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骶椎前路螺旋融合笼对脊柱腰骶部结构的影响

    作者:马兆龙;许立;杨惠林;杨同其;唐天驷

    目的定量测试前路螺旋融合笼(AFC)对腰骶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管容积的影响.方法在人尸腰骶椎节段标本(8具)、新鲜牛腰骶椎节段标准(8具)及临床病例(5例)上用特定方法定量测量AFC放置前后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椎管容积的变化,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上述三种实验对象在AFC放置后,三组测量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后侧椎间隙高度与椎管容量的变化、椎间孔高度的变化相关性均较好.结论 AFC的适当使用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及椎管容积;增加程度与实验对象的退变状况有关.

  • 微创TLIF是否优于开放TLIF?

    作者:王冰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于1982年由Harms[1]首先介绍并应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该技术通过切除一侧关节突关节,从椎间孔进入椎间盘,减压完成后在椎间放置结构性支撑物,来恢复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及促进植骨融合。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相比,TLIF能够有效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因而得到了脊柱外科医生的青睐。然而,传统TLIF仍然存在开放腰椎后路手术类似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良TLIF,使之成为成一种疗效好、恢复快和费用低的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行腰椎融合的指征

    作者:胡有谷;陈伯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在我国开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侯树勋等[1]报告104例术后随访8~20年(平均12.66年)的优良率,开窗组为83.8%,半椎板切除组为77.3%,全椎板切除组为43.5%.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对2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典手术的病例随访3~10年以上,总优良率为85.71%,随访3~4年时(中期随访)的优良率95.58%,5~9年时(长期随访)为85.82%,10年以上优良率为75%.此两组报告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经典手术有良好的长期疗效.但在优良组的随访病例中,X线检查发现在手术节段有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为此,国内近年来有人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典手术时同时行一侧或两侧椎弓根固定、短节段腰椎融合,以保持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稳定.事实上,椎间隙狭窄可无腰腿痛症状,椎间隙狭窄也并不一定出现腰椎失稳和神经根嵌压症状.成人L4和L5神经根的直径<7mm,而L4/5椎间孔的高度为19mm,L5/S1椎间孔高度为12mm.这两个神经孔的面积为84mm2左右.有作者指出[2],即使椎间盘完全消失,两相邻的椎弓根上、下缘构成的椎间孔亦不会压迫神经根.因此,经典手术并无必要考虑因术后腰椎间隙狭窄而常规行腰椎融合术.

  • 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椎间孔高度恢复与疗效

    作者:梁昌详;昌耘冰;顾宏林;刘斌;尹东;郑晓青;黄帅豪

    背景: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医院广泛采用Cofle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并通过随访治疗后椎间孔高度的变化及内固定后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来探讨椎间孔撑开高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行Coflex植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随访患者的椎间孔的高度、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记录患者内固定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及目测类比评分值。
      结果与结论:内固定治疗后患者的椎间隙前缘高度、椎间隙后缘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较内固定前均有明显的增高,治疗后1周内复查的X射线平片显示椎间孔及椎间隙高度达到大值,此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各高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平均内固定后26.4个月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较内固定前的高度仍具有显著差异。根据ODI功能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即可见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在内固定后1年左右进一步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达到佳,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值与内固定后1年随访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Cofle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的效果主要来自于术中对硬膜及神经根的减压,而Coflex对椎间孔高度的恢复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会逐渐丢失。

  •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作者:任荣;郭启发;李钊伟;李泽清;唐保明

    背景: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主要修复方法,但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单靠钉棒系统固定容易脱位,椎体松动发生率高,不能达到有效坚强内固定效果.目的:试验拟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以增加椎体稳定性,使固定物更加牢固,更有利于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方法:纳入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13例,年龄65-70岁,性别不限,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进行修复,随访时间为术后 4,14个月.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优良率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优良率,术前,术后4,14个月目测类比评分、腰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滑脱距离和角度比较,术后4,14个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椎体融合成功率、腰椎再次滑脱发生率.试验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QHY023G).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10月,试验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及数据收集,2018年12月招募结束, 2020年1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20年2月试验完成.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800015335),注册方案版本号1.0.讨论:试验主要观察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结果是否安全可靠.

  • 颈椎椎间融合器研究进展

    作者:吴德升;贾连顺;赵定麟

    颈椎退变性疾病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外科治疗,现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上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1]和Cloward[2]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大量的颈椎病患者由此经典的手术方法而得益,但随全球开展此类手术病例数的增加,由此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一般认为经典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不足在于:融合材料的来源问题,取自体髂骨被认为是经典而理想的植骨来源,但髂骨供骨区的并发症至今仍困扰着脊柱外科医生[4],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替代材料存在融合率不足的弊端[5];无论是自体骨还是异体骨亦或是人工骨替代材料,均可能存在移植物吸收、塌陷、松动移位突出或突入椎管或椎间孔的严重缺陷,从而导致椎间隙、椎间孔高度及颈椎生理序列维持不足,甚至不融合或假关节形成[6~7],为此人们在寻找理想的融合方法,既能实现植入后的即时稳定性,又能促进融合并很好地重建并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首先在腰椎得以广泛应用[8],近年,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cage)研究的文献也相继报道[9~14],其研究的现状有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 椎间孔高度改变与退变性腰4椎体滑脱症术后根性神经痛的相关性

    作者:张猛;张怀栓;潘玉林;郭小伟;李宝田;杨广辉;毛克政

    目的 探讨退变性L4椎体滑脱症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改变与术后L4根性神经痛的关系.方法 47例退变性L4椎体滑脱症患者,均行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发生L4根性神经痛者23例为根性疼痛组,无根性神经痛者24例为无症状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根据手术前、后X线平片检查结果,应用PACS系统测量侧位片上椎阊孔高度,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根性疼痛组手术时间[(97.0±11.0)min]、术中出血量[(235.0±19.0)mL]与无症状组[(95.5±12.1)min、(230.2±21.0)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滑脱复位良好;根性疼痛组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21.79±2.09)、(18.93±1.53)mm]与无症状组[(20.87±1.12)、(19.55±1.10) 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根性疼痛组椎间孔高度改变值[(2.86±1.00) mm]大于无症状组[(1.32±0.76) mm](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后发生根性神经痛与术后椎间孔高度改变有关,手术应尽可能恢复椎间孔高度.

  •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姜昆;赵斌

    腰椎融合是脊柱外科常见手术技术,主要是通过植入物及建议脊柱即刻稳定性来促进脊柱融合。但腰椎融合可增加临近节段退行性变。目前对于腰椎融合内固定刚度,国外学者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但没有一个统一定论。Hibbs[1,2]于1911年5月首次报道脊柱融合的稳定性,奠定了脊柱融合的基本原则。随着脊柱融合术的广泛应用之后,相继出现了许多改良方式来提高融合率。经过多年研究,Mercer于1936年提出经椎体间融合是促进脊柱融合的理想方法。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通过对脊柱正常解剖结构的生物力学测试,椎间盘结构的应力分析、手术方式对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腰椎后结构和腰椎椎间关节对腰椎稳定的重要性,为脊柱融合术提供了理论依据[3]。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因其融合部位接近脊柱的旋转中心和负重力线,能够达到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获得好的融合效果,是临床目前较理想的融合方式。其主要优点在于:该技术符合脊柱生物力学本身机制、能够提供大的植骨融合面积、对椎间及椎间孔高度恢复有利、重新重建腰椎生理前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