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VARIAN 2300EX直线加速器检修四例

    作者:王勇;李俊萍;张玲玲;张伟亮;王侦艺

    直线加速器作为一种远距离放疗设备在各大医院已普遍使用,但因其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经常会影响到临床治疗工作.现将我院VARIAN2300EX型直线加速器的四例故障及排除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故障一:技术员反映当机架(gantry)转至90°,准直器(collimator)转至3°附近时,准直器角度不断变化,不稳定,此时直线加速器显示HWFA联锁(interlock);到后期机架和准直器在其它角度时也会出现HWFA联锁;此外,在E-VENT LOGS记录中Coll RT(准直器旋转角度)一项的Pro/Spro两个值有2.7/3.9、2.1/3.5、2.8/4.3等多组不匹配数据,另有提示“Primary/2ndcha mismatch collimator”,说明用于准直器旋转角度检测的两个电位器R1、R2的输出信号不匹配.

  • HMD-Ⅰ型模拟定位机准直器旋转角度不显示检修

    作者:田翠萍

    故障现象:准直器旋转角度无显示.故障分析:其核心部分是LM331型V/F转换集成电路.输入(7、4脚)一直流电压信号,将输出(3、4脚)一相应频率的脉冲电压信号,该脉冲信号再经光耦送至单片机8031输入口,输入直流电压信号是从精度多圈电位器上获得,而多圈电位器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与相应的运动联动.故传感器把机械运动的位置变成了不同频率的脉冲电压信号,经单片机8031处理后,再经视频处理集成块7648处理,输出一视频信号至电视上显示参数.

  • 岛津SHIMAVISION-EX500 mA X线机电源故障维修

    作者:杨华;王邦华;温衍康;李曦

    故障现象:我市医院放射科的一台型号为岛津"SHIMAVISION-EX"500 mAX线机出现床架不能旋转竖起的故障.我们到达设备安装现场向当班操作医生了解故障发生的情况,此时X线机床架停止在一个旋转角度静止不动,维修人员按动控制床架旋转的开关失灵,当班医生讲,设备故障前床架是水平位置,这时要给一个患者拍照胸片正将床架竖起时,床架在旋转竖起过程中突然停止的,这时如何按动床架旋转竖起的控制按钮都不起作用.

  • 空间旋转角度信息冲突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

    作者:丁岩;王玉平

    目的:探讨人脑处理空间旋转角度信息冲突的工作机制.方法:采用美国Neuroscan脑电诱发电位工作站,对19例健康受试者做刺激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要求受试者判断前后呈现的图片中环状轮(环轮)所摆放的空间旋转角度是否相同,并作出按键反应.结果:当一对刺激所摆放的空间旋转角度不同时,可记录到一个明显的负波-N270(F1,18=26.86,P=0.000),右侧较左侧平均波幅明显偏负(F1.18=10.74,P=0.004),波幅以前头部较明显(F2,36=8.91,P=0.001).结论:空间旋转角度的信息冲突可以诱发N270的产生.

  • 旋转DSA影像变形程度及测量误差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刚;曾勇明;李越;郁斌;吴家惠

    目的 通过模型实验评价旋转DSA的影像变形情况和测量误差.方法 取5个直径20 mm钢球,横向间隔30 mm排列,将中心位置钢球置于等中心点进行旋转DSA采集.再取5个直径10 mm钢球,与上述钢球纵向间隔30 mm并以相同方式排列,进行相同的旋转DSA采集.将显示屏分为5个区域,观察各个旋转角度钢球二维影像的形态变化.选择两组实验图像中的左前斜20°、40°、60°钢球影像,分别用自动等中心校准法和球体校准法测量,与钢球实际直径比较,计算影像的放大率.结果 除中央区的钢球以外,其他区域钢球在不同旋转角度的二维影像均产生了变形,随钢球距离探测器的远近产生影像放大或缩小.采用自动等中心校准法测量时,仅中央区钢球与实际直径大小相同,钢球离中央区越远或旋转角度越大,测量误差越大(大放大率12.42%).采用球体校准对各个区域钢球在不同旋转角度时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量误差较小(大放大率3.41%).结论 旋转DSA成像时,将病变定位于中央区可减小二维影像变形.根据病变的位置合理选择测量技术有助于降低测量误差.

  • 多功能X线摄影测量角度定位器

    作者:王韶卿;王忠周;于红;王海燕

      在X线摄影技术工作中,摄影体位是保证被照部位能否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关键,但受人体解剖功能所限,有些摄影体位很难达到临床要求,既使勉强达到,也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见于上述问题,我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方便、快捷、体位摆放准确、舒适、能充分显示因功能受限而不易显示的部位、节省材料和减少器具存放空间的方法,那就是将多种X线摄影盒和角度测量尺经过组合、创新,研制成“多功能X线摄影测量角度定位器”,该定位器可在三维空间内进行多角度变换定位和任意角度的测量。1 构造  该定位器由角度定位系统和综合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二者既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分开使用。  角度定位系统由:壳体、长条垫板、旋转角度垫板、角度支撑板、角度挡板、持片器、导向旋转板、导向销钉槽、合页组成。持片器、壳体、角度支撑板、角度挡板相互配合可以做0°、15°、25°、35°、45°、90°的调节(见图1、2),另外还可以使两个持片器通过导向销钉槽与旋转角度垫板相互配合做15 °、23° 的调节(见图3)。  综合测量系统由:底座、滑柱、滑块、滑动测量尺、半圆仪、旋转角度标尺组成。角度测量系统测量角度在0°~180°之间(见图4)。

  • 单手戴手套行气管内吸痰的方法

    作者:唐艳平;广州市

    由于一次性医用吸痰管管壁较硬 ,缺乏弹性,容易损伤气道粘膜,深部吸痰管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因而目前多家医院仍采用橡胶导尿管吸痰.作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使用该管吸痰时,需使侧孔不停地旋转方可将气道四壁的痰液彻底吸尽.按照传统的以无菌镊夹持吸痰管的方法进行操作,旋转角度受限且不灵活,而直接以手指搓动吸痰管则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为病人翻身、叩背后,注入2~5ml气管保养液(生理盐水100ml加庆大霉素8万U加糜蛋白酶4000U)稀释痰液, 右手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拇指与食、中指夹持吸痰管,插至气管分叉处,刺激咳嗽后,手指缓慢搓动吸痰管并后退抽吸痰液.经临床实践证实,该方法可将吸痰管自如地旋转360°以上,使操作更灵活、更轻柔,从而减少了反复抽吸的次数,更好地保护了气道粘膜,保证了吸痰效果.

  • 运用2D-STI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右丙亚胺对蒽环类化疗药物相关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梦云;吕清

    目的:探讨2D-STI技术在评价运用右丙亚胺防治蒽环类化疗药物相关性心肌损伤的价值。
      方法:11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32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30-540mg/m2;B组40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30-540mg/m2与右丙亚胺;C组40例未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分别选取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短轴切面,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分别获得2个平面的旋转角度-时间曲线和旋转速度-时间曲线,根据其平均值绘制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时间和扭转速度-时间曲线,测量扭转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峰值及达峰时间,计算解旋率。

  • 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48例临床分析

    作者:葛晓光

    腹腔镜下切除<12孕周的子宫已经被广大妇产科微创医生所掌握。对于>12孕周的子宫我们通过微创技术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略上移主镜孔、可旋转角度镜、双极电凝配合超声刀凝切血管、提早旋切部分宫体或剥除子宫肌瘤等,克服了视野小、暴露不全、操作不便的缺点,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

  • X线上骨盆旋转的判断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吴昊;王渭君;孙明辉;翁文杰

    骨盆旋转通常指骨盆围绕人体横轴、纵轴及矢状面轴的三维旋转,其发生因素包括各种病因造成的骶髂关节错位、腰骶关节错位和耻骨联合位移等[1],或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姿势不标准从而引起骨盆旋转。骨盆旋转可引起影像学骨盆相关测量或检查的误差,影响手术中假体放置位置的准确性[2],导致手术效果欠佳甚至失败。测定骨盆旋转可初步判断骨盆围绕人体各轴是否发生旋转以及反映具体旋转角度,为影像学诊断骨盆相关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也为骨盆手术置入假体提供依据。本文对国内外骨盆旋转倾斜测定方法进行综述,旨为相关研究或临床诊断、治疗骨盆旋转相关疾病提供可参考意见。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相对位置的影像学测量

    作者:徐帅;梁彦;朱震奇;夏威威;刘海鹰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IS)患者腰椎左侧凸和右侧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腰椎椎体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142例DIS患者和132例无脊柱侧凸的正常人群(对照组),DIS患者包含80例左侧凸患者(左侧凸组)和62例右侧凸患者(右侧凸组),观察对象均处于矢状位平衡,两组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与对照组匹配.通过X线片测量DIS患者腰椎侧凸方向、Cobb角、顶椎位置及冠状位偏移距离;通过MRI T1加权像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测量主动脉-椎体角度(α)、旋转角度(γ)、主动脉-椎体距离(d)及主动脉后壁-椎体前缘间隙(Int).α、γ、d和Int分别在左侧凸组与对照组、右侧凸组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Cobb角及冠状位偏移距离与α、γ、d和Int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左侧凸组Cobb角为23.7°±12.7°(10.4°~42.5°),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5.2±10.7mm (25.5~77.7mm);右侧凸组Cobb角为20.8°±10.4°(11.0°~48.4°),冠状位偏移距离为47.8±15.1 mm (25.4~77.5mm),两侧凸组的顶椎分布(P=0.280)、Cobb角(P=0.311)和冠状位偏移距离(P=0.394)均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α平均为-2.96°±6.40°,从T12~L4逐渐减小,而左侧凸组α(-2.57°±6.14°)无该规律,两组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54);左侧凸组γ平均为5.57°±5.32°;左侧凸组d(4.62±0.57cm)自T12~L4逐渐增大,且与对照组(4.44±0.43cm)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侧凸组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2),即相对于正常人群,DLS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相对于椎体角度无改变,但距离稍远离左侧椎体.右侧凸组α(-3.41°±9.44°)自T12~L4逐渐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2);γ为-9.02°±6.71°;d为4.54±1.84cm,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0);Int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07),即相对于对照组,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的角度和距离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侧凸组和右侧凸组Cobb角和冠状位偏倚距离与γ均存在相关性(均为P<0.001),而与α、d和Int无明确相关性.结论:DLS右侧凸患者腹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置维持正常的解剖关系,左侧凸患者腹主动脉稍远离左侧椎弓根.DLS患者腹主动脉与腰椎相对解剖关系较正常人变化不大,但腰椎手术尤其是侧凸矫形过程中仍需要警惕腹主动脉损伤.

  • 多平面重建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永生;侯凯;符伟国;徐欣;杨珏;竺挺;董智慧;岳嘉宁;王玉琦

    目的比较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A组):术前分别采用经验性和MPR两种方法获得C形臂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术中采用MPR技术确定角度,统计支架释放后近端标记点的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4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经验性方法释放支架(B组):计算近端标记点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支架标记点散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内经验性方法和MPR方法之间旋转角度及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标记点散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 s 42.9%,P<0.05);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 s 21.4%,P<0.05)。结论结合MPR技术进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定位调整,指导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 髁状突旋转角度与咬合重建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雪芬;任旭升;程玮;祁冬;丁婷婷;冯丹丹;汲平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前后髁状突旋转角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将髁状突的旋转角度作为不同治疗方案选择标准的可行性.方法:将咬合重建患者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过渡性修复后永久性修复和直接永久性修复两种治疗方案,测量治疗前后髁状突的旋转角度、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及肌电活动变化,分析髁状突旋转角度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采取过渡性修复后永久性修复方案和髁状突旋转角度不超过3°采取直接永久性修复治疗方案时,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而当髁状突旋转角度超过3°采取直接永久性修复治疗方案时,治疗前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的旋转角度与咬合重建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存在相关性.当髁状突旋转超过3°时,建议永久性修复前先进行过渡性修复.

  • 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角度的超声评价

    作者:岳文胜;尹立雪;王珊;郭智宇;邓燕;左明良;罗安果

    目的 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技术检测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的发生和角度变化,为临床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力学状态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方法 采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检测并量化评价46例患者共48个孤立性偏心性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旋转运动及其角度,比较标准等长握力试验前后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中、下游不同部位和正常参考段血管短轴收缩期和舒张期内膜旋转的发生频率和旋转角度.结果 多数孤立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参考段血管内膜表面在心动周期中均发生了旋转运动;上述节段动脉内膜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旋转运动方向相反.握力试验前收缩期斑块上游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段动脉(P=0.036).握力试验后舒张期斑块中游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段动脉(P=0.031).握力试验前后斑块上、中、下游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均发生变化,多为收缩期增加、舒张期减少;参考段动脉内膜旋转运动的发生率未发生任何变化.结论 多数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在收缩和舒张期分别发生了与正常颈动脉内膜不同的旋转运动,其中颈动脉斑块和正常内膜在握力试验前后收缩和舒张期发生的旋转运动差异有可能被应用于提示孤立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的不稳定力学状态.

  • 放疗摆位中易出现的误差及原因

    作者:龙戈;崔永辉;朱长生

    现如今对放疗摆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影响放疗摆位技术准确性的因素,除机架旋转角度、准直器旋转角度、灯光野的对称性、治疗床的精度,以及技术员摆位熟练程度外[1],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因素.本文就影响放疗摆位准确性的因素作一分析.

  • 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

    作者:李凤英;黄秀芝;张霞;付翠华;张桂兰

    桡动脉带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它具有旋转角度大,皮瓣易成活的特点,而且遵循了在皮瓣移植术中以就近取材即就近移位的原则,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皮肤质地、色泽好的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我院手外科病房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行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治疗手部疾患18例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陈静;何召国

    脐带绕颈主要指的是脐带绕着胎儿的颈部进行旋转,旋转角度超过360°。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孕晚期并发症,其中以绕颈1周为普遍。临床分析脐带绕颈同胎儿的脐带过长以及出现了胎动频繁具有密切的关系。胎儿出现了脐带绕颈的情况后,会导致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以及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现象,从而导致产妇的剖宫产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针对此种现象,如果未经有效判断或者未对患者进行处理,会导致出现胎儿宫内窒息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出现死胎、死产以及新生儿死亡的情况[1]。为了能够为临床医师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胎儿预后质量的判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产前实施B超检查胎儿,临床对脐带绕颈的诊断结果同产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人工寰齿关节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作者:熊胜;陈希良;王云峰;胡勇

    背景:有研究表明传统的各种寰枢关节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然而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要求。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拟通过对寰枢椎关节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出一种不仅能预防寰枢关节不稳,而且能使枢椎部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的结构,使之更满足人体的需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颅颈交界处寰枢椎外侧关节受扭矩后变化,利用静力学分析探讨寰齿关节模型的三维运动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以及安全系数。
      方法:利用三维造型和有限元软件建立寰齿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优化后的结构在静力学分析里面进行疲劳分析,围绕模型中心轴施加0.5 N?m的转矩,通过对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评估优化后的寰齿关节模型的性能和寿命。
      结果与结论:传统的寰齿关节模型是通过销钉固定在体内,枢椎不能转动且外形有缺陷,优化后的结构不仅能使寰齿关节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又能使其具有关节运动功能,限位块的添加使其有一定的转动角度且不至于超出限制的旋转角度。由于实际要求,应考虑到操作方便、安置牢固、较少甚至消除副损伤,寰齿关节应选用钛合金材质,各部分零件尺寸的选取都需要达到实际要求。结果说明,优化后的寰齿关节模型实现了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要求,通过实验证明在机械学上是可行的,优化后的结构各项指数均达到要求。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PCI术后左室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楠楠;曹军英;吴鸿莉;蔡惠红;于馨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成像(speckle tissue imaging,STI)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左室节段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7例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72小时、1个月、三个月及六个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常规超声心动指标E/A及LVEF,并用STI技术测定左室基底部及心尖段的旋转角度及解旋角度.结果:PCI术后患者基底部与心尖部心肌节段旋转及解旋角度均显著提高(P均<0.05),但LVEF仅在术后六个月较术前提高(P<0.05),其余时间的E/A及LVE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左室功能改善,表现在心肌节段旋转解旋角度提高,二维STI技术可定量评价PCI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变化.

  •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成人左心室扭转运动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军;冯晓军

    新近开发的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tracking imaging,STI)是从心肌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等参数方面,通过逐帧追踪感兴趣区内小于入射超声波长的细小结构在心动周期中产生的散射斑点信息,对心动周期中心脏扭转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反映整个感兴趣区内各节段心肌的形变,属于二维应变的范畴.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