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屈光度的精确性研究

    作者:刘平;石广森

    目的 比较IOL-Master与传统方法测量人工晶体度数的准确性,以了解其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5年1月~6月间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67人213眼,术前分别用IOL-Master、传统的超声生物测量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使用SRK-Ⅱ或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术后3m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 用IOL-Master和超声生物测量仪检测眼轴长度:L>26mm组分别为21.47±0.58mm和21.60±0.64mm,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26mm各组,两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OL-Master和角膜曲率计检测量角膜曲率分别为44.27±1.72D和43.92±1.53D,两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m,两种方法的绝对屈光误差比较:L>26mm组分别为0.885±0.683D和1.459±0.724D,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26mm各组,两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IOL-Master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具有准确性、非接触性、操作简便、安全而且病人易于接受的特点,但也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A超.

  • 连续交锁缝合在眼表羊膜移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宗端;晋秀明;赵云娥;瞿佳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羊膜缝合方法--连续交锁缝合,在眼表羊膜移植术中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行羊膜移植术的眼表疾病患者57例(65眼),观察组26例(31眼)行连续交锁缝合,与对照组31例(34眼)行间断或单纯连续缝合者进行比较,随访时间均超过2m,观察两组羊膜脱落时间、创面上皮化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3w内羊膜自行脱落眼数比:观察组3/31眼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5/34眼,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羊膜完整存留3w以上眼数比:观察组19/22眼高于对照组6/21眼,两者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2w内角膜上皮化眼数比:观察组17/28眼高于对照组12/32眼,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9).结论 连续交锁缝合可使羊膜紧贴眼表,防止其融解脱落,并促进眼表创面上皮化,其眼表刺激症状很小,可明显提高羊膜眼表覆盖的疗效.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并羊膜植入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兆荣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并滤过道内植入羊膜组织(N-P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35眼因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P术治疗,总结和分析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眼压、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情况,并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T-p术)的26例30眼进行比较.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2±3.5)m.结果 ①N-P组29例35眼术后1w、1m、6m及12m平均眼压分别为(13.75±3.56)mmHg、(14.12±3.21)mmHg、(13.95±2.32)mmHg和(14.28±3.12)mmHg明显低于术前(29.46±4.48)mmHg(P均<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后相同时期与T-P组眼压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N-P组术后1w、1m、6m及12m佳矫正视力≥0.5的眼数占随访眼数的百分比分别为65.7%(23/35)、76.5%(26/34)、81.2%(26/32)及84.8%(28/33),与T-P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0.427,0.348,0.285,0.256;P均>0.05).③N-P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前房炎性反应、前房变浅,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T-P组术后有2眼浅前房,经加压包扎24h后恢复正常.术后房角检查N-P组可见术区后弹力膜及残存小梁网变薄,有3眼可见小梁网处有微穿孔.④两组患者术后均形成滤过泡.随访12m时N-P组33眼中25眼(75.8%)存在功能性滤过泡;T-P组27眼中有21眼(70.4%)存在功能性滤过泡.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 2=0.257,P>0.05).结论 N-P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高阶像差的改变

    作者:刘国华;晏晓明;李海丽

    目的 观察使用具小光斑飞点扫描伴主动眼球跟踪系统的激光机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变化,同时观察LASIK手术前后不同瞳孔直径下近视眼高阶像差的改变.方法 47眼于LASIK术前、术后1m散瞳后用基于Tscherning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进行测量,分别记录4mm及7mm瞳孔直径下Zernike系数和均方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LASIK术前低阶像差占优势.2.LASIK术后高阶像差显著增加.3.在4mm及7mm瞳孔直径下,LASIK术后各高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RMS均较术前增加,其中以四阶球差为主.4.术后代表三阶垂直慧差的Z7,三叶草慧差Z6、Z9及代表球差的Z12、Z24较术前增加.5.无论术前术后,7mm瞳孔直径下的高阶像差较4mm大,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LASIK术后各项高阶像差均增大,以四阶球差为主;无论术前术后,7mm瞳孔直径下高阶像差均较4mm增加.

  •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进波;丘少杰

    目的 探讨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防治.方法 分析21例不同剂量与视功能损害的关系及治疗迟和早的效果.结果 日剂量组视力损害:发生时间0.75g组6.1月为迟,1.5g组2.3月为早,各组比较P<0.005;下降程度0.75g组0.73为小,1.5g组0.032为大,P<0.0025.视野、色觉:0.75g组仍正常,余随日剂量增大损害加重.视功能损害与总剂量关系不大.疗效:10天内开始治疗平均视力达1.15,>20天者0.33,各组比较P<0.02;视野、色觉10天内治疗全部恢复正常,>20天者仅1例恢复正常.结论 乙胺丁醇视功能损害与日剂量成正比,小剂量可减少损害.定期检查、监测视功能,一旦发生损害,立即停药治疗挽救视功能.

  • 睫状肌麻痹下像差验光与视网膜检影验光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海丽;刘国华;晏晓明

    目的 在睫状肌麻痹条件下,通过比较Allegro 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量所得低阶像差值与视网膜检影验光所得屈光度值,以验证Allegro 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量低阶像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拟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159例290眼,在用药物麻痹睫状肌条件下,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运用Allegro 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定患者的波阵面像差,记录低阶像差值,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低中度近视及散光而言,像差验光值与检影验光值相符率高,差异较小.对超高度近视,Allegro Analyzer像差仪测量与检影验光值差异较大.Allegro Analyzer像差仪测量散光轴轴向与检影验光所得值一致.结论 Allegro Analyzer像差仪对低中度近视及散光的测量误差小,可靠性强;对超高度近视误差较大,可靠性稍差;对散光轴轴向的测量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延误诊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刘晓宁;周敏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发生延误诊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42例81眼病因回顾性分析,包括眼压、视野、矫正视力、眼底视盘、视杯、RNFL以及就诊时早测量眼压和视野的时间情况.结果 发现从就诊到确诊的时间为2m~7y,眼压、视野以及眼底情况有其特异性.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发生延误因素,包括患者、医生以及疾病本身的特异性,提醒我们对高度近视的患者就诊时要重视.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陈晓隆;盖春柳;杨宏伟;周雅丽;薛龙全;冯雪梅;濮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 surgery VR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玻璃体切割,膜剥除,全氟化碳液体,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与全氟化碳液体交换,硅油充填等技术.结果 本组病例共计68例,视网膜复位率为97.06%;手术后视力高于0.02的病例为72.06%.结论 VR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方法.

  • 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金顺;彭寿雄;方爱武;陈浩;叶恬恬;王勤美

    目的 评价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在闭角型青光眼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例211眼的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拍摄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眼底照相,进行眼底病变诊断,术后1w后散瞳行间接眼底镜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对比.结果 眼底中央静脉阻塞2例,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3例,脉络膜萎缩灶2例,视盘边缘片状出血3例,黄斑缺损1例,周边部视网膜干性裂孔3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例,间接眼底镜均得以证实.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术前行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可以有效的发现眼底病变,在患者随访中不能完全代替其它检查.

  • 视网膜计对白内障术后视力预测可靠性评价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国旭;郝丽莉;徐国彤;李春华;陈丽群;张积;卜曙阳;唐华;季晓燕;魏晓红

    目的 为了客观评价视网膜计对白内障患者潜视力预测的准确率、找出影响准确率的相关因素和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拟手术患者600例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用视网膜计对患者的潜在视力(手术后可能达到的视力)进行预测,手术后对其视力复查.并以第2周时做验光矫正后所达到的佳视力为准.结果 判定标准:相符:手术后2周所达视力与手术前预测一致或相差一行对数视力者;基本相符:手术后视力与手术前预测相差2行者;不符:手术后视力与手术前预测相差2行以上者.结果 600眼中其中手术前预测与手术后实际佳矫正视力相符者85眼占14.17%,基本相符者339眼占56.50%,不符合者176眼,占29.33%,总体符合率为70.67%.其中107眼超度高近视眼中符合与基本符合相加所占比例高达93.46%.结论 视网膜计具有预测方法简便,检查时间短,结果符合率较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白内障手术前常规检查项目.影响其准确率的因素主要有:成熟期、Ⅳ级以上硬度核白内障因光栅的透过性差而直接影响患者的分辨能力和测试准确度.高龄、弱智、不合作者也是相关因素.

  • 筋膜下胶原海绵灌注系统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

    作者:侯宪如

    目的 介绍治疗部分眼后段疾病的给药方法--筋膜下植入胶原海绵灌注系统,研究其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病例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使用"胶原海绵灌注系统"治疗了视网膜中央或者分支动脉阻塞的患者23例23眼(治疗组),使用传统方法治疗了18例19眼(对照组).从出现症状到开始治疗的时间为2h~42h.治疗组患者以通过"筋膜下灌注系统"给药的方式代替球后给药.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w的视力和阻塞支动脉的开始充盈时间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阻塞支动脉开始充盈时间的减少值分别为(16.3±4.1)s和(10.9±4.6)s,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疗一些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方面,"筋膜下植入胶原海绵灌注系统"的效果优于球后给药.

  •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眼科应用观察

    作者:史铭宇;曹军

    目的 比较甘油果糖组(n=48),甘露醇组(n=42)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的疗效.方法 分别静脉滴注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注射液250ml,每日2次,疗程(3~5)天.结果 甘油果糖与甘露醇均能明显降低眼压,两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3.4%和92.3%,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起效时间,作用高峰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良反应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甘油果糖注射液是眼科临床上用于降低眼压的有效药物,且安全性高,持续时间长.

  •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相关结构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作者:邹吉新;张繁友;张立军;王海波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做疗效评价.方法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虹膜切除术后暗室俯卧试验阳性的31例38眼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房角镜及UBM检查,对于治疗后无发作性眼压升高且连续两次暗室俯卧试验阴性的病例,应用0.5%托吡卡胺点眼散瞳后再行上述检查.结果 36眼(94.7%)成功治愈.表现为:无青光眼发作、连续两次暗室俯卧试验阴性且散瞳试验均阴性.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周边前房深度均明显加深,静态房角镜检查小梁网可见范围增宽.UBM检查显示周边虹膜形态较术前明显变薄而平直,500um处小梁虹膜夹角(TIA500)、250um和500um处前房角开放距离(AOD250、AOD500)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周边虹膜厚度(IT1)明显变薄(p<0.01).术后观察(1~2)年,疗效稳定且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有效的改变周边虹膜形态,增加前房角宽度,防止瞳孔散大所造成的周边虹膜堆积,是治疗虹膜切除术后仍有急性发作或激发试验阳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闭路式强化优先注视法在婴幼儿视力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陈镇国;施明光

    目的 检测和评估闭路式强化优先注视法对婴幼儿视力检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 利用电脑控制的闭路式强化优先注视法(COPL)视力检测系统对不会主观视力检查的598例婴幼儿进行常规视力检查.后确定样本量为468例,分四组:正常足月儿360例、有全身疾病组25例、早产儿组69例、有眼部疾病组14例.结果 不同组别视力检测成功率和不同组检测所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足月产儿的平均视力为4.64,而早产儿的平均视力为4.54,早产儿的视力低于足月产儿.正常婴幼儿的条栅视力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m、4m、6m、8m、10m、12m、16m、20m、24m、28m、32m、36m的平均视力分别为3.6、3.9、4.2、4.3、4.3、4.4、4.5、4.6、4.7、4.8、4.9、4.9,但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增长速率.结论 COPL视力检测系统可以用于无法进行主观视力检查者的临床视力常规检查,并且有效、可靠和快速.

  • 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效武;郑晓汾;赵炬伟

    目的 评价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26例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行涂片检查真菌菌丝,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6例患者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24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确诊率为95.83%(23/24),角膜刮片的确诊率为83.33%(20/24).结论 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是一种快速、有效、无损伤的活体检查方法,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

  • 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诊断

    作者:单秀水;肖凤枝;吴永刚;李辉

    目的 分析角膜涂片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角膜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4临床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并对其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汇分析,以探讨病原学诊断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24份标本中,细胞学检查阳性者168例(51.85%),真菌培养阳性者212例(65.43%),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阳性者277例(85.63%).结论 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在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快速、有效、无损伤、可以直接在活体角膜上观察真菌菌丝的检查方法,较真菌培养和细胞学检查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在下睑退缩中的应用

    作者:朱惠敏;孙英;徐乃江;范先群

    目的 评估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矫正下睑退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下睑退缩病人.其中,年龄18岁~82岁,平均40岁.术前及术后检查包括下方巩膜暴露量及眼睑闭合不全情况.所有病人均行下睑缩肌切断加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植入.结果 随访时间4m~28m,所有病人下睑退缩基本矫正.下睑巩膜暴露量术前平均为2.92mm(2~6mm),术后平均为0.12mm(-1~2mm),p<0.001;眼睑闭合不全术前25眼,术后9眼.2眼植片暴露,经修补后痊愈.结论 多孔聚乙烯下睑植片作为人工合成的下睑填充物,具有足够的硬度、组织相容性好,能有效地矫正下睑退缩.

    关键词: 聚乙烯 下睑退缩
  • 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

    作者:廖武;曾广川;李瑜明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4年我院及外院转来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患者8例8眼,明确诊断后,不论以后是否行玻璃体切割术,均即刻行玻璃体穿刺吸取玻璃体行真菌、细菌涂片,培养及药敏检查,并行玻璃体腔注药,视情况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腔注药.结果 8眼中,1眼细菌感染合并真菌感染者行眼内容物挖除,7眼炎症控制,视力提高,其中脱残≥0.3者5眼(62.5%).结论 早期诊断,即刻行玻璃体腔注药,早期行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 Von Recklinghausen氏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刘青;肖耀廷;周永祚;吴世信

    目的 总结Von Recklinghause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眼部特征和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7眼被确诊为Von Recklinghausen综合征患者的皮肤、眼部、全身、检查及家系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皮肤散在、大小不一、棕褐色斑、颜面肿大.本病累及除晶状体、泪器外所有眼及眼眶组织,并可伴发青光眼症状.结论 本病是致盲及造成身体各器官严重障碍并危及生命的疾病.必须杜绝近亲婚配,采取强制性绝育措施,减少人群致残率,利国利民.

  • 应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多区切削矫正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泽欧;赵英杰;顾雪芬

    目的 探讨应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对高度及超高度近视进行多区切削并且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44只眼)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患者应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进行多区切削,观查手术前后的屈光状态、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术后随访3个月,平均屈光度变化由术前的-14.91±2.98DS,降到术后三个月的-2.24±1.51DS.手术后前两个月屈光回退明显.2.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且术后21眼(47.7%)裸眼视力超过或等于术前BCVA.术后三个月33眼(75%)BCVA大于术前BCVA,术后三个月无BCVA下降的病例.3.手术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后角膜地形图切削区过度光滑,无偏心切削;屈光回退11眼(25%);术后眩光12眼(27.3%);无其他并发症.4.与标准手术相比可节省角膜厚度10%~25%.结论 应用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对高度及超高度近视进行多区切削,可节省角膜厚度,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预测性和安全性,扩大了飞点扫描激光的应用范围.

  • 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眼病中的应用

    作者:谭湘莲;武正清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眼病中的应用.方法 儿童眼病32例32眼,其中眼外伤25例25眼,占78.125%,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例6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1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部分联合行眼内激光光凝、环扎,或应用重水deuterium oxide、硅油、气体,或联合白内障摘除.结果 术后追踪观察1m~6m,视力提高25例25眼,占78.125%,≥0.2,5眼占15.61%.视网膜平伏29例29眼,占90.625%,硅油充填眼21例21眼,占65.625%,复发视网膜脱离8例8眼,角膜带状变性3例3眼,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再次手术5例5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严重眼外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病疗效肯定、安全.

  • 屈光矫正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疗效的影响

    作者:黄立;黄锐;赖均伟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2例164只眼经散瞳验光球镜度数为+3.00~+4.50D,散光度数为+0.75~+2.00D的5~6岁中度弱视儿童,按配镜度数比散瞳验光度数减少不同的量分为三组,组Ⅰ(54只眼)和组Ⅱ(56只眼)球镜度数减少1/3,但组Ⅰ的戴镜视力比散瞳验光时少1行;组Ⅲ(54只眼)球镜度数减少1/2~3/5,以获得佳矫正视力的高度数配镜;三组同时行弱视治疗,一年后观察各组的疗效.结果 组Ⅰ的基本治愈率为62.96%,组Ⅱ、组Ⅲ的基本治愈率为83.93%和85.18%,组Ⅱ、组Ⅲ的疗效明显高于组Ⅰ(p<0.05);基本治愈时间组Ⅱ、组Ⅲ也比组Ⅰ短(p<0.05).结论 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疗效有较大的影响,佳矫正视力的高度数配镜,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关键词: 远视 弱视 屈光矫正
  • 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切削治疗术后屈光回退

    作者:金敏;王小园;高宗银;朱远军

    目的 探讨运用以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个性化角膜屈光矫正程序(Optimized Refractive Keratectomy ORK)治疗各种角膜屈光性手术后,包括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 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o Keratectomy 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后屈光过矫、欠矫或回退的疗效.方法 运用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ORK程序及小光斑高速飞点激光扫描系统对38例(57只眼)多种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欠矫、过矫等患者行再次激光手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 38例57眼手术顺利,全部术眼术后裸眼视力≥0.6,即57眼(100%);≥1.0 49眼(85.96%);57眼屈光度均少于±1.0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ORK)程序矫治RK、PRK、LASIK术后的屈光回退安全有效,但需深入研究和严格掌握适应症.

  • 浅前房性困难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

    作者:陈一兵;翟楠;王雪菁;王炜;秦伟

    目的 探讨浅前房困难条件下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浅前房性白内障患者120例150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角和前房空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术眼术后1m视力均比术前提高2行以上;眼压均比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房角开放范围均比术前增加,中央前房深度术后平均加深1.3±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浅前房性困难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手术中,采用改良拦截一劈核技术原位乳化晶体核,注意切口、撕囊及粘弹剂选择的细节问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高褶虹膜综合征所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UBM特征及其临床治疗

    作者:王溪;林会儒;武光祥

    目的 探讨由于高褶虹膜综合征所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简称急闭)的临床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9例18眼激光虹膜造孔术前术后行UBM检查;并据房角关闭范围对发作眼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或小梁切除术,对侧眼(除1例患者拒绝外)均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结果 UBM检查显示具有独特的前房角结构;术后随访(6~12)m,14眼周边前房加深,房角粘连范围减轻或重新开放;全部患者眼压均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高褶虹膜综合征病人房角结构独特,强调治疗的个性化.

  • 改良眼外肌悬挂后徙术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李镜海

    目的 探讨改良眼外肌悬挂后徙术矫正各类型斜视手术效果.方法 对我院261例各类型斜视用"薇乔6-0"可吸收缝线,二针分别在术肌后退有效量(如内直肌后退3mm,外直肌后退5mm)处肌肉上、下穿过浅层巩膜约2mm.二针相距约等于肌止宽,再由肌止中央前缘穿过巩膜至止端后缘,二针相距1-2mm,测量后退距离,按预期手术量悬挂肌肉,打一活结,术中观察眼位.结果 近期随访(术后1周)正位率,改良术式组为92.42%,传统术式组91.47%,远期随访(术后≥6周)正位率,改良术式组88.54%;传统术式组86.25%.结论 本术式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可靠、安全的较为理想的斜视矫正方法.

  • 高度近视白内障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玲;王军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晶体吸出联合Bigbag折叠式人工晶状植入后囊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4例93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行超声乳化吸出低度数或负度数bigbag丙稀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后束皱褶.术后随访时间3m-6m.结果 术中无后囊膜破裂,见晶体与整膜紧密相贴,后囊膜未见皱褶,人工晶体固定良好.术后3眼角膜水肿.6m佳矫正视力<0.1者4眼,0.1~1.4者28眼,0.5~0.9者55眼,1.0~1.5者6眼;后囊膜混浊2眼;无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低度数或负度数bigbag丙烯酸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理想术式,不仅降低了后束膜皱褶的发生率,同时也减少了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 双上和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作者:刘双珍;魏欣;闵晓珊;吴小影

    目的 探讨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化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位、眼外肌功能及代偿头位变化.结果 23例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患者均有明显地垂直运动障碍并部分伴低位眼上睑下垂及代偿头位,术前垂直斜度平均为38.3△±16.7△,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垂直斜视度平均为9.2△±9.2△,较术前改善29.1△±15.0△;其中17例(73.9%)患者垂直斜度<10△.治愈12例占52.2%;好转10例占47.5%;仅1例双下转肌麻痹患者经两次手术后上斜矫正40 △但仍残留40 △垂直斜度.结论 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是临床上少见的两种眼垂直运动障碍性疾病,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但通过仔细的眼外肌功能检查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但眼位偏斜明显矫正,假性上睑下垂和代偿头位获得明显改善,也为提高斜视性弱视眼视力和双眼立体视觉提供了有利基础.

  • 眶内血管瘤的药物介入治疗

    作者:刘正萍;武宁

    眶内血管瘤是眼眶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发病早期常无症状,随着血管瘤的生长,眼球逐渐突出,眼位偏移,并出现斜视、复视等症状[1],笔者于2000年开始有选择性对6例门诊眶内血管瘤患者用平阳星药物血管瘤内介入性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作者:韩萍;闫元奎;杨丽萍;徐力;王艳艳;郭凯

    目的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58例(61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患者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相应处理视网膜病变,选择眼内激光及眼内填充物.结果 随访3~13个月,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6眼(75%),12眼(20%)不变,3眼(5%)视力下降.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网膜手术及光凝、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

  • 眼眶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作者:蒋丽;陈樱;赵晓辉;王智强;周小强

    熊× 男 58岁 以右上睑新生物6m余收住院.6m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睑皮夫一黄豆大小的新生物,逐渐长大,未经特殊处理.近4m来,发现新生物迅速生长,表面溃烂,无其它不适,遂来我院就诊.右眼视力1.0,右上睑皮肤中外2/3可见新生物,大约5mm×4mm×3mm,溃疡表面呈菜花样,向四周浸润,表面充血,不能推动,无压痛.

  •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青光眼急性发作一例

    作者:高玉;柳林

    患者 女性 70岁 因"左眼跌伤伴视物不见6天"收治入院.全身情况可.专科情况:远视力右0.6,左手动/10cm(均不能矫正);验光:右+0.25DS左-6.50DS;双眼晶状体皮质及核不均混浊,散瞳后见左眼晶状体半脱位,颞下方悬韧带离断;双眼玻璃体混浊;左眼底视盘界清,可见弧形斑,C/D约0.4,网膜呈豹纹状,黄斑区可见一约1/4PD的圆形裂孔,后极部网膜大片青灰色隆起;眼压:右19.0mmHg左16.0mmHg;眼轴长:右23.23mm左26.08mm;余眼科情况无明显特殊.

  • 视乳头玻璃疣动态观察18年一例

    作者:顾鸿元

    患者 女 40岁 因左眼胀痛伴视差1w,于2002年4月17日就诊.患者于1984年9月,左眼出现胀痛就诊.双眼视力均为5.1.眼前节无异常,左视盘边缘颞侧约3点时钟方位,有一肿物,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色白,呈珍珠状,约1/4PD大小.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

  • 电热棒爆炸致眼外伤一例

    作者:王佐祥;许奕如

    患者 男 21岁 因电热棒爆炸后致双眼疼痛视物不清2h从他院瞬间发生爆炸,当时面部流血,双眼疼痛,不能睁眼,随即去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双眼爆炸伤",静滴林可霉素1.8g,0.9%生理盐水500ml,双眼简单包扎后转来我院.

  • 多发性平滑肌肉瘤继发双眼葡萄膜炎一例

    作者:黄杜茹;黄中宁;尹东明;曾仁海;段桂香

    患者 女 47岁 主诉双眼视力障碍2m,曾在外院诊为双眼全葡萄膜炎,予强的松口服,症状无好转,于2003年10月来我院就诊.

  •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急性圆锥角膜

    作者:杨朝山;杨惠春;郑可可;陈正五;李文君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先天性遗传角膜形态发育异常性疾病.后弹力层破裂引起急性角膜基质水肿,故称之为急性圆锥角膜.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两例,均因角膜材料困难而用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表皮生长因子保守治疗而治愈,现报告如下.

  • 角膜接触镜诱发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一例

    作者:王春芳

    患者 男 36 因右眼剧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1天入院.1天前患者曾持续戴角膜接触镜48小时,起病后在当地医院行静滴青霉素治疗无效.入院时右眼视力光感,右眼睑及球结膜水肿、混合充血,结膜襄少量脓性分泌物,角膜中央见一溃疡灶约5mm×5mm,溃疡面附有大量黄绿色不易擦去的脓性分泌物,深及后弹力层,内皮皱褶,下方见小片状灰白色浸润,前房混浊、积脓.分泌物细菌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给予频滴高浓度抗生素眼液(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及全身输液抗感染治疗,降眼压、扩瞳、捉进角膜修复治疗.治愈后右眼视力指数/30cm,约3/4角膜遗留白斑.

  • 鼻咽癌致麻痹性内斜视一例

    作者:赵丽煊

    患者女 19岁 两月前出现左侧头痛,逐渐加重,10d前出现左眼外转受限,伴双眼复视、头晕,两天前左眼出现轻度异物感.患者于2006年2月26日因头痛在我院内科就诊,行颅脑螺旋CT平扫未见异常,次日转我科就诊.

  •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程玉瑛;崔增敏

    晶状体不全脱位,是一类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性眼病,导致白内障或晶状体手术难度加大,从撕囊到后粘弹剂的吸出每一个手术步骤对手术医师来说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并发症.不但术中容易发生玻璃体的脱出,而且术后更容易导致IOL偏位.近,新技术的应用,术中可以采取有效的对悬韧带保护措施并加强有问题的悬韧带,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模型设计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焱;李平华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es,PIOLs)作为一种眼内植入性的屈光手术,在其实践过程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题目.上世纪50年代,Strampelli和Barraquer早尝试在有晶状体眼植入房角支撑型的人工晶体以矫正近视.

  • 青光眼性视杯逆转研究进展

    作者:刘伟;季建

    视杯的进行性扩大和加深是评价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监测青光眼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先天性及青少年青光眼患者中,降低眼内压后视杯的可逆性改变已是公认现象[1,2],但成年青光眼患者的视杯改变是否具有可逆性改变目前尚无定论.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青光眼诊断和随访中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降低眼内压能够成功逆转成年青光眼患者的视盘凹陷.本文主要对青光眼视杯逆转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一概要综述.

  • bFGF对中期保存角膜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徐智勇;赵敏;李鸿;杨娟

    目的 探讨bFGF在中期保存角膜过程中对角膜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减少中期保存角膜细胞凋亡,为改良角膜中期保存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配制中期保存液保存新西兰大白兔角膜,设对照组为保存液保存,实验组为保存液加入bFGF(10ng/ml),两组在30~34℃恒温条件下保存16~18h后,转入4℃低温保存,在保存3、5、7d分别取保存角膜片行30~34℃ 2h复温,固定、切片、TUNEL原位标记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测保存角膜细胞凋亡.结果 加入bFGF组保存角膜水肿较轻,皱褶较少,透明度较高,角膜细胞形态和结构较好;bFGF组保存角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期保存角膜细胞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活性丧失;bFGF在中期角膜保存中有抑制和减轻角膜细胞凋亡发生,保持角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bFGF可以应用于角膜中期保存.

  • 白内障摘除术中假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附一例报告)

    作者:韩琪;孙智勇;颜华

    患者 女 87岁 因左眼视力渐进性下降5年,加重2年,于2004年6月24日以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入院.既往高血压史30年,冠心病史6年.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