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致腰背疼痛疗效分析

    作者:岑怡彪;简旭华;陈武智;杨国俊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致腰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经椎弓根路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共67例86个椎体,男25例,女42例;年龄58~93岁,平均75.2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术后Id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37例术后1周内疼痛明显缓解,9例术后2周内疼痛缓解,1例疼痛缓解不明显.VAS评分术前(8.6±0.83)分、术后3 d(2.2±1.1)分(P<0.01).有骨水泥外漏15例,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复查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无进一步丢失.2例PVP术后随访发现其他部位椎体骨折再次行PVP术.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所致腰背疼痛的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显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某部2009年新兵骨密度现状调查及干预观察

    作者:石天山;刘喜军;朱争华;李云峰

    目的 了解新人伍战士骨密度现状,并对骨密度值异常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提高该群体骨密度的佳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底入伍骨密度值异常战士64人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人员进行一般健康指导(每天室外运动3h,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B组人员除进行一般健康指导外,每天服用碳酸钙咀嚼片1片;C组人员除进行一般健康指导和每天服用碳酸钙咀嚼片(同上)1片外,同时在干预开始当日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7.5mg,3个月军训结束后再分别测量骨密度值、T值、Z值.结果 干预前后骨密度T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时间和分组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 规律运动,合理饮食,戒除烟酒,是提高骨密度值经济有效的科学干预方法.

    关键词: 新兵 骨密度 干预
  •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的临床评价

    作者:胡晓亮;倪明;邱永敏;沈燕国;丁菊红;尹伟忠;秦惠敏

    目的 评价髓外固定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髓外材料进行内固定.结果 189例患者获随访3个月~5年,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估,优125例,良46例,可14例,差4例,优良率90.4%,并发症发生率6.5%.结论 髓外固定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和合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作者:王占朝;陆骅;史建刚;李陵江;贾连顺

    目的 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33例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41~71岁,平均52.6岁.病程6~48个月,平均14个月.32例随访6个月以上,根据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cciation,JOA)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5个月,1例3个月后失访.术前患者JOA评分为(7.3±0.4)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为(15.2±0.2)分,术后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1.44%.结论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引起脊髓神经根受压时,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同时减压,疗效优良.

  • 经皮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沙宇;周红刚;马海军;许春晓;卢正楷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通过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78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估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JOA)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腰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25±1.56)分下降到(2.16±1.57)分,JOA评分术前为(10.06±3.25)分,随访终末评分为(24.15±2.80)分,手术优良率91.2%.结论 经皮椎间L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有比较广泛的临床适应证,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和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

  • 镍钛聚髌器及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

    作者:何斌;赵光荣;向秀根;张绍伟

    目的 探讨镍钛聚髌器及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移位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组,采用镍钛聚髌器及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Bōstman等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观察组达90%,对照组80.5%.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患侧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镍钛聚髌器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杨成刚;王金伟;李维超

    目的 观察跟骨锁定接骨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收治5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37例,女13例,年龄19~60岁,平均38.9岁.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5例,Ⅲ型22例,Ⅳ型3例.应用外侧扩大“L”形切口或“V”形切口进入,采用锁定接骨板,所有手术均未植骨.结果 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32个月,平均18.2个月.以患者近一次临床随访为准,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优35例,良13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6.0%.Bohler's角术后1年丢失角度为(3.32±1.2)°,并发症方面,所有病例均朱出现感染.皮肤延迟愈合11例,占22.0%.手术时间(67.43±8.11)min.结论 跟骨锁定接骨板固定跟骨骨折更稳定、更坚强,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8例疗效分析

    作者:宋俊生

    目的 探讨使用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8例,按Gartland标准分型,I型11例,I型22例,Ia型12例,lb型83例.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4个月,平均22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5个月,平均1.5个月.肘关节功能按Morrey功能标准评定[2],优112例,良14例,差2例.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该技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和皮肤不留瘢痕等优点.

  • 改良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立兴;吴海龙;张斌;张帅;宋亮亮;郭尔斐;武建忠

    目的 探讨适合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改良手术入路,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6例,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为11~18个月.无伤口感染,无上举乏力,无骨折不愈合,无肱骨头坏死,1例出现锁定螺钉松动退出,愈合时间为9~10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法,优23例,良11例,可2例.结论 改良手术入路以解剖学为基础,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在保证原有手术入路良好显露的基础上,具有保持三角肌的完整性和弹性、减少出血、降低损伤的优点,为取得良好手术疗效奠定了基础.

  • 六钉法和四钉法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颜华儒;许立新;张斌;刘岗;崔威;费国策;符维广;闫博;张永强

    目的 探讨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和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 我院在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30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36岁.其中A组21例术中采用经伤椎的六钉法复位固定,B组20例术中采用跨伤椎的四钉法复位固定,随访13~20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伤椎均达到临床愈合,观察比较术前、术后5d、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压缩的百分比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5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5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在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位程度方面优于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

  • 四股腘绳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弘栩;唐亮;崔益华;戴永平

    目的 探讨四股腘绳肌腱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IS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经跟骨结节骨隧道与跟腱近断端编织缝合修复重建跟腱,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2~3年,平均28个月,按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优14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1例开放损伤继发皮肤坏死,经二期行推进皮瓣创面覆盖,无发生切口感染及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四股腘绳肌腱经跟骨隧道固定、近侧编织缝合修复陈旧性复杂性跟腱断裂,有较好的初始强度、踝关节免于石膏外固定,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春雨;林绍仪;蔡厚洪;刘金伟

    目的 对C型臂引导下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13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1~55岁,平均33岁.按Tile分类,C1型5例,C2型6例,C3型2例,术前行骨牵引一段时间后,在C型臂引导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3例中,复位满意者10例,复位可者3例.随访6~24个月后,13例均获骨性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骶髂关节及下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牵引后,C型臂引导下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简单易行、创伤小、固定可靠的方法.

  • 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

    作者:张卫星;蔺文祥;范熙明

    腕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82%~89%[1],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一般由手背伸时跌倒所致.由于腕舟状骨的大小、形态和关节内的位置,以及其脆弱的血供,其骨折后难以获得稳定的固定,近折端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并发症较多.对于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其多种治疗方法颇存争议.我院从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Herbert螺钉加自体骨植骨治疗腕舟状骨骨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的救治

    作者:杨波;范里;石乔;陈家禄;郑望苟

    目的 研究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救治策略.方法 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所收治的28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颅骨牵引、手术复位、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治疗,随访观察其2年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28例患者中因褥疮、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死亡19例,存活9例,且手术治疗组的2年存活率高于未手术组.结论 手术复位固定并辅以必要的早期生命体征支持和并发症的防治,对救治损伤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门型钢板后路固定治疗C3型骨盆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余林薪;闵捷;邵标;张克强;周兆文;周立新;蔡国峰;耿承奎;吴波;李兴伟;刘晓天;张鸿俊;李盛杰;段洪

    目的 探讨后路重建门型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起对31例C3型骨盆骨折患者,行门型钢板后路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4例伤后3~4个月陈旧性骨折病例,复位困难,仅行后路门型钢板原位固定;1例患者过早负重,发生螺钉断裂;其余病例复位、固定均满意,骨盆环稳定,随访1~2年,负重行走功能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门型钢板后路固定手术是治疗C3型骨盆骨折、恢复骨盆环稳定及后方结构连续性的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钢板 固定 骨盆 骨折
  • 关节镜下空心钉张力带联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戈兵;朱冬承;王亮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空心钉张力带联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关节镜观测下以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联合钢丝环扎治疗13例新鲜髌骨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胥少汀综合评分法评价,优12例,良1例.结论 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联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软组织刺激症状少、利于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牵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创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郭锦明;章东明;刘俊;章斌;严宏生;陈志江;倪俊林

    目的 探讨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用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27例;年龄70~89岁,平均76.7岁.病程1~21 d,平均5.6d.本组39例先行牵引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对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9例(51个椎体)均经皮穿刺成功,2例(2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少许渗漏,但未见神经压迫症状.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8±0.4)分到术后(2.0±0.5)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复位再行PVP前后测量椎体的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的差异,前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无明显差别(P>0.05);Cobb角由术前的(22.9±4.1)°矫正至术后的(9.9±3.5)°,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术后Id疼痛消失,9例术后即减轻,第3天症状消失.31例术后3d下床活动,8例术后5d下床活动.经平均(13.8±1.2)个月的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过伸牵引复位结合PVP治疗老年创伤性椎体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改善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 反Judet切口治疗肩胛骨骨折15例体会

    作者:袁键冰;张耀光;梁伦高;宋志会;陈进

    目的 探讨反Judet切口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2011年我院收治的15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反Judet切口手术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依据Rowe疗效评定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结论 采用反Judet切口手术治疗肩胛盂、肩胛冈、肩胛颈及肩胛体外侧部骨折,显露清晰,复位满意,功能恢复理想.

  • “S”形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玉军;周建伟;王一剑;范勇;胡玉平;张传寅;刘磊

    目的 探讨“S”形锁定钢板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S”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9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粉碎移位闭合性骨折,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3.1个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肩功能恢复良好,根据Lazzcano肩关节术后恢复标准,优40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 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时、采用有限切开复位“S”形锁定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练习,获得骨性愈合早,肩关节功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胡晓钢;尚庆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3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经前臂远端Henry切口入路掌侧LCP治疗.根据AO分型,A3型2例,B3型5例,C1型6例,C2型8例,C3型2例.按Dienst功能评价标准行术后患腕功能评分.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按Dienst功能标准评价,优15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结论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满意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内置物.

  •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单髁B型骨折

    作者:徐永军;郭团茂;郭霆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单髁B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使用至少2枚钛质空心加压螺纹钉自股骨髁后侧关节软骨边缘处向对侧固定股骨远端B型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 1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4个月.按IKDC 评分标准,正常9例,接近正常2例,异常1例.结论 股骨远端B型骨折属于比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类型,手术的关键是要保持股骨远端的关节面光滑,还要有内固定的牢固性,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这种类型的骨折具有较少损伤骨折块血运的优势.术后早期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也能保证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 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1例

    作者:杨延民;宁安;周驱;王正强;郭宏刚;孟趱

    目的 总结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国产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71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男43例,女28例;年龄38~79岁,平均55.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19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23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2~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观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4周(6~12周).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功能优43例,良22例,可6例,优良率91.5%.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肩峰撞击症、肱骨头坏死、骨化性肌炎、畸形愈合等.结论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其手术操作简单、显露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病程短、愈合率高,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海水浸泡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杨辉;唐三元;李远辉;詹鹏;向阳;束志勇

    目的 总结海水浸泡伤口开放性骨折治疗结果,探讨海水浸泡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3例海水浸泡开放性骨折病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16~57岁,平均38.7岁,统计治疗效果、骨折愈合率及伤口感染率,并与文献报道相比较.结果 43例中,伤口一期愈合36例,浅表感染5例,骨折深部感染2例(感染率16.3%),二期截肢I例.34例骨折一期愈合,5例延迟愈合,4例不愈合.结论 海水由于其高渗、碱性、富含特异细菌,伤后不能较快接受清创手术等特点给治疗造成困难.早期彻底清创、保护软组织、合理应用内固定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作者:丁欢;胡小鹏;朱燕辉;马捷;顾剑华;陆雄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院共诊治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87例,其中4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切除滑膜皱襞.男24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按Sakakibara法对滑膜皱襞进行分类,在关节镜下行皱襞切除术,并随访记录其疗效.结果 46例经关节镜下皱襞切除的患者,其中A型27例,B型15例,C型3例,D型1例;同时合并9例半月板损伤,5例髌股关节内侧面骨关节炎形成.增生的滑膜皱襞均采用篮钳知刨削器将其切除.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无复发病例.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0.7%.结论 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和MRI表现即可诊断,关节镜下可以确诊,同时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术后短期内再手术原因分析与疗效

    作者:周毅;苏庆军;海涌;杨晋才;康南;孟祥龙;徐子彧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手术后短期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238例,手术方式包括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等.术后7例因腰腿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持续存在叶加重在短期内进行再次手术,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47~67岁.再手术原因包括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伴髓核组织残留2例,椎弓根螺钉误置2例,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2例,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后椎间不稳1例.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有效随访6~12个月,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有改善,腰腿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有所缓解,疗效满意.结论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发生髓核组织残留致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椎弓根螺钉误置;要重视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胡豇;刘仲前;王跃;万仑;唐六一;张耀明

    目的 评价游离髓核摘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游离髓核摘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19~54岁,平均38.5岁.L3~4椎间盘突出3例,L4~5椎间盘突出29例,L5S1椎间盘突出26例.根据游离髓核的位置,分别采用扩大开窗、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摘除游离髓核,研究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术中发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1~6年,平均3.5年,平均手术时间(1.0±0.2)h,平均出血量(280±25)mL.硬脊膜撕破8例,一过性单侧神经根麻痹2例.末次随访复发2例,58例患者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2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7.9%.结论 彻底摘除游离髓核是治疗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 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储惊蛰;崔志明;徐冠华;李卫东;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

    目的 比较改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nbar inrerbody fusion,PLIF)与传统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使用改良PLIF术和传统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改良PLIF术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2岁,平均55.5岁.传统PLIF术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7~70岁,平均53.0岁.结果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的效果.术后随访12~50个月,平均26.5个月.改良PLIF组和传统PLIF组JOA评分术前分别为(6.5±1.3)分、(6.5±1.2)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2.6±2.3)分、(12.4±2.1)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3.1±1.7)分、(13.2±1.6)分.手术前与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与末次随访之间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9±1.6)分、(7.8±1.6)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2.5±1.2)分、(2.5±1.1)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2±0.1)分、(1.2±0.2)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之间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方之间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住院日无差异性,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差异性.影像学检查内固定均无松动和折断,椎间融合良好.2例改良PLIF术病例和3例传统PLIF术病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引流治愈.结论 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传统PLIF术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益鹏;唐海

    目的 总结前外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性肿瘤的手术经验,评价疗效.方法 对5例患者9个颈椎转移性肿瘤病变椎体行PVP术,其中C22个,C32个,C41个,C51个,C62个,C71个.5例患者全部在X线透视监测下经前外侧入路操作.于手术前后行CT或MRI检查对照,评估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5例患者9个椎体穿刺全部成功,术后复查X线、CT及MRI均显示病灶大部分被骨水泥填充.术后7d内5例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未发生由于穿刺出血或骨水泥外漏出现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 前外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性瘤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 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79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华民;肖增明;李剑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2年9月至2008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79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范围为T5~S1,病灶累及1~2个椎体72例,大于等于3个椎体7例,其中跳跃性脊柱结核4例.手术方法:a)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b)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后佩戴支具3~6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定期门诊随访,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该组患者随访2~9年,均获临床治愈.79例前路植骨病例,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4.7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7°,随访期内丢失2°.合并截瘫29例,术后神经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抗结核化疗是脊柱结核治愈的基础.

  • 椎弓根钉固定椎体次全切钛网重建治疗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赵世昌;张涛;张春林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椎管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钛网重建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一期经后路单侧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环形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固定后柱治疗腰椎爆裂骨折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38.6岁.均为单椎体爆裂骨折,L13例,L2 7例,L36例,L41例,L51例.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和CT评估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椎管内径及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4.5 h,平均3.7h.出血量680~1500 mL,平均980m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钛网重建节段获得骨性融合,椎体的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无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除1例A级患者外,其他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次全切重建脊柱三柱稳定性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即刻稳定、并发症少等特点,是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现状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老年人常见病,可发生骨折部位严重的疼痛,并形成脊柱后凸畸形,椎体塌陷导致椎体高度丧失,多数病例还会发生脊柱不稳定,使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疼痛和活动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3].随着疾病的发展,单平面骨折会发展成为多平面椎体压缩性骨折,致残率较高.本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作者:马广山

    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粉碎性骨折,因合并有骨质疏松在治疗上存在很大难度,没有一种普遍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秋四部分骨折)在治疗方法上的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 髋臼骨折术后感染合并淋巴漏1例报告

    作者:闫英杰;闫韶华;程战伟;冯凯

    随着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广泛开展,并发症也明显增多.经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感染合并淋巴漏就是其中之一.如处理不当,可能出现盆腔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现将髋臼骨折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术后感染合并淋巴漏1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左股骨头快速骨溶解1例报道

    作者:李勇;李强;钟发明;汤敏予;刘先波

    大块骨质溶解症,又称为特发性骨质溶解症、gorham病/综合征、消失骨病、急性自发性骨吸收、鬼怪骨.1938年jackson首次报道本病,1954年gorham首次正式描述本病,1958年johnson和mechure将本病命名为大块骨质溶解症.本病是一类罕见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的,受累骨进行性溶解吸收而无生骨能力的一组症候群,国内外报道较少,目前全世界仅报道200余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身任何骨骼,其中锁骨、肩胛骨、肋骨等部位好发,发生于股骨头较为罕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 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

    作者:邱全河;沈锋;兰小勇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10年前无诱因情况下发现右内踝处核桃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界清、不能活动、表面皮肤无破溃、红肿等,后包块不断增大.6年前行单纯包块切除术,术后未病检.术后2个月复发,踝关节周围均见包块隆起并不断增大,踝关节活动无受限,为明确诊断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内外踝处、跟腱周围、小腿下端后侧见数个核桃至鸡蛋大小不等包块,边界清楚、质中、无压痛、不能活动、表面皮肤红肿、发亮,无静脉怒张、皮疹、脓点形成等,感觉存在,踝关节活动无受限,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 外固定架联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张计成;张辉;刘向阳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中老年患者多发骨折,治疗不当易残留腕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和僵硬等并发症,传统的石膏、夹板固定因对骨折端无牵引作用,固定不稳,易出现再移位.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笔者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交叉克氏针固定并有限切开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的影像学观察

    作者:翟文亮;高跃川

    目的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成功的关键是移植肌腱与骨隧道之间的牢固愈合,从而恢复韧带的功能.本实验通过影像学观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复合小牛脱蛋白松质骨(deproteined bone,DPB)对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即PRP+ DPB组(实验组)9只、PRP组(对照组1)9只、DPB组(对照组2)9只、单纯重建组(空白组)9只,每只兔均取自体单股半腱肌移植重建双膝ACL.实验组在骨隧道中填塞PRP+DPB复合物,对照组1在骨隧道中填塞PRP,对照组2在骨隧道中填塞DPB,空白组不填塞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及Micro-CT 扫描,测量腱骨结合部新生骨组织的骨密度值(mg/cm3)及骨隧道关节侧入口处的直径大小,观察对比腱-骨愈合情况以及骨隧道扩大情况.结果 在ACL重建后的各个时间点上,实验组腱-骨结合部新生骨组织的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1、2和空白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腱-骨结合部新生骨组织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2及空白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腱-骨结合部新生骨组织的骨密度值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骨隧道扩大程度小于对照组1、2和空白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的骨隧道扩大程度小于对照组2及空白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的骨隧道扩大程度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可显著提高兔ACL重建术后腱-骨界面的骨密度,预防骨隧道的扩大.

  • 新疆托里县哈萨克族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L-18与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霍耀祖;张红;王岩民;安伟

    目的 探讨新疆托里县哈萨克族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新疆托里县哈萨克族骨关节炎患者168例及对照组179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IL-18、TNF-α含量.结果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8、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哈萨克族与汉族血清中IL-18、TNF-α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8与TNF-α水平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89,P=0.00);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8、TNF-α水平与患者病程长短无关.结论 血清IL-18、TNF-α与骨关节炎的关系密切,可能成为早期诊断骨关节炎的实验室指标,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