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超常视力眼波前像差与对比度视力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振英;李镜海;褚仁远

    目的 分析超常视力眼波前像差与不同对比度视力的相关关系,探讨与视力相关的像差函数.方法 应用Snellcn视力表检测裸眼视力≥1.5者81例(81只眼),用WASCA波阵面像差仪测眼波前像差,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测量、暗环境下对比度分别为100%、25%、10%和5%的视力.用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波前像差与不同对比度视力的相关关系.结果 总像差、各阶像差及各Zemike函数与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0%和25%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像差、2阶像差及离焦像差与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视力间直线相关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35和-0.28、-0.35:-0.33、-0.38和-0.28、-0.39;-0.31、-0.39和-0.28、-0.39(P<0.01).其余像差与对比度为10%利5%视力间直线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常视力眼波前像差与高对比度视力无直线相关关系,与低对比度视力有直线相关关系,总像差、2阶像差和离焦像差越小,低对比度视力越好.

  • 以急性视神经炎首发的多发性硬化视神经功能障碍分析

    作者:夏朝霞;蓝育青;王梅;肖剑晖;彭蔚;郭慧

    目的 探讨以急性视神经炎(acute optic neuritis,AON)为首发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功能的改变特点,及时治疗并尽大可能恢复视神经功能.方法 对每例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的MS患者行视力、眼底、视野及视诱发电位检查,部分患者行CT或者MRI,脑脊液测定和寡克隆区带检查.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对患者视神经功能改变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视神经功能检查:所有患者均有视力下降;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客观检查显示视野损害、视诱发电位、色觉异常;与无伴AON的MS患者进行比较,在视力下降及视神经乳头水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诱发电位检查均存在异常,表现在P100潜伏期延长,AON组异常率为63.6%~72.7%,无伴AON的MS组为21.4%~28.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查:视神经炎鞘内IgG合成率低于无伴AON组(P<0.01).(3)所有患者经大剂量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时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5以上者约31.2%~36.3%.结论 AON是MS的常见症状之一,视神经炎与MS视神经脊髓炎型的视神经损害发生频率高且程度重,迫切需要对AON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治疗.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研究

    作者:李媚;刘杏;黄晶晶;钟毅敏;肖辉;郑小萍;曾阳发;王涛

    目的 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6个月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变化规律.方法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首次单侧发作的APACG患者(24例)在眼压控制后3 d内、2周、1月、3月和6月时的双眼RNFLT,比较双眼各时间点RNFLT.对侧眼在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d内及6月时的RNFLT与正常人(55名55只眼)比较.结果 发作眼平均RNFLT在眼压控制后3 d内(121.49±23.84)μm,较对侧眼明显增加(P<0.01);2周(107.22±24.72)μm和1月(93.58±18.37)μm与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和0.08);3月(84.10±19.89)μm和6月(78.98±19.17)μm较对侧眼明显减少(P<0.01).发作眼不同时间点的RNFLT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48).对侧眼在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 d内及6月的RNFLT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98).结论 APACG发作后RNFL厚度即有明显增加,发作后2周至1个月RNFL厚度趋向正常,1个月后RNFL厚度逐渐变薄,至术后6个月RNFL厚度较对侧眼和正常人明显减少.

  • 采用AS-OCT测量房角开放度数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曾阳发;刘杏;王涛;钟毅敏;何明光

    目的 探讨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定量测量房角,并分析其测量一致性.方法 采用AS-OCT对23例受试者(30只眼)的房角进行扫描,分别由测量者甲和乙,以及测量者甲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对颞侧房角500μm(AA-500μm)和750μm(AA-750μm)的房角开放度数进行定量测量.采用类内相关系数ICC和95%LoA(95%Limts of Agreement,95% LoA)评价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甲两次测量的AA-500μm和AA-750μm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与乙测量的AA-500μm和AA-750μm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A-500μm和AA-750μm测量者内的95%LoA分别为(-5.441,5.281弧度和-7.313、6.020弧度);ICC分别为:0.933,0.907.AA-500μm和AA-750μm测量者间的95%LoA分别为:(-6.098,5.098弧度和-7.877、5.423弧度);ICC分别为0.925,0.887.结论 AS-OCT测量房角开放度数的一致性较好,可以用于定量测量房角开放度数.

  • 葡萄膜上腔积液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关系探讨

    作者:王溪;高富军;郭伟;邵明芹;宫颖异

    目的 探讨葡萄膜上腔积液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关系状况.方法 对60例120只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39例78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21例42只眼,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并进行前房深度测量.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中急性发作眼有10例f25.6%),对侧眼4例(10%)出现葡萄膜上腔积液(x2=9.47,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中6例(14.3%)出现葡萄膜上腔积液;其中伴葡萄膜上腔积液眼前房深度为(1.76±0.42)mm,不伴葡萄膜上腔积液眼为(2.12±0.24)m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葡萄膜上腔积液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中的一个特殊的特征性改变;葡萄膜上腔积液多伴有浅前房的发生.

  • 婴幼儿眼压水平及其不同眼压计测量结果比较

    作者:侯宪如;裴雪婷;任泽钦

    目的 初步了解我国婴幼儿的眼压水平,比较两种不同眼压计的测量结果.方法 选取正常或无影响眼压疾病的婴儿76例119只眼,幼儿18例27只眼,使用Perkins和Schiotz两种眼压计于异氟醚麻醉下测量婴儿眼压,于氯氨酮加异氟醚麻醉下测量幼儿眼压.结果 Perkins和Schiotz眼压计测量的婴儿眼压分别是(10.37±2.50)mmHg和(11.78±2.62)mmHg(F=15.98,P<0.0001),幼儿眼压分别是(14.19±3.74)mmHg和(14.33±2.87)mmHg(F=0.04,P=0.8489).结论 婴儿组眼压低于幼儿组(F=60.53,P<0.0001),幼儿组眼压较高是正常生理变化还是氯氨酮麻醉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婴儿 幼儿 眼压 眼压计
  • 眼部症状为主的神经纤维瘤Ⅱ型一例

    作者:王小强;唐东润;杨振海

    患者男 15岁主因右眼球渐进性突出2年入院.躯干及头面部皮下结节6年.1年前于外院行"胸前皮下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神经纤维瘤.自幼右眼瞳孔区发白,当地医院诊为先天性白内障.否认其他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全身体检:躯干、额部、头部皮下可见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软性结节,咖啡色素斑多处可见,胸前可见结节切除后皮肤瘢痕,听力等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光感,眼球突出且外斜,眶压(++),上睑肿胀、饱满,触之揉面感,虹膜震颤,未见结节等改变,瞳孔圆,中等大小,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晶体皮质混浊并吸收变薄,后囊白色混浊钙化.眼底窥不入,余未见明显异常.

  • 翼状胬肉复发致血管瘤一例

    作者:于珍;王星;于大仆

    患者女,44岁.于2006年11月16日住院.主诉:左眼红、异物感.患者于8个月前在外院行左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点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抗炎治疗,6个月前在原翼状胬肉处有红色肿物增长,无破溃出血等情况.既往史:患者身体健康.入院时查体所见:右眼视力:0.5,眼前后节检查正常.左眼视力:0.2,结膜中度充血,内眦部结膜异常增生,侵及角膜.角膜面有实性红色肿物生长,界限清晰完整,质韧,无破溃.大小约5 mm×6 mm,遮盖大部分瞳孔.前房正常深度,房水清,瞳孔直径3 mm,圆,光反射灵敏.住院诊断:左眼复发翼状胬肉,左眼角膜肿物(性质待查).于11月17日在局麻下行"左眼复发翼状胬肉,角膜肿物切除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

  • 双眼先天性上睑缺损合并睑球粘连一例

    作者:刘红;孙红

    先天眼睑缺损为较少见的先天异常,文献报道中女性较男性多见.胚胎期受X线照射及注射胆碱或萘、环境因素、遗传等均可引发本病[1].患儿女 5岁生后父母发现其双眼上睑与眼球粘连,于2007年11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其母亲妊娠40 d左右曾因感冒静点2 d(具体用药不详).体格检查:患儿营养发育良好,神志清,智力正常,鞍鼻,全身其他部位发育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光感,双眼上睑缺失,仅右眼外眦有约1/5上睑,并外翻,双眼上睑部皮肤向下移行伸长呈膜状覆盖上方眼球约3/4,合并泪点缺损.双眼角膜混浊,可见新生血管(图),前房及眼内组织结构窥不清.双眼球活动受限,双眼下睑外翻.双眼B超检查:双眼轴距约为右21.8mm,左22.1mm,前房未见,晶状体厚度正常,玻璃体内透声佳,双眼球后未见异常回声.

  • 激光治疗过敏性鼻炎致鼻泪管阻塞一例

    作者:付景珂;鞠红

    患者男 23岁因右眼泪溢3月于2007年5月29日就诊.3月前因患过敏性鼻炎行鼻腔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后鼻部症状明显改善,但出现右眼泪溢,无脓性分泌物,无眼痛、眼红.查体:双眼视力均为1.0,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晶体透明,双眼底未见异常,双眼泪小点位置及大小正常,挤压泪囊部无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冲洗泪道时右眼由下泪小点进针,冲洗液由上泪小点溢出,无液体流入鼻腔.左眼泪道冲洗通畅.遂行有眼泪道探通术,探针探及鼻泪管下端时阻力较大,患者疼痛明显,停止操作,考虑为过敏性鼻炎激光治疗后引起的瘢痕性泪道阻塞.于局麻下行YAG激光泪道探通术,泪道完全探通后,给予0.5%甲硝唑冲洗泪道,并从套针上口注入氧氟沙星眼膏,使其灌满泪道.术后5 d开始冲洗泪道,隔日1次,共5次.治疗后患者泪溢症状完全消失.

  • 真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一例

    作者:郭百灵;王建荣;宋爱萍

    患者女 62岁因双眼反复胀痛视力下降两年于2006年2月13日入院.既往健康.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1;眼压:右眼81 mmHg、左眼53mmHg;双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直径10mm;前房浅Ⅱ度;瞳孔直径约6 mm,右眼对光反射消失,左眼迟钝;右眼晶状体重度混浊,左眼轻度混浊;眼底右眼窥不进,左眼小视盘,C/D=0.3;眼轴17.12mm;房角全部关闭.诊断:(1)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绝对期);(2)双眼老年性白内障;(3)双眼真性小眼球.

  • 炎性假瘤致上斜视一例

    作者:马鹤

    齐××男 53岁因右眼向上斜、双眼复视两年来诊.2004年末,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红肿疼痛,眼球突出,复视,在他院诊断为炎性假瘤,予激素等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肿痛消失,眼球炎症及突出缓解,但右眼向上斜视,复视仍明显.

  • 垂体腺瘤致视力下降一例

    作者:王生隆

    杜彩霞女 40岁已婚农民双眼视物模糊一周.于2006年2月12日就诊眼科.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双眼轻度视物模糊,未引起注意,近一周内双眼视物模糊突然加重,伴头痛头晕,既往身体健康无眼疾.无原因停经已经8年.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眼病史.入院后查体:RP110/70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均未引出.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右0.2,左0.2,外眼检查无异常.眼底镜检查:晶状体、玻璃体均无混浊.双侧视神经乳头边界清楚,杯盘比不扩大,眼底血管纹理清楚,A:V=2:4动脉血管轻度迂曲,黄斑中心凹反光点变暗.压陷式眼压计测得眼压值:右5.5/3.5=22.38mmHg;左5.5/3=24.38mmHg.弧形视野计检查结果显示双眼颞侧偏盲.双眼A/B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头颅及眶骨拍片报告:未见异常.

  • 结膜淀粉样变性一例

    作者:何亚妮;李桂香;段直光

    杨××女 54岁因左眼上睑肿物一年,近3个月肿物增大伴睁眼困难,无疼痛,于2007年1月1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5,上睑明显下垂,下睑重度外翻,皮肤无红肿破溃,左眼上穹隆部、上睑结膜及下睑结膜面各有一肿块,为34mm×8mm×5mm及6mm×8mm×4mm大小,与睑板粘连紧密,侵及整个上下眼睑,边界不清,质地中等硬,组织脆性大,呈腊黄色.其上未见血管分布,睑板变厚变硬,屈光间质透明,未见玻璃体浑浊改变,眼底无异常.查体未查及异常肿块,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均未发现异常,血常规正常.

  • 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建立及视神经损伤评估方法进展

    作者:刘东敬;陈晓明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它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2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全球大约有7000万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发病因素多,以眼压升高为其重要的危险因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丧失为特征性改变.迄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治疗方法尚无重大突破,因此建立青光眼动物模型有助于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此文中就建立大鼠青光眼模型及视神经损伤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 多焦视诱发电位检测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钊;杨新光

    多焦视诱发电位(mfVEP)检测,目前在青光眼的诊断价值研究方面倍受关注.有报道称其为一种可行性的临床检测,然而也有报道其存在的局限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文中就mfVEP检测的基本技术和其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专题综述.

  • 视盘大小与青光眼

    作者:张士胜;张琼;王康孙

    在青光眼诊断中,视盘大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采用测量方法不同,视盘大小结果也有差异.视盘的实际大小可因种族而有所变化,也可能与其他一些人口统计学因素有关.此外,视盘大小也与视盘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结构变异有关.这些与视盘大小相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青光眼易感性或对青光眼的诊断.

  • 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作者:李弘;张洪沛

    剥脱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是导致青光眼的常见原因.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较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更严重、预后更差.在此文中对近年来,剥脱综合征性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有关论著作一综述.

  • 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作者:沈降;刘伟民;孙慧敏

    青光眼是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达2%以上.目前,青光眼的病因尚未阐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的疾病.迄今,人们已经发现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和眼前节发育不全综合征(anterior segment dysgenesis syndromes)的发生与其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并对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文中通过复习文献,对此作一综述.

  • GDx VCC HRT-Ⅱ及Stratus OCT在青光眼诊断与随访中应用

    作者:朱丹;梁远波;段宣初;江冰

    目前,较成熟的视盘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成像技术已成为监测青光眼发生、发展的极具潜力的工具,临床上常用的包括GDx VCC、HRT-Ⅱ及Stratus OCT.这些仪器根据视网膜组织和光的不同特性,获得大量数字化的描述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图解报告,提供了客观、定量、重复性高的数据,且操作简便.国内外对其在青光眼筛查、诊断及随访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计算机视野检测的固视指导方法

    作者:许俊敏;陈克谦

    在视野检测中要求受检眼始终注视刺激屏中央的固视靶,保持固视稳定,以测得准确视野.现临床上应用的Octopus 101视野计的红外CCD摄像机监视瞳孔位置作为固定监视.虽然设有固视游走分离控制系统,但多种因素影响固视可造成固视漂移,导致视野结果可信度下降.在此文中介绍了从监视屏中的眼位及瞳孔像判断受检眼的注视性质,操作者以此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固视指导,保证视标的准确投射.

  • 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治疗

    作者:林雪;张明欣;敬海生

    目的 分析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治疗.方法 全麻下根据眶壁骨折的部位,采取相应的结膜或皮肤切口入眶,将嵌顿于骨折处和脱落于鼻窦腔内的眼眶组织复位,再根据骨折的大小植入适当大小的Medpor填充物.随访6月至1年观察疗效.结论 主要并发症为术后眼球内陷欠矫、过矫、短时限制性眼球运动引起复视或加重、屈光改变.通过术后抗炎、穴位注射治疗、局部练习,对改善眼眶骨折术后的并发症有着重要的影响.

  •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作者:查广盛

    目的 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以进一步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23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21例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渐进性强化"是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

  •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复杂性翼状胬肉术中应用

    作者:刘德成;刘懿;刘风霞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组织补片治疗复杂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31只眼)复杂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ADM组织补片移植术.随访观察6~12月,平均8.2月.结果 3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佳矫正视力>0.3者占80.95%.ADM组织补片无感染、坏死及排异等发生.翼状胬肉无复发.结论 采用ADM组织补片治疗复杂性翼状胬肉取材方便、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作者:姚琳;王大博;白海青;靳睿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继发青光眼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103例(103只眼)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眼压可得到理想控制.治疗后随访半年,眼压<10mmHg者3例(2.91%),10~21 mmHg者92例(89.32%),>21 mmHg者8例(7.77%).结论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外伤早期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并在适当时机联合手术治疗,对每个具体的病例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眼损伤 青光眼
  • 结膜囊狭窄98例治疗体会

    作者:翟文娟;陈凤菊

    目的 探讨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凹陷及结膜囊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 收集199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行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眼窝凹陷和结膜囊狭窄的患者98例,先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眼座二期植入,术后6个月再行全结膜囊成形术或部分结膜囊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效果较好者61例(62.2%),表现为结膜囊深浅正常,义眼佩戴顺利,眼窝凹陷得到矫正.效果一般者32例(32.7%),结膜囊深度略浅,义眼能佩戴不滑脱,眼窝凹陷矫正.效果较差者5例(5.1%),表现为残留上眶区凹陷,结膜囊较小,不能佩戴义眼.结论 采取HA义眼座植入,待义眼座完全血管化并与机体融为一体,二期再行结膜囊成形术,因植床血供好,移植的黏膜或皮片易存活,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毛辣虫致眼部损伤33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惠琼;杨永福;曾涛

    眼部毛辣虫损伤临床上偶见报道.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7年4月共诊治此类患者3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小6岁,大62岁,平均39.3岁.除2例为儿童外,其余均为成年人.其中26例为农民.右眼16例,左眼17例.

  • 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未来;陈蕾

    目的 探讨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根据DRPSG(Diabetic Retinopathy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制定的治疗技术规定,对280例365只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分别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S-PRP)、超全视网膜光凝(E-PRP)、局限或格栅光凝.术后3、6、12个月行FFA及彩色眼底像,新生血管未消退者和无灌注区尚存者追加光凝,随访3~36个月.结果 355只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全部或部分消退256只眼,有效率为72.1%:视力不变和增进292只眼,占82.3%;35只黄斑水肿眼局限或格栅光凝后,26只眼水肿减轻或消失,有效率74.3%.结论 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

  •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的临床特点

    作者:贾惠莉;董建刚;郭新;刘春民;李姝

    目的 探讨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8例,观察项目包括眼位、眼球运动、代偿头位、斜视度等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结果 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外斜视7例,内斜视1例,行患眼外、内直肌减弱术可改善代偿头位、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术后斜视度≤10Δ.结论 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临床表现特殊易被误诊或漏诊,全面掌握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DRS 治疗
  •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与MRI增强诊断评价

    作者:鲁小中;任秀昀;王毅;魏红;肖利华

    目的 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与核磁增强的价值,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病理诊断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32例(32只眼).对所选病人行眼眶超声造影及MRI增强检查.结果 30例超声造影与MRI增强都有肿瘤内不均匀增强,2例不典型病例,MRI增强可依据其他参考指标做出正确诊断,而超声造影则不能提示诊断.结论 眼眶超声造影与MRI增强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都有定性诊断的意义,眼眶MRI增强结果准确率高于眼眶超声造影,而超声造影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内窦腔的大小可有提示作用.

  • 鼻窦囊肿的眼部症状分析

    作者:刘思越;尹兆富

    目的 探讨鼻窦囊肿与眼部症状的关系,提高对该关系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分析64例鼻窦囊肿引发的眼部症状及误诊原因.结果 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移位、眼球活动受限、内眦肿块、视力下降、眼胀痛等,41例首诊于眼科,占64%.结论 鼻腔及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鼻窦囊肿很易导致眼部症状,应引起临床重视,减少误诊.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分析和手术治疗

    作者:王建民;马景学;叶存喜;黄灵欣;盛孟怡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原发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对NVG患者97例108只眼的病因和手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在所有的患者中,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NVG的患者多,其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者之合共67例74只眼,占总例数的69.1%,总眼数的68.5%.其他的病因包括眼缺血综合征5例6只眼,Coat病4例4只眼,慢性色素膜炎3例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3只眼,以及一些相对少见的病因.37只眼接受或者补充完成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其中34只眼(91.9%)新生血管完全消退.47只眼接受了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其中38只眼(80.9%)的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在接受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前或术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26只眼中,21只眼(80.8%)的眼压控制良好.在接受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光凝+小梁切除术的9只眼中,8只眼(88.9%)眼压控制良好.4只眼接受青光眼阀植入手术,在平均5.5月随访期内眼压控制良好.39只眼先后接受52次半周睫状体冷冻术,其中30只眼(76.9%)眼压控制良好.结论 NVG的病因复杂多样,手术治疗应该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与自动视野计检查可疑青光眼的结果分析

    作者:周和政;刘洪;曾波;陈晓

    目的 评价可疑青光眼患者视网膜厚度分析仪与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的相符性.方法 对22例(39只眼)可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行自动视野计和视网膜厚度分析仪(PTA)检查,分别记录视野、视盘参数及神经纤维层检查的结果.按照统计学概率等级(0.5-5%),以记分及记分差值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TA和视野检查结果完全相符和基本符合者占84.62%,视野、视盘、神经纤维层及RTA4项检查的结果登记记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4项检查结果临床判别结论的等级分布也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RTA与视野检查对青光眼诊断有较好的相符性.RTA有可能发现更早的青光眼性损害表现.

  • 间接检眼镜在近视LASIK前眼底检查的意义

    作者:刘克菊

    目的 分析LASIK术前近视眼中眼底双目间接检眼镜的特殊价值.方法 对994例(1976只眼)患者术前散瞳,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行眼底检查,并详细绘图记录.结果 1976只眼中视网膜病变372只眼(18.33%),在屈光度≥-6.00D的1399只眼中,视网膜病变313只眼,病变位于后极部7只眼,周边部365只眼.131只眼进行LASIK术前眼底光凝治疗,随访1年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近视眼手术前常规视网膜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 眼眶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林婷婷;何彦津;张志华;朱利民

    目的 分析眼眶副神经节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 对眼眶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例患者平均就诊年龄18.5岁,均因眼球突出就诊,病变渐进性发展,就诊时已有不同程度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影像学检查有较一致性改变,B超示病变边界清楚,内回声中等或缺乏,CDI示病变内部血流丰富,CT示病变密度大致中等,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明显,常伴有骨破坏,MRI示T1、T2均呈中信号;术中发现肿瘤呈灰红色或灰白色,可有或无包膜,证实CT所示的邻近眶骨破坏存在;手术治疗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术后早期辅以局部放疗和化疗预防复发.结论 眼眶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治疗方案的确定应结合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晚期Terrien角膜变性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荣光;戴红蕾;邹留河

    目的 对晚期Terrien角膜变性病例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34例38只眼晚期Terrien角膜变性患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经过16~84个月的随访,所有术眼无复发,角膜散光减少,视力均较术前提高.32只眼植片透明,6只眼植片半透明,有少量新生血管长入.8只眼植片部分变薄,但无局部膨隆发生.结论 通过本组手术治疗发现,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联合半环状或环状板层角膜移植,可有效地控制病变造成的高度散光,提高视力,并可抑制病变的进展和复发.

  • 深低温保存异体睑板睑结膜移植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洋;王林农

    目的 评价深低温保存异体睑板睑结膜移植修复,因眼睑肿物切除造成的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深低温保存异体睑板睑结膜移植眼睑再造术修复眼睑缺损21例(21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3~80月,平均46.9月.本组病例共治愈10只眼,好转11只眼,1例(1只眼)因首次手术时切缘未净再次行扩大切除时未更换移植片导致植片脱落.结论 深低温保存异体睑板睑结膜移植修复眼睑缺损,简便易行,保存方便,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异体睑板睑结膜是理想的眼睑缺损修复的材料.

  • 应用改良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作者:柳力敏;刘宁宁;王琳;万超;才娜;陈蕾

    目的 在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中,应用改进的操作技术和给药方式,观察其治疗效果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观察需行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91只眼,应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激光虹膜切除术,记录一次透切成功率、手术时间、患者自觉反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应用改良的治疗方法全例一次透切成功,手术时间短,患者自觉反应轻微,术后虹膜炎症反应轻,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低.结论 经过技术改进的激光虹膜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一次透切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高眼压症中央角膜厚度与眼压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天资

    目的 评价高眼压症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与眼压(IOP)的关系,并探讨CCT在判断高眼压症患者是否给予降眼压药物干预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4例(108只眼)高眼压症患者进行非接触眼压计检测和超声角膜厚度测量,并对校正眼压<21 mmHg的患者31例62只眼(占57.4%)不予降眼压治疗,追踪观察其眼压、视野、视乳头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情况.结果 IOP随CCT增加而增高,并呈正相关(CCT每增加100μm,IOP将随之增加2.1mmHg).对校正眼压<21mmHg的患者不予降眼压治疗,随访24~36个月,平均30个月,其中1例2只眼出现视野改变,发生率为1.85%.结论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可以作为高眼压症与青光眼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高眼压症能否发展为青光眼的重要依据,常规测量高眼压症患者的CCT并校正其眼压,对高眼压症患者的合理处置非常重要,对校正眼压<21mmHg的患者可以不需降压药物干预治疗,仅需密切随访.

  • Parks切口眼外肌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

    作者:李洪阳;邱辉;赵宇;王雅文;刘驰;王崇云

    目的 观察Parks切口眼外肌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arks结膜切口(近穹隆部结膜切口)联合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37例,术后随访3~8个月.结果 (1)眼位:37例患者中11例术后未达到预期效果、眼位不正,欠矫2例,过矫9例,术后24h内表麻下采用调整缝线术进行眼位调整,11例均将眼位调整至预期效果.终随访眼位结果:未调整者欠矫2例,分别欠矫-15Δ、-20Δ,过矫15Δ1例.调整眼位者欠矫3例,分别欠矫-12Δ、-15Δ、-25Δ.余31例正位.(2)结膜切口愈合情况:所有患者结膜切口均于术后5~8d完全愈合,睑裂部无明显瘢痕.(3)并发症:5例患者调整缝线结对应的结膜面局部结节状隆起水肿,给予0.1%氟美瞳眼水点眼后消退.未见切口感染、缝穿巩膜、肌肉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Parks结膜切口眼外肌后徙调整缝线术可于24h内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不正者进行有效眼位调整,避免了角膜缘梯形结膜切口的缺点.

  • 大鼠视神经夹伤后CNTF CNTFR及OMgp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辉;苑秀华;杨希明;陈蕾;王运杰;张世刚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影响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er,CNTFR)、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OMgp)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夹持视神经方法建立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在夹伤后1、3、7、14和28d剥离视网膜,提取总RNA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方法测定视网膜中CNTF,CNTFR,OMgp mRNA的表达,同时观测术后1、7、14和28dF-VEP波形改变.结果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CNTF,CNTFR,OMgp mRNA有所增加,正常大鼠视网膜中CNTF,CNTFR,OMgp少量表达.视神经损伤后F-V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波形低而宽,14d后有所恢复.结论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CNTF,CNTFR,OMgp表达均增加,而CNTFR的增加可为外源性CNTF治疗视神经损伤提供依据.F-VEP的振幅,潜时伤后变化与时间相关,伤后14d变化明显,以后有恢复迹象.

  • 苯扎氯铵对人结膜上皮细胞毒性的研究

    作者:刘扬;刘祖国;许传超;陈小平;李朝阳

    目的 探讨苯扎氯铵(BAC)对无血清培养法培养的人结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的3-5代人结膜上皮细胞,将不同浓度的BAC(O.01%,0.005%,0.001%,0.0005%,0.0001%)单次作用于结膜上皮细胞15min,分别于处理细胞后6,12,24,48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于处理细胞后48h固定,扫描电镜观察拍照.结果 自BAC处理后6h起,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BAC均使细胞活力下降(P<0.01).经过48小时的恢复期,细胞活力未见恢复.随BAC浓度增高,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收缩至脱落至大部分溶解坏死.结论 BAC对于培养的人结膜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其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 关于刊登书讯要求附赠样书的通知

    作者:

    关键词:
  • 第十四届全国眼外伤眼整形眼眶病学术会议征文

    作者: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