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赵立明;何锦泉;章军辉;狄正林;胡永成

    目的 探讨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primary aneurysmal bone cyst,PAB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间采用单纯性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的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病例资料共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5~75岁,平均(25.3±9.28)岁.该组病例中病灶常见好发部位依次为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胫骨近端、股骨远端,伴病理性骨折5例.外科手术方法为病灶刮除植骨术,辅助治疗措施包括酒精灭活、高速磨钻磨除瘤壁等,对病理性骨折或潜在病理性骨折风险患者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40~156个月,平均(92.3±6.82)个月.58例病灶植骨获得骨性愈合,肢体功能优良,效果满意.3例病灶复发(2例行边缘切除关节假体置换;1例予以再次病灶刮除植骨术,病变部位获得骨性愈合,效果满意),复发率4.9%.3例发生异体骨排斥反应,经抗炎换药治疗后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病灶刮除植骨是治疗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有效手段,局限性的切除并未增加病灶的复发率.

  • MIPPO技术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

    作者:魏建仝;王勇平;谢瑞敏;李想;苏秦柳晔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在TileB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采用MIPPO技术对我院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jeed量表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6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周.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发生.Majeed量表功能评估,优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为84.62%.结论 MIPPO技术是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理想方法,效果较好.

  • 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邱辉;伍美艺;徐亚非;张德军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7~52岁,平均33岁.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2.5 cm~8.0×12.0 cm,切取皮瓣大小2.5 cm×3.0 cm~9.0 cm×13.0 cm.结果 术后7例皮瓣成活与生理皮瓣相近;9例皮瓣出现轻、中度肿胀,小水疱形成;2例皮瓣出现严重肿胀并部分坏死.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色略深.末次随访时,两点辨别觉为14~20 mm,平均18 mm.结论 应用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切取方便、外形满意、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手部缺损的理想方法.

  • 经骨折块间入路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郭团茂;曹伟宁;杨军琪;行艳丽;郭霆;陈文恒;马航

    目的 比较分析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144例,其中男58例,女86例;年龄65~87岁,平均(78.9±2.7)岁;摔伤98例,扭伤35例,交通事故11例.其中观察组72例,男27例,女46例,采用经股骨转子间骨折块间隙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72例,男31例,女40例,接受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评估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8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更有优势,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接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股骨头后脱位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骨转子骨折块间入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缩短卧床时间、患髋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疗效也更加可靠.

  • 长期口服双膦酸盐对PV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及预防

    作者:胡日鹤;钟华;黄艳;朱智敏;崔立兴;岑怡彪

    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双膦酸盐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口服钙片组(A组)和双膦酸盐加钙片组(B组).两组患者均进行PVP手术治疗,A组术后单独口服钙片治疗,B组采用口服双膦酸盐加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压缩性骨折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及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12、24、48周时VAS评分均优于A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水平B组均高于A组,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为36.67%,A组为16.67%,B组患者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长期口服双膦酸盐可减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术后疼痛程度,增加患者骨密度,抑制患者骨转换,但会增加压缩性骨折发生率.

  • 自制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在指蹼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贺文楠

    目的 观察自制简易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治疗指蹼挛缩畸形及蹼状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自制简易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治疗指蹼挛缩畸形及蹼状指畸形26例27个指蹼,男19例,女7例;年龄3~28岁,平均年龄8.34岁.左侧11例,右侧15例.先天性蹼状指18例18个指蹼,外伤8例9个指蹼.术后6个月,依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相应指蹼角及指蹼宽度的变化.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9.56个月.1例患者出现全厚皮片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无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术后6个月TAM功能评分,优17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31%.术前与术后6个月相比较,指蹼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示指和中指间,P<0.001;中指和环指间,P=0.004);指间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示指和中指间,P<0.001;中指和环指间,P=0.005).结论 自制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治疗指蹼畸形疗效可靠,可有效预防指蹼再挛缩,自制外固定支架所需材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钟泽莅;张健;林旭;曾俊;吴超;谭伦

    目的 与传统方法 置入导针比较,分析"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导针引导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优势.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Evans分型为Ⅰ~Ⅳ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采用了"触摸和漏斗"法置入导针(A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67~96岁,平均(78.1±7.8)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3.5±1.1)d;依据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10例,Ⅳ型2例.24例采用了传统方法置入导针(B组),其中男8例,女16例;年龄66~92岁,平均(77.8±7.2)岁;左侧10例,右侧14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3.6±1.1)d;依据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2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置入导针步骤平均透视次数,自评优良率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较B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2,P=0.000).A组手术平均出血量较B组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3,P=0.000).在置入导针步骤平均透视次数,A组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8,P=0.000).置入导针时A组自评优良的例数为21例,优良率80.8%,B组优良的例数为9例,优良率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2,P=0.003).两组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其中A组有1例、B组有2例发生螺旋刀片切割,其余患者骨折骨愈合.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传统方法比较,置入导针时采用"触摸和漏斗"法可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置入导针时自评优良率明显增加.

  • 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常成兵;甄瑞鑫;暴海洋;苗伟;高正添;员文静;陈宾

    目的 探讨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科室采用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其中男性20例,年龄40~81岁,平均57.1岁;女性26例,年龄30~70岁,平均50.6岁.46例病例中C4~54例,C5~628例,C6~712例,C7 T12例.均为单节段,一侧根性症状.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相应节段神经根压迫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相符,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明确,且患者经过规范保守治疗无效.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即刻、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良Macnab评分以及颈椎椎间隙高度变化、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46例患者手术时间66~125 min,平均(82.4±8.5)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8.6±1.1)mL;术后住院时间2~7 d,平均(3.5±0.4)d.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后期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VAS评分由术前的(7.78±0.27)分降为(1.96±0.23)分,术后1年为(0.52±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0.52±0.23)分升至(14.13±0.15)分,术后1年为(15.96±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评分优28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为95.7%;颈椎生理曲度由术前的(5.54±1.25)°变为术后1年的(9.69±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4.54±0.21)mm变为(4.31±0.2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可行,且短期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经皮微创内固定结合重建内侧柱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潘俊曦;陈柏行;陈浩;赵京涛;林知毅;李绍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钢板(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1例MIPPO治疗内侧柱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其中结合内侧柱重建组22例,未重建组19例.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肱骨头高度、肱骨头内翻角、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重建组出现1例失访,未重建组出现2例失访,随访时间1~1.5年.内侧柱重建组全部愈合,未重建组出现1例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吸收需要二次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组肱骨头高度丢失值(1.19±0.72)mm,肱骨头内翻角度(3.06±3.23)°,未重建组肱骨头高度丢失值(2.22±1.62)mm,肱骨头内翻角度(6.78±5.93)°,重建组指标小于未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重建内侧柱治疗内侧柱不完整型肱骨近端骨折能降低肱骨头丢失,避免肱骨头内翻畸形,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肱骨近端骨折疗效.

  • 不同固定方式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疗效比较

    作者:宋占锋;赵书明;孙晓斌;刘学亮

    目的 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克氏针、加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18~47岁,平均28.3岁.右腕29例,左腕10例.术后定期随访拍片以观察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3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8个月.三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31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为90%.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85%,加压螺钉固定组优良率为92%,可吸收螺钉固定组优良率为9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可获得满意效果,克氏针、加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作者:谢逸波;李培浩;余沛聪

    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15年2月,因移位性髋臼后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共121例(121髋)患者纳入本研究.临床功能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MDAP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影像学结果 采用Matta's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Matta影像学等级评估髋关节退变情况.患者、骨折及影像学等参数被纳入分析其与临床功能及放射学结果的关系.结果12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168个月,平均(53.5±27.8)个月.骨折解剖复位114例(94.2%),复位不良7例(5.8%).至末次随访,改良MDAP评分9~18分,平均(16.9±5.6)分,优良率86.7%,平均HHS评分为(91.9±12.7)分,SF-36评分与正常参考人群相似.合并损伤、术前存在神经麻痹以及创伤时患者年龄是影响HHS评分、改良MDAP评分和SF-36生理健康部分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复位股骨头脱位(c=0.6,P=0.022)和骨折复位质量(c=1.7,P=0.027)是影响髋关节退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功能和影像学结果,以及较高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骨折解剖复位和早期复位股骨头脱位是获得良好功能结果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因素.合并损伤和术前神经麻痹是导致较差功能结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 氨甲环酸给药时间与TK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文杰;贺艳;马建兵;肖琳;姜扩

    目的 对比氨甲环酸不同的静脉给药时间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和输血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168例患者,男45例,女123例;年龄60~77岁,平均70.5岁;诊断为骨关节炎.按照静脉给药时间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42例.A、B、C组按20 mg/kg计算的量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松止血带前和松止血后20 min静脉注射,D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比四组总失血量(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相关凝血功能及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差异,于术后7d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结果 总失血量、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输血率A组均明显少于B、C、D组(P<0.05),B、C组少于D组(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初次单侧TKA围手术期的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和输血率;止血带充气前使用氨甲环酸更有优势.

  • 3D打印模板辅助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余进伟;郭甲瑞;陈旭;王斌;朱光普;白伟;鲁亚杰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评估个性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在个性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B组30例,行传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影像学资料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随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03±13.90)min,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7.47±1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组手术出血量(239.47±42.93)mL,B组手术出血量(388.57±38.81)mL,A组显著少于B组(P=0.000);A组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mechanical femoral tibal angle,mFTA)为(0.98±0.27)°,B组术后mFTA为(2.02±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HSS评分,A、B两组分别为(90.53±6.89)分和(85.33±8.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个体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获得更精确的下肢力线,其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史永涛;白东昱;曹博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合并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并作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重度膝骨关节炎(knees osteoarthritis,KOA)合并帕金森(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均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配合渐进式康复运动锻炼,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Berg平衡量表(the Berg balancescale,BBS)、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the Fugl-Meyer balance scale,FM-B)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并观察术后1年并发症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1例患者因不慎摔跤,再次损伤膝关节;2例患者因PD病情加重,需手扶拐杖下行走;术后HSS评分总分由术前(23.56±3.64)分提升至术后6个月(78.49±12.65)分、术后1年随访时(87.421±15.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BS评分总分由术前(32.58±6.77)分提升至术后6个月(47.72±8.24)分、术后1年随访时(50.13±9.17)分;术后FM-B评分总分由术前(36.57±5.17)分提升至术后6个月(43.58±7.19)分、术后1年随访时(50.13±9.1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有效率分别为86.71%、96.4%,两组有效率经秩和检验Z=-1.975,P=0.048.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配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在重度KOA合并PD患者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具有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快、依存性高等优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循证医学依据.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早期疗效比较

    作者:安帅;任杰;李征;曹光磊;戴思思;冯明利;沈惠良;马红蕊;王沛则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51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其中,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组35例,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组1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早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术前和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单髁置换术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3个月;胫骨高位截骨术组随访时间7~22个月,平均14.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因素比较,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KA组在失血量、术后16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优于HTO组;两组组内HSS评分、WOMAC评分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单髁置换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疗效.

  •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邓翔天;刘俊才;陈歌;尹一然;杨顺成;岳永川;赫明亮;李忠

    目的 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surgical hip dislocation,SHD)在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治疗的43例(43髋)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8岁.术后1、3、6及12个月通过复查X线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来观察股骨头内坏死区改变及是否出现塌陷,并对比术前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优良率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大粗隆截骨部位均愈合良好,无股骨头坏死进一步塌陷及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随访时间14~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8个月.所有病例髋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关节活动度的提高,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与优良率在手术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用于治疗ARCOⅡ期的股骨头坏死已取得较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具有全方位显露髋关节包括髋臼和股骨头等关节内结构的优势,但中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牵引床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王小超;王强;沈影超;缪逸鸣;陈俊

    目的 研究分析牵引床牵引复位后微创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32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微创治疗手术组(观察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组以牵引床辅助下复位、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收集两组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切口长度)、术后情况(术后皮肤感染、膝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以及后一次随访进行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的数据.将统计结果 汇总后,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32例患者均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个月.对照组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切口长度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33.33%,而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两组数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后一次随访时进行的WOMAC评分和HSS评分数据分析,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床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法相比,以牵引床辅助间接复位骨折,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对于软组织的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骨代谢变化

    作者:贾钊;胡希鉴;朱亦堃;武彩琴;靳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即多原因作用致使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出现低通气和呼吸中断,引起间歇性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伴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出现全身多系统病理生理改变.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RNA在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恒星;亢毅;李雪莹;史仲举;卢璐;张驰;刘路;娄永富;蔡志威;冯世庆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其病理过程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个损伤阶段.在骨折、压迫等导致的原发性损伤后,继发的炎症反应、组织缺氧、神经元坏死凋亡、局部抑制性微环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进一步加重了脊髓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2].

    关键词:
  • 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欣攸;李晓林

    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PHF)是指位于肱骨头关节面至外科颈以远 1~2 cm 的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 5%,仅次于髋部和桡骨远端[1-2],是第三常见的四肢骨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3],超过 70%发生在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且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4].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受年龄、骨折类型、功能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1],其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皮穿针、髓内钉、钢板螺钉、关节置换等[4].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头缺血坏死概率极高,老年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RIF)翻修率可高达 19%[5],更适用关节置换术.

    关键词:
  • 数字化X线片双侧股骨颈假阳性骨折1例报道

    作者:侯黎升;白雪东;何勍;李海峰;程实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较多见,而依据普通 X 线片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高达 5%~10%[1-2],因此避免股骨颈骨折漏诊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老年人摔伤后髋部痛普通 X 线片提示股骨颈骨折但实际为无骨折却罕见.本文现报道 1 例.

    关键词:
  • 尺骨低度恶性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伴病理性骨折1例报告

    作者:谢承成;陈南;吴迪

    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是一类组织来源不明确的罕见肿瘤,主要见于成年患者,好发四肢皮下组织或肌肉组织内,少见发生于长骨者.本文报道 1 例发生于尺骨的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目的 在于提高骨科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关键词:
  • 后外侧入路T型微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作者:焦健;郝跃峰;司卫兵

    目的 评价后外侧入路T型微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踝部后外侧入路治疗的14例后踝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6例,男8例;年龄21~59岁,平均(43.1±3.0)岁;右侧8例,左侧6例;运动损伤1例,砸伤1例,摔伤5例,交通伤7例.采用制定的术中注意方面、手术技巧、术后观察及术后制度,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所有病人均按医嘱,在我科门诊上进行定期复诊,复诊时间4~12个月,平均7.3个月.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结论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可以充分暴露踝关节后方结构包括腓骨尖、下胫腓后韧带及后踝骨折块,直视下修复损伤的结构,固定后踝骨折块.操作较为简单,对软组织分离破坏较小,可以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复位固定外踝骨折,缩短手术时间.

  • 沉默ERRα对Bak1、Bcl2腺病毒转染骨细胞的影响研究

    作者:黄佳纯;柴爽;黄宏兴;汪悦东

    目的 研究沉默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alpha,ERRɑ)对沉默Bak1、Bcl2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的人成骨样细胞MG63的细胞活性以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构建Bak1、Bcl2腺病毒载体,将shBak1、sh-Bcl2腺病毒载体转染的MG63细胞分成空载病毒组(NC对照组)、沉默Bak1组、沉默Bcl2组、沉默Bak1+Bcl2组四组,再用ERRɑ 干预上述四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s,ALP)活性,流式法测定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法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结果 a)与NC对照组比较,(Ad-shERRɑ+Ad-shBak1)组细胞活性、ALP活性、CTGF、OPN、Runx2明显升高(P<0.01),BMP-4(P<0.05)、钙离子浓度、TNF-ɑ 明显降低(P<0.01),(Ad-shERRɑ+Ad-shBcl2)组细胞活性、ALP活性、BMP-4、CT-GF、OPN、Runx2均显著降低(P<0.01),钙离子浓度和TNF-ɑ 明显升高(P<0.01),(Ad-shERRɑ+Ad-shBak1+sh-Bcl2)组的钙离子浓度、BMP-4、CTGF、OPN、Runx2、TNF-ɑ 均降低(P<0.05);b)与(Ad-shERRɑ+Ad-shBak1)组比较,(Ad-shERRɑ+Ad-shBcl2)组与(Ad-shERRɑ+Ad-shBak1+shBcl2)组细胞活性、ALP活性、CTGF、OPN、Runx2明显下降(P<0.01),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P<0.05),(Ad-shERRɑ+Ad-shBcl2)组BMP-4、TNF-ɑ 均显著降低(P<0.01),(Ad-shERRɑ+Ad-shBak1+shBcl2)组TNF-ɑ 明显升高(P<0.01);c)与(Ad-shERRɑ+Ad-shBcl2)组比较,(Ad-shERRɑ+Ad-shBak1+shBcl2)组的BMP-4、CTGF、OPN均升高,细胞活性、钙离子浓度 、TNF-ɑ均降低(P<0.01).结论 ERRɑ 沉默可提高Bak1沉默的细胞活性、BMP4、CTGF、OPN、Runx2表达量和降低钙离子浓度、TNF-α表达量;可降低Bcl2沉默的细胞活性、BMP4、CTGF、OPN、Runx2表达量和提高钙离子浓度、TNF-α表达量.

  • 门诊脊柱源性疼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刘奇峰;赵宇

    目的 了解疼痛对门诊老年脊柱源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SF-12v2生活质量量表对100例老年脊柱源性疼痛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SF-12v2(short form health survey-12,version 2)生活质量调查总分平均值为(29.28±6.939)分;腰椎源性疼痛患者(81例)较颈胸源性疼痛患者(19例)总体身体健康状况评价得分、躯体原因限制工作或日常活动种类得分、情绪原因不能仔细完成工作或活动得分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47、P=0.037);其他条目得分两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甲医院脊柱门诊老年脊柱源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需得到临床积极关注与干预,腰部疼痛需要更积极的疼痛管理.

  • 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贺丹;陈谊;杨静华;徐丹;费菡;王茜;刘树霞

    目的 利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five-dimensional instrument of Euro Qol questionnaire,EQ-5D)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前后及术后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2例,采用EQ-5D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记录EQ-5D指数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髋部骨折术后1年EQ-5D指数及VAS评分较骨折后明显改善.年龄和合并症明显与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相关,性别和手术方式对术后1年的生存质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髋部骨折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可提高患者骨折后的生存质量,积极预防髋部骨折可避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降低.

  • 降阶梯式锻炼对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作者:崔佰红;张金龙;顾海燕

    目的 探讨降阶梯式直腿抬高锻炼对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降阶梯式直腿抬高锻炼.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1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住院时间、满意度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出院时、出院后1周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出院后1周的JOA评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引入降阶梯直腿抬高锻炼能缓解躯体痛感、改善功能性障碍程度、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