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水平直肌术后的散光改变

    作者:王子衿;龚琦;刘虎

    目的 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水平直肌手术后的散光改变.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7~9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71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病例系列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Ⅰ组:单纯外直肌后徙术组,共26例;Ⅱ组: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肌截除术组,共4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内、术后1周、1、3个月进行非散瞳屈光检查.通过Fourier矢量分析计算CYL0(散光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矢量分解值)和CYL45值(散光在斜轴方向的矢量分解值),比较术前、术后散光度数和轴向的改变.结果 Ⅰ组和Ⅱ组CYL0术后1周、1、3个月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L45无显著变化.两组间CYL0、CYL45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轮廓图示术后1周至1月两组CYL0均呈上升趋势,术后1~3个月呈下降趋势,CYL45上下波动,但波动范围较小.Ⅰ组术后1周、1、3个月时CYL0变化(D)与外直肌后徙量(mm)之间均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水平直肌手术后发生顺规散光改变,术后3个月时手术诱发散光仍存在.内直肌截除术对散光的影响可能较外直肌后徙术小,但尚需要大样本的研究以证实.

  • 不同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董明霞;李冬育;董如娇;赵霞;韩俊莹;陈芳

    目的 评价单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或曲安耐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作为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激光治疗前辅助治疗手段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唐山市眼病医院就诊的27例(32只眼)弥漫性DME患者,将其分为IVR(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及IVTA(玻璃体腔注射曲安耐德)治疗组,术后4周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术,观察注射上述两种药物后第1,2,4,8,12周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AVG)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两组治疗前后BCVA、CMT及AVG各时间点的平均计量数据行t检验分析发现,三项指标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治疗后对应时间点的BCVA、CMT及AVG变化的有效计数资料行X-squared检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对应时间点相比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IVTA组并发眼压升高2例(2眼),并发白内障1例(1眼);IVR组均无上述情况发生.结论 单次玻璃体腔注射低剂量TA与单次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弥漫性DME短期内均有效,二者获益率相当,无统计学意义,IVR治疗的安全性略优于IVTA.但单次IVTA治疗DME是相对安全的,且治疗成本低.对于低收入DME患者来说,IVTA可作为首选治疗.

  • 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治疗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疗效分析

    作者:韩立坡;王凤仙;陈会宁;王素梅;臧丽莉;聂雷

    目的 观察研究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治疗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的疗效,分析影响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治愈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在保定市儿童医院眼科进行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治疗难治性泪道阻塞患儿286例(326只眼),平均年龄20个月,随访3~18个月.分析患儿年龄、术前治疗手段、泪道阻塞情况对患儿治愈率的影响.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6例(326只眼)中302只眼治愈,总治愈率为92.63% (302/326).年龄因素:在6~12个月,12~24个月,24~36个月,大于36月年龄组中,治愈率依次为97.67% (84/86)、94.26% (115/122)、88.46% (69/78)、85.00%(34/40)(R=-0.98,P=0.0025);术前治疗手段因素(术前曾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先天性泪道阻塞行泪道探通术或行单纯泪道插管术失败患儿的治愈率分别为:93.94% (248/264)、87.01%(54/62)(P =0.0026);鼻泪管阻塞情况因素:手术中仅一次突破和两次及以上突破分组中,治愈率分别为98.08% (102/104)、90.09% (200/222) (P =0.0004).结论 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愈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泪道探通失败患儿行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较单纯泪道插管治愈率明显提高.

  • 20G 23G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前节形态学变化临床研究

    作者:禹海;王颖;李鹤一;曹蕾;张沈夏;高明宏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比观察20G及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眼前节的形态学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分析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行初次玻璃体手术治疗成功的131例患者133只眼,分为20G手术组和23G手术组,随访3个月.应用UBM观察术后眼前节各种改变,比较两组间眼压、前房深度、房角、虹膜及睫状体形态学变化的差异.结果 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前节UBM的形态学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1)睫状体脱离;(2)房角关闭;(3)巩膜穿刺口玻璃体崁塞;(4)睫状体前增殖膜形成;(5)睫状体萎缩.20G组手术后出现眼前节改变的有46只眼,23G组术后出现眼前节改变的有22只眼.两组相比,巩膜穿刺口崁塞在23G组显著高于20G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03).睫状体脱离在23G组比例也明显高于20G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62)而其余的眼前节改变在两组无显著差别(P =0.098,0.172,1.000).术后1周及3个月20G组的前房深度均深于23G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 =0.162,0.301).术后1周20G组眼压显著高于23G组(P=0.05),至术后3个月,仍高于23G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113).睫状体脱离在不同疾病间的发生率有显著不同(P =0.041),PDR和RVO患者术后发病率高于其他患者,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PDR是术后睫状体脱离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r=0.296 P=0.002).术后前房深度与睫状体脱离间的关系密切(r =-0.344,P=0.026),而房角及眼压与睫状体脱离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睫状体脱离、房角关闭及玻璃体崁塞是PPV术后常见的眼前节改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睫状体脱离发生率更高,而巩膜穿刺口玻璃体崁塞及睫状体脱离在23G手术后更为常见.

  • Epi-LASIK和去瓣的Epi-LASIK术后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马月磊;郭秀瑾;刘超敏;李向品

    目的 将Epi-LASIK和去瓣的Epi-LASlK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61例(122只眼)行Epi-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根据等效球镜分为高度近视组(≥-6.0 D)31例和中低度近视组(<-6.0 D)30例,两组中所有患者均1只眼行去瓣的Epi-LASIK术,另1只眼行留瓣的Epi-LASIK术.分别对高度近视组中去瓣组和留瓣组及中低度近视组中去瓣组和留瓣组两组间角膜地形图(ISV、IVA)、高阶像差(RMSh、Coma、SA)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中术后1、3、6个月去瓣组和留瓣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上皮瓣的去留对术后角膜形态及高阶像差未产生影响,两种术式都具有较好地视觉质量,均安全有效.

  • 频域OCT量化参数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视力预后

    作者:邓爱军;刘菲;孙艳;冯程程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形态应用频域OCT量化,评估患者术后视力预后与量化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术后裂孔闭合的患者24例(24只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18例.根据Gass分期:Ⅱ期8只眼,Ⅲ期12只眼,Ⅳ4只眼.手术前后均进行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利用SD-OCT测量黄斑裂孔的底径及小径,裂孔孔径两端与底径两端之间的距离,通过公式计算求得黄斑裂孔形成因子(HFF);并对患者术前与术后佳矫正视力进行非参数检验,HFF值、黄斑裂孔底径分别与术后佳矫正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前患者平均BCVA(1.24±0.43) logMAR,术后平均(0.74±0.36) logMAR,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0.002);HFF数值与术后BCVA呈负相关(r=-0.633,P=0.024);裂孔底径与术后BCVA两者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70,P=0.090).结论 在术前对患眼进行SD-OCT扫描结果量化参数,是评估IMH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一个较好的参数指标.

  •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或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

    作者:梁雪梅;秦斌

    目的 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23G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除术(PPV)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PVCE)的术后视力及临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宁爱尔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73例173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PPV组112例112只眼,PPVCE组61例61只眼.主要观察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佳矫正视力、眼压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15个月.术前视力光感~0.6,术后视力光感~1.0.术后1个月,PPV组视力提高102只眼(91.07%,102/112),PPVCE组视力提高57只眼(93.44%,57/61);术后6个月,PPV组视力提高98只眼(87.5%,98/112),PPVCE组视力提高55只眼(90.16%,55/61).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PPV组: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2只眼(1.78%,2/112),暂时性高眼压23只眼(20.54%,23/112);PPVCE组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5只眼(8.20%,5/61),暂时性高眼压21只眼(34.43%,21/61);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PPVCE组角膜水肿及前房渗出发生率(x2=4.181,P=0.041)及暂时性高眼压发生率(x2=4.018,P=0.045)均比PPV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PPV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只眼(4.46%/,5/112),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5只眼(4.46%,5/112),晶状体后囊膜混浊7只眼(6.25%,7/112),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2.68%,3/112);PPVCE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只眼(3.28%,2/61),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3只眼(4.92%,3/61),视网膜脱离复发2只眼(3.28%,2/61);两组比较新生血管性青光眼(x2=0.143,P=0.705),虹膜后粘连(x2=0.081,P=0.892),视网膜脱离复发(x2=0.189,P=0.664)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3G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联合手术避免了二次白内障手术,并利于术后眼底的随访观察.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卓建;李淼;刘蕾;张亚丽;胡明;李招娜;张华;张玉光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中长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济南眼科医院屈光中心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45例90只眼,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及1、2、3年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眼轴、眼压、房角、前房深度(ACD)、500um处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屈光品状体拱高(ICL-vaul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等.对数据进行x2检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各阶段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屈光状态趋于稳定,球镜度在预期(0±1)D范围内,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眼压均正常.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 773.73±271.27)个/mm2,术后3年末次随访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 613.90±221.23)个/mm2,较术前减少,但均保有正常生理功能.术后随访3年期间房角、ACD、AOD500稳定,各自与术前比较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自术后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角虽然变小,但仍处于宽角状态.术后拱高稳定,其大小与术前ACD及角膜白到白距离呈正相关(r =0.37,r=0.38,P<0.05),随访3年拱高有减小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慧差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未发现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和晶状体混浊等并发症.结论 随访3年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术后视觉质量佳;ICL植入术后前房结构稳定,其更长期的疗效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 不同泪道成形术式治疗单纯性鼻泪管阻塞疗效观察

    作者:陈光;张弛;李丹;李军;赵越

    目的 观察并比较激光泪道成形、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泪道探通联合置管三种术式治疗原发性鼻泪管阻塞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行泪道成形手术的260例(272只眼)原发性鼻泪管阻塞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泪道成形术式分为三组:A组术式激光泪道成形术,B组术式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置管术,C组术式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所有联合置管手术的患者均3个月拔管.A组术后随访6个月,B组和C组拔管后随访6个月,统计手术成功率.结果 6个月时的随访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68.38% (186/272眼),A组、B组、C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31.43%(22/70眼)、79.78%(71/89眼)、82.30% (93/113眼).A组与C组手术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05,P=0.000),B组和C组的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8,P=0.648).三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泪道成形术是治疗原发性鼻泪管阻塞的安全、有效的术式.激光泪道成形术在联合泪道置管术后其成功率有明显提高.在联合泪道置管的情况下,泪道探通术与激光泪道成形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作者:吴李鑫;张悦;刘海芸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MLG)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3月~6月期间诊治的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只眼,分为联合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联合组使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MLG治疗,每月注射一次雷珠单抗0.05 ml (0.5 mg)共3次,在第3次注射的2周后进行MLG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MLG治疗.比较治疗后1、2、3、6个月两组患眼的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结果 联合组在治疗后1、2、3、6个月时BCVA (ETDR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月:48.7 vs 44.2,P =0.036;2月:49.1 vs 44.6,P=0.032;3月:49.7 vs 45.0,P=0.026;6月:50.1 vs 45.1, P=0.025).联合组在治疗后1、2、3、6个月时CMT和对照组相比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月:457.6 μm vs 402.5 μm,P=0.146,2月:352.2 μm vs 385.3 μm,P=0.337;3月:276.1 μm vs 357.1 μm,P=0.030;6月:209.8 μm vs 334.1 μm P=0.001).联合组曾有一只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MLG治疗非缺型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在治疗后1~6个月疗效恢复优于单纯MLG治疗,并且安全.

  • 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患者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准确性及误差分析

    作者:古学军;张旭;吴国福;余学清;陈洁琼;张超中;易敬林

    目的 分析比较SRK/T和Haigis公式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的准确性,探讨此类患者屈光误差与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等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伴有白内障或继发青光眼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共59例(59只眼),使用IOL-Master测量AL、ACD和K值,分别应用Haigis公式和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选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囊袋内张力环植入+IOL植入术治疗,采集术后1个月的屈光度、ACD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术后屈光与术前术后ACD、AL、K值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实际屈光度平均(+0.15±0.53)D,屈光误差绝对值Haigis公式平均为(0.71±0.52)D,SRK/T公式为(0.40±0.32)D,Haigis公式与SRK/T公式的屈光误差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9,P<0.001).术前ACD平均为(1.92±0.37) mm,术后ACD平均为(3.73±0.34) mm;Haigis公式屈光误差与术前ACD之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634,P=0.000),与术后AC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52,P=0.006);SRK/T公式屈光误差与术前、术后A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53,P=0.053;r=0.216,P=0.101).结论 晶状体半脱位患者手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ELP)和ACD变异较大,可出现远视性屈光误差.术前前房越浅,术后前房越深,Haigis公式屈光误差越大,SRK/T公式屈光误差相对较小.

  • 99mTc-DTPA眼眶显像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综合评价

    作者:李方都;褚俏梅;张立颖;邵慧丽;朱诚;张金龙;蒋静;沈江帆

    目的 采用99mTc-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眼眶显像、血清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对经131I治疗的甲亢伴有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眼眶活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88例Graves眼病(GO)患者依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分为活动期组52例、静止期组36例,另设无眼病GD组34例,健康对照组26例.经99mTc-DTPA眼眶平面及断层显像方法获得的半定量指标——眼眶显像剂摄取率(UR),以及测定血清ICAM-1、IGF-1水平被用以评价其与GO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活动期组血清ICAM-1、IGF-1、眼眶UR明显高于其他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眼眶UR分别与患者血清ICAM-1、IGF-1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0.519,P=0.001和r=0.528,P=0.001).结论 99mTc-DTPA显像是一种判断GO患者活动性的指标,能够较为直观的评价眼眶的炎性活动.ICAM-1、IGF-1和99mTc-DTPA眼眶显像水平的变化分别反映GO的眶内增殖、自身免疫状态、炎性水肿的情况,作为综合度量分析方法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评估有其较好临床价值.

  • Vogt-小柳-原田病诊治分析

    作者:裴锦云;郑曰忠

    目的 通过分析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效果和复发相关因素,旨在提高对VKH的诊治水平.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自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天津市三潭医院及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VKH患者96例(192只眼),其中男52例,女44例;发病时平均年龄(38.4±11.7)岁.根据就诊时间和病程分为两组:(1)初发组:发病14 d内在本院首诊的初诊患者59例,给与口服泼尼松治疗,病情好转后递减.(2)转诊组:发病后在外院已治疗6个月以上患者37例,给与环孢素或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视力预后和复发相关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有头痛或耳鸣前驱症状者61例(63.5%,61/96).初发组患者均主诉双眼视力骤降,初诊时双眼矫正视力分别为0.24±0.16和0.22±0.14,眼底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水肿、视乳头水肿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经糖皮质激素治疗10~18个月后病情稳定,视力逐渐恢复,末次随诊矫正视力分别为0.79±0.22和0.78±0.21;停药6~12个月后有3例患者复发,未见盲或低视力患者.转诊组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全葡萄膜炎症,首诊时双眼矫正视力分别为0.21±0.11和0.20±0.11,经系统治疗12~24个月后炎症得以控制,末次随诊矫正视力分别为0.32±0.26和0.30± 0.28.单眼盲(佳矫正视力低于0.05)发生率为11.5% (22/196),双眼盲为3.1% (6/196).结论 及时确诊和合理治疗,可使VKH患者恢复良好视力和减少盲目发生率,误诊或延误治疗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和视力损害.

  • 硅油填充眼下方视网膜脱离两种术式的比较

    作者:魏勇;吴国基;王建洲;朱忠桥;王润生

    目的 比较巩膜扣带术与再次玻璃体切除术对硅油填充眼并发的下方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于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的住院患者28例28只眼纳入研究.在初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1~6个月,将硅油填充眼并发的下方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数字随机分为巩膜扣带组(15只眼)与玻璃体切除组(13只眼);巩膜扣带组以240硅胶(宽度2.5 mm)环扎,以276硅胶(宽度7 mm)置于下方4~8点及需要支持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部位;玻璃体切除组术中剥除所有存在的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下膜,必要时行下方周边及全视网膜切开.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矫正视力.结果 两组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巩膜扣带组为73.33% (11/15),玻璃体切除组为84.62% (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5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巩膜扣带组中视力提高1只眼,视力无变化10只眼,视力下降4只眼;玻璃体切除组中视力提高2只眼,视力无变化8只眼,视力下降3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硅油填充眼发生的下方视网膜脱离,可根据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程度来选择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老年人感染性角膜炎病因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孔令宇;肖凤枝;郑素惠;姜皓;赵爱华;王彩云;刘素媛;张小利

    目的 分析老年人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因、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唐山市眼科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的668例(671只眼),60岁以上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病因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感染性角膜炎人数多,占角膜病49.5%(668/1350),院前未规律治疗402例(60.2% 402/668),发病7d内入院148例(22.1% 148/668),病灶直径5 mm以上者154例(33.0% 154/668).细菌感染伴慢性泪囊炎或病毒性角膜炎者81例(71.7% 81/113),真菌感染合并病毒性角膜炎者31例(21.2% 31/146).老年人单纯病毒性角膜炎以复发病例为主277例(280只眼)(67.7% 277/409).65例(9.7% 65/668)经药物治疗无效或好转但不能痊愈病例行手术治疗.培养致病菌真菌26例,其中镰刀霉菌13例(50% 13/26);细菌16例,其中唾液链球菌4例(30.8% 4/16).真菌、细菌及病毒性角膜炎分别平均住院29、21及15 d.结论 合并慢性泪囊炎、病毒性角膜炎为老年细菌及真菌性角膜炎重要病因,老年人病毒性角膜炎多为复发病例,老年人感染性角膜炎病程长,治疗迟,难治愈.老年人感染性角膜炎有其自身特点,应加强认识改善预后,降低发病率.

  • 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于芳蕾;罗肇文;王岳秀;段辉

    目的 探讨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19例,行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方法将原人工晶状体复位.对术后3d及术后2年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散光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视力0.22±0.10,佳矫正视力0.71±0.18,角膜散光(0.76±0.29)D,眼压(16.21±4.29) 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225.58±439.53)个/mm2.术后3d视力0.69±0.14,,佳矫正视力0.83±0.16,眼压(17.53±5.07) mmHg.术后2年视力0.80±0.15,佳矫正视力0.89±0.14,眼压(16.37±4.87) mm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084.79±434.06)个/mm2,角膜散光(0.78±0.33)D.视力、佳矫正视力术后3d、术后2年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90,P<0.01,t=-5.40,P<0,01;t=-16.13,P<0.01,t =-6.42,P<0.0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2年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P<0.01),但无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眼压、角膜散光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5,P=0.80;t =-0.91,P=0.375).结论 闭合式睫状沟缝线固定治疗人工晶状体不全脱位避免了人工晶状体更换所需的扩大切口及缝合带来的散光和剪断人工晶状体襻等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扰动,减少了眼前段手术操作,损伤小,视力恢复快,安全有效,但更长期的安全性有待于更多数量的病例证实.

  • 视网膜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膜粘连的影响

    作者:高永峰;赵朝霞;雷祥;程志兴

    目的 探讨视网膜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新生血管膜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PDR患者73例80只眼,其中光凝组和非光凝组各40只眼.术前B超检查眼后段情况,玻璃体手术中观察新生血管膜粘连特征,分析光凝组和非光凝组新生血管膜程度的差异.结果 激光组视网膜新生血管粘连范围>1 PD的眼数为18只眼(45%),非激光组为29只眼(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41,P =0.012).两组在颞上、颞下、鼻上和鼻下部位发生新生血管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伴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眼数为19只眼(47.5%),非激光组为24只眼(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可以减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膜粘连程度,降低手术难度.

  • 两种给药方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曾苗;宋艳萍;丁琴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47例53只眼AR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例24只眼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750 mg每日3次,连续注射2周,以后改为口服阿昔洛韦片0.2 g,每日5次,连续用药6周(A组);另外25例29只眼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800 mg每日5次,连续注射2周,以后改为口服阿昔洛韦片0.8 g每日5次,连续用药8周(B组).所有患眼均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切除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于已并发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13只眼及抗病毒药物联合激光治疗病情不能控制的9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后视力及视网膜情况.结果 A组10只眼视力提高;B组20只眼视力提高.B组治疗后视力明显优于A组(P<0.05).A组8只眼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5只眼眼部病变复发;B组1只眼治疗过程中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只眼眼部病变复发.B组治疗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及病变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血肌酐升高;B组4例患者出现血尿素氮或血肌酐升高,停药一周后均恢复正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早期、足量、多次给予阿昔洛韦静滴及口服治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纪丽君;金海鹰;孙景莹;赵培泉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术式,为先天性白内障病例有更优的手术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再次手术患儿51例(69只眼),详细记录手术年龄、首次手术方式、随访时间、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再次手术方式、术后半年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等,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术后效果.结果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再次手术:无晶状体眼55.1%(38/69),后囊膜混浊30.5% (21/69),眼内炎4.3% (3/69),继发性青光眼4.3% (3/69),瞳孔膜闭2.9% (2/69)和人工晶状体(IOL)脱位2.9% (2/69).无晶状体眼患儿行Ⅱ期IOL植入术,后囊膜混浊行后囊膜切除术,眼内炎行IOL取出+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术,继发性青光眼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瞳孔膜闭行瞳孔成形术,IOL脱位患儿行原IOL取出+玻璃体切除+IOL悬吊术.随访半年后佳矫正视力>0.3者26只眼,>0.1者14只眼,<0.1者12只眼.另有10例(17只眼)患儿不能配合视力检查,术后追光或注视目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随访半年所有患儿采用手持式回弹icare眼压计检测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无晶状体眼及后囊膜混浊等是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分析再次手术原因并针对性选择相应术式是较好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治疗策略之一.

  • 尖峰预劈核联合虹膜拉勾和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不全脱位超声乳化术中应用

    作者:王志亮;陈志敏;张武林;武卫静;林志辉;杨荣

    目的 评价尖峰预劈核联合虹膜拉勾和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不全脱位微切口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就诊的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23例(25只眼)采用2.2 mm透明角膜切口,使用2~4个虹膜拉勾固定囊袋,尖峰预劈技术将晶状体核劈成4块或8块,扭动超声乳化核及吸完皮质后,囊袋内植入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结果 23只眼成功在囊袋内植入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增加.晶状体超声乳化时间为2.3-52.6s,平均(27.6±12.6)s.灌注液消耗量为50.32~78.63 ml,平均(64.89±9.73) ml.术前角膜中央平均内皮细胞密度(2634.35±436.58)个/mm2,术后3个月角膜中央平均内皮细胞密度(2528.64±324.23)个/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01%.22只眼人工晶状体偏中心量为0.00~0.63 mm,平均(0.27±0.14) mm.1只眼偏移量为2.01 mm,将囊袋张力环与巩膜缝合固定1针.2只眼人工晶状体未能植入囊袋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囊袋收缩、眼压升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在晶状体不全脱位超声乳化术中,采用尖峰预劈技术将晶状体核劈开,可以减少前房内的操作时间,降低晶状体悬韧带进一步损伤的机会;采用虹膜拉勾固定晶状体的囊袋,可以增加术中晶状体囊袋稳定性;囊袋张力环的使用,可以增加术后囊袋及人工晶状体的居中性和稳定性.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治成人弱视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杨吟;林伟;吴峥峥

    目的 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应用于成人弱视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就诊的16~24岁弱视者16例共23只眼,予以验配框架眼镜并进行弱视治疗2个月后,再分别对弱视眼进行RGP的验配,每日配戴RGP 10~12 h,于配戴后1d、1周、1、2、3个月复查镜片配适、裂隙灯、矫正视力,并与配戴框架眼镜时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对比配戴框架眼镜,23只眼在配戴RGP后的矫正视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6.103,P=0.00),并且未发现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 配戴RGP能提高成人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一例

    作者:吕刚;王楠;黄红深

    患者男性,54岁.因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15年3月9日来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就诊.肺结核病史3年,间断应用乙胺丁醇及利福平治疗2年余(具体剂量不详),3个月前双眼出现视物模糊,1个月前双眼症状明显加重,未系统诊治.

    关键词:
  • Nd∶YAG激光治疗Valsalva视网膜病变一例

    作者:钟玉林;周琼

    患者女性,50岁.左眼视力突然下降12 d,于2014年12月24日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追问病史:患者2岁时脊髓灰质炎病史,致双下肢畸形,行走、站立动作欠稳,视力下降前有摔跤史,屏气用劲试图站起.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高度近视病史、眼部外伤史.入院查体:双下肢畸形,步态不稳,行走缓漫,余一般情况良好,血压:114/80 mmHg.

    关键词:
  • 复发性眼睑基底细胞癌一例

    作者:李宇航;赵军;张国文

    患者男,82岁.因左眼睑肿物20余年伴有分泌物10年,于2014年9月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史: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睑肿物,在外院行冷冻治疗后,术后肿物逐渐长大,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左眼睑基底细胞癌,先后行手术切除及放射治疗,术后左眼反复发红不适,视力丧失,近10年左眼睑皮肤反复溃疡,伴有黄色分泌物,未诊治.

    关键词:
  •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治疗现况

    作者:刘芳;李才锐;孙曙光

    糖尿病是一个危及全球的疾病.随着病情发展,糖尿病患者将会产生一系列损害视力的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严重的致盲性并发症已经在过去取得很大研究进展.文中将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文献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其治疗.

  • IgG4相关性眼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慧敏;李劲;张琳;柳林

    IgG4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组独特的疾病群,以血清IgG4浓度升高和受累器官IgG4+浆细胞浸润、伴不规则纤维化为特征.IgG4相关性眼病(IgG4 related eyedisease,IgG4-RED)是隶属于IgG4-RD的一类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一眼附属器,包括泪腺、泪囊、眼外肌、眼眶脂肪组织、眶周膜和眼睑,临床症状取决于受损部位;主要侵袭中老年人群,症状相对温和,由于器官肿胀或损害,这种情况常引起临床关注.激素疗法对大多数IgG4相关性眼病患者有效.

  • 便携式智能终端在眼科中的应用

    作者:崔治华;李朝晖;任华;曲婷;刘涛涛

    便携式智能终端系统应用广泛,为眼科医生的工作带来了更为方便的条件.目前便携式智能终端主要包括安卓及苹果系统两大类,文中以苹果产品为例简要介绍硬件与软件的眼科应用.通过iPhone控制苹果电脑的ppt播放,iPhone照相以及利用微信、QQ等第三方交流软件进行病例讨论、群共享.智能终端系统进一步完善发展,可以为人类的眼健康做出更大地贡献.

    关键词: 智能终端 眼科
  • 角膜屈光手术前后Corvis ST生物力学参数对比研究进展

    作者:韩晓彤;赵海霞

    目的 角膜屈光手术可能对人体正常角膜的形态和生物力学性质造成改变,而且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角膜的改变也是有区别的,若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异常或显著,将可能诱发角膜扩张等严重并发症.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neal visualization scheimpflug technology,Co.is ST)是一种新引进的可以动态记录角膜双向运动并分析其生物力学参数的仪器.文中将对几种不同的角膜屈光手术前后Co.is ST所测得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对比进行简要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