "或"J"型支撑植骨治疗胫骨近端瘤样病变骨缺损

    作者:彭军;马洪良;肖蓉倡

    特殊情况下,如经济困难、对移植物和异物严重过敏等,患者不能接受同种异体骨移植来填充因切除胫骨近端瘤样病变后遗留的较大骨缺损,选择其双侧髂骨作为移植材料来修复缺损是相对较好的治疗方式,却增加了手术难度和供区骨量不够的风险.现介绍2 例如下.

  • 小切口微创技术治疗外伤性滑囊炎

    作者:赵巨伟;周庆文;仇小华;马宝银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外伤性滑囊炎的方法.方法 2009 年2 月至2011 年8 月,我们采用体表小切口外加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外伤性滑囊炎18 例.男13 例,女5 例;年龄25~48 岁,平均36.5 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至手术时间2 周~3 个月.结果 通过体表小切口外加VSD 的方法治疗后滑囊彻底消失,局部皮下无积液及波动感,皮肤全层与深层组织贴附紧密,伤口一期愈合.本组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个月~1.5 年,滑囊无复发和残留.结论 小切口外加VSD 技术治疗外伤性滑囊炎疗效显著,远优于常规治疗,可靠、安全、应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少年Tillaux 骨折

    作者:山成才;罗海兴;张春花;丁启龙;赵发寿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少年Tillaux 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07 年5 月至2012 年9 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青少年Tillaux 骨折8 例,其中男5 例,女3 例;年龄11~16 岁.均为外伤所致,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后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的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5~2 年,患者骨折均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采用美国足踝外科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8 例均在96 分以上.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Tillaux 骨折固定可靠,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创伤和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不同吻合面积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英伟;段王平;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目的 比较神经端侧吻合处不同接触面积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观察面积因素在神经端侧吻合法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50 只健康SD 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损伤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修复方法不同,分为A、B 两组,每组25 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支后3 mm 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吻合于胫神经.A 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吻合;B 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第8 周分别对三组大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腓肠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和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 B 组肌湿重检测、肌电图、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检测指标在8 周时与A 组比较,各项检测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后行神经端侧吻合法修复神经,神经纤维再生良好;增大神经断端接触面积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吻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不同比例软骨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对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影响

    作者:蒋恺;秦涛;麻文谦;顾红星;朱玮;王逸群;窦帮;李军

    目的 以不同比例将大鼠软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u,BMSCs)依次体外及体内混合培养,探讨二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佳比例.方法 分别取1 个月及1 d 龄SD 大鼠的BMSCs 及关节软骨,原代软骨细胞与第2 代BMSCs 混合比例为全软骨细胞组、3∶1、1∶1、1∶3、全BMSCs 组,共五组.以终浓度4×10 /mL 种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支架上,体外培养4 周后,植入裸鼠皮下继续培养,8 周后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切片、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及检测氨基糖胺多糖的含量.结果 软骨细胞与BMSCs 混合比例3∶1 组较其他各组所构建出的组织工程软骨体积大,厚度厚,有光泽;组织染色见软骨细胞增殖较旺盛,被大量细胞外基质包围,分布均匀,并可见软骨陷窝;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见细胞内和细胞外基质发出的红色荧光较明亮;3∶1 组的组织块氨基糖胺多糖含量(470.38±29.78) μg 高于其他各组(P <0.05).结论 软骨细胞与BMSCs 混合培养有助于节省软骨细胞,二者混合浓度比例以3∶1 好.

  • 跟骨B(o)hler 角改变对跟骨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王一民;黄爱军;黄醒中;周序玲;曾瑞芬

    目的 以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B(o)hler 角改变不同角度后跟骨应力的变化情况,为B(o)hler 角作为临床判定骨折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正常足踝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B(o)hler 角减少5°、10°、15°、20°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5 种模型的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及位置.结果 正常模型跟骨的应力集中出现在后关节面后内方、后关节面前内方及跟骰关节面,大应力出现在后关节面后内方,大应力值16.608 MPa.B(o)hler 角减小后跟骰关节面处应力集中消失,B(o)hler 角减少5°、10°、15°及20°时,应力峰值分别为18.492 MPa、18.603 MPa、19.674 MPa及19.899 9 MPa.结论 B(o)hler 角可作为临床上判定跟骨骨折严重程度和评估跟骨骨折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且术中应尽可能将B(o)hler 角恢复至正常,若复位困难时至少应复位到减少15°以内.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