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

实用骨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실용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5572
  • 国内刊号: 14-122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卫小春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儿童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宁仁德;孔令超;姚涛;周业金

    目的:观察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儿童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对16例儿童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先行开放伤口彻底清创,直接缝合伤口或临时人工皮封闭伤口二期转移皮瓣结合游离植皮关闭伤口,对移位不稳定胫骨骨折进行复位,按设计的组合式外固定架构型对胫骨骨折远、近端进行穿骨针固定,术中对外固定架操作时间与出血进行计算,术后定期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以 Iowa 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中组合式外固定架穿针及组件安装时间平均21 min,平均出血量14 mL,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2个月,术后2例清创直接缝合伤口出现皮肤坏死,4例发生针道感染,均经换药等治疗愈合,无一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及骨髓炎,所有胫骨远端骨折均一期愈合,无一例骨折延期愈合、骨不连及畸形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5周,1例患者术后出现胫骨远端骨骺部分早闭情况,术后7个月踝关节 Iowa 功能评分,优6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87.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儿童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少、固定灵活可靠、术后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良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开放性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内固定的治疗体会

    作者:陈超斌;陈令斌;陈克;戢涛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治疗体会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61~97岁,平均(69.5±7.6)岁。根据粗隆间骨折 Evans 分型、PFNA 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利用复位技术、定点定位技术、扩髓技术、透视技术等 PFNA 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结果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50~180 mL,平均90 mL;X 线暴露次数4~13次,平均8次。同时本组68例均防止了医源性大粗隆劈裂骨折,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穿出股骨头颈,主钉、锁钉固定困难,X 线机污染术野,失血性休克等术中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并运用 PFNA 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 X 线暴露次数,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儿童 Salter-HarrisⅠ型和Ⅱ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治疗

    作者:张文文;李应池;王晓霞

    目的:评价 Salter-HarrisⅠ型、Ⅱ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根据 X 线片评估骨折复位和愈合情况,采用 Gartland and Welley 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手法复位石膏固定42例,其中6例复查 X 线片出现骨折移位,5例移位明显者改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共19例。本组9例4~6周后失访,47例经6个月~1年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两侧挠骨等长,下尺挠关节关系正常,掌倾角和尺倾角正常,克氏针固定的患者均未出现针道感染。Gartland and Welley 评分结果,优37例,良10例,优良率100%。结论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而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固定后7~14 d 必须复查 X 线片,为避免骨折畸形愈合,对不稳定性骨折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必要的。

  • 骨折端骨碎屑植骨治疗尺桡骨骨折27例体会

    作者:朱宜国;王甫亚;孙苏亭;周宣业

    目的:探讨收集术中钻孔内的骨碎屑并移植于骨折端对促进骨折愈合及预防骨不连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手术治疗尺桡骨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9~76岁,平均43.5岁。均行切开复位DCP 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钻孔时收集钻出的骨碎屑并植于骨折端周围。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15个月,平均8.2个月,均在8~16周内获得临床愈合,3~5个月内达骨性愈合。功能采用 Mode 评分标准判定,优2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将钻孔内骨碎屑移植于骨折端能有效地促进骨愈合,预防骨不愈合的发生。

  • PFNA 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

    作者:杨文彬;杨珂;王峰;陈明;李伟;钟浩;屈永奎;牛壮;贾拥政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21例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22~45岁,平均32岁;左侧14例,右侧7例。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交通伤9例,高处坠落伤12例。骨折按照Seinsheimer 分型,ⅢA 型11例,ⅢB 型7例,Ⅳ型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手术在 C 型臂 X 线透视下对骨折端进行手法闭合复位,必要时采用撬拨技术、钳夹技术或有限切开对骨折端进行复位,PFNA 内固定术。术后采用 Harris 评分对患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个月。无一例发生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断钉松动退出、骨折延迟愈合、再骨折、髋内翻畸形、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按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4%。结论 PFNA 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不稳定骨折,具有微创、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方法。

  • 鹰嘴前移固定治疗鹰嘴粉碎性骨折

    作者:张功林;甄平;陈克明;何明;陈宗琦;韦宏

    目的:总结鹰嘴前移固定治疗鹰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鹰嘴前移固定技术治疗鹰嘴粉碎性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46岁,平均26.8岁。切除的鹰嘴和尺骨之间的碎骨块用于植骨,将鹰嘴用张力带技术前移固定到尺骨。损伤后至手术时间3 h ~6 d,平均3 d。结果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5年。按 Broberg 和 Morrey 提出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2例。没有发生与该项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鹰嘴前移固定技术很适宜用传统复位和固定方法治疗有困难的鹰嘴粉碎性骨折。

  • 后内侧入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

    作者:张磊;孔德明;王浩军;银晓永;刘晓宁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研究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应用后内侧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7~49岁。左侧7例,右侧8例。均为合并后侧平台骨折的 SchatzkerⅤ型或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 Rasmussen 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和统计学分析对比术后当天与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本组中所有的病例均得到满意的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无切口感染及骨髓炎病例,无钢板、螺丝钉松动、断裂病例,无医源性的血管、神经损伤病例,骨折全部正常愈合,无膝关节黏连、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畸形愈合等病例。Rasmussen 膝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3%。对比术后当天和术后12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内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视野好,可在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后侧关节面,不必暴露腘窝内重要血管、神经,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

  • 骨水泥填充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庞家省;杨英年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复发性骨巨细胞瘤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2~47岁,平均30岁。股骨近端1例,股骨远端2例,肱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1例。复发时间为术后5~25个月。皆为 Companacci Ⅲ级。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4个月,平均24.8个月。全部病例无复发,根据 Mankin 疗效评判标准,本组患者优4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虽存在再次复发风险,但可完好保留关节功能,应作为治疗首选。

  • 两种体位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肖志满;施德源;王旭东;谢景凌;王俊鸿;沈正清;刘斌伟;王华秀

    目的:在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分别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对两种体位下行内固定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自2011年1月到2014年10月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80例,将入选病例分为单侧跟骨骨折及双侧跟骨骨折,再进一步分为侧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 C 型臂透视次数的区别。结果在行单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侧卧位 C1组的术中 C 型臂透视次数较俯卧位 F1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行双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侧卧位 C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 C 型臂透视次数均较俯卧位 F2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俯卧位较侧卧位具有更多优势,特别是在行双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

  • 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

    作者:肖权;宋建宽;王永超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应用拇指桡背侧和尺背侧两种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共计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8~45岁,平均35.5岁。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21例,拇指尺背侧皮瓣9例,皮瓣大小为1.0 cm ×2.0 cm ~2.5 cm ×3.0 cm。结果30例皮瓣全部成活,拇指长度大限度地得以保留。拇指外形满意,质地优良,两点辨别觉5~10 mm,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拇指背侧皮瓣是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简单实用的方法。

  •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

    作者:寿建国;王诗波;王鹏飞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9~54岁,平均34.5岁。损伤部位:右足5例,左足3例。8例足部组织缺损患者,缺损范围在8 cm ×5 cm ~10 cm ×7 cm,急诊清创,择期实施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经6~18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结论应用游离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疗效满意,外形美观。

  • 踝关节融合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栾彦军;白东昱

    目的:探讨踝关节融合术对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对23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行踝关节融合手术,男14例,女9例;年龄26~68岁,平均48.6岁。其中既往有踝关节骨折或脱位病史17例,4例继发于距骨骨折,2例患有踝关节不稳。手术采用3~5枚松质骨加压螺钉固定,术后进行石膏固定。评分标准选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分别对术前及末次随访进行评分。通过疼痛、功能及 X 线对位情况以及手术优良率分析融合手术对创伤性踝关节炎的疗效。结果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3年,平均1.9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情况,其中1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正常生活,4例患者长时间行走后足弓处出现轻微疼痛,休息后可缓解,1例患者踝关节偶尔发生轻度疼痛,口服药物后可缓解。术后3个月可见骨痂形成,但未将上下关节面完全连接,术后半年所有患者均已达到骨性融合。AOFAS 总体评分由术前(26.0±5.85)分提高至(77.78±10.15)分,P ﹤0.05。优5例,良12例,一般5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73.91%。结论踝关节融合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稳定性高,融合成功率高的特点。

  • 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的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沈超;傅跃龙;王秀会

    目的:总结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间手术治疗的65例 Lauge-Hanse 分型旋后-外旋Ⅳ度的踝关节损伤进行随访并评估分析。其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18~71岁,平均47.4岁。骨折按 Danis-Weber 分型,A 型18例,B 型39例,C 型8例。术后半年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7~3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2.8周。本组评分78~100分,平均90.6分;优(90~100分)34例,良(80~89分)24例,一般(70~79分)7例,差(≤69分)0例,优良率为89.2%。结论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属于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当破损的骨折结构通过合理手术重建修复固定后,即可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踝关节,一般无需三角韧带修补,很少需要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

  • 微型钛板联合空心钉治疗 Myerson B~ C 型Lisfranc 损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贝;谭坚毅;曾志彬;詹铁军;陈海强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联合空心钉“四边形”固定治疗 Myerson B ~ C 型 Lisfranc 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采用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四边形”固定治疗12例 Myerson 分型 B 型及 C 型 Lisfranc 损伤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24.5岁,其中 B1型4例,B2型5例,C1型2例,C2型1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效果。结果术后12例获得6~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X 线片显示12例足均获得解剖复位,足弓形态恢复正常。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AOFAS 评分平均76.3分。结果优(90~100分)4例,良(80~89分)6例,可(70~79分)2例,优良率为86%。结论应用微型钛板联合空心钉“四边形”固定技术治疗Lisfranc 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镐英杰;于磊;李志磊;张迪;张岩;李莹;李甲振

    目的:通过与自体骨比较,评价同种异体骨在治疗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34例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例,行病灶彻底清除、灭活、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术,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骨组( A组)和自体髂骨组( B组)。A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19~38岁,平均27岁,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B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18~39岁,平均28岁,术中取自体髂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两组术后均支具外固定辅助活动12周。结果 A 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病例均未见肿瘤复发、骨折。所有骨移植 X 线片上显示理想的愈合形态。疗效评定采用 Mankin 评定标准,A 组:优14例,良3例,优良率100%;B 组:优15例,良2例,优良率100%。A、B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骨相比,同种异体骨在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骨缺损治疗中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值得提倡的移植材料。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Kummell 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继军;刘智勇;郝阳泉;张保刚;邵宇雄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Kummell 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疗老年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326例,其中诊断符合为 Kummell 病者72例,70例采用后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例因球囊未能复位而行后路切开截骨矫形、骨水泥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术后给予腰背支局固定、抗骨质疏松等常规处理,通过对比手术前后椎体的高度、局部矢状位 Cobb 角度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a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70例患者术后X线片复查时椎体高度由术前(19.77±4.42)mm 恢复至(21.47±3.71)mm,Cobb 角由术前的15°~25°(21.2±0.5)°改善至3°~14°(9.1±0.6)°,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改善率79.5%;术前 VAS 评分4~8分,平均(6.1±0.5)分,术后 VAS 评分1~4分,平均(3.2±0.4)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ODI 从术前的平均(63.7±2.3)改善至末次随访的平均(43.2±1.7),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者2例,其中1例随访中出现相邻椎体骨折者,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下腰部持续疼痛者1例,对症治疗1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早期发现与治疗,消除椎体骨折处的微动,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支撑,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是早期治疗 Kummell 病较好的手术方式,且并发症少。

  • 关节镜辅助治疗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的观察

    作者:杨镇;张明宇;张宪;郑江;张亮;任博

    目的:总结肩关节镜辅助下进行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方案的可行性,积累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我科自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3例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患者,应用肩关节镜辅助行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固定术治疗。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19~37岁,平均(27.32±6.11)岁;左侧5例,右侧8例,均为单侧损伤。术后指导康复功能锻炼,根据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对肩关节进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所有患者伤臂中下段软组织包块消失,外观形态正常,屈肘及前臂外旋力量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减弱,工作生活正常。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由术前(2.6±12.9)分升至术后末次随访(3.7±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应用肩关节镜辅助治疗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手术效果满意。

  • 腰椎爆裂骨折侧前方入路改良内固定方式重建腰椎前凸

    作者:张赫;李正维;冯大鹏;赵智;李光灿;南丰;袁亮

    目的:研究侧前方改良内固定手术对腰椎爆裂骨折腰椎前凸恢复的可行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自2000年5月至2014年10月,统计了103例有完整资料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20例患者接受传统侧前方手术,58例患者接受传统后路手术,25例患者接受侧前方改良内固定手术。测量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并作为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侧前方入路手术术前及术后的L2前凸角度为(-14.75±1.67)°和(5.63±0.91)°,L3为(-11.86±2.41)°和(6.71±1.50)°,L4为(-15.20±1.92)°和(11.60±1.14)°;随访1年后 L2的前凸角度为(4.83±0.83)°,L3为(5.86±1.35)°,L4为(10.60±1.14)°。而侧前方入路改良内固定手术术前及术后 L2前凸角度为(-13.36±2.29)°和(8.90±1.30)°,L3为(-13.11±2.57)°和(15.67±1.58)°,L4为(-13.40±2.40)°和(22.60±2.07)°。随访1年后 L2的前凸角度为(7.81±1.08)°,L3为(14.67±1.41)°,L4为(21.2±2.05)°。传统后路手术 L2术前及术后的前凸角度为(-8.53±2.08)°和(9.93±2.27)°,L3为(-9.39±1.88)°和(16.33±1.24)°,L4为(-10.90±2.02)°和(23.70±2.00)°。随访1年后 L2的前凸角度为(9.03±1.99)°,L3为(15.50±1.25)°,L4为(23.10±1.60)°。传统侧前方手术与传统后路手术术后 L2、L3、L4的前凸角度比较 P 值均小于0.05,传统侧前方手术与侧前方改良内固定术后 L2、L3、L4的前凸角度比较 P 值也均小于0.05。侧前方改良内固定及传统后路手术术后L2前凸角度比较 P 值为0.181,L3 P 值为0.1316,L4 P 值为0.3514。改良6钉术式术后与随访1年的结果比较 L2 P值为0.0543,L3为0.1780,L4为0.2433。结论侧前方入路改良内固定手术对腰椎爆裂骨折腰椎前凸的重建较传统侧前方入路手术更为满意。

  • 内镜下跟骨后上结节成形减压术治疗顽固性 Haglund 综合征

    作者:王铭;李海滨;刘会欣;付洪睿;杨学桥;潘洪阁

    目的:研究内镜下跟骨后上结节成形减压术治疗顽固性 Haglund 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对22例顽固性 Haglund 综合征患者采用内镜下跟骨后上结节成形减压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5~64岁,平均41.7岁。对2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 AOFAS 踝-后足功能评分平均56分,术后平均86.4分,评分明显提高。优1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内镜下跟骨后上结节成形减压术治疗顽固性 Haglund 综合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改良 TLIF 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吴继彬;郭开今;袁锋;辛兵;冯虎;张新珠;吴东迎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4年4月,采用改良 TLIF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其中采用单边固定28例,双边固定34例。单边固定组:男19例,女9例;年龄28~57岁,融合节段:L1~21例,L2~31例,L3~42例,L4~518例,L5 S16例。双边固定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2~59岁,融合节段:L1~21例,L2~32例,L3~43例,L4~519例,L5 S1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来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16.7个月,单边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双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内术后 VAS 评分、ODI 评分和 JOA 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两组之间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 TLIF 手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破坏对侧结构、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肘管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勇;方有生

    肘管综合征是上肢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1-2]。Feindel 等[3]于1958年首次提出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处受压而产生的神经压迫、损伤性病变,其主要表现为手肌肉萎缩、无力及手尺侧麻木。尺神经在行走过程中有多个潜在的卡压部位,但是重要的部位是在肘关节。患者常见的症状是尺神经分布区的麻木、手内肌的萎缩和无力。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中、重度的需要手术治疗。近几年出现大量关于尺神经原位松解和前置手术效果的比较研究。

  •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李晓东;江汉;江毅;肖连平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 adult-acquired flat foot deformity, AAFD)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AAFD 主要因为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及足骨关节韧带损伤所致。弹簧韧带常常受累,其损伤可导致足弓塌陷和前足外展;跟距骨间韧带也常受累,其损伤可导致跟骨外翻;三角韧带功能障碍可引起内踝疼痛及足踝关节畸形;腓肠肌或跟腱挛缩可加重跟骨外翻畸形;然而,近 Orr等[1]报道了6例单纯弹簧韧带损伤,而没有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症状性可屈性扁平足。扁平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前足外展,后足外翻,足弓降低或消失,足部骨骼之间的正常排列丢失,严重时还可以出现前足内翻。扁平足患者女性多见,而且55岁左右发病率较高,同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能量冲击性运动者发病率较高。扁平足患者负重能力差,不能远距离行走,严重时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进展

    作者:孟亚轲;郭永飞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青壮年多见,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有多器官及系统损伤。目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大多数股骨干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1],除了髓内钉技术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据统计,股骨干骨折的内固定失败率(包括髓内钉和钢板)和骨折不愈合率为8%~23%[2]。

  • 痛风性髌骨骨折1例分析

    作者:吴伟乾;王重阳;谷贵山;张德宝;杨晓迪;李良涛;刘建国

    1资料
      患者,男,36岁,主因“左膝关节外上方疼痛和肿胀2个月”入院。患者否认外伤和嗜酒,既往有间断左膝关节疼痛病史,但因能自行缓解未就医。体格检查显示髌骨肿胀,上外侧压痛阳性,屈曲至90°时疼痛。膝关节 X 线显示溶骨性破坏伴边缘硬化(见图1)。CT 显示髌骨骨折、溶骨性破坏伴边缘硬化(见图2),MRI 显示髌骨破坏及股四头肌肌腱浸润。血尿酸672μmol / L,正常430μmol / L,其余检验正常。

  • 双侧膝关节处完全离断再植成功1例报告

    作者:安小刚;丁文义;王晖;马爱源;倪金和;刘芳宏;杨振环;张海霞

    随着工农业机械化生产和交通运输意外伤害的增加,造成肢体严重损伤、肢体离断的病例时有发生。下肢单肢离断再植或双下肢离断异位再植成功在国内时有报道,而双下肢同一平面肢体完全离断病例少见,一期同时再植成功病例更为罕见。笔者于2010年5月收治双侧膝关节处完全离断患者1例,再植成功,现报告如下。

  • 关节镜下 Endobutton 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作者:卢启贵;黄东红;李政;沈云龙;郑英慧;陆文杰;李长树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 Endobutton 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1月,25例 PC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在全关节镜下操作,采用膝后内外侧入路清理复位骨折,利用 PCL 胫骨止点定位器从胫骨结节前内向撕脱骨块中部钻入导针,3.5 mm 空心钻钻骨隧道,引入 Endobutton 悬吊固定撕脱骨块。结果术后22例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X 线片示:所有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2例患者愈后有Ⅰ度后抽屉试验阳性,但无膝关节不稳。2例患者有(12±2.5)°屈膝受限。所有患者无伸膝受限。术前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45±24.3)分,术后12个月平均为(95±3.6)分。结论采用全关节镜下复位 Endobutton 固定治疗 PCL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但本术式不适用于撕脱骨块直径小于10 mm 的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 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细胞形态学分析

    作者:唐新;郑果;黄强;李棋;付维力;李箭;陈刚;周宗科;裴福兴

    目的:研究人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观察各代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全膝置换术患者残存的无菌膝关节软骨,采用两步酶消化法(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每代的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细胞进行进一步鉴定后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两步酶消化法消化出的软骨细胞呈接近圆形,培养2~3 d,细胞贴壁、变形,呈多角形或条状,2周左右细胞融合成层,4代后出现明显分化,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缓慢。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培养4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结论体外培养骨关节炎软骨细胞4代以内生长良好,生物学特性明显,4代以后出现去分化现象,提示我们2或3代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是用于实验研究的佳选择。

  • RAGE 对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紊乱的影响

    作者:李健;刘亚平;郭洪敏;聂志奎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的骨代谢特点及骨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变体的表达。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0周后处死大鼠,测定骨生物力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A1c、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变体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和 Goto-kakizaki 组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 A1c、血清糖基化终产物、空腹血糖、胰岛素均显著升高,而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降低,糖尿病组大鼠和 Goto-kakizaki 组大鼠骨组织均检测到糖基化终产物变体表达。结论糖尿病大鼠和 Goto-kakizaki 大鼠的骨量和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及变体相互作用参与糖尿病骨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

  • 第一届国际骨科讲师团教育峰会会议通知

    作者:

    关键词: 骨科 讲师团 教育 峰会
  • 更正

    作者:

    关键词:
  • 实用骨科杂志关于开通网上支付宝付款的通知

    作者:实用骨科杂志编辑部

  • COA 中青年骨科医师论文评比通知

    作者:

  • 《骨科学》出版

    作者:

    关键词: 骨科学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躯体平衡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赵巍;王利;袁宏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躯体平衡性的影响,并探讨患者维持躯体平衡性的变化与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关节外科接受单侧 TKA 术的膝 OA 患者21例(右侧12例,左侧9例)进行站立平衡试验,用重心测量仪连续测出躯体重心位置(gravity center position,GCP)。对 GCP 在单位时间内横轴方向偏移(medio-lateral dis-placement,ML-X range),纵轴方向的偏移(antero-posterior displacement,AP-Y range)以及重心位置 GCP 漂移轨迹(locus of GCP,LG)进行量化并分析 GCP 在 ML-X range,AP-Y range 以及 LG 变化程度跟术后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 TKA 后 GCP 在横轴水平上的单位时间内平均位置由初始位置逐渐向术侧方向转移,且其转移程度和 LG 变化程度均跟同一随访期的膝关节恢复情况呈线性相关,而 GCP 在纵轴方向的偏移跟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KA 术后患者维持躯体平衡能力逐渐提高,且躯体平衡性的提高跟同期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呈线性相关。

  • 骨肉瘤患者血清 miR-21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吴子晏;刘洋;杨述华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清中 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化疗前后的变化,研究血清 miR-21的表达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38例骨肉瘤患者(肺部转移患者17例)化疗前后血清中 miR-21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 miR-21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以及与化疗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表达量0.23相比,血清 miR-21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量为5.68,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P =0.007);有肺部转移的患者血清中miR-21的表达量为7.26,高于无肺部转移的患者表达量2.3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3);血清 miR-21与对应肿瘤组织miR-21的表达呈正相关(rho =0.712,P ﹤0.001);而且本研究发现血清 miR-21水平在化疗无效者为7.65,明显高于化疗有效者2.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高表达的 miR-21水平与骨肉瘤肺转移存在一定的关联,血清 miR-21表达与骨肉瘤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其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用于骨肉瘤早期诊断及化疗敏感性预测,且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 怎样写好前言?

    作者:

    关键词:
  • 护理指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周春来

    目的:探讨护理指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骨科专科特点及需求制订骨科专科护理指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骨科病区实施,然后进行实施指引前后的护理安全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满意度对比。结果实施指引前护理安全质量得分为(91.8±0.32)分,健康教育质量得分为(91.2±0.42)分,满意度得分为(92.42±2.35)分;实施指引后护理安全质量得分为(96.3±0.26)分,健康教育质量得分为(95.6±0.37)分,满意度得分为(96.25±2.86)分,两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2.113,19.916,23.625;P ﹤0.05或 P ﹤0.01)。结论应用骨科专科护理指引,能规范骨科临床护理行为,给予临床一线护士提供科学、准确、专业、实用的专科护理指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可以推广应用。

实用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