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固视行为的改变

    作者:石砚;张纯;王欣;黄萍

    目的 应用微视野计MP-1研究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固视行为的改变.方法 前瞻性的筛选39只早中期POAG眼及22只正常眼进行微视野10°黄斑程序的检查.在MP-1检查黄斑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的过程中自动记录受试者的固视稳定性及固视位置的变化.MP-1结果的参数包括中央10°、6°、2°以及中央6°的鼻上、颞上、颞下和鼻下四象限的平均MS.比较POAG眼及正常眼的各MP-1参数及大视行为,并分析POAG眼MP-1各参数与固视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POAG与正常眼相比固视稳定性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与固视稳定性相关的MP-1参数包括中央10°(r=0.416,P=0.008),6°(r=0.401,P=0.011),2°(r=0.376,P=0.018),中央6°的颞下象限(r=0.399,P=0.012)和鼻下象限(r=0.387,P=0.015)的平均MS.POAG眼的固视位置均为显著中心固视.结论 早中期POA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固视稳定性明显下降.固视行为的改变可能是POAG视神经病变的一个早期征兆.

  • 短波长自动视野检查与标准自动视野检查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岩;汤欣;王兰惠

    目的 通过对短波长自动视野检查(short wavelength automated perimetry,SWAP)与标准自动视野检查(standard automated perimetry,SAP)的对比分析,了解短波长自动视野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60例患者(120只眼)进行分析,病例中包含已确诊的青光眼患者25例(50只眼),均未处于急性发作期,非接触眼压值≤30 mm Hg(1 mm Hg=0.133 kPa);35例(70只眼)设为对照组,非接触眼压值21~30 mm Hg,但无青光眼症状体征.对全部被检眼进行SWAP及SAP检查,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SAP与SWAP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评价视力与视野指数之间的关联采用相关分析.结果 青光眼组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在SAP模式下为(-11.08±6.96)dB,SWAP模式下为(-12.41±8.56)dB,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8,P>0.05);对照组MD在SAP模式下为(-2.74±2.13)dB,SWAP模式下为(-4.41±3.10)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6,P=0.02,P<0.05).视力与M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模式下为r=0.70,P=0.00,SWAP模式下为r=0.60,P=0.00.青光眼组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在SAP模式下为(6.70±3.62) dB,SWAP模式下为(5.31±2.59)dB,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 =0.28,P>0.05);对照组MD在SAP模式下为(1.83±0.99) dB,SWAP模式下为(3.23±1.03) dB,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92,P=0.00,P<0.05).视力与PS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模式下为r=-0.79 P=0.00,SWAP模式下为r=-0.61,P=0.00,P<0.05.结论 SWAP与SAP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进行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预判.而对于分析青光眼病情的进展情况,SWAP与SAP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强化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作者:冯琳;陈松;毕雪;韩梅

    目的 对比观察强化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CNV)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病人,回顾性分析CNV并行PDT治疗的患者27例28只眼的临床资料.以北美和欧洲的PDT(treatment of AMD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TAP)研究组的照射光斑在病灶大线性距离的周围增加0.5 mm,照射时间83 s参数标准治疗的13例14只眼为对照组,以TAP研究组PDT治疗CNV基础上对病灶实际大小的光斑强化照射10 s治疗的14例14只眼为观察组,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随访6.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NV病灶大小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CNV渗漏情况,比较两种PDT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BCVA、病灶大线性距离(greatest linear dimension,GLD)、CNV的高隆起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4,0.57,0.37,0.21,);BCVA在治疗后3周、2月、3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0.004,0.008),两组视力变化在治疗后2个月时差异显著,CNV的高隆起值在治疗后3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治疗后2月、3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0.009).治疗后3月,观察组和对照组FFA显示CNV渗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结论 强化PDT法治疗CNV安全有效,可迅速提高CNV患者的视力,减小CNV病灶大小,可进一步用于临床.

  • 调节过程中眼散光变化的观察

    作者:程文博;李丽华;王婷;王蕊;赵堪兴

    目的 研究调节过程中眼散光的变化趋势.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11年4~7月间在天津眼科医院就诊病人中应用开放视野式红外线自动验光仪测量不同调节刺激时球镜和柱镜的变化值.结果 调节刺激按照1D的幅度在1~5 D递增时,等效球镜的平均改变为(-0.932±0.165)D(F=-41.98,P=0.000);随着调节刺激的增加,J0(描述0°和90°散光变化的矢量)改变幅度要大于J45(描述45°和135°散光变化的矢量)(F=3.865,P=0.000);J0和J45的平均变化分别为:J0 (0.047±0.092)D;J45(-0.011±0.067)D,当调节刺激在1~5 D范围内变化时,J0的变化幅度较J45更明显.结论 调节过程中,晶状体水平轴向,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倾斜,从而导致了散光向顺规性散光漂移.

    关键词: 散光 调节
  • 新鲜硬腭黏膜片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表现

    作者:刘桂琴;黎明;应方微;欧阳明

    目的 研究新鲜硬腭黏膜片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表现,为评价采用新鲜硬腭黏膜片重建眼睑后层的手术方式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依据.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6年6月2010年1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应用硬腭黏膜片移植联合眼周皮瓣转移重建眼睑术中,取新鲜硬腭黏膜片立即进行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同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下检查新鲜的硬腭黏膜片分为上皮层和固有层,上皮层从表至里又分为角化层、颗粒细胞层和棘细胞层,上皮层与固有层的交界处为上皮嵴.表层的上皮细胞呈圆盘状结构,也可以带有2~3个边角,边界为高反光结构,细胞内是中低反光结构,看不见细胞核,细胞成群排列;颗粒细胞层位于表层上皮细胞层和棘细胞层之间,为4~6边形的细胞结构,细胞边界为高反光结构,细胞内是低反光结构,看不见细胞核;棘细胞层为圆形排列的细胞结构,细胞边界为低反光结构,细胞内为中低反光结构,看不见细胞核.固有层为中-高反光的条索状结构,细胞结构不清晰.硬腭黏膜的上皮层向固有层突入形成的上皮嵴,在共焦显微镜下呈较大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由上皮面观察,细胞结构不清,圆圈中央是低反光结构,圆圈周边是中-高反光结构;从固有层面观察上皮嵴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中-高反光结构,周围是成群的细胞.新鲜硬腭黏膜片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下的检查结构与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检查结构基本对应.结论 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新鲜的硬腭黏膜片,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新鲜的硬腭黏膜片的各层细胞结构,确定硬腭黏膜片的质量,检查结果基本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应,可以将该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硬腭黏膜片重建眼睑术后的活体硬腭黏膜组织观察上,并为评价该手术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 鬼针草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症临床初探

    作者:邵毅;余瑶;黄国栋;谭钢;裴重刚;周琼;杨璐;高桂平;董雯佳

    目的 研究鬼针草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80例(80眼)中重度干眼绝经期女性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鬼针草组(40例)和维生素C组(40例).两组均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28 d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干眼主观症状、OSDI、泪膜四项,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进行方差分析和样本均数或中位数差值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6(视疲劳),0.85(干涩感),1.38(异物感),1.42(烧灼感),0.96(畏光),0.88(疼痛),1.27(眼红);tOSDI =0.532,tBUT=0.646,tTear meniscus high =0.813,tSTT=0.256,tFL=0.776;P均>0.05].治疗28d后,鬼针草组中重度干眼的样本均数差值[1.33(视疲劳)、114(干涩感)、0.63(异物感)、1.25(烧灼感)、1.16(畏光)、1.53(疼痛)、1.38(眼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8.8(视疲劳),15.6(干涩感),19.2(异物感),24.7(烧灼感),15.4 (畏光),29.6(疼痛),12.4(眼红);均为P<0.05],OSDI及泪膜四项较治疗前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ADSDt=18.332,tABCT=12.158,tA Tear menscus high=10.574,tASTT=9.326,tAFL=7.224;P均<0.05).安慰剂组治疗28 d后,中重度干眼的样本均数差值[0.12(视疲劳)、0.18(干涩感)、0.09(异物感)、0.23(烧灼感)、0.16(眼红)],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2.37(视疲劳),1.22(干涩感),1.24(异物感),2.83(烧灼感),2.96(眼红),均为P>0.05],OSDI及泪膜四项较治疗前也未见明显好转(tBOSDt=1.576,tBBUt=1.032,tB Tear meniscus high=0.879,tBSTT =0.626,tBFL =0.698;P均>0.05).两组患者OSDI、BUT、SIT、泪河高度及F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OSDI=8.942,tBCT=9.731,t Tear meniscus high=16.572,tSIT =21.548,tFL=-22.854,P均<0.05).结论 鬼针草可明显减轻中重度绝经期干眼女性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鬼针草 干眼 治疗 女性
  • LASIK手术前后的像差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相关关系探讨

    作者:张醇;王铮;杨斌;严宗辉;黎明;贾惠莉

    目的 探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术后的像差变化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应用波前像差仪进行LASIK手术的218只眼进行波前像差的术前,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的检查,并同时用对比敏感度检查表进行对比敏感度的检查,并将术前术后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术前高阶像差与中频区对比敏感度存在弱相关性.(2)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在LASIK术后普遍降低,术后1个月逐渐接近术前水平.(3)术后低阶像差降低,高阶像差显著增加.(4)术后各像差成分和对比敏感度的负相关关系增强,值得注意的是5阶像差和彗差和各频区对比敏感度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近视眼各种高阶像差成分对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有不同影响,它们多数为负相关关系,LASIK术后,其相关关系更加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术前还是在术后,慧差和第5阶像差对各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影响均不明显,提示一定的彗差可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对视觉功能不一定有害.

  • 多波长氩离子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卫东;武辉;董宇;李松鹤;宋鄂

    目的 比较多波长氩离子激光治疗急进性与阈值期或阈值前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对照研究.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白求恩第一医院眼科接受氩离子激光治疗的48例(94只眼)患有ROP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急进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组;二组:阈值期或阈值前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组.将两组ROP患儿采用多波长氩离子激光治疗的疗效及两组间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48例(94只眼)患儿中18例(36只眼)为AP-ROP,治愈率88.89%;30例(58只眼)为阈值期或阈值前期ROP,治愈率94.83%,两组ROP患儿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P=0.286,P>0.05).两组间各相关因素比较,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x2=11.27,P<0.05)及早产儿贫血(x2=7.27,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的性别、胎龄、激光治疗时矫正胎龄、出生体重、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氩离子激光治疗AP-ROP及阈值期或阈值前期ROP是安全且有效的,AP-ROP激光治疗治愈率较阈值期或阈值前期ROP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贫血是影响ROP患儿激光光凝治愈率的危险因素.

  • 丙型肝炎患者的干眼患病调查分析

    作者:钟帆;杨为中;高宗银;胡燕飞;陆晓和;黄逸辉

    目的 调查丙型肝炎病人罹患干眼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横断面研究.门诊病人分成病例组(丙肝患者)60人和对照组(健康人)60人,根据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IT)来确定两组的干眼患者人数并行x2检验比较,t检验进一步比较丙肝病人组的干眼和非干眼者之间的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时间、血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HCV-RNA载量等指标,再把有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干眼患病率病例组45.0% (27/60)和对照组23.3% (14/6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1,P=0.012),丙肝病人中的干眼和非干眼者之间的感染时间(t=3.487,P<0.01)和血白蛋白浓度(t =2.450,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t =0.222,P=0.852)和血HCV-RNA载量(t=1.545,P=0.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时间与血白蛋白的浓度密切相关(r=-0.91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时间是丙肝病人罹患干眼的危险因素(OR>1,P=0.007).10% (6/60)的丙肝患者泪液中HCV-RNA的检查阳性,但与罹患干眼无关.其浓度明显低于血中病毒载量,结论 丙肝患者常并发干眼,HCV感染时间越长及血白蛋白浓度越低其干眼患病风险越大,临床眼科医生需提高认识,注意筛查.

  • 颞侧角膜缘3.2mm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菊珊;申广妍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治疗的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40例48只眼,采用颞侧角膜缘隧道式3,2 mm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个月~2年,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5只眼,高眼压为28.10 mm Hg,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缩小及瘢痕化,术中后囊破裂2只眼,虹膜咬伤1只眼,术后角膜水肿14只眼,10只眼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结论 采用颞侧角膜缘3.2 mm隧道式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理想有效的方法.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1370例分析

    作者:李兰;戴红梅;李云川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370例(1370只眼)白内障术前检查视力光感(+)~0.3,无手术禁忌证.在表麻下进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给予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点眼.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为0.5以上者915只眼(66.79%),术后第2天视力0.5以上者1201只眼(87.66%),术后3月视力0.5以上者1235只眼(90.1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切口小,无需缝线,不需昂贵的医疗设备,迅速安全,易于掌握,适合于当前我国国情在基层医院使用.

  • 间断遮盖治疗儿童弱视对视功能发育影响

    作者:王翠;刘桂香;马玉娜;刘春莉;SUN Rong-xia;NING Xiang-yu

    目的 观察间断遮盖治疗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7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有遮盖史将患儿分为A(遮盖组)、B(不遮组)两组.统计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 遮盖组中存在同时视的42人(91.3%),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2人(4.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36人(78.3%),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5人(32.6%),有正常近立体视的6人(13.0%).不遮组中存在同时视的23人(95.8%),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1人(4.2%),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17人(70.8%),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0人(41.7%),有正常近立体视的3人(12.5%).70例患儿中存在正常远近立体视的各为25人(35.7%)、7人(10.0%).同时视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1,P=O.839);集合性融合和分开性融合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156,P=0.693; x2=0.473,P=0.492);远近立体视两组患儿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64,P=0.453;x2=0.004,P=0.949); 70例患儿正常远、近立体视获得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125,P=0.000).结论 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正常的患儿短期内双眼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间断遮盖优势眼治疗弱视不会对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造成显著的影响.

  •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滕贺;张红

    目的 总结临床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效果,分析手术原因的变化,探讨降低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率的途径.方法 回顾总结40例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分析手术原因,总结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包括人工晶状体偏中心或脱位19例(47.5%),人工晶状体光学部术中损伤10例(25%),人工晶状体度数误差7例(17.5%),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2例(5%),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2.5%),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1例(2.5%).手术置换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14例(35%),睫状沟植入14例(35%),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1例(27.5%),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1例(2.5%).术后佳矫正视力≥0.5者29例(72.5%),0.3~0.4者7例(17.5%),<0.3者4例(10%).术后并发症包括散光7例(17.5%),黄斑囊样水肿2例(5%),轻度前房出血2例(5%).结论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某些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应视眼部情况决定手术方法及选择再植入的人工晶状体.部分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是可以避免的,一期手术中合理的人工晶状体选择、精确的度数计算及顺利地植入是降低人工晶状体置换手术率的关键.

  • Bigbag人工晶状体在屈光晶体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武军;刘丽

    目的 评价三襻式Bigbag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屈光晶状体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80只眼高度近视伴或不伴晶状体混浊,施行屈光晶状体置换术,其中单眼高度近视19例,双眼高度近视因近视力低于0.1,选择近视力及矫正视力较好的单眼进行手术的7例,双眼手术的27例,全部行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Bigbag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观察手术前后佳远视力(VA),佳矫正视力(BCVA),近视力(NVC),眼轴长度,屈光状态,术后随访6月~1年.结果 术后56只眼(占70%)裸眼视力≥0.3,46只眼(占57.5%)裸眼视力≥0.5,6只眼(占7.5%)裸眼视力≥0.8,≤0.3有24只眼(占30%),除2例(占3.7%)术前裸眼近视力≤0.1,术后视力无改善外,其余病人均较术前佳矫正视力提高.术中因撕囊口偏小,植入人工品状体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偏位1例,其余病例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紧贴,后囊膜未见皱褶,人工晶状体固定良好.结论 通过详细术前检查,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Big bag人工晶状体,完成屈光晶状体置换手术安全有效,视觉质量好,不仅降低了后囊膜皱褶,后发性白内障,稳定囊袋,同时也减少了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早期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陈平;万鲁芹;李春建;宫华青

    目的 探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早期进行安全有效处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在眼肌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6例.平均年龄24.5岁,平均病程10周.治疗前三棱镜+马氏杆检查内斜视度数平均为+25△(33 cm,),远、近距离内斜视角度基本相等.同视机检查融合范围较正常小,平均为-3.3°~+9.2°.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异常及其它疾病后,在外科手术显微镜下使用我们自创的眼表微创注射法将肉毒毒素注入眼外肌肌腹.结果 6例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一次注射后5例眼位正,自觉复视症状消失,融合范围不同程度增加,且病情稳定未见复视再次发生.另1例在注射后3个月复视再次出现,再次行该药物注射.此患者在发病后11个月因内斜视和复视的反复发作而行内斜矫正手术.药物注射后6例患者均未发生外斜视和上睑下垂等并发症.结论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早期行眼外肌肉毒杆菌类毒素注射治疗,可以达到有效地消除和缓解复视和斜视的作用,对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 复合式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作者:富强;孙亮;姜丽萍;吴庆峰;米成红;庄晓琳

    目的 比较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251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2组: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组114例(123只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113例(128只眼).复合式切除术组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其他手术操作步骤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基本相同.回顾性统计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 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组6只眼复发,复发率4.88%;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35只眼复发,复发率27.34%.2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胬肉切除、MMC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复发率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 爱必肤粘合法与缝合法在眼睑裂伤中应用比较

    作者:王瑜;邸悦;周晓东;王智

    目的 对比分析爱必肤与传统缝合方法处理眼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91例伤口整齐清洁的眼睑外伤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A、B两组,A组43例选择行人体组织粘合剂黏合创口法,B组48例选择传统丝线间断缝合法,观察并比较手术疼痛率,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瘢痕情况.结果 手术疼痛率及瘢痕程度方面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创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使用爱必肤处理眼睑外伤具有方便,高效,减少瘢痕等许多优点,值得眼科临床广泛推广.

  • 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手术源性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黄礼彬;郑卫东;谢茂松;杨丽君;许松柏

    目的 评价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手术源性散光(SIA)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22例(139只眼)行小切口无缝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测量角膜散光度,采用矢量分析法计算SIA值;并测量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的密度、丢失率.结果 术后1周、1个月角膜散光度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SIA值与术后1周、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所致SIA较低,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

  • 翼状胬肉术中缝合方式对术后波前像差的影响

    作者:叶芬;田农;施宇华;陈月芹;胡钦瑞;兰文;黄振平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术中采用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两种缝合方式对术后患者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 对门诊53例(53只眼)翼状胬肉患者,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移植手术.其中一组30例(30只眼)结膜植片行连续缝合;另一组23例(23只眼)采用间断缝合术.健康眼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使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记录5 mm瞳孔直径下两组患者的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三叶草差的均方根值(RMS).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两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1个月的各项高阶像差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眼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7天,术后1个月,连续缝合组的各项像差值均较间断缝合组明显下降.结论 使用连续缝合法缝合球结膜植片能更加显著降低翼状胬内切除术后波前像差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 斜视术后屈光状态的动态分析

    作者:卜立敏;杨积文;刘佳;齐祥坤;范春雷

    目的 观察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术后屈光状态变化及不同术式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对40例水平斜视及42例垂直斜视患者术前、术后1、4、8周的屈光状态动态分析.结果 下斜肌转位组术后球镜及柱镜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眼一条直肌后徙组睫状肌麻痹后柱镜变化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一退一截组睫状肌麻痹后球镜变化在1周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柱镜变化及角膜地形图dk值变化术后1、4周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曲率变化:后徙侧角膜3 mm、5 mm区角膜曲率增大,而截除侧变小,术后1、4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术式对眼球屈光状态影响持续时间不同,但均可恢复.

  • 手术源性角膜内皮失代偿原因分析

    作者:洪颖;范爽;卢迪;许永根;洪晶

    目的 分析手术源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的原因.方法 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因内眼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而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原发病,合并的眼部疾病,手术方式,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类型,手术次数等.所有患者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共聚焦显微镜、眼前节照相等.结果 共有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65岁.研究中造成手术源性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手术术式有:白内障类手术共67例占69%(包括单纯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54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3例,合并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10例);前房内人工品状体14例占14%(前房型人工晶状体13例,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脱位至前房1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4例占14%(接受单次手术4例,接受多次手术10例);抗青光眼手术3例占3%.结论 显示在手术源性角膜内皮失代偿中,白内障类手术占第一位;前房相关人工晶状体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占第二位;抗青光眼手术后发病低.

  • 羊膜移植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对比

    作者:穆劲卫;吴丽华;昝艳

    目的 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81例(94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45例(48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36例(46只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随诊1.5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角膜修复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3例患者(3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6.3%;B组7例患者(10只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9,P=0.03).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羊膜移植术相比能明显的降低复发率,减少角膜修复时间,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好方法.

  • 飞秒制瓣准分子术中碎瓣一例

    作者:楼永倞;刘珊

    患者男,23岁.因视力减退6年,要求准分子手术治疗来院.术前临床资料:全身情况无特殊,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视力:右0.06,左0.06;眼压:右13mmHg,左14mmHg;综合验光:右-5.25 DS/-0.50 DC×180→1.0,左-5.25DS/-1.00 DC×15→1.0;角膜厚度:右529μm,左532 μm;角膜直径:右11.9 mm,左11.9 mm;角膜曲率:右Kf 42.60×172,Ks 43.50×82,左Kf 42.60×19,Ks 43.80×109(图1、2).2010年9月25日行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LASIK).术前常规准备,飞秒双眼制瓣.休息15min后行准分子激光术.但在右眼掀瓣时发生困难,操作不慎而致局部瓣破损(呈碎瓣),于是停止掀瓣操作,将碎瓣对合,配戴角膜接触镜.左眼掀瓣顺利,准分子手术顺利完成.

  • 同胞姐弟双眼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二例

    作者:苏菲;孔玉娇;张冬艳;宋鄂

    例1患者男,13岁.主诉:右眼自幼视力不佳,左眼视力下降半年患者自幼右眼视力不佳,低于左眼,随着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未诊治.半年前自觉左眼视力下降,于2011年8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 虹膜劈裂症一例

    作者:宫献珍;许衍辉;刘静江

    患者女,76岁.双眼视物不清20余年于2011年3月2日入院.患者于20年前曾在当地行双眼抗青光眼手术,术后无眼红、眼痛.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2,左眼10厘米指数,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5.0 mm Hg,左眼14.6 mm Hg.双眼上方球结膜可见滤过泡,角膜透明,前房浅,右眼上方虹膜缺损,左眼上方可见虹膜周切孔,双眼下方虹膜基质层劈裂、破碎、松散.游离端漂浮于前房内虹膜后粘连,品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图1、图2)双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示:3-9点位可见虹膜前后层之间分离,内部有腔隙样无回声区.(图3、图4)双眼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右眼1000个/mm2,左眼1300个/mm2.初步诊断:双眼虹膜劈裂症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双眼抗青光眼术后.

  • 沈阳地区1228例干眼症的调查分析

    作者:张斌;徐玲;邸新;何伟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就诊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干眼门诊的1228例干眼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Itest,SIt),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1228例患者中,女性干眼症患者人数为755,男性干眼症患者人数为473.干涩感(89.0%)、异物感(83.9%)、眼疲劳(67.8%)、畏光/流泪(47.9%)、眼痒(40.9%)烧灼感(32.3%)、视物模糊与视力下降(28.2%)为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更年期、熬夜失眠、长期使用电脑、吸烟、服用降压、控制心率药物是引起干眼症发生的常见的原因.结论 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特点,尤以眼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烧灼感、眼痒和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为多见.更年期女性、熬夜失眠、长期使用电脑、吸烟、服用降压、控制心率药物、是引起干眼症发生的常见的诱因.

  • 洋葱种植者与真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文和;刘辉

    目的 探讨民勤县洋葱种植者与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关系.方法 通过对甘肃民勤县52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及微生物培养及对洋葱采挖现场的土壤、腐烂洋葱及采挖者手指采样的微生物培养分析.结果 52例患者真菌培养,25例培养出真菌,菌种以尖孢镰刀菌多(48%);洋葱采挖现场调查发现,洋葱刺激气味造成60%的作业者角膜上皮糜烂;现场采样真菌培养,3类标本中均培养出多种真菌,腐烂洋葱中尖孢镰刀菌多,土壤中黄曲霉菌、茄病镰刀菌居多,作业者手指尖孢镰刀菌多.结论 采挖洋葱的农民因洋葱刺激性气味造成角膜上皮糜烂,为真菌感染创造有利条件;农民接触腐烂的洋葱及土壤,手上污染了大量真菌,在擦拭眼泪时将真菌带入结膜囊造成感染.大多数致病菌是尖孢镰刀菌,主要来源于腐烂的洋葱.

  • 前房内黏弹剂存留致眼内压增高引起视力骤降二例

    作者:周民稳;张秀兰

    黏弹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当中,多用于前房的形成和维持并保护角膜内皮细胞.我们常用的黏弹剂多是透明质酸钠,它为大分子黏多糖,在眼内不发生代谢,通过小梁网逐渐被排出眼内.但术后黏弹剂存留过多会导致一过性眼压升高,甚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也曾有白内障术后黏弹剂存留过多致眼内压增高继发性青光眼的报道[1],我们在2011年遇见2例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黏弹剂存留过多致眼内压增高引起视力骤降、经紧急处理视力恢复的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前房气泡三例

    作者:肖卉;范忠义;张淑琦

    例1患者男,22岁.术前有眼屈光度:-5.25 DS -0.5DC×25,角膜厚度549μm,角膜曲率42.50D,43.75 D×95,角膜直径11.2 mm;左眼:-5.00 DS-0.25 DC×180,角膜厚度549μm,角膜曲率42.75 D、44.00 D×90;角膜直径11.2 mm于2011年2月手术,术中右眼出现前房气泡.例2患者女,34岁.术前右眼屈光度:-5.50 DS-0.75 DC×25,角膜厚度534μm,角膜曲率42.00 D、42.50 D×50,角膜直径11.1 mm;左眼屈光度:-6.00 DS-0.25 DC×135,角膜厚度541μm角膜曲率41.50 D、42.50 D×100,角膜直径11.1 mm.2010年12月手术,术中左眼出现前房气泡.

  • 药物玻璃体溶解术治疗玻璃体黄斑黏着

    作者:林铁柱;王建伟;李世洋

    OCT的兴起揭示了玻璃体黄斑黏着(vitreomacular adhesion,VMA)在很多疾病起病理基础的作用,包括黄斑裂孔 (macular hole,MH)、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vitreomacular traction syndrome,VMT)、囊样黄斑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和近视导致的牵拉性黄斑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是通常选用的治疗方法,但具有复杂、并发症多及费用较高的局限性.针对这些,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非手术方法治疗病理性VMA.研究多的是通过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引起玻璃体液化和/或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文中回顾了药物治疗VMA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玻璃体分子组成和生理性PVD的原理,详述了几种在实验中获得卓越效果的药物.

  • 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何宇;石晶明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眼科致盲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机制.目前葡萄膜炎的治疗仍主要依靠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副反应普遍较大,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一些新型生物制剂药物也用于治疗葡萄膜炎;基因治疗、RNA干扰等技术也将逐步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文中拟对当前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难治性青光眼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永杰;姜永梅

    难治性青光眼病因复杂,常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低,常因药物耐受、滤过术后瘢痕阻塞通道等导致手术失败.文中将国内外报道较多的抗代谢药物和改良术式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 青光眼 手术 药物
  • 交联型异体脱细胞巩膜行眼部修复的试验研究

    作者:聂丹瑶;陈家祺

    目的 将交联型异体脱细胞巩膜植入眼睑,研究其组织相容性及抗原性变化.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去除睑板后,分别植入兔交联型脱细胞巩膜和异体巩膜,于植入后1、4、8、12周观察全身及局部光镜和免疫学变化.结果 脱细胞巩膜和异体巩膜植入眼睑后第1周、4周、8周,两组间外周血IgG、IgA、IgM、C3、C4和CD4+T细胞、CD8+T细胞定量均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4周、8周、12周,植入局部的光镜显示:脱细胞巩膜组的炎症反应和淋巴细胞浸润要小于异体巩膜组,8周后植入的异体巩膜组织中央部发生少量坏死溶解现象,术后12周两组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完全长入植片.术后1、4、8周,局部CD4+T及CD8+T细胞计数显示脱细胞巩膜组明显少于异体巩膜组.结论 兔脱细胞巩膜植入眼睑后引起的免疫反应较同种异体巩膜小.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