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广瑛;李莉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5例(7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只眼.在超声乳化术后,实验组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植入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并分别于术后1周、1月、3月检测两组裸眼远、近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相差,立体视觉.视功能与生存质量(VF/QOL)问卷调查等.结果 在术后1周、1月,两组裸眼远、近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两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远视力后的近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实验组在昼及昼眩光,夜及夜眩光的各频段对比敏感度(1.5cpd,3.0cpd,6.0cpa,12cpd,18co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两组在瞳孔直径≥6mm时的三阶彗差、四阶球差、五阶次级彗差、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值)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两组在佳矫正视力下的远、近立体视觉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VF/QOL问卷调查显示两组近视力视觉相关活动、视力有关的感觉适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植入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相比,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的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提高对比敏感度,改善术后的视觉质量.

  • 软壳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作用

    作者:钟勇;施维;王韧琰;金玉梅;许鹏

    目的 评估软壳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90只眼,根据术中使用的黏弹剂不同随机分为两组:DuoVisc组和1%透明质酸钠组,均行标准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一片式折叠型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月和3月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AVE)、角膜6角形内皮细胞的百分数(6A)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6角形内皮细胞的百分数以及中央角膜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超声乳化能量和时间的乘积(CD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月和3月的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间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减少、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的增加、角膜6角形内皮细胞的百分数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降低在第1周的差异尤为明显(P=0.001).两组术后1周和1月的中央角膜厚度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0.028),但在术后第3月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术后3月两组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764).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中使用软壳技术,充分发挥其中两种不同生物化学特性的黏弹剂的作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在术中保护角膜内皮细胞,从而减少术后角膜并发症的发生.

  • 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大小与眼压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涛;刘杏;钟毅敏;黄晶晶;曾阳发;毛真;肖辉;吴文捷

    目的 探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获取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相对面积及分析功能性滤过泡大小与眼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裂隙灯照相系统对小梁切除术后的功能性滤过泡进行图像采集;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EPC02000软件)对滤过泡的相对面积进行定量分析和一致性分析;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将功能性滤过泡相对面积与眼压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入选的青光眼患者36例(43只眼)行小梁切除术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5±2.9)年(0.5~11.0年),平均眼压为(13.0±3.6)mmHg(5.0~19.7mmHg).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滤过泡相对面积平均值为0.44±0.27(0.10~1.44).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测量者内的类内相关系数(me)为0.984(P<0.01);测量者间的ICC值为0.971(P(0.01).滤过泡相对面积与眼压值的相关系数为r=0.713(P<0.01),两者的回归方程为:Y=17.043-9.249X.结论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EPC02000软件)可较准确地测量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相对面积;功能性滤过泡越大,眼压越低.

    关键词: 滤过泡 眼压 青光眼
  • i-Trace像差分析仪在人工晶体眼高阶像差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徐力;刘奕志;何明光;柳夏玲;曾明兵

    目的 评价i-Trace波前像差分析仪测量人工晶体眼高阶像差的可重复性.方法 随机选取47只人工晶体眼,连续3次测量5.0mm扫描直径下高阶像差,包括总高阶像差(THOA),总慧差(TC),总球差(TSA),总三叶草(TT),以均方根(RMS)表示.3次测量的可重复性用组间相关系数(ICC)评价,两次测量间的重复性以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左右眼高阶像差的对称性.结果 高阶像差测量3次测量ICC均大于0.73(P<0.01),两次测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r均大于0.57(P<0.01).双眼RMS值对称性分析,左右眼TSA有相关性,而THOA、TC、TT无相关性.结论 i-Trace像差分析仪在人工晶体眼高阶像差测量的可重复性较强.TSA的RMS值双眼对称性显著,而THOA、TC、TT双眼对称性较差.

    关键词: 像差 测量 可重复性
  • Pentacam前房分析仪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相关的角膜损伤

    作者:宋慧;邢晓杰;汤欣

    目的 评价Pentacam前房分析仪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评估的有效性.方法 由同一名术者对68例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前及术后3月分别使用角膜内皮镜和Pentacam前房分析仪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及功能改变.结果 使用角膜内皮镜检测角膜内皮计数,术前(2667.63±272.85)个/mm2,术后3月为(2545.56±298.64)个/mm2,两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entacam在术后3月测量角膜体积较术前略有增大,术前为(59.48±3.87)mm3,术后3月为(61.68±4.25)mm3,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相比,Pentaeam所测量的角膜体积手术前后差异据有更大的统计学意义.角膜容积按3、5、7mm不同直径分区,术后3月较术前数值有所增大.7mm区域角膜容积明显改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entacam测量角膜中心厚度,术后为(560.26±31.49)mm,术前为(556.59±34.99)mm,术后较术前中心角膜厚度略有增厚,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entaeam前房分析仪可以更有效的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整体角膜的损伤情况.

  • 巨大泪腺多形性腺瘤一例

    作者:刘江;王玉国;蔡晓松

    患者男 57岁 5天前左眼受外伤,因疼痛难忍来我院就诊.左眼球向下突出于眶外,视力右眼:0.5,左眼:手动/眼前.左眼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晶体完全脱人前房,后节窥不见,眼压左眼52 mmHg,眶上缘和眼球间扪及约4 cm×3cm质硬,界清,较光滑,无痛肿物,后界未触及.

  • LASIK后外伤性角膜瓣移位二例

    作者:魏捷;蒋华;吴志勇

    例1 男 21岁 2005年8月在外院行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2007年5月18日被拳头击伤右眼,当即视物不清,6 h后来我院就诊.

  • 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恶性青光眼一例

    作者:刘青;肖耀廷;吴世信

    患者女 60岁 30多年前因夜盲于外院诊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长期对症治疗.1991年7月4日左眼疼痛.门诊查左眼周边前房1/3CT,网膜血管细,网膜色污秽,赤道部广泛破骨细胞状色素游离,C/D=0.7.眼压4.77 kPa,管状视野,ERG示波熄灭,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晚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发作期"入院,7月22日行左眼巩膜下咬切术,术后前房极浅,眼压T+2,无脉络膜脱离.

  • 结膜吸吮线虫一例

    作者:陆桠媛;涂相红;姚宜

    患儿女 5个月因患儿母亲发现其左眼内有白色线状虫体12天来我院就诊.体检:该患儿体重10 kg,身体状况好,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眼部检查:双眼眼睑皮肤无红肿,结膜未见明显充血,角膜透明,球结膜及角膜有白色虫体附着(图).

  • 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巩膜炎一例

    作者:韩琪;张静楷;颜华

    患者男 50岁因双眼反复红、痛5个月,左眼加重1个月,于外院诊断为"巩膜炎",经治疗有所好转.于2004年11月29日来我院进一步诊治.追问病史.患者身体多个关节间断性、游走性痛、肿7个月,双耳廓反复红、肿、痛5个月,无发热及咳喘,未予以系统治疗.

  • 泌尿系感染并发双眼化脓性眼内炎一例

    作者:罗形;陈丽;华霍鸣

    患者女 73岁因右侧腰痛8d,高热1 d,意识障碍5h,于2007年4月13日到外院就诊.当时体检:BP00mmHg,神志不清,呈昏迷状态,外院诊断:感染性休克,右肾结石伴泌尿系感染.在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扩容、纠酸等对症支持治疗6d后病情稳定,自诉眼前有漂浮物,3d后转入我院.

  • 激光治疗中浆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一例

    作者:钱彤;黎晓新

    患者男 50岁因右眼视物发暗变形2个月,于2006年2月13日就诊.查视力:右眼0.3,Jr5,左眼0.8,Jr3,跟压正常.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底未见异常,右眼底视盘正常,黄斑颞上方见1.5PD水肿区,其内见一约1/6PD黄白色病灶,水肿波及中心凹,周边视网膜未见异常(图1).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一例

    作者:王有志;贾会云;杨传珠;戎光;王馨

    患者女 40岁.因左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3月.在外院就诊先后诊断为"左眼视网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脱离".曾给予口服泼尼松20mg每日一次,口服7 d;同时口服石斛夜光丸,治疗无效.2006年7月31日以左眼视网膜脱离手术转入我院.

  • 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一例

    作者:赵蓉;洪晶

    患者女26岁于2008年4月29日来我院准分子激光中心要行角膜屈光手术,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1,-6.5DS联合-0.5DC × 10°→1.0,左眼0.1,-6.5DS联合-0.5DC ×10°→1.0,眼压右眼14.3mmHg.左眼12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上皮完整,前房深浅正常,瞳孔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无混浊,眼底未见异常改变.

  • Coats病四例分析

    作者:马雪英;张蓉;李凌;宋娅琴

    例1 恒××男性 6岁 2006年因右眼视物不清1年余,发现白瞳症9 d,来我院就诊.检查:右眼视力HM/30cm,眼前节(-).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网膜脱离.伴:视网膜广泛出血,硬性渗出及新生血管.眼压:22.7mmHg(1 kPa=7.2 mmHg).

  • 球后麻醉致黑朦一例

    作者:袁海燕;奚丽君

    王××女 5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半年,左眼视物不见一年,于2007年12月25日来我院就诊.查:右眼视力0.06,角膜上皮雾状水肿,前房浅,周边虹膜彭隆,瞳孔直径约4 mm,对光反应迟钝.

  • 不同典型棘阿米巴角膜溃疡二例

    作者:陈兹满;袁进;陈家祺

    例1 女 23岁 2007年7月5日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1月入院.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2(不能矫正),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灰白色溃疡病灶7mm×7mm,边缘见2mm×2mm隆起,累及角膜深基质层,房水房闪(一).瞳孔2.5mm.眼底不能窥视.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角膜溃疡穿孔并眼内炎一例

    作者:刘莲;蔡锦红;钟敬祥;刘祖国;吴护平

    患者女 42岁 2006年2月外院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于2006年8月行异体骨髓细胞移植术,术后两次输注"淋巴细胞液".第2次(2007年1月)输注后出现胃肠道及口腔黏膜溃烂伴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

  • 角膜内皮移植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落一例

    作者:余洪华

    患者女 73岁左眼因老年性白内障于2007年6月4日入院,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按常规进行.2%利多卡因球后注射2ml及倍诺喜眼液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于上方角膜缘作-平行虹膜面长约2 mm,宽约1.8 mm的角膜隧道切口,3点位角膜缘内做一宽约0.5 mm的辅助侧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后用截囊针行直径6mm连续环形撕囊.

  • 氩绿激光间接光凝法治愈视网膜大动脉瘤一例

    作者:唐于荣;智淑平;林媛;李锦平

    患者女 70岁因右视物模糊10d,于2006年6月27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全身一般情况正常.血压150/80 mmHg.眼科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手动,外眼正常,角膜透明,KP(-),晶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无混浊,眼底:视盘界清,视网膜颞上支动脉2级分支处有1PD大小的橘红色隆起,周围有环形出血及渗出,伴颞上方及黄斑部散在斑片状深层视网膜下出血,黄斑部视网膜浅脱离(图1).

  • 先天性板层白内障一家系

    作者:王淑珍;李飞峰;高昌;朱思泉;马旭

    先证者Ⅳ25 女 6岁发现双眼视力障碍1年于2007年5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追问病史: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无吸氧及光疗史,妊娠时母亲无感染、抽搐史,无用药及射线、毒物接触史.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视觉质量

    作者:郑广瑛;李莉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波前像差技术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具有消除球差、改善视觉质量、提高功能性视力等优点;但作为一项新技术自身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只有正确理解和合理选择应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才能充分发挥其光学优势.

  • 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柳林;高玉

    对硅油填充、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但晶状体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发生率甚高.因此,如何准确测算植入的IOL度数,选择硅油取出与白内障摘除的手术方法,是临床上研究的课题.在此文中,就此课题提出了手术方式选择、手术难点、术中注意事项以及IOL准确测算植入方法.为改善手术效果作了翔实地分析.

    关键词: 硅油 IOL 白内障
  • 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观察

    作者:邱波;欧扬;秦霖;张彩霞;庞龙;邓飞雁

    目的 观察和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48例(29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植入预置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定期随访远视力、角膜曲率等指标,同时对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1d及1周患者远视力0.5以上265只眼,占89%;1.0以上者186只眼,占62%.术后角膜散光情况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人工晶状体无一例破损,无眩光、光晕以及视物模糊感.结论 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小、愈合快,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小,患者远视力理想,无眩光、光晕等不适.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晶状体.

  • 12例白内障术后无张力瞳孔临床分析

    作者:梁曼;王静;李旭庭;王元贵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比较常用的方法.术后无张力瞳孔为其少见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术后迟发性瞳孔散大(直径≥6 mm),对光及缩瞳剂无反应,患者常有畏光,也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其病因不详,往往考虑与瞳孔括约肌缺血缺氧或损伤麻痹有关.现就我院在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期间,2659例白内障患者中出现的12例术后无张力瞳孔进行分析,力求预防或减少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 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DVD的矫正作用

    作者:孙侠;赵堪兴;郭新;马惠芝;杜翠琴;朱丽娜;陈霞

    目的 探讨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deviation,DVD)原在位垂直斜视的矫正作用.方法应用下斜肌转位术治疗34例(46只眼)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患者的垂直斜视,18例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期手术矫正,手术前后测量原在位垂直斜视度及下斜肌亢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原在位垂直斜视度5m远距离平均矫正(13.57±9.74)PD(t=9.450,P<0.01),95%置信区间为(10.67,16.46)PD.33cm近距离平均矫正(13.28±9.98)PD(t=9.029,P<0.01),95%置信区间为(10.32,16.25)PD.下斜肌亢进程度从术前平均+2降至术后0(Wilcoxon符号秩检验,Z=5.957,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斜肌转位术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DVD的有效手段.合并之下斜肌亢进同时得以消除.

  • 学龄前儿童散光特征分析

    作者:王焕荣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散光的类型、程度及轴向分布情况.方法 对3~8岁儿童1980例(2288只眼)行1%阿托品常规散瞳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散光类型分布:复性远视散光多占62.15%、混合性散光18.05%、复性近视散光9.31%.散光程度分布:0.50~2.0DC占75.88%、2.25~3.0DC占15.73%、3.25~4.0DC占6.78%、大于4.25DC占8.39%;散光轴向分布:顺规散光占96.24%、逆规散光占2.84%、斜轴散光占0.92%.所有患儿中弱视患者占58.83%.结论 复性远视散光是学龄前儿童散光的主要类型,以顺规散光为主.散光与弱视密切相关.

    关键词: 散光 学龄前 弱视
  • 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作者:姜海峰;姜丽君;姜慧君;杨建华;朱思泉

    目的 探讨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调节效果.方法 将48例(52只眼)单纯性白内障用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1CU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远、近视力,角膜水肿,瞳孔,晶状体囊袋,以及视远、视近时调节力变化情况.结果 随访3~6个月,术后1周远视力1≥0.5者46只眼(88.46%),术后3个月远视力≥0.5者49只眼(94.23%),术后6月远视力≥0.5者51只眼(98.07%),术后1周近视力≥Jr5者37只眼(71.15%),术后3个月近视力≥Jr5者43只眼(82.69%),术后6个月近视力≥Jr5者47只眼(90.38%).术后1周观察52只眼均无角膜水肿;瞳孔圆,对光反射敏感;晶状体囊袋无缩小,环形撕囊口圆,位于晶状体囊袋正中,直径约5mm;客观法检查视远、视近调节力变化为(0.95±0.36)D.结论 这种可调节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早期观察的结果具有良好术后视功能,具有很好组织耐受性,在晶状体囊袋中稳定,居中性好,并发症少,具有一定调节范围.但植入1CU对手术仪器及手术医师要求较高,手术后的长期效果仍需要观察:随手术后的时间延长视力及调节力的变化及稳定性情况.

  • 67例V型斜视的手术探讨

    作者:郭长梅;王为农;王雨生;胡丹

    目的 探讨V型斜视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7例V型斜视的手术治疗.其中外斜V征46例,内斜V征21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减弱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按原在位水平偏斜度常规矫正水平斜视.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 67例手术中,49例行下斜肌后徙术或后徙转位术,术后43例上、中、下均正位,V征消失;术前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者13例,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后11例正位,V征消失.67例患者术后19例恢复双眼视.结论 下斜肌后徙,后徙转位术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应根据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 63例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孙莉;陆肇曾;叶纹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TH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2006年临床确诊的63例THS,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63例患者中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均有头痛和眼肌麻痹,大多数以动眼神经损伤为主,部分呈动眼神经完全损伤,Ⅲ、Ⅳ、Ⅵ颅神经同时受累较多见,可伴有视神经损伤,经CT、MRI排除其他疾病,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可能因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有一定价值,激素治疗敏感.

  • 儿童几种不同斜视类型手术探讨

    作者:冯长顺;汤黎明

    目的 对儿童几种不同斜视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儿童斜视早期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时机的关键性.方法 对168例儿童不同斜视的手术年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量的估计进行了探讨及分析.对调节性内斜视根据AC/A比值;融合力的大小及戴全矫远视镜后出现的内斜度数来确定手术方法,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根据外斜视的3种类型选择手术方法.并对其效果作了评定.结果 在追踪随访中,Ⅰ级治愈119例,占70.83%.其中内斜视46例(包括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外斜视29例,A-V征14例,麻痹性斜视26例,上斜视4例.Ⅱ级良好35例占20.83%,Ⅲ级差14例占8.33%.结论 通过总结分析认为儿童斜视应当尽早手术矫正,这不仅有助于儿童立体视觉的恢复,而且还可防止弱视的发生.建立和维护正常立体视功能,是对儿童斜视早期手术的根本目的 .

    关键词: 儿童 斜视 眼外肌 手术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眼部症状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艳;魏世辉

    目的 通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眼部症状分析,减少其在眼科的误诊及漏诊率.方法 对伴有眼部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7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视野、眼球运动、复视试验、裂隙灯、眼底、眼压等.结果 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眼部表现:视力下降58例(82.86%)、同向偏盲或象限盲23例(32.86%)、一过性黑朦13例(18.57%)、复视16例(22.86%)、眼球运动障碍7例(10%)、眼球震颤15例(21.43%).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可因眼部症状突出或首发而就诊于眼科,熟悉并掌握其眼部表现有助于此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爆破与连续模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比较

    作者:文海荣;赵梅生;张辉;李桂荣;裴颖

    目的 比较爆破与连续模式超声乳化术后视力恢复、眼内组织损伤情况.方法 将243例(415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组(A组194只眼),爆破组(B组221只眼),再根据晶体核硬度将两组患者分为1(Ⅱ级核)、2(Ⅲ级核)、3(Ⅳ级核)3个小组;比较各组实际超声时间,累计超声能量;术后1 d、3 d、7 d佳矫正视力;术后1d中央角膜厚度;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前房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结果 佳矫正视力分布:第1d、3dA2组与B2组比较、A3组与B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7dA3组与B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及后囊膜的激光治疗

    作者:刘小力;张美芬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es IOL)术后,激光切除IOL前膜和混浊后囊膜的方法,并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9年9月至2007年2月行Nd:YAG激光(Coherent公司生产)切除IOL前膜及混浊后囊膜患者25例(38只眼),观察治疗的成功率,治疗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及影响机化膜再次形成的因素.结果 38只眼(100%)均一次完全切除IOL前膜及混浊后囊膜,且IOL无损伤;32只眼(84.21%)治疗后视力提高.23只眼(60.53%)激光治疗1年后IOL前、后未再出现机化膜;15只眼(39.47%)治疗后因IOL前后再次形成机化膜而行两次以上激光治疗.3只眼(7.89%)术后眼压(<21mmHg.激光能量大、激光治疗前有活动炎症、治疗后炎症反应重均与IOL前与后再次形成机化膜相关.结论 应用Nd:YAG激光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IOL前膜及后囊膜混浊效果肯定,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尽早去除IOL前膜及混浊后囊膜,术前控制炎症,术后加强抗炎治疗,可减缓IOL前与后机化膜的再次形成.

  • Nd:YAG激光带蒂开罐式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作者:钟海彬;李敏;曾思明

    目的 探讨YAG激光带蒂开罐式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技术要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85例(96只眼)明显影响视力的Ⅱ级膜和Ⅲ级膜性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带蒂开罐式后囊切开术,根据后囊混浊程度选用不同能量.结果 截囊成功率99.3%,术后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由术前平均视力0.21改变为0.61,并发症有术后眼压升高19只眼,占19.8%,轻度人工晶状体损伤13只眼,占13.5%.结论 YAG激光带蒂开罐式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囊明显增厚的后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止复发.

  •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作者:汪迎;李辉

    目的 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ACIOL)植入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ACIOL植入术眼36只,随访期为2月至5年.其中24只眼服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I期ACIOL植入术,12只无晶体眼行Ⅱ期.ACIOL植入术,年龄21~84岁,平均64.8岁,术后检查视力、眼压、房角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只眼术后佳矫正视力≥0.3,眼压术前平均为(14.45±4.11)mmHg.末次随访时为(15.03±3.86)mmHg(P>0.5).ACIOL支点多位于房角隐窝或巩膜突,无触及角膜内皮者.术后早期并发症:高眼压8只眼,前房出血7只眼,ACIOL轻度移位1只眼,瞳孔变形4只眼.术后晚期并发症:继发青光眼1只眼,无出现视网膜脱离及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注意手术技巧,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

  • 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奇;王毅;杨新吉;肖利华

    目的 总结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36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的儿童的致伤原因、就诊时间、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眼眶骨折的患者中受伤原因依次为撞伤、摔伤、车祸;超过7岁的眼眶骨折患者26例,占72.3%;就诊时间1d至7个月,平均为28d;伤后至接受手术治疗时间,短4d,长60d,平均18天;发生于眶下壁19例,占52.7%;眶内壁6例,占16.7%;眶内下壁复合型骨折11例,占30.6%.保守治疗17例,复视消失15例;手术治疗19例,6个月内复视消失15例.结论 儿童眼眶爆裂性骨折多发生于眶底,好发年龄为大于7岁.保守治疗对儿童某些线性骨折有效.发生活板门样爆裂性骨折时,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 上睑下垂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桂琴;周凤;李钫;陈静

    目的 总结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2例(24只眼)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首次手术前均为单眼或双眼中度至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首次手术方式:4只眼为额肌缝线悬吊术,3只眼为额肌硅胶悬吊术,7只眼为额肌筋膜瓣悬吊术,10只眼为提上睑肌缩短术.首次手术后出现1只眼上睑缘角状畸形,2只眼上睑内侧内翻倒睫,5只眼睑闭合不全,2只眼浅层点状角膜炎.再次手术方式:4只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20只眼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睑缘角状畸形、上睑内翻倒睫及双重睑不对称者术中一并矫正.结论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是上睑下垂矫正术后回退再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

  • 儿童白内障Ⅰ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

    作者:张弘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1例(29只眼)3.9~13.2岁的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l期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行后囊膜环形撕囊.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达0.8以上者5只眼,0.5~0.7者18只眼,0.1~0.3者4只眼,0.1以下者2只眼.术后所有病例瞳孔区未发生后发障.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除及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要处理好并发症.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视功能观察

    作者:王杰;李艳;朱玉广;赫风芹

    目的 观察非球面折叠人工晶状体与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对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2例62只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选用美国ALCON公司AcrySof R Natural和AcrySof R IQ两种人工晶状体,术后1月行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视觉心理问卷调查,并对各项检查结果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月两组患者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敏感度检查显示在明视有或无眩光状态下,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c~18.0c/d 4个空间频率的暗视及暗视有眩光状态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组对比敏感度值高于球面人工晶状体组(P<0.05);视觉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球面人工晶状体相比,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能有效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对比敏感度,改善视功能,但对患者术后视觉心理改变不明显,尚需要增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

  • Pentacam眼前节成像分析系统在晶状体半脱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遐;汤欣;马伊;郭亚文;宋慧

    目的 评估Pentacam眼前节成像分析系统在晶状体半脱位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量50名(100只眼)正常人眼前房的深度,获得角膜直径4mm范围内6个对称点相对应的前房深度差异范围.对7例(9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Scheimpflug图像及6个对称点前房深度值和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cheimpflug图像能直观显示晶状体脱位的方向,定量显示脱位的范围,通过三维前房分析系统对术后6个对称点前房深度值和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视觉效果.结论 Pentacam眼前节成像分析系统为晶状体半脱位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证据,对术后疗效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基层医院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7例分析

    作者:李玉珍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试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 对27例白内障患者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术后1周视力:0.5以上16只眼,0.1~0.4者9只眼,0.1以下2只眼.结论 其术式简便、经济、安全、有效,能使白内障群体得以早日复明,适宜于基层医院试行推广.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时期晶状体上皮细胞TGF-β1表达

    作者:刘莎莎;张丰菊;李宏;刘佳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 检测75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和20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GF-β1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平均水平(P=0.00);糖尿病各组间TGF-β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TGF-β1有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 不同人工晶体材料及设计方式对兔眼后囊混浊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红言;施玉英;云波

    目的 对比3种不同材料及设计的人工晶体对兔眼晶状体后囊混浊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48只随机分成A、B、C、D4个组,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在囊袋内分别植入不同的人工晶体.A组植入三片式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材料、光学部边缘为圆形设计的人工晶体;B组植入三片式硅胶(Silicon)材料、光学部边缘也为圆形设计的人工晶体;c组植入丙烯酸酯(Acrylic)材料、光学部边缘为直角方型侧缘设计的人工晶体,D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只行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1 d、1周、1月、3月分别进行了术眼的裂隙灯检查及照像、术后3月行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 术后第1天,(1)前节炎症反应:A、B、C、组瞳孔区都有膜形成.角膜轻度水肿,D组瞳孔区未见膜形成,角膜轻度水肿.术后1周时A、B、C组前房闪光阳性,三组瞳孔区渗出膜均较前吸收,D组前房闪光消失,A、B、C组后囊膜清亮,D组(空白对照组)后囊膜已有明显混浊.术后1月时,A、B组瞳孔区渗出膜仍未完全吸收,前房闪光均阳性.C组瞳孔区渗出膜完全吸收.前房闪光消失.(2)后囊膜及人工晶体在囊袋内位置情况:术后1月A、B组中央视区后囊膜轻度混浊,并发现2组中各有10只眼人工晶体在囊袋内偏位和囊膜夹持.C组后囊膜清亮,有2只眼发生了囊膜夹持,其余10只眼的人工晶体在囊袋内具有良好的居中性,D组(空白对照组)后囊膜已完全混浊.术后3月时,A、B组中央视区后囊膜混浊情况相似,均较前更加明显,C组只有2例中央视区后囊膜有轻度的混浊,其它10例术眼均保持清亮.结论 C组单片式丙烯酸酯材料、光学部边缘为直角方型侧缘的人工晶体,可能对减少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维持人工晶体正位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雪莉;蔡可丽;高雪;吴晓莉;卓建;杨博;刘得荣;王荣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中未折叠蛋白应答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与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将hLE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B、C、D组,分别用0、1、2、5、10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Hey)作用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应刚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刺激后细胞中活性氧产物(R0s);应川GSH检测试剂盒检测刺激后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刺激后细胞中的GRP78,caspase-12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Hey刺激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其中5mmol/L,10mmol/LHey可使细胞活性下降48.3%.57.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能诱导细胞的明显凋亡;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GSH减少,C、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olt技术检测显示刺激后细胞中GRP78,emspase-12表达升高,C、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的内质网刺激因子可刺激晶体上皮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并通过未折叠蛋白反应导致晶体-亡皮细胞凋亡,产生白内障.

  • 四川省主要视力残疾原因变化分析

    作者:魏敏;陈辉;樊映川;张小七;雷春涛;钟守国

    目的 通过对比第1次(1987年)与第2次(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川省视力残疾原因构成及对比不同年龄段的视力残疾原因构成,以期发现近20年来四川省视力残疾人主要致残原因及其变化,为防盲治盲提供依据.方法 第1次,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均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分别采用数据表、卡方检验、配对t检验等对比分析1987年和2006年两次视力残疾原因构成比及各年龄阶段构成比变化.结果 第1次(1987)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川省抽调了36131户人家,总人口145201人,男73483人(50.61%),女71718人(49.39%),盲人629人(0.43%),低视力747人(O.52%).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川省抽调40351户人家,总人口125641人(男62735人,49.93%;女62906人,50.07%),盲人966人(0.77%),低视力1513人(1.20%).与第1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视力残疾的首要原因仍是白内障,第3位均为角膜病,第1次调查居第2位的沙眼在第2次调查中已由视网膜疾病取代,沙眼已降至第9位,视网膜疾病由1987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位.其余视力0致残眼病的构成比变化不大.结论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疾病(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和角膜病,将是主要视力致残眼病,是的防盲重点;沙眼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只是在部分老年人群中残留,推测未来将进一步减少.

  • 球内金属异物误诊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佐祥;王元贵;李淑英;许奕如

    目的 探讨和分析球内金属异物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16例(16只眼)球内金属异物误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6例中对单纯性眼外伤仅借助CT检查而未能发现球内异物误诊者1例;未详细询问病史仅凭假象(白内障2例,葡萄膜炎10例,玻璃体混浊3例)误诊者15例.根据定位情况.分别采用外路或内路手术全部摘出球内金属异物,随访1~2年视力均有较大提高.结论 球内金属异物应做详细的病史采集、眼部检查、全面分析病情,借助X线等辅助手段可避免误诊.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经验教训

    作者:吉秀祥;董晓云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20例手术后出现欠矫、过矫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均为住院病例.手术后随访3月,观察眼位.结果 其中手术后发生内斜1例,外斜19例.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斜视角度容易变化,手术矫正需要选择时机,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此文通过失败的病例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人群的选择,手术方法,手术后处理,引以为鉴,供同行参考指正.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