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硅泪小管塞在不同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莹;刘淑玲;王忠海;金玉梅;孙玉敏

    目的评估泪小管塞在不同类型干眼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干眼患者40例(78只眼).其中男性8例(16只眼),女性32例(62只眼);年龄22~68岁,平均51.4岁;包括组Ⅰ:系统性眼干燥综合征20人(39只眼);组Ⅱ: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干眼组10人(19只眼);组Ⅲ:其它原因性眼干燥组10人(20只眼).首先明确诊断并排除泪道疾病,用Odyssey Parasol泪管塞(下、上泪点),随诊3个月.分组观察眼干燥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治疗前后采用Schirmer试验Ⅰ、泪膜破裂时间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以评估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共用塞80枚,其中1例双眼植放上、下泪管塞,其余患者均只植放下泪小管塞.治疗结果如下:(1) Schirmer试验Ⅰ:治疗前后分别为:组Ⅰ 1.77±1.53mm及6.31±5.45mm(t=5.011,P<0.001),组Ⅱ5.42±1.77mm及10.94±5.78mm(t=3.11,P<0.05),组Ⅲ2.50±2.42mm及6.65±5.97mm(t=3.91,P<0.001);(2)泪膜破裂时间(BUT):治疗前后分别为组Ⅰ 2.36±1.58s及5.28±4.08s(t=0.996,P>0.05),组Ⅱ3.21±1.23s及6.53±1.71s(t=3.41,P<0.01);组Ⅲ2.50±1.43s及4.10±1.29s(t=3.02,P<0.01);(3)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 F1):治疗前三组均为阳性:治疗后三组分别降至30.8%(12眼)、10.5%(2只眼)及35.0%(7只眼).3个月时三组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者分别为15.4%(6只眼)、80.0%(16只眼)及35.0%(7只眼);各项指标均无变化有5只眼(6.4%).30%患者主诉治疗早期(1周左右)可出现眼部异物感,2%出现流泪症状,塞丢失2枚,占2.5%.结论泪小点塞可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眼干燥症的治疗,特别是屈光性角膜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状者,泪小管塞有利于泪膜功能恢复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是治疗干眼简便、安全的方法.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马瑾;邹燕红;李静贞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混浊(PCO)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引起PCO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20例经6~24个月临床随访的患者中,发现与PCO相关的因素是年龄、术后第1天前房反应和IOL类型,其它因素包括病人性别、核硬度、白内障类型、粘弹剂与PCO无关.结论患者手术年龄越大、术后第1天前房反应越轻及选用丙烯酸酯类折叠式IOL有助于减少PCO的发生率.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作者:王润生;吕沛霖;韩晓星;宋艳敏

    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其发生因素,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非病变人群的测定均值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的项目有: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血小板电泳时间.女性患者低切粘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粘度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病密切相关.

  • 角膜瓣蒂的位置对LASIK术后早期角膜知觉的影响

    作者:王礴;刘汉强;王洋;马小力

    目的探讨角膜瓣蒂的不同位置对LASIK手术后角膜知觉的影响.方法对31名双眼屈光参差<1.0D,术前双眼角膜中央知觉相同的近视眼患者行LASIK手术,其中左眼角膜瓣蒂的位置在上方,右眼角膜瓣蒂的位置在鼻侧.应用Cohet Bonnet角膜知觉计分别测定术前、术后一周、二周和四周各眼的角膜中央的角膜知觉.结果将术后一周、二周时左右眼的角膜知觉阈值进行配对t检验,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将术后四周左右眼的角膜知觉阈值进行配对t检验,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角膜瓣蒂的位置不同对LASIK术后早期角膜知觉的影响也不同,在术后一周和二周时角膜瓣蒂的位置在上方的角膜知觉低于角膜瓣蒂的位置在鼻侧的角膜知觉,在术后四周时,随着角膜知觉的恢复双眼的角膜知觉已无显著性差异.

  • 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的测定

    作者:姚志斌;刘汉强;马长荣;李梅;马小力

    目的探讨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方法应用Zeiss-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观察矫正视力≥1.0的23例45只近视眼和10例17只正常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近视眼组根据屈光度分为二组:中低度近视组16只眼(≤6.00D),高度近视组29只眼(>6.00D).结果高度近视眼组后极部视网膜平均厚度低于中低度近视组及正视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度近视组后极部视网膜平均厚度与正视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变薄主要发生在高度近视眼.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牵拉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玉涛;白领娣;陈芳;张怀强;姜皓

    目的报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结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4月初次采用玻璃体切除,并追踪观察6个月以上的49例51眼,术后解剖复位率,视力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手术后解剖学复位51眼中41眼,占80.3%,终视力提高24眼(47%),不变16眼(31.3%),下降者11眼(21.7%),术中医源性裂孔29眼(56.9%),术后视力0.1以上者多为黄斑脱离≤2个月,为12眼中6眼(50%),与2个月以上者(39眼中5眼,占2.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黄斑视功能低下者较多,为了提高术后视力,早期玻璃体手术是必要的.

  • 深低温保存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羊膜移植治疗重度眼表疾病

    作者:蔡剑秋;张艳玲;郑穗联;韩真真

    目的应用以羊膜为载体的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术治疗重度眼表疾病.方法19例19眼重度眼表疾病患者采用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2例术后半年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14例平均随访超过一年,眼表结构恢复正常,整个角膜上皮未见结膜杯状细胞,保存了眼球,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植片脱落;4例发生角膜自溶的免疫排斥反应.结论羊膜移植联合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术对于重度眼表疾病患者能快速、稳定的促进角膜表面重新上皮化,是一项可采纳的技术.

  • 非持续性高负压在白内障劈核乳化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祥群;何明光;曾骏文

    目的对高负压在劈核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同操作阶段中的作用进行分段评价,就非持续性高负压控制对乳化操作空间内液流及后囊膜位置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Ⅳ级硬核老年性白内障病例165例(171眼),均采用高负压250mmHg主导下的劈核乳化术式;其中,92例(92眼)在进入碎核块乳化阶段后下调负压设置强度至150mmHg,另外73例(79眼)是在持续性高负压强度设置下完成的回顾性对照组;对两组病例术中发生后囊膜吸触或吸破的发生阶段以及发生率进行组间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负压在劈核阶段的应用是安全的,对后囊膜直接损伤的机会较少;在碎核块乳化的后期阶段,持续性高负压设置可使该阶段全堵塞效应释除瞬间残留较强回吸波,引发手术空间内流体容量及后囊膜位置的大幅波动,易使后囊膜被碎核块的锐缘刺破或乳化探头直接吸破,该阶段两组间后囊膜破率差异明显(X2=5.71,P<0.02).结论高负压在劈核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使用应当是具有阶段性和选择性的控制要求,强度设置的阶段性调整可以使高负压在劈核阶段发挥固定核块、辅助劈割优势的同时,避免了其对碎核块乳化后期阶段手术空间内液流容量及后续膜位置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 翼状胬肉切除对泪液功能的影响

    作者:黎明;林跃生;张梅;刘祖国;肖启国;朱晓波;宋书华;林健贤;陈家祺

    目的客观评价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的泪液功能情况.方法对72例(7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于翼状胬肉切除术前、术后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Schirmer)Ⅰ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TFT)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以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泪液功能.结果翼状胬肉患者术后1月的泪液羊齿状试验结果、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较术前显著改变,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BUT(11.50±3.74)s较术前(9.76±3.38)s延长(P<0.05);术前羊齿状试验结果正常(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占19.44%(14/72),术后1月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增加至90.28%(65/72),进行Ridit分析,术后1月TFT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为(39.73±18.46)个/10个高倍镜,术后杯状细胞密度增加,为(48.85±18.80)个/10个高倍镜,差异有显著意义(r=6.58,P<0.05).泪液分泌Ⅰ试验结果术前、术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切除前后的泪液功能明显有改变,翼状胬肉切除术可使患者的泪液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其原因可能主要与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增加、粘蛋白分泌功能的恢复有关.

  • 扫描式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TA)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田莹;朱秀萍;李玉梅;赵俊宏;高伟

    目的评估以色列TALIA-RTA激光眼底扫描仪、眼电生理仪以及全自动静态视野计在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06例190只眼和正常对照组49人98只眼,分别用RTA激光眼底扫描仪、眼电生理仪以及全自动静态视野计进行黄斑部平均视网膜厚度、视盘参数、PERG、PVEP和中央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测定,比较这些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两组人群在视盘面积、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其余视盘参数如:视杯面积、视杯/视盘面积比、盘沿面积等的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人群在视盘区、视盘周围区、黄斑区、视盘黄斑束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诊断指数:PERG>RTA>PVEP>视网膜光敏感度.结论PERG、R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其它方法;联合多种检查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

  • V征手术治疗和术后立体视重建

    作者:张林娜;陈澎;田旭;蒋华;张晓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V征的手术效果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的变化.方法根据52例V征患者向上和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度变化及下斜肌功能将病人分三组,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即水平肌后徙和/或缩短+下斜肌减弱术、水平肌后徙和/或缩短+垂直移位术及水平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下斜肌减弱术矫正V征.观察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1.52例V型斜视患者,39例具有单侧或双侧下斜肌功能过强,占75%.2.三组病人上下斜视角差分别由术前(21.14±3.49)△、(41.70±8.77)△、(22.78±5.65)△变为术后(7.05±3.04)△、(6.80±3.11)△、(7.05±2.90)△.3.用同视机、Worth四点灯、Titmus立体图检查,V-内斜、V-外斜术前、术后融合功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斜肌功能异常为其主要发病原因;治疗V征有多种手术方式,要根据病因及患者的上下斜视角差加以选择.本研究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V征不仅矫正限位,其双眼视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可获得精细立体视,达到了功能治愈.因此,三种手术方式均为治疗V征的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三联术再造下睑及泪小管

    作者:梅建忠;李华;黄伟

    目的探讨重度下眼睑缺损和泪小管的修复.方法运用三联手术(颊部旋转皮瓣移植+游离唇粘膜移植+游离唇粘膜再造泪小管术)修复重度下眼睑缺损(范围大于90%)和部分或全部下泪小管.行12例(12只眼)手术,随访12~18个月.结果术后下眼睑成形佳,泪道通畅.1例轻度睑球粘连.结论本手术修复下眼睑同时,再造下泪小管,较好地达到了结构和功能恢复.

  • 瞳孔反射检查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顾欣祖;练苹;刘瑛;叶秀兰

    目的了解不同测试者和不同测试时间的瞳孔反射检查,探讨瞳孔反射检查的可重复性.方法用瞳孔测试仪(pupillometer)检测正常人100例(200只眼)的瞳孔对光反射.检测对象年龄12~66岁,平均31岁,按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测试者甲与测试者乙应用相同仪器和测试方法,分别对受试者进行测试.同一测试者应用相同仪器和测试方法,对受试者在不同时间(间隔30天)分别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测试者的测试结果可有不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一测试者不同测试时间的测试结果可有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行瞳孔反射检查,不同测试者和不同测试时间对测试结果无显著影响.瞳孔反射检查作为一种客观的视觉通路功能检查法,在正常人具有不同测试者和不同测试时间的可重复性.

  • 自体和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翼状胬肉的研究

    作者:汤爱菊;唐浩英;叶炳林;曾昭荣;明国英

    目的评价自体和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难治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1998年12月~2000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活动期巨大性、复发性、双头性翼状胬肉共41例46眼随机组合,选择能够提供自体角膜缘的31例36眼,不适宜提供自体角膜缘而采用异体角膜缘的10例10眼分为自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组及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组,对两组术后移植片的愈合经过、免疫排斥经过、术后胬肉复发等进行动态观察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5~38月,平均23月的追踪观察,自体角膜缘组4/36复发,复发率为11.2%,异体角膜缘组4/10角膜缘移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并终发生胬肉复发,复发率为40.0%,经统计学处理x2=2.76,P>0.05,两组术后胬肉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合计,胬肉治愈率为82.6%,复发率为17.4%.结论自体与异体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都是治疗难治性翼状胬肉的较好方法,但异体角膜缘移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率高是导致术后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应考虑局部规范使用强效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A以抑制其免疫排斥反应.

  •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

    作者:袁乃芬;赵萍;崔平;康建丽

    目的评价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的效果.方法研究组22例,对照组8例,看近斜视角大于看远斜视角至少15PD,研究组22例行外直肌斜向后徙术,对照组8例行标准的外直肌后徙术.结果研究组18/22术后看近外斜度≤10PD,22/22术后看远外斜度≤10PD,看近看远外斜角平均差值由术前25±8.11PD减少到术后5.23±4.03PD.对照组仅3/8术后看近外斜度≤10PD,6/8术后看远外斜度≤10PD.结论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外直肌斜向后徙术效果优于标准的外直肌后徙术.

  • 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祖国;姚勇;孙秉基;孙兴怀;谢汉平;王红;万修华;崔敏;陈龙山;张梅

    目的了解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评价241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评分资料.结果241例过敏性结膜炎中,各种亚型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X2=26.699,P=0.144,P>0.05).眼痒和异物感在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中发生率高(发生率分别为99%、80.8%).结膜充血、上睑结膜乳头和上睑结膜滤泡在过敏性结膜炎的体征中发生率高(发生率分别为93.7%、88.1%、78.4%).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SAC)除季节性发作及症状、体征积分均相对较低外,其他临床特点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erennial allergic coniunctivitis,PAC)十分相似.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发病年龄小,伴有典型的上睑结膜乳头改变和高的角膜缘改变发生率(76.7%).60%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GPC)患者有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戴史,这和其他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7.689,P=0.000,P<0.001).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眼痒、异物感两个症状均分别与上、下睑结膜乳头和滤泡相关(均P<0.001,r介于0.25~0.35之间);春季角结膜炎异物感与上、下睑结膜滤泡明显相关(均P=0.000,r=0.617,0.741);其他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与体征之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我国过敏性结膜炎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眼痒和异物感为过敏性结膜炎常见的症状.结膜充血、上睑结膜乳头和上睑结膜滤泡是过敏性结膜炎常见的体征.过敏性结膜炎症状与体征间存在不平衡性.

    关键词: 过敏 结膜炎 临床
  • 117例眼球或角膜捐献者安全性评价

    作者:周善璧;彭俊超;赵敏;李鸿;钟义芳;许平

    目的对117例眼球或角膜供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1999年重庆市眼库成立以来收集到的117例自愿眼球或角膜捐献者的病史,全身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17例自愿捐献者的病史及全身检查符合EBAA医学标准的有113例,有7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5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3例同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为临床提供了182片优质、安全的角膜,为教学提供了22片安全角膜.结论捐献者的病史采集、全身检查特别是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HIVⅠ/Ⅱ抗体检查是眼库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角膜的保证.

    关键词: 供体 角膜 安全性 评价
  • 狼疮性肾炎并眼底病变2例分析

    作者:季强;季华;梁军;孙朝霞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75%患者肾脏受累[1],约20~25%的患者有眼底变化[2],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易误诊.我院眼科1989~2002年,收治曾被多次误诊的狼疮性肾炎(LN)眼底病变患者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青光眼1例

    作者:马鹤

    患者女48岁1995年发现尿少、浮肿,在多家医院诊断为肾小球肾炎,尿量约1700~1900ml/日,血肌酐400~500mmol/L,经多方中西医治疗无效.2001年8月,出现尿少、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心衰症状.血肌酐达1500mmol/L,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遂用普通肝素进行血液透析,心衰症状缓解.2003年7月后每周2次血透,未出现明显病情变化.近2年血压控制在140~150mmHg/80~90mmHg,偶有增高.血糖、肝功、血常规心电图基本正常.

  • 原发性泪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

    作者:徐兵

    患者男77岁因左眼溢泪2年,内侧肿物3个月,于2003年11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因溢泪,曾来院冲洗泪道通畅,并点用抗生素眼药水治疗,但溢泪无好转.3个月前,左眼内眦部长一肿物,伴红肿、疼痛、皮肤溃破、溢脓,经抗炎治疗后红肿、疼痛消失,肿物继续增大,溢泪加重,门诊诊为泪囊囊肿收入院.入院后全身体检无异常.

  • 术后早期囊袋膨胀综合征2例

    作者:叶应嘉;陈茂盛;张贻转

    囊袋收缩综合征包括囊袋皱缩综合征、囊袋膨胀综合征、偏心囊袋收缩,尚无统一的定义,与连续环形撕囊(CCC)相关,病因不清[1~3].发生于术后第1天至术后18个月甚至更晚,不同综合征的发病时间不同.本文报告2例2眼术后早期囊袋膨胀综合征的病程、转归,其中1眼术后8周出现偏心囊袋收缩.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内眼术后眼内炎3例

    作者:雷春灵;田冰玉

    例1女56岁右眼红、痛、视力障碍8天,于2003年1月15日入院.2个月前因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本院眼科行右眼小梁切除术,术后结膜囊留置可调节缝线,患者未遵医嘱来院复诊拆除可调节缝线.住院后全身检查无异常.右眼视力手动/眼前,结膜混合充血,鼻上可见5mm 10-0显微缝线裸露结膜囊,角膜内皮轻混,灰白色Kp(++),前房下方积脓,浮游细胞(+++),房闪(+++),瞳孔小约2mm,药物不易散大,虹膜均后粘.晶状体混浊,隐见玻璃体呈黄白色混浊,眼底窥不见.眼压3.6mmHg.B超提示:右眼玻璃体混浊.诊断:右眼眼内炎,右眼小梁切除术后.1月16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晶状体切除、注油术.术中见玻璃体呈黄白色浓密混浊,视网膜前厚脓苔,颞上视网膜浅脱离.玻璃体切除物细菌培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术后1周右眼视力0.06,视网膜复位.6个月后复诊,右眼视力指数/眼前,角膜清亮,前房房闪(+),无晶状体,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眼底视盘表面片状增殖膜,下方视网膜未复位,周边视网膜前粘连.6月24日又在局麻下行右眼取油、剥膜、视网膜切开、光凝、注油术.术后6个月复诊右眼视力0.04,眼底视网膜复位.

  • 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无晶体及人工晶体眼青光眼

    作者:孟海林;张宏亮;马锦霞;常新琦;何颜清;王瑞

    自1969年Mdteno[1]应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以来,通过多年来的改进和发展,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已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应用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治疗无晶体及人工晶体眼青光眼效果良好,并优于有晶状体眼,现总结报告如下:

  • 手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孟岩;张文一;王云霄;赵善瑶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脱离较长时间未治疗,出现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玻璃体浑浊加重、视网膜下液多且不能吸收、广泛多变的视网膜下膜及视网膜皱折形成等改变的视网膜脱离.近几年,随着医疗器械、材料的提高,对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也有增多,使其治愈率明显提高,本文对在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共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手术疗效.

  • 小梁切除联合自体指甲片置入治愈类固醇性青光眼1例

    作者:敖勉;林豪;曾艳;杜华玉;杜光银

    类固醇性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中的一种,一般小梁切除术后常很难收到理想效果.3年前我们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自体指甲薄片置入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虹膜睫状体转移癌1例

    作者:陈洁芳;魏晓雯;徐艳春

    赵××男48岁因右眼红、痛20天,曾于外院诊断为右眼虹膜炎,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4次,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右肺癌术后1.5年,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

  • 头孢他啶治愈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1例

    作者:佟锦;黄朝辉

    患者男汉族32岁因工作中不慎铁屑进入,左眼异物感、畏光、流泪2天就诊.以左眼角膜异物于2003年6月15日住院.入院后查:一般情况好.右眼视力0.25,左眼0.25.左眼球结膜轻度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瞳孔缘外4点、10点可见2处铁屑,4点位异物周围轻度混浊.当即在1%地卡因液表麻下行左眼角膜异物剔除术,术后红霉素眼膏涂眼包扎.静点强力阿莫仙.6月16日加用润舒滴眼液,午后开始出现左眼疼痛,20点疼痛加剧伴头痛流泪.精神焦虑,表情痛苦,左眼视力0.15.左眼睑红肿,球结膜高度混合性充血,瞳孔缘外10点角膜异物剔除处呈灰白色混浊,约1.5mm直径大小、略隆起,周围角膜水肿.

  • 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交感性眼炎1例

    作者:张漫谊;戴虹

    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可导致双眼失明的严重疾病,是一眼穿孔性外伤或手术创伤后,眼内抗原暴露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玻璃体切除术后较少见,我院在曾遇见l例,报告如下.

  • 斜肌功能异常所致的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春梅

    V型斜视是指当眼向上方及向下方注视25°时其水平斜视度的差异≥15△的现象,其病因有水平肌、垂直肌或斜肌功能异常所致[1],本文重点讨论斜肌功能异常为主要原因的V型斜视49例,选自我院1998年至2003年的住院病人,现对其手术方法及疗效报告如下:

  • 眼表重建术治疗晚期严重酸烧伤

    作者:罗丰年;孙叙清;戴青;杜刚;张磊

    我们收治2例晚期颜面及眼部严重硫酸烧伤的病例,予以分步眼表重建手术治疗,恢复了眼部功能,改善了外观,保存了残余视力.现报告如下:

  • 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1例

    作者:刘海芸;王方

    患者女35岁于2003.12.19早晨突然发现左眼鼻侧黑影遮挡,并渐增大,至12.20视物不见.于12.22至我院就诊,左眼视力手动,视网膜脱离,上方周边裂孔.B超显示左眼部分玻璃体后脱离,上方、颞侧视网膜脱离.至2004.1.5患者入院,前房闪辉(+),瞳孔散大,局部点状后粘,虹膜、晶体震颤,眼底下方浅网脱,周边各象限见脉络膜脱离,隆起中度,视网膜局部皱褶,上方周边11:30有1~2PD马蹄孔,孔盖翘起.B超显示视盘前部分后脱离,颞侧、上方、下方网脱,脉络膜厚,周边脉络膜脱离中度(图1).激素局部及全身治疗,3个月后见视网膜下液渐吸收,脉络膜脱离渐好转,19天后患眼视网膜基本平伏,裂孔贴复好.B超显示赤道后全PVD,仅下方局限极浅网脱,上方裂孔贴平,孔盖有玻璃体粘连,牵引不紧,未见脉络膜脱离(图2).遂予孔边激光治疗,532光谱,能量0.18mW,光斑300μm,0.3s,共138点,反应Ⅱ度.患眼视力0.08(-11D→0.12),视网膜平伏,裂孔边激光斑可见.B超显示未见网脱及脉络膜脱离.患者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1例

    作者:赵长霖;谢汉平

    患者女49岁因右眼视力障碍4年于2004年2月17日入院.从2000年开始无诱因自觉右眼有阴影遮挡,无头痛、头晕等其他不适症状.多次到某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双眼近视",建议戴镜治疗.戴镜后上述症状无缓解.近期复诊时被发现右侧视神经萎缩,故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青光眼家族史.入院后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24小时血压监护正常.视力右眼0.15,(-4.25DS-3.00DC×172°→0.7),左眼02,(-6.00DS-3.00DC× 8°→1.0).双眼角膜透明,前房轴深3CT,周边1/2CT,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

  • 恶性淋巴瘤性葡萄膜炎1例

    作者:方晓珊;庞友鉴;陈智聪;岳飞龙

    患者女40岁住院号176426左眼红,痛,视力下降4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眼出现红、痛、视力下降.在当地与某专科医院就诊,以左眼葡萄膜炎、左眼巩膜炎用激素及环胞霉素A等治疗,症状稍改善.但反复发作.病情渐加重,视力进行性下降.于半个月前来我院普通门诊,诊断同上,子激素、普南扑灵、留可然治疗,效果欠佳.经专科门诊疑为恶性淋瘤巴性葡萄膜炎.B超检查发现左眼眶内有实性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9月5日收入院.眼部检查:右眼末见异常.左眼视力手动/眼前,眼压:26mmHg.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上方角巩膜稍后处结膜下可见约20×20mm隆起似鱼肉样,粉红色肿物.压痛(+).角膜kp(+),房水细胞(++)、闪辉(++),虹膜纹理欠清,虹膜后粘连.晶体前囊色素沉着.瞳孔散大φ6mm欠圆(药物性).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大片脱离.左眼球向下斜约25°,眼球不能向上转动.眼球突出度右16mm,左20mm,眼球向前下方突出.第二次B超检查示:左眼视网膜脱离声像,左眼眶占位性病变声像.CT示:左眼眶占位性病变.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血尿未见异常.血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68u/ml,癌胚抗原CEA3.35mg/ml.初步诊断:左眼结膜下肿瘤(恶性淋巴瘤)、左眼视网膜脱离、左眼恶性淋巴瘤性葡萄膜炎、左眼下斜视.

  • 自体脂肪移植在眼科应用

    作者:白玉;何彦津

    自体脂肪移植由Vander Meulen 1889年首次报道,1893年Neuber首先将游离的小脂肪瓣用于软组织凹陷处的植入,目前已被许多学科广泛应用.脂肪移植术用于眼窝成形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初,Barrapuez将游离脂肪用于眼球摘除后Tenons囊内植入.随着近年来脂肪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对其研究也逐渐深入,现将脂肪移植后的基础研究以及在眼科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人工晶状体眼的立体视功能

    作者:罗书科;林振德

    立体视(stereopsis)是人类和动物双眼视觉功能的高级部分,由双眼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具有感知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凹凸的能力,与人的工作及生活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评价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测定立体视.

  • Eales病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马成;魏世辉

    众所周知,Eales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又称为青年性复发性玻璃体出血.此病1880年由Eales[1]首先作出病例报告后逐渐明确这是一种特发性的视网膜静脉血管炎症,但对于其病因、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对于该问题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现就此病的基础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 天津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调查

    作者:李志清;张秀娟;孙慧敏;赵乐冬;唐万斌;吴淑英;苑晓勇;马志伟;穆郁;赵金荣;袁佳琴;徐延山

    目的调查天津蓟县桑梓村40岁以上白内障患病率、白内障致盲率及白内障手术负荷量.方法2003年1~3月,对天津蓟县桑梓村40岁以上人群进行白内障的检查,白内障患者定义为至少1只眼晶状体混浊并致视力<0.7者,其中双眼视力<0.05者为白内障盲人,双眼视力<0.1者为白内障手术对象.结果≥40岁人群共1987人,1776人接受了检查,受检率为89.38%.白内障患病率为16.55%,白内障致盲率为0.84%,白内障手术负荷量为2.03%.结论目前农村白内障致盲率仍较高,高质量增加白内障复明手术是防盲治盲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白内障 患病率
  • 会议消息

    作者:

    关键词: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