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柱理论指导下行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苏志辉;鲁厚根

    目的:探讨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及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28例,均在三柱理论指导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24月,平均16.3月,根据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定,优23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89.2%.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可直视下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同时避免了胭窝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骨折部位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大限度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

  • 五联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46例报告

    作者:杨永生;宗志军;李明;何文科

    我院2008~2010年采用手法复位、腰部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五联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4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病例均为新鲜胸腰椎骨折,男18例,女28例;年龄20~71岁,平均56.5岁,平均住院天数20天.T11 4例,T12 21例,L1 18例,L2 3例.根据Dennis的三柱理论评分标准,选择综合评分<6分,并且排除椎体结核及肿瘤疾患的病例纳入本组.所有病例均伤后即有腰背疼痛症状,活动受限.影像资料提示:伤椎椎体呈楔形变,未波及后柱的胸腰椎压缩骨折且无明显椎管占位及无神经症状或有神经刺激症状但较轻微者.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波及后外柱的复杂Pilon骨折

    作者:杨健;徐大伟;崔道然;朱新辉;刘巍;崔志明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波及后外柱的复杂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3-2012-03经前后联合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波及后外柱的复杂Pilon骨折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32例切口一期愈合,10例二期愈合,10~21 d拆线.除1例出现骨不愈合再次行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其余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17~21周,平均19周.除3例骨折关节面出现1.5 mm移位外,其余骨折均未发生明显短缩、成角及旋转等畸形.疗效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78.6%.结论 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并根据三柱理论治疗波及后外柱的复杂Pilon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应用三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体会

    作者:孙仁光;马锡才;蓝孝同;吴相桥

    目的 探讨三柱理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2010-09-2012-10诊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8例,均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开放性骨折急诊仅行清创缝合.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骨折复位后 的骨缺损采用植骨填充.结果 28例均获随访8~35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均于术后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KSS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3%.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出现切口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腓总神经损伤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结论 根据三柱理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三柱骨折,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微型锁定钢板结合三柱理论在老年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梁高峰;智丰;刘重;石宇;李米红;张满盈;贾晶

    目的 探讨微型锁定钢板结合三柱理论在老年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三柱理论为基础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复杂骨折42例.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GW)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22例,可4例,差6例,优良率76.2%.结论 采用微型锁定钢板结合三柱理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复杂骨折,可使骨折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可靠固定,效果肯定.

  • 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

    作者:黄奎;何晓斌;刘克斌;李五洲

    目的 探讨应用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经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经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结果 21例术后随访5~1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根据Gart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7例,良10例,一般4例,优良率81.0%.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C型背侧粉碎性骨折,应用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经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可较好地达到骨折复位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 三柱理论指导外固定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作者:吴同岭;侯伟东;唐向阳

    目的 探讨三柱理论指导下采用外固定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10-2017-01在三柱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的40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其中18例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22例采用可调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Garland-Werley评分.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骨萎缩.与锁定钢板组比较,外固定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但末次随访时掌屈、旋前、旋后活动度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功能Garland-We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柱理论指导下采用外固定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 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龙行春;崔文峰;郝成俊;崔丙军;陈磊

    目的:探讨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42例,均为三柱骨折。所有患者均根据三柱理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平台塌陷处以同种异体骨植入,术后随访1年,X片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程度,比较HSS、Rasmussen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当时均得到良好固定;膝关节内翻角和后倾角均得到纠正,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满意,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年HSS评分优良率达到90%。除了2例患者术后前外侧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未发生深部感染;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三柱固定理论在治疗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中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安全性较高。

  • 三柱理论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白捷;陈嘉民;李军;蒋涛

    目的 :分析三柱理论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应用三柱理论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50例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应用三柱理论可获得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 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影像学类型:骨折分型及力学机制

    作者:奚彬;杨莹;李冬成;丁燕萍;殷渠东

    背景:按照三柱理论,有桡骨远端单柱和双柱die-punch骨折之分,文献已有单柱die-punch骨折分型报道,但尚无双柱die-punch骨折类型报道.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影像学特点和类型,以及新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498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学特点分为干骺端型、关节面型和混合型3型.选择2名影像学医师独立对100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行分型,分型结果采用Kappa方法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498例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患者中,干骺端型130例,关节面型156例,混合型212例,未见无法归类者;②观察者间的Kappa系数为0.823-0.868,观察者内的Kappa系数为0.868-0.900,具有高度一致性;③按AO骨折分型,关节面型属于B型或C型,干骺端型和混合型均属于C型;④据此得出,该桡骨远端双柱die-punch骨折影像学分型较好地反映了骨折发生力学机制和骨折部位等特点,符合AO骨折分型原则,一致性好,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在三柱理论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范磊;卲林;周生瑞;宋良玉

    目的:分析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手术.手术后,对这些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在手术后的6个月及12个月,这些患者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84.21%、92.11%,其Lysholm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5.92±5.38)分、(91.81±6.72)分.这些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16%.结论:在三柱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

  • 应用三柱理论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林涛;梁羽

    目的:探讨应用三柱理论指导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1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均为闭合骨折,且为三柱骨折.其中观察组(36例)采用符合三柱理论原则的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膝前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疗效指标及术后12个月Rasmussen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负重时间(42.6±8.5)d,早于对照组的(49.9±10.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Rasmussen评分为16.5 ±2.5,优于对照组的12.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即刻及12个月的内翻角及后倾角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理论分型可以有效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可获得更优良的复位及更坚强的固定,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 三柱理论在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亚东;徐跃根

    目的 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常规须行手术治疗,结合桡骨远端三柱理论予以牢固的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固定.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对28例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予以手术固定,术中加强桡侧柱及中间柱的固定.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8~13月,平均11月,均骨性愈合,优良率96.4%.结论 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的提出,就是要行桡骨远端的坚强内固定,宜选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甚至于双钢板固定.

  • 三柱理论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彭文平;沈是铭;李戬

    目的 观察三柱理论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腕关节三柱理论,采用康辉公司Monoloc2.7/2.4 mm系统桡骨远端锁定板治疗36例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6~8周.术后6个月,根据经典的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标准,其中优28例,良6例,可12例,优良率94.4%.结论 稳定腕关节三柱结构是治疗是桡骨远端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的关键.

  • 基于三柱理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研究

    作者:郑贞晞;叶盈盈;贺赛美

    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较常见,该类骨折有很多分型,但常见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为Schatzker分型为典型,应用范围广[1].但该分型仅为二维分型,当前学者对胫骨平台概念认识已从内外侧“双轨”概念转变为360 °空间环形立体结构[2].罗从风教授创立的“胫骨平台三柱分型”即为从空间角度分型,该分型优势在于注重后侧平台的骨折和稳定性;对创伤骨科医师行胫骨平台的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样该分型对涉及后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术后康复和护理起重要作用[3].笔者收集涉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21例,其中一部分患者依据“三柱”理论为指导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锻炼,初步证明临床效果可靠,现报道如下.

  • 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袁瑞新;张利辉;张晓光;杨飞

    目的 探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照踝关节三柱理论,踝前正中入路,应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5例高能量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 1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5 ~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踝关节功能参照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优9例,良4例,可2例.结论 踝关节三柱理论指导下,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 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李建峰;赵民;赵亮;刘井达;王小磊;李大村

    目的 总结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应用AO 2.4 mm 桡骨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 & Werley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24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 AO 2.4 mm桡骨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掌侧双柱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符合三柱理论,内固定更加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复位丢失,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三柱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思强;孔荣;夏睿

    目的:依据三柱理论指导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三柱理论分为12例单柱骨折、11例双柱骨折和2例三柱骨折。根据三柱理论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单柱、双柱和三柱骨折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2.32、123.73和150.27 min,平均随访时间为15.2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13.50周,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14.20周。25例患者术后12个月HSS平均评分为86.85分;膝关节活动度2.20°~122.50°,患者术后与12个月后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柱理论能较好地提高临床医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认识,有效指导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选择,显著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

  • 三柱理论指导下内外侧接骨板加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楠;郝连升;李锋;房义辉

    目的:探讨双切口联合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Schatzker Ⅳ~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结果:术后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65±1.89)个月.膝关节功能按国际常用的Lysholm评分进行评价,术后12个月恢复达优2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92.31%.结论:在三柱理论指导下双切口联合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SchatzkeⅣ~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以早期负重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春辉;刘忠国;叶佳亮;纪瑞耿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均行X线检查及三维CT重建,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0~180 min,平均125.3 min.术后获3~12个月的随访,平均9.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伸膝0°~5°,屈膝110°~120°.发生早期皮瓣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各1例.根据Rasmussen 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优8,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3%.结论 以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理论为指导,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适当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能获得满意疗效.三柱固定理论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效的方法.

4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