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脉瘤样骨囊肿伴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7例治疗体会

    作者:闫标;孙洪礼;王庆喜

    目的:总结分析动脉瘤骨囊肿伴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1999年2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17例动脉瘤骨囊肿伴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动脉瘤骨囊肿伴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治疗体会。结果:所选患者中男10,女7例年龄10~27岁,发病部位股骨7例,胫骨6例,其他4例,经过 X 线片、CT 片、病理检查得以确诊,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患者采用刮除和植骨术等进行治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及纤维结构不良是骨良性肿瘤中常见病损,同时存在于同一骨干区较少见,术前进行病理学和放射学诊断能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 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 CT 和 MRI 表现与诊断价值

    作者:谢家斌

    目的:探讨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 CT 和 MRI 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38例患者均经 CT 和 MR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MRI 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形态上、骨膜反应、关节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腔数目、液-液平面、病理骨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 和 MRI 是诊断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有效依据,是区分原发动脉瘤骨囊肿囊腔、液-液平面、病理骨折的重要依据。

  • 距骨软骨母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作者:孙博;李雪垠;赵星宇;冯卫;刘建国

    患者,男,21岁,因左踝关节疼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周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踝关节疼痛,负重行走时明显,未予重视.近1周疼痛加重,有夜间痛,伴有明显的活动受限,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无明确外伤史及恶寒发热史.查体:跛行步态,左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稍高,表面无浅静脉怒张,无邻近淋巴结肿大.左踝关节周围压痛,踝关节因疼痛而活动受限.

  • 上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刘庆好;舒小冬;陈鸾

    目的提高上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上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条件和手术方案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法,完善护理程序并进行术前护理辅导.结果5例上颌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全部经术前心理辅导和护理指导,使其充分了解手术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术后随访10个月~2年均无复发,仅1例发生急性心肌炎,预后正常.结论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积极意义,术后镇痛护理和心理抚慰,对减低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软骨母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张鹏;李振龙;赵英杰

    患者男,24岁,以"右髋部酸痛半年,摔伤后疼痛2 h"为主诉入院,继往半年前出现右股骨大粗隆部酸痛,以活动性为明显,休息可缓解,未就诊治疗,因2 h前不慎扭伤后感觉右髋酸痛难忍,行走困难,遂就诊我院.

  • CT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赵丽新;谢荣华

    患者男,12岁,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眼球较左侧突出,右眼溢泪,右侧鼻塞,并进行性加重.体检:右侧眼球突出,鼻中隔左偏,右鼻腔外侧壁内移,鼻道内见新生物,呈椭圆形,色泽同鼻腔黏膜,表面不光滑,质韧,中鼻甲辨别不清,副鼻窦区无压痛.眼部超声:右眼眶内占位性病变.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右筛窦窦腔囊状膨大,窦壁骨质吸收变薄,形成一完整骨壳,壳内见一宽大的液-液平面,呈上低下高密度(图1),并可见致密骨性房隔及片状骨化影(图2).病灶累及相邻上颌窦、蝶窦、额窦与鼻腔.CT诊断:右筛窦良性肿瘤性(样)病变,考虑:①动脉瘤样骨囊肿;②骨巨细胞瘤;③非骨化性纤维瘤.手术所见:右鼻腔内椭圆形肿物,充满鼻腔上部及筛窦,瘤体内侧游离,外侧与筛窦融为一体,中鼻甲辨别不清.穿刺瘤体抽出陈旧性血性物.切除瘤体为不规则椭圆形,外覆黏膜及骨质,骨质薄如蛋壳,内为血性液体,间杂胆固醇结晶样骨化物,无骨膜.手术病检报告:纤维组织囊壁中含有不规则骨小梁,内侧多见血窦,散见多核巨细胞并有钙化.病理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

  • 三维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李丽;张文云;郭瑞军

    患者女,17岁,左髂部疼痛2个月,CT及MRI提示左侧髂骨占位,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可能;X线提示骨质疏松.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激素(PTH):414.03 pg/ml;血清钙3.03 mmol/L;血清磷0.95 m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165 IU/L.

  • CT诊断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郑雷;姚辉疆

    患者男,34岁.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跟骨疼痛半年,5个月前当地医院跟骨普通X线报告跟骨似见一小类圆形低密度区,未予以治疗,近2个月疼痛明显加重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到病人以前X线平片显示不清,直接行跟骨CT扫描.CT检查示右跟骨偏外侧可见一类圆形囊性膨胀性骨缺损,大小约3.0 cm×3.5 cm,其内充满液体,密度较均匀,边缘不光滑,可见骨嵴向中央突入,跟骨外侧皮质菲薄,但仍连续,周围软组织肿胀不明显(图1).CT诊断:右侧跟骨囊肿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

  • 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与诊断价值

    作者:徐黎;屈辉

    目的 探讨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平片、CT和MR等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征象.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平片(n=35)、CT(n=23)和MR(n=13).结果 X线平片显示30例(86%)病变骨皮质膨胀形成骨包壳,其中17例(57%)骨皮质完整,但其中有5例在CT上显示骨包壳不完整;2例(6%)病灶内出现钙化;7例(20%)出现病理骨折,其中57%为脊柱病变.CT显示21例(91%)病变由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囊腔构成,其中19例(90%)CT扫描出现液-液平面;4例(17%)病变内出现局部实性区域,其中1例为完全实性病变;3例病变侵犯了邻近关节和骨.MR检查发现12例(92%)出现液-液平面;囊间隔与囊壁厚薄不等、强化明显,T1WI显示不明显,T2WI为中高信号.结论 X线平片呈膨胀性溶骨改变,CT和MRI出现囊腔、液-液平面、强化明显的囊壁及囊间隔征象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T和MR在显示ABC特异征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CT及MRI表现

    作者:李洋;郝大鹏;左安俊;于俪媛;郑园园;刘吉华;徐文坚

    目的 观察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ABC患者的CT和MRI图像,发生于脑颅骨者5例,其中枕骨3例,顶骨1例,颞顶枕骨1例,发生于颌骨2例,发生于颅中凹1例、累及蝶骨、颞颌关节.对8例均行CT平扫和MRI常规平扫,位于脑颅骨的5例同时行MR常规增强扫描,位于颅中凹的1例加做MR动态增强扫描、并后处理得到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其半定量参数.结果 CT表现:8例均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区伴内部骨质分隔影,其内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位于颅中凹的1例骨质破坏范围较大,对周围组织具有侵袭性.MRI表现:8例病变均表现为病变主体呈等长T1长T2信号,病变内部含有数量、大小不等的囊性部分,信号不均一,其中5例病灶囊内可见液-液平面,8例病变边缘均可见低信号界线.位于颅中凹的1例TIC呈平坦型,峰值信号强度(SIpeak)为1080,峰值时间(Tpeak)为第9个时相,大上升斜率(MSI)为0.81%.结论 颅骨ABC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征象.

  • 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刘敏;曾胜明

    发生于跟骨的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少见.现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例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 肱骨骨骺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韩景泉;贾广义

    1病历简介忠者,男,16岁,左肩部摔伤3天来诊,既往无外伤、手术及传染病史,无不良嗜好.

  • 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的MR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12例报告)

    作者:朱勇;周育军;王振毅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i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瘤样病变, 病因尚不明确,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和脊柱.

  • 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作者:张建太;于源萍

    男,28岁.左侧胸部不适数年,近3月局限性疼痛,肿胀、压痛明显加重,病情发展较快.体检:左侧胸部第10后肋处局部隆起,可扪及包块,质硬,肋骨受累.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左侧第10后肋沿骨的长轴呈囊状膨胀,囊内有淡而粗的皂泡状结构阴影.骨皮质变薄,边缘清晰锐利并伴有硬化,X线诊断意见:左侧第10后肋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 肱骨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误诊1例

    作者:张秀江;张慧

    男,20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疼痛,伴右肩关节轻度活动受限;1个月前自觉肩关节疼痛明显加重,夜间疼痛明显不能入睡。查体:右肩关节前举外展及后伸活动明显受限,右肩关节肿胀,局部皮温增高,关节周围压痛(+);实验室检查:血ALP 85 U/L,参考值20~132 U/L。 X线平片:右肱骨近端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结构紊乱模糊,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局部骨皮质变薄,边界模糊,骨膜反应不明显(图1)。CT平扫:右肱骨近端表现为以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部分骨质边界清晰,部分骨皮质边缘毛糙中断不连续,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图2)。 MRI显示:右肱骨近端大小8.1 cm×4.9 cm,混杂T1长T2信号灶,T2像可见多个囊性信号,其周可见低信号间隔,并可见多个不规则液-液平面(图3,4)。综合以上,首先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骨肉瘤待除外。

  • rhBMP-2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手术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

    作者:董盼锋;何欣雨;胡庆磊;冯洋;卓映宏;蓝佼;章晓云;陈跃平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动脉瘤样骨囊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12采用病灶清除、rhBMP-2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手术治疗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根据囊肿范围选择植骨材料,并与rhBMP-2混合后填充囊腔内.将开窗所取得的骨块进行上述处理后回植于骨缺损处.结果 1例出院后3d出现切口周围肿胀、渗液,再次人院经换药等对症处理1周后切口愈合;其余9例切口均一期愈合.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4)个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摄X线片检查显示骨愈合良好,未出现对异体骨的免疫排异反应,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均无复发.结论 rhBMP-2作为成骨细胞的诱导因子能有效促进骨再生及修复.rhBMP-2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手术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成骨可靠、安全性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 手部掌指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忠哲;郭阳;田光磊

    目的:分析手部掌指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与复发率的关系。方法回顾2002年至2012年,我院手外科明确诊断的12例手部掌指骨的动脉瘤样骨囊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和MRI的影像学特点,术中大体特征及肿瘤性状表现,手术方法和植骨特点,手术后复发率等。结果12例中发生部位掌骨8例,指骨4例。年龄和性别无明确特点。临床症状以局部膨胀性改变(10例)和疼痛(6例)为主要特点。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病变,晚期可表现为皂泡样和吹气球样骨质破坏。MRI 可显示内部大小不一、信号强弱不等的囊腔和病灶内液平面。手术中可见骨皮质呈暗紫色,皮质膨胀变薄。手术采取高速磨钻刮除植骨(4例),段截植骨(8例)等方式。术后复发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后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发现合并巨细胞瘤1例。结论手部掌指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临床罕见,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早期诊断常面临困难,根据病史特点和X线与MRI结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使用高速磨钻彻底刮除和瘤段切除植骨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 USP6基因重排检测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作者:杨邵敏;由江峰;齐双双;王华

    目的 探讨USP6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和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例需要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的ABC病例(穿刺标本9例,切除标本11例),在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上,利用USP6基因双色分离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计数分离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比例>7%视为分离重排阳性. 结果 18例可判读荧光信号结果,2例切除标本检测失败.9例USP6基因分离重排阳性(阳性细胞比10%~70%),支持原发性ABC,其中2例为实性亚型;9例USP6基因分离重排阴性(阳性细胞<1%),其中4例经术后标本全面病理检查证实为继发性ABC,分别继发于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和骨母细胞瘤1例.USP6基因断裂重排诊断原发性ABC的敏感性为64%(9/14),特异性为100%(4/4),准确率72%(13/18).结论 利用FISH法检测USP6基因断裂重排对原发性ABC的病理确诊有重要辅助作用,特别有助于穿刺少量标本和临床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病例的病理诊断.

  • X线及CT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12例分析

    作者:肖立红;黄杰;齐有才

    动脉瘤样骨囊肿又称之为骨膜下巨细胞瘤、良性骨动脉瘤及出出血囊肿等,临床上较少见,影像学易误诊为其他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为了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9年以来行X线、CT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2例的X线及CT表现,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分析

    作者:梁丽宁;成官迅;张静;黎蕾;张刚;刘婷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和MRI表现,14例经X线检查,4例经CT检查,7例经MRI检查.结果 发生于股骨上段8例,肱骨中上段3例,胫骨上段和髂骨各2例,腓骨小头、下颌骨、颧骨和跟骨各1例;X线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周边有薄层骨质增生硬化,内部可见骨嵴和骨性分隔,骨皮质膨胀变薄,可合并病理性骨折,X线平片诊断正确率为35.7%;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可见骨壳,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骨性分隔,病灶可向软组织内突出;MRI表现为膨胀性多囊状病灶,周边见低信号环,囊内可见液-液平,T1WI增强扫描囊壁和分隔呈薄层环形强化,MRI 诊断正确率为71.4%.结论 MRI较X线平片、CT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三者结合,有助于ABC的定性诊断.

10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