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眼外伤预测模型对儿童穿通性外伤性白内障视力预测

    作者:赵克;朱丽丽;楼定华

    目的 探讨眼外伤OTS (ocular trauma score)、CART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及POTS (penetrating ocular trauma score)预测模型对儿童穿通性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视力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80例穿通性外伤性白内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OTS、CART及POTS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真实视力比较,评估各自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变量有:相对传导性瞳孔阻滞、伤口等级、伤后初始视力、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眼睑裂伤、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和无人工晶状体植入等.对视力≥光感的预测灵敏度:OTS模型为77.1%,CART模型为92.9%.对视力≥0.05的预测灵敏度:OTS模型为56.7%,CART模型为98.3%.对视力无光感的预测特异度:OTS和CART模型均为100%.对视力<0.05的预测特异度:OTS模型为100%,CART模型为66.7%.根据POTS模型,获得评分较高者与视力预后≥0.05者关联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OTS和CART模型在预测儿童穿通性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视力预后时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当患儿伤后初始视力无法获得或相对传导性瞳孔阻滞无法确定时,POTS模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频域OCT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脉络膜厚度

    作者:冯程程;孙艳;刘菲;邓爱军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及其与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单眼IMH患者共24例(24只眼),并纳入2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测量IMH患眼与正常对照眼SFCT及中心凹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1mm处共5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并分析患眼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与术前SFCT的相关性.结果 IMH患眼组、IMH患者对侧健眼、正常对照组的SFCT均值分别为(190.63±28.33)、(221.52±24.63)、(254.21±22.99) μm,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所有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FCT (F =4.08,P=0.032)、NCT1mm (F =3.97,P=0.041)、TCT1mm (F =4.21,P=0.034)、SCT1mm (F =4.03,P=0.027)、ICT1mm(F=4.57,P=0.046)].进一步行SNK检验,IMH患眼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CT (q =3.68,P=0.037)、NCT1mm (q =4.04,P=0.021)、TCT1mm(q=4.12,P=0.041)、SCT1mm(q=3.86,P=0.025),ICT1mm(q=4.21,P=0.029)].IMH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组仅SF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02,P =0.033).术前SFCT与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06,P=0.073;r=0.268,P=0.078).结论 IMH患者患眼的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提示脉络膜厚度变薄与IMH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而与患者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前角膜屈光状态与非球面性特征及相互关系分析

    作者:李亚东;郑广瑛;张萌;郑艳

    目的 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屈光状态及非球面性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40~90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4例(558只眼),记录术前角膜的曲率、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和Q值,从年龄、性别两方面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角膜屈光状态及非球面性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术前角膜曲率与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5,P=0.75),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3,P=0.56).角膜散光与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27,P=0.003),角膜散光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08,P=0.78).散光度数≥1.0D的占43.73% (244/558).随年龄增长,顺规性散光减少,逆规性散光增多,斜轴散光无明显变化.角膜Q值与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 =-0.021,P=0.75)、(r=0.014,P=0.78).角膜曲率、散光度数及Q值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曲率、散光度数及Q值间无相关性.随年龄增长,角膜散光增大,逆规性散光为主,约半数患者需术中矫正散光.

  • miR-204调控Bcl-2家族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机制研究

    作者:秦宇;赵江月;闵晓洁;李晶;刘佳;张劲松

    目的 探讨miR-204靶向调控Bcl-2家族的机制及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实验研究.于2014年10~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标本36例为实验组,选取新鲜人眼透明晶状体前囊膜标本12例为对照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04可能调控的Bcl-2家族关键基因;应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间miR-204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miR-204 mimic和inhihitor,分别上调和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iR-204的表达,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并检测预测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3种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到Bcl-2家族中bcl-2、mcl-1可能为miR-204的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miR-204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mcl-1的表达显著降低.miR-204 mimic转染组,miR-204的表达显著升高,bcl-2、mcl-1的表达显著降低;miR-204 in-hibitor转染组,miR-204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mcl-1的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04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呈高表达,miR-204可能通过靶向调控Bcl-2家族成员bcl-2、mcl-1的表达,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角色,miR-204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 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作者:王华;王涛;张风;左华欣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后联合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5 mg (0.05 ml)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眼压随访结果.结果 连续接诊的12例(13只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后择期行小梁切除术,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视力提高者5只眼(38.5%),视力未变者8只眼(61.5%),无视力下降者.术前眼压平均(44.65±15.09) mm Hg(范围22~65 mmHg),术后末次随访的眼压为(17±6.50) mm Hg(范围9~33 mmHg).手术成功的定义为不用药物眼压控制低于21 mmHg.局部用药眼压控制<21 mmHg定义为部分成功.组中病例完全成功9只眼,2只眼部分成功,2只眼失败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光凝术.2只眼术中出现前房少量出血,术后第3天积血全部吸收.病例中无浅前房或脉络膜脱离等发生.结论 雷珠单抗对于减少虹膜和房角的新生血管有效,小梁切除术中术后前房出血,术后滤过区瘢痕化等并发症少,术后半年随访成功率较高.

  • 婴儿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分析

    作者:李倩;李忠恩;傅特

    目的 探讨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压贴球镜矫正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46例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年龄6~1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工晶状体植入组(A组)和压贴球镜组(B组),随访1年,观察视力变化及术眼情况.结果 二组术后1年视力较术后1周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43.02,P<0.01,95%可信区间:0.302~0.332;tB=25.62,P<0.01,95%可信区间:0.158~0.186),二组术后1年与术后1周视力差值为0.317±0.023和0.172±0.019,A组较B组视力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31,P<0.01,95%可信区间:0.132~0.158).炎性反应重者A组10例(43.48%)、B组3例(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49);视轴区出现致密纤维增殖膜A组6例(26.09%)、B组7例(30.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7,P=0.743);二组均未见其它眼部并发症.结论 对6~18个月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未植入人工晶状体患者可用压贴球镜行屈光矫正.

  • 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建伟;朱益华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7例34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行以穹窿部为基底保留角膜缘部分结膜的球结膜切口,对照组行以角巩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切口,比较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优缺点.结果 术前两组眼压、年龄等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与自身术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相同时间点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视力、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浅前房的发生率及房角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以穹窿部为基底保留角膜缘部分结膜的球结膜切口具有操作较简单、手术野暴露好、组织损伤少及省时等优点,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VISX S4准分子机行Trans-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熊露;陈林;常征;邓一鹏;胡小龙;麦艺姗

    目的 探讨美国VISX S4准分子激光机行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行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的48例(84只眼),按等效球镜分为两组,低度近视组(<-3.0 D)、中度近视组(≥-3.0 D,≤-6.0 D),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手术前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等指标,分析结果.结果 术后1d、3d,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均有轻度不适症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d=0.759,P1d=0.454;t3d=0.567,P3d=0.575),术后第5d均无不适.两组术后1、3个月和术后半年裸眼视力与术前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低度=1.629,P低度=0.189;F中度=3.142,P中度=0.057),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低度=2.475,P低度=0.124;F中度=0.114,P中度=0.893).术后角膜地形图均无明显异常.术后角膜Haze中度近视组比低度近视组发生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1.445,P值=0.229).所有发生Haze的病例在控制眼压的情况下用激素冲击后,均明显消退,视力在0.8以上.结论 VIsx准分子激光机行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和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的,为表层手术提供多一种方式选择.

  • 下斜肌转位术对伴下斜肌功能亢进DVD患者疗效研究

    作者:陈霞琳;陈金卯;陶崇飞;魏艳飞

    目的 评价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偏斜的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22例(26只眼)行下斜肌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VD)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33cm及5 m垂直斜视度变化、下斜肌功能减弱情况以及单双眼下斜肌转位术后发生抑制上转综合征(AES)的情况.结果 (1) 22例患者术前33cm平均垂直斜视度(21.12±9.49) PD,术后(3.92±6.35) PD(t=9.026,P=0.000);术前5 m平均垂直斜视度(21.00±8.83) PD,术后(4.12±7.25) PD(t =8.819,P=0.000).(2)术前下斜肌亢进平均(3.04±0.79),术后平均(0.2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432,P=0.000).(3)双眼下斜肌转位4例中1例以及单眼下斜肌转位加对侧眼下斜肌切断7例中1例术后出现抑制上转综合征(AES),仅行单眼下斜肌转位11例中6例术后出现AES.结论 下斜肌转位术是治疗合并下斜肌亢进的DVD的有效手术方式,双眼下斜肌亢进的DVD可采取双侧下斜肌转位或者单侧下斜肌转位联合对侧下斜肌切断,单眼下斜肌亢进的DVD不建议首选下斜肌转位术.

  • 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作者:袁超峰;陈刚;马成霞;谭凤玲;苗青

    目的 探讨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2年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19例21只眼近绝对期青光眼的病史资料.对比手术前后患眼视力、眼压、视野等情况;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7~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视力19只眼(90.48%)提高,2只眼(9.52%)未提高;术后6个月复查眼压17只眼(80.95%)眼压正常,3只眼(14.29%)低于正常,1只限(4.96%)高于正常.手术后视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近绝对期青光眼,甚至是无光感的青光眼积极施行小梁切除术,可恢复患眼的部分视功能.

  •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特征治疗分析

    作者:张军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裂孔部位,手术方式的选择,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36例36只眼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常规检查其裂孔部位,后囊膜以及眼底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情况.根据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以及裂孔大小,是否找到裂孔以及裂孔部位决定常规外路手术或者玻璃体切除的内路手术.结果 一次手术复位28只眼;2次8只眼;外路手术24只眼,1次成功复位18只眼,其余6只眼经2次内路手术成功复位.内路手术12只眼,1次成功8只眼,2次4只眼.总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裂孔位置以及眼底增殖情况而定,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瞳孔不易散大,后囊膜增生,人工晶状体反光及像差使周边眼底检查非常困难,裂孔发现率低,发展迅速,易发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易致严重PVR,治疗棘手等特点.一旦发现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选择及时合适的手术方式施行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12例分析

    作者:曾爱兰;罗兴中

    目的 探讨对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对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及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12例(12只眼)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内皮炎的患者进行分类,根据病情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局部或同时合并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及降眼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人均获得较好疗效,随访3~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可能与手术导致自身免疫和病毒感染有关,使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抗病毒治疗及对症降眼压处理,可以获得良好地治疗效果.

  • Pentacam测量LASIK术后角膜厚度与眼压分析

    作者:吴芳芳;贾洪强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中央角膜厚度(CCT)、与修正眼压的关系.方法 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沧州眼科医院行LASIK术前89只眼及术后1、6、12个月中,采用非接触压平式眼压计(NIDEK MODEL NT-2000)测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用Pentacam测量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CCT及用Kohihaas公式修正术后眼压.Pentacam对LASIK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眼压及LASIK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CCT重复测量统计分析.结果 CCT与眼压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72.P <0.01).LASIK术后CCT平均减少80.56μm,眼压平均下降5.61 mmHg.术后6个月CCT轻度增加、眼压相应增高,12个月后CCT则无变化.结论 LASIK术后CCT变薄,眼压相应降低.

  • 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分析

    作者:姜皓;梁丽;刘鹏飞;刘华;徐斌;梅云腾;廖奇志

    目的 探讨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随机抽取行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25例(25只眼),利用OCT测量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时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 mm区域、3 mm区域及5 mm区域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9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结果 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时黄斑区视网膜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折叠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对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小,是安全有效地治疗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方法.

  • 双探针泪道硅胶引流管在泪小管吻合术中应用

    作者:姜春辉;郭宣妮

    目的 观察泪小管吻合术中应用硬膜外管与双探针泪道硅胶引流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咸阳市中心医院眼科外伤致泪小管断裂56例(56只眼),年龄17~56岁,平均34岁,均为男性,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其中应用硬膜外管组30例(30只眼),应用双探针泪道硅胶引流管组26例(26只眼).术后随访6~18月(平均7.9月).结果 硬膜外管组治愈17例,脱管10例,泪小点劈裂10例,治愈率56.7% (17/30).双探针泪道硅胶引流管组治愈20例,脱管1例,泪小点劈裂1例,治愈率76.9% (20/26).结论 1期泪小管吻合术中应用双探针泪道硅胶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不影响患者美观及生活,依从性好.

  • 视神经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吕建美;宋国祥;何彦津

    目的 分析视神经胶质瘤的CT、MRI及超声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神经胶质瘤30例,其中CT检查30例,MRI检查20例,超声检查30例.结果 CT表现为视神经肿大,其中椭圆形12例,梭形12例,类圆形3例,坛状2例,串珠状1例.局限于眶内段10例,眶内段且累及视神经管20例.边界清28例,边界不甚清楚2例.密度较均匀25例,内部有低密区5例.增强扫描6例,肿瘤呈轻到中等强化,可辨认出颅内蔓延1例.MRI T1WI与脑实质相比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5例增强可见颅内蔓延.B型超声病变呈中等回声15例,弱回声12例,缺乏内回声3例.视乳头向前突起9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6例,4例病变内见少量血流信号,2例未见血流信号.结论 CT、MRI及超声检查对于视神经胶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地辅助意义,但各有优缺点,其中MRI对视神经胶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优于CT及超声.

  • 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泪囊瘘疗效观察

    作者:石璐;熊贞燕

    目的 观察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联合皮肤瘘道切除术治疗泪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泪囊瘘患者52例(52只眼),均为女性,年龄35~85岁,局麻下行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联合皮肤瘘道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1~48月.结果 术后52例患者溢泪、溢脓症状完全缓解,随访l~6月,52例冲洗通畅,流泪、溢脓症状消失,总有效率100%.随访12~24月52例中18例出现溢泪症状,经过探通、激光处理症状消失,2例经过处理后症状未能消失,改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总有效率96.2%.经36~48月随访(包括电话随访)52例中失访17例,余35例中10例出现溢泪症状,经过探通、激光处理症状消失,3例溢泪、溢脓,无法缓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症状消失,总有效率91.4%.结论 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为泪囊瘘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疗效观察

    作者:唐晓蕾;王晓莉;赵媛;曾涛;夏敏;邱丹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间14例(25只眼)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18~42岁,平均26.7岁.所有患者接受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并在裂隙灯下检查拱高和轴向移位等.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3个月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前等效球镜为-7.00~-22.0D,平均-(12.52±2.50)D,术后等效球镜为-0.25~-0.75 D,平均-(0.54±0.11)D,术后屈光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由术前-(1.83±1.12)D下降至术后-(0.55±0.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拱高偏大者,1只眼拱高偏低.术后93.75% (15/16)的TICL患者轴向偏转<10°.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可以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为高度近视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但其长期稳定性及远期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 Goldenhar综合征一例

    作者:胡佩宏;黄歆;裴重刚;周荃;刘新华

    患儿男性,1岁零7个月.因“发现右眼球新生物1年余”于2014年6月12日收入我科.患儿家长代诉患儿自出生后即被发现右眼球表面见黄白色新生物,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无眼红等症状,左眼未见明显异常,伴有双侧外耳畸形,既往无全身疾患.患儿系第二胎,足月剖宫产,生后无紫绀及吸氧史,其母亲孕期无服药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遗传史,父母非近亲婚配.

    关键词:
  • 飞秒激光角膜内皮移植并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例

    作者:李彬;张苗苗;张玉光;王晶

    患者女,75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伴反复异物感1年”于2013年10月11日于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矫正视力0.2,左眼矫正视力0.25.右眼上方角膜透明,瞳孔区下方3 mm×3 mm区域内白色混浊,见角膜上皮大疱,对应角膜基质层水肿,后弹力层皱摺,未见KP.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存在.双眼晶状体混浊,后节不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右眼450个/mm2,左眼l 349个/mm2.入院诊断: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右);②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右);③老年性白内障(双)(图1).为提高视力,须手术治疗.因为洽有新鲜角膜材料,遂于2013年10月11日收入院当日即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角膜内皮移植术.

    关键词:
  • 先天性无虹膜一家系

    作者:张丽军;谢媛;胡晓蓉;荆霄云;张永涛;葛向红

    先证者女,26岁.自幼畏光、流泪、双眼视物不清,加重一年,于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既往史:一年前生育后,右眼视力障碍明显加重,不伴有眼部其它不适症状.个人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第一胎足月顺产.家族史:母亲、妹妹、其儿子均患本病.查体:智力正常,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肺癌视神经转移一例

    作者:李寿庆;李晓明;魏世辉;王琳;王继兵

    患者男,49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左眼球转动痛2个月”就诊.2013年11月起无明显诱因突然左眼视物模糊,视物发暗,伴左眼球转动痛,无头痛、眼胀感,无恶心呕吐、畏光流泪,无虹视,就诊于当地眼科,当时查左眼视力光感,右眼1.0,经VEP检查及眼底检查,诊断“左眼球后视神经炎”,给予静脉静滴地塞米松15 mg,1次/d,连续9d,患者视力由光感提高至矫正视力0.25.

    关键词: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致皮肤过敏一例

    作者:林琳;苏九妹;高军;刘金茹

    患者女,46岁.因左眼视物模糊10 d,于2014年5月18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无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双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左眼视盘正常,血管走形正常,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反光不清.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科B超检查双眼玻璃体混浊.考虑左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于5月20日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造影前血压为90/50 mmgH,在左手腕部做荧光素钠皮试,皮丘直径大小约为8 mm观察30 min后,未见不良反应,行常规造影检查.

    关键词: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青光眼中研究进展

    作者:黄歆;卲毅;裴重刚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逐渐丢失伴视神经变性为特征的神经眼科病变.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技术,近年来被运用于青光眼的视神经、视通路及视觉中枢损伤的研究中.较多研究表明fMRI可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文中就此对其进行综述.

  • 病毒转染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进展

    作者:王昕;张妍;张天资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导致视网膜退行性变的疾病,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重组腺病毒载体已应用于先天性视网膜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RP的基因治疗方面已经获得了成功.这项基因治疗策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动物模型中,以期寻找新的临床应用突破口.尽管如此,对于RP不同类型的突变基因、发病机制和这一新型治疗策略存在的一些潜在不良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筛板青光眼性病理及跨筛板压力差在视神经损害中研究进展

    作者:肖春婷;吴瑜瑜

    筛板(lamina cribrosa,LC)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原发部位,在高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作用下筛板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列的青光眼性病理改变.跨筛板压力差(trans-lamina cribrosa pressure,TLCP)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低脑脊液压力(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CSF-P)和高眼压共同参与了这个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对筛板的结构和筛板细胞外基质重构以及生物力学改变做了许多的研究.近年来,低颅压所致跨筛板的压力差增大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研究的一大热点.文中将对筛板的青光眼性病理改变和跨筛板压力差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中的作用之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眼眶淋巴瘤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分型免疫组化的进展

    作者:王姝伊;吴群

    眼眶淋巴瘤是一种结外恶性淋巴瘤,可原发于眼眶,也可为系统淋巴瘤在眼眶的局部表现,即继发性淋巴瘤.原发性淋巴瘤较为少见,多数为继发性.继发性眼眶淋巴瘤合并其他部位淋巴瘤,主要累及眼眶前部的眼前、泪腺区.眼眶淋巴瘤临床上表现为眼睑肿胀等症状,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少见,结膜受累的患者具有特征的鱼肉样外观.近年来关于眼眶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报道不断增多,影像学诊断获得关注,但仍难以区别肿瘤良恶性质,易误诊漏诊,后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文中就眼眶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病理分型、免疫组化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 胡黄连苷Ⅱ在脂多糖诱导大鼠葡萄膜炎模型中抗炎作用

    作者:曲景灏;张绍丹;孙曹毓;张晓宇;何静娜;李若溪

    目的 评价胡黄连苷Ⅱ在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模型中是否具有抗炎作用.方法 对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采用36只体重200~250 g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用编号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其中两组分别给予10 mg/kg、20 mg/kg胡黄连苷Ⅱ鼠尾静脉注射两次;另外两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中两个给药组及一个生理盐水组第二次鼠尾静脉给药或注射生理盐水后半小时单侧足底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LPS足底注射后24 h对各组大鼠行裂隙灯前节照相,观察炎症变化并且评分,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30 gauge针行前房穿刺收集15~20μl房水,进行房水细胞计数及房水蛋白浓度测定,用SPSS 13.0分析比较各组大鼠房水细胞计数、蛋白浓度之间的差别.后取出大鼠眼球,去核,留眼前节,OCT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及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结果 通过裂隙灯前节照相可以看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出现明显KP,房水闪辉,虹膜血管扩张迂曲,瞳孔缩小,瞳孔膜闭等葡萄膜炎体征,而Picroside-Ⅱ20mg +LPS组和Picroside-Ⅱ10 mg+LPS组上述体征明显减轻,炎症反应不明显.细胞计数结果发现Picroside-Ⅱ10 mg+LPS组房水细胞少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roside-Ⅱ20 mg+LPS组房水细胞与LPS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浓度测定结果显示Picroside-Ⅱ10 mg+LPS组蛋白浓度低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roside-Ⅱ20 mg+LPS组房水细胞与LPS组相比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胡黄连苷Ⅱ在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

  • 内皮抑素影响视网膜新生血管中Flk-1表达实验研究

    作者:王平;刘育霞

    目的 观察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中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实验周期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通过缺氧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48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内皮抑素(ES)治疗组及生理盐水(NS)对照组.ES治疗组出氧箱后12、36、72 h玻璃体腔内注射ES lμl,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NS 1 μl,并设正常对照组24只.RT-PCR定量检测Flk-1在3组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 (1)正常大鼠视网膜未见Flk-1表达,缺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后视网膜内Flk-1表达明显增强,NS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ES治疗组Flk-1表达被显著抑制,与N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缺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后视网膜内Flk-1表达明显增强.(2) ES可有效抑制Flk-1的表达,从而阻断VEGF信号传导途径.

  • 上海市金山区≥50岁者翼状胬肉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崔心瀚;徐建江;乐琦骅;项俊;李一敏;葛玲;赵蓉;周晓东

    目的 调查上海市金山区农村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翼状胬肉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法.在2010年6~8月,对上海市金山区4个村1976名≥50岁农村人口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详细的眼科检查.对翼状胬肉进行诊断后,计算其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4个调查地共计检录1 506名≥50岁翼状胬肉患者,总受检率为76.21%(1 506/1 976).在所有受检对象中,发现翼状胬肉患者341例,患病率为22.64% (341/1 506).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可知,户外工作年限(OR=1.013,P=0.002)、泪膜破裂时间(OR=0.736,P=0.026)、文化程度(0R=0.793,P=0.05)是翼状胬肉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农村人口翼状胬肉患病率高.长期户外工作时间是影响翼状胬肉病情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泪膜破裂时间的缩短、教育水平的低下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