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两种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阙健;庄小强;白宇;刘德淮;王玮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102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A组)53例,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7.65±1.89)岁;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B组)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12岁,平均(7.48±2.03)岁.比较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肘内翻及并发症(钉道感染、关节僵硬等).按照Flynn肘关节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6~45个月,平均23.7个月.两组病例一般资料、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优良率、肘内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均好,但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曾志超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75例157椎,术后1周观察骨水泥分布及有无渗漏情况,记录手术前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能力、脊髓功能及病椎高度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期间失访1例,共74例患者完成随访,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5.39±1.17)分、(3.28±1.41)分、(2.87±0.76)分、(2.91±0.68)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8.19±1.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患者术后Cobb角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经X线复查发现共有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2.70%;PKP总有效率为97.30%,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脊髓压迫、骨水泥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KP能够迅速缓解脊柱转移瘤引起的疼痛,且能同时微创治疗多个病灶,增强病椎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 经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作者:刘宁;陈勤;钟红发;潘奇林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与经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组(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经椎间盘镜组(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前后Oswestry残障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术后优良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症状、体征、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5.0±1.1)次、(5.0±0.9)次(P>0.05);PEI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MED组(P<0.05),但手术时间长于MED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PEID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较MED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之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PEID组优良率88%,MED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及M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术中透视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的优点,但PEID较MED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 上臂撕脱离断伤再植疗效分析

    作者:杜晓龙;宋涛;欧学海;熊咏民;张文韬;刘亚飞

    目的 分析上臂撕脱离断伤再植失败的原因,总结上臂撕脱离断伤再植的适应证及改进方法.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共收治17例上臂撕脱离断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9~57岁,平均29岁.I期截肢2例,行断肢再植术15例.后者给予快速清创,简单、有效的复位内固定,运用显微外科方法修复血管、神经,术后给予抗炎、抗血管痉挛、抗凝、补液、镇痛等治疗,密切观察血运情况.结果 术后血管通畅率100%,皮肤坏死发生率73.3%,肌肉坏死发生率80%;术后Ⅱ期截肢率20%;1例上臂撕脱离断伤合并全身多发骨折患者再植术后患者死亡;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诊截肢;1例术后10 d出院,外院换药,肌肉坏死清创时血管破裂,行截肢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6个月时上肢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平均得分为21.5分,功能劣.结论 上臂撕脱离断伤对于创伤显微外科仍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上肢再植无成形指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发伤、复合伤再植风险较高,受伤至通血时间长是手术失败/Ⅱ期截肢的高风险因素,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再植成功率.

  •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

    作者:李利平;曲成明;刘圆圆;戚超;于腾波;李宝山

    目的 探讨Herbert螺钉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0~55岁,平均38.1岁.统计手术时间,每隔4~6周行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手术时间10~18 min,平均13 min.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4周.根据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评分为85~100分,平均95.2分.结论 移位的第5跖骨基底骨折应手术治疗,Herbert螺钉是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有效方法.

  • MIPPO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赵程锦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科接受肱骨干骨折手术的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50.8±10.1)岁;均接受MIPPO手术.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1.7±9.4)岁;均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关节功能、X线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之间比较,除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上肢关节功能、骨折延迟愈合方面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术式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Zero-P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增志;赖茂松;熊浩;罗鹏刚;林伟文;夏雄超;凌华军;钟思龙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Zero-P)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42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8岁.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5例,C级18例,D级5例.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零切迹椎间融合术,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记录Frankel分级情况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除3例Frankel分级A级患者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4个等级.术后3个月时JOA评分为(15.3±1.5)分,改善率为(56.8±15.8)%;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5.8±1.5)分,改善率为(66.0±13.0)%.随访中未见内置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固定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损伤疗效确切,可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效果.

  •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

    作者:叶松林;覃晓峰;李成东;柯家宝;伍斯江

    目的 探讨采用一期节段性清创+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对1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用一期节段性清创+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男13例,女2例;年龄27~64岁,平均(47.5±11.7)岁.记录并发症、愈合指数、末次随访时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4年.手术时间130~180 min,平均158.7 min.病灶节段性切除长度为4~8 cm,平均6.2cm.愈合指数32~54 d/cm,平均41.3 d/cm.治疗周期为56~82周,平均67.7周.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复发.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为79~98分,平均87.2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8~97分,平均86.9分.术后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6例(9个钉道),经抗生素、钉道护理痊愈;力线异常2例,经调整外固定支架纠正.结论 采用一期节段性清创+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较少.

  • 多压杆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装置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小华;廖志峰

    目的 探讨多压杆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住院的74例胫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新型锁定装置组40例,徒手锁定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新型锁定装置组应用多压杆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装置(专利号:CN201320839886.X)行胫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定,徒手锁定组应用常规锁定装置及徒手锁定法行远端锁定.记录并比较两组远端锁定操作时长、锁定一次成功率、锁定过程中C型臂透视次数.结果 徒手锁定组远端锁钉操作时长为(9.2±1.6)min,锁定一次性成功率为79.4%,透视次数为(6.2±1.7)次;新型锁定装置组锁定操作时长为(6.5±1.4)min,远端锁定一次性成功率为90%,平均透视次数为(4.1±2.2)次.两组间锁定操作时长、透视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一次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压杆胫骨髓内钉远端锁定装置较徒手锁定可缩短远端锁定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 改良胸腰段椎体骨折植骨融合范围及其临床研究

    作者:丁明;管廷进

    目的 通过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好发部位的分析及临床观察,探讨改良胸腰段骨折植骨融合范围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采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的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1~56岁,平均43.5岁.T12骨折11例,L1骨折12例,L2骨折10例,L3骨折3例.观察近期固定效果,随访观察远期融合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36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植骨融合率,保留了更好的脊柱运动功能.结论 应用改良植骨融合范围的植骨融合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包毅敏

    目的 观察带线锚钉修复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带线锚钉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刻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4个月.研究组优良率91.42%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两组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带线锚钉修复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腓骨沟加深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治疗腓骨肌腱脱位

    作者:张永强;吴勐;张朝;刘重;陶胜林

    目的 分析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8例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病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术治疗,男7例,女1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7.00±12.95)岁.左侧5例,右侧3例.8例患者均无踝关节骨折.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所有病例均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屈伸、内外翻活动度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8例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所有病例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复发脱位.结论 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能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 经椎间孔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作者:王文涛;段琨;王欣文;刘团江;吴起宁;郝定均;刘继军

    目的 本文拟评价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情况.方法 将我院2010至2013年收治的42例,完成2年随访的38例经椎间孔植骨融合治疗的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手术时间为受伤后17.6 h(11~23 h),临床结果通过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n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与感觉评分,影像学结果通过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对减压范围、椎间植骨融合进行评估,并对其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70±30)min,手术出血(820±110)mL,随访2年ASIA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分别从术前的(77.9±12.2)分、(70.5±7.2)分提高到(90.5±11.8)分、(83.5±9.1)分,椎管占位从术前的(72.8±4.5)%降低到(4.0±2.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CT提示所有患者椎间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失败病例.围手术期出现脑脊液漏5例,未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椎间孔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只需要后路就能够达到环脊髓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临床症状恢复良好,手术安全,围手术期并发症少.

  • 单一后路肿瘤清除、双钛笼重建治疗腰椎转移癌的临床报告

    作者:刘帅;李正维;冯大鹏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一后路肿瘤清除(piecemeal total resection,PTR)、双钛笼重建技术治疗腰椎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地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转移癌患者,共11例患者符合标准.全部11例患者均采用单一后路肿瘤清除、双钛笼重建技术进行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以控制全身及局部肿瘤.通过分析对比11例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及ASIA损伤分级、有无肿瘤复发及内固定失败,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明显缓解.11例患者中有9例(81.8%)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改善,2例(18.2%)患者ASIA损伤分级保持在术前水平.手术平均时间5.7 h,术中平均出血量2 100 mL.术后随访5~16个月,平均10个月.期间3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肿瘤复发.所有11例患者术后均无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血管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钛笼脱出及椎间高度丢失.结论 对于预计生存期短(小于1年)、预后不佳的腰椎转移癌患者,单一后路肿瘤清除、双钛笼重建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治疗方式.

  • 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段亮;弓立群;刘军;李勇;段大鹏;李伟伟

    目的 分析、探讨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8例TI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2~54岁,平均(43±7)岁,病程(115±85)个月.结果 8例患者均符合低磷骨软化的临床诊断,均成年起病;低血磷,尿磷水平高,血钙正常偏低水平,碱性磷酸酶升高,甲状旁腺激素基本正常.奥曲肽显像有1例阴性,7例提示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2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2例行彩超检查,2例行全身骨扫描检查,4例行PET-CT检查.明确定位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结论 TIO有典型的临床特点,明确TIO肿瘤部位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奥曲肽显像结合超声、CT及MRI有助于肿瘤的发现和定位,完整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

  • 骨质疏松与ACDF术后相邻节段骨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东海;尤瑞金;肖奕增;黄鹏举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的变化及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术后1年无骨化患者57例,1级骨化患者31例,2级骨化患者17例,未发现相邻节段3级骨化.术前正常骨量患者24例未见明显骨化,10例可见1级骨化,1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1例,2级骨化患者8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2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8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相关性检验r=0.266,P=0.006.术后1年正常骨量患者21例未见明显骨化,7例可见1级相邻节段骨化,2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4例,2级骨化患者5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10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相关性检验r=0.299,P=0.002.骨密度值数值变化等级方面,无相邻节段异位骨化患者中降低12例,无变化30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7例,无变化12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2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3例,无变化3例,升高1例;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级资料相关性检验r=-0.447,P=0.000.骨质疏松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骨密度数值变化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术前和术后骨量异常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升高,并加重相邻节段骨化的严重程度;术后骨密度的降低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程度严重.术前和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可能减少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并降低其严重程度.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与围术期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贵方;尚平福;王涛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围术期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参考意识混乱评估法诊断谵妄,并将患者划分为谵妄组(58例)和对照组(124例),统计患者术前、术后1 h、术后6 h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结果 组内对比显示,谵妄组术后1 h、6 h时IL-1β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术后6 h时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 h、6 h时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术后6 h时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显示,术后1 h谵妄组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 h谵妄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 h时IL-1β、术后6 h时IL-6水平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检测早期IL-1β及IL-6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其风险.

  • 单侧或双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比较

    作者:张贵春;张科;陈晨;邹林;周振宇;曹学成

    目的 研究单侧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型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我科胸腰段单椎体爆裂型骨折患者的诊治资料,将单侧伤椎置钉组41例(组Ⅰ)、双侧伤椎置钉组34例(组Ⅱ)的术中参考指标(失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参考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进行比较.结果 共置入螺钉409枚,随访12~16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的情况,术前有神经功能不完全损害的11例患者均获得完全恢复.骨折骨性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1周.无内固定断裂、松动和退出,无后凸角度丢失大于等于10°的病例.组Ⅰ和组Ⅱ的手术时长、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Ⅰ、组Ⅱ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凸角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1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组Ⅱ在术后1周、术后1年相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单椎体爆裂型骨折,可有效矫正椎体压缩、后凸畸形,有效防止伤椎复位再丢失,减少内植物并发症.单侧和双侧伤椎置钉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临床可行性较好.

  • 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钩钢板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志强;栗树伟;刘亮;范伟;李飞;王东

    目的 评估钩钢板和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共40例,分为两组.钩钢板组共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9~74岁,平均(43.37±16.18)岁.锁定钢板组共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3~74岁,平均(43.46±16.65)岁.比较两组患者在骨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方面的不同.肩关节功能评价使用constant评分和UCLA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愈合并获得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钩钢板组:constant评分(87.8±4.9)分,UCLA评分(30.7±2.8)分;锁定钢板组:constant评分(90.2±2.7)分,UCLA评分(31.8±2.2)分.两者在评价肩关节临床结果的constant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钩钢板组.结论 在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解剖型锁定钢板和钩钢板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并发症发生率低,即使未修复喙锁韧带肩关节功能恢复也并未受影响.因此,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可以优先考虑使用解剖型锁定钢板.

  • 影响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愈合和皮瓣坏死的因素分析

    作者:季科;王素春;李丹勇;徐世平;芮碧宇;张洪涛

    目的 分析导致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和皮瓣坏死的风险因素,为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02例跟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按照其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组,计算患者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导致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和皮瓣坏死的风险因素.结果 患者发生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为12.4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钢板内固定是导致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和皮瓣坏死的风险因素,动态牵拉、自体髂骨植骨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跟骨闭合性骨折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状态、手术操作方案均具有密切关联,应重视患者血糖水平的调节及术中操作的科学性.

  •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治进展

    作者:张鑫;樊健

    下尺桡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的损伤.自1777年Desault第一次描述该疾病以来[1],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研究不断深入,其解剖、功能及诊断方法等研究逐步完善,治疗理念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些年来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宗欣;王五洲

    类基因组中有超过98%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这些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统称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1].非编码RNA可按其分子量大小分为短链非编码RNA、中链非编码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三类.LncRNA 是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依据其位置亦可分为反义LncRNA、正义LncRNA、双向LncRNA、基因间LncRNA及基因内LncRNA五种类型.在人类基因组中,LncRNA可参与基因组印记、染色质修饰、X染色体沉默、转录干扰和激活及核内运输等过程[2].

    关键词:
  • 肩胛下肌肌腱异位骨化1例报告

    作者:杨献峰;陈东阳;朱斌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运动后左肩部酸痛1月余,患肩无外伤史,无夜间痛.查体:左肩部未见肿胀,压痛(-),主动与被动活动无受限,lift-off试验(-),Belly-press试验(-),恐惧试验(-),疼痛弧征(-),上肢末端循环良好.X线片示左肩胛区类圆形高密度影,内见骨小梁结构.

    关键词:
  • 股四头肌腱移行部断裂1例报告

    作者:王业林;王永清;赵志辉;程鹏;卢峰成

    股四头肌腱是由股内侧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的四个头向下合并而成,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腱在膝关节功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移行部断裂是一种较少见的损伤,国内治疗该病的文献报道较少.作者采用缝线锚钉技术治疗1例急性股四头肌腱断裂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康复经过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自制可调节式滑轮牵引架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吕永涛;牛裴裴;马戈东

    在快速康复的医疗理念趋势下,微创手术应运而生,且发展迅猛,尤其在骨科领域.据统计,我院每年近万台手术中46%以上为微创手术.我院在进行肩关节病的确诊和手术治疗中一般采取"沙滩椅位","沙滩椅位"手术治疗中肩关节处于解剖位置,正因受解剖位置的影响,关节间隙小,上肢无法稳定,给肩袖损伤、肩峰成形等手术带来操作不便.为此,我院自制研发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式滑轮牵引架,用于牵引侧卧位的肩关节镜手术,保证了术中肢体位置的稳定性,术野暴露清晰,使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膝关节表面软骨与游离体表面软骨FT-IR光谱成像的对比研究

    作者:范家强;苑举辉;郝云甲;周密;陈伟;王爱国

    目的 研究游离体表面软骨与关节软骨的差异,为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借鉴.方法 以膝关节表面软骨及关节内游离体表面软骨为研究对象,通过FT-IR光谱成像的分析方法及主成分分析法,从分子水平辨别同处于一个关节腔微环境中两种软骨的差别.结果 两种软骨中作为填充物的蛋白多糖,没有明显的变化,二阶导数波数位置中1514cm-1所代表的胶原N-H弯曲振动(实验组为1516cm-1,对照组为1514cm-1)与1574cm-1所代表的酰胺Ⅱ(实验组为1575cm-1,对照组为1573cm-1)表现出蓝移.主成分散点图显示关节表面软骨主要分布于第一象限,游离体表面软骨主要分布于三四象限.结论 游离体表面软骨基质成分尤其是胶原已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志;刘瀚霖;魏垒;李鹏翠;郭卫宾;刘笑君;杨朝晖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合并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OA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04例,按有无合并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病膝OA组61例和单纯膝OA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高血压病的膝骨关节炎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不伴有高血压的患者(P=0.001,t=-6.345),女性患者更明显(P=0.001,t=-7.558);伴高血压病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肥胖率明显大于不伴高血压者(P=0.001,x2=14.785);伴高血压的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比例明显高于没有高血压者(P=0.016,Z=5.823).结论 高血压可能通过力学因素和代谢性炎症因素促进原发性膝OA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对女性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更加明显.

  • 北京地区健康成人膝关节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郝岩;张树明;周密;王晓宇;张巍;傅捷

    目的 临床测量国人股骨髁矢/横径比值、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指数)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度,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生物力学意义.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髁假体大小型号的选择、股骨后髁截骨线的安排等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及HiNet PACS 5.0软件测量.按不同性别及左右侧分别进行分组,所获测量数据使用t检验、线性回归等统计方式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测得共160例正常膝关节股骨髁矢/横径比值范围在0.80~0.96之间;髌骨高度和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女性组均显著大于男性组(P<0.001,P<0.001),左右侧无显著差异(P>0.05,P>0.05).线性关系分析可得,股骨髁矢/横径比值与髌骨高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男性:r2=0.358;女性:r2=0.689),而股骨髁矢/横径比值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度、髌骨高度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国人膝关节股骨髁矢/横径比值较目前国外主流设计的股骨髁假体相对较大,且与髌骨高度成正相关.但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大小不会影响股骨髁矢/横径比值及髌骨高度.

  • 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研究

    作者:贾瑛;李潇

    目的 评价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至2016年6月骨关节外科收治的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其中100例采用骨科快速康复护理模式,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进行康复相关指标比较.结果 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前术后进食、进水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前引流管、尿管拔除时间,增强术后下地活动和膝关节活动能力,改善睡眠、便秘情况,降低跌倒、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保证了患者围术期安全,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