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구강면수복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3761
- 国内刊号: 11-442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联合主办的口腔修复专业学术期刊,为季刊,面向全国发行。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口腔修复学的专业性杂志。栏目包括:颞下颌关节研究、口腔生物力学研究、种植义齿研究、烤瓷修复、固定义齿修复、总义齿修复、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修复前正畸、修复前外科、颌骨缺损修复、面部缺损修复、牙体缺损修复、修复技术、口腔修复心理、修复材料、专题讲座等栏目。
1-3个月
1.《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文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实用。要求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并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4000字;专题讲座不超过3000字;其他文章不超过1500字;其中论著需附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400字以内的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题必须一致,综述需附2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每篇文章均需选择2~7个关键词。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本刊采用“结构式摘要”,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①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目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③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叙述应具体、准确;④结论(Conclusions),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摘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
4.正文各层次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分级标出,如“l”、“1.1”、“1.1.1”,一般不宜超过4级。
5.医学名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则以199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计量单位按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标准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6.参考文献应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文献,内部资料或待发表的文章一般不予引用,论著一般不超过10条,综述在20条以内。
7.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资助课题(基金编号××××)”。
8.文稿应一式两份,采用A4纸打印输出,字号选用小四号字,同时附单位正式介绍信,并注明所有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或简介)、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影响因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发文量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官网?
期刊的官网网址是:http://www.khxf.cbpt.cnki.net,可以进行在线投稿。
-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怎么投稿?
投稿采用在线投稿的形式,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投稿介绍信。
-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编辑部信息?
以下是有关期刊的编辑信息:主编:王邦康、刘洪臣,副主编“马轩祥、冯海兰、张振庭、张富强、巢永烈、程祥荣 ,编辑部联系电话为:010-66936254。
-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审稿周期?
期刊的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的时间,超过这个期限可以和编辑部进行联系。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磨牙缺失与慢性脑缺血对大鼠海马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磨牙缺失与慢性脑缺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和海马区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建模后8周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并检测大鼠海马区S-100β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磨牙缺失组、慢性脑缺血组以及慢性脑缺血伴磨牙缺失组对比各自对照组以及空白组逃避潜伏期下降趋势降低(P<0.05),第一次穿越平台区域的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区S-100β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大鼠磨牙缺失造成的空间认知能力损害与慢性脑缺血相似,S-100β可作为机制参与其中.
-
巴沙鱼脱细胞鱼皮基质制备与生物相容性评价
目的:探究五种交联条件下的巴沙鱼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生物安全性及相容性,为鱼源脱细胞鱼皮基质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巴沙鱼皮为原料,通过一系列方法制备5种低免疫原性的巴沙鱼皮脱细胞基质.据国标制备不同浓度浸提液进行体外毒性实验.依据CCK-8检测初步筛选出不同浓度浸提液(10g/L、100g/L)中符合国际标准(100g/L)的材料;再将筛选出来的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HE和Masson观察材料是否完全脱细胞;通过血液相容性、Live/Dead、Tunel、Annexin V等方法进行细胞相容性及体外毒性研究.结果:CCK-8得出10g/L浓度下,120℃交联和未交联巴沙鱼材料细胞活性>70%,其余三种材料细胞活性均<70%;100g/L浓度下,筛选出来的两种材料高温120℃交联和未交联巴沙鱼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细胞活性均>70%.扫描电镜观察得样品呈双层膜结构,一侧疏松多孔,一侧致密光滑.HE染色观察到粉红色条状分布的胶原纤维色,Masson结果与HE染色相一致.溶血率<5%,凋亡实验中120°交联及未交联巴沙鱼材料、空白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4.73%,15.21%,0.89%;细胞凋亡率为4.17%,2.83%,2.54%.结论:实验表明,本研究中只有120°高温交联和未交联巴沙鱼脱细胞基质对细胞无毒性,材料安全性能高,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相对促进细胞生长,其中未交联巴沙鱼材料还需改进,高温120°交联巴沙鱼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为佳材料.为开展水生生物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指导.
-
miR-203靶向RUNX2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调控作用
目的:体外研究miR-203对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检测牙周膜干细胞矿化诱导前后miR-203和RUNX2的表达;分别转染miR-203沉默及过表达模拟物;qPCR检测miR-203和RUNX2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UNX2蛋白水平的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03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共转染miR-203 inhibitor和RUNX2 siRNA,分析共转染后对RUNX2表达及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骨诱导液诱导后牙周膜干细胞中miR-20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而RUNX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203过表达可明显抑制hPDLSCs的成骨分化能力和RUNX2的表达,抑制miR-203的表达,则结果相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03的潜在靶基因含有RUNX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RUNX2为miR-203的靶基因;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沉默RUNX2可逆转miR-203 inhibitor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结论:miR-203可靶向调控RUNX2对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产生影响,提示miR-203在hPDLSCs组织工程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椅旁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的快速发展,椅旁CAD/CAM修复牙体缺损逐渐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新趋势.而修复体的边缘适应性与修复体的固位、美观及牙周组织的健康密切相关,是衡量修复体远期临床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修复成败的关键因素.临床椅旁CAD/CAM操作中,从牙体预备、口内扫描到设计研磨等每个步骤均会对修复体的边缘适应性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从椅旁CAD/CAM可切削材料、牙体预备、印模方式、制作工艺等方面来阐述椅旁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
不同树脂粘接剂对IPS e.max CAD玻璃陶瓷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树脂粘接剂对IPSe.max CAD玻璃陶瓷的粘接剪切强度和碎裂载荷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离体第三磨牙36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粘接材料的粘接试件各12个,分别进行剪切强度实验和碎裂载荷实验,比较3种树脂粘接剂RelyXTM U200(A组)、RelyXTM Ultimate Clicker(B组)和NX3(C组)对可切削玻璃陶瓷IPS e.max CAD粘接后试件的剪切强度和碎裂载荷的影响.结果:3种树脂粘接剂的剪切强度值分别为(6.69±2.29)MPa、(19.18±4.59)MPa、(13.29±1.56)MPa.RelyXTM U200的剪切强度显著低于另外两种粘接剂(P<0.05),RelyXTM Ultimate Clicker和NX3的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粘接剂的碎裂载荷值分别为(1622.08±384.34)N、(2538.25±544.31)N、(2916.14±452.34)N.RelyXTM U200的碎裂载荷显著低于RelyXTM Ultimate Clicker和NX3(P<0.05).结论:3种树脂水门汀粘接剂对瓷片粘接后剪切强度和碎裂载荷的影响不同,RelyXTM U200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不同冲洗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4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冲洗桩道后对纤维桩修复中粘接树脂与桩道牙本质壁粘接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60颗单根管离体牙常规根管治疗及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冲洗剂及冲洗剂组合对桩道进行冲洗.A组:3%过氧化氢溶液,B组:5.25%次氯酸钠溶液、17%EDTA溶液交替冲洗,C组:0.2%氯己定溶液,D组:17% EDTA溶液.从四组中分别随机选取10颗牙齿进行纤维桩粘接,通过推出实验测试各组的粘接强度.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余留5颗牙桩道表面牙本质微观形态.结果:A、B、C、D组粘接强度分别为11.93±2.59(MPa)、15.87±1.79(MPa)、15.03±2.85(MPa)、19.24±2.87(MPa)(AvsB,P<0.01;AvsC,P<0.01;AvsD,P<0.01,BvsC,P>0.05,BvsD,P<0.01,CvsD,P<0.01).扫描电镜观察A组牙本质小管绝大多数被堵塞,牙本质表面大量碎屑;B组牙本质小管均开放,管周呈白垩色;C组多数牙本质小管被部分堵塞,牙本质表面无碎屑;D组牙本质小管均开放,表面呈云雾状.结论:17% EDTA溶液是一种有效的桩道冲洗剂,在纤维桩修复临床工作中应用可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提高氧化锆粘接性能
目的:研究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将60个氧化锆试件磨光后随机分为6组(n=10)对照组(C),无表面处理;预处理剂组(P),预处理剂均匀涂布氧化锆表面并吹干;喷砂组(SB),氧化铝颗粒均匀喷砂20sec;喷砂+预处理剂组(SBP),氧化锆表面经氧化铝颗粒均匀喷砂后涂布预处理剂并吹干;氦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HP),氦气(He)作为发生气体的大气压冷离子处理90sec;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AP),氢气(Ar)作为发生气体的大气压冷离子处理90sec.各组观察氧化锆表面形貌,测量粗糙度和接触角,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测量剪切粘接强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喷砂组表面形貌显著改变,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表面形貌与对照组相似.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表面粗糙度为(0.03±0.01)μm,小于对照组(0.04±0.0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52.48°±2.76°、32.51°±3.36°、25.98°±3.16°,均较对照组(72.16°±4.88°)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氦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16.02±1.95)MPa和(16.06±1.78)MPa,明显大于对照组(9.06±0.94)MPa、喷砂组(14.72±1.88)MPa和预处理剂组(12.40±1.32)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于喷砂+预处理剂组(17.25±1.77)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氦气冷离子处理组和氩气冷等离子处理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S结果显示,喷砂、氦气和氩气大气压冷等离子处理后表面碳元素减少,氧元素增加,碳/氧比值减小.结论: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几乎不会改变氧化锆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氧化锆表面亲水性,增加表面氧含量,改善氧化锆粘接强度;氦气和氩气作为发生气体进行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表面性能和粘接强度的影响相似.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纳米复合物陶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的研究
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铸瓷嵌体和纳米复合物陶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的差异,为临床嵌体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颗离体磨牙,随机分为A、B组,每组15颗.两组离体牙制备邻面Ⅱ类洞,用CEREC AC系统切削和制作完成CAD/CAM嵌体,其中A组用IPS.e.max CAD瓷块,B组用Lava Ultimate优韧瓷块,所有试件均用RelyX 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经冷热循环后,每组选取10颗,用流动树脂封闭牙齿根尖孔,亚甲基兰溶液染色后,从颊舌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纵向剖开,体视显微镜观测两组嵌体边缘微渗漏情况.剩余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粘接面形态特点.结果:两组嵌体的龈壁均出现微渗漏,铸瓷嵌体组龈壁微渗漏程度大于优韧瓷嵌体(t-1.874,P=0.0360<0.05).对于同一试件,龈壁微渗漏大干轴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可见,优韧瓷嵌体组呈现更好的粘接界面.结论:优韧瓷嵌体龈壁的微渗漏小于铸瓷嵌体,从微渗漏方面评价,优韧瓷是制作嵌体材料的良好选择.
-
口腔种植常用缝合技术
在种植牙外科手术中,将手术切口精确对位、严密缝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口腔黏膜组织与皮肤组织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缝针、缝线以及缝合方法.在口腔种植手术中,常用的缝合方法有间断缝合、连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垂直褥式缝合以及双悬吊缝合法.当种植手术需要进行软组织增量时,还可选择水平悬吊缝合对移植组织进行固定缝合.本文就针对这些缝合方法进行探讨.
-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预防及其早期矫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寻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矫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19例12-16岁正畸患者,根据下颌第二磨牙萌出情况分为阻生组和萌出组.测量上下颌骨多个变量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阻生组的SNB、ANB、下颌平面角(MP-FH)大干萌出组(P<0.05),而下颌体长度(Go-Po)小于萌出组(P<0.05).两组间SNA、Y轴角、下颌骨长度(Co-Po)、下颌升支长度(Co-Go)、前下面高(ANS-Me)、下颌升支长度与下颌骨长度的比值(Co-Go/Co-Po)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ANB、MP-FH是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危险因素.随访达2年时,两组间的ANB、MP-FH、Go-Po和SNB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更易发生下颌第二磨牙阻生.
-
多学科联合微创修复病例报告1例
患者,男性,54岁,2012年曾因牙齿松动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牙周科进行系统牙周治疗,现牙周恢复稳定,2014年于特诊科就诊要求恢复咀嚼功能.口内检查(图1-图8)(+76)缺失,(7+)松动Ⅱ°,余牙松动Ⅰ°,下颌牙齿磨耗见淡黄色牙本质,上前牙唇侧扇形移位,覆盖6mm,深覆,牙龈质地颜色正常,面下1/3短.曲面体层示(图9)全口牙槽骨吸收到根中1/3-根中2/3,(731+)根管内见高密度影,(7+)根尖低密度影.诊断上下颌牙列缺损,深覆Ⅲ°,深覆盖Ⅱ°,重度磨耗,慢性牙周炎,(7+)根尖炎.
-
优秀口腔医师的标准与实践探讨(一)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口腔医学事业蓬勃发展的40年.国家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口腔医生,什么是口腔好医生,一直是口腔医学界探讨的热点.2018年8月29日下午,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跨学科病例展评总决选之际,“口腔好医生论坛”在上海拉开帷幕.出席论坛的专家就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口腔好医生、如何才能做好口腔医疗服务达成共识:医者仁心,医路漫漫,一切医疗活动应以患者为中心,口腔好医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批判性思考能力,重视疾病预防,在诊疗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并充分沟通,终身学习、甘于奉献.与会专家与场内外听众就口腔医师的培养、医患沟通、患者教育与医学科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是又一次关于我国口腔好医生标准与实践以及未来发展的大讨论,必将助力我国口腔医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我是去年12月投的稿件,3月收到了录用通知,编辑每次和我电话沟通,都很有耐心,给予了我很多的修改指导,很感谢,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认真负责,期间历经两次的修改,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有针对性,对文章的修改有很大的帮助,以后还会再来投稿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这个期刊上投的,投稿后四周返修,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针对修改意见逐一修改,提交修改稿件后,一个月后被录用,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很快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我的文章是口腔生物力学研究方向的,外审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编辑认真负责,修改期间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我的文章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历经两次的修改,外审专家和编辑很专业,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以后还会再来投稿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投稿后一周送外审,外审的不确定性比较大,一个外审专家两周返回意见,还有一个专家一直没有审稿,编辑换了两次外审专家,两个月后返回,修改后直接就被录用了,前后历时两个多月,还是很不错的。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2个月内我是3月7号投的稿件,5月5号录用,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外审返回,专家觉的文章的创新性不是很突出,给出的结果是增刊复审,要是可以突出创新点,可申请增刊复审,花了一段时间修改文章,突出文章的创新点,得以被增刊收录,还是很开心的。
在期刊上投了两次稿件,都是两个月的时间返回的,外审专家和编辑都很专业,给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对文章中的很多细节问题也进行了标注,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