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前路手术60例麻醉体会

    作者:邵明忠;王玉英

    随着骨科手术技术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管减压椎体融合内固定等新手术近年来开展得越来越多.

  • 经咽后入路行高位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

    作者:任先军;周跃;张峡;王卫东;张年春

    目的探讨经咽后入路行高位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的显露效果.方法本组7例,年龄12~56岁,C1、2椎体结核3例,第二颈椎骨折(Hangman Ⅲ型)3例,C2、3、C3、4椎间盘突出症1例.经高位前方咽后入路显露C1~C3,结核行病灶清除,Hangman骨折复位后行C2、3椎间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高位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盘切除,C2、3植骨自锁钛板内固定.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显露出C1前弓~C3椎体,并完成病灶清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无颈部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无伤口感染,1例不全瘫有部分恢复.结论前方高位咽后入路是显露上颈椎较理想的入路,具有显露充分、损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 前路减压椎体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

    作者:陈云;戢勇;吴国勇;伍皖宾;杨成;唐毅;张方德;唐旭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是常见脊柱骨折类型,经CT或MRI确认导致脊髓、神经根压迫或损伤的致压物来自硬膜囊前方的椎体、碎骨块及破裂的椎间盘组织时,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我院于1989年6月~1999年11月采用椎体钉内固定术,对43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2种融合内固定方案治疗单节段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性跛行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韦振飞;罗任;蒙芝健;劳世高

    目的:探讨后外侧融合内固定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方案治疗单节段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性跛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单节段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性跛行患者共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8例)和B组(58例),分别采用后外侧融合内固定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优良率,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术后融合率、随访滑脱率和矫正丢失率等.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B组(p<0.05);2组患者JO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A组、术前(p<0.05);同时B组患者术随访滑脱率和矫正丢失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2种融合内固定方案治疗单节段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性跛行临床疗效接近;后外侧融合内固定方案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等优势;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方案则能够有效促进椎间隙高度恢复,降低远期滑脱和矫正丢失风险.

  • 颅底凹陷症1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作者:叶菲;杨烜;胡银;朱京华

    颅底凹陷病例在我所少见,作者近来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朱某,女,60岁,住干休所。间断头晕1年余加重1天于2012年4月10日就诊。患者1年来劳累时发生头晕,行走困难,无耳鸣,经过吸氧、使用扩血管药物、理疗和对症治疗好转。近来发作频繁,不能做扭头动作,转动越来越困难,经常颈部按摩和理疗,逐渐出现上肢肌力下降。既往有颈椎病史,无梅里埃病史。体检:T36.5℃、P86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神清,精神欠佳,语言清晰,自主体位,颈部短粗,颈部前屈、后伸活动度可,左右屈活动度可,左旋活动受限,右旋活动度可。心肺腹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四肢及躯干部感觉正常。辅助检查:头部MR,无异常。颈椎MR平扫+增强示:(1)颅底凹陷症;(2)寰椎右侧侧块、前弓、枢椎占位,考虑骨源性肿瘤可能性大。(3)颈椎骨质增生;(4)颈3、4椎体融合畸形。初步诊断:(1)颅底凹陷症;(2)寰椎关节脱位;(3)右侧寰椎侧块破坏性质待查。治疗: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钢板复位融合内固定+后路颈椎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活检提示:软组织有增生并异形,考虑为内生性软骨瘤。现佩戴颈围,头晕症状消失,自觉体力恢复,肌力恢复正常。

  • 利用螺帽巧取椎弓根钉

    作者:牛勇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脊柱手术中常用的内固定器材,少数植骨融合内固定完好的患者不需要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大多数情况需取出,否则极易发生内固定物断裂,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7.1%~23.30%[1].

  • 因使用方法不当欧乃影致呼吸抑制1例

    作者:刘耀华;关爱阁

    病例:患者女,59岁,因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不稳定型)于2007年6月6日入我院骨科,拟定于2007年8月手术(名称:L1椎体压缩骨折后复位,椎骨融合内固定,脊髓造影术),手术开始时间为09:35,复位固定后在11:30于L1~2行腰椎穿刺并于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扎双安(商品名:欧乃影,爱尔兰生产,安盛药业有限公司贴签包装,批号:10430921)15 ml.

  • 兔腰椎不同融合内固定方式对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及意义探讨

    作者:吴育俊;吴向军;宋建榕;戴建辉

    目的:探讨兔腰椎不同融合内固定方式对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本市南区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的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6只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3),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前路腰椎融合术,观察组选择前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比较2组L 2~S 1脊柱标本的上下邻近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中性区位移(Neutral zone,NZ)情况。结果在0.4 Nm荷载的情况下,观察组的邻近节段L 3~4的屈、伸ROM分别为(14.62±1.84)°和(6.29±0.94)°,NZ分别为(5.46±0.81)°和(1.89±0.29)°;对照组屈、伸ROM分别为(13.07±1.69)°和(5.66±0.71)°,NZ分别为(4.81±0.80)°和(1.68±0.2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邻近节段椎间盘前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会明显加大邻近节段的活动度,但可促进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通过尽可能减少或合理使用内固定器来降低退变风险。

  • 三种开放手术方式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作者:马树伟;吴继功

    目的:评估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融合内固定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腰4/5单一节段退变的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式分组,其中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26例(A组),融合内固定术32例(B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组24例(C组),随访时间2~3年,平均2.4年.应用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ROM)及头、尾侧邻近节段活动度评价术后临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C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显著少于其他二组(P<0.05),A组以上两个指标显著低于融合固定组(P<0.05).三组末次随访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动态固定组、融合组均较术前显著升高,C组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手术节段ROMC组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A组、B组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前临近节段ROMA组、B组、C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A组、B组ROM较术前升高(P<0.05),C组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开放手术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疗效.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开窗髓核摘除术优于其他两种术式.融合固定和Dynesys在撑开病变椎间隙方面效果肯定.开窗髓核摘除、Dynesys都可以保留一部分病变节段活动度,但后者可在保留病变节段活动和维持稳定间达到更好的平衡,有效的防止病变节段继续退变.

  • 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

    作者:黄式环;梁家凤;施金艳;覃柏良;江建中

    [目的]探讨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护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32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疼痛、并发症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32例病人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为3.5 d±0.3 d,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8分±0.7分,与术前8.5分±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P=0.00);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为一过性大腿前方轻度麻木,经处理后症状消失,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有效地护理对应用侧方入路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提供了保障。

  •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脊柱结核康复护理

    作者:李超群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9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措施护理和抗结核治疗功能锻炼,49例脊柱结核病人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5%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为95%.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1],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是关键.

  • C3骨折伴颈髓前方压迫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宏其;龙文荣;李康华;邓展生;廖前德;周江南

    目的探讨经上颈段前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C3骨折伴脊髓前方压迫的优点、注意事项及效果.方法本组21例,年龄13~58岁,外伤性C3骨折9例和C3,4骨折3例,病理性C3骨折8例和C3,4骨折1例.经上颈段前外侧入路,显露C2至C4或C5,行骨折椎体的次全切除或病灶清除、相应椎间盘的摘除、椎管减压、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21例均获满意的术中显露,并完成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9例术前脊髓损伤者术后均有恢复.除1例术后72 h内吞咽困难,1例术后当晚发生睡眠性窒息外,其余病例无颈部血管神经损伤、吞咽困难及感染等并发症.21例平均随访18个月(3~44个月),20例植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3~9个月),后一次随访时,所有病例内固定和植骨块无松动和移位.结论经上颈段外侧入路对C3骨折伴脊髓前方压迫的病例进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效果满意,且损伤小,切口并发症少.

  •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马敏;吴德升;黄宇峰;巴兆玉;赵卫东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后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因素与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6年6月因腰椎退变性疾病行腰椎后路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83例,观察ASD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否、融合位置、融合范围及是否“悬浮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4~127个月,平均104.7个月.共有24例(28.9%)患者出现ASD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8例发生于融合节段近端,6例发生于远端.术前存在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以及高位腰椎(固定的近端椎体为L1~L3)融合均为术后ASD出现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融合范围以及是否行“悬浮固定”对ASD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出现ASD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伤残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椎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的改善率均优于出现ASD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状态、融合部位与术后ASD发生率存在一定相关性,ASD对腰椎融合术的远期预后具有明显影响.

  • 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作者:李波;罗春山;赵筑川;田晓滨;彭智

    我院2002年6月~2006年6月对4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多层螺旋CT在脊柱血管瘤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

    作者:施剑斐

    脊柱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s,VH)是常见的脊柱良性肿瘤,占所有脊柱肿瘤的4%[1]。按照临床症状的有无来划分,VH可分为症状性脊柱血管瘤(symptomatic vertebral hemangiomas,SVH)及无症状性脊柱血管瘤(asymptomatic vertebral heman-giomas,ASVH)两大类。大多数VH为ASVH,无临床症状亦无需治疗[1,2]。而约3.4%的VH为SVH,可引起患者腰部一过性或顽固性疼痛,甚至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症状的解除往往保守治疗无效,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乃至切开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即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为影像学研究工具,回顾性分析ASVH及SVH的MSCT影像学特征,旨在明确MSCT在VH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移疗效分析

    作者:王觅格;李炳楠;陈跃忠;雷云龙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退行性腰椎滑移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正常劳动生活.近年来,临床上关于退变性腰椎滑移的诊断和治疗不断更新,手术治疗方法也推陈出新.我院自2004年至今运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右美托咪定对腰椎内固定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作者:肖淑红;何晋喜;刘海健;王建光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jne,Dex)是首先用于对重症监护病房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静的药物,其可以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患者躁动发生[1-2]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该药对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患者是否有效未见文献报道.笔者对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应用本右美托咪定,以观察其对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 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铁牛;黄岩石;刘永喜;王淅克;吴迪;罗恒超

    目的:探讨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治疗,观察组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2年后患者腰腿疼痛评分、腰椎JOA评分和腰椎滑脱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禾后两年,观察组疼痛评分、腰椎滑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两年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减压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Ⅰ度退行性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早期疗效相当,单纯减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效果不佳,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减压术.

  • 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房卫华

    近年来,我院收治10例前后侧脊髓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同期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配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椎间孔镜联合经皮棘突间动态固定与常规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安博;朱卉敏;王衡;郭新军;刘英杰;张锴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PRED)联合经皮棘突间动态固定(In-Space)与常规融合内固定(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65例病例,电脑随机将31例患者分入In-Space组,34例患者分入PLIF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Osws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效果.于各随访时间点分别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及上邻节段腰椎活动度(ROM),评价末次随访腰椎稳定性变化. [结果]In-Space组出血量、住院天数明显少于PLIF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pace组和PLIF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5%(2/31)和26.47% (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PLIF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腰痛VAS评分高于In-Space组(P<0.05).In-Space组手术节段、上邻节段ROM术前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中,In-Space组手术节段ROM明显大于PLIF组(P<0.01),PLIF组上邻节段ROM明显大于术前(P<0.05)及In-Space组(P<0.05). [结论]PTED联合In-Space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者在完成良好减压的同时,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且较好地维持脊柱活动度及稳定性,是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