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前路动力性与限制性固定系统的临床比较

    作者:杨杰;贾长青;刘瑞端;梁峰;付勤

    目的 从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丢失及并发症等方面分析比较颈椎前路动力性与限制性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颈椎病79例,随机性应用动力性钛板38例(A组),限制性钛板41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术后第1天、4周、8周、12周、6 个月、12个月时复查X线片.结果 平均随访15.5个月(12~18个月),所有患者JOA评分、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椎间高度丢失较多(以双节段明显),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2周时植骨融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6、12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疗效及椎间高度丢失方面,动力性固定与限制性固定相比无明显差异.动力性固定系统在术后近期(3个月内)的植骨融合率较限制性固定系统高,但终植骨融合率无差异.

  • 颈椎一期前后路手术中前路cage固定与钢板固定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晓川;史亚民;李利

    目的 探索一期颈椎前路cage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和一期颈椎前路钢板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颈椎病患者88例,48例一期颈椎前路单节段cage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A组);40例一期颈椎前路单节段钢板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R组).术后定期随访及行x线片、CT睑查,观察疗效、椎问高度、椎间夹角、融合情况及后路单开门椎管矢状径增加量.结果 88例平均随访14个月,A组和B组的术后疗效良好,两组术后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问高度均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椎间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夹角均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椎问夹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3个月融合率为89.6%,6个月融合率为100%.B组3个月融合率为90%,6个月融合率为100%,两组3个月及6个月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后路单开门矢状径增加量均无丢失.结论 一期颈椎前路cage固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和一期颈椎前路钢板同定、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均有良好疗效.

  • 颈前路椎间撑开的在体研究

    作者:徐建伟;贾连顺;谭军;陈德玉;周许辉;陆健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中撑开的扭力变化,分析撑开扭力的构成原因,为椎间撑开有关问题提供量化依据.方法:用特制的能测定撑开扭力的颈椎前路撑开器,在41例三组病人颈椎前路次全椎体切除术中测定3种状态下撑开椎体时的扭力变化,统计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撑开扭力随着撑开的高度先平稳增加,前柱完全撑开时扭力急剧增加.不同病例组撑开的扭力增幅绝对值不等,但曲线类型相似,颈椎外伤病人大撑开扭力较颈椎退变病人明显低(P<0.01).结论:撑开扭力增幅曲线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术中应逐步撑开,颈椎骨折时撑开力应相应减小,撑开扭力增幅明显增加的高度为合适椎间撑开高度.

  • 颈椎前路椎间撑开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建伟;贾连顺;谭军;陈德玉;周许辉;郭永飞;曹师峰;刘铁龙

    目的:研究撑开器撑开高度与撑开力的关系,探讨用撑开扭力的变化值来判断颈椎前路手术合适椎间撑开高度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新鲜尸体颈椎标本6具,用带扭力显示的撑开器测定椎间撑开高度与撑开扭力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撑开扭力随撑开器撑开先平稳增加然后显著增加,依次切断不同结构后,撑开扭力值降低但变化相似,黄韧带切断后则不再表现扭力显著增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彻底减压后,撑开扭力显著增加为黄韧带紧张产生的阻力所致,根据扭力显著变化来确定合适的撑开高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 不同椎间植骨高度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殷德振;信效堂;杨睿;史玉朋;沈慧勇

    目的:观察下颈椎前路单椎间隙减压后不同高度植骨对颈椎即刻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植骨高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6例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取三面皮质骨髂脊植骨块.对完整状态、C5/6节段椎间隙减压术后应用不同高度骨块(基准高度的100%、120%、140%、160%)行椎间植骨5种状态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生物材料测试机上加载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的三维运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测量C5/6节段在各状态下的i维运动范围;进行各状态间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6例标本C5/6椎间隙植骨的基准高度平均为6.86mm.所有骨块植骨成功,但160%基准高度植骨时骨块置入较困难,且1例标本出现了椎间隙前方残余软组织的撕裂.1例标本在基准高度植骨状态测定屈伸过程中出现了植骨块移位,但在测试过程中均无植骨块脱出.统计分析表明,140%和160%基准高度植骨时较基准高度植骨时C5/6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度明显减小(P<0.05),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60%基准高度植骨时C5/6节段的左右侧屈活动度较完整状态及120%基准高度植骨时明显减少(P<0.05);其余各状态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单椎间隙减压后,撑开植骨可增加手术节段的即刻运动稳定性,理想的植骨高度为140%基准高度.

  •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

    作者:瞿东滨

    稳定性重建或维持在脊柱结核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2].彻底清除结核病灶是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留下的局部椎体骨缺损势必导致脊柱稳定性的损害,必须对骨缺损进行修复和重建,以恢复椎间高度、矫正后凸畸形、促进骨融合.近年来骨缺损修复和重建技术方法不断发展和成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 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适应证及其进展

    作者:贾连顺;魏海峰

    颈椎结构复杂、活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差.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进展,颈椎内固定器械得到快速发展,不同的颈椎内固定器械相继推出,伴随着经验积累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认识到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椎体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是颈椎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此认识的指导下颈椎内固定器械不断得到改进.

  • 颈椎前路不同融合方式维持椎间高度的对照研究

    作者:夏磊;王义生;王利民;翟福英;王卫东;李军伟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自体植骨、环锯减压加椎间融合器(cage)以及自体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对术后椎间高度的维持效果.方法 对1998年3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17例接受颈椎前路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5例,女52例;年龄31~72岁,平均57岁.117例患者中1个椎间隙受压91例,2个椎间隙受压26例.行单纯自体三面皮质髂骨植骨31例(单纯植骨组);环锯减压加cage自体植骨38例(cage融合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加自锁钢板固定48例(钢板内固定组).融合节段高度测量采用融合节段上下终板中部高度.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59个月,平均23个月.至后随访时,单纯植骨组椎间高度平均丢失1.94 mm,明显高于cage融合组1.48 mm和钢板内固定组1.2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各组脊髓功能恢复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钢板内固定组有3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再手术后恢复满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颈椎前路融合术中,合理选用cage或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维持术后椎间高度.

  • 下腰椎不稳症的骨科治疗探讨

    作者:李刚;舒敏锐;袁晓军

    目的:探讨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腰椎不稳症患者45例,并实施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椎间高度、JOA评分、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80.86±28.33)mL,平均手术时间为(151.61±27.24)min,术后经X线复查显示内固定效果良好,定期复查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为88.89%;术后1年椎间高度及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例(11.11%)有明显腹胀症状,采取禁食和胃肠减压等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或腰椎再次滑脱等不良情况。结论采取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显著,但需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 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马大年;王福兵;时梦猇

    目的 探讨单牧椎间融合器(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及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7-76岁.单节段29例,双节段2例,其中L3/4 1例,L4/5 15例,L5/S1 14例,双节段L3/4和L4/5 1例.手术方法:-侧症状者采用症状侧椎板关节突显露,双侧症状者采用双侧显露,以症状侧位主,经症状侧或症状较重的-例椎间孔入路(TLIF手术)切除椎间盘及软骨终板,植骨后斜向置入单枚cage.结果 术后获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1个月.26例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12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0.8分,术后一年时平均24.7分.优18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硬膜损伤2例,神经根损伤1例,无断钉及cage移位.结论 单枚cage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可保持椎间高度和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 个体化设计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恢复颈椎曲度

    作者:文睿;叶飞;蒲海波;魏书一

    背景:钛网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脊柱尤其是颈椎疾患的一种常用新型植骨支撑物,目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前路手术中如何更好地改善颈椎前凸弧度仍是治疗的难点。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过程中,直形钛网与个体化设计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对颈椎曲度恢复及治疗后JOA评分的影响。
      方法:纳入43例有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指征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内固定方案分为2组,个体化设计梯形钛网组15例,直形钛网组28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作为空白对照。回顾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后JOA评分、颈椎弧度、椎间角度及椎间高度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颈椎前凸角度、手术节段椎间角度方面,个性化钛网组较直形钛网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直形钛网组亦较空白对照组有改善(P <0.05)。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方面,个性化钛网组与直形钛网组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69 mm和3.22 mm,而个性化钛网组与直形钛网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JOA评分方面,个性化钛网组与直形钛网组患者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椎体次全切时,修剪钛网以模拟正常椎间盘前高后低的形状,可以更有效地恢复颈椎生理弧度和手术节段椎间角度。

  • 椎间融合器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

    作者:朱媛君;莫中军;都承斐;赵衍斌;王丽珍;樊瑜波

    目的 研究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椎间融合器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为融合器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正常颈椎C2 ~7节段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在C5 ~6节段分别植入高度为5、6、7、8mm的融合器,施加1.5N·m力矩使颈椎产生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并探究融合器高度变化对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小关节应力、椎间压强等的影响.结果 融合器高度每增加1 mm,手术节段的角度值平均增加0.68°.植入融合器后C5~6 ROM范围小于0.44°.融合器高度差异对C4~5的ROM影响大于C6~7,对非融合节段ROM的影响小于7.3%.融合器高度差异对非手术节段ROM、小关节应力、相邻节段椎间压强的影响较小.关节囊韧带、融合器和钉板系统应力均随融合器高度增加而明显增加,6、7、8 mm融合器模型的关节囊韧带、融合器和钉板系统应力均远高于5 mm融合器模型.结论 对于需要植入融合器的患者,建议植入物高度比原椎间隙高0~1 mm.

  • 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志明;杨惠林

    目的:研究下颈椎椎间高度和形态学特点为临床进行下颈椎椎间融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5例健康志愿者根据MRI成像,测量C2~C7椎间盘前、中、后不同高度及前后径长度;同时用高精度游标卡尺对国人C3~C7椎体干燥标本的宽度和前后径进行测量.结果:椎间隙测量值前方为(0.46±0.06)~(0.60±0.05)cm;中间为(0.56±0.07)~(0.72±0.06)cm;后方为(0.40±0.07)~(0.50±0.07)cm,髓核的前后矢状径为(0.91±0.13)~(1.08±0.14)cm.椎体矢状径测量值为(1.45±o.14)~(1.68±0.17)cm,椎体横径测量值为(1.96±0.13)~(2.52±0:14)cm.结论: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和椎间融合时,要选择适合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椎间融合器.

  • 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春兰;张敏

    颈椎前路手术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减压彻底,可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及正常的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还能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起到稳定颈椎的作用.我科自1998年至今,收治167例患者,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提高了植骨融合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颈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236例疗效分析

    作者:占蓓蕾;叶舟;王巍

    发生颈椎退变性疾病时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可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相应的表现.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目的.我科自1995年至2006年对236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颈椎前路手术和颈椎后路手术,现就手术疗效作一分析,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 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的变化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及轴性症状的影响

    作者:张德生;董芳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是治疗颈椎椎病的“金标准”,能够有效解除脊髓神经压力,恢复重建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1].术后椎间高度、颈椎曲度是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认为,撑开病变椎间隙不足或过度均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2].由于患者个体特征的差异,目前尚无可供选择的撑开幅度标准.撑开幅度足或撑开过度影响对神经功能、轴性症状影响有无差异性,目前文献报道较少[3].本文以此为背景,重点分析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变化对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及轴性症状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撑开幅度提供参考.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颈椎曲度和椎间高度的影响

    作者:钱军;申才良;田大胜

    目的 评价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对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脊髓型颈椎病而行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2例,通过术前和术后及随访期间的颈椎标准侧位片测量颈椎生理曲度"D"值和椎间高度,并对各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即刻颈椎生理曲度"D"值平均增加6.17±2.53mm,椎间高度平均增加3.21±1.27mm,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2年.随访中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都有丢失,但丢失结果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能明显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且术后随访期间能长期维持.

  • 三种方法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比较

    作者:王新伟;邓明高;陈德玉;袁文;鲍达;郭永飞;贾连顺;赵定麟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术中不同撑开技术对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影响.方法 1995.7-2001.3月间施术的颈椎病患者54例,按照术中椎间隙牵开方法的不同分为徒手牵开组、Cage牵开组及牵开器牵开组等三种.分别测量各组术前、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值,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牵开器牵开法及Cage牵开法较徒手牵开法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增加值大,且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中牵开技术可影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的恢复,牵开器牵开法对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较为理想.

  • 颈前路椎间撑开力测定

    作者:徐建伟;贾连顺;谭军;陈德玉;周许辉;陆健;倪斌;陈雄生;袁文;肖建如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椎间撑开力的变化及其原因.方法用特制能测定撑开扭力的颈椎前路撑开器在3组患者颈椎前路次全椎体切除术中测定3种状态下撑开椎间时的扭力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分析.结果撑开扭力随着撑开的高度先平稳增加,完全撑开后急剧增加.不同病例组间撑开扭力的增幅绝对值不等但变化规律相似.结论构成颈椎前路椎间撑开阻力的主要因素是颈椎的韧带结构,撑开起始扭力平稳增加,完全撑开扭力显著增大.

  • 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戚小忠;徐宏光;孙良吕;王弘;刘平;俞宏星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10年3月~2011年1月期间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20例;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活动度和脊柱功能单位活动度.结果:平均随访(18.9±7.2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椎间高度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活动度和脊柱功能单位活动度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的情况下,颈椎间盘置换术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可预防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