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椎弓根固定术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

    作者:石道勇

    目的 探究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9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对照组患者实施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在此基础上两组均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前、术后1年脊柱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手术后,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均改善(P<0.05),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实施经伤椎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能有效优化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改善脊柱矢状面Cobb角与伤椎前缘压缩程度.

  • 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作者:李勇;常再平;李龙

    目的 研究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脊柱恢复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椎弓根固定联合植骨融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

    作者:欧阳长伍

    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操作注意要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20例,选用经椎弓根固定治疗方案,记录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所有患者在接受经椎弓根固定术治疗后胸腰椎骨折情况均得到了显著缓解,椎体高度基本稳定,且椎体压缩角度显著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84,P<0.05)。结论:术前阅片、定位、掌握娴熟的复位固定技术、应用有效的骨块减压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 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

    作者:温晓阳;廖世文;杨勇;袁永忠;严宜琦;廖劲松

    2002年5月-2005年3月对我院通过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32例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 5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罗柏锋;罗雨桥;邓思然;李兴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方法 总结我科自2002年6月~2008年6月腰椎滑脱病人应用不同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结合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腰椎滑脱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采用RFⅡ及ESS椎弓根内固定,一期行自体髂骨后路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其中,采用RFⅡ内固定同时行后路椎体间融合9例;采用ESS同时加椎体后路融合13例.结果 本组21例患者随诊6~24个月,平均16个月.滑脱复位率88.7%;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率94.6%;无再滑脱现象;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3.5%以上.结论 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以椎弓根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方法,椎体界面间稳定,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度,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目前是广大基层百姓治疗腰椎滑脱症理想的方法.良好牢固的内固定加腰椎间植骨融合是取得手术疗效满意的关键.

  • AF系统椎弓根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20例

    作者:王嘉明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住胸腰椎骨折病人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0~50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压砸伤3例.损伤节段(按椎节数定位):10 2例,11 3例,12 4例,1 4例,2 4例,3 2例,4 1例.伤后1周内就诊并手术15例,周后就诊5例.神经功能障碍按ASIA分级:级2例,级6例,级10例,级2例.椎体损伤据术前X线片、CT片检查按Denis分类:屈曲压缩型4例,爆裂型15例,骨折脱位1例.

  • 术中即时三维导航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者:田伟

    脊柱外科手术近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脊椎手术本身特点及脊柱的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和危险性很高.许多手术需要进行复杂的立体操作,这些操作在非可视的情况下进入脊柱的腹地,会进一步增加手术的风险性,如椎弓根固定、寰枢椎关节间固定(Magerl术)及经后路椎体截骨矫形等.因此,更可靠、更安全的智能技术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并逐渐变为现实.智能手术首先变为实用技术的是计算机导航技术.随着该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已显示出精确定位的明显优点,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并且术中X线照射量大大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认可并接受了该项技术.

  • 三种不同的植骨方法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作者:董汝臣;郭立斌;房国军;曲志国

    目的 探讨不同植骨方法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加不同的植骨方法共治疗腰椎滑脱患者64例,按植骨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椎体间cage植骨组)、B(横突间植骨组)、C(关节突间植骨组)三组,比较术后疗效、植骨融合率及复位丢失率等.结果 术后随访1~3年,结果显示A组22例融合良好,1例未融合,1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复位丢失率7.8%,邹德威临床疗效评分[1]优良率为91.3%.B组18融合良好,2例未融合,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复位丢失率11.2%,邹德威临床疗效评分优良率为80.0%.C组16例融合良好,5例未融合,4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复位丢失率14.6%,邹德威临床疗效评分优良率为71.4%.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的腰椎滑脱可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不同类型的植骨方法,其中以椎间植骨及椎间cage植骨融合率较高,复位无丢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 椎弓根螺钉落差式复位治疗腰椎滑脱

    作者:张克非;宋银冬;刘东;史峰军

    目的 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式复位治疗腰椎滑脱的新方法.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142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Ⅰ度滑脱56例,Ⅱ度滑脱83例,Ⅲ度滑脱3例.均采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进行椎体复位、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其中59例采用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35例采用单枚Cage,48例采用单枚Cage联合侧前方自体颗粒骨植骨.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滑脱复位程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00±10) min,出血量平均为(300±10)ml.术后切口无感染,均甲级愈合.随访24 ~58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112例,良20例,可10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率100% (56/56);Ⅱ度滑脱完全复位率96.4%(80/83);Ⅲ度滑脱3例均完全复位.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证实133例椎间融合,6例在18个月后融合.共3例发生未融合,均为单纯Cage组.末次随访时椎体复位无丢失.结论 应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复位可靠的优点,并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TLIF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洪伟;孙连星;王尚忠;段洪凯;陈广辉;赵湘军

    目的 评价微创肌间隙入路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对32例单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肌间隙入路单侧TLIF术治疗.对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切口长度平均3.3 cm,手术时间平均85.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ml.平均随访25.3个月,临床优良率90.06%.末次随访融合率为94.3%,手术前后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微创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TLIF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刨伤小、时间短、出血少、著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 胸腰段经椎弓根脊柱固定置钉的X-CT个性化方案

    作者:徐玉生;严峻;夏卫革;濮芸健

    目的 用简单的辅助检查资料为椎弓根固定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置钉方案,提高置钉的1次成功率.方法 利用X线片和CT片资料制定X-CT个性化方案在术中的应用.根据X-CT方案确定进钉点、入钉的角度、选择适当直径及长度的椎弓根钉.结果 在254个椎弓根中,1次置钉成功,椎弓根骨皮质完整,置钉角度、位置、深度正确的有246个,正确率为96.85%.有8个因纵轴角或外倾角偏差而穿破椎弓根的1侧皮质而改作2次定位.结论 X-CT方案所需资料少、设计简单、程序简化、个性化强,对椎弓根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椎弓根钉固定在10岁以下小儿胸腰椎疾患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立言;彭新生;李佛保;廖威明;万勇

    目的:探讨10岁以下小儿胸腰椎椎弓根钉固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平均年龄6.5岁的胸腰椎疾患患儿,2例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3例肿瘤患者采用后路切除肿瘤、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10例先天性半椎体患者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矫形固定或前后联合手术;4例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固定.椎弓根钉置入点及方向与成人相似,螺钉直径为拟固定椎弓根横径的80%~90%,长度达椎体的70%~80%.手术后观察各螺钉位置,随访观察内固定稳定性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共置入83枚椎弓根钉,术中3个椎弓根破裂造成矫形时螺钉松动,均上移或下移一个节段完成固定;术后检查3枚螺钉位置不良,因未造成神经损害,对固定的稳定性无影响,未做处理.无脊髓神经和血管损伤及感染.18例获得平均24个月随访,1例术后1年螺钉断裂进行了翻修,其余患者无内固定松动.3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在详细的术前计划,选择恰当直径的椎弓根钉、精湛的外科技术下行小儿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 DenisⅡ型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作者:曹云;陈玉龙;彭五四;杨松;徐剑峰;谢世明

    骶骨骨折占脊柱骨折的1%,但25% ~50%的患者合并神经损伤[1].DenisⅡ型骶骨骨折常累及神经孔区[2],易导致腰骶丛神经损伤,是远期病残的重要原因[3].既往针对骶骨骨折的治疗一般采取卧床保守或单纯骶孔减压治疗;现在随着内固定器械不断更新,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我院自1998~2011年收治的22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患者,分别行骶髂椎弓根固定、骶髂螺钉固定、髂后钉板固定及单纯骶孔减压,总结报道如下.

  •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固定术后矫正度丢失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文孝;丁全峰;张晓琴

    我院骨科1988年12月~1998年12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04例.经过2~3年随访,发现有矫正度丢失者37例.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行腰椎融合的指征

    作者:胡有谷;陈伯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在我国开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侯树勋等[1]报告104例术后随访8~20年(平均12.66年)的优良率,开窗组为83.8%,半椎板切除组为77.3%,全椎板切除组为43.5%.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对2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典手术的病例随访3~10年以上,总优良率为85.71%,随访3~4年时(中期随访)的优良率95.58%,5~9年时(长期随访)为85.82%,10年以上优良率为75%.此两组报告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有良好的长期疗效.但在优良组的随访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在手术节段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为此,国内近年来有人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同时行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固定、短节段腰椎融合,以保持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稳定.事实上,椎间隙狭窄可无腰腿痛症状,椎间隙狭窄也并不一定出现腰椎失稳和神经根嵌压症状.成人L4和L5神经根的直径<7mm,而L4/5椎间孔的高度为19mm,L5/S1椎间孔高度为12mm.这两个神经孔的面积为84mm2左右.有作者指出[2],即使椎间盘完全消失,两相邻的椎弓根上、下缘构成的椎间孔亦不会压迫神经根.因此,经典手术并无必要考虑因术后腰椎间隙狭窄而常规行腰椎融合术.

  • 对Hangman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王清

    1982年Edwards-Iivene根据损伤机制、骨折形态学和稳定程度将Hangman骨折分为4型,是目前国内外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基础.在椎弓根螺钉技术和颈椎前路钢板应用于颈椎固定之前,大多数学者对此类骨折采用颈围领制动、Halo-vest架固定、颅骨牵引等方法治疗,只有Ⅲ型骨折若颅骨牵引C2-3关节突骨折脱位复位失败或合并有严重的脊髓损伤才采用后路复位钢丝、线缆或C2椎弓根固定.由于保守治疗时间长、骨折断端固定不牢靠,20%~60%的患者可出现C2/3后凸畸形或假关节、C2关节突间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晚期残留颈肩臂部疼痛等轴性症状.

  • 作者:

    关键词:
  • 单侧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开雄;邵玉凯;郑晓刚;郭金元;肖卫;欧艳春

    目的 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椎间融合后单侧内固定的手术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均给予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机分为单侧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4例)和双侧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二组患者的椎间隙曲度、融合率以及JOA评分、MACMAB疗效评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研究表明,单侧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可取得与双侧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

  •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钱磊;周凯华;陈农;封沙;李智;高如峰

    目的 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6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分析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3d和末次随访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显著大于术前,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和术后3d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Cobb角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能显著恢复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减少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经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谢鸿;巴雪峰;毛峰;凯瑟尔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滑脱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用Megerding分度,Ⅰ:滑脱8例,Ⅱ;滑脱18例,Ⅲ:滑脱9例.其中真性滑脱20例,假性滑脱15例.术中根据病变的分类及影像学特点采取不同的减压和复位内固定、椎间植入骨块或cage.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及CT片, 30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5.7%.X线片及CT片显示,27例完全复位,8例由Ⅲ.恢复到Ⅰ并无一例发生感染及神经根损伤.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33.8±4.5)分将至术后1年为(17.8±4.2)分,术后2年为(10.6±4.7)分,表明临床疗效显著. 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是恢复腰椎正常序列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7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