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适应证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绍峰;黄志强;方向阳;陈蕊;潘婷婷;李家琳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0岁发病者;(2)单用缩瞳剂和(或)单用甘露醇或缩瞳剂联合甘露醇可在1~3d内迅速控制眼压15mmHg以下者;(3)房角镜检查房角开放>1/2;(4)佳矫正视力<0.5;(5)晶体混浊者作为对象;(6)急性发作者眼压控制在15mmHg以下3~5d,慢性者眼压控制在15mmHg以下2~3d,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128例152只眼术后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明显加深,房角增宽,其中48只眼房角完全开放;64只眼大于3/4周小于全周开放;38只眼大于1/2小于3/4周开放;1例2只眼1/2周开放.除1例2只眼术后,用匹罗卡品联合噻吗心安眼液眼压控制在15~20mmHg,其他病人眼压均在21mmHg以下.手术前后前平均眼压、前房深度,经检验(t=8.75,P<0.001;t=9.15,P<0.001),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恰当适应证的选择可使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任艳红;赵堪兴;陈霞;崔丽红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和术后部分患者斜视回退的可能原因.方法 对120例患者的术后一天眼位、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与远期眼位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影响斜视回退的可能因素.结果 120例随访平均25.34个月(12~50个月).眼位:正位90例(75%),外斜29例(24.17%),内斜1例(0.83%);术后远期眼位只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关,而与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均无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眼位与术后一天眼位和术前有无双眼同时视功能有明显相关性,术后一天过矫和术前有双眼同时视功能者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眼位.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前节结构及眼轴长度的对比

    作者:王玉宏;王树林;颜文滔;方海珍;方爱武;张金顺

    目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发病常有先后之别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5月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使用超生生物显微镜(UBM)和IOL-master测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A超测角膜厚度、晶体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比较先发病眼与对侧眼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UBM前房深度值为(1.78±0.25)mm,对侧眼(1.86±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UBM值为(2.02±0.30)mm,对侧眼为(2.05±0.2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IOL-master前房深度值为(2.36±0.19)mm,对侧眼(2.38±0.2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2.54±0.30)mm,对侧眼为(2.57±0.2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IOL-master测量的眼轴长度值为(22.42±0.88)mm,对侧眼(22.47±1.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22.62±1.07)mm,对侧眼为(22.61±1.1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3,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A超测得角膜厚度值为(563±41.21)mm,对侧眼(552±26.7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6,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558±38.25)mm,对侧眼为(555±28.2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A超测得晶体厚度值为(4.91±0.37)mm,对侧眼(4.84±0.31)mm,差异无显著性(t=1.061,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4.76±0.31)mm,对侧眼为(4.77±0.30)mm,无显著差异(t=-0.113,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角膜地形图测得角膜曲率值为(44.92±1.21)D,对侧眼(44.76±1.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8,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44.79±1.26)D,对侧眼为(44.68±1.2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4,P>0.05).结论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发病先后之别与双眼前房深度的差异有一定关系.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

    作者:王丁丁;柳夏林;于强;卢彦

    目的 探讨NGF、BDNF是否参与和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形成.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四组:正常健康(CG)组20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组(NDR)50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0例,增生性糖尿病变视网膜病变(PDR)50例.收集临床资料:年龄、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NGF、BDNF含量.结果 PDR患者血浆中NGF、BDNF水平(5.014±0.536ng/ml,(2.679±0.637)ng/ml高于CG组(3.549±0.426)ng/ml,(1.135±0.394)ng/ml、NDR组(3.556±0.962)ng/ml,(1.375±0.944)ng/ml、NPDR组(3.732±1.363)ng/ml,(1.504±1.191)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NGF、BDNF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有正相关性(NGF:r=0.821,0.828;BDNF:r=0.876,0.902,P<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外周血NGF、BDNF水平升高,并与糖尿病病程、HbA1c的水平成正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外周血NGF、BDNF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促进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 双手法微切口白内障手术评价及术后早期视觉质量观察

    作者:赵江月;孙琦;陆博;马立威;张劲松

    目的 评价双手法微切口自内障摘除联合1.4mm微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术后早期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行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患者32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进行常规3.0mm切口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B组进行微切口自内障摘除手术(MICS).术后一个月对两组术眼进行以下检查:裸眼远、近视力;佳矫正远、近视力;自动验光仪验光观察角膜散光;全眼像差变化,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手术前后散光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眼总像差及高阶相差A组均高于B组,MICS组的观察结果优于常规同轴超声乳化组.结论 微切口白内障手术作为一种新的超声乳化手术技巧会逐渐发展完善,在临床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 13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延迟眼底激光治疗的相关原因分析

    作者:耿燕;滕峰;王静

    目的 探讨13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未及时接受眼底激光治疗的原因.方法 对施行眼底激光治疗的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32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延迟激光治疗的各种原因.结果 医学相关原因为主要因素,占39.3%(57/145);其他依次为个人心理因素,占30.3%(44/145);社会家庭因素,占20.7%(30/145);经济因素,占9.6%(14/145).在各种原因中,位于前三位的依次为,因尚能视物而暂不愿行激光治疗(尚能视物),占14.5%(21/145);担心激光治疗会影响视力(不信激光),占13.8%(20/145);不知道眼底病变可以激光治疗(不知可治)和受错误的社会宣传误导而未行激光治疗(误导),均为12.4%(18/145).结论 在全社会范围加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科普知识宣传,正确引导增生前期DR患者及时接受激光治疗,是防止视力丧失、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

    作者:张丰菊;塔娜;祁媛媛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高度近视患眼,植入虹膜夹持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以及视功能的变化,以期评价该术式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高度近视患者16例28只眼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监测术后远近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及眼前节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 随访12~28个月(平均16个月).(1)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主观不适感,晶状体位置亦无明显偏心.(2)所有患者裸眼远视力均有所提高,近视力无显著差异,调节幅度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3.18±0.89)D,术后12月:(5.34±0.78)D;P<0.05.(3)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3275.52±331.16)个/mm2,术后12月(2889.03±352.64)个/mm2;P>0.05;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术前:(0.51±0.05)%,术后12月:(0.53±0.07)%;P>0.05;术前及术后相比差异尤统计学意义.(3)术后12个月平均屈光度为(-0.59±0.28)D.结论 虹膜夹持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在术后随访中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尤其是角膜内皮细胞数无显著衰减,但更长期的随访监测实属必要.

  • 四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作者:江先明;杨斌;王铮;黄国富;罗晓阳;张晓晓;周胜

    目的 分析Orbscan Ⅱ、AS-OCT和Pentacam测量术前检查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同超声测厚仪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 连续选取行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90例(180只眼),对每位患者分别用超声测厚仪、Orbscan Ⅱ、AS-OCT和Pentacam四种仪器测量其C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了配对t检验、简单线性相关和Bland-Ahman分析.结果 超声测厚仪、Orbscan Ⅱ、AS-OCT和Pentacam测量CCT平均值分别为(542.1±30.4)μm、(541.1±37.1)μm、(530.3±29.3)μm和(544.9±28.7)μm.超声测厚仪和Orbscan Ⅱ之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厚仪和AS-OCT、Pentacam之间的差别分别为(11.7±8.9)μm(P<0.01)、(-2.8±11.0)μm(P<0.01).线性相关显示超声测厚仪和Orbscan Ⅱ、AS-OCT、Pentacam三者间分别存在正相关(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超声测厚仪与Orbscan Ⅱ、AS-OCT、Pentacam三者间有较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37.4~+39.3μm、-5.6~+29.1μm、-24.4~+18.8μm.结论 对于准分子激光术前患者角膜厚度的测量,三种方法同超声的一致性好,都可用来测量角膜厚度,其中Orbscan Ⅱ的测量值大小受其声速系数的影响、AS-OCT同超声的一致性好、Pentacam的测量值同超声接近.但完全替代使用还须慎重.

  • LASIK术后角膜非球面性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影响

    作者:刘俐利;陈辉

    目的 探讨近视性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不同范围非球面性参数Q值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行常规LASIK的102例(204只眼),年龄18~36岁,等值球镜(SE)为-2.00~-10.50D的青壮年近视患者按SE分为低度(-3.00D以下)、中度(-3.00~-6.00D)、高度(-6.00D以上)三组.除常规检查外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对上述近视患者使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进行角膜非球面性参数Q值测量分析,使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测对比敏感度.结果 角膜前表丽Q<,2>、Q<,30>术前分别为-0.14±0.15、-0.24±0.10,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0.66±0.74、0.59±0.53.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前表面不同范围Q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前表面O值较1个月时减小,两个时间点的前表面Q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与6个月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度数越高,术后Q值变化越大.术后1、3、6个月前表面Q<,30>值的变化(△Q<,30>)与对比敏感度log值的变化之间无相关性(P>0.05).术后6个月时前表面Q<,30>小于0.55组与大于0.55组之间的BSCVA、SI、EI和对比敏感度lo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前表面Q<,30>的变化小于0.68组与大于0.68组之间的BSCVA、SI、EI和对比敏感度log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的Q值由术前的负值变为正值且随矫正度数的增加而增加,术后3个月时角膜前表面Q值趋于稳定;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Q值的绝对值或相对值的变化均不明显影响视功能.

  • 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联合薇乔缝线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作者:蔡洁;季建

    目的 探讨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联合薇乔缝线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17例(27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联合薇乔缝线植入,随访12个月,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眼内反应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 (1)术前患者的眼压平均为(30.91±14.06)mmHg;术后第1天、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7.09±4.78)、(8.38±3.81)、(14.84±6.51)、(13.38±3.40)和(16.08±3.24)mmHg,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至术后1个月以后患者眼压基本趋于稳定.(2)术后12个月,需要和不需要药物治疗,眼压<21mmHg的成功率为95.7%(22/23),无需药物治疗眼压<21mmHg的完全成功率为56.5%(13/23).结论 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联合薇乔缝线植入可有效地降低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对视力无明显影响,且薇乔缝线易于获取,价格便宜,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青光眼新方法.

  • 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两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岚;张华茂;唐志平;陈艳华

    目的 比较单纯胬肉切除术基础上分别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122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单纯胬肉切除术基础上分别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50例60只眼,简称干细胞移植组)和应用丝裂霉素C(52例62只眼,简称丝裂霉素组),术后随访1~2年.结果 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干细胞移植组为(4.0±0.8)d,丝裂霉素组为(7.3±1.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8,P<0.05).干细胞移植组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3.3%,丝裂霉素组14只眼复发,复发率为2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1,P<0.05).结论 单纯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角膜创面修复快,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视神经疾病165例病因分析

    作者:童绎;王剑

    目的 探察视神经病变病因.方法 对同仁眼科中心神经眼科2005年1月至12月门诊随机统计165例视神经疾病患者.结果 眶颅外伤多见,占18%,其次为Lebet视神经萎缩(LHON)占14.5%,颅内占位性病变占10%,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占9%,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占8%.结论 国人视神经病变仍以眶颅外伤、颅内占位及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感染性少见,LHON有增多趋势,儿童常见为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

    关键词: 是神经病变 病因
  • 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临床用药分析

    作者:高峰;李坚恩;陈凤华;王大博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短时间(一周内)继发高眼压降眼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135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一周内)发生高眼压患者(其中联合硅油填充术97只眼;联合气体填充术38只眼)降眼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资料.结果 术后首次高眼压21mmHg40mmHg组,同时联合应用高渗剂甚至前房穿刺降眼压效果优于仅用两种降眼压药物.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继发高眼压应根据眼压水平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

  •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

    作者:吴晓颖;潘永称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向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联合手术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81例(82只眼).其中男33例(33只眼),女48例(49只眼),年龄26-78岁,平均57岁;术后随访8~58个月,平均2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有55只眼(67.07%);视力不变25只眼(30.49%),视力下降2只眼(2.44%).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10只眼(12.20%);暂时性眼压升高26只眼(31.70%);前房渗出12只眼(14.63%);虹膜后粘连6只眼(7.32%);玻璃体再出血5只服(6.10%);视网膜脱离3只眼(3.66%);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只眼(7.32%);术后6个月至2年后囊膜混浊12只眼(14.63%).结论 联合手术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伴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较快地恢复视力,术后并发症大多数轻微,但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 双眼直肌后徙术与单眼直肌后徙联合对侧直肌截短术之比较

    作者:胡凯;孙建宁;赵平远;栾洁

    目的 评价双眼直肌后徙术与单眼直肌后徙联合对侧直肌截短术,治疗共同性基本型内斜视和基本型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选择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511例,斜视度数为20~50△,分成A、B两组,分别行双眼直肌后徙术、单眼一条直肌后徙+对侧直肌截短术,再根据基本型内斜、基本型外斜及斜视度数大小不同分为:A1a、A1b、A2a、A2b、B1a、B1b、B2a、B2b计8组.总结、分析术后1月及6月的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状态,有无复视,双眼单视功能,结膜局部瘢痕及半整度.结果 A1a组术后6月眼球正位率显著高于B1a组(x2=5.49,P=0.0191)、A2a组亦高于B2a组(x2=9.14,P=0.0025);A1b组术后6月眼球正位率显著低于B1b组(x2=7.86,P=0.0050)、A2b组亦低于B2b组(x2=16.76,P<0.0001);A组术后6月具备Ⅰ级以上视功能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x2=14.81,P=0.0001).结论 无论外斜视或内斜视,对于相对低斜视度数的患者,双眼后徙术优于单眼后徙+截短术,对于相对高斜视度数患者,单眼后徙+截短术眼位一次矫正率高于双眼后徙术;双眼后徙术术后舣眼单视功能好于单眼后徙+截短术.

  • 减压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作者:孔祥艳;董玉君

    目的 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减压阀植入术.结果 疗效较好,有效率为76.9%.结论 减压阀植入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

    作者:钟凌;李桦;杨敏;余海江;徐万柏;于莎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9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凡房角开放1/4象限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52只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 术后两组早期视力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观察组5只眼,对照组8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0mmHg(1kPa=7.5mmHg),观察组38只眼,对照组46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粘连个象限以下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手术效果相当.

  • 后巩膜炎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时冀川;郑曰忠

    目的 探讨后巩膜炎的临床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B型超声扫描检查、CT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视力预后.方法 自2002年8月至2007年7月间,收治的后巩膜炎患者22例22只眼,观察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2.4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静脉早期多发性斑点状荧光素渗漏,后期荧光素进入视网膜下组织;B型超声扫描检查和CT检查均可见巩膜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厚及神经增粗.所有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剂治疗敏感,治疗后所有患者眼底病变消失,矫正视力恢复,未见严重并发症和视力下降病例.结论 后巩膜炎是一种少见的巩膜炎症,以女性多见,细致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减少漏诊或误诊,及时有效地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王宗华;黄秋闽;李耀宇

    目的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方法 对出生体重≤2500g,胎龄≤37周患儿进行ROP筛查,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筛查275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发现ROP38例(13.82%);出生体重≤1500g组,~2000g组,~2500g组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胎龄≤30周组,~32周组,≥33周组间ROP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ROP早产儿的吸氧时间明显高于无ROP组(Z=5.292,P=0.000),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者较多(x2=30.597,P=0.000),多胎与单胎间发生RO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8,P=0.387),ROP发病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机械辅助呼口等因素相关.结论 出生体重越低,出生胎龄越小,吸氧时间较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ROP患病率越高.早产儿应及时检查眼底,尽早发现ROP.

  • 氩激光在治疗倒睫中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伟;郭小健

    目的 分析氩激光在治疗倒睫上的疗效.方法 对17例患者(23只眼)进行非对照前瞻性研究.对倒睫进行氩激光治疗去除,病人给予连续6个月的追踪随访.结果 氩激光是治疗倒睫的有效工具.结论 氩激光治疗倒睫有效.

    关键词: 氩激光 倒睫
  • 无缝线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慧丽;万迪玲;犹爱林;匡毅;王爽传

    目的 回顾分析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对256例25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发生的并发症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并发症中,严重且难控制的是急性感染性眼内炎,它起病迅猛,预后极差,对视功能损害大.该病的发生与透明角膜切口的稳定性有关.结论 对可能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采用有结膜覆盖的白内障手术切口方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儿童干眼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海璐;邹留河;何燕

    目的 确定儿童是否存在与成人类似的干眼,并探讨儿童干眼的特点.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诊治的62例儿童干眼患者的资料,分析病史及症状、SchirmerTest(泪液分泌试验)、BUT(泪膜破裂时间)、FL(荧光素染色)、干眼仪检查及疗效.结果 54例有较明确的病史.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痒37例(26.1%),瞬目频繁21例(14.8%),干涩感15例(10.6%).畏光14例(9.9%),眼红14例(9.9%),以及对风、烟、空调敏感,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眼睑痉挛,烧灼感等.SchirmerTest:38例<10mm/5min,平均为55.mm/5min.BUT:62例全部<5s.FL:12例角膜上皮点状着染1~3象限.干眼仪检查:36例图像为3级以上.经人工泪液等药物治疗后观察4周,62例患者症状全部缓解,12例角膜点状着染者转阴,BUT有所增加,Schirmer无明显增加.结论 儿童存在与成人类似的干眼.

    关键词: 干眼 儿童
  •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邵利琴

    目的 研究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作用及常规小梁切除术与可调整缝线在原发性开角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开角和闭角型青光眼作为随访观察.对开角型青光眼49例,分为对照组A1和治疗组A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66例,也分为对照组B1和治疗组B2.所有的对照组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所有治疗组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加可调整缝线.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视野等情况,平均随访时间9.7月.结果 所有治疗组和所有对照组的术后6月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野没有明显差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闭角型青光眼,无论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或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在浅前房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有远期较好的眼厂卡控制率及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但无论是原发性开角还是闭角型青光眼中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或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视网膜色素上皮挫伤的眼底自发荧光改变

    作者:林嘉;龚颂建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挫伤时的眼底自发荧光(AF)形态改变,探讨AF检查对眼外伤造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挫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1例(36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挫伤的的患者,进行眼底自发荧光检查.采用海德堡激光眼底扫描系统获取自发荧光图像.与同病例的眼底检查及FFA做对比分析,得出其自发荧光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在视网膜色素上皮挫伤区域的自发荧光普遍弥漫性增强,有色素上皮增生处大多表现为更强的自发荧光点,色素脱失处大多表现为低荧光,在总体增强区域表现为地图状的自发荧光.结论 眼球钝挫伤早期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害会引起相应的自发荧光的改变,主要以自发荧光增强为主,反映该区域色素上皮高代谢状态或增殖活动为主,弱的AF较少,表明挫伤后短期局部的色素上皮萎缩.这些改变与一些以萎缩性病变为主的眼底病的AF有明显区别,因而AF应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挫伤的诊断有明显的意义.

  • 近视患者80例医学验光分析

    作者:鲁碧峰;丁红霞

    目的 观察近视眼验光中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 将80例(156只眼)近视患者进行4分医学验光,分析比较验光结果与患者年龄、戴镜史、优势眼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散瞳前、后及复查时患者平均等效球镜度(AESLD)分别为-(1.92±0.98)D,-(1.60±0.77)D和-(1.71±0.81)D,较散瞳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0).②各年龄段(7~12)岁、(12~16)岁散瞳前AESLD分别是-(1.45±0.57)D,-(2.13±0.79)D,散瞳后为-(1.08±0.56)D,-(1.82.±0.68)D,复查时为-(1.23±0.45)D,-(1.92±0.52)D.每绀散瞳前后(P=0.003,P=0.003)及复查时(P=0.041,P=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既往有配镜史者散瞳前后AESLD分别为-(2.07±0.65)D和-(1.79±0.56)D(P=0.019),无配镜史者为-(1.85±0.72)D和-(1.49±0.61)D(P=0.000).两组散瞳前后AESL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优势眼多见于右眼.优势眼与近视度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度数的改变更为敏感.结论 对16岁以下的近视患者必须进行医学验光,在验光配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优势眼的精确矫正.

  • 黄斑玻璃膜疣预防性激光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陈峰;郑海华;蔡剑秋;郑穗联;施明光

    目的 分析预防性激光治疗对大的黄斑玻璃膜疣的效果.方法 黄斑部有多个(>10个),大的(直径>63μm)玻璃膜疣者23例.其中7例对侧眼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玻璃膜疣眼进行激光治疗.另外16例为舣眼玻璃膜疣,随机选择一只眼行激光治疗.氪黄激光"C"型光凝该23只眼的黄斑区.随访佳矫正视力、彩色眼底像和眼底荧光造影(FFA).结果 激光治疗后,14只眼玻璃膜疣减少,7只眼玻璃膜疣无明显变化,2只眼玻璃膜疣增加.佳矫正视力提高7只眼,不变6只眼,下降10只眼,佳矫正视力术前术后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激光治疗眼并未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结论 氪黄激光对大的黄斑玻璃膜疣预防性激光治疗可以促进玻璃膜疣吸收,并使其视力保持稳定.

  • 角膜皮样瘤的诊治方法及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作者:刘水中;魏世辉

    目的 对角膜皮样瘤诊治方法及术后复发原因的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角膜皮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19例行皮样瘤切除术,2例行皮样瘤切除+结膜遮盖术,1例行皮样瘤切除+羊膜移植术,21例行皮样瘤切除+角膜板层移植术.结果 随访半年~6年,39例治愈,4例单纯行皮样瘤切除术复发,二次手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 治疗角膜皮样瘤应根据角膜受累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相应部位的角膜皮样瘤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

  • RK LASIK术后碎瓣睫状体脱离一例

    作者:于芳蕾;王岳秀;张丰菊

    韩××男 36岁.18年前因近视行双眼RK手术,术后半年自觉度数有回退,未予诊治.2006年3月,为求视力进一步提高来我眼科中心就诊.视力:右眼:0.3-3.5DS/-05DC×105°1.0,左眼:0.3-2.75DS/-0.5DC×75°1.0.双眼角膜RK放射状瘢痕各12条.

    关键词:
  •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中血管迷走性晕厥三例

    作者:杨方列;李家璋;宋慧;李拓

    例1 男 19岁.因右眼前黑影飘动半月就诊.既往体健,右眼视力0.8,矫正不应,左眼视力1.0,右眼前节无异常,右眼玻璃体腔内见少许棕褐色浮游物,颞侧周边静脉血管见白鞘.门诊诊断:右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建议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关键词:
  • 后巩膜炎误诊二例

    作者:付万科

    例1 男 29岁.因左眼红肿,疼痛3d于2006年4月5日就诊.查体:右眼视力0.5(矫正1.0),左眼0.4(矫正视力1.0);右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及晶体未见异常.诊断:左眼急性结膜炎,给予抗炎及抗病毒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

    关键词:
  • 下斜肌转位治疗下直肌先天缺如一例

    作者:黄靖妍

    患者女 22岁.自幼右眼上斜,近10年来上斜加重,向内上方、外上方注视时尤为明显,右眼上睑下垂,闭眼时露"眼白",右眼视力差,一直未诊治.为改善外观于2008年2月28日人我院.患者系足月顺产出生,无产伤或手术史,出生后亦无高热抽搐及吸氧史.

    关键词:
  • 自体血清在眼表疾病治疗中应用及进展

    作者:陶春潇;赵敏

    近年来,随着对自体血清的不断深入研究,自体血清逐渐被应用到多种眼表疾病的治疗中,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为眼表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此文就自体血清的制备、生理作用及其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血清 眼表 治疗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新研究进展

    作者:丁文静;夏欣;许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变之一,但是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十分明了.DR的发病不是简单地由单一因素造成,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瓦作用和联系.此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参与DR发病的多个因素.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致病基因

    作者:石珂;汪昌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主要与病理性高眼压有关,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的临床眼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许多学者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致病基因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此文从分子结构,基因表达以及突变和突变在发病过程中可能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致病基因MYOC、OPIN、WDR36、CYP1B1进行综述.

  • 前房不同部位注射复方卡波姆诱导兔慢性青光眼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媛媛;王万辉

    目的 通过评价前房不同部位注射复方卡波姆建立兔慢性青光眼模型的效果,探讨此模型的佳注药部位.方法 将2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Ⅰ、Ⅱ组,右眼为模型眼,分别用复方卡波姆制作慢性高眼压模型.模型Ⅰ组将复方卡波姆缓慢注射在前房瞳孔区,模型Ⅱ组缓慢注入周边房角.左眼为对照眼,前房内均注入生理盐水.兔眼在造模前测量3日眼压值作为基础眼压,造模后2次/d测量,仔细观察眼压的变化规律及持续时间,并对诱发的高眼压模型观察8周.直接检眼镜观察视盘凹陷,光镜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视网膜各层组织厚度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评价2组模型的造模效果.结果 Ⅰ组平均眼压(27.2±1.2)mmHg,持续时间为25~53d,Ⅱ组平均眼压(39.6±2.4)mmHg,持续时间为22~28d.光镜下显示模型眼视乳头凹陷均扩大和加深,2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均变薄,Ⅱ组比Ⅰ组变薄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卡波姆诱导兔慢性青光眼模型时注射在前房瞳孔区比周边房角所建立的模型效果更理想,更易于控制和实用.

  • 兔Epi-LASIK与Flap-free Epi-LASIK术后TGF-β 2和b-FGF的表达及其对Haze形成的影响研究

    作者:向一旻;杜之渝;刘玺;黄正;赵武校

    目的 观察比较Haze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主要调控因子TGF-β和b-FGF,在兔Epi-LASIK与Flap-free Epi-LASIK术后表达有否差异,并探讨其对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用18只实验兔,建立兔Flap-free Epi-LASIK、Epi-LASIK模型,用VISX20/20B准分子激光仪作-10D切削,在无任何药物干预的情况下观察术后1、2、3月角膜Haze情况及检测比较角膜TGF-β2和b-FGF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Haze形成的影响.结果 裂隙灯下观察Haze分级水平在术后1月、2月、3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lap-free Epi-LASIK和Epi-LASIK术后1、2、3月TGF-β2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术后各时间点b-FGF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b-FGF表达水平均呈现出持续升高的特点.结论 Epi-LASIK与Flap-free Epi-LASIK术后各时间点TGF-β2和b-FGF的表达情况及Haze发生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