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真空现象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育成;闫少凯;林景春;要爱琴;杜玄;温玉梅

    目的 :研究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真空现象临床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退变性腰椎侧凸,以T12~S1范围内椎间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发生真空现象的椎间盘作为真空组,未发生真空现象的则为非真空组,对比两组椎间不对称、椎间隙变窄、侧方滑移与上位椎体旋转情况,并对影响侧弯范围内、外的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真空组的椎间不对称、侧方滑移及上位椎体旋转的个数多于非真空组,且椎间隙变窄多于非真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退变性腰椎侧凸顶锥下位椎间盘真空现象发生与侧方滑移和上位椎体旋转相关,端椎下位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则和椎间不对称相关,侧弯范围外椎间盘真空现象与椎间隙变窄相关.

  • 后入路责任节段矫形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作者:姜传杰;杨永军;谭远超;姚树强;周纪平;刘彬

    目的 探讨后入路矫形减压融合责任节段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59例,均对责任节段进行矫形减压融合治疗,并记录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腰椎侧凸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评分情况.结果 术后侧凸Cobb角矫正至8.5~18.4°,平均矫正率为59.2%,临床疗效评价采用ODI:优39例,良10例,可8例,差2例.结论 针对责任节段进行矫形减压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安全有效,治疗的关键是准确判定与处理责任节段,并针对术后病情发展变化做相应处理.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椎旁肌退变与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磊;陈萧霖;曾岩;陈仲强;齐强;郭昭庆;李危石;孙垂国;张心灵;买硕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术前腰椎椎旁肌肉的退变程度与后路长节段同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2例DLS患者,根据末次随访是否发生PJK分为PJK组(10例)及无PJK(non-PJK)组(42例).影像学评估包括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腰椎椎旁肌肌量(肌肉与椎体/椎间盘横截面积比值)以及肌肉-脂肪指数(肌肉与皮下脂肪的平均信号强度之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JK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随访时腰痛VAS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RS-22).结果:本组患者PJK发生率为19.23%.患者手术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患病时长、糖尿病、截骨及椎间融合、固定节段数、减压节段数、骨密度T值在PJK组及无PJK组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骨矿盐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较低、术前胸腰段后凸角(TLK)较大、术中胸椎后凸角(TK)矫正过大、上端固定椎(UIV)位于T12-L1、术后即刻交界性后凸角(DJA)过大、术前骶骨倾斜角(SS)较小、术后PJA变化值较大、腰背伸肌群脂肪退变明显可能与腰椎退变性侧凸长节段固定术后发生PJK相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SS<25°(OR=1 2.902,P=0.046)、术后即刻PJA增大≥3.6°(OR=21.940,P=0.015)、腰背伸肌肌肉-脂肪指数≥27.65(OR=11.749,P=0.019)为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PJK患者的随访腰痛VAS及SRS-22功能状态评分较non-PJK组差.结论:DLS术后发生PJK患者,术前腰椎椎旁肌肌量较低、脂肪退变明显.术前SS<25°、术后即刻PJA增大≥3.6°、腰背伸肌肌肉-脂肪指数≥27.65为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

  • 超声骨刀与传统工具在退变性腰椎侧凸减压截骨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陈萧霖;曾岩;陈仲强;袁磊;钟少文

    目的:评价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减压截骨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后路减压、Ponte截骨、长节段(≥5个椎体)固定融合术且年龄不小于45岁的54例DLS患者,根据减压截骨操作主力工具的不同分为超声骨刀组(28例)和传统工具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器械并发症例数、出院时神经功能恶化例数、手术时问、估算出血量、单个融合椎体出血量和自体血回收量等指标.结果:虽然超声骨刀组减压椎板数、Ponte截骨数和切除间盘数显著多于传统工具组(P<0.05),但是两组的器械并发症例数和出院时神经功能恶化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尸>0.05),且超声骨刀组估算出血量、单个融合椎体出血量和自体血回收量显著低于传统工具组(834.0±354.4ml vs 1467.3±804.9ml,P=0.002)(120.8±57.2ml vs 191.4±88.4ml,P=0.003)(342.3±179.9ml vs552.2±295.2ml,P=0.003).结论:应用超声骨刀完成DLS减压截骨手术安全、有效,超声骨刀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在安全性方面至少不亚于传统工具.

  • 氨甲环酸在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袁磊;曾岩;陈仲强;张心灵;买硕;李危石;齐强;郭昭庆;孙垂国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在腰椎退变性侧凸(DLS)患者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1例行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截骨矫形的DLS患者,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患者纳入氨甲环酸组(TXA组),术中未使用TXA的患者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并纳入对照组(Placebo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周内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发症、手术相关资料、术中出血量(IBL)、术后引流量、总出血量(TBL)、围术期输血量和输血率、输血费用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围术期总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和输血成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1例患者纳入氨甲环酸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影像学参数、术前凝血指标和肝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TX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TXA组1245.22±770.61ml vs对照组1633.65±962.49ml,P=0.021)、术后引流量(TXA组1205.68±367.76 ml vs对照组1412.83±538.45ml,P=0.035)及总出血量(TXA组2450.90±1022.69ml vs对照组3046.48±1274.02ml,P=0.011)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TXA组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为400.44±267.80ml,对照组为526.22±339.96ml,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31),TXA组患者术中异体输血量及输血率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XA组468.29±391.43ml vs 723.33±462.99ml,P=0.009;TXA组68.29% vs对照组86.67%,P=0.025).TXA组围术期总输血量为746.34±460.49ml,显著小于对照组(1143.33±669.02ml).TXA组患者围术期输血费为969.76±840.24元,而对照组输血费为1460.67±1029.51元,使用TXA可明显减少围术期输血费(P=0.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术中使用lg TXA可减少围术期出血689.89ml,减少异体输血390.26ml,减少输血费用549.11元.使用TXA没有发现明显并发症或副作用.结论:在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行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使用TXA是有效、安全,并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成本.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腰椎前凸矫正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李危石;费晗;陈仲强;孙卓然;马清伟

    目的:评价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的疗效,探讨合适的腰椎前凸矫正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至少2年.采用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评价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根据末次随访时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之差(PI-LL)是否在±9°范围内分为PI-LL在±9°范围内(PI-LL+组)和不在±9°范围内组(PI-LL-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用散点图和拟合曲线探索合适的LL范围,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该范围内(A组)、外(B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并分组比较不同矢状位平衡(SVA)范围的ODI差异.结果:55例DLS患者年龄为40~75岁(63.2±6.9岁),术前Cobb角为10.2°~52.3°(25.1°±11.5°),PI为23.4°~72.7°(47.5°±11.2°).术前LL为-19.7°~50.1°(27.6°±15.2°),末次随访时为6.6°~64°(34.5°±11.9°),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和末次随访时SVA无显著性差异(46.1±47.7mm vs 49.6±36.9mm,P>0.05).末次随访时PI-LL+患者15例,PI-LL-患者40例,PI-LL+患者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较PI-LL-患者高(4.6±2.5 vs.2.9±2.1,P=-0.015),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散点图及拟合曲线显示腰痛VAS评分和ODI在PI-LL为15°~28°时较低,在15°~28°的19例患者与不在15°~28°的36例患者比较,术后腰痛VAS评分更低(P<0.05),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29例SVA<50mm患者的ODI与17例50≤SVA<80mm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SVA≥80mm患者的ODI高于50≤SVA<80mm的患者(P<0.01).结论:L=PI±9°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国人DLS患者的矫形目标,按照PI-LL=15°~28°的对应关系矫正腰椎前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老年DLS患者而言,SVA=80mm作为矢状位失衡的评价标准可能更加准确.

  • 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

    作者:费晗;李危石;孙卓然;马清伟;陈仲强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对DL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DLS患者术前资料,男36例,女67例,年龄62.6±7.4(43~78)岁,并选取139例正常青年人群作为正常青年对照组,145例单纯颈椎病患者作为成年对照组,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包括L3倾斜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VA)、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LS组与两对照组的各矢状位参数,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DLS组各参数间相关性.结果:DLS组PI为50.4°±10.2°,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45.1°±9.6°,P<0.01)和成年对照组(46.9°±9.1°,P<0.01).与青年及成年对照组相比,DLS组LL、SS较小(P<0.01),PT、SVA较大(P<0.01);TK小于成年对照组(P<0.01).DLS组中合并退变性腰椎滑脱者37例(占35.9%),PI为53.1°±8.8°;无退变性腰椎滑脱者66例,PI为48.9°±10.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P<0.05).DLS组侧凸Cobb角与PT显著相关(P<0.05),余冠状位参数与矢状位参数间未发现相关性;LL、PI、SS、PT两两之间显著相关(P<0.01),LL、PT与TK显著相关(P<0.01),SS与TK显著相关(P<0.05),LL与SVA显著相关(P<0.01).结论:DLS患者PI高于正常青年及颈椎病患者,高PI可能参与了DLS的发病机制;DLS患者退变、侧凸的腰椎仍存在调节矢状位平衡的能力.

  •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吴海龙;丁文元;申勇;张为;刘西斌;郭金库;曹来震;梁昌凡

    目的: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采用VAS对患者腰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及分布特点;比较存在Modic改变与不存在Modic改变患者的VAS评分;分析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倾斜度、腰椎侧凸角及体重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126例患者756个腰椎间盘中,69例(54.8%)124(18.2%)个椎间盘邻近终板存在Modic改变.存在Modic改变患者VAS评分5.5±2.0,不存在Modic改变患者VAS评分3.0±1.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odic分型:Ⅰ型有15例患者(11.9%)19个椎间盘退变(2.5%),Ⅱ型48例(38.1%)97个椎间盘退变(12.8%),Ⅲ型6例(4.8%)8个椎间盘退变(1.1%).退变终板节段:L5/S1椎间盘32个(25.8%).L4/5椎间盘26个(21.0%),L3/4椎间盘9个(7.3%),L2/3椎间盘47个(37.9%),L1/2椎间盘6个(4.8%),T12/L1椎间盘4个(3.2%).Modic改变发生于终板凹侧99(13.1%)个,发生于终板凸侧25(3.3%)个;凹侧与凸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倾斜度、腰椎侧凸角及体重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终板倾斜度、腰椎侧凸角及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Modic改变以Ⅱ型多见,多发生于终板的凹侧,以L2/3、L5/S1和L4/5节段多发.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相对位置的影像学测量

    作者:徐帅;梁彦;朱震奇;夏威威;刘海鹰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I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I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IS患者包含80例左侧凸患者(左侧凸组)和62例右侧凸患者(右侧凸组),观察对象均处于矢状位平衡,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与对照组匹配.通过X线片测量DIS患者腰椎侧凸方向、Cobb角、顶椎位置及冠状位偏移距离;通过MRI T1加权像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测量主动脉-椎体角度(α)、旋转角度(γ)、主动脉-椎体距离(d)及主动脉后壁-椎体前缘间隙(Int).α、γ、d和Int分别在左侧凸组与对照组、右侧凸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obb角及冠状位偏移距离与α、γ、d和Int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左侧凸组Cobb角为23.7°±12.7°(10.4°~42.5°),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5.2±10.7mm (25.5~77.7mm);右侧凸组Cobb角为20.8°±10.4°(11.0°~48.4°),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7.8±15.1 mm (25.4~77.5mm),两侧凸组的顶椎分布(P=0.280)、Cobb角(P=0.311)和冠状位偏移距离(P=0.394)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α平均为-2.96°±6.40°,从T12~L4逐渐减小,而左侧凸组α(-2.57°±6.14°)无该规律,两组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54);左侧凸组γ平均为5.57°±5.32°;左侧凸组d(4.62±0.57cm)自T12~L4逐渐增大,且与对照组(4.44±0.43c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侧凸组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2),即相对于正常人群,DLS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相对于椎体角度无改变,但距离稍远离左侧椎体.右侧凸组α(-3.41°±9.44°)自T12~L4逐渐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2);γ为-9.02°±6.71°;d为4.54±1.84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0);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07),即相对于对照组,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的角度和距离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侧凸组和右侧凸组Cobb角和冠状位偏倚距离与γ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01),而与α、d和Int无明确相关性.结论: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置维持正常的解剖关系,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稍远离左侧椎弓根.DLS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相对解剖关系较正常人变化不大,但腰椎手术尤其是侧凸矫形过程中仍需要警惕腹主动脉损伤.

  • 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

    作者:曾岩;陈仲强;郭昭庆;齐强;李危石

    目的:观察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4例需手术治疗的伴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侧凸组,同时随机抽取44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拍摄包括胸腰段在内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侧凸组患者加拍全脊柱X线片,两组均测量腰椎前凸角和胸腰段后凸角,侧凸组还测量侧凸Cobb角、顶椎偏离度、侧凸范围内椎体大侧方滑移度等参数;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腰痛程度评级、神经功能JOA 29分法评分及骨密度测量.结果:侧凸组患者的平均侧凸Cobb角为17.03°,顶椎偏离度平均为0.31,有25例患者出现侧凸范围内椎体侧向滑移.侧凸组患者腰椎前凸角为19.30°±12.49°,胸腰段后凸角为7.73°±5.16°,对照组分别为20.85°±11.73°和8.73°±6.09°,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18例侧凸组和23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骨密度值分别为-3.22±2.82和-0.03±2.18,差异有显著性(P<0.05).侧凸组和对照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1.54±3.78分和12.52±3.67分,无显著性差异(P>0.1).侧凸组患者明显腰痛占81.8%,对照组患者明显腰痛占5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可以加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腰痛症状,但对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 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萧霖;曾岩;陈仲强;于淼;袁磊;齐强;郭昭庆;李危石;孙垂国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5月于我院行长节段(≥5个椎体)固定融合手术、年龄≥45岁、随访时间≥2年的DLS患者共60例.将随访时出现HK的患者纳入PJK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用单变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个体资料、手术资料和影像学参数间的差异,找出潜在的危险因素,然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个体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和T-值.手术资料包括固定融合椎体数、上端固定椎(UIV)位置、下端固定椎(UIV)位置、截骨操作和椎间融合.影像学参数包括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F)、骶骨倾斜角(SS)、总矢状位序列(GSA)、矢状位平衡(SVA)和交界区后凸角(PJA,为UIV+1上终板与UIV下终板的夹角;PJA2为UIV+2上终板与UIV下1终板的夹角)等.结果:研究共纳入DLS患者60例,年龄63.2±6.4岁(45~74岁),术前Cobb角28.51°±10.94°(10.7°~55.1°),手术平均固定融合节段6.7±1.3个(5~9个).随访40.3±11.1个月(24~59个月),末次随方时11例患者发生PJK(PJK组),49例患者未发生PJK(对照组),PJK发生率为18.3%.与对照组相比,PJK组有更多的BMD<0.850g/cm2例数(100.0% vs 36.1%,P=0.005);更多的UIV位于T11-L1例数(100.0% vs 69.4%,P=0.030);更多的术前PJA1>9°例数(45.5% vs 10.2%,P=0.013)、术前TLK≥15°例数(63.6% vs 22.4%,P=0.012)、术前SS<25°例数(90.9% vs 46.9%,P=0.016)、术后即刻PJA2≥5°例数(100.0% vs 46.9%,P=0.001)和术后即刻PJA2增长≥3°例数(90.9% vs 46.9%,P=0.016). 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PJA1>9°(OR=19.432,P=0.017)、术前SS<25°(OR=23.131,P=0.022)和术后即刻PJA2增长≥3°(OR=22.382,P=0.025)为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PJA1>9°、术前SS<25°和术后即刻PJA2增大≥3°是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BMD<0.850g/cm2、UIV位于T11-L1、术前TLK≥15°和术后即刻PJA2≥5°是发生PJK的潜在危险因素.

  • 单纯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侧凸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夏英鹏;徐天同;贾宇涛;张寅龙;申庆丰;田融;江汉;张学利

    目的:探讨单纯椎板减压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侧凸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6年~2000年我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患者57例,均采用单纯腰椎椎板减压术治疗.使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根据JOA评分恢复率(recover rate,RR)将患者分为效果满意组(RR≥50%)和效果不满意组(RR<50%),对腰椎前凸角、侧凸角、腰椎活动度以及L4椎体倾斜率和侧向位移等影像学参数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随访3~7年,平均5.1年,效果满意者42例,不满意者15例,统计分析显示腰椎前凸、活动度、L4椎体的倾斜率和手术减压节段对手术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与效果不满意组相比,疗效满意组患者术前腰椎前凸小,活动度低,L4椎体倾斜率不明显,需要手术减压的节段少.结论:对腰椎前凸较小、活动度低和L4椎体倾斜率较小的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使用短节段全椎板减压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椎间盘退变程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柔韧性的影响

    作者:周恒才;朱锋;邱勇;朱泽章;刘臻;鲍虹达;何守玉;乔军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DLS)脊柱柔韧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66例诊断为DLS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4岁(45 ~ 70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Bending位X线片、MRI等.分别测量术前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主弯Cobb角和椎间角,Bending位X线片主弯Cobb角和椎间角,根据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估记录主弯区问各个椎间盘退变等级,计算脊柱整体柔韧性与各节段柔韧性,分析椎间盘退变等级与脊柱整体柔韧性以及节段柔韧性的相关性.结果 66例DLS患者术前立位片平均主弯Cobb角为36°±13°,Bending位片平均Cobb角为(21°±11)°,平均柔韧性为45%±15%;共评估记录268个椎间盘的退变等级,其中Ⅰ级8个,Ⅱ级68个,Ⅲ级83个,Ⅳ级91个,Ⅴ级18个.主弯跨度内椎间盘平均退变等级与脊柱整体的柔韧性具有显著相关性(r=-0.727,P <0.01).各节段椎间盘退变等级与相应节段柔韧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顶椎区椎间盘相对于其他椎间盘退变程度严重(P<0.01),其节段柔韧性也差(P<0.01).结论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DLS脊柱柔韧性密切相关,椎间盘退变越严重,脊柱的柔韧性越差.

  • 长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冬月;海涌;孟祥龙;杨晋才;关立;刘玉增;苏庆军;康南

    目的 总结后路长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后路长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的DLS患者54例,其中男18例,女36例.收集患者的相关数据,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基础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病)、手术相关因素(术前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固定椎体数)以及相关并发症(早期、远期).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4例患者中,15例(27.8%)出现并发症18例次,其中3例(5.6%)出现2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伤口感染3例次(5.6%,深部2例次,表浅1例次);脑脊液漏3例次(5.6%);术后短暂下肢麻木或疼痛2例次(3.7%);硬膜外血肿1例次(1.9%);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6例次(1 1.1%),交界性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failure,PJF)再次手术2例次(3.7%);远端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2例次(3.7%),再次手术1例次(1.9%);内固定失败断棒1例次(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病、术前Cobb角度数、输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固定椎体数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30,P=0.040;OR=2.343,P=0.018).结论 长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治疗DLS常见的并发症是PJK、远端ASD;手术时间及固定椎体数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临床因素.

  • 微创技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分期手术策略

    作者:徐正宽;陈刚;李方财;陈其昕

    目的 探讨重度退变性腰椎侧凸行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并提出分期微创手术策略.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的53例MISDEFⅢ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排除侧凸顶椎在L1/2及关节突关节自发融合的病例,行Ⅰ期多节段侧方腰椎融合术(CLIF)及侧方前柱松解重建技术(ACR),Ⅱ期后路微创固定的分期手术治疗.采集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骨盆指数(PI),Ⅰ期及Ⅱ期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分期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角、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匹配程度(PI-LL)、脊柱矢状面轴(SVA)、冠状面平衡等影像学参数,疼痛视觉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主要及次要并发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评估分期微创手术疗效.结果 共入选53例,男性18例,女性35例,其中45例伴有神经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5个月(6~20个月).总共行侧方腰椎融合节段数为168节段,其中行ACR为113个节段,平均每个ACR节段矢状面矫正角度为15.6°±6.3°(7°~28°).腰椎侧凸Cobb角Ⅰ期术后矫正率为55.4%,总的矫正率为75.6%,术前PI-LL为-32.8°± 14.9°,Ⅰ期术后改善至-9.9°±9.4°,Ⅱ期术后改善至-2.5°±9.4°,达到腰椎矢状面匹配状态.术前SVA为(5.7 ±4.1)cm,Ⅰ期矫正率达80.3%,总的矫正率达88.8%.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恢复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及冠状面距离均有明显改善.Ⅱ期手术经肌间隙椎间孔减压为13例(24.5%).后路微创固定方式中,经肌间隙多节段经椎间孔截骨+内固定例数为11例(20.8%),经肌间隙多节段内固定为36例(67.9%),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为6例(11.3%).平均固定节段数为(7.4 ±1.4)个.Ⅰ期及Ⅱ期手术出血量为(157 ±71)ml、(343 ±224)ml,手术时间为(214 ±60)min、(190 ±54)min.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ODI分期术后有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48、10.099、14.619,均P<0.001).结论 重度退变性腰椎侧凸微创手术治疗能获得很好的临床症状改善和畸形矫正;分期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增加等潜在优势.

  • 有限元技术在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董思奇;邢文华;霍洪军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近年来成为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它的手术方案制定更是医生们讨论的焦点,有限元技术在DLS手术中的应用很广泛,利用三维重建、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精准度,降低了该疾病手术治疗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长节段和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佳欣;赵谦;张宇宸;李显博

    目的 比较长、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两种术式对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终筛选4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长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共23例,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9.2 ± 9.9)岁;术前腰椎侧凸(26.8 ± 7.1)°,术前腰椎前凸角(17.8 ± 9.7)°.B组为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组,共17例,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7 ± 11.3)岁,术前腰椎侧凸角(19.4 ± 4.5)°,术前腰椎前凸角(20.2 ± 10.8)°.评估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用Cobb法测量腰椎侧凸角、前凸角.结果 平均随访(2.5 ±0.2)年,术后末期随访腰椎侧凸角A组为(9.8 ±4.1)°,B组为(10.9 ±4.3)°,长节段固定A组与短节段固定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末期腰椎前凸角A组(31.0 ± 4.9)°和B组(28.2 ± 4.4)°,长节段固定A组与短节段固定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末期JOA评分、术后末次随访ODI评分、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固定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6 ± 48)min、(619 ± 82)ml,短节段固定 B组分别为(138 ± 44)min、(338 ± 28)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A组30.4%,B 组11.8%.结论 在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治疗上,长、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都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长节段融合内固定在改善生理曲度,抑制侧凸方面效果显著,但长节段固定融合需要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增加手术风险.因此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神经压迫症状体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

  • 退变性腰椎侧凸采用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及护理效果评估

    作者:于泓;王瑛;蒋静华;李维

    退变性腰椎侧凸(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DLS)是成年以后继发于腰椎退行性病变而出现的腰椎侧凸,退变性腰椎侧凸常呈隐匿发病,逐渐加重,患者往往因为出现临床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发现腰椎侧凸[1]。伴有临床症状的腰椎侧凸患者往往脊髓发出的腰椎神经在腰椎管内、侧隐窝、神经根管受到压迫,引起患者下肢的酸痛、步行距离缩短等下肢症状[2],对于侧凸角度较大,临床症状较重或合并马尾综合症的患者需手术治疗[3],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临床已应用多年,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方面效果较好,而术后采取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进而减少减少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采用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 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Meta分析

    作者:陆海涛;袁峰;杨宇明;张峻玮;李智多;盛晓磊

    背景:目前退变性脊柱侧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患者症状,手术矫正侧凸畸形恢复脊柱的平衡及功能,但目前修复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收集2015年5月前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试验。采用RevMan 5.3.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计纳入11篇文献,共533例患者。其中短节段组272例,长节段2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固定方法相比,脊柱Cobb角的改善(P<0.00001)、脊柱前凸角的改善(P <0.00001)方面,长节段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短节段组。冠状面失衡的矫正(P=0.06)、侧向滑脱矫正(P=0.24)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P=0.93)、目测类比评分(P=0.22)以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P=0.13)的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并发症(P=0.0006)以及术后再手术率方面(P=0.03),长节段组高于短节段组,两组在临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1)。提示长节段固定融合在纠正脊柱畸形方面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但修复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在选择固定融合方案时应综合考虑。

  • 选择性椎间融合与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稳定性评价

    作者:尹承慧;符臣学;叶永平;徐皓

    背景: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疾患,造成修复耐受性较差。退变性腰椎侧凸多存在“责任椎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局部减压和选择性融合,这样可以达到神经减压、脊柱稳定效果,又相对微创。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修复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神经减压和椎弓根螺钉系统置入内固定的方案治疗,分析其修复效果和并发症。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推荐的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计算疗效优良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矢状位和冠状位Cobb’s角。结果与结论: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根据JOA 腰背痛评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89%。采用Suk标准评定椎间融合情况,融合率为94%。后一次复查腰椎X射线摄片示:治疗后冠状面Cobb’s角平均(4.3±2.3)°(0°-13.5°),侧凸矫正率为56%。治疗后矢状面Cobb’s角平均(45.1±12.5)°(10.4°-65.3°),前凸矫正率为36%。修复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2例,内固定器械失败1例,肺炎1例,症状性深静脉血栓3例。提示选择性椎间融合、局限性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是修复退变性腰椎侧凸安全有效的方法,冠状面及矢状面上腰椎序列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能够实现侧凸节段腰椎的稳定。

5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