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体半腱肌重建锥状韧带、斜方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三度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薛辉;张静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锥状韧带、斜方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三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锥状韧带、斜方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三度肩锁关节脱位8 例(Rockwood分型Ⅲ型、Ⅳ型).全部一期自体半腱肌重建锥状韧带、斜方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三度肩锁关节脱位.结果: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术后进行ASES 评分为89.3 分,主观VAS 评分为1.2分;优2例,良4 例,一般1例,差1 例,总体优良率为75%;末次随访ASES 评分为91.3± 2.1分.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锥状韧带、斜方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三度肩锁关节脱位确实可靠,经济实惠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ACL远期疗效评定

    作者:陈华

    目的:观察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移植物重建的远期疗效,对其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收治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采用关节镜下重建的患者67例,抽取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各15例,共30例,随访时间38~128个月,平均64个月.对其术前和近期的症状、体征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髌腱组和半腱肌股薄肌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长期观察,采用髌腱和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式是有效可行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移植肌腱的强度也会有所下降.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髌下疼痛发生率高于股薄肌半腱肌肌腱.

  •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作者:李百华;王献印;陈向军;张作峰;王晓冰;韩文朝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6例(18膝)复发性髌骨脱位行关节镜下半腱肌腱重建MPFL的手术治疗.结果 16例随访6~23个月,术后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为92.8分.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MPFL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术后肌腱再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义辉;崔国庆;刘雯爽

    目的 观察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取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术后肌腱的再生情况.方法 笔者自2014-08-2014-11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47例,术后平均29个月行双侧半腱肌腱物理查体检查,了解肌腱再生情况.结果 47例中肌腱再生36例,再生率为76.59%.再生肌腱的力量与对侧肌腱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取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后肌腱能够再生.

  • 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雷;陆伟;吴冰;柳海峰;李皓

    目的 比较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4-12在踝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下分别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68例.半腱肌腱组35例,异体肌腱组3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评分、IKDC评分、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结果 68例均获得13~38(22.7±5.2)个月随访.半腱肌腱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异体肌腱组,但在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方面优于异体肌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评分、IKDC评分、距骨倾斜角和距骨前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半腱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均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临床中可根据患肢膝关节健康状况、运动期望值及经济承受能力综合分析,个体化选择移植物.

  • 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位点的选择与固定

    作者:李大刚;吴志伟;杨俊;郭元利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时等长点及骨隧道角度的选择.方法 经临床及膝关节镜检查诊断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者27例.术前、术后用Harner的四分法将Blumensaat线四等分,设计理想的等长点和骨隧道.术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27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45.5±6.5)分,术后(96.2±2.2)分,(P<0.01).结论 关节镜下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手术中,准确定位等长点,良好的隧道角度,术前、术后进行分析,有助于减少因骨隧道位点不正确,而引起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及髁间撞击征.

  • 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四股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

    作者:狄正林;章军辉;何志勇;张经伟;冯建翔;徐荣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四股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取自体的双侧半腱肌腱对折成四束后对12例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新鲜损伤5例,陈旧性损伤7例;Ⅱ度损伤4例,Ⅲ度损伤8例)行关节镜下重建,移植肌腱股骨侧用Endopearl加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tix固定.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4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为阴性;Lyshlom评分从术前(85.55±2.68)分增加至术后(90.6±2.3)分.结论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tix固定四股半腱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方法确切,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

  • 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21例

    作者:李程;张立

    前十字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将继发半月板、软骨损害及膝关节退行性变.自2000年8月~2004年7月行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 21例,疗效满意.

  • 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

    作者:夏春;周江南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较常见的膝部损伤之一.在美国每年新增ACL损伤病例近10万例,且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长趋势[1].ACL损伤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损伤,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已被临床广泛采用.该术式虽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高达10%~25%的失败率[1].决定手术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替代物的选择仍是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替代材料有自体替代物、同种异体替代物和人工合成材料三大类.自体材料移植重建ACL仍为首选.现临床常用的自体重建材料有中1/3髌腱-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Hamstring肌腱)和股四头肌腱-骨等.1/3髌腱-骨具有强大的抗折抗拉性能,骨-骨间易于内镶钉(interference screw)坚强内固定和骨性愈合以及临床应用疗效好等优点.关节镜下1/3髌腱-骨重建ACL术已成为治疗ACL损伤的金标准.然而,由于其供区并发症较多[1-7]和多束Hamstring肌腱优良性能,多束游离Hamstring肌腱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大有取代1/3髌腱-骨的趋势.

  • 解剖重建喙锁韧带和上方肩锁韧带治疗慢性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汪滋民;李明;许硕贵;纪方;禹宝庆;张秋林;张春才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报道很多,但对受伤时间大于3周的慢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却鲜有报道.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慢性肩锁关节脱位(>3周)患者9例,均采用不可吸收线维持喙锁间隙,并取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的手术技术治疗,早期的随访结果满意.

  • LARS人工韧带及四股半腱肌腱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张卫国;王立德;朱继华;李洪敬;张羽飞;于利

    尽管国外近年采用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越来越多,但人工韧带在国内的应用并未普及,且临床上仍不乏争议[1].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62例患者分别实施四股半腱肌腱及LARS人工韧带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对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评价两种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疗效与差异,现报告如下.

  • 四股腘绳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后骨隧道增宽与术后康复程序的关系

    作者:余家阔;Hans H Paessler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骨道增宽与不同康复程序的关系.方法将65例用四股半腱、股薄肌腱重建ACL的患者分为2组,A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2±12.4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德国Paessler教授的技术进行单纯ACL重建,术后用激进的康复程序进行功能康复.B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0.3±10.3岁),所有患者除了ACL重建外,还同时接受了半月板缝合修补手术或用Microfracture方法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这组患者术后均用保守的康复程序进行康复治疗.术后6个月用CorelDRAW8.0软件对数字化的标准后前位和侧位X线片上胫骨骨道的的上、中、下部的宽度进行测量,去除测量结果中X线片的放大值后进行t检验.结果采用保守康复程序的B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上,胫骨骨道的前后径和横径的上、中、下部的增宽程度均比采用激进康复程序的A组要明显减小.结论手术后康复程序是ACL重建手术后骨道增宽的原因之一,它可能通过影响骨道增宽来间接影响功能恢复和远期疗效.

  • 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组织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永健;敖英芳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12月内移植物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用兔做实验对象,取同侧自体单股半腱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分别于术后第2周、第1、2、4、6、9、12月取材,观察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大体形态,运用HE、甲苯胺兰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过程.结果:关节腔内的移植物在术后第2周表现为明显的组织坏死,第1月有新生组织自外周长入替代,第2月富含细胞,但胶原纤维无序,第4月细胞数目减少,胶原纤维纵向排列较规则,第6月组织学形态类似正常前交叉韧带,第9月进一步成熟,第12月更加接近正常.甲苯胺兰染色显示:术后第12月关节腔内移植物出现异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各期移植物均以Ⅰ型胶原为主,Ⅲ型胶原分布于长入替代的新生组织中,术后4个月以后移植物中Ⅲ型胶原呈弥散分布.结论:关节腔内的半腱肌腱移植物经历组织坏死、新生组织长入替代和塑形改建过程,其组织学形态在术后第6月与正常前交叉韧带相似,第12月接近正常,但其胶原分布情况仍有别于正常前交叉韧带.

  • 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和止点形成实验研究

    作者:王永健;敖英芳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12个月内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同侧自体单股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2周,1、2、4、6、12个月取材,采用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道内腱骨间愈合和止点形成的组织学变化过程.结果:术后2周,腱组织坏死,腱骨间形成肉芽组织界面,其中的新生组织细胞向坏死腱内长入、替代,术后1个月腱骨间形成Sharpey纤维连接和纤维软骨,术后4个月形成潮线样结构,6个月形成直接止点的四层结构,12个月更加成熟.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间的愈合是一个由间接止点转化为直接止点的骨源性渐进过程.

  • 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肌腱再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熹;敖英芳

    目的:应用超声仪观察切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肌腱的再生情况.方法:39例用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后平均13个月行双侧半腱肌腱股薄肌腱超声检查,了解肌腱再生情况并对比其长度和截面积的变化.结果:超声检查显示39例患者中有肌腱再生26例,再生率为72%.再生肌腱长度和截面积与对侧肌腱相比无明显差异.26例患者半腱肌腱股薄肌肌腹有萎缩.结论:切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肌腱能够再生.

  • 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Cyclops综合症临床研究

    作者:王健;敖英芳

    目的:研究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膝关节内Cyclops综合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2005 年197例采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后取出内固定患者,平均年龄25.85岁.取内固定时通过病史、体征、X线及KT-2000评估膝关节功能,手术同时进行膝关节镜探查,观察关节内髁间窝增生物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发现有髁间窝结节样增生物(统称为Cyclops病变)形成28例,其中2例伴有伸膝受限(同健侧膝关节比较),Cyclops综合症的发生率为1.02%(2/197).无Cyclops病变的患者中伸膝受限5例.根据是否存在Cyclops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Cyclops组和非Cyclops组,两组伸膝受限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Cyclops病变的病理表现为增生变性的瘢痕样组织,无骨性成分.Cyclops组患者取钉时KT-2000检查结果显示134N下差值平均为1.8mm,有24例均恢复到原来的运动水平.结果表明,采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Cyclops病变发生率较高,但产生伸膝受限(Cyclops综合症)的发生率低.

  • 可吸收性材料辅助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兔前交叉韧带组织学转归实验研究

    作者:王永健;敖英芳

    大体形态;运用HE染色观察关节腔内重建韧带中可吸收线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关节腔内重建韧带中间的可吸收线在术后2周未见明显变化,1个月有降解吸收表现,2及4个月未再观察到可吸收线.术后各取材时间点,实验侧和对照侧的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肉眼和组织学表现无差别.结论:置于ACL重建移植物中间的可吸收性材料在术后2周~2个月内随自身新生组织的长入而逐渐被降解吸收,后被胶原纤维组织完全替代,与胶原纤维组织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重建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无影响.

  • 半腱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

    作者:刘澍;吕玉江

    目的:临床观察动静力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手术效果.方法:膝后"L"形切口.长约12cm.沿半腱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间隙进入,游离腓肠肌内侧头肌腱,于起点处切断.找出半腱肌腱游离至腱腹交界处切断,近断端与半膜肌缝合,远端游离至胫骨内髁处.由胫骨内髁向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做骨隧道.股骨内髁上方另做长约3cm纵行切口,向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处做骨隧道.先将半腱肌腱经胫骨隧道引至膝关节后侧,再与腓肠肌内侧头肌腱同时经股骨内髁隧道穿出,屈膝30°位,向前牵拉胫骨近端,拉紧肌腱后固定于股骨内髁.术后屈膝30°石膏托固定6周.结果:本组22例获0.5~5.0年随访,平均1.7年.19例关节活动良好,无伸膝受限者,股四头肌肌力正常,无明显肌萎缩.3例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但行走无关节不稳,患者满意.结论:半腱肌腱与腓肠肌内侧头联合重建后交叉韧带后,关节稳定,功能良好.

  • 关节镜下利用半腱肌腱重建晚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

    作者:张连起;王志京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利用同侧半腱肌腱重建晚期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7年1月-2006年6月,关节镜下利用半腱肌腱重建晚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26例.结果 24例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患膝手术前后的功能,术前平均36分,术后平均85分,优良率86%,术前26例膝后抽屉试验阳性,术后3膝弱阳性,术前22膝lachman试验阳性,术后2膝弱阳性,术后遗留膝关节运动后疼痛1膝,可忍受,1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达25°,经膝关节粘连松解,功能完全恢复.所有病例未出现股后肌无力及隐神经损伤.结论 应用半腱肌腱重建晚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恢复了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结构,及膝关节的稳定.该技术取材方便,手术方法简单,无需内固定.

  • 腘绳肌腱取材后再生的研究

    作者:刘彩龙;赵金忠

    随着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数量的增加,前十字韧带移植物的选择成为前十字韧带损伤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诸多可供选择移植物中,腘绳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具有取材方便、生物力学强度高、优良的手术重建效果和小的供区病损等特点,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1-5].腘绳肌腱在取材后能够再生这一发现,进一步增加了其作为移植物的优势.本文综述有关腘绳肌腱取材后再生研究的文献,以阐明再生肌腱的解剖形态、再生机制、肌腱再生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和再次取材的可行性.这些问题的理解对于患者的选择、康复计划的制定、肌腱再次取材和首选移植物的确定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5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