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间接复位LCP联合钛缆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

    作者:陈义权;谢贵四;胡继功;张弢;洪登北;杨成华;赵立勇

    目的 探讨间接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联合钛缆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LCP联合钛缆采取间接复位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7例.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骨折均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4周(10~16周).结论 间接复位LCP联合钛缆治疗髋部髓内钉周围骨折方法简单、固定牢固、效果满意.

  • 钛缆半环扎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作者:邵钦;李旭;刘林;徐贤;吴韦

    目的 探讨钛缆半环扎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间采用钛缆半环扎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24例,按AO分类,均为A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24个月,平均20个月,采用Bostman等[2]提出的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本组平均分为29.2分,其中优21例,良3例.所有骨折均愈合,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钛缆半环扎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术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观察

    作者:郭政;苗胜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术式选择并观察其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间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例为椎间孔型,椎间孔型合并椎间孔外侧型1例,椎间孔外侧型3例.分别采用经半椎板—关节突关节切除人路及经小关节突外手术入路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4~18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Macnab分级,优9例,良1例,总优良率91%.结论 采用经半椎板—关节突关节部分切除入路及经小关节外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应用Bold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王东;李孟军;韩爽;占新华

    目的 探讨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到2010年12月用Bold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面骨折39例,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39例均获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1.2±4.5)个月;骨折全部一期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髓炎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采用TAM/TAF评分标准对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32例,良5例,可2例.结论 Bold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面骨折对骨折端有加压作用,具有固定稳固、可经关节面置入等优点.

  • 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贺毅;沙宇;卢正楷;王必胜

    目的 探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 从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记录手术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1例出现对侧下肢静脉血栓,经治疗后好转;1例Evans Ⅳ型骨折术后2个月复查时出现髋内翻.全部病例无断钉、退钉及切出.骨折在3~5个月愈合.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优51例,良9例,可6例,优良率达90.9%.结论 采用对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早期能够行患髋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良好.

  • 闭合性膝关节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临床诊治

    作者:王建兵;孙振中;陈学明;刘军;宋晓军;顾三军;马运宏;刘勇

    目的 探讨闭合性膝关节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4年7月至2009年3月共收治闭合性膝关节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4~62岁,平均38.3岁.平均复位时间伤后1h,通血时间4 h.动脉修复方法:端端吻合10例,大隐静脉移植4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年.肢体全部存活.3例有轻度跛行.但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 对照健侧,仔细临床检查是诊断血管损伤的主要方法.及时手术恢复循环是保肢的关键.急诊手术以保肢为重点,延期行关节韧带的修复.

  • Lisfranc损伤的治疗策略

    作者:涂应兵;李志华;汪波;高泓一;邹三明

    目的 探讨Lisfranc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10例Lisfanc损伤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本组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年,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中足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足进行功能评定,患者平均85分(74~92分),90~100分2例.80~90分6例,70~80分2例.结论 掌握跖跗关节的详细解剖及生物力学对诊断很重要,对Lisfranc损伤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连海云;罗建成;王波;王志国;李波;乔木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7年8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腘绳肌腱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7~48岁,平均32岁.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检查膝关节稳定性、活动性、疼痛部位情况及上下楼梯能力等.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8个月为69~95分,平均83分.结论 根据患者年龄及职业来选择手术方式,对运动损伤,年龄偏小运动量大的青壮年采用双束重建;对非运动损伤,从事体力劳动者且年龄偏大的成年患者采用单束重建,均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术后摄X线片显示关节对合良好,重建骨隧道无扩大,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 密骨胶囊对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C末端肽的影响

    作者:陈爱宝;龚琦;刘强;谈俊;曾国庆

    目的 观察密骨胶囊对骨吸收参数指标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13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6例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密骨胶囊口服治疗,各组均经6个月治疗.分别于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1、3、6个月抽血,用ELISA法测其血清中1型胶原C末端肽、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结果 用药1个月后,两组血清骨吸收参数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用药3个月后,治疗组骨代谢指标下降非常明显(P<0.01),基本达到正常值;患者服药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骨胶囊能够明显降低血清中的Ⅰ型胶原C末端肽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水平,阻止骨量丢失,抑制过高的骨转换,使骨的代谢达到新的平衡,提高骨质量,具有明显的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 Hoffa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何建新;袁延红;芮历宁;徐耀;刘延辉;俞卫忠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Hoffa骨折的技巧及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5-2010年手术治疗12例Hoffa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1~60岁,平均38.4岁.手术中取侧后方切口,骨折复位后,以松质骨螺钉由后向前固定.术后常规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功能恢复参照Letenneur方法进行评估,12例患者中优良10例,可2例.结论 Hoffa骨折需积极处理,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较好.

  • 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宋庆华;赵望明;许安荣;王子霄;李玉斌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使用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骨折术后骨髓炎的病例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1~50岁,平均37.3岁.其中股骨4例,肱骨2例,锁骨2例,胫骨4例.以上病例均为术后感染,病程早为3天,晚为6个月.术前均常规行伤口及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其中7例细菌培养阳性.手术行伤口扩创,窦道切除,术中取病灶细菌培养+药敏,植入万古霉素骨水泥,比例为1∶20,术后常规行伤口负压引流,全身使用敏感抗生素或万占霉素治疗.分别于术后3d、1周、2周、6周行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所有患者骨髓炎均得到有效控制,骨折均得到愈合,7例患者行2次手术取出骨折固定物.结论 万古霉素骨水泥能有效的治疗术后骨髓炎,控制感染.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是临床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 改良广泛切除术治疗股深部单间室软组织肉瘤

    作者:夏青;魏振;周兵;江海良

    目的 总结应用改良广泛切除术治疗股深部单间室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经验,探讨应用指征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改良广泛切除术治疗股深部单间室软组织肉瘤患者27例,男5例,女22例;年龄46~59岁,平均55.7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脂肪肉瘤9例,滑膜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2例,纤维肉瘤4例.肿瘤位于前骨筋膜鞘15例,位于后骨筋膜鞘11例,位于内侧骨筋膜鞘1例.术中按照“无瘤操作原则”行肿瘤的改良广泛切除术,术后采用国际保肢协会下肢标准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例失访,其余患者随访2~24个月,平均8.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8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50 mL,术后所有病例切口均甲级愈合,复发1例,行髋关节离断术后未再复发,无远隔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发生;按照国际保肢协会下肢标准来评估术后效果,平均得分为疼痛5分,功能4分,心理承受3分、支持物5分,行走4分和步态4分,总分25分.结论 改良广泛切除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是治疗股深部单间室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措施.

  • 全髋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

    作者:赵瑞林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经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19例(28髋).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4~52个月,平均36个月.根据Harris评分系统对功能进行评价.术前Harris评分15~52分,平均26.8分:术后65~92分,平均84.6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无并发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发生髋关节疼痛1例,再强直1例,异位骨化2例,随访无髋关节脱位.未发现无菌性松动.结论 经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是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重建髋关节、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理想方法.

  • 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材料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

    作者:马向阳;刁振鸿;秦步平

    目的 评价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材料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30例肱骨髁间C型骨折采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截骨处采用可吸收张力带固定,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摄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30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出现桡神经牵拉伤1例,经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恢复;异位骨化1例,肘关节恢复满意.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11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80.3%.结论 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重建锁定双钢板结合可吸收材料内固定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优点,功能恢复良好.

  • 粗钻头法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

    作者:潘海棠;廖洪益;周礼兵;邱菊;李莉华;管胜宏;祝茂松

    目的 探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采用粗钻头法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11例严重距下关节炎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岁.右足6例,左足5例.其中陈旧性跟骨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9例,骨关节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采用跟骨外侧切口,以4.5mm粗钻头于距下关节处开出骨道,取髂骨植入.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42个月,平均2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按视觉模拟法对疼痛评分,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为5.9~7.5分(平均6.7分)及1.1~2.0(平均1.5分).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一踝评分系统评分,从术前41~67分(平均55.6分)至末次随访72~94分(平均83.7分).优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1.8%.结论 应用粗钻头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临床操作简便、易行、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足母)外翻的临床病理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张毅;黄继春

    目的 分析(足母)外翻患者的临床病理变化特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小切口、跖骨颈梯形截骨致嵌插骨折、辅以软性外固定治疗(足母)外翻106例(182足),均为女性;年龄18~50岁,平均42岁.术前负重位X线检查(足母)外翻角为20°~40°,平均28.6°;第1、2跖骨间(intermetatarsal angle,IM)角为9°~15°,平均11 °.均合并有(足母)囊炎.结果 本组(足母)外翻的病理改变主要为以下几种类型:即第1跖骨内收、IM角增大;第1跖内翻、(足母)囊炎及第1跖趾关节半脱位;第2、3跖骨头处胼胝;第2趾呈锤状趾;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足母)外翻复发1足,(足母)内翻1足,转移性跖骨痛2足.结论 根据(足母)外翻患者的临床病理改变特点,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明显提高矫形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 聚髌器两种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曾本强;罗凌云;杨勇;朱利军;宋小强;杨林;胡兵;陈伟

    目的 评价记忆合金聚髌器钻孔和不钻孔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 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传统方法不钻孔治疗髌骨骨折22例,改良方法在髌骨上极钻孔治疗髌骨骨折32例.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1.5年.传统组:优14,良5,中2,差1.改进组:优27,良3,中1,差1.传统组优良率86%,改良组优良率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能够充分发挥张力带固定的作用,固定更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效的改善膝关节功能.

  • TightRope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

    作者:任世祥;林源;张博

    目的 观察TightRope治疗急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TightRope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3~55岁,平均38.2岁.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8例,良3例.结论 应用Tight Rope固定技术治疗Rockwood 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易、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可吸收锚钉止点重建伸指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陆剑锋;刘宗宝;崔志浩

    目的 观察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科收治20例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处断裂,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效果及优缺点.结果 随访6~24个月,未发生肌腱再次断裂及手指严重功能影响.按照Dargen功能评定标准,20例可吸收锚钉患者优良率为95%.结论 应用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具有材料可吸收、异物残留少、并发症少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髋关节内侧切口在股骨近端内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涛;尚希福;贺瑞;胡飞;葛畅

    目的 探讨髋关节内侧切口在股骨近端内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股动脉内侧腹股沟韧带远端横行切口,显露耻骨肌与长收肌,向外侧牵开血管神经,沿着肌肉间隙进入,必要时沿肌肉方向纵向打开肌肉,牵开后可显露小转子和关节囊内侧部分,可将长于股骨近端内侧的病变清除.术后观察16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18.9个月.内侧切口组手术时间为(48±2.3)min,术中出血量(100±8.6) mL,术后引流量为(80±6.5) mL,术后无一例出现关节感染及脱位.结论 建议术者采用髋关节内侧切口切除股骨近端内侧的病变.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作者:杨峰;唐淼;许康永

    目的 观察和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1例,31椎.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有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有临床症状,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胸腰段骨折手术决策流程的量化及临床应用

    作者:王方永;洪毅;张军卫;白金柱;唐和虎;关骅

    目的 评估一种量化的胸腰段骨折手术决策系统在临床实践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首先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体会,选取国际公认的相关分类和评分方法,构建胸腰段骨折手术决策量化评估体系.使用该评估体系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我科的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资料完整者共48例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患者术前资料,使用该决策系统评估患者的手术指证、手术入路和手术固定节段.然后与患者实际接受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估结果不一致者,分析原因.有再次手术指证者行二次手术并进行随访.有二次手术指证而患者不接受手术者仅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果 手术指证确定方面:使用评分系统确定具备手术指证者44例,实际接受手术者48例.评分认为不应接受手术的4例均为Denis压缩骨折.在手术入路方面:确定具备前路手术指证者10例,后路指证者32例,前后联合手术者2例,无手术指证者4例;实际接受前路手术者4例,后路手术者44例,前后联合手术者0例.其中评分认为应接受前路手术或前后联合入路、实际却接受了后路手术的12例患者中,有8例实施了经后路伤椎植骨或经伤椎椎弓根固定(67%).在固定节段方面;评分系统认为长节段固定者为18例,短节段固定者为26例,无手术指证者4例;实际接受长节段固定者17例,短节段固定者31例.结论 对胸腰段骨折情况进行量化对确定手术指证、手术入路和手术固定节段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患者全身情况、手术医师的技术和手术医院的软硬件设施等因素对手术决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转子间骨折的微创治疗

    作者:申剑;文良元;赵立连;薛庆云

    目的 利用计算机导航定位、引导,实现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手术的微创化.方法 自2006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了8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为新鲜外伤性骨折.其中76例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近端髓内固定手术,男28例,女48例;年龄59~96岁,平均76.8岁.76例中27例选择了术中导航辅助下内固定,其余49例采用常规方法内固定.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均有内科并存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显性出血量、术中曝光次数、手术创口大小.结果 两组在术中显性出血量、术中曝光次数、手术创口大小等方面进行比较,导航组均优于常规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导航辅助可以作为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微创方法,可以使手术定位准确,内固定位置更理想,减少术中失血及X线的曝光次数.

  • 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的治疗分析

    作者:沈洪晖;沈国平;何辉;李海涛

    目的 探讨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隐匿性后踝骨折的发生原因、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案.方法 于2005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22例,其中有显性后踝骨折6例.采用胫骨髓内钉固定8例,胫骨下端前侧钢板1例,胫骨前外侧钢板13例;2例腓骨中段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其余腓骨均未固定.结果 术中有4例患者在应用前外侧钢板固定远端时发现隐匿性后踝骨折并移位,1例采用胫骨髓内钉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X线片发现隐匿性后踝骨折伴移位.结论 术前没有CT、MRI检查能够确诊后踝骨折类型和大小时,胫骨下端前外侧钢板可作为首选的内固定.

  • 关节镜和开放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的Meta分析

    作者:王富明;陈鸿奋;王钢;魏宽海

    目的 系统评价关节镜下和开放手术治疗青壮年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6期)、MEDLINE(1966年至2011年6月)、EMBase(1966年至2011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1年6月)、PubMed(1966年6月至2011年6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手互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所有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比较治疗青壮年患者(18~55岁)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2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肩关节Rowe评分(WMD=4.43,95%CI 2.27~6.59),关节镜手术治疗组优于开放手术治疗组.但二者在术后肩关节不稳复发(RR=1.31,95%CI 0.51~3.34)、术后神经损伤(RR=0.51,95%CI 0.11~2.32)、术后再手术(RR=0.49,95%CI 0.11~2.27)、术后恢复伤前功能(RR=0.96,95%CI 0.80~1.15)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手术治疗青壮年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术后肩关节Rowe评分具有优势,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二者间无明显差异.

  • 联合(足母)趾截骨手术在(足母)外翻矫形中的价值

    作者:贾璞;刘凤岐;鲁英

    目的 探讨(足母)趾截骨手术(Akin截骨术)在册外翻畸形矫形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联合使用Akin截骨术治疗(足母)外翻患者32例49足.在本组患者中,术前均拍摄患足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足母)外翻角、跖间角、远侧关节固定角,依据跖间角分别采用Chevron截骨术(Austin手术),跖楔关节融合手术(Lapidus手术)或第一跖骨基底斜楔形截骨(Juvara手术).术后及随访测量(足母)外翻角、跖间角、远侧关节固定角改变.采用AOFAS评分对患足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足母)外翻角由术前(39.7±7.5)°纠正为(16.1±7.6)°,P<0.05,平均纠正(25.9±9.5)°;跖间角由术前(15.4±3.9)°纠正为(7.6±2.5)°,P<0.05,平均纠正(7.1±3.0)°;远侧关节固定角由术前(6.3±2.7)°纠正为(-5.3±4.0)°,P<0.05,平均纠正(11.4±4.0)°;AOFAS得分由术前平均43.5分提高至85,6分,P<0,05.结论 Akin截骨术是(足母)外翻矫形程序中的一种辅助手术,可以改善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操作简便、安全.

  • 涉及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体会

    作者:闫英杰;程战伟;闫韶华;冯凯

    目的 探讨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骨盆重建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涉及髋臼四边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我科治疗的24例涉及髋臼四边体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8~59岁,平均38.5岁.骨折按Letournel分类,后柱骨折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2例,横形骨折3例,“T”形骨折3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12例.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个月.临床疗效按照改良后的Modified d'Aubigne and 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9.1 6%.结论 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联合入路骨盆重建钢板结合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四边体骨折,具有显露清楚、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是治疗涉及髋臼四边体骨折合并股骨头中心脱位的有效方法.

  •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闫军;周劲松;孙成良;胡波;李雷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12例,Ⅳ型7例.闭合复位,经皮置入PFNA.结果 手术时间32~75 min,平均46.40 min.术中出血量60~140 mL,平均84.3 mL.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及退出、髋内翻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疗效依照Kuderna改良Merle D' Aubigne标准评估,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PFN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物.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

    作者:张立元;张志国;邢文钊;邸军;张纯朴

    目的 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针对41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0例行髓内钉取出加滑槽植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A组),21例行断端周围植骨加锁定钢板辅助固定(B组),评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植骨愈合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8~13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0±25) min、(90±17)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36±60) mL、(304±37) 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0%、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均可得到满意的疗效.骨折断端周围植骨加钢板辅助固定治疗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 360°节段融合技术在峡部裂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朱敏;徐永清;邬江;丁晶;朱跃良;陆声

    目的 探讨360°节段融合技术在青年腰椎峡部裂翻修中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前、中、后柱360°脊柱节段融合方法翻修治疗峡部裂修补失败患者10例,术后3d开始下床活动,腰围固定2个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3h,平均失血量为250 mL,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个月内愈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360°脊柱融合方法在腰椎峡部裂翻修中取得了良好疗效,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江峰;刘雪涛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对8例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以前臂后侧皮神经重建感觉,皮肤缺损面积为3.0 cm×1.5 cm~7.5 cm×3.0cm,采用端端或端侧吻合法.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及手部功能均良好,供区仅留线状瘢痕.结论 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轴心血管的穿支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质地优良、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缺损的较好方法.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邱旭升;陈东阳;徐志宏;史冬泉;蒋青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隐性失血量,并分析影响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48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其中女42例,男6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65岁.通过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量后得隐性失血量.分析年龄、性别、诊断、身高、体重、BMI、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者以及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与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结果 术中出血量为(541±271)mL(200~1700mL),术后引流量为(479±249)mL(50~l010mL),显性出血量为(1020±327)mL(440~2 220 mL),总失血量为(1 963±734) mL(92~3 926 mL),隐性失血量为(942±692)mL(-502~2 716 mL).因此,隐性失血占总失血的48.0%.隐性失血与身高、体重都有明显正相关,但与BMI没有明显相关性,另外,隐性失血还与术后引流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约占总失血量的一半,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且术后引流量少时更不能忽视隐性失血的存在.

  •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谭家昌;徐鸿育

    股骨干骨折约占儿童骨折的1.6%,在美国,其年发病率为1/5 000[1].其治疗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选择:患者年龄、骨折类型、伴随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情况[2].幸运的是大部分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结果满意,尽管骨折类型、部位和治疗方法各异,大部分均能快速愈合.同样存在不满意的效果,包括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下肢不等长、成角和旋转畸形,血管和神经损伤.骨折的治疗方法[3]包括使用帕夫利克约束带、牵引、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弹性或坚强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新进展

    作者:李梁涛;谷贵山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adult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ADDH)因为病史较长、局部解剖异常、生物力学特点的变化以及继发骨关节炎等原因使其治疗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人工髋关节置换作为一种终末的治疗手段,已经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有诸多问题,例如:分型、病理、手术的时机、假体的选择、股骨截骨、术后双下肢等长等,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针对上述等问题,结合近年来文献的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提供相关的经验或理论依据.

  •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例

    作者:王海红;王立庄;王金;李计东

    滑膜软骨瘤病(synovial chondromatosis)于1867年由Barmel首次报道,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滑膜自限性增殖性疾病[1-2].主要特征是滑膜增生及结缔组织细胞化生形成软骨小体.好发于膝关节,游离体可单发或多发,数目多可达数千个.肘关节较为少见,临床上以关节疼痛、肿胀、关节交锁或出现捻发音为主要表现,多见于男性中青年.我院2011年6月收治1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报道如下.

  • LCP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合并孟氏骨折2例

    作者:黄永丰;黄立新;操志海

    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合并同侧肢体孟氏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分别于2009年7月及2010年3月收治2例,均为男性,骨折均发生在左侧上肢,手术采用切开复位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分别随访18个月及14个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离体兔腰椎间盘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刘正;侯树勋;任东风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兔离体腰椎间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取6例剥离软组织的兔腰骶段脊柱标本(L~S1).将频率为9.6 MHz、脉冲1 000 Hz、剂量5W、焦距4 mm的高强度聚焦超声从正前方聚焦于6例脊柱的L1S1椎间盘,各持续3、6、9、12、15、18 min.此过程中,用热电偶针监测前方纤维环处与髓核交界处、HIFU焦点处、后方纤维环与髓核交界处、椎管内脊髓前表面的温度.结果 HIFU辐照过程中,监测点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HIFU在椎间盘前、后方纤维环处都能提供50℃以上的高温,并持续6 min以上;焦点处能提供80℃以上的高温,并持续6 min以上.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椎间盘纤维环内可以提供足够高的温度,灭活纤维环内神经感受器可使髓核溶解、变性、萎缩,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潜在方法.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