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临床诊断的价值对比浅析

    作者:陈海燕;薛燕萍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临床诊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临床与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MRI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明显优于临床诊断,与对照组结果分析,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可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诊断的重要辅助依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 生物力学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段凤义;林楠;高峰杉;何志强;宋鸽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损伤中较为常见发生的一种情况.近几年,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中,通过生物力学方法对重建术后的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发现通过手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但下肢的生物力学指标仍可能出现异常的情况.所以,利用生物力学为膝关节在术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可以有效避免损伤再次发生的情况,而且通过康复治疗尽可能让患者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不影响其今后的正常生活.

  •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法

    作者:于有智;李志伟

    自1992年开始采用股二头肌动力性重建膝外侧副韧带的方法,临床应用20例,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20例中男19例,女1例;年龄17岁~55岁;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合并膝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按Lachman分度标准,本组II°损伤16例,III°损伤4例;术后膝关节功能优级标准:膝关节侧方直向、前后直向及旋转稳定,膝内翻应力试验阴性,活动度:0°(伸)150°(屈).经3月~3年随访,优级18例,占90%.未达优级的2例,均为III°损伤,其中1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有侧方直向不稳,膝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另一例为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前后直向不稳,前抽屉试验阳性.

  • 运用interference可吸收界面螺钉和Intrafix技术固定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毕擎;朱丹杰;洪剑飞;顾海峰;夏冰

    目的 探讨intrafix和interference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ACL损伤需行重建手术的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1~43岁,平均32岁;左膝14例,右膝7例.病程7 d至1个月,平均18.5 d.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运动损伤6例,摔伤2例,重物砸伤3例;均为急性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内侧半月板损伤1例.Lachman试验术前14例3+,4例2+,3例1+.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4.1±4.8).所有患者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腘绳肌腱为ACL重建移植物,应用interference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股骨隧道移植物,intrafix固定胫骨隧道移植物,行21例ACL损伤病例重建术.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Lachman试验:18例≤1+,3例为2+.按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为(54.1±4.8),终末随访时平均(9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Intrafix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ACL,移植物坚强,固定可靠.允许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能较好地恢复ACL损伤膝关节的功能.

  • 全身振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运动控制的影响

    作者:吴博;张雷;庞文君;张鸣生

    目的:研究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ACL)重建术后患者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12周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第13周开始将患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继续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每天1次,每次10min,每周5次,持续4周的全身振动训练.两组患者第12周和第16周,均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拮抗肌比值检测和动态平衡仪中本体感觉评估.结果:①两组患者膝关节屈伸峰力矩,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动态平衡测试的平均轨迹误差值,治疗前后和治疗后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能够促进ACL重建术后患者的下肢肌力和运动控制的恢复.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性别差异

    作者:倪国新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据统计,在美国每年ACL损伤有近10万例.

  • 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重建术后的等速肌力评价

    作者:高凯;王予彬;王惠芳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ACL是限制胫骨前移和胫骨内旋的重要结构,并具有本体感受器的功能,对维持膝关节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CL损伤后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发生明显改变,影响膝关节运动功能,并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和退行性变.明确这些肌肉肌力的变化对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和预防ACL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等速肌力测试精确定量关节周围肌力,对评价各种运动系统伤病具有重要作用.随着ACL损伤的日益增多,ACL损伤的康复和手术治疗得到了很大发展,对ACL损伤后和ACL重建术后的等速肌力评价研究日益深入.国外对ACL损伤与重建术后的等速肌力评价已广泛开展,并对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ACL术后的肌力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等速肌力评价仪器价格昂贵,目前国内尚无ACL重建术后的等速肌力评价的研究报道,ACL损伤的等速肌力评价亦极少.本文综述近年来ACL损伤后和韧带重建手术后等速肌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 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重建术后核心稳定特征研究进展

    作者:李靖龙;王予彬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运动损伤中较常见的疾病,近来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高发引起了很多学者关注,并且很多报道也提出参加重建手术患者KOA发生与保守治疗差异无显著性[1-2].引起KOA原因的研究中,很多集中于ACL损伤及重建后膝关节步态的特征性改变,但很少有人报道核心稳定系统特征的改变.本文就ACL损伤与重建术后核心稳定系统特征改变及核心稳定训练在ACL损伤与重建术后的治疗意义做一综述.

  •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的等张肌力评定

    作者:周谋望;葛杰;于长隆;吕铮;张京;贾凤荣;丛晓东;陈文霞

    目的:运用等张肌力测定系统对膝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及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肌力评定,了解其变化规律,指导术后康复治疗.方法:膝ACL断裂患者15例,膝ACL重建术后康复3个月患者20例,术后康复12个月患者20例.使用EN-Tree M Explosive pulley等张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双侧伸、屈肌肌力.对照比较各项肌力参数.结果:膝ACL断裂后患膝伸肌及屈肌大输出功率、大收缩速率、大力量较健侧有显著差异(P<0.05);疲劳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康复3个月屈肌肌力大部分参数与健侧无显著差异;伸肌除耐力外,各项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康复12个月患膝伸、屈肌肌力大部分参数与健侧无显著差异.结论:等张肌力测定可以提供多项量化的肌力参数,是一项实用的功能性肌力评定方法.膝ACL断裂后膝关节屈伸肌力下降,重建术后经康复治疗屈肌肌力首先恢复,伸肌于12个月逐渐恢复.

  •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

    作者:师东良;李靖龙;孟涵;朱文辉;卢亮宇;王惠芳;翟华;王予彬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方法:在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然后筛选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6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了前交叉 韧带损伤和重建术后的脑功能.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P27电位缺失,重建手术并未恢复P27电位.P27电位缺失者功能较好.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大脑额部θ功率区活动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对侧的丘脑、顶后部皮质、初级感觉运动区、基底核—外侧苍白球、次级躯体感觉区、扣带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和同侧的小脑和初级感觉运动区的激活消失,但是对侧辅助运动前区、对侧次级躯体感觉区后部和同侧颞下回后部的激活增强.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有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

  •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不同时间、年龄、性别对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影响

    作者:杨勇;张斌;贺占坤;郭新明;孙习勇;郭庆华;肖辉

    目的 评估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不同时间、年龄、性别对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28例ACL损伤后不同时间、性别、年龄和半月板与软骨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CL损伤后0~3个月内,女性手术患者多于男性,而伤后≥12个月时男性手术患者多于女性;ACL损伤6~12个月及≥12个月时内侧半月板损伤较伤后0~3个月更严重(P <0.05,P<0.01);ACL损伤后时间、年龄与外侧半月板损伤无相关性(P >0.05);ACL损伤后≥12个月较损伤后0~3个月对软骨损伤的风险更大(P<0.05).结论 ACL损伤后随着时间及患者年龄的增加,内侧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风险增大,损伤加重.

  • 关节镜下一期手术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疗效分析

    作者:冯旭;鲍丰;陈红卫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一期手术修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5-02采用关节镜手术一期修复重建8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采用自体胭绳肌健对前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人工LARS韧带对后交叉韧带进行重建,辅助小切口采用带线锚钉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 8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1(6~12)个月.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89.7±6.5)分,较术前(19.0±8.3)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15,P=0.001).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为(90.2±7.8)分,较术前(17.6±7.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95,P=0.001).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24.6±11.4)°,较术前(30.8±19.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74,P=0.004).结论 关节镜下一期手术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取得良好疗效,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杠杆征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查体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范德超;杨国夫;王焕

    目的 探讨杠杆征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临床查体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方法 纳入本院自2014-07-2017-03行关节镜治疗的200例ACL损伤,根据损伤类型及损伤时间分为4组:A组(急性损伤期,ACL完全损伤),B组(慢性损伤期,ACL完全损伤),C组(急性损伤期,ACL部分损伤),D组(慢性损伤期,ACL部分损伤).比较4组杠杆征、Lach-mar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的阳性率.结果 麻醉前后A、C、D组4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慢性完全损伤)4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无论是在麻醉前还是麻醉后,A、C、D组中杠杆征阳性率均高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C、D组杠杆征阳性率均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杠杆征在ACL损伤查体时的敏感度较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更高,受损伤类型与损伤时间的影响较小,并且麻醉状态下杠杆征查体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阳性率.

  • 股骨髁间窝及胫骨平台后倾角的MRI测量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豪;吴震宇;王大麟

    目的 应用MRI检查并结合关节镜,综合研究股骨髁间窝形态、髁间窝宽度、髁间窝宽度指数(NWI)、胫骨平台后倾角等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间关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5-01-2016-10行MRI检查与关节镜手术的103例ACL损伤,其中56例为关节稳定组(仅有MRI下交叉韧带长T1、长T2信号),47例为关节重建组(MRI下交叉韧带长T1、长T2信号合并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另选取50名健康者(正常组),观察并记录其髁间窝形态、髁间窝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并计算NWI.结果 对于A形与U形髁间窝形态,关节稳定组与关节重建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有意义(x2=21.105,P<0.001);关节稳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06,P=0.439).关节稳定组与关节重建组2组髁间窝宽度、NWI、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外侧胫骨平台倾斜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稳定组与正常组比较,关节稳定组髁间窝宽度、NWI均低于正常组,胫骨平台倾斜角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关节重建组与正常组比较,关节重建组髁间窝宽度、NWI均低于正常组,胫骨平台倾斜角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形髁间窝并不是ACL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髁间窝形态与ACL损伤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A形髁间窝患者ACL损伤程度更重.较低的髁间窝宽度、NWI以及高胫骨平台后倾角均是ACL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 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效果的短期影响

    作者:文涛;薛华明;马童;杨涛;蔡珉巍;涂意辉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对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后短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2-01尝试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的合并ACL损伤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60膝),其中50例ACL完全断裂,10例ACL部分断裂.术中直视下确认ACL的损伤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K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观察有无假体的松动、感染、磨损、脱位等并发症.结果 60例术后均获平均30.5(25~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未出现假体位置不良、假体脱位及假体松动.术后膝关节X线片显示内翻畸形矫正,假体位置良好.术后髋膝踝角平均内翻0.8°(0.5°~2.0°),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35,P<0.001).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22°(110°~130°),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124,P<0.001).末次随访时KSS关节评分平均84(70~90)分,KSS功能评分平均95.1(80~100)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523,P<0.001;t =9.258,P<0.001).结论 ACL损伤对单髁置换术后短期效果没有影响,中长期的影响尚需迸一步随访研究.

  •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彭庆州;刘宁;周晓凯;朱军方;梁振雷;李玲;候颖周;胡宾

    目的探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腘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37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36例膝关节活动度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Lachman试验:33例≤1+,4例2+.轴移试验术后全部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1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准确的关节内入口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胫骨外侧平台后侧骨折四例治疗报告

    作者:骆宇春

    胫骨外侧平台后侧骨折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不同于单纯的胫骨平台骨折,不仅需要骨折解剖复位,可靠固定,还必须修复损伤的韧带,这样才能获得良好功能.1995年3月~1996年11月我们采用胫骨外髁截骨复位植骨内固定韧带修复治疗4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胫骨外侧平台后侧骨折,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MRI与关节镜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结果探讨

    作者:陈浩城;陈润华;许锐雄;叶恒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磁共振成像(MRI)与关节镜诊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治效率.方法:选取40例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疑似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给予MRI检查,并于术中实施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MRI与关节镜诊断效果.结果:经关节镜诊断为阳性31例,阴性9例.MRI诊断为阳性30例,阴性10例,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6.67%(29/30),准确度为92.5%(37/40),特异度为80.0%(8/10),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和93.55%.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性检测,Kappa=0.683,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MRI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均较高,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患者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股骨髁间窝解剖形态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评估

    作者:张家国;杨涛;卢维民

    目的:应用关节镜与核磁共振成像,对股骨髁间窝参数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进行系统性评估.方法:收集我科自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6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关节镜手术,术前均使用NMRI进行扫描,分别测量髁间窝宽度(ICW)、股骨髁宽度(EW)、髁间窝高度(ICH),再计算出髁间窝宽度指数(NWI)和髁间窝形态指数(NSI).结果:2组病例中数据均采集完整.ICW:观察组为13.23+1.42mm,对照组为16.31+1.98mm.EW:观察组为67.62+6.07mm,对照组为68.18+6.42mm.ICH:观察组为19.96+2.21mm,对照组为20.46+2.55mm.NWI:观察组为0.18+0.02,对照组为0.26+0.02.NSI:观察组为0.65+0.02,对照组为0.78+0.01.结论:ICW、NWI、NSI与ACL损伤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EW、ICH与ACL损伤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手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炜

    目的:总结探讨手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6~15个月,平均10.5±2.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神经血管损伤或感染病例.60例膝关节活动度正常,2例末次随访时抽屉试验为弱阳性,但患者自述无不稳定表现,其余58例均未发生膝关节不稳定情况.治疗后的Lvsholm评分80.5±6.9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5.2±2.9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手术治疗是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247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