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对照研究

    作者:李少华

    目的:探讨跨节段固定与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节段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评分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周两组VAS疼痛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压缩率、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8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两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伤椎椎体压缩率、cobb角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ASIA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断钉,而观察组未发现断钉病例.结论:经伤椎连续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固定更为牢固,远期疗效更为满意,且能有效降低术后断钉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 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作者:李勇;常再平;李龙

    目的 研究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脊柱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一种用于胸腰椎前路减压环锯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胡军;肖永良

    鉴于现有侧前方胸腰椎减压手术所采用电动磨钻或骨刀技术所产生的高温对患者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并且存在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时间长等不足,本研究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行侧前方减压手术的前路减压环锯.该胸腰椎前路减压环锯由环锯、手柄和定位杆组成.通过重复模拟实验及28例临床手术应用,收到满意效果.该环锯结构简单,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具有拆卸与组装的特点,方便携带,在实际应用中便于操作,可有效防止对胸腰椎脊髓及神经的损伤,适用于创伤外科、骨科与脊柱外科;同时还适合在野战、救灾等艰苦条件中使用.

  • 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MRI评价

    作者:李岩;范广宇

    目的:探讨MRI诊断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后部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准确性及损伤机制.方法:将60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病人术前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比,得出MRI诊断后部韧带复合体中棘上韧带(SSL)和棘间韧带(ISL)损伤的准确率.同时将病人分为两组:PLC完整组(n=36)和PLC损伤组(n=24),对比两组间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椎板骨折发生率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诊断SSL和ISL损伤的准确率分别为89.6%和93.0%,T1加权像诊断SSL损伤特异度明显高于T2加权像(P<0.05).PLC损伤组中病人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椎板骨折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LC完整组(P<0.05).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可靠工具.Ferguson和Allen力学分类系统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损伤机制.

  • 多层螺旋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

    作者:陈晶晶

    目的:分析在患有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后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的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扫描,对两种方法的骨折情况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骨折情况检出例数明显多于X线扫描,两种诊断方法的数据在比较计算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段出现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值得应用.

  •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

    作者:蒋维;彭剑

    目的:探讨胸椎和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并评价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交界40例,腰椎25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9岁.外伤后全部行X线平片及CT平扫.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密度压缩和椎体后突、侧移,椎体内低密度裂隙缝,附件骨折,小关节脱位,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管内高密度血肿,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脊髓损伤出血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对发现椎体高密度压缩和椎体后突、侧移方面则优于CT;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方面优于X线平片,且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

  • 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评价

    作者:俞羚;韩雪盈

    收集2010~2011年12例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和多层螺旋CT(MSCT)资料进行分析,CT对脊柱骨折及骨折线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可清楚的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向、骨折块多少和移位,CT横断图像结合计算机图像后处理可以很好显示椎管的狭窄、椎体滑脱以及关节的脱位.MSCT安全快捷加加之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增加了观察骨折的信息量,能准确评价脊柱损伤的稳定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手术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提供重要资料.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椎板开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孟庆宇

    目的 研究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椎板开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设计并给予患者脊柱后路椎板开窗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Cobb角以及椎管面积残余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cobb角和椎管面积残余率与术后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板开窗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大程度保留后柱结构,同时可较好实现复位,恢复胸腰椎的正常生理形态以及功能,可减少手术创伤,且操作简单,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为临床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CT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谋山

    目的 对CT扫描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从该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中,经过CT检查确认,选择出爆裂性骨折患者22例,首先对这些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然后采用CT扫描,CT进行扫描的范围要按照X线平片和临床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结果 通过CT检查,22例患者中,有8例X线平片显示爆裂性脊柱骨折,14例X线显示单纯性楔状压缩性骨折,故CT能比较明确显示爆裂性骨折.结论 CT检查在脊柱爆裂性骨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值得推广并应用.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蔡亮

    目的 评价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的方法,其中2例同时行椎板开窗减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术前及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椎体高度、取出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椎体内的骨缺损,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内固定取后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

  • 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特点和手术治疗选择

    作者:曾忠友;吴鹏;张建乔;唐宏超;宋永兴;严卫锋;韩建福;金才益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分系统用于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56例下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病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岁.高处坠落伤40例,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4例.损伤部位:L3 37例,L4 16例,L5 3例.按AO分型:A3.1型17例,A3.2型14例,A3.3型25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9例,E级40例.按AO分型、后柱是否损伤及椎管占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分别选择跨伤椎固定、经伤椎置钉固定、联合后前入路和Ⅰ期后入路手术方式.对比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椎管占位情况的变化,观察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现象.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的局部疼痛和工作状态进行评定.结果:56例切口无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恢复方面,术后即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融合情况:跨伤椎固定方式融合13例,经伤椎固定方式融合20例,联合后前入路和Ⅰ期后入路方式20例均获得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C级1例,D级3例,E级52例.患者局部疼痛评定:P152例,P23例,P3 1例.工作状态分级:W1 12例,W2 39例,W3 5例.结论:由于下腰椎与胸腰段在解剖、生物力学方面的差异,其具有完全不同的损伤特点.而根据AO分型、后柱是否损伤及椎管占位程度进行的综合评分,是指导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选择的较好方法,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损伤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 正中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小军;陈晶祥;欧阳礼英;黄亚娟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剥离椎旁肌入路内固定组(传统组,25例)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组(经肌间隙组,27例)。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的 VAS 疼痛评分,术后损伤节段的局部后凸角(LK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相比,经肌间隙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伤椎高度矫正及局部Cobb角丢失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正中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复位佳、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 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谢铁强;张映萍;谢梅芬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史赛克钛网修复眶壁骨折区,比较手术前后复视程度、眼球内陷度、眼球运动情况.结果 全部术后复视消失,眼球内陷改善、眼球运动良好,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钛网植入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手术中,方法简单,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 CT、CR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圣银;刘薇;王锐

    爆裂性骨折(burstingfracture,简称BF)是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约占脊柱损伤的20%,多累及脊柱的二、三柱结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20%~40%合并神经损伤[1,2].搜集1998~2004年7月经临床证实的脊柱爆裂性裂骨折共68例,分析螺旋CT(简称SCT)和CR(Computed radiography)在脊柱BF诊断中的不同价值.

  • 罕见椎体爆裂骨折骨折块贯穿椎管导致脊髓横断、完全截瘫一例

    作者:陈庆胜;孙继飞

    患者男,38岁,于2011年11月6日约16∶00因在矿井下工作时被矿石砸伤,导致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呼吸困难而住院治疗.入院查体:血压90/50 mm Hg,意识清楚,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右肺呼吸音可,左肺呼吸音消失,腹部膨隆,无肌紧张、左上腹触痛,无反跳痛.胸腰段脊柱后突畸形,触痛明显,腰椎旁触痛明显.活动受限.于腹股沟以下无感觉,双下肢感觉消失,无自主活动,肌力0级.会阴部感觉消失,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X线片及CT 示:胸12椎体严重爆裂性骨折,椎体塌陷,于胸11、12棘突之间可见较大骨块(图1~4).

  •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分析

    作者:洪全明;兰林;叶刚;马骏;李嘉荣;翟延荣;沈飞

    目的 总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在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86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行Dick、AF、APF、Gss-Ⅱ、TSRH内固定的治疗,对术前、术后的X线片变化及其功能恢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本组获13~36个月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及脊柱Cobb角均有较大的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2级的改善.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能大限度地恢复椎体的高度,为脊柱重建和功能恢复提供了一个坚强而稳固的基础.

  • 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轻度爆裂性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陈晓东;易小波;王洪;曹国庆;蔺福辉;任志宏;胡鑫华

    目的 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轻度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1例24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疼痛评价,测量对照术前、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所有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明显增高(P<0.05);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用于轻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 后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胡玉亮;孙亚伟;徐冬;匡凌浩;牛犇;丛杰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6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人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其预后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1例获随访,平均18个月(6~60个月),Cobb角降至平均4°(0~12°),骨折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至95.6%,椎管狭窄率平均恢复至7%(0%~13%).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手术节段脊柱失稳.结论 本方法具有创伤相对较小、操作简便、减压充分、内固定牢固、方便植骨融合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有效方法之一.

  • 经伤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谭家昌;徐鸿育;杨有猛;黄成建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经伤椎结合GSS-Ⅱ型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2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结果 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融合,均得到满意的复位,矫正率达97.3%,近期内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并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

  •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谭家昌;徐鸿育;杨有猛;李文恒;黄成建

    目的 探讨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特点和评价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直接复位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直接复位内固定联合应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24例.结果 平均随访17.3个月,骨融合率达100%,患者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复位率达96.4%.近期内无明显矫正丢失,椎管矢状径达到正常范围.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按Charles标准临床疗效优良率87.5%.结论 对不稳定的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重建术既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维持矫正效果,又能增加植骨融合率,是治疗严重创伤性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理想术式.

253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