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眼眶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汪东;张虹;宋国祥

    目的 通过分析眼眶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B超、CDI、CT、MRI等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对于眼眶淋巴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56只眼眼眶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眶淋巴瘤可累及眼眶内不同区域,大部分眼眶淋巴瘤表现为眶区肿物,眼球运动受限,部分表现为眼睑、结膜水肿及眼球突出等.53例(56只眼)行B超探查,42只眼显示为形状不规则,42只眼内回声少,31只眼内回声不均匀,11只眼显示眼球受压变形.40例(43只眼)行CDI探查,19只眼显示病变内血流信号丰富,14只眼仅见少许血流信号.49例(52只眼)行cT扫描,41只眼显示病变形状不规则,34只眼显示病变边界清楚,29只眼内密度均匀,25只眼显示病变与眼球呈"铸造样",3只眼可见骨破坏.15例(15只眼)行MRI检查,11只眼显示为T1WI中等信号强度,T2WI中等偏高信号强度,6只眼行强化MRI检查均可被中度强化.结论 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对于眼眶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玻璃体腔注射曲氨奈德与Bevacizumab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比较

    作者:钱彤;黎晓新;梁建宏;尹虹;齐慧君

    目的 比较玻璃体腔注射曲氨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NI-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共47例经眼科常规检查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NI-CME患者的47只眼纳入观察.患者被分成两组进行玻璃体腔注射TA(4mg/0.1m1)或Bevacizumab(1.25rag/0.05m1)治疗.TA组28例,注射次数1~2次,随诊时间(5.98 4±4.35)月.Bevacizumab组19例,注射次数1-3次,随诊时间(3.20±2.92)月.两组在术前年龄、病程、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两组间以及各组内部的BCVA、CMT的改变.结果 两组间视力在4周(t=0.141,P=0.889)、8周(1=-1.637,p=0.127)、12周(t=-0.479,P=0.650)时均无统计学意义;CMT在4周(t=0.479,P=0.650)、8周(t=0.743,P=0.478)、12周(t=-1.979,P=0.083)时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眼压明显升高仅见于TA组.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或Bevacizumab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短期内均能明显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此结果还需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薛文娟;宋旭东;闫岩;杨文利;钱进

    目的 比较囊袋内张力环(CTR)植入术和人工晶状体(IOL)巩膜缝合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就诊的27例(45只眼)年龄3~50岁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TR植入并二期CTR固定术(24只眼)与IOL巩膜缝合固定术(21只眼)治疗,术后观察视力、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等指标,术后3个月行前节OCT及晶状体后照法测量IOL的倾斜及偏心值,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CTR组为0.75,IOL固定组为0.54;散光度数CTR固定后为1.47D,IOL固定组为2.35D;CTR固定后IOL倾斜为5.48°,IOL固定组IOL倾斜为7.37°;两组术后BCVA、散光、IOL倾斜度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R固定后IOL偏心为1.09mm,IOL固定组IOL偏心为0.8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L固定组4只眼IOL夹持.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内CTR和IOL植入、二期CTR巩膜缝合固定术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更好选择.

  •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不良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徐静娴;于佳明;张劲松

    目的 调查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低于0.1的发生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120只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视力低于0.1和大于等于0.1两群间,对可能影响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37只眼(31%)术后视力低于0.1.根据单变量分析,术后视力不良与术前黄斑脱离、眼内填充物填充、术后高眼压及术前未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根据多变量分析,术后视力不良与术前黄斑脱离及术后高眼压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低于0.1与术前黄斑脱离及术后高眼压密切相关.

  • 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治疗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静;马志中;胡运韬;韩亮;王常观;冯学峰;罗丽莎

    目的 探讨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术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采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切除联合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手术方法.手术前后行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多焦视网膜电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移植术后随访6个月时,25例(83.33%)患者视力获得提高,2例(6.66%)患者视力不变,3例(10%)患者视力下降;所有患者黄斑区RPE植片平铺在位,未见CNV复发.结论 自体带Bruch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移植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近期疗效确切,是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 SD-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黄丽娜;申晓丽;樊宁;成洪波

    目的 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SpectralDomain 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检测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可重复性结果.方法 同一操作者应用SD-OCT的6mx6m3D视乳头200X200扫描模式(包括200次B扫描和200次A扫描)对36例(43只眼)正常人进行视乳头环形扫描,测量全周平均厚度、4个象限和12钟点位的RNFL厚度值,采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类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mcient,ICC)来计算.结果 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ICC和CV值范围分别为0.853~0.991,1.4%~5.8%.其中,上方象限的ICC值高为0.991.鼻侧象限的ICC值低为0.853,全周平均厚度的CV低为1.4%,3钟点位的CV高为5.8%.ICC值分别是上方>平均>颞侧>下方>鼻侧.与其相对应的12钟点位,11点、12点和1点的ICC值分别为0.974、0.988、0.964,2点、3点、4点的ICC值分别为0.940、0.853、0.907,5点、6点、7点的ICC值分别为0.933、0.959、0.980,8点、9点、10点的ICC值分别为0.965、0.924、0.966.结论 SD-OCT检测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可重复性几乎一致,在检测青光眼的早期进展方面更有用.

  • 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结膜下分离注射干扰素α-2b疗效观察

    作者:潘伟华;余新平;陈圆圆

    目的 评价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27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发生的功能不良性滤过泡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结膜下注射,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采用Van Buskirk裂隙灯显微镜分型法和Leung前节-OCT检查法相结合评估滤过泡治疗前后的形态和功能.结果 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发生时间为术后(51.04±23.09)d(19~89d).治疗前患眼眼压为(22.77±8.65)mmHg(10~45mmHg)),随访终点眼压为(16.68±3.37)mmHg(7.70~2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的完全成功率为66.67%(18只眼),条件成功率为25.93%为(7只眼),总有效率为92.6%.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滤过泡区结膜下出血(37%)和结膜破裂(22.22%),治疗后无明显远期并发症.结论 针刺分离联合滤过区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是治疗功能不良性滤过泡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AS-OCT能客观、及时评估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 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佳;吴雅臻;杨丽;张丽红

    目的 探讨特发性及继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4月于眼科进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前膜剥除术的36例患者38只眼,其中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继发性13只眼,分别对其眼部情况、OCT检查、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OCT显示36例38只眼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36例38只眼术后随访矫正佳视力提高2行者27只眼,占71.1%;特发性黄斑前膜25只眼比继发性黄斑前膜13只眼术后随访视力提高明显.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OCT)检查对于黄斑前膜诊断、术后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玻璃体切割手术剥除黄斑前膜对达到手术指征的黄斑前膜患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中心凹显微结构及视力变化

    作者:禹海;高明宏;夏国英;王颖

    目的 应用高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察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前后黄斑中心凹的显微结构变化,评估其对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2例一次性手术成功的累积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术前及术后1月,3月应用SD-OCT观察中心凹显微结构变化,测量黄斑脱离高度及外核层(ONL)厚度.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月13例(59%)有黄斑下积液.发病年龄、术前ONL厚度与术后BCVA不相关,而病程、术前视力、黄斑脱离高度、脱离范围、术后ONL厚度及术后有无黄斑积液均与术后BCVA显著相关(P=0.046,0.0001.0.0007,0.036.0.01 1.0.002).术后有黄斑积液眼与无黄斑积液眼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P

  • 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梦平;周才喜;段娜;梁勇

    目的 探讨用改良的放液、玻璃体腔注气、冷凝、加压(drain-air-cryotherapy-explants,DACE)的手术方式治疗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bullous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BRR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BRRD首次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患者共38例38只眼.实验组22例22只眼采用改良DACE方式:采用先放液,玻璃体腔注气,再定位冷凝,加压或联合环扎的手术步骤.注气采用玻璃体切割仪注气装置.对照组16例16只眼行常规步骤巩膜扣带术(scleralbucking,SB):采用先定位冷凝,再放液加压或联合环扎的步骤.随访3-6个月,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s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率及终复位率,实验组90.9%(20/22)和100.0%(22/22),对照组87.5%(14/16)和93.8%(1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及P=0.421);定位裂孔准确率实验组95.5%(21/22),对照组62.5%(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术后佳矫正视力提高率实验组77.3%(17/22).对照组56.3%(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术后并发症,新裂孔形成及白内障见于实验组,视网膜皱褶及PVR形成进展见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DACE手术方式是治疗上方BRRD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成功率和较少的并发症.具有术中眼压相对稳定,定位裂孔准确,冷凝精确等特点.

  • 2型糖尿病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状态分析

    作者:卢迪;金龙山;李文吉;崔仁哲;孟欢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状态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干眼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型DM患者35例(35只眼)为实验组、正常人25名(25只眼)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染色(FL)检查,采用印迹细胞法获得结膜上皮细胞,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技术(FCM)定量检测细胞凋亡;并用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2型DM组BUT、SIt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2型DM组FL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2型DM组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TGF-β1和NF-κ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2型DM组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2型DM组BUT、SIt值与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2型DM组FL与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及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 结论2型DM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明显增强,这可能是2型DM患者易患干眼的重要原因之一.

  • 影响巩膜扣带术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因素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文芳;吴强;宋蓓雯;杜新华;陈颖

    目的 探讨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疗效以及影响视网膜解剖复位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sB的RRD患者72例(72只眼).术后随访6-30月,平均(13.96±8.28)月,观察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并发症.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影响视网膜解剖复位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眼底镜和B超检测下视网膜首次复位率为90.28%,终复位率为97.22%;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下的视网膜首次复位率为59.72%,终复位率为77.78%.术后BCVAI>0.3者为62.5%.C1级PVR和多发性裂孔对视网膜复位率有显著影响(P=0.0183、0.0181 ).术前视力、黄斑脱离与否、黄斑脱离时间及PVR的程度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35、0.0124、0.0325、0.0357). 术后出现葡萄膜炎占13.89%,视物变形占9.72%,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us retinopathy,PVR)进展占6.94%,黄斑皱褶占6.94%,高眼压占4.17%,复视占2.78%.术后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屈光度和散光度的变化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0001、0.0005、0.0018).结论 SB治疗RRD有良好的疗效,但C1级PVR和多发性裂孔会显著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术前视力、黄斑脱离状态和脱离时间及PVR的程度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同时,该手术可导致术后前房深度变浅、眼轴延长、屈光度和散光度向负值偏移.

  •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VEGF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清云;李加青;袁玲;李涛;李建桥;胡旭颋;唐仕波

    目的 研究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on Retinopathy)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明确其对发病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就诊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患者4例8只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v,PDR)9名患者10只眼,在行玻璃体腔注入Bevcizumab(1.5mg)治疗前分别抽取100μl前房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例10只眼,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分别抽取lOOμl前房水,所有房水样本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VEGF浓度.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三组患者术前房水中VEGF浓度进行分析,用Mann-Whitney U分别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与PDR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均显著高于白内障患者房水中VEGF水平.结论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显著升高,VEGF可能是引起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

  • 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作者:王升;陈小瑾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15例15只眼,对患者手术前、术后视力、黄斑裂孔地愈合情况进行检查随访.结果 本组15例15只眼均成功的剥离内界膜,随访6个月.黄斑裂孔完全愈合13只眼,2例裂孔直径缩小,裂孔封闭的成功率86.66%,视力提高率89.33%,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能有效的封闭特发性黄斑裂孔,提高视力.

  • 阿托品联合双焦镜控制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疗效分析

    作者:陈梅;王丽纯

    目的 探讨长期滴用1%阿托品凝胶并联合应用双焦镜对治疗青少年轻中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于眼科门诊就诊的62例轻中度近视患者,将其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1%阿托品凝胶每晚睡前一次滴眼,连续使用一年,同时联合应用双焦镜;对照组则根据视力和症状给予常规验光配镜,局部及全身均不使用任何药物.所有患者在受试前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作为基线标准,一年试验结束后检查视力、屈光度(散瞳验光)、眼轴、眼压及角膜曲率,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视力下降率为36.84%,而对照组为80%,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起始时治疗组的屈光度(SEQ)为(-2.18±1.05)D,对照组为(-2.12±1.33)D,1 年后治疗组的屈光度平均改变(+0.06±0.79)D,而对照组为(-1.19±1.48)D,对照组屈光度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1年后眼轴平均增长(0.09±0.19)mm,对照组眼轴增长(0.70±0.63)mm,治疗组眼轴较起始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明显增长.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眼压升高.两组间角膜曲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无人中途退出,治疗组42例中有5例(11.9%)因畏光及过敏性结膜炎而退出试验.结论 阿托品联合双焦镜能够有效控制并延缓近视发展,长期使用1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该治疗.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角膜内皮细胞变化

    作者:苏龙;张红;王铁成;漆晨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 显微玻璃体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创伤性视网膜裂孔疗效观察

    作者:李军;由新英

    目的 目的 观察现代显微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48只眼)眼内异物.包括磁性异物28例,非磁性异物20例,常规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内路摘除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8例(48只眼)均摘出异物,视力改善或不变者44例(91.67%),视网膜脱离复位47例(97.92%o结论显微玻璃体手术是治疗斤段眼内异物及其相应开发症的有效方法.

  • 多灶性脉络膜炎的临床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金庆新;王春梅;王雁;王红

    目的 探讨多灶性脉络膜炎(MC)的临床表现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点.方法 收集6例MC患者12只眼,对其临床表现和FF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6例12只眼均表现为眼底后极部和周边部多灶性脉络膜病变.FFA显示病灶区早期呈弱荧光.活动性病灶晚期有荧光渗漏,非活动性病灶呈透见荧光和(或)荧光染色.结论 MC相对少见,容易误诊.FFA可清晰地显示病灶,有助于确诊并指导治疗.

  • 多灶性脉络膜炎临床前期眼底血管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刘志强;杨荣;闫素霞;周才喜;苑志峰;张胜娟

    目的 探讨临床前期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M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确诊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FFA和ICGA对比分析.结果 10例患者17只眼中只有一例MC复发患者双眼后极部发现3~5个边界清楚的萎缩灶,其余15只眼眼底均未发现异常,3例患者玻璃体发现轻度的炎症细胞存在,17只眼FFA未发现活动期炎症病灶的存在;ICGA早期及中期无异常改变,而后期在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则出现圆形或椭圆形低荧光斑,成簇状分布,有的融合在一起.结论 临床前期的多灶性脉络膜炎眼底及FFA无明显改变,易误诊为其他疾病,ICGA有助于确诊,为指导治疗、挽救患者的视力以及缩短患者的病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强化后像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488例观察

    作者:郑树锋;李武军

    目的 探讨强化后像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弱视的488例598只眼门诊儿童患者,按不同原因引起的弱视,分别给予以强化后像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弱视的年龄、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弱视的性质以及弱视治疗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强化后 像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1-2年,488例598只眼:基本治愈378只眼,有效170只眼,无效50只眼.弱视治疗的总有效率91.64%,其中治愈率63.21%,进步28.43,无效8.36%,3~6岁年龄组、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中心性注视治疗治愈率高,治疗时间坚持越长治疗效果越好.结论 弱视的疗效与患儿的年龄、弱视的类型、弱视的性质、弱视的程度及弱视的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强化后像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倍频Nd:YAG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作者:王宗华;李秋平;黄秋闽;李耀宇

    目的 评价倍频Nd:YAG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rematurity,ROP)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时机和模式.结果 对39例76只眼ROP患儿经倍频Nd:YAG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后,71只眼病变完全退化,总治愈率93.42%.Ⅰ区病变的出生体重(1232±325)g出生胎龄(28.79±1.93)周与Ⅱ区病变(1333±264)g,(29.47±2.11)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区病变的治疗时矫正胎龄(34.29±1.44)周明显小于Ⅱ区病变(36.00±2.03)周(P<0.05);Ⅰ区病变的激光斑数(1618±607)明显多于Ⅱ区病变(813±470)(P<0.05).结论 倍频Nd:YAG间接检眼镜激光治疗ROP早期病变是安全有效的.Ⅰ区腐变患儿阈值病变出现早,进展快,预后差.

  •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卢苇;林明;范先群

    目的 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40例71只眼,采用改良的两侧不断蒂的扇形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治,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缘弧度、重睑形成及倒睫、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观察6~18个月,平均11.6个月.术后过矫6只眼(8.5%),欠矫2只眼(2.8%).其余患者睑裂对称,上睑弧度自然,重睑形成好.3个月后无回退、复发.术后并发症包括结膜脱垂2只眼(2.8%).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加压包扎,结膜脱垂消失;内翻倒睫1只眼(1.4%).上睑内侧1/3灰线处缝牵引缝线牵引后矫正内翻倒睫.结论 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疗效满意,效果持久稳定、安全可靠.

  • 非球面切削LASEK和LASIK治疗不同厚度角膜的高度近视

    作者:朱云喜;金敏;王小园;高宗银;杨为中;朱远军

    目的 探讨角膜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与角膜波前像差联合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分别治疗角膜薄(<500μm)和角膜厚(>500μm)的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角膜厚度薄的高度近视患者行LASEK治疗25例(42只眼),角膜厚的高度近视患者38例(65只眼),比较术前视力、年龄、角膜厚度、切削厚度、剩余角膜厚度、等效球镜度、球差、慧差、总阶像差,术后2周,4周,3月,6月的视力,比较术后6月两组视力、等效球镜度、球差、慧差、总阶像差、HAZE等级.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6月内的视力,术后6月的等效球镜度、球差、慧差、总阶像差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高度近视具有相同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且两组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结论 非球面切削的LASEK治疗角膜薄的高度近视与非球面切削的LASIK治疗角膜厚的高度近视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

  • 角膜丝状真菌感染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分析

    作者:张菁;郑曰忠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角膜丝状真菌感染的菌属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采集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变角膜标本170份,分别进行真菌茁陵涂片镜检和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培养阳性者应用真菌微量药敏板分析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在170份角膜病变标本中,直接涂片镜检阳性98份,阳性率为57.6%.丝状真菌培养阳性118株,阳性率为69.4%;涂片镜检和真菌分离培养的一致性为84.7%.其中镰刀菌属占69.5%,曲霉菌属占24.6%.镰刀菌属对伏立康唑为敏感(97.6%),其次为两性霉素B(84.2%).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不敏感.曲霉菌属对伏立康唑敏感(96.6%),其次为特比萘芬(93.1%)和两性霉素B(86.2%),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不敏感.结论 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是眼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真菌.绝大多数菌株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特比萘芬敏感,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耐药性较高.

  • 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二例

    作者:邸新;姚涛;冯作精;何伟

    2009年1月,我院连续收治斑块状角膜营养不良的患者2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3只眼施行了改良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现报告如下.例1女,28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5年,于2009年1月6日就诊于我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性眼病史.

  • 出血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一例

    作者:华瑞;柳力敏;胡悦东;张慧;万超;刘宁宁;陈蕾

    患者女,50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半年,2009年8月来我院门诊.患者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无眼红、眼痛,未经诊治;现症状加重来我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05,光定位确,矫正不应.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及房闪(一),前房常深,瞳孔正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及玻璃体轻度混浊.

  • 卵黄样黄斑变性长期随访一例

    作者:陈文丹;郜忠海;林宝仁

    患者女,19岁.于2001年4月14日以"右眼视力突然下降4天"为主诉,就诊于我科门诊,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及全身病史,遗传性家族史不详.眼部检查:VOD 0.04(不能矫正),VOS 1.0,双眼前段未见异常,眼球无压痛及转动痛,右眼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

  • 18F-FDG-PET/CT在眼部肿瘤显像

    作者:张洁;何彦津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PET/CT)是当今影像学领域新的技术之一,代表了现代核医学影像技术的高水平.PET/CT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PET/CT比单独的PET和CT能够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1-3].PET/CT技术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在肿瘤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3个方面的诊断.现将其在眼部肿瘤中的显像报道如下.

  • 翼状胬肉术后角膜鳞状上皮癌一例

    作者:张晓萍;蒋蓉芳

    患者男.60岁.于2009年9月11日以"有眼角膜缘肿物致视力障碍半年余"就诊于我院.患者i年前因右眼颞侧翼状胬肉在当地医院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半年后自胬肉切除部位生长桑椹状新生物致视力逐渐下降.

  •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例

    作者:赵平;赵光明;矫正祥;倪宝玲

    患者男,66岁.以"左眼视物不清伴胀痛反复发作2个月加重2d"于2009年9月入院.患者2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左眼视物不清伴胀痛,偶有虹视,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自然缓解.近2d以来左眼明显视物不清伴眼痛头痛,无缓解来诊.否认外伤史.门诊以"双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发作期,右眼临床前期,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初发期)"为诊断收入院,拟行左眼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 Stargardt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武勤;叶波

    Stargardt病(STGD)是一种黄斑营养不良性遗传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发病,尚无有效治疗法.近年来,对STGD致病基因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现已发现4个染色体区段与本病相关,并将本病的致病基因已被克隆,通过体外表达研究相关蛋白突变体的性质.对于ABCR基因、Rim蛋白(RmP)、RDS基因、ELOVL4基因致病基因的结构、突变功能、蛋白突变体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已有了新的进展作一综述.

  • 关于视神经脊髓炎的认识和争论

    作者:周剑;韦企平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特发性、严重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侵犯视神经和脊髓.长期以来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临床亚型,目前已经从临床、放射、病理特性以及免疫学等方面认识到,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区别.NMO-lgG的发现使得对视神经脊髓炎有更深认识.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作者:曲来强;张文芳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为其特异受体.当损伤的组织局部为低氧环境,激活对缺氧敏感的趋化因子SDF-1,并形成适合干细胞存在及生长的微环境,通过SDF-1促进CXCR4阳性的干细胞黏附、迁移和归巢到缺氧部位,参与血管形成.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类视网膜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和作用机制亟待进一步认识,SDF-1作为一种新近发现的CXC类趋化蛋白和缺氧诱导敏感因子,在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意义.对SDF-1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 溴氯哌喹酮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窦宏亮;梁歌;孟晓丽;姜严明;魏琳

    目的 观察溴氯哌喹酮(Halofuginone)对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BSS液配制500 μg/ml和1000 μg/ml的溴氯哌喹酮眼液和每公斤饲料含5mg溴氯哌喹酮(5mg/kg)的鼠颗粒饲料,制作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缓释颗粒.在7~9周龄的C57B1/6小鼠角膜板层隧道内植入bFGF缓释颗粒诱发角膜新生血管,分组滴溴氯哌喹酮眼液和自由进食溴氯哌喹酮饲料,裂隙灯下测量角膜新生血管长度和计算血管网面积,对比分析各时间点组间血管长度和面积.结果 角膜和前房无明显炎症反应.3d时从扩张增粗的角膜缘血管长出新生血管芽,5~7d长到颗粒处,血管网呈扇形.10d后新生血管开始消退,垂直走行的血管消退的慢.食物组抑制新生血管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d时血管长度和面积也明显小于眼药组,7d、10d眼药组血管长度和面积小于对照组,未显示与眼药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结论 溴氯哌喹酮能抑制鼠角膜新生血管,于抑制I型胶元合成和沉积、MMP-2的表达、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的增殖有关,口服优于滴眼液.

  • 江西近视手术人群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调查分析

    作者:古学军;易敬林;游玉荣;许小毛

    目的 调查江西近视激光手术人群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特征,并分析Q值与其他参数如屈光度、角膜平均曲率、角膜散光、像差、年龄等凶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Orhscan- Ⅱ角膜 地形图仪(Bausch & Lomb)K&Q计算软件获得411例近视患者822只眼角膜6mm分析区域的Q值和K值,使用Zywave波前像差仪获取完全的像差分布图像.按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188例376只眼)和女性组(223例446只眼).按照近视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高度三组.按年龄分为Ⅰ组(17~25岁)、Ⅱ组(26~34岁)、Ⅲ组(35~44岁)三组.并对性别间、不同程度近视、不同年龄组间Q值的差别,总体Q值的分布及与其他参数如屈光度、角膜平均曲率、角膜散光、像差、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1例822只近视眼角膜Q值呈正态分布,总体Q值平均为-0.148±0.120,男性为-0.130±0.128,女性为-0.163±0.110,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1).不同程度近视组间角膜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34,r=0.239,P>0.05),Q值与近视屈光不正度数间无明显相关;不同年龄组间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7,P<0.05),26~ 34岁和35~44岁组间角膜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高阶像差(RMSh)和水平彗差(C8)间均有统计学的相关性,尤其与球差(C12)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其他参数如总体像差(RMSg)、垂直彗差(C7)、角膜直径、角膜厚度、眼压、年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适宜激光手术的江西近视人群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的角膜曲率由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角膜Q值与近视程度无关,个体间变异较大.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高阶像差(RMSh)和水平彗差(C8)相关,Q值和球差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别间角膜Q值有统计学差异性,不同年龄组间的角膜Q值有统计学差异性.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