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方良;易昀敏;兰绪达;石浔;游小华;徐月圆

    目的 探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50只跟)和对照组46例(50只跟).试验组使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角膜散光度、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结果 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视力≥0.5比例分别是:试验组60%、72%、88%;对照组46%、62%、84%;术后第7天、第30天试验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平均角膜散光度和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术后第7天和第30天对照组均大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地临床特点.

  • 主视眼对LASIK术后视觉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蒋韵佳;李一壮

    目的 探讨主视眼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6例(132只眼)近视患者行常规LASIK手术,术后随访3月.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像差、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及主观视觉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主视眼发生改变的患者术后1月时有4例(6.06%)、术后3月时有3例(4.55%).②主视眼与非主视眼比较,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及眩光敏感度:术前、术后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术前主视眼低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术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彗差主视眼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术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3.0c/d、12.0c/d频率对比敏感度主视眼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术后主视眼未改变组主观视觉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各项结果均优于主视眼改变组,但这种优势只有在术后3月的视功能评价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LASIK术后极少数患者主视眼可发生改变.②除术后早期外,主视眼对LAISK术后的视觉质量无明显影响.③在LASIK手术时保持术前术后主视眼一致,能改善患者对视觉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的比较

    作者:吴永青;徐仁凤;鲍连云

    目的 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35例152只眼进行手术分组:其中30例36只眼先行抗青光眼手术,待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行白内障手术,即所谓的两阶段手术(A组);87例98只眼行-白联合手术-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小切口白内障晶体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18例18只眼行单纯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组).比较不同适应证下3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包括眼压控制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随访时间(12±1)月.结果 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前后视力≥0.2的眼数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0,P<0.01).A组与B组手术前后眼压有显著性差异(t_1=1.89,P_1=0.01:t_2=2.87,P_2=0.03),C组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t=0.43,P=0.78).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均未见严重术中并发症,其个A组滤泡形成良好,眼压控制满意,B组术后角膜水肿17例,未特殊处理,1周后全部消退;有2只眼出现瞳孔区纤维膜,滤泡形成欠理想.C组术后视力均显著捉高,有2只眼轻度角膜水肿,有2只眼需加用药物控制眼压,其中1只眼后接受抗青光眼手术.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获得较好的视力和眼压控制.

  • 小梁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孙娟;王大博;韩静;冯振华

    目的 评价小梁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19例(31只眼)行小梁切开术治疗的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角膜横径、杯/盘比及手术并发症,回顾性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至末次随访(术后1~80个月),23只眼(74.2%)成功.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t=2.15,P<0.05);角膜横径减小(t=2.15,P<0.05);平均杯/盘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P>0.05),但手术成功者的术后杯,盘比较术前减小(t=3.08,P<0.01).10例(17只眼)患者配合视力检查,矫正视力在0.02~0.5之间.除20只眼术中前房出血外,所有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小梁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婴幼儿型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 合并小眼球和(或)小角膜先天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云波;钱进

    目的 探讨合并小眼球和(或)小角膜的先天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和操作难点.方法 对9例(18只眼)眼轴长度为18.1~20.5mm和(或)角膜直径为7.5~9.0mm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时间(12~60)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矫正视力,脱盲率为93.7%,脱残率16.7%.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13只眼(72.2%),瞳孔区渗出膜7只眼(38.9%),人工晶状体偏位3只眼(16.7%).结论 对于合并小眼球和(或)小角膜的先天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功能,但必须注重手术操作技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构建的变异对角膜散光影响

    作者:刘文慧;施彦;李一壮

    目的 观察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及其构建变异,以进一步降低术前角膜散光.方法 对白内障患者123例(126只服),术前常规作角膜地形图检查.病人随机分成5组,A组、B组、E组为小切口手法组,A组和B组分别于上方和根据角膜地形图在强子午线方向行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E组根据角膜地形图在强子午线方向行水平巩膜隧道切口;C组和D组为超声乳化组,分别于上方和根据角膜地形图在强子午线方向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观察术后1d及7d后视力、角膜地形图等情况.结果 ①视力:术后7d,发现B组与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裸眼视力≥1.0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散光轴向变化:A~D组变化不明显,E有12例散光轴向发生改变.③角膜散光:A组、B组散光变化较小,B组和E组术后7d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D组术后1d角膜散光较大,7d后渐回复,但C组仍高于术前水平;A组与B组、C组与D组及A组与C组比较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D组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E组比较,术后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观察角膜地形图来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及其构建,可降低手术源性角膜散光或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明显改善术后早期视力.对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相关因素分析及其OCT形态学研究

    作者:解蕊;杨继红;吴子旭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OCT图像特征及其与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 取140只眼按OCT图像特点分为7组,每组20只眼:(1)单纯性黄斑出血;(2)视网膜劈裂;(3)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4)视网膜脱离;(5)黄斑裂孔;(6)黄斑萎缩;(7)视网膜前膜.分析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与各组黄斑病变的关系.结果 单纯性黄斑出血组平均年龄小(31.05±14.96)岁,与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劈裂组、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00±16.59)岁、(52.30±10.98)岁,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视网膜劈裂组与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组与黄斑萎缩、视网膜前膜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萎缩、视网膜前膜组四组间平均年龄无统计学意义.黄斑萎缩组屈光度高,平均(-17.30±3.53)D,与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组平均矫正视力差,为0.04±0.03,与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萎缩与黄斑裂孔组矫正视力较视网膜脱离组好,视网膜劈裂和视网膜前膜组矫正视力好,平均矫正视力大于0.3.结论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随年龄增加,病变类型不同;屈光度越高,病变越严重;病变类型不同,矫正视力不同.根据其OCT图像分类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 黏弹剂联合水撕囊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东升;祝肇荣

    目的 探讨在缺乏染色剂时,黏弹剂注入联合滴水撕囊针在白色白内障撕囊中的应用.方法 对37例38只眼,术中由于缺乏染色剂,撕囊时前房内先注入黏弹剂,然后用滴水撕囊针撕囊,边撕囊边滴水,以冲淡溢出的乳化皮质,使囊口和囊膜不致于难以看清.结果 1只在囊口撕到一半时,囊口偏大,乳化皮质大量涌出,撑破囊口.另1只眼第一圈将撕完时感觉囊口嫌小,螺旋状再连着撕第二圈时,囊口方向外展偏大,乳化皮质涌出,囊口外裂.其余36只眼囊口均完整,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手术.结论 在缺乏染色剂时,白色白内障撕囊时要更慢更小心,让囊袋内乳化皮质慢慢溢出,同时滴水冲淡,囊口相对看得清时,再轻轻撕动囊口,囊口方向外展勿过大;囊口也勿撕得过大,4.5mm直径的囊口即可接受,囊口越大,乳化皮质溢出时对囊口向外撑的力也越大,囊口易外裂,导致撕囊失败,囊口不完整.

  • 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疗效分析

    作者:伍志琴;刘剑平;陈乔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40例52只眼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丁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干性老年黄斑变性者45只眼,湿性老年黄斑变性者7只眼.收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术后3月时,90.38%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无明显提高甚至下降者5只眼,均为湿性黄斑变性患者.佳矫正视力0.3-0.6者12只眼(其中达0.6者8只眼),0.1-0.3者35只眼,<0.1者5只眼.4例术中后囊破裂,3例术后角膜雾状水肿.术后1年,7只眼湿性黄斑变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干性黄斑变性患者未发现眼底新生血管之类改变.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提高老年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但对于湿性黄斑变性患者手术应慎重.

  •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

    作者:张欣;王颖;卢山;何伟

    目的 探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的疗效.方法 观察6例患者术后的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前房深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情况满意,眼压平稳,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稳定,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是一种简单、安全手术方式.

  • 两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比较

    作者:吴葆健;徐庆;游沁;王红星;卢华;张万平

    目的 评价2.6mm与3.0mm两种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将69例(69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2.6mm与3.0mm两种不同大小透明角膜切口随机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手术性角膜散光的情况.结果 A组(3.0mm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6347±0.57773)D、(0.6029±0.52986)D和(0.6471±0.51902)D;B组(2.6mm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286±0.62241)D、(0.6286±0.45927)D和(0.5714±0.4947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6mm透明角膜切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

  • 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硅油取出观察

    作者:韩泉洪;楚艳华;刘玉燕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通过瞳孔进行硅油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以及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患者11例,手术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切开以及硅油取出.评价手术时间、术后反应以及视力恢复.结果 手术时间基本控制在15min以内,大部分病例透明角膜切口不需要缝合.术后未见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患者无明显刺激症状.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通过瞳孔区硅油取出的方法可以快速、安全完成,相比经巩膜切口的方法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探讨

    作者:岳艳菊;陈立新;吴华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者36例(36只跟),单纯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术后随访1~12月.结果 术后1周,36只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前房深度明显增加,前房角增宽,34只眼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只眼无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35只眼,同术后1周相比,眼压全部无明显变化,1只眼视力因眼底出血而下降.术前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且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小于180°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方法简单,经济,效果良好.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行白内障摘除术16例观察

    作者:李娜;赵桂秋;车成业;张丽丽

    目的 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行白内障摘除术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16例,根据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分别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pcIOL)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pcIOL),统计患者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水肿及角膜内皮细胞(CEC)情况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0.2~0.5,均较术前提高.经治疗术后角膜水肿均于1周内消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减少,但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phaco+PCIOL组((9.1±2.3)%)较ECCE+PCIOL组((8.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5~30个月的随访,角膜移植片均保持透明,无一例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结论 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综合评价术前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确实,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结果.

  • 白内障的两种手术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鲁宇容;俞方良;石浔;钱筱英

    目的 探讨和分析白内障囊外摘除(ECCE)和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的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对408例(408只眼)行白内障手术.其中ECCE组92例(92只眼),PHACO组316例(316只眼).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CCE组脱盲率为88.04%(81只眼),脱残率为56.52%(52只眼);PHACO组脱盲率为93.35%(295只眼),脱残率为76.27%(241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复明效果.

    关键词: 白内障 复明手术
  • 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硅油取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柯治生;宋宗明;王瑞华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21只已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眼,均采用25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灌注系统,通过角膜切口方法取出硅油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术后密切随访3月以上.记录手术建立2个通道和关闭切口所需要的时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1只眼内硅油均1次成功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0例;植入睫状沟11例,手术单独做2个灌注的平均时间为(46.00±4.12)s,关闭灌注通道需要的平均时间为(41.00±5.36)s.手术前1d、后第1d、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5.63±6.98)mmHg、(10.37±5.24)mmHg、(14.13±4.87)mmHg、(18.60±7.73)mmHg、(16.80±6.35)mmHg;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5.7%(18/21)提高2行以上.异物感:0%(0/21),结膜水肿及充血:4.76%(1/21);所有患者均无复发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这种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地方法.

  • 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广斌;刘莲;陈伟;毛祖红;何雪洪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行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FIOL)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5年7月至2009年2月接受IFIO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共89例(169只眼).术前佳矫正远视球镜屈光度数为-10.00~-23.00D,佳矫正远视力0.1~0.8,植入IFIOL,术后随访1~3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瞳孔形态、角膜内皮计数、UBM观察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眼前节的变化情况,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裸眼远视力均较术前佳矫正远视力提高1行以上,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127只眼占75.15%;术后观察指标无明显异常.14只眼(8.28%)诉有眩光,5只眼(2.96%)瞳孔轻度变形,7只眼(4.14%)术后两天切口渗漏,4只眼(2.37%)人工晶状体襻松脱,1只眼(0.59%)1年后出现白内障.无视网膜脱离、眼内炎、葡萄膜炎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虹膜固定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并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远期效果及相关并发症需进一步观察.

  • 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的临床评价

    作者:王铁成;刘巨平;李筱荣

    目的 探讨IOL-Master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可行性以及其计算晶状体度数的精确性.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本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3~6个月后,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患者,共78例,83只眼.术前行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并将测量值用SRK/Ⅱ公式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1周行接触式A超,术后3个月行IOL-Master复测眼轴长度.术后3月综合验光仪行主觉验光.结果 眼轴长度测量结果术前IOL-Master与术后A超及IOL-Master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0.065),但是术后A超与IOL-Master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3个月绝对屈光误差≤0.5D共73只眼,占88.0%;>0.5D共10只眼,占12.0%.结论 IOL-Master对于硅油填充眼的眼轴长度测量具有较好可信性,其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性高.

  •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

    作者:刘丽;贾洪强;赵骏;强军

    患者男,42岁.双眼无诱因先后视力下降20余天就诊.不伴眼红、眼痛、恶心、呕吐等.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0.8(+1.00DS),左眼视力0.8,矫正1.0(+0.75DS).

  •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一例

    作者:刘岩;杨光

    患者女,25岁.2007年8月3日因"淋巴结结核"服用乙胺丁醇0.75g、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均为顿服,1日1次.

  • 视野上绝对暗点眼的视力是周边视力不是中心视力(以视神经炎为例)

    作者:李娜然;夏德昭;王欣玲

    目的 视力有中心和周边两种视力之分,视野上有绝对中心暗点眼的视力不再是中心视力,而是周边视力.(1)根据视野上绝对中心暗点的有无,视神经炎可分轻、重2型,轻症为中心视力,重症为周边视力,中心视力眼比周边视力眼易收疗效.在视神经炎萎缩期的治疗中,其中有些病眼远视力增加不多,但近视力可达1.0,固视点在上方,宽敞下方视野是保障.(2)两种视力大有区别,中心视力为中心凹的局部视力,周边视力是中心凹以外视网膜的局部视力,前者中心注视无障碍,视力好,辨认力强,是主视方向,而后者因绝对中心暗点的存在,其上述各种功能则正与之相反,所以同为0.1视力也有质的差别.因此,在评估治疗效果时,不可把两种视力混在一块,以量的大小论高低,而应分别在中心视力序列内、周边视力序列内各设自己的无效、有效、显效级别,中心视力转为周边视力评为无效,相反周边视力转为中心视力评为显效.(3)绝对中心暗点较大,周边视野所剩无几病眼,对此直像检眼镜法查暗点简捷易行.

  • 散光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作者:张敏;吴强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目的 是获得术后佳视觉质量,而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文就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白内障患者术源性散光的控制及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的各种手术纠正方式,如散光性角膜切开术、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散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进行综述,为探究改善白内障患者散光,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提供参考背景.

  • 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芳;季健

    先天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的致肓性晶状体疾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总结近年来,先天性白内障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就先天性白内障的致病基因及其功能加以综述.晶状体的发育是由多种基因及其产物在时间、空间上协调作用而指导完成的.涉及的基因包括晶状体蛋白基因(CRYAA、CRYAB、CRYBA1/A3、CRYBA4、CRYBB1、CRYBB2、CRYBB3、CRYGC、CRYGD、CRYGS)、缝隙连接通道蛋白基因(CJA1、GJA3、GJA8)、膜蛋白基因(GJA3、GJA8、MIP、LIM2)、细胞骨架蛋白基因(BF-SP2)、转录调节因子基因(HSF4、MAF、PITX3、PAX6)、铁蛋白轻链基因(FTL)、生长因子基因等.迄今为止已发现39个与白内障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的23个与单纯性遗传性白内障有关,已成功克隆的相关基因有14个.

  • 高度近视的遗传模式探究

    作者:张艳明;瞿佳;胡诞宁;周翔天

    近视是目前全球发病率高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常伴有其他并发症如青光眼、黄斑变性、白内障和视网膜脱落等病理性变化,是引起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仍十分不清楚,因而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人类近视的发病是受到遗传或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双重的影响.而遗传因素在高度近视的发病中起主要的作用,目前报道的高度近视遗传模式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文就高度近视的遗传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 三氧化二砷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成瘤性研究

    作者:唐松;应方微

    目的 了解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SO-Rb50瘤细胞株成瘤性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14d的SD大鼠10只,用含24μmol/l三氧化二砷的5×10~5/ml SO-Rb50瘤细胞悬液0.03ml注射到大鼠任一眼前房;另一眼前房注射同量不含三氧化二砷的瘤细胞悬液作为对照,每日裂隙灯观察前房肿瘤形成的情况;接种后20d,按照接种液是否含有三氧化二砷分为两组,分别挖出荷瘤大鼠眼内的肿瘤组织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前房肿瘤形成的情况及肿瘤组织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结果 含241μmol/l三氧化二砷的瘤细胞悬液注射前房后成瘤时间平均为6日(对照组为2日),明显延长(t=7.21,P<0.01),肿瘤性新生血管形成时间平均为13.8日(对照组为9.6日),也明显延长(t=9.35,P<0.01);肿瘤组织的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A340均值为0.144(对照组均值为0.135),活性明显增强(t=9.74,P<0.01).结论 24μmol/l三氧化二砷能够显著延长SO-Rb50瘤细胞悬液注射前房后成瘤的时间及肿瘤性新生血管形成时间,形成的瘤组织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

  • 形觉剥夺下雏鸡后极部巩膜中MMP-2 TIMP-2及RARβ表达变化

    作者:许军;陆博;马立威;尚琢;宋志红;徐艳春;张劲松

    目的 分析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及形觉剥夺性近视恢复眼后极部巩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mteinaae 2,MMP-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TIMP-2)及视黄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β,RARβ)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用新孵出家鸡75只,半透明眼罩遮盖的方法对左眼进行形觉剥夺,分为形觉剥夺组,遮盖14d;形觉剥夺恢复组,遮盖11d后,去遮盖3d.右眼为对照眼.取直径8mm的后极部眼组织块,分离出巩膜纤维层和软骨层.RT-PCR检测MMP-2、TIMP-2及RARβ mRNA的相对含量,并将MMP-2、TIMP-2 mRNA水平分别与RARβ的mRNA水平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形觉剥夺14d后,纤维层中MMP-2的表达增强(P<0.01),TIMP-2的表达减弱(P<0.01);去剥夺3d后,MMP-2的表达减弱(P<0.01),而TIMP-2的表达恢复到接近对照眼的水平(P>0.05).软骨层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形觉剥夺14d后,RARβ的表达均增强,但纤维层中的表达更为强烈(P<0.01).去剥夺3d后,RARβ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MMP-2与RARβ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r=0.944);TIMP-2与RARβmRNA水平呈负相关(P<0.05,r=-0.863).结论 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及形觉剥夺性近视恢复眼后极部巩膜纤维层中MMP-2、TIMP-2及RARβ的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并有相关性.RARβ参与了巩膜纤维层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

  • 宁波市学龄前儿童眼散光状态调查分析

    作者:陈曦;杨路;吕刚;刘颖;忻龙;崔燕波;余腾

    目的 调查宁波市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发病情况、散光性质及年龄分布的特点.方法 对1177名4~6岁儿童在自然瞳孔下(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用Canon RK-F1全自动验光仪检查散光度数和轴向.用国际小数灯箱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儿童进行光学矫正.结果 (1)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发生率为50.17%,无性别差异.(2)低度散光(≤1.0D)发生率为38.83%;中度散光(1.25~2.00D)发生率为8.07%;高度散光(72.25D)发生率为3.27%.5岁组和6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低度散光、中度散光和高度散光致视力低常率分别为8.21%、32.11%和66.23%.(4)双眼散光者占散光病例的58.95%,其中57.76%为对称散光.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顺规散光是学龄前儿童散光的主要类型,占87.89%,逆规散光和斜向散光各占5.17%和6.94%,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发生率较高,中、高度散光会导致视力低常甚至弱视,所以对学龄前儿童早期进行屈光筛查,对视力矫正及弱视治疗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尚不能很好配合视力检查的低龄儿童,若验光发现有中至高度散光,则应尽早进行屈光矫正.不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的电脑验光操作简便易行,对散光的检出率高,适合在学龄前儿童的散光筛查中推广使用.

  • 前巩膜炎并发睫状肌痉挛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报道

    作者:陆融;包欣;徐建伟

    患者男性,24岁.平素体健,无近视史.因右眼视物模糊,眼球转动时疼痛1d在当地医院就诊,无感冒咽痛发热史.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1.2),屈光间质透明.

  •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2009年开始标注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

    作者: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