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三通道23G切口硅油取出术临床观察

    作者:陈忠平;王启常;段毅琴;罗丽佳;田梅

    目的 比较三通道23G切口硅油取出术和两通道20G切口硅油取出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12月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网膜复位良好、行硅油取出术的病人分为两组:A组用三通道23G切口,颞下方套管放置灌注管,与玻璃体切割机相连的输液管从右上方穿刺口抽取硅油至硅油取净,并进行气-液交换两次;B组采用两通道20G切口,颞下方睫状体平坦部做灌注,无晶状体眼者采用右上方角膜隧道切口取硅油,有晶状体眼采用右上方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取硅油.结果 A组与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8.41±10.32) rain及(36.57±9.88)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089,P>0.05).A组视力提高43只眼、不变20只眼、降低7只眼,B组提高40只眼、不变23只眼、降低9只眼.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40,P>0.05).A组与B组术后眼部不适感持续时间分别为(7.33±3.05)d及(17.68±3.5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747,P=0.00,P<0.05).术后硅油残留者,A组为0只眼,B组为6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459,P<0.05).A组中有1只眼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B组为0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014,P>0.05).A组3只眼发生视网膜再脱离,B组为10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936,P<0.05).A、B两组术后高眼压分别为3只眼、8只眼(z=-1.516,P>0.05),低眼压各为5只眼.A组角膜情况好转10只眼、不变55只眼、恶化5只眼,B组分别为9只眼、56只眼、7只眼(x2=0.367,P>0.05).结论 23G三切口手术过程简便,可进行膜剥离,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低、硅油残留少、患者感觉更舒适,并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Foxp3-92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关系探讨

    作者:杨瑞明;赖荷;沙翔垠;陈盛强;谭颖谦;刘志平;郑瑜;陈卫芳

    目的 对尘螨诱导引起变应性结膜炎的患者行Foxp3-924 (rs2232365)基因分型,探讨Foxp3-924 (rs2232365)基因与尘螨变应性结膜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对2007~2011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应用PCR-SSP技术为80例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结膜炎患者和103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924 (rs2232365)基因分型.结果 Foxp3-924位点AA基因型频率在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 (26/80) vs.23.3% (24/103),x 2=1.92,P>0.05);GA基因型在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中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5).GG基因型在变应性结膜炎患者中的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8,P<0.01).与正常人相比,Foxp3-924 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上升,G等位基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P<0.01).结论 Foxp3-92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显著相关.

  • PACG小梁切除术后视盘结构及视野改变的研究

    作者:孙丽霞;尹元;张文松;汪艳;郑雅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视盘结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从而为PACG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二院眼科医院就诊的50例单眼首次急性发作的PACG患者药物治疗,依据术前眼压分为3组,第1组:2~3天内眼压降至正常(<21 mmHg),第2组:2~3天内眼压控制在21~40 mmHg之间;第3组:≥5天眼压仍>40 mmHg.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行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Ⅲ)、视野检查,分析二者的变化规律及与术前眼压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第1组盘沿增宽,鼻侧和鼻下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增厚,鼻上、鼻下、颞上视野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鼻侧和鼻下侧RNFL增厚,颞上视野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颞侧、颞下、颞上RNFL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无明显变化.术后2周第3组RNFL增厚、盘沿增宽、视杯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高眼压持续3天以下的患者,术后视野和视神经损害可逆转.术前高眼压持续5天以上的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视盘水肿、视野和视神经损害不可逆转.因此,应大程度降低眼压,尽量缩短高眼压持续时间.

  • 应用OQAS双通道系统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评估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邢晓杰;宋慧;汤欣

    目的 评估OQAS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IOL眼视觉质量参数测量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2年8~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实施的IOL植入术后至少3个月的白内障手术患者95只眼,分为三组,分别为植入单焦点IOL(AR40e,AMO) 35只眼,为AR40e组,平均年龄(61.3±12.5)岁,男18只眼,女17只眼;非球面IOL (920H,Rayner) 35只眼,为920H组,平均年龄(63.6±9.3)岁,男16只眼,女19只眼;和多焦点IOL (Tecnis ZMA00,AMO) 25只眼,为ZMAOO组,平均年龄(62.9±11.8)岁,男13只眼,女12只眼.由同一位医生对所有IOL眼的视觉质量进行OQAS检查,包括IOL眼客观散射指数(OSI)、MTF截止频率(COMTF)、斯特尔比率(SR)、10%和50% PSF宽度值(PSF10,PSF50)等视觉质量指标进行均数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个体内重复测量的变异性95%耐受限(95%TC)、变异系数(CV)和类内相关系数(ICC)作为评价测量可信度的指标.结果 AR40e、920H与ZMA00三组患者使用OQAS评估视觉质量的完成率均为100%.三组患者的OSI值分别为1.68±1.09、2.11±1.12和2.56±1.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5,P=0.036).其中AR40e组OSI、COMTF、SR、PSF10和PSF50重复测量发生改变的95%TC的极差变化百分比分别为8.8%、8.6%、9.6%、8.2%和7.9%.AR40e组各参数的重复测量CV为:(7.51±2.28)%、(13.50±5.28)%、(9.66±5.15)%、(9.43±2.36)%、(12.88±6.27)%;三组患者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 =1.732,P=0.066).对AR40e组同一体各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的ICC分别为0.889、0.766、0.627、0.783和0.886;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659,P=0.086).结论 OQAS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对不同类型IOL植入术后患者各项视觉质量参数的定量测量具有良好地可重复性及操作性.

  • 近距外隐斜近视儿童的个性化近附加研究

    作者:吕文汇;保金华;余新平;吕帆

    目的 研究在平衡双眼调节与集合的基础上,适合近距外隐斜近视儿童的近附加度数.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6~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纳入30例近距外隐斜近视儿童,采用Grand Seiko红外电脑验光仪测量受试者右眼在不同近附加下的近距调节反应;采用VonGraefe法测量受试者不同近附加下的近距外隐斜量;通过综合验光仪测量受试者不同近附加下的BO值(正融像性聚散).结果 随着近附加度数的增加,调节反应量及外隐斜量逐渐增加,二者在不同近附加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O值无明显变化.不同近附加下的调节反应量与近附加度数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15,P<0.01),不同近附加下的近隐斜量与近附加度数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36,P<0.01);在适近附加(即个体调节反应与调节刺激相等时的近附加度数)与初始调节反应量之间,未能建立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 调节反应和近距隐斜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近距外隐斜近视儿童验配渐变镜时,更需要在尽量减少患者调节滞后的基础上,保持良好地双眼视觉及聚散平衡.

  • 曲安奈德与吲哚青绿辅助内界膜剥除治疗黄斑裂孔疗效对比

    作者:孟丽丽;陈楠;马文慧

    目的 比较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与吲哚青绿(ICG)辅助内界膜剥除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探讨两种内界膜染色剂的优势.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80例(82只眼),其中TA组38例(39只眼),ICG组42例(43只眼).术后随诊10~57周,术前及术后行佳矫正视力(BCVA)、间接眼底镜、眼底照相及OCT检查.结果 术前两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组平均随访14.26周,ICG组平均随访18.67周.TA组患者的平均Snellen行数改变为+3.62,ICG组患者的平均Snel-len行数改变为+3.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5,P>0.05).两组患者的LogMAR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3周,TA组(0.72±0.28) LogMAR,ICG组(0.85±0.28) 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TA组(0.61±0.25)LogMAR,ICG组为(0.75±0.31) 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的TA组:(0.58±0.24) LogMAR,ICG组为(0.60±0.24) 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的TA组(0.58±0.25) LogMAR,ICG组(0.54±0.21) 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达到BCVA的时间:TA组为(4.65±2.77)周,ICG组为(7.24±3.7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1,P=0.001,P<0.05).结论 TA辅助内界膜剥除术后视力恢复快,优于吲哚青绿,是较理想的内界膜“染色剂”.

  • 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应用治疗性接触镜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静;高明宏;杜春光;刘乙楠;刘英

    目的 观察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手术,术后辅助应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确诊的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93例(93只眼),均采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术,术后按数字单偶法随机分为戴镜组(48只眼),给予配戴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只眼)为不配戴角膜接触镜.戴镜时间1~3个月,角膜接触镜每21天更换一次.术后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 戴镜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 (42/48),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 (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P <0.05).戴镜组角膜溃疡治愈时间为(16±2)d,显著少于对照组(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03,P<0.05).结论 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术后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角膜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 调节对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影响

    作者:赵自改;保金华;瞿佳

    目的 研究调节状态下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量与屈光力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系列研究.对2013年3~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共收集了33例(33只眼)自愿受试者的数据,平均年龄(25.03±1.33)岁.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中度近视组三组,分别为10例(10只眼)、10例(10只眼)、13例(13只眼),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25±0.26)D、(-1.75±0.55)D、(-4.15±0.92)D.用试镜片全矫近视,采用WASCA波前像差仪测量0.3D和2.5D调节刺激下右眼中心及周边鼻颞30°像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调节增加时周边球性离焦的变化趋势,及视远和视近时视网膜30°不同屈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离焦在所有视网膜位置随调节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侧30°视远时离焦量正视组(0.640±0.670) μm和低度近视组(0.298±0.462) μm,分别大于中度近视组(-0.599±0.83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04).而视近时离焦量只有正视组(1.734±0.589) μm大于中度近视组(0.868±1.061)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 =0.019).鼻侧30°视远和视近时球性离焦与屈光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视远斜率为0.274 μm/D,r2=0.572,P=0.001;视近斜率为0.170 μm/D,r2=0.345,P=0.049).结论 人眼周边视网膜球性离焦随调节增加趋向近视性漂移,周边视网膜30°远视离焦量随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 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观察

    作者:冯其高;曾琨;马大卉;田汝银;张国明;唐松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11例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行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1.5 mg,治疗后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人工晶状体情况及眼底情况、Zeiss stratus 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行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治疗前佳矫正视力0.05~0.3,治疗后佳矫正视力0.6~1.0.随访期内未见眼压异常变化,人工晶状体未见异常,未见与药物有关的视网膜毒性反应.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平均(563.37±147.86) μm,治疗后1个月平均厚度(208.47±86.34) μm,至末次随访平均厚度(202.12±78.27)I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stin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黄斑水肿明显消退.

  • 25G前灌注联合折叠推注型IOL无结膜切口悬吊术在术后无晶状体眼治疗中分析

    作者:郑科;刘学群;程昕;杨承勋

    目的 探讨25G前灌注联合折叠推注型人工晶状体(IOL)微创悬吊术治疗玻璃体切割(简称玻切)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手术技巧、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就诊的20例(21只眼)玻切术后无晶状体眼,行25G前灌注联合折叠推注型IOL微创悬吊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后观察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IOL位置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24月,手术除1例因IOL误装引起IOL前襻损伤而重新植入外,其余手术均一次性顺利植入,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前裸眼视力为指数/眼前-0.1,术后3月裸眼视力为0.1~1.0,术前佳矫正视力为0.51±0.30,术后3个月的佳矫正视力为0.52±0.2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9>0.05),术后3月裸眼视力为0.50±0.28,与术前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6 >0.05).术后轻度偏中心2只眼,轻度倾斜2只眼,余IOL位置居中.结论 该术式角巩膜缘巩膜瓣无需打开结膜,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在25 G前灌注保护下,经3 mm切口缝合植入折叠注入式IOL,避免了术中眼压波动、易出血、术后切口愈合慢、散光大的缺点,术毕切口自闭,无需缝合,避免了以往25 G后灌注切口渗漏所引起的术后低眼压,安全有效、创伤小、无须缝合、无结膜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较好地术后裸眼视力,提高了患者的视觉质量.

  • 眼科首诊糖尿病43例分析

    作者:杜志萍

    目的 分析首诊于眼科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眼部症状和体征,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昔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43例(76只眼)以视力下降、眼红、眼胀、畏光、流泪及复视等眼科症状就诊的疑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眼后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尿糖检查,部分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43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76只眼中有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36只眼(47.4%,36/76),葡萄膜炎12只眼(15.8%.12/76),眼外肌麻痹4只眼(5.3%,4/76),视网膜病变10只眼(13.1%,10/76),视神经病变4只眼(5.3%,4/76),屈光异常10只眼(13.1%,10/76).结论 因眼部并发症而首诊于眼科的糖尿病缺乏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 眼科
  • 超高度近视眼的影像学观察

    作者:张胜娟;闫素霞;吕丽娜;曹英肖;李成泉;刘志强

    目的 观察超高度近视眼眼底漆裂纹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红外照相(IR)、自发荧光(AF)、红外自发荧光(IR 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患者中选择屈光状态>-9 D近视患者22例41只眼进行眼底IR、AF、IR AF及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比分析各图像特征.结果 IR显示22只眼漆裂纹形成,9只眼黄斑区可见限局性病灶(造影证实为新生血管形成);AF及IR AF均显示6只眼新生血管形成;FFA显示16只眼漆裂纹形成,12只眼新生血管形成;ICGA显示27只眼漆裂纹形成,12只眼新生血管形成.结论 IR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漆裂纹,FFA和ICGA同步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病情和指导进一步治疗.

  • 合并黄斑裂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观察

    作者:刘彦斌;肖婉莉

    目的 评价合并黄斑裂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31例(35只眼)合并黄斑裂孔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情况进行了观察.根据术前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定黄斑裂孔的分期,观察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视力与黄斑裂孔分期的关系.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低于0.1者3只眼,0.1~<0.3者6只眼,0.3~<0.5者11只眼,≥0.5者15只眼.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低于0.1者2只眼,0.1~<0.3者9只眼,0.3~<0.5者10只眼,≥0.5者14只眼.黄斑裂孔的分期与术后视功能改善程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裂孔所处分期越早,术后视力改善越明显.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1只眼,术后角膜水肿5只眼,未见视网膜脱离.结论 伴黄斑裂孔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的提高程度与黄斑裂孔的分期明显相关,OCT检查能够有助于预测术后视力.

  • 上斜肌断腱术与部分切除术治疗上斜肌亢进疗效观察

    作者:钟琴;魏红;刘陇黔

    目的 探讨上斜肌亢进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上斜肌断腱术与部分切除术治疗上斜肌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3年1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167例(306只眼)上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上斜肌断腱术与部分切除术,并比较手术前后上斜肌功能、垂直方向斜视度及A征矫正情况等,以此综合评价上斜肌断腱术与部分切除术治疗上斜肌亢进的疗效.结果 167例(306只眼)上斜肌亢进患者平均年龄为(14.92±7.13)岁,108只眼行上斜肌断腱术,198只眼行上斜肌肌腱部分切除术.其中,21只眼术后出现上斜肌功能不足,占6.9% (21/306);26只眼术后上斜肌功能仍然呈不同程度亢进,占8.5% (26/306);38只眼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占12.4% (38/306).131例伴发A型外斜视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仍为A征,但A征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垂直方向斜视度矫正在不同注视眼位分别为:正前方视近均值为6.96△、正前方视远为7.36△、眼球上转为7.78△、眼球下转为9.27△.此外,17例伴有A外斜的患者术后转变为V型外斜视,11例患者出现10△以内垂直方向的斜视.结论 上斜肌功能亢进患者常伴有A型外斜视;上斜肌断腱术与部分切除术能有效矫正上斜肌功能亢进、A征,单眼手术可有效矫正垂直方向的斜视度.

  • 首发表现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临床特点

    作者:单志明;陈秀英;郭硕;陈国;王海青;任凤杰;王伟

    目的 探讨首发症状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以玻璃体积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97例97只眼BRVO病例的FFA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 97只眼玻璃体积血分别为:Ⅰ级玻璃体积血38只眼,占39.18% (38/97).Ⅱ、Ⅲ级玻璃体积血59只眼,占60.82% (59/97).发现视网膜血管白鞘67只眼,占69.07% (67/97).全部病例经FFA检查明确诊断为BRVO,FFA显示阻塞区毛细血管大片闭塞,阻塞区边缘毛细血管瘤样扩张.其中81只眼,占83.51% (81/97),发现大小、数量不等的视网膜新生血管.颞上BRVO 66只眼,占68.04% (66/97).颞下BRVO 13只眼,占13.40% (13/97).鼻上BRVO 11只眼,占11.34% (11/97).鼻下BRVO 7只眼,占7.22%(7/97).阻塞静脉分支级别为:一级分支18只眼,均为鼻侧静脉分支,占18.56% (18/97).二、三级分支79只眼,均为颞侧静脉的周边分支,占81.44%(79/97).伴增殖膜13只眼,占13.40% (13/97).继发视网膜浅脱离10只眼,占10.31% (10/97).结论 首发症状为玻璃体积血的BRVO病例,静脉分支均为鼻侧静脉分支及颞侧静脉分支中的周边分支.发生玻璃体积血前均无症状.玻璃体积血多为Ⅰ级-Ⅲ级.FFA可明确诊断.发病人群为伴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

  • 眼底血管样条纹在光相干断层扫描中图像特征观察

    作者:魏炜;周才喜;毛爱玲;杨绍辉

    目的 探讨眼底血管样条纹(angioid streaks,AS)患者在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中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13例26只眼经临床确诊的眼底血管样条纹患者,采用日本Topcon公司的3D OCT-1000仪器进行检查,详细观察患者眼底后极部在FD-OCT中的各种细微改变.结果 13例26只眼患者后极部的Bruch膜(bruch membrane,BM)反光带在OCT图像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反射增强,并呈波浪状改变.并且其上下方邻近组织结构紊乱,突出表现为13例26只眼的IS/OS层萎缩变薄或缺失;5只眼伴有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所有眼底条纹均表现为对应部位的BM反光带断裂.13只眼黄斑区合并有活动性CNV者,表现为神经上皮下有团块状强反光物质分布,其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增厚,其内或下方可见液性腔隙分布.5只眼黄斑区视网膜下有机化膜者,表现为神经上皮组织结构紊乱,被呈强反射的机化膜组织代替.还有2只眼黄斑区缺乏CNV者,OCT显示黄斑区神经上皮囊样改变.结论 AS病变在OCT检查中有特征性改变,临床医生根据这些特征能及时做出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 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特征分析

    作者:安建斌;周娜磊;史俊芳;刘影;戴丽;刘丽娅;马景学

    目的 探讨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38例伴有视盘表面出血、视网膜深层出血和(或)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经眼底照相、FFA、SD-OCT检查确诊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38例患者均有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遮挡等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可见视盘表面和视盘鼻侧视网膜深层出血,其中8例还见视网膜前(玻璃体)出血.23例患者FFA表现为典型的视盘鼻侧晚期结节样高荧光.38例患者SD-OCT视盘鼻侧边缘均有团状中高反射信号,视网膜前及视盘表面出血呈高反射信号,视网膜深层出血呈出血性或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结论 出血性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出血可以位于视网膜前、视盘表面及视网膜深层等多个层次,SD-OCT联合眼底照相、FFA可以明确诊断.

  • 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低体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析

    作者:王宗华;白华;马斌超;陈思扬

    目的 评价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出生体重极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的76例(147只眼)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ROP行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并依据治疗效果分为:病变消退组(133只眼)和病变进展组(14只眼),观察其疗效并比较相关因素.结果 激光治疗后,病变消退总计133只眼,治愈率90.48% (133/147).激光治疗与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治疗时矫正胎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ROP分期:病变消退组中Ⅰ区病变36.84% (49/133),3期为51.13% (68/133);病变进展组中Ⅰ区病变71.43% (10/14),3期85.71% (12/14).提示两组中Ⅰ区病变、3期病变的激光治疗效果较差(x2=6.306,P=0.012; x2=6.109,P=0.013).病变消退组中伴有附加病变87.22% (116/133),病变进展组伴附加病变者为100% (14/14).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ROP行间接检眼镜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治疗效果与病变区域、病变程度有关.Ⅰ区和3期病变激光治疗效果差.

  • 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作者:张海江;霍鸣;张汉武;许大玲;靳鹍;罗彤;梁亮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间在宜昌市中心医院眼科行外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3例(23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视网膜复位的效果、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后随访3至12个月,平均(4.57±1.70)个月;一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20例,手术成功率86.96% (20/23);其它3例需再次行内路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视力提高13只眼(56.52%),不变7只眼(30.43%),下降3只眼(13.05%).术后发生黄斑前膜1例(1只眼),并发性白内障2例(2只眼),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PVR≤C1、裂孔位于赤道附近或赤道前的玻璃体切除术后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同样可采用外路显微手术使视网膜复位,且具有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减少再次玻璃体切除术的机会.

  •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临床观察

    作者:黎铧;张利伟;韦春玲;李娟娟

    目的 探讨各类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8~2012年在云南红十字会医院眼科经回顾分析特发性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Coat's病、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患者计69例(112只眼)的临床资料、眼底彩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例特发性黄斑旁毛细血管扩张症表现为黄斑区灰白色病灶,黄斑毛细血管网扩张,渗漏;6例Coat's病患者表现为大片视网膜渗出,视网膜血管瘤样扩张;18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表现为沿阻塞区域分布的毛细血管扩张,缺血型可见无灌注区;2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表现为广泛散在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瘤形成,合并出血渗漏病变;19例视网膜血管炎典型表现除视网膜血管扩张外,血管壁染色、渗漏.结论 特发性、缺氧、炎症、血流动力学改变、放射性损伤等,均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或周细胞,从而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结合患者资料、全面分析判断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的原因及对策.

  • Nd∶YAG激光膜切开引流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作者:张楠楠;李峰

    目的 评价Nd∶ YAG激光膜切开引流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5例(5只眼)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患者,应用Nd∶ YAG激光膜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其患眼出血时间为1~4周,出血面积3~5 PD.对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切开效果、术后视力及眼底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膜切开,其视力得到恢复,无激光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Nd∶ YAG激光膜切开引流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安全、有效.

  •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色素播散综合征三例

    作者:李庄钰;其其格

    例1 男,26岁.以右眼胀痛不适一周来我院就诊,查体:视力:右眼0.8,左眼1.0,IOP:右眼27 mmHg,左眼18 mmHg,右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内皮色素性KP(+),房水闪辉(+),前房中深.房角镜下:可见宽的睫状体带周边虹膜轻度下陷,前房中可见到浮游的色素颗粒.

    关键词:
  • 复发性Salzmann结节样角膜变性一例

    作者:李庚营;朱平利;苏敏;杜丽玲;何伟

    患者女,69岁.于2013年10月12日起左眼磨痛伴流泪半年入院.6年前于我院诊断为“左眼角膜结节样变性”,并行左眼角膜上皮刮除术.近半年来,左眼又出现磨痛,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人院检查:右眼视力0.7,右眼晶状体轻度混浊,余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16,指测双眼压Tn,左眼上睑倒睫,颞侧球结膜轻度混合充血,角膜中周边部可见4个较大的灰白色胶样结节,呈圆锥或半球状突出于角膜表面(图1),大的结节直径达2 mm,小的约1 mm,其中还散布7个直径约0.5 mm的稍突出于角膜表面的小结节,结节之间角膜透明,裂隙灯下见病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下方角膜缘处见少量新生血管翳,但未至灰白色病灶边界.

    关键词:
  • 虹膜转移性乳头状腺癌一例

    作者:赵迷英;徐红佳;霍涛

    患者男,66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年,加重4个月于2010年8月2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左眼视物不清,门诊诊为左眼虹膜肿物,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未同意.近期视物不清症状加重,左眼疼痛,再次就诊.眼部情况:右眼视力1.0,眼前节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0.2,角膜透明,颞侧前房深度基本正常,鼻侧虹膜表面可见一结节性肿物,大小约3 mm×8 mm,肿物表面光滑,可见血管,部分肿物遮盖瞳孔,瞳孔圆,直径约2 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无明显混浊,眼底后极部未见明显异常;眼压(非接触):右眼17.3 mmHg(1mmHg=0.133 kPa),左眼22.0 mmHg.UBM示:左眼鼻侧探及实性病变,约2.91 mm×7.99 mm,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内回声密集,后部呈粗大颗粒状回声,且分布欠均匀,后部可见声衰减(图1);胸部CT示:左肺占位病变(图2);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关键词:
  • 激光笔致黄斑损伤一例

    作者:吕刚;张瑞雪;高辉;黄红深

    患者男,32岁.2013年10月12日被同事用蓝色光激光笔照射右眼后视物不清2h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矫正不提高,左眼视力1.0.右眼眼压:15 mmHg,左眼眼压18 mmHg.双眼眼前节正常,右眼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淡红,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黄斑中心凹见一圆形灰白色病灶,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眼底正常.OCT:右眼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见团状高反射信号,色素上皮层尚完整.患者因过敏体质未能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临床诊断:右眼黄斑激光损伤.1个月后电话随访,右眼进展为黄斑全层裂孔,失访.

    关键词:
  • 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作者:张天资;王昕;张妍;何宇茜;刘鑫;苏冠方

    视网膜光损伤是导致视力丧失的因素之一.过量过强的光照会导致如感光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细胞损伤和视网膜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包括细胞凋亡、自由基生成、脂质过氧化、视紫红质合成、钙离子超载等几个方面.近年来,针对视网膜光损伤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也涉及多方面研究.经诱导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注射和某些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是其治疗的主要探索方向.文中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产生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过敏性结膜炎的诊疗进展

    作者:彭薇;李霞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日益增长.但过敏性结膜炎常得不到明确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使医生更了解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文中回顾近年文献,对过敏性结膜炎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过敏 结膜炎 诊断 治疗
  • 眼内灌注液对眼内组织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王红星;韩倩;张琰;薄其玉;于广委

    近年来,随着眼内灌注液越来越广泛的临床使用,其安全性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表明,眼内手术中使用的灌注液的化学成分、渗透压、离子的缓冲容量以及温度等对术后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眼内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均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正确选择一种更加符合眼内正常生理环境的灌注液,将会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 手术相关的干眼研究进展

    作者:张菊;吴欣怡

    目的 干眼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近年来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干眼即手术相关性干眼(surgery-associated dry eye),患者眼部手术或全身手术后出现眼部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等症状,以及泪液分泌减少,泪膜不稳定等体征,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因此,临床医生应该了解手术相关干眼的病因、特点以及诊断,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关键词: 干眼 诊断 眼部手术
  • 吲哚青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影响研究

    作者:吴红;张昱;阎晓然

    目的 研究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abbit lens epithelial cells,RLE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白内障术中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为其是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行RLECs体外培养,将不同浓度的ICG加入第二代RLECs中,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MTT比色法及血球板计数法观察不同浓度的ICG对体外培养的RLECs增殖的影响,并在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1)MTT比色法结果显示:浓度为0.5%和1%的ICG在24 h对RLECs即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作用时间延长,在48、72 h各实验浓度的ICG均对RLECs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作用时间内,随ICG浓度增高,对RLECs的促增殖作用逐渐增强,各浓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细胞板计数法结果:24h血细胞板计数法结果与MTT比色法结果一致.随实验时间的延长,RLECs的黏附性明显增高,无法消化,致使48 h、72 h细胞计数无法进行.结论 ICG能促进体外培养的RLECs的增殖,因此对后囊混浊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为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白内障手术中应谨慎应用ICG.

  • 负压吸引对角膜影响在角膜地形图上表现研究

    作者:刘育霞;王平

    目的 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负压吸引眼压瞬时升高时角膜地形图的变化,探讨负压吸引高眼压对角膜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96只眼),按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氯氨酮麻醉后角膜地形图检查,一组负压吸引30 s,另一组负压吸引60 s后,即刻、吸引后4h、1d、1周分别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96只眼均在负压吸引30s、60 s后即刻及吸引后4h发生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增加,曲率变大,角膜中央变厚,角膜直径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吸引后1d角膜地形图表现恢复至吸引前,1周时角膜地形图表现与1d时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负压吸引形成的瞬时高眼压导致角膜前凸,曲率变大,角膜中央变厚,角膜直径扩大;但变化是可逆的,均在吸引后1d恢复正常.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库84例角膜捐献者资料分析

    作者:林伟平;赵少贞;魏瑞华;张琛

    目的 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库角膜捐献者资料分析,探讨角膜捐献和眼库发展的策略.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库身后捐献眼角膜的8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职务、文化程度、捐献动机等.结果 84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至85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的老人70.23% (59/84);捐献者死因以肿瘤58.33% (49/84)及心脑血管疾病17.86% (15/84)为主;捐献角膜的应用率为100%.结论 天津市身后捐献眼角膜人数逐年增多,但离现实需要差异甚远,需要加强法制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角膜捐献,帮助更多的需要角膜来重见光明的人.

    关键词: 角膜捐献者 眼库
  •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轴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江明明;周清;陈剑;刘小勇;王黎;黄祥訸

    目的 系统评价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1~2年间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7月,文种限中、英文.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7篇文献,共1 346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配戴框架眼镜组比较,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2年,眼轴长度增长明显变缓[1年:MD=-0.52,95%CI(-0.82,-0.21),P=0.0009;2年:MD=-0.35,95%CI(-0.60,-0.09),P=0.0008].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够延缓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轴的增长,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证实.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