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慢性肾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杨蕊;袁红斌;史建刚;姚定康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是指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之比,具有创伤小、经济、简单、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等优势,已成为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的新型有效指标,并且与一些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IL-6密切相关,因此越来越引起更多的临床和科研的关注[1]. 从组成上来看,NLR代表了炎症激活因子中性粒细胞与炎症调节因子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NLR越高表明这种状态失衡越明显. 而临床上将NLR作为系统炎症反应指标,先用以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 在一组大样本研究中,对3005例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的观察发现,高NLR数值是多项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和患者的3年生存率存在相关性[2]. NLR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破坏、粥样斑块的形成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在预测心梗、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有一定价值[ 3-5].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

    作者:常虹;边桦;胡群亮

    脑出血发病率高,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相比,其病死率更高,功能预后更差,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掌握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至关重要,这是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以及防治血肿扩大的一项重要举措.现总结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因素,指导临床工作.

  • 卵巢反应性预测研究进展

    作者:王琳;王玉娟;连方

    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其后的20多年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不孕症.在治疗过程中,控制性超排卵(COH)并获得多个成熟的卵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超促排卯的效果又取决于卵巢的反应性.目前对卵巢反应预测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卵巢反应性的预测因素综述如下.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HBeAg血n清转换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张照华;王磊;王育明;刘毅;王耀宗

    目的:自然的和干扰素治疗诱导的HBeAg血清转换,通常提示对HBV的长期抑制和持久的病情缓解.本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19例HBeAg阳性的慢乙肝病人予以拉米夫定治疗6 1 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检测ALT、HBVM和HBV DNA定量.并对治疗24周和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前ALT≥5×ULN组和3×ULN≤ALT<5×ULN组治疗24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高十ALT<3×ULN组(P值分别为0.01:0.05).②治疗前HBV DNA<1.5×104fg/ml组治疗24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较HBV DNA≥1.5×10fg/ml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48周时有显著差异(P<0.01).③治疗前HBeAg<230 N/s组较HBeAg≥230 N/s组治疗24周时和治疗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治疗4周时HBeAg的下降幅度≥5%组较<50%组治疗24周时和治疗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治疗前ALT显著升高、HBV DNA水平较低是HBeAg血清转换重要预测指标.②治疗前HBeAg水平高低与HBeAg血清转换似乎无关,但治疗早期HBeAg 下降幅度大于5096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增加.

  • 131I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全身多发转移1例

    作者:李骏鹏;邓智勇

    根据2014年美国癌症统计,甲状腺癌是2006-2010年发病率增长快的癌症,也是内分泌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约90%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甲状腺滤泡状癌(FTC).虽然DTC是一种高分化的惰性肿瘤,但仍有一部分DT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发生率可达4% ~ 18%[1].放射性131I对仅限于肺转移的DTC疗效肯定,但对并发全身多处转移的DTC,如骨骼及脑转移等疗效较差,且广泛远处转移是DTC预后差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本文通过学习、分析及总结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全身多发转移患者治疗过程及相关文献,进一步探索类似患者治疗方法.

  •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关系探讨

    作者:曾玉云;魏煌忠;王虎

    青少年情绪较脆弱,受到挫折容易沮丧,又加上独立意识与现实问题的种种冲突,导致自杀率较高.心理学认为抑郁等不良情绪既是生活事件应激的后果,也是自杀行为较强的预测因素[1].研究中学生的自杀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措施的改进,制定危害青少年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因素初探

    作者:戴元峰

    目的自然的和干扰素治疗诱导的HBeAg血清转换,通常提示对HBV的长期抑制和持久的病情缓解.我们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病人的HBeAg血清转换的预测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119例HBeAg阳性的慢乙肝病人予以拉米夫定治疗6~12周(WK),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12、24、48Wk时检测ALT、HBVM和HBV DNA定量.并对治疗24Wk和48Wk时HBeAg血清转换率进行分析.结果①治疗前ALT≥5×ULN组和3×ULN≤ALT<5×ULN组治疗24Wk时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ALT<3×ULN组(P值分别为0.01;0.05).②治疗前HBV DNA<1.5×104fg/ml组治疗24Wk时HBeAg血清转换率较HBV DNA≥1.5×104fg/m1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48Wk时有显著差异(P<0.01).③治疗前HBeAg<230 N/S组较HBeAg≥230 N/S组治疗24Wk时和治疗48Wk时HBeAg血清转换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治疗4Wk时HBeAg的下降幅度≥50%组较<50%组治疗24Wk时和治疗48Wk时HBeAg血清转换率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①治疗前ALT显著升高、HBV DNA水平较低是HBeAg血清转换重要预测指标.②治疗前HBeAg水平高低与HBeAg血清转换似乎无关,但治疗早期HBeAg下降幅度>50%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增加.

  •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和预测因素

    作者:李洪云

    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临床特点和预测因素.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IAD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24例发生IAD,发生率为28.57%,其中15例为晚发性IAD,占比为62.50%.结论 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IAD的概率比较高,需要对有卒中史、糖尿病史、发病时间较长、昏迷、发热、院前大小便失禁、NIHSS评分较高、白蛋白水平低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

  • 坚持与未坚持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调整和脑卒中事件的预测

    作者:徐华伟

    目的:评价坚持与未坚持调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人群脑卒中事件的风险。方法:研究采用前瞻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方法,主要结局为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197例研究对象中565例(2.8%)发生脑卒中事件,调整人口学资料、血管压力水平、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后,未坚持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调整者具有较高的事件风险。结论:未坚持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调整人群与脑卒中事件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坚持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调整与出血性脑卒中无关。

  • 血压变异的分析方法及相关指标

    作者:张林香;骆杰伟

    长期以来,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往往重在控制平均血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血压平均水平一样,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降低BPV对于临床降压治疗不可小觑.但目前BPV的分析方法、指标缺乏统一标准,诸多新近出现的有价值的变异指标,研究报道尚少.本文综述BPV的相关分析方法及指标,以期有助于完善BPV的研究,使BPV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 心脏性猝死临床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沙坤

    目的 分析心脏性猝死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7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将患者分成30~50岁组29例,51~70岁组29例,71~90岁组29例,对各组病例可能出现的心脏性猝死预测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在30~50岁组中,大量吸烟和过度劳累占大部分;在51~70岁组中,曾有心室颤动、高危室性早搏、Q-T段延长、心室晚电位阳性相对较多;在71~90岁组中,心力衰竭且昏厥较多.结论 心脏性猝死高发人群为50~70岁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的预测性因素也不同,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青年男性体重指数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作者:王锦海;张华英;杨公强;冯文丽;刘峰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专人专机描记3例青年男性心电图,将心电图结果分入体重指数(BMI)正常组(对照组)742例和异常组(观察组)121例.结果 863例心电图异常305例(35.34%).其中:窦性心律不齐138例(15.99%),窦性心动过级33例((3.82%),窦性心动过速21例(2.43%).体重指数异常组心电图异常87例((71.90%),体重指数正常组心电图异常218例(29.38%),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男性体重指数增大可作为心电图异常发生的预测因素.

  • a-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预测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苏瑞霞

    目的 观察普通a-2b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给予30例使用安达芬(安徽安科公司生产a-2b干扰素)5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三次;30例给予Peg-IFNα-2b佩乐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聚乙二醇a-2b干扰素)1.0αg/k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疗程均为52周,停药后随访24周.结果 1.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时,普通干扰素组与Peg-IFN组的完全应答率、部分应答率、无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2.普通十扰素组治疗早期ALT更易反弹.随访结束时两组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3.治疗第1~4周HBV DNA明显下降>2Log及治疗过程中ALT急性反弹,能取得持久病毒学应答,复发率低.结论 两种不同剂型的a-2b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率相似,无显著性差异.快速病毒学应答及ALT急性反弹是干扰素疗效的有效预测因素.

  • 脑内微出血增加房颤相关卒中患者死亡率

    作者:幸福的味道

    近年有关脑内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研究认为 CMBs 与颅内出血的发生相关。此外, CMBs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尚不明确 CMBs 与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因这部分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物治疗,CMBs 对这部分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 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状动脉疾病风险

    作者:geniusgodyu Stroke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反映出总体粥样硬化负荷,可能预测冠状动脉疾病事件。为此法国巴黎大学Bichat-Claude Bernard医院神经与卒中中心的Gaia Sirimarco博士等进行一项研究,研究结果于2013年1月10日Stroke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事件一个独立预测因素,无论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或部位如何,都对风险有增加效应。

  • 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状动脉疾病风险

    作者:geniusgodyu Stroke

    颈动脉斑块的存在反映出总体粥样硬化负荷,可能预测冠状动脉疾病事件。为此法国巴黎大学Bichat-Claude Bernard医院神经与卒中中心的Gaia Sirimarco博士等进行一项研究,研究结果于2013年1月10日Stroke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事件一个独立预测因素,无论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或部位如何,都对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有增加效应。

  • 我国6省市人群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

    作者:潘廷芳;司超增;何慧婧;王斌;单广良

    目的 制定我国6省市人群的SF-36评价参考值,评估我国不同人群的生命质量.方法 利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研究整体人群和不同人群的得分.将整体人群的得分与香港、美国常模进行比较,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对SF-36结果的影响.结果 研究人群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生命质量的得分分别为77.54±15.96和71.29±17.86.SF-36各维度得分的变化趋势接近于香港地区常模的评价结果.人群的性别、年龄、地域分布及城乡分布等均对SF-36的得分有影响.结论 SF-36量表可以用于评估健康状况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应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制定我国不同人群的常模.

  • 青少年内外化症状现状调查及预测因素

    作者:余萌;徐慊;朱雅雯;徐慰;周宁宁;王建平

    目的:考察青少年内外化症状的现状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通过与北京地区3所学校合作、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对215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在内化问题中,青少年焦虑和抑郁超过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31.8%和32%,焦虑共病抑郁的比例为21.6%;在外化问题中,品行问题和多动症状超过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10.3%和10.2%,品行问题共病多动症状的比例为1.95%.分析结果发现,可以显著预测内外化症状的共同因素分别为:曾经是否有过自杀想法(β=0.541~8.421,t=6.319~15.166,r偏=0.150~0.343)、寻求心理帮助是否觉得羞耻(β=0.310~3.954,t=2.826~4.317,r偏 =0.068~0.103)、父母关系(β=0.199~2.830,t=2.178~5.546,r偏=0.052~0.132)、父亲管教方式(β=0.184~2.616,t=2.071~3.726,r偏=0.031~0.120)和年龄(β=0.094~1.300,t=3.433~5.513,r偏 =0.082~0.132).结论:北京地区青少年内化症状的检出率较高,青少年内外化症状受到人口学及家庭因素的影响.

  • 浸润前沿播散性生长方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作者:肖晓岚;李灼日;解娜;赵青;葛贺锦;吴文川;陈集敏;何艾桦;陈翩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局部淋巴结转移多见,初次诊断时淋巴结转移率大约为40.1%[1]。有研究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45岁以上患者局部复发率增高和生存率下降有关[1-2]。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局部复发的预测因素[3],早期复发意味着预后不良[4]。而且,即使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隐匿转移率也可达到33%[5]。所以,利用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分选出具有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选择性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

  • 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预测因素

    作者:张玉梅;郑亚安;李硕;葛洪霞;宁永忠;马青变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入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6岁以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排除中途放弃治疗或机械通气未超过48 h者.根据能否从呼吸道分泌物中镜检或培养出真菌,将人选患者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真菌组(VANFP)和真菌组(VAFP).检出同一真菌菌种两次以上为阳性.资料用非配对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7例患者.发生VAFP 63例,发生率为32.0%;主要的致病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种临床因素有预测VAFP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22、放化疗、机械通气≥14.11 d、抗生素使用≥14 d、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对VAFP的发生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 APACHEⅡ评分、放化疗、长时间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急诊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尽早脱机、缩短抗生素的使用、谨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措施可能降低VAFP的发生.

469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