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护理对颈椎前路手术的影响

    作者:樊海燕;张晶;韩红云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对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46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体位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分,术前2 min~13 min,平均7.68分;术后2周评分平均11.8分,平均改善率48.1%.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7.6个月,其平均改善率为59.2%.结论:充分全面的术前护理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效果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保证.

  • 双插片自稳式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国;严力生

    目的 评价颈前路减压双插片自稳式融合器(ROI-C)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4-09采用颈前路减压ROI-C植骨融合治疗的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曲度、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并以植骨融合率、NDI指数、JOA评分、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14~31个月,平均21.6个月.单节段手术时间75~100m in,平均88 min.双节段手术时间105~125m in,平均113 min.术中出血量70~310ml,平均195ml.术后l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无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NDI指数(=14.530,P<0.001)、JOA评分(t=7.100,P=0.000 1)、椎间隙高度(t =3.620,P=0.000 4)及颈椎曲度(t=7.690,P<0.00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 颈前路减压ROC-I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创伤小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 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期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陈波;金格勒;杨毅;王鹏;刘云涛;潘奇林;谢冲;阿忍别克

    目的:通过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ACDF)术对比,评价颈椎间盘置换(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10月1日以前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CDA与ACDF比较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且随访时间≥4年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提取各研究中的术后末次随访时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SF-36评分、颈痛和上肢痛VAS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手术节段活动度、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再手术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与综合.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622例患者,随访时间4~5年,CDA组826例,ACDF组796例.7篇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分为4~6分,其中4分2篇,5分3篇,6分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CDA与ACDF比较,术后中期(术后4~5年)的神经功能改善率[相对危险度(RR)=1.04,95%CI(1.00,1.09),P=0.07]、颈痛VAS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12,95%CI(-0.27,0.04),P=0.13]和总并发症发生率[RR=1.06,95%CI(0.57,1.96),P=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CDF比较,CDA术后中期SF-36评分较优[SMD=0.24,95%CI (0.08,0.39),P=0.003]、手术节段活动度较大[SMD=7.38,95%CI (5.87,8.89),P<0.00001]、NDI较低[SMD=-0.26,95%CI(-0.40,-0.13),P=0.0002]、上肢痛VAS评分较低[SMD=-0.17,95%CI(-0.33,0.02),P=0.03]、手术节段再手术率较低[(RR=0.48,95%CI(0.31,0.75),P=0.001]、邻近节段再手术率较低[RR=0.60,95%CI(0.37,0.98),P=-0.04].结论:CDA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中期疗效优于ACDF.

  • 三种方法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比较

    作者:王新伟;邓明高;陈德玉;袁文;鲍达;郭永飞;贾连顺;赵定麟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术中不同撑开技术对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的影响.方法 1995.7-2001.3月间施术的颈椎病患者54例,按照术中椎间隙牵开方法的不同分为徒手牵开组、Cage牵开组及牵开器牵开组等三种.分别测量各组术前、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值,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牵开器牵开法及Cage牵开法较徒手牵开法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增加值大,且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中牵开技术可影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的恢复,牵开器牵开法对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节高度较为理想.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徐聪;廖琦;陈伟高

    目的总结颈前路手术的术中并发症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154例病人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的并发症中有13例与手术直接相关,发生率为8.4%,可分为入路相关性并发症、减压相关性并发症、植骨融合相关性并发症.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和做好术前准备是降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中并发症重要手段.

  • 延续性护理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功能康复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作者:张玲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功能康复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8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康复,同时通过医患间延续沟通,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伴后凸畸形颈椎病

    作者:张在恒;张祥英;张元豫;颜登鲁;厉玉杰;张科

    [目的]评价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颈椎后凸畸形矫形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3月,2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均行颈椎间隙减压后Zero-P系统固定.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的X线片、MRI或CT,根据颈椎Cobb角、椎间高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矫形效果;分析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6~33个月的随访,平均22.7个月.26例患者术后主要症状均明显减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症状改善愈发明显甚至消失;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术前分别为:(9.37±0.99)分、(6.70±0.55)分、(23.48±2.39)%,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18±1.03)分、(2.02±0.37)分、(10.10±1.67)%;颈椎Cobb角:术前(-2.26±1.04).,末次随访(14.73±1.00).;颈椎椎间高度:术前(4.16±0.54) mm,末次随访(7.42±0.88) mm;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及椎间高度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后弓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Zero-P固定可以达到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

    作者:黄建芳;徐静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2月53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因颈椎间盘突出症而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呼吸系统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恢复良好,经过6~24个月的回访,无一例因手术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实施呼吸系统的护理是对手术成功和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 颈椎前路钢板与零切迹系统治疗多节段伴后凸畸形颈椎病

    作者:张在恒;厉玉杰;王永峰;张元豫;颜登鲁;张科

    目的 评价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与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颈椎后凸畸形矫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多节段伴后凸畸形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3例行椎间隙减压Zero-P固定.B组22例行椎间隙减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cage植入术.根据患者颈椎Cobb角、椎间高度变化情况比较其矫形效果,根据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比较其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A组平均24.7个月,B组平均25.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物松动、螺钉断裂及相邻节段退化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固定均稳定在位,椎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融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颈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对比及术后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后凸畸形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Zero-P固定及传统钢板固定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