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作者:邝国军;骆永锋;吴俊;李春景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8~63岁,平均35.2岁。按照AO/ASIF分型:C1型9例,C2型13例,C3型4例。开放性骨折3例,合并肱骨干骨折2例,前臂双骨折1例,腰椎骨折1例,桡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2例。所有病例用双钢板垂直固定。术后尽早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24例骨折复位满意,2例复位稍差,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3周愈合。肘关节Cassebaum功能评分,优9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经后入路双钢板固定肱骨髁间骨折,牢固可靠,能有效防止骨折不愈合,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好方法。

  • 两种手术切口入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作者:李光胜;余江;刘知泉;陈浪;胡敏

    目的:探讨股骨外侧及后外侧切口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手术出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别。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股骨外侧及后外侧切口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186例,男126例,女60例;年龄16~56岁,平均36.5岁。骨折类型主要包括股骨中段横行骨折及WinQuist分型中的Ⅰ、Ⅱ型骨折。股骨外侧切口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86例,股骨后外侧切口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手术100例。结果股骨外侧切口组(A组)的86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505±125)mL,术后引流量为(54±12)mL,合计为(559±137)mL;后外侧切口组(B组)的100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50±60)mL,术后引流量为(35±11)mL,合计为(285±71)mL。A组骨折不愈合4例,延迟愈合6例;B组骨折不愈合1例,延迟愈合1例。术后24周膝关节功能恢复A组优65例,良9例,中8例,差4例;B组优96例,良2例,中1例,差1例。B组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合计出血量相比,B组比A组的术中出血量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膝关节功能恢复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股骨骨折比股骨外侧切口手术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 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车晓凌;李立志

    目的:探讨分析髋臼后壁骨折切开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髋臼后壁骨折27例患者,男20例,女7例;年龄23~56岁,平均40.3岁。伴关节内游离骨块6例,关节面塌陷3例,后壁粉碎性骨折13例,髋关节脱位19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年。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及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用Matta X线复位标准、Matta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的临床结果评估,本组解剖复位20例,满意复位7例。临床疗效:优15例,良9例,一般3例,优良率88.9%。结论髋臼后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CT引导下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

    作者:李永军;刘明勋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后CT导引下经皮骶骨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骶骨纵形骨折病例共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5~55岁,平均34岁。按Denis分型,Ⅲ型8例,Ⅱ型7例。合并神经损伤6例,其中L5神经根损伤4例,骶丛神经损伤2例,Frankel分级均为C级。术前给予牵引、复位后CT定位下行经皮骶骨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27.8 min。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5个月。15例2~3个月均达临床愈合,末次随访时6例合并神经损伤者得到恢复,Frankel分级5例恢复为均为E级,1例恢复为D级。采用骨盆骨折Majeed量化评估系统评价疗效,功能恢复优10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93.3%。结论经皮螺钉固定骶骨纵形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 指端动脉弓以远单根动脉吻合微指尖再植

    作者:顾昊;巨积辉

    目的:介绍通过吻合指端动脉弓以远的单根动脉行微指尖再植的方法。方法通过游离指端动脉弓,在高倍显微镜下只吻合单根指端分支动脉,再植微指尖20例23指。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18~59岁,平均30.15岁。20例23指中,拇指8指,示指7指,中指5指,环指2指,小指1指;剪板机伤4例5指,刀切割伤7指,切纸机伤4指,冲床伤2例3指,刨床伤2例3指,咬伤1指。离断平面均在指腹掌侧罗纹中心以远。结果再植23指全部成活。随访时间6~38个月,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圆润,指体无明显萎缩,指甲生长平整,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65°,两点分辨觉为2.2~6.5 mm。结论游离指端动脉弓的方法为微指尖再植提供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和思路,临床效果满意。

  • 关节周围辅助复位治疗髋臼骨折

    作者:吴波;段洪;闵捷;贺云;张克强

    目的:探讨关节周围辅助复位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对骨折的复位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对21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6~61岁,平均42岁。车祸伤14例,高空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3例。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分别在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或“k-L”入路为主的同时,结合髂嵴小切口、股骨颈或股骨干持续牵引,或经前后联合入路,采取从周围至中央的思路间接复位髋臼骨折。结果根据Matta影像学复位标准,术后骨折解剖复位16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2例。21例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据Merled′Aubigne和Postel功能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0.47%。结论关节周围辅助复位治疗髋臼骨折能有效提高髋臼骨折解剖复位的概率,提高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 关节镜下栓-压式缝合治疗半月板层裂

    作者:崔鲁霞;焦裕光;贾琰

    目的:探讨半月板层裂在关节镜下进行栓-压式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28例半月板层裂在关节镜下进行栓-压式缝合。患者术前MuMrray征、研磨试验均阳性,磁共振检查显示半月板层裂。治疗前后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术后1年半14例患者MRI复查,半月板愈合率71.4%。检查膝关节无肿胀、积液,关节间隙无压痛。术后大部分患者能够从事正常的劳动,无关节活动障碍。术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10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半月板层裂在关节镜下经过栓-压式缝合,大限度地保留了半月板组织,相比以往的半月板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 层裂
  • 徒手牵引复位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杨学桥;王铭;刘会欣;李海滨;潘洪阁;刘跃森;刘红;牟洪涛;李秀茹;苏艳;冯海鹏;刘海青;马亮;赵延通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保守治疗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5%~20%,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1]。总结自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采用仰卧位徒手牵引闭合复位PFNA-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无头加压螺钉在踝关节后踝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刘大林;陈韶峰;林鋆;葛俊华;陆胤燊;吴雪琳;徐宇江;占先方

    目的:探讨无头加压螺钉对后踝骨折块手术固定的方法及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共计16例踝关节损伤合并后踝骨折的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3岁,其后踝骨折应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按照AO分型,B2型9例,C1型4例,C2型3例。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5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优12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3.8%。结论无头加压螺钉固定踝关节后踝骨折,使用方便,对骨折块加压能力强,是固定后踝骨折的一种有效方式。

  •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刘俊;尹锐;罗政;胡睿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2年我院进行49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并建立数据库,包括患者的入院诊断、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灶节段、结核原发病灶情况、术前及术后是否进行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全身营养状况、术后局部制动情况。按照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A组)和治愈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采用两独立组χ2检验,并得出相应的统计量和P值。P<0.05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9例患者治愈37例,术后出现复发的有12例。病灶节段在两个及以上、存在其他部位结核病灶、术前及术后未进行规范化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局部制动情况小于3个月和全身营养状况不良是手术后病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脊柱结核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规范化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制动、增强全身营养状态和时机适宜且彻底的病灶清除手术),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手术 复发
  • 前踝撞击征的姑息性手术治疗

    作者:刘君;任龙韬;杜虎羽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对前踝撞击征的诊疗效果。方法采用姑息性手术治疗前踝撞击综合征8例9侧,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骨关节炎;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36岁(18~56岁)。左踝3侧,右踝6侧。病史2~20年,有踝关节骨折手术史4例,运动损伤史1例(为双侧),踝关节扭伤病史3例。临床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踝关节跖屈活动受限。X线片及CT显示胫骨前缘和距骨骨质增生,呈鸟嘴样;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核磁显示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腔内积液。采用全麻手术骨赘切除,局部电烧。结果本组8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为24个月(0.5~3年)。术后踝关节跖屈活动功能明显好转,按照kofoed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前平均42分,术后平均84分。优5侧,良3侧,复发1侧,但随访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优良率88.9%。结论姑息性手术切除骨赘以及关节间隙增生变形组织的清理,可有效解除踝关节撞击症状,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配合局部电烧复发率低。

  •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32例

    作者:赵晓明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2例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6~59岁,平均38.6岁。均为Dameron分型Ⅲ区骨折。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以美国足踝外科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评估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4周。根据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估,32例患者评分为86~100分,平均94分,其中优2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达90.6%。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易于操作,对骨折周围血运破坏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足部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任庆雄;马雪海;胡江洪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凸的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共对109例(109个椎体)腰椎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了PvP治疗,其中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凸22例。按Simmons分型,Ⅰ型19例,Ⅱ型3例。术前所有患者行穿刺路径MRI测量标定,应用导向器指导术中穿刺,观察穿刺成功率,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伤椎高度恢复值、术后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值,将同时间段由同一术者完成的PvP治疗不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凸的腰椎新鲜压缩骨折87例患者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22个伤椎节段均穿刺成功,穿刺路径与MR测量标定符合率为68.2%。观察组伤椎手术时间(28.8±5.2)min,对照组为(21.2±3.8)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骨水泥渗漏率、伤椎高度恢复值、术后vAS改善值观察指标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vP是治疗椎体新鲜性压缩骨折合并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

  • 单双侧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分析

    作者: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苏义生

    目的:比较分析单侧和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67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侧固定组31例,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双侧固定组36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同时使用vAS、ODI评分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单侧固定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双侧固定组( P<0.000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融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 P<0.01),除了术后1个月腰痛vAS评分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外,其余的vAS和O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情况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临床效果相似,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不同术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

    作者:刘勇;卲川强;陈长春;张国华;任海霞;兰天亮;高浩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术式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96例,其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18~50岁,平均33.6岁;依据伤情按手术方式非随机分组,分为前后路组给予前路或后路减压、前后路固定手术治疗;单纯前路组给予前路减压及固定;单纯后路组给予后路减压及固定,观察疗效。术前Frankel分级A级12例,B级17例,C级27例,D级32例,E级8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植骨均在术后4.2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术中无血管、神经、食管、硬脊膜损伤。术后无假关节、骨不连、骨吸收发生,无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90例(93%)患者术后获得完全复位,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低位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能更好的充分减压、坚强固定,为脊髓恢复创造条件,值得临床推广。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手术风险会增大,应根据患者具体伤情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治疗

    作者:罗伟东;黄枫;郑晓辉;周琦石;陈朝

    目的:评价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后外侧入路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2岁;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等情况,踝关节功能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本组均获随访10~35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骨折均于术后3~5个月愈合,平均3.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检查示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17例,良13例,中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型后踝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精确,固定可靠。

  • 足舟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金锋;林永亮;杜宏伟;丛强;夏传龙;连杰;张世宇;林义

    目的:分析足舟状骨体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404医院骨二科收治的13例足舟状骨体部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3例,年龄25~59岁,平均36.5岁。舟状骨骨折按照Sangeorzan分型:Ⅱ型11例,Ⅲ型2例。13例患者均在伤后4 h~12 d(平均6.5 d)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得3~72个月随访,平均23个月。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6.9%。结论足舟状骨体部骨折发病率较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行走,可以大大降低此类骨折的致残率。

  • 外科减压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短期疗效分析

    作者:李咸周;颜廷振;张晶;王峰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经后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21例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采用后入路对病变节段有限减压、USS系统重建脊柱序列稳定性、联合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的治疗方法,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21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所有治疗患者均存在神经系统损害和严重疼痛。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出血量为500~800 mL。21例患者中所有患者(100%)术后疼痛即刻得到缓解。随访1~3个月,1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持续改善,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病椎椎体高度维持较好,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后入路有限减压USS系统固定联合直视下病椎骨水泥椎体重塑技术是治疗有神经压迫症状的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黄丽花;陈建梅;郑松;陈果;程汉智;刘坤梁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0~56岁,平均48.2岁。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后2周、3个月、1年通过X线片、vAS评分、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3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5.2个月。vAS评分:术前(8.4±1.3)分,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分别为(1.21±0.41)分、(1.11±0.32)分、(1.09±0.2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前(16.19±2.70)分,术后2周、3个月、1年分别为(22.74±2.19)分、(24.30±1.49)分、(27.74±1.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创伤,手术疗效确切。

  •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作者:王拴柱;尚建军;祝成社;陈利明;黄伟东;施振强;王春江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出现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以及再次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89例,其中骨折不愈合患者31例。分析造成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治疗方法采用早期髓钉动力化的方法,如动力化后仍未愈合,采用骨折断端带蒂骨皮质剥离加自体骨植骨的方法,随访再次手术后的效果。结果股骨干中段1/3是股骨干骨折后经髓内钉固定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易发部位。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与原始治疗方法、骨折类型等密切相关。早期髓钉动力化可促进骨折愈合;单纯髓钉动力化后骨折仍难以愈合,行带蒂骨皮质剥离加自体骨植骨的方法可促进骨折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又存在手术干预过程的力学、生物学因素,应根据其出现的原因及特点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 延长引流时间治疗脊柱后路手术脑脊液漏的疗效分析

    作者:马立泰;刘浩;龚全;王贝宇;邓宇骁;丁琛

    目的:评价延长引流时间在治疗脊柱后路手术脑脊液漏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脊柱外科后路手术2137例,其中术中发现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157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68例;均采用延长引流时间的方法,术后5~7 d拔除引流管。根据硬脊膜损伤( dural tear,DT)的部位和程度分为:硬脊膜暴露面的损伤(DT-1)、硬脊膜非暴露面的损伤(DT-2)、硬脊膜暴露面和非暴露面同时损伤(DT-3)、隐形硬脊膜损伤(DT-4)。分别采用直接无创缝合修复、直接缝合+耳脑胶或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耳脑胶或生物蛋白胶、自体脂肪修复+明胶海绵+耳脑胶或生物蛋白胶等方法治疗。结果157例硬脊膜损伤中DT-1患者106例,DT-2患者18例,DT-3患者26例,DT-4患者7例。68例术后脑脊液漏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23~59岁,平均(37.6±9.3)岁;其中DT-1患者30例,DT-2患者12例,DT-3患者19例,DT-4患者7例。59例患者术后第5天脑脊液漏出量小于200 mL,予以拔管后直接缝合,9例脑脊液漏出量大于200 mL延长至术后第7天予以拔管后直接缝合封闭引流口,引流口和切口均无脑脊液漏的发生,切口区域无皮下囊肿(硬脊膜假性囊肿)出现。脑脊液漏患者中有短期低颅压综合征症状者1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延长引流时间是治疗术后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 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胫股关节炎早中期疗效比较

    作者:房小文;薛峰;盛晓文;王正飞;杨兴

    目的:比较Oxford Ⅲ代单髁置换(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g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内侧胫股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31例32膝,UkA组15例16膝,TkA组16例16膝。术前对UkA组和TkA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评价采用膝关节评分( keen society score,kSS),分别为55.94分和56.47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分别为57.25分和59.37分;分别进行单髁置换和全膝关节置换。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功能改善情况UkA组较TkA组好,膝关节活动度更大;两组的手术时间UkA组较TkA组短。结论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胫股关节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全膝置换早期效果类似,但手术时间短,恢复快。

  •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

    作者:于风天;魏杰;秦德安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中老年人的人口比率也在不断的升高,由此带来的膝关节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OA)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据有关文献报道,膝骨关节炎发病率约占全身各关节骨关节炎的31%左右。从年龄来看,50岁者约80%、60岁者约90%、70岁以上者约100%都具有影像学的病理表现,但出现临床症状者仅占患者数的18%左右。在性别上的差异表现为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发病率。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表现为膝关节内侧股胫间隙变狭窄,下肢负重力线向内移,因此导致膝内侧间室局部应力升高,造成疼痛的症状。如何缓解以及治愈膝关节骨关节炎成为医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从1958年Jackson首次提出胫骨高位截骨( high tibial osteotomy,HTO)以来,胫骨高位截骨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非常有价值的手术方法[1]。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改变下肢异常力线,纠正膝内侧胫股关节的过度负荷,使内侧关节软骨修复重生,同时截骨使骨内压下降,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膝关节疼痛、延缓膝关节退行性变的进展、恢复关节活动的目的。现就HTO的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 局部麻醉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侯伟;江盈盈

    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骨科的常规手术,常用于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功能,并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超过60%的患者会遭受剧烈的疼痛。剧烈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质量、功能康复、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而患者对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满意度也集中在手术能否减少疼痛与关节功能迅速恢复方面。

  • 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席刚;张民;王祥猛

    膝关节是人体大且较为复杂的关节,其周围有许多韧带及肌肉组织附着,以保持其稳定性。膝关节多韧带损伤是较为复杂及严重的损伤之一,往往是膝关节脱位所导致,一般损伤膝关节2条及2条以上的主要韧带,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丧失劳动能力。随着现代膝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对膝关节韧带认知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通过临床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较早地明确诊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合理治疗方案,是该疾病治疗、康复及预后的关键。

  • 怎样写好讨论?

    作者:

    关键词:
  • 怎样写好前言?

    作者:

    关键词:
  • 怎样写好结果?

    作者:

    关键词:
  • 颈椎术后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

    作者:李赛;周先爱;魏晶晶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3岁,汉族。以“摔伤后颈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3d”为主诉来诊入院。查体:颈后区棘突间压痛,双上肢各肌肌张力未见异常,皮肤浅感觉减退,痛觉过敏;躯干及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上肢三角肌及肱二头肌肌力Ⅴ级,肱三头肌、腕伸屈肌肌力、指伸屈肌肌力Ⅲ级,双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踇伸肌、小腿三头肌肌力Ⅴ级;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肱三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亢进;双侧腹壁反射、提高反射及肛门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无大小便失禁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颈椎MRI显示:C3~7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C4~5水平脊髓信号异常(见图1)。诊断为:a)颈椎过伸伤伴脊髓损伤。b) C3~7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急诊在全麻下行“颈后路C3~7椎体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未输血,术后查体双上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轻,X线片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固定牢固(见图2~3);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38.0℃,血压188/97 mm Hg,予以扑热息痛、硝苯地平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第6天输液时发生寒颤,体温39.3℃,考虑输液反应,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消炎痛栓等治疗后症状消失,当日夜间患者诉四肢肌力减弱,双眼闭合困难。急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双侧基底节区、侧脑室胖、额叶、顶叶皮层下脱髓鞘改变。行颈椎MRI检查提示:颈后路减压后脊髓减压充分,脊髓未见新鲜损伤信号,术区未见出血及血肿形成(见图4)。急查电解质排除低钾血症可能。次日晨醒时言语含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意识清楚,眼球运动可,双眼闭合困难,双侧周围性面瘫,咽反射迟钝,四肢近端肌力0级,远端肌力Ⅰ级,四肢腱反射消失。共济感觉检查不合作,病理征未引出。肌电图:上下肢体神经活动传导波幅明显减低,传导速度减慢,双下肢F波未引出,上下肢所检肌肉募集性差。当日上午11点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立即给予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导尿,急请神经科会诊考虑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急查脑脊液:无色,透明,潘氏试验实验弱阳性,白细胞7×106/L,总蛋白2 g/L,氯118.29 mmol/L,葡萄糖4.74 mmol/L,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人体免疫球蛋白27.5 g/d静脉注射,连用5 d;甲泼尼龙250 mg/d静脉注射,连用3 d,后减量为80 mg/d,3 d后减量为40 mg/d,连用7 d,后改为泼尼松片口服;经治疗患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但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肢体肌力未见明显改善。患者术后29 d进食时发生误吸,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82%,予以吸痰、气管内吸出大量内容物后症状仍未改善,改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d后间断脱机,呼吸肌功能不稳定。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双下肺感染,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色透明,潘氏试验阴性,白细胞数1×106/L,脑脊液生化示:氯115.2 mmol/L,葡萄糖、腺苷脱氨酶未见异常,乳酸脱氢酶22 IU/L,微量蛋白1251 mg,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一般细胞及新型隐球菌。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拇短展肌出现明显衰减(大于15%),左上肢单纤维肌电图出现肌肉颤动。给予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患者呼吸肌无力症状改善,血清Ach-R抗体90.2 nmol/L,诊断为合并重症肌无力,加用吡啶斯的明60 mg口服,1次/6 h。经以上治疗后,患者呼吸肌功能明显好转,4周后患者恢复基本良好。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9例体会

    作者:李云惠;张永军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多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暴力大小,方向和受伤位置出现不同类型的骨折[1]。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城乡交通的发展,此类骨折不断增加。盂县人民医院骨科从2004—2012年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9例,并进行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粉碎性掌骨骨折

    作者:王洪宾;曾文超;刘淑永;梁文勇;纪林善;颜景坤;刘毅

    目的:探讨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们采用C型臂透视下复位经皮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7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后早期功能锻炼,6~8周拔出克氏针,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本组均获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满意,手指活动恢复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1例。结论 C型臂透视下横向克氏针固定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疗效满意。

  • 甲强龙对神经元机械损伤后相关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姚年伟;徐峰;康辉;施立奇;蔡贤华

    目的:研究甲强龙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损伤后的相关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共培养的方法建立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将模型分为对照组:正常的神经元培养,损伤组:用机械切割的方法造成神经元的损伤模型,甲强龙组:运用1μM的甲强龙药物干预神经元机械损伤模型,对比各组24 h后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神经元损伤组caspase-3、caspase-3mRNA和Bax表达升高,Bcl-2/Bax的比率和Bcl-2的表达降低( P<0.05);与损伤对照组相比较,甲强龙组caspase-3、caspase-3mRNA和Bax表达降低(P<0.05),Bcl-2的表达和 Bcl-2/Bax 的比率升高( P <0.05)。结论甲强龙能降低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caspase-3凋亡因子的表达,升高Bcl-2/Bax的比例,抑制神经元的凋亡过程,保护神经元。

  • 更正

    作者:

    关键词:
  •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5年度中青年医师优秀论文奖评比通知

    作者:

  • 本刊关于图、表的投稿格式要求

    作者:

    关键词: 投稿
  • 《实用骨外固定学》出版

    作者:

    关键词: 骨外固定
  •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的撰写要求

    作者:

    关键词: 文献
  • 实用骨科杂志关于开通网上支付宝付款的通知

    作者:

  • 本刊关于表格的投稿要求

    作者:

    关键词: 表格
  • 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李旭升;高明暄;赵锟;邵宏斌;李生贵;陈彦飞;常彦峰

    目的:评价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为椎弓根内固定在合并有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的选用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检测骨密度后,根据诊断标准,选用正常骨质的2具尸体标本、重度骨质疏松的4具尸体标本,分离T12~L5节段成单个椎体以备后用;然后在骨质正常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12枚作对照组;在重度骨质疏松水平,分单纯置入椎弓根螺钉( pedicle screw,PS)、经磷酸钙骨水泥(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强化钉道后置入椎弓根螺钉、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钉道后置入椎弓根螺钉三种方法置钉,依次为PS组、CPC/PS组和PMMA/PS组,进行螺钉轴向拔出实验,测大拔出力、刚度和能量吸收值,对所测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重度疏松条件下,PS组、CPC/PS组和PMMA/PS各组大拔出力、刚度、能量吸收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5);但是,PMMA/PS组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PS组、CPC/PS组( P<0.001);PS组、CPC/PS组之间比较仅大拔出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刚度与能量吸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骨质疏松条件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明显下降,不宜单纯应用普通椎弓根螺钉行脊柱内固定治疗,采用普通骨水泥强化钉道后置钉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稳定性。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