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真菌性角膜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薇婴

    目的 进行真菌刮片、真菌培养、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角膜病理学检查的对比分析,以期找出理想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协助临床的治疗.方法 实验方法对比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141例,进行真菌刮片、真菌培养、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角膜病理学检查.结果 141例患者中真菌刮片直接镜检查到菌丝109例,刮片阳性率为77.3%(109/141).真菌培养共检出真菌104株,阳性率为73.8% (104/141).通过对141例患者进行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133例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菌丝,阳性率为94.3% (133/141).对患者切除其角膜溃疡组织进行特染及酶组化染色分析,124例患者中56例在切片中观察到PAS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阳性率为45% (56/124).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阳性率远高于真菌刮片直接镜检阳性率(x2=16.72,P <0.01)、真菌培养阳性率(x2=22.10,P<0.01)和角膜组织病理PAS染色阳性率(x2=78.25,P<0.01).结论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阳性率高且可在不损伤角膜的情况下进行观察,但较难鉴别真菌种类.真菌刮片直接镜检,快速简便,但刮取的角膜深浅程度和操作者的经验直接影响阳性检出率,可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并且对角膜损伤较大.真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要7天左右的时间,但可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建议在未进行角膜刮片和任何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检查,然后再进行真菌刮片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病理检查不宜用于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的观察

    作者:徐静娴;张贤亮;石壮;臧博;周文凯;张劲松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前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探讨PRP治疗对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2014年1~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重度NPDR或PDR且符合PRP指征的患者29例49只眼纳入研究.与患者年龄匹配的正常人27名53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眼均行常规PRP治疗.采用海德堡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DI-SD OCT),对对照组及PRP术前及术后1周、3、6个月的患眼进行扫描,对距黄斑中心凹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四个方位750 μm (M750)及1 500 μm (M1500)处8个位点及黄斑中心凹(SFCT)共9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眼SFCT、M750、M1500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DR患眼脉络膜厚度比正常对照组厚;PRP术后1周时,患眼脉络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厚;PRP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患眼脉络膜厚度均较术前变薄;而PRP术后6个月与PRP术后3个月相比,患眼脉络膜厚度更薄.以上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患眼PRP术后1周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明显增加,随着治疗后时间延长,黄斑区脉络膜厚度逐渐降低,且薄于术前并趋向于正常.

  • 青白联合手术在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中疗效观察

    作者:关健;刘磊;才娜

    目的 分析青白联合手术方式在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应用对比分析青白联合手术组与青白联合+放液手术组在改善63例(63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患者视力、眼压、房角、中央前房深度方面的效果.结果 与术前相比青白联合手术组与青白联合+放液手术组,术后均可以缓解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患者视力、眼压、房角、中央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青白联合手术组相比,青白联合+放液手术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白联合手术与青白联合+放液手术,在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青光眼方面均有效,青白联合+放液术缓解眼压效果更加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气体填充预防硅油取出术后一过性低眼压

    作者:张世杰;聂红萍;杨柳;李骏

    目的 观察气体填充对硅油取出术后一过性低眼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行硅油取出术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研究.入选病例分为单纯硅油取出组及气体填充组.眼压低于6.5 mmHg作为低眼压标准.对两组一过性低眼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共133只眼(121例).其中单纯硅油取出组共108只眼,气体填充组共25只眼.单纯硅油取出组发生一过性低眼压28只眼(25.9%,28/108),气体填充组发生低眼压1只眼(4%,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8,P=0.024).结论 气体填充可以有效预防硅油取出术后一过性低眼压的发生.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银花;刘升强;王帅;李静敏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及手术方式对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TS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影响.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0例(63只眼),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青光眼非绝对期组(A组),原发性青光眼绝对期组(B组)及继发性青光眼组(C组);再根据术后听到爆破音后是否降低0.05 W功率作为确定功率将A组、B组及C组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别分为两组,即第一组和第二组.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变化、疼痛感及并发症等.结果 (1)眼压由术前(49.13±14.44) mmHg降至术后(26.40±11.57) mmHg,与术前眼压值比较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及C组眼压降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眼压降低幅度较其他组大.而第一、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TSCP术后视力不变者47只眼、视力提高者10只眼、视力降低者6只眼.其中A组视力变化波动大.(3)术后1、2、3天疼痛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U=5.729,P<0.05;U=7.347,P<0.05;U=8.29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轻.(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术后眼压降低值与病因相关,其相关系数r=0.417,P=0.001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眼压相关,其相关系数r=0.879,P =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性别及听到爆破音后能量的选择无明显相关.(5)绘制眼压变化折线图,得出第7天达到低值,此后略波动,1个月达平稳期.结论 (1) TS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降眼压方面疗效确切,对视力影响小,具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耐受性好等优点.(2) TS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眼压降低值与病因及术前眼压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激光确定功率的选择无明显相关.(3) TSCP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眼压变化的一般规律是第7天达到低值,1个月达平稳期.

  • 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影响研究

    作者:李慧丽;李小丹;余海;傅燕

    目的 探讨视感知觉学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对比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眼科应用视感知觉学习系统对AMD低视力患者20例25只眼进行视觉刺激、对比敏感度、视觉辨识等三项视感知觉训练,以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做为疗效评估的客观手段,对患者训练前后所得波型进行分析,所有mf-ERG反应曲线均以第一个大的正波即b波为分析对象,进行b波反应密度测量,以各波一阶反应振幅密度(nV/deg2)表示.记录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5个环区,自内至外分别是l环(2.18度),2环(7.46度),3环(12.36度),4环(19.66度)和5环(29.75度)的b波反应振幅密度,应用SPSS 17.0软件,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5只眼视感知觉训练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训练3个月后视力为(0.59±0.18) LogMAR,较训练前视力(0.67±±0.21) LogMAR有所提高.mf-ERG b波反应振幅密度值在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的5个环区中,各环训练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环的振幅密度值有提高.结论 视感知觉训练干预有助于旁中心注视的稳定形成,可以帮助AMD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视力.

  • 应用皮肤镜诊断眼睑色素性疾病的研究

    作者:方石峰;马翔;林景荣;郭素平;何伟

    目的 探讨皮肤镜在眼睑色素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何氏眼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眼睑部色素性疾病患者46例(46只眼),由眼科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做出临床诊断后,进行皮肤镜图像采集,应用皮肤镜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将病灶切除进行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临床肉眼观察与皮肤镜检查对眼睑各种色素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 46例眼睑疾病经病理诊断有色素痣10例、脂溢性角化病16例、恶性黑素瘤3例、基底细胞上皮瘤16例、寻常疣1例.应用皮肤镜检查对上述疾病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一致率为93.48%,显著高于肉眼观察(63.04%);皮肤镜检查对其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89.13%,显著高于肉眼观察(73.91%).结论 皮肤镜诊断眼睑色素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眼科医生可应用皮肤镜进行眼睑色素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确定合理的手术范围.

  •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时颖;郑曰忠

    目的 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年龄因素、弱视类型和治疗方法对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自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的验光配镜中心收集弱视训练矫正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5例(450只眼),其中男126例,女139例,平均年龄(6.7±2.4)岁(3~12岁).根据患儿弱视程度和依从性,对所有患儿分别采用验光配镜、遮盖、压抑或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矫正,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 265例(450只眼)弱视患几经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前平均视力为0.39±0.24,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72±0.18,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64,P=0.00).总有效率为90.4% (407/450),不同年龄组患儿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33,P=0.00),其中3~5岁组患儿疗效(98.3%,234/238)好,6~8岁组患儿疗效(86.8%,118/136)次之,9~12岁组患儿疗效(72.4%,55/76)较差.由远视导致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疗效佳(97.9%,279/285),其次是近视性弱视(81.6%,102/125),而散光导致的弱视疗效差(65.0%,26/40),三组患儿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50.94,P=0.00).采用验光配镜和遮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组患儿疗效(96.2%,256/266)明显高于单纯屈光矫正组(84.1%,116/138)和单纯压抑矫正组患儿(76.1%,35/46),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11.84,P=0.00).结论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应在幼儿早期尽早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矫正治疗,其中远视性弱视患儿疗效明显.

  • 频域OCT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黄斑变化对比研究

    作者:崔仁哲;金花;崔刚

    目的 应用频域OCT观察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ST)及黄斑容积(CV)的变化.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选择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例31只眼作为Ⅰ组,糖尿病患者33例33只眼作为Ⅱ组,应用频域OCT检测两组在白内障术前及术后1天、1周、1、3个月的CST及CV进行对比比较;分析术后佳矫正视力与CST的相关性及影响糖尿病患者黄斑结构改变的可能性因素.结果 两组比较CST增加术后1周,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1);CV增加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1,P<0.01).Ⅱ组在白内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佳矫正视力与CST呈负相关(r=-0.179,r=-0.053,r=-0.034).Ⅱ组中,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与10年以下者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CST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1);HbA1c≥6.5%者与HbA1c<6.5%者比较术后1周,1个月CST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Ⅱ组术后出现2例黄斑水肿.结论 糖尿病是引起或加重黄斑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高是发生黄斑结构改变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是暂时、可逆的.

  • 应用HR-MRI对正常人眼球容积及眼外肌测量的研究

    作者:辛向阳;张春燕;安程坤;沈斌;孙丰源

    目的 应用HR-MRI技术对正常人眼球容积及眼外肌进行活体生物测量,获取在活体状态下正常人眼球容积及眼外肌的精确数值,为眼科研究、教学及临床诊断提供参数数据.方法 临床实验分析研究.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正常受试者100名(200只眼眶),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行HR-MRI眼眶扫描,应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相关参数测量眼球容积及眼外肌肌腹大径层面的水平径及垂直径.结果 玻璃体腔容积(4.51±0.26) cm3,与“眼科测量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8);球内总容积、前房容积、晶状体容积分别为(5.05±0.21) cm3、(0.24±0.26) cm3、(0.23±0.14) cm3,与“眼科测量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人两侧眼外肌对称,大径线层面各眼外肌短径: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外直肌,长径:外直肌>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结论 HR-MRI可较好地应用于活体眼球容积及眼外肌肌腹的测量,并可与“眼科测量正常值”进行对照;判断眼外肌可利用双侧眼外肌对称性及眼外肌粗细规律来判断.

  • 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雪;赵桂秋;姜楠;徐强;王谦;朱铖铖;仇胜

    目的 探究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穿孔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62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角膜穿孔分为穿孔组和未穿孔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病因、病原学特点、就诊时间、病灶特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角膜穿孔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穿孔的发生率为23.7%.角膜外伤史(x2=0.218,P=0.640)、角膜接触镜佩戴史(x2=0.268,P=0.605)及眼表疾病史(x2=0.353,P=0.553)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局部用糖皮质激素(x2=14.251,P<0.01)及合并糖尿病(x2=22.365,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致病真菌菌属、就诊前的发病天数方面亦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前房积脓在两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合并糖尿病病史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多有角膜穿孔的发生.致病真菌菌属及就诊时间,角膜病灶的大小、深度、前房积脓可能是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穿孔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 无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韩立坤;王锐;张天资

    目的 观察无糖尿病肾病(DN)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选取PDR患者193例,根据尿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无DN的PDR组(A组),既有DN又有PDR组(B组).采用问卷调查、生化指标检查和眼科专科检查进行比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193例PDR患者中,A组86例(44.56%),B组107例(55.44%).A组LDL-C及TC/HDL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0.01),而TG、DBP、SBP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07;P=0.01).A组有DM家族史患者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例vs30例,Z=11.94,P=0.03).A组DME的发生率比B组高(P =0.021),尤其是重度DM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E、家族史、TC/HDL、LDL-C是无DN的PDR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TC/HDL、DME、家族史是独立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PDR的危险因素.

  • 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mf-ERG中央反应研究

    作者:刘刚;贾万程;陆卫兴;周梅娟;裴响华

    目的 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中央反应波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2年3-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眼科累及黄斑区的RRD16例(16只眼)行巩膜外加压术视网膜复位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1、3、6个月行频域OCT及mf-ERG检测,观察RRD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结构与视功能的变化,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与中央反应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后1、3、6个月RRD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0.112、18.794、23.234,均P=0.05);1环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较手术前明显提高(t=-27.28、-92.992,-29.794、-94.942,-61.416、-88.672;均P =0.05),潜伏期较手术前缩短(t=32.280、22.262,17.820、23.858,18.947、8.06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3、6个月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与1环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534、-0.667,P =0.033、0.005;r=-0.611、-0.679,P=0.012、0.004;r=-0.500、-0.668,P=0.049、0.005),与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55、0.027,P=0.340、0.922;r=0.300、0.058,P=0.258、0.876;r=0.402、0.458,P=0.123、0.074).结论 OCT和mf-ERG联合应用能全面准确地评估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区结构和功能.

  • 光动力疗法治疗高原地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

    作者:宋娅琴;李凌;马雪英;关瑞娟

    目的 研究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高原地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开放性非对照研究.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采用PDT治疗新生血管性AMD的患者44例47只眼,随访半年的临床疗效.其中,经典为主型(典型CNV≥整个病灶的50%)31只眼(31/47占65.96%),微小经典型(典型CNV<整个病灶的50%)16只眼(16/47占34.04%).治疗前视力0.02~0.6,病灶平均大线性距离(GLD)为950.0~2712.3 μm.结果 47只眼随访半年,术后视力稳定41只眼(41/47占87.23%),下降6只眼(6/47占12.77%);术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渗漏无增加44只眼(44/47占93.62%),渗漏增加3只眼(3/47占6.38%).治疗后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7,P<0.01).有2例术后发生腰背部酸痛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 (2/47).结论 PDT可以有效治疗高原地区新生血管性AMD,减轻新生血管的渗漏,保持AMD患者视力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安全;但治疗后仍有复发需再次治疗.

  • 4-2-1原则指导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疗效观察

    作者:徐鼎;李春霞;贾万程;张忆;肖文玮;张淑萍;陆士恒;刘晴雨;王方

    目的 观察4-2-1原则指导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全视网膜光凝(PRP)的疗效.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非对照临床研究.对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眼科根据4-2-1原则确诊的重度NPDR患者43例(43只眼)行PRP治疗.随访6个月.PRP前后行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检查.6个月的随访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PRP前后平均BCVA分别为(59.91±14.58)和(62.86±15.41)个字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2,P>0.05).视力有效为39只眼(90.7%).眼底检查显示38只眼(88.37%)有效;FFA显示36只眼(83.72%)有效,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P>0.05).结论 在没有条件进行FFA检查的情况下,根据4-2-1原则进行DR光凝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重度NPDR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变发展,防止视力严重受损.

  • 三联术治疗重度周围型面瘫相关眼部损害分析

    作者:高莹莹;刘木;王凤;黄丽娟

    目的 探讨三联手术即眉下垂矫正联合外侧睑板悬吊和面中部提吊治疗重度周围型面瘫合并眉下垂、下睑外翻等相关眼部损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14例14只眼重度周围型面瘫,均为老年患者,面瘫严重程度达House-BrackmannⅤ级到Ⅵ级,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70±8.3)岁,面瘫发生时间2年到10年.诉患侧眼红、痛、畏光及干涩不适.患侧面部运动消失,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额纹消失,眉下垂,眼睑皮肤松弛,下睑外翻,闭眼不全,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粗糙,荧光素染色(+).手术方法,采用眉下垂矫正联合外侧睑板悬吊和面中部提吊术.结果 14例患者手术无并发症,术后眉下垂、下睑外翻完全矫正,1~2周内角膜染色转阴,外观改善.随访6个月至2年,2例患者眉下垂和下睑外翻复发但程度较术前轻.结论 重度老年面瘫患者发生眉下垂、下睑外翻、角膜上皮损害等相关眼部损害,采用三联术可得到解剖和功能上的恢复.

  • 25G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

    作者:毛新帮;游志鹏;赵菊莲

    目的 探讨25G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60例(60只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联合手术组及分期手术组.分期手术组30例30只眼,先行玻璃体手术,术后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手术组30例3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25G玻璃体切割,并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对分期手术组白内障发展情况,两组术后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及相关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观察,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年,平均8个月.结果 (1)在分期手术组中,玻璃体切割术后晶体混浊加重者27只眼(占90%),其中因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行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者21只眼(占70%);(2)联合手术组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24只眼(80%)与分期手术组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16只眼(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P<0.05).(3)联合手术组及分期手术组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85~511 (287±65)μm,182~509 (279±66) μm,较术前均明显减轻,但术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73,P>0.05).(4)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而且两组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无并发症.结论 25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不仅可以改善视力,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格栅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臧冬晓;刘哲丽

    目的 观察532 nm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治疗效果,对比行黄斑区格栅光凝与未行黄斑区格栅光凝临床疗效是否有差异.方法 对2014年1~7月在抚顺市眼病医院经回顾性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只眼,A组15例行无灌注区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黄斑区格栅光凝治疗;B组15例单纯行无灌注区视网膜激光光凝, 观察治疗后1、3、6个月的黄斑水肿消退情况.结果 A组治疗前黄斑区中心凹厚度(573.20±155.34)μm,治疗后1、3、6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分别为(534.40±151.94) μm、(415.26±120.19) μm、(286.13±81.38)μm,治疗后较治疗前黄斑水肿均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黄斑区中心凹厚度(585.86±160.19) μm,治疗后1、3、6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分别为(568.80±159.04) μm、(525.20±143.49) μm、(426.20±116.46)μm,治疗后较治疗前黄斑水肿均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间比较,1个月时黄斑区中心凹厚度无差异,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两组均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结论 黄斑区格栅光凝能有效地减轻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行无灌注区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预防新生血管形成.

  • 后囊环形撕开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张军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行后囊环形撕开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60例60只眼,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晶状体脱位以及半脱位,青光眼以及囊膜剥脱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52~75岁,平均(63±5)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后囊撕开组以及后囊未撕开组,每组各30只眼.术中植入同种人工晶状体.手术后随访至一年.结果 后囊膜撕开组矫正视力:0.1~0.3者4只眼,0.3~0.6者20只眼,0.6以上者为6只眼.后囊膜未撕开组矫正视力:0.1~0.3者8只眼,0.3~0.6者15只眼.0.6以上者为7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9,P>0.05.).术后24 h非接触眼压情况:后囊撕开组为(16±3) mmHg,后囊未撕开组为(15±3)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032,P>0.05).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测定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9,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环形撕开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有效防止后发障,尤其对于后囊机化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技术,可以提高术后视力,且远期手术并发症少,方法安全有效.

  • 上斜肌断腱术治疗Brown综合征的观察

    作者:殷小龙;于春红;邓燕;彭小维;廖瑜俊;杨洋

    目的 探讨改良上斜肌断腱术治疗Brown综合征的手术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就诊的7例先天性Brown综合征患者,采取改良上斜肌断腱术,比较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内转时下转现象、牵拉试验、代偿头位及双眼视功能.结果 术前下斜视角为10~20△;术后第2d、3个月、12个月,眼位全部正位.7例患者代偿头位,术后2d4例代偿头位消失,3例好转;术后3个月,1例代偿头位好转者转为正位;术后12个月随诊无明显变化;全部患者术后患眼内转时下转现象消失,被动牵拉试验阴性,眼外肌运动情况得到改善.术前7例患者均无双眼同视功能,术后同视机检查4例获得立体视,Titmus立体图检查5例获得近立体视.结论 改良上斜肌断腱术是治疗先天性Brown综合征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地方法.

  • 曲安奈德二次染色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观察

    作者:李志勇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TA)二次染色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21例21只眼,其中Ⅱ期裂孔5只眼、Ⅲ期裂孔12只眼、Ⅳ期裂孔4只眼.均先切除玻璃体核心部后,TA染色玻璃体,辅助玻璃体后皮质的剥离.然后将稀释TA再次注入,辅助内界膜剥除,联合14% C3F8气体填充.术后平均随访8.38个月,观察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佳矫正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结果 黄斑裂孔闭合19只眼,占90.5% (19/21);黄斑裂孔未闭合2只眼,再次手术后均闭合.随访期末,术后BCVA为0.1~0.6,平均logMAR视力为(0.602±0.262) logMAR.手术前后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310,P<0.05).术后眼压升高8只眼,其中6只眼眼压升高不足30 mmHg,2只眼眼压35 mmHg,经局部点眼及口服醋甲唑胺治疗,3d后眼压降至正常.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曲安奈德二次染色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与黄斑外垫压治疗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分析

    作者:姚进;沈轶;徐向忠;蒋沁

    目的 分析并评估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外垫压治疗高度近视伴有后巩膜葡萄膜肿的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35例(35只眼),接受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黄斑外垫压治疗的高度近视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矫正视力为手动与眼前~数指/眼前,眼压6~10 mmHg,屈光状态-12~-19 DS,所有患者均进行23G玻切及黄斑前膜/ILM剥除手术,同时采用硅胶海绵作为黄斑外垫压材料,在25G吊顶灯直视下进行黄斑外垫压手术,保证垫压部位在黄斑区巩膜外.患者于术后5~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并随访1年.术前术后进行眼底照相、OCT、B超、眼MRI等检查,观察术后视力、眼压、B超、视网膜复位以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 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矫正视力为0.05~0.1不等,眼压14~18 mmHg,其中32例(91.4%)黄斑区视网膜均完全复位,黄斑裂孔均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贴合良好;另3例(8.57%)尽管裂孔贴附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但其周围(以颞侧或下方为著)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间仍有间隙,但范围仅位于后巩膜葡萄肿内.所有患者在5~6个月后行玻切硅油取出联合C3F8注入术,其中1例硅油取出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占2.9%),再次行硅油注入,再次取油后视网膜脱离未复发.随访1年所有患者未再出现视网膜脱离.术后FFA检查所有患者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正常,MRI显示加压物位置良好,均位于黄斑区巩膜外肌锥内.结论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直视下黄斑外垫压可以提高伴有巩膜后葡萄肿的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复位,减少视网膜脱离复发率,增加了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治疗高度近视伴有巩膜后葡萄肿的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方法.

  • 改良式眼球内容物刮除术对预防眼眶凹陷观察

    作者:崔凤肖

    目的 探讨一种能替代义眼台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邱县中心医院治疗的行眼球内容物刮除患者26例26只眼(26例患者均拒绝植入义眼台),术中将眼内容物及色素刮除干净,剪断视神经.翻转巩膜壁,2%碘酒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将巩膜壁叠压,5-0丝线间断缝合巩膜切口,潜行分离上、下方结膜筋膜组织达穹窿部,并将上方结膜筋膜组织牵拉,和下方结膜筋膜组织分层缝合,将筋膜固定于睑裂水平中央部位的浅层巩膜上.术后1个月订做并佩戴义眼,随访6月至3年.结果 26例26只患眼眼眶区饱满,睑裂高度双眼基本对称,义眼活动度良好,接近正常眼的运动水平.结论 改良式结膜筋膜覆盖联合眼球内容物刮除并视神经断离术,患者痛苦小,花钱少,无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囊袋减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疗效分析

    作者:饶解非;张龄洁

    目的 探讨囊袋减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IOL植入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ECB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浙江玉环县医院眼科就诊的11例(11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IOL植入术后ECBS伴继发高眼压者行囊袋减压术,并对连续环形撕囊(CCC)直径过小者行二次撕囊或原CCC边缘放射状切开.结果 所有术眼术后眼胀眼痛及头痛症状消失,视力提高,眼压恢复正常.裂隙灯检查见术眼前房深度正常,IOL位置良好,光学部平展,后囊膜与IOL光学部后表面贴附无间隙,前囊孔直径均较术前扩大,囊袋阻滞均有效解除.结论 囊袋减压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IOL植入术后ECBS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 基质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共聚焦显微镜表现

    作者:梁玲玲;王艳;郝倩;李笑红;石慧;王一淼;崔治华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的共聚焦显微镜表现和对临床实践给予指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共38例,采用日本Nidek公司提供的Confoscan4.0检测角膜各层形态学改变.结果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基质型其角膜各层在共聚焦显微镜下有典型改变,上皮基底膜下浅基质层内可见角膜神经丛及大量郎汉斯细胞,基质细胞呈纵横伸展相互交错的细胞轮廓,后基质可见宽大条状低反光暗区,基质内可见高反光物质.内皮细胞,形态正常,位于内皮细胞面可见条索状或分枝状高反光物质沉积.结论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对于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很好地应用价值.

  • 白内障术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致眼内炎一例

    作者:周晓虹;谭吉林

    患者男,79岁.因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手术后10 d,视力迅速下降2d(从0.5降至数指/眼前)来院就诊,不伴明显眼胀、眼痛.检查右眼视力数指/眼前,结膜轻度充血,眼压35 mmHg(4.65 kPa),角膜雾状混浊水肿(+++),前房深度可,瞳孔圆,其余看不清.门诊立即给予醋甲唑胺25 mg口服bid,1%布林佐胺、0.5%噻吗洛尔眼液滴眼bid.经治疗1 d后眼压下降,角膜水肿减轻,前房可见大量浮游细胞(+++),Tyn(+++)(见图1),下方前房可见约1.5 mm白色稀薄脓液.B超显示玻璃体轻度混浊,与健侧(左眼)无差异.

    关键词:
  • 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作者:李学军;刘利莉

    患者女,27岁.因右眼眼前黑影浮动3个月余,于2013年4月17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夜盲史.家族中非类似疾病史和遗传病,父母无近亲结婚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5,矫正0.8(-3.25 DS-0.75 DC×180),左眼0.3,矫正1.0(-2.75 DS-0.50 DC×180);眼压:右眼17 mmHg,左眼19 mmHg.双眼外眼及前节检查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 首诊眼科的肺癌脑转移一例

    作者:彭小娟;周玉刚

    患者男,46岁.双眼视物模糊伴头晕1月于2014年8月18日来眼科就诊.视力双眼0.8,不能矫正.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散瞳查眼底双眼视盘充血,水肿,隆起,边界模糊,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光清.眼压双12 mmHg.追问病史患者头晕偶伴头痛,偶有咳嗽,无咳痰.2014年7月28日体检胸部CT示右肺占位性病变伴空洞形成,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未见肿瘤病理改变.予头颅MRI增强扫描示左顶叶一结节状异常信号,1.9 cm×2.1 cm大小,T1W1低混杂信号,T2W2高混杂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脑实质指状水肿,左侧脑室受压,中线右偏,右额顶叶多发小结节环状强化灶,考虑多发脑转移瘤可能性大.2014年8月19日PET/CT示:(1)右肺下叶背段高代谢结节伴空洞,考虑周围型肺癌;(2)右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3)左顶叶脑转移瘤.诊断:右侧周围型肺癌(T1N2M1Ⅳ期).予全脑放疗及肺部病灶放疗后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稍缩小,未至眼科检查.

    关键词:
  • 眼征仅发生在对侧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

    作者:殷路;张丽娜;马翔

    患者男,78岁.因“右眼红肿伴双眼复视两周”为主诉来我院就诊,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20日住院治疗.入院时查体:神清,T:36.5℃,BP:130/70 mmHg裸眼视力:有0.4、左0.5,矫正视力双眼均1.0.右眼向外侧运动完全受限,向上、下方转动轻度受限,向内侧转动未见受限,球结膜充血水肿,颞侧球结膜血管怒张,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见视盘边界清,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未见出血及渗出,视网膜平伏.左眼球转动未见受限,结膜无充血水肿,晶状体轻度混浊,余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右17 mmHg、左18 mmHg.双眼球突出度均14 mm,眶距100 mm.眼眶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关键词:
  • 谷氨酸与缺血性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丽娟;张金嵩

    谷氨酸是视网膜内主要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行使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视网膜内谷氨酸代谢的紊乱,导致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异常升高,产生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深入研究谷氨酸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有可能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文中对缺血性眼部疾病中谷氨酸的研究做一综述.

  • JNK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张自然;董志军;董微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有研究认为c-JNK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DR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JNK信号通路在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JNK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能为明确DR的发病机制、探寻DR防治新途径提供重要基础.文中就JNK信号通路与DR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

    作者:秦宇;赵江月;张劲松

    先天性白内障是国内外眼科专家公认的主要的儿童致肓眼病.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中手术时机的选择、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以及手术过程中关键步骤的处理都存在争议,但针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国内外专家至今未形成标准的治疗指南.临床治疗中应借鉴国内外多中心研究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选择安全、有效地治疗方式.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降压机制研究现状

    作者:汤文权;石晶明

    目前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 SLT)是作为替代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 laser trabeculoplasty ALT),用来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眼内压的治疗方式.使用波长532 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器,用较低的能量、大光斑和短暂的单脉冲作用于小梁网组织,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青光眼专家的认同.虽然普遍认为SLT作用于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但是其降压机制仍然不清楚,理解SLT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工作有理论指导意义.文中就SLT作用于小梁组织后产生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进行综述.

  • 浙江省眼科医院2006~2011年斜视手术变化趋势分析

    作者:姬周朵;余新平;刘子巍;杨新军

    目的 探讨斜视住院手术患者斜视类型及年龄构成随年份变化的趋势.方法 应用浙江省眼科医院集成化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1年住院斜视患者病历信息,回顾性分析住院斜视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斜视类型的构成.结果 2006~2011年住院行斜视矫正术的患者共4 460例.共同性外斜视多于共同性内斜视,且有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12,P<0.01).间歇性外斜视是常见的斜视类型,并有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77,P<0.01).6年间,0~6岁,7~17岁和≥18岁三个年龄段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3.667,P>0.05).0~6岁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84 P<0.01),恒定性外斜视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82,P<0.05).7~17岁组间歇性外斜视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80,P=0.000),非调节性内斜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4,P<0.05).≥18岁组非调节性内斜视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1,P<0.05).各年手术患者的性别构成比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50,P>0.05).结论 6年中,接受手术治疗的各斜视类型分布发生了变化,外斜视比例增加,内斜视的比例减少.间歇性外斜视是常见的斜视类型,应成为对未成年斜视患者关注的重点,年轻患者仍是斜视治疗对象中较主要的群体.

  • 眼外伤654例住院调查分析

    作者:周雪维;叶娟

    目的 探讨眼外伤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在奉化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54例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3.95:1,平均年龄为(39.4±4.20)岁;患者以工人为主占48.2% (315/654),其次为农民34.4% (225/654).左眼279例(42.7%,279/732),右眼297例(45.4%,297/732),双眼78例(11.9%,78/732);致伤原因中,车祸伤(37.6%,246/654)、意外伤(28.9%,189/654)、斗殴伤(26.2%,171/654),所占构成比例较高.不同人群,眼外伤主要致伤原因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学生眼外伤主要来源于玩耍伤,工人农民主要为工作过程中意外伤和车祸伤,无业与其他人员主要为斗殴伤.眼外伤类别主要以机械性损伤为主,主要表现为破裂伤(48.6%,318/654)和挫伤(40.8%,267/654).结论 通过加强劳动过程中职业保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管理,以及眼外伤预防知识宣传,能有效预防眼外伤的发生,避免视力残疾.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