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69
  • 曾用名: 实用眼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夏德昭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非诺贝特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

    作者:易昀敏;易敬林;王慧珍;邵毅;罗燕燕;卢玉燕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江西省中医院眼科就诊的40例(80只眼)2型糖尿病并发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按就诊顺序的随机数字分为A、B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基础上A组(20例,40只眼)口服非诺贝特胶囊0.2 g,3次/d;B组(20例,40只眼)口服安慰剂Vit C片0.1 g,3次/d,饭前0.5 h口服;两组均常规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0.5 g,3次/d,连续用28天.比较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照相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性别=0.464,P >0.05; t年龄=0.437,tDM病程=0.484,tDR病程=0.962,t血糖=0.886,t血肌酐=0.768,tBMI=0.812,tTG=0.924,tLDL=0.834,tSBp=0.956,tDBp=0.647,tGh=0.726,t视力=0.864,P均>0.05).治疗21 d后,视力提高56只眼,其中A组32只眼(占57.1%),B组24只眼(占42.9%),两组视力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5,P<0.05);其中38只眼治疗后矫正视力>0.05,其中A组26只眼(68.4%),B组12只眼(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64,P<0.05).治疗28 d后,A组眼底病变治疗有效率为30.0% (12/40),总有效率85.0% (34/40),B组显效率15.0%(6/40),总有效率55.0% (22/40),结果 显示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1,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NPDR临床疗效与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非诺贝特可提高非增生期DR患者视力,有效改善非增生期DR症状,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

  • 益气解毒中药对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V-1再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关瑞娟;亢泽峰;李凌;何玉清;张蓉;马晓梅

    目的 检测黄芪桂枝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治疗前后泪液中HSV-1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Ⅰ,HSV-Ⅰ)DNA的变化情况,进一步阐明该药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抗HSK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HSK患者160例,经诊断所有患者被确诊为复发性HSK.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82只眼)与对照组80例(80只眼)(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予黄芪桂枝口服液联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局部点眼;对照组仅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局部点眼;14天为1个疗程,给药2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急性期观察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有效者继续原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对治愈患者随访2周期(1年),观察复发情况(失访率<20%).通过PCR仪对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HSV-1DNA的检测,并对其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6、12个月随访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1241、4.2012,均P<0.05).(2)两组一年后的复发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67,P<0.01).(3)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HSV-1DNA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该研究从基因水平进一步验证了黄芪桂枝口服液降低HSK复发的作用.

  • 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引起视疲劳临床分析

    作者:朱娉;赵堪兴;李丽华;江洋琳;王睿

    目的 分析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引起的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评价其视觉训练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就诊的视疲劳患者75例,所有患者进行视疲劳主观问卷调查、双眼视功能检查、散瞳验光检查,设计个体化训练方案,在屈光矫正基础上进行每周1~2次诊室训练并辅助家庭训练,共14次.描述性研究视疲劳的临床特征,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训练前后的双眼视功能参数并评价训练效果.结果 集合不足引起视疲劳者58例(77.3%),集合过度者5例(6.7%),调节不足引起视疲劳者12例(16%).训练后,所有患者自觉症状减轻.集合不足患者训练前症状问卷得分(22.6±7.4)分,训练后(1 1.6±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1,P=0.000,P<0.05);集合近点(NPC)训练前为(13.1±1.9) cm,训练后为(5.4±1.2)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00,P<0.05);近距离正融像范围训练(PFV)前为(17.3±6.5)△,训练后为(2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9,P=0.000,P<0.05).调节不足患者调节幅度训练前为(8.7±1.1)D,训练后为(14.9±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2,P=0.000,P<0.05);单眼调节灵活度从训练前(4.7±3.7) cpm提高到(15.1±2.2) 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96,P=0.000,P<0.05);双眼调节灵活度从训练前(3.4±3.4)cpm提高到(14.8±2.2) cp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8,P=0.000,P<0.05).结论 集合不足是引起视疲劳的常见原因,调节不足次之.通过视觉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集合和调节功能,缓解视疲劳.

  • 不同设计一片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倾斜与偏心比较及视觉质量研究

    作者:张瑞智;宋慧;汤欣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设计的一片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后1个月和3个月的倾斜和偏心及全眼和眼内高阶像差成分、不同空间频率下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指导临床两种非球面IOL选择.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3~5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0只眼,根据角膜球差,40只眼植入Tecnis ZCB00 IOL(眼力健公司);另40只眼植入ADAPT-AO IOL(博士伦公司),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Pentacam眼前段分析仪检查.记录6mm瞳孔下两种IOL的全眼及眼内高阶像差成分及MTF值,采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IOL的偏心值和倾斜度.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各组倾斜度和偏心值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2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倾斜和偏心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倾斜和偏心上,术后1个月和3个月,2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在全眼及眼内总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上,2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相比在全眼及眼内总高阶像差和球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0.012,0.000,0.000,0.023,0.041,0.014,0.002),P<0.05;但在眼内彗差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TF上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与ZCB00两种不同设计的一片式非球面IOL术后1个月和3个月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居中性,在视觉质量上,ZCB00一定程度上优于AO,但长远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 睑内翻倒睫致眼表损伤对泪膜及上皮细胞稳定性影响

    作者:杜松龄;张夏薇;张志鹏;刘早霞;李丛林

    目的 研究睑内翻倒睫所致的机械性损伤在矫正手术前后对角、结膜上皮细胞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术后的相应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1~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眼科就诊的60例(106只眼)睑内翻倒睫患者,按眼数分三组:先天性睑内翻组(n=41),老年性睑内翻组(n=45),瘢痕性睑内翻组(n=20),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I,STI)、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及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 impression cytology,CIC)检查(根据Nelson分级),分别对比手术前、后的泪膜功能状态,杯状细胞密度及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程度.结果 (1)与术前相比较,三组睑内翻倒睫患者行矫正手术后1周及1个月的泪液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0.05).(2)三组睑内翻倒睫患者行矫正手术后与术前比较BUT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荧光染色比较可以看出,各组睑内翻倒睫患者行矫正手术后,患者角膜程度不同恢复光滑透明,角膜荧光素着色减轻甚至消失,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均值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先天性和老年性睑内翻患者术后的鳞状化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杯状细胞密度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性睑内翻患者术后鳞状化生程度有所降低(P<0.05),但杯状细胞密度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睑内翻倒睫所致的眼表机械性损伤可导致结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角膜上皮完整性破坏及泪膜稳定性下降;及时且有效地睑内翻倒睫矫正术可明显改善上述情况.

  • 单克隆抗体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作者:宫丽;陈松;王昀;王德功;林莉;段红涛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病例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经临床检查确诊的30例(30只眼)CNV患者纳入研究.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7.2个月.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佳矫正视力(BCV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为便于统计分析,视力换算成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采用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Ranibizumab0.05ml(含Ranibizumab0.5mg),治疗后1个月如发现CNV病灶扩大或新发病灶行再次注射治疗.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CR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个月,平均CRT为(290.23±79.16)μm,矫正视力平均为(0.62±0.31) logMAR,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1、4.79,P<0.05).治疗后3个月,平均CRT为(319.73±89.05) μm,矫正视力平均为(0.61±0.34) logMA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9、5.16,P<0.05).首次治疗后1个月CRT下降幅度大.随访中未发现眼内感染等与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CNV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患者视力.OCT可通过CRT值变化初步指导治疗,便于临床观察.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隐斜性近视漂移研究

    作者:姜方义

    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调节功能与隐斜性近视漂移的关系.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江山市中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在21~38岁的成人间歇性外斜视组患者56例;正常对照组40例,用MEM (Monocular Estimate Method)动态检影的方法测量注视40cm处调节视标时主导眼的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PRA/Negative relative Accommodation,NRA)及与之相对应的隐斜性近视.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关系.结果 间歇性外斜视组患者64.29% (36/56)主导眼表现为调节超前,平均调节反应为(-0.22±0.77)D,与之相对应的隐斜性近视漂移为(-1.22±0.27)D;正常对照组调节反应为(+0.38±0.38)D,近视漂移为(-0.42±0.27)D,间歇性外斜视组主导眼的调节反应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9,P=0.00,P<0.05);调节反应量与斜视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1,P=0.00,P<0.05).间歇性外斜视组PRA平均为(-3.93±0.79)D,对照组为(-3.11±0.69)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95,P=0.00,P<0.05);间歇性外斜视组NRA平均为(+1.91±0.58)D,对照组为(+2.28±0.31)D,间歇性外斜视组隐斜性近视漂移为(-1.22±0.27)D,对照组近视漂移为(-0.42±0.27)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P<0.05).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注视近距离视标时表现为调节超前,调节功能与隐斜性近视漂移密切相关.

  • 闪烁视野检查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于丰萁;刘战;王大博

    目的 研究年龄、性别、学习效应及短期波动对健康人在闪烁视野检查中的影响.方法 研究1组使用Octopus-900全视野计对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岛分院门诊就诊的39例未发现异常者单眼进行闪烁视野检查,并以性别分别比较平均闪烁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usion frequency,CFF),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年龄对CFF的影响.研究2组对2012年9~10月期间招募的14名健康成年人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黄岛分院进行CFF检测,所有受检者在1个月内共进行5次检查,其中前3次检查每次间隔15 d.从第3次检查开始至第5次检查,每次间隔15min.比较CFF各次检测数值,研究学习效应对闪烁视野检查的影响,分析个体间、个体内短期波动.结果 研究1组男女性别的CFF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CFF值与年龄呈线性相关,随年龄增长CFF值降低.研究2组检查时间、假阳性率及可信因子(reliable factor,RF)在不同的检查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学习,可缩短检查时间,降低假阳性率,并增加检查的RF,提高CFF平均值.结论 性别对CFF检查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CFF值呈下降趋势.经过学习,可提高闪烁视野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在短时间内,闪烁视野检查存在适度的波动.

  • 近视眼LASIK术后相对调节的变化

    作者:周少博;李辉;洪海峰;谭娟

    目的 观察近视眼LASIK手术后相对调节的变化情况.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3~6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在18~40岁拟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64例(128只眼),按近视程度分为:轻中度近视组(<-6.0 D)和高度近视组(≥-6.0 D);同时根据年龄分成年轻组(<30岁)和年长组(≥30岁),统一行标准的LASIK手术,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负与正相对调节检查.统计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个时期相对调节的差异,对两不同组别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 负相对调节:不同屈光度组手术前后各时期的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65,0.117,P>0.05);不同年龄组手术前后各时期的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4,0.237,P>0.05).正相对调节:轻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手术前后正相对调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0,P<0.05);两个年龄组手术前后正相对调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0,P<0.05).不同屈光度及年龄组均表现为术后1周正相对调节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高度近视组正相对调节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ASIK手术对近视眼的调节功能有一定影响,近视眼术后正相对调节早期呈一过性降低,1个月后可逐渐恢复或增强.

  •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观察

    作者:黄旭;李定章

    目的 探讨应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 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南昌新视界眼科医院应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患者17例(17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全部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术后6个月佳矫正视力≥术前者16只眼,占总眼数94.1%;而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的1只眼,占总眼数的5.9%;未观察到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以上的病例.结论 应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解决角膜移植术后高度屈光不正问题带来希望.

  • 上皮瓣下角膜原位磨镶术中应用化学分区浸润法制作角膜上皮瓣研究

    作者:荆翠红;吴震;吴化宇;荆国利;李水仙;蔡娟娟

    目的 探讨LASEK术中使用化学分区浸润法制作上皮瓣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对2011年3~12月在焦作五官医院眼科应用LASEK治疗高度近视98例(196只眼)患者,所有病例左眼均使用20%乙醇分区浸润法制作角膜上皮瓣为实验组,右眼均采用常规制瓣方法为对照组.观察术中制瓣情况、术后双眼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瓣愈合情况及Haze发生率.结果 术中选择上皮瓣完整、边缘整齐者,实验组93只眼,对照组89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8,P>0.05);实验组术后刺激症状明显减轻,优于常规对照组(u=8.767,P<0.01);实验组术后上皮瓣愈合的平整性、透明性好,1级瓣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2只眼和35只眼,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5.318,P<0.01); Haze 0级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9只眼和78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45,P<0.05).结论 上皮瓣下角膜原位磨镶术中采用分区浸润法制作角膜上皮瓣,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及降低Haze发生几率.

  •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不同临床分期眼底影像学分析

    作者:和丹;黎铧;杨红云;李娟娟

    目的 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不同临床分期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了解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病变发展情况.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4例(48只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变进展进行分期,分析各期病变眼底彩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该病发展转归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结果 2只眼为0期,眼底影像学检查均正常.5只眼为Ⅰ期:黄斑区色素紊乱,OCT显示RPE层间见低反射的小裂隙出现.25只眼为Ⅱ期:黄斑区出现卵圆形黄色隆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病变区域无荧光或弱荧光区,OCT显示RPE和光感受器层之间有一中等密度反射区域.12只眼为Ⅲ期,眼底卵黄样病变完整性破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区域荧光形态不规则,OCT显示RPE层增厚、断裂,高反射物质存留.4只眼为Ⅳ期:眼底表现黄斑病变RPE萎缩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为边界清晰的瘢痕染色所致的高荧光、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者,可见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呈强荧光;OCT显示为神经上皮层变薄,RPE层光反射不连续.结论 多重眼底影像学技术的联合运用为认识和了解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病变特征、发展及转归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 玻璃体抽吸联合前房注气术治疗浅前房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陈红;田爱军;刘立民;韩冬;程素棉;吕建华

    目的 探讨玻璃体抽吸联合前房注气术在极浅前房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0~2012年邢台市眼科医院收治的前房极浅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5例15只眼,常规药物治疗24 h后眼压仍>60 mmHg,在局部麻醉下于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抽吸联合前房注气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房角情况.结果 患者15例15只眼术前眼压均>60 mmHg,视力为光感-0.02.术后第1d眼压<21 mmHg者13只眼(87%),21~30 mmHg者2只眼(13%);术后视力0.2~0.5为10只眼(67%),视力0.1~0.2的4只眼(27%),视力<0.1的1只眼(7%);房角开放4~11个钟点不等,其中开放>6个钟点的有11只眼(73%).结论 玻璃体抽吸能显著地降低眼压,前房注气术可有效开放房角,二者结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为各种青光眼手术的实施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面部表情分级评分观察斜视患者结膜改良缝合与传统缝合效果

    作者:张成;郑志杰;程艳春

    目的 应用面部表情分级评分(FRS),观察予以改良结膜缝合的斜视矫正术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结膜愈合情况.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承德县医院眼科进行斜视矫正术的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选择1只眼术中予以结膜改良缝合,另1只眼则予以结膜传统缝合,术后6h予以面部表情评分和比较.结果 60例(120只眼)斜视患者中,术后6h结膜改良缝合FRS评分为3级的10 (16.67%)只眼,评分为2级的22 (36.67%)只眼,评分为1级的25 (41.67%)只眼,评分为0级的3(5%)只眼.结膜传统缝合FRS评分为5级的1(1.67%)只眼,评分为4级的10 (16.67%)只眼,评分为3级的26 (43.33%)只眼,评分为2级的18 (30%)只眼,评分为1级的5(8.33%)只眼.两种结膜缝合方式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相同,但改良后患者术后眼磨、眼痛等刺激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予以改良结膜缝合安全可行,术后患者不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缝合娴熟后,二种缝合方式耗时没有明显差异.

  • 带角膜缘干细胞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泪道栓塞术治疗严重陈旧性眼表烧伤分析

    作者:董诺;王玉倩;林志荣;罗顺荣;吴护平

    目的 探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泪道栓塞术治疗严重陈旧性眼表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厦门眼科中心住院的严重陈旧性眼表烧伤16例行全板层角膜移植术患者资料,并术后随访6~20个月,观察术前术后泪膜破裂时间(TFBUT)、泪液分泌(Schirmer Ⅰ试验)、角膜植片透明度、贴附及生长情况,并对手术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16例严重陈旧性眼表烧伤患者术后11只眼角膜基本透明,5只眼角膜有不同程度细小新生血管侵入层间.13例患者术后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Schirmer Ⅰ试验和TFBUT术后6个月较术前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有2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未见有溢泪、感染、泪点处异物感和肉芽组织增生等不良反应.结论 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泪道栓塞术治疗严重陈旧性眼表烧伤,具有较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控制情况临床分析

    作者:纪丽君;孙景莹;梁俊芳;戎君;赵俊颖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其血糖控制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按眼底变化分为3组.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4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87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3例.检测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相应行眼底检查.结果 与NDR组相比较,NPDR、PDR组GA、HbA1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PDR组与P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PDR组中2hPBG水平较ND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中长期血糖监控指标(GA、HbA1c)比点监测血糖指标(FBG及2hPBG)对DR患者的治疗、预后的预测更有临床意义.

  • 角膜板层口袋术联合浅基质注射美容染色角膜白斑临床观察

    作者:罗平;陈家祺;曾鹏;周光华;周世有

    目的 探索一种对致密角膜白斑进行有效美容的角膜染色术.方法 以皮肤美容专用的无菌墨汁做染色剂,对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从化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8例无视力且视力恢复无望的角膜致密白斑患者,采用角膜基质板层口袋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无菌墨汁行美容性角膜染色.结果 术后随访12~16个月,平均(14.1±1.8)个月.所有患者角膜白斑均被黑染,着色均匀,和术后初期比较黑色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角膜基质板层口袋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无菌染料进行角膜染色术,是一种效果好且安全可靠的角膜美容方法.

  • 视神经炎伴多发性硬化的彩色多普勒成像特点

    作者:周必业;张宇虹

    目的 评价视神经炎伴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眼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健侧眼及健康对照组眼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单侧视神经炎伴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以及32名健康受试者.通过超声多普勒成像检查罹患视神经炎一侧眼的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峰值和舒张末血流速以及阻力指数.然后将这些数值与健侧眼以及健康受试者正常眼作比较.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非配对t检验.结果 将视神经炎眼、对侧未累及眼以及健康对照眼,进行平均球后血流速度、平均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眼相比,视神经炎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平均舒张末血流速度较低(P=0.04),视网膜中央动脉(P=0.02)和睫状后动脉(P=0.009)的平均阻力指数较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有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中,和未累及的对侧眼相比,在睫状后动脉(P=0.02)和视网膜中央动脉(P=0.04)患有视神经炎侧眼具有更高的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球后血流速度和所有血管的阻力指数在未累及的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提示与对侧未累及眼以及健康对照眼相比,视神经炎伴多发性硬化与球后血流动力学受损相关,尤其在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但是两者的因果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 前葡萄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乔玉好;郑曰忠

    目的 探讨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视力预后和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收集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各类前葡萄膜炎患者109例,男52例,女57例;平均发病年龄(41±15)岁.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诊治观察,对其临床类型、疗效、并发症和视力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中,急性前葡萄膜炎39例(35.8%),慢性前葡萄膜炎15例(13.8%),复发性前葡萄膜炎55例(50.5%).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前葡萄膜炎52例(47.7%),病毒性前葡萄膜炎11例(10.1%),Fuchs综合征5例(4.6%),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3例(2.8%);合并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22例(20.2%)、糖尿病8例(7.3%)、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3.7%)和幼年性关节炎3例(2.8%),结核病1例(0.9%).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为34.9% (38例),轻度视力损害(低于0.5)发生率为7.3%(8例),中重度视力损害(低于0.3)为6.4%(7例),致盲率(低于0.05)为1.8%(2例).结论 前葡萄膜炎临床类型多样,特发性前葡萄膜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伴发前葡萄膜炎及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为常见类型.急性前葡萄膜炎易复发,但视力预后较好,慢性或顽固性炎症常导致严重视力损害或致盲.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后致痉挛性下睑内翻一例

    作者:李亚楠;李月芝;杨云东

    患者男,65岁.因“右眼视物不见半年,胀痛1周”,于2012年7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右眼视物不见,就诊于外院,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患者放弃治疗.近1周出现右眼胀痛,就诊于我院.眼科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5;眼压:右眼:67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 mmHg.右眼上、下睑无红肿,睑缘位置正,睫毛外翘,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雾状水肿,上皮水泡,前房深浅尚可,虹膜表面新生血管,瞳孔缘色素外翻,瞳孔中度散大,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淡黄色混浊,眼底窥不清;左眼晶状体淡黄色混浊,余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 眼部医源性肿瘤种植一例

    作者:赵丽娟;贾新国

    患者女,67岁.因“发现右眼球内侧表面肿物生长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视力:右眼0.4,左眼0.5,眼压:双眼13.0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鼻侧球结膜表面可见一大小约12 mm×8 mm×6 mm黑色肿物,质软,表面不平可见粗大血管,无破溃,无压痛,肿物边界不清,累及部分睑结膜及泪阜,双眼其它部位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10年.入院诊断:(1)右眼睑球结膜肿物(性质待查);(2)高血压病;(3)糖尿病.入院后行常规术前检查及全身检查后,局麻下行右眼睑球结膜肿物摘除术.

    关键词:
  • 右眼上睑毛发上皮瘤一例

    作者:秦晓艳;刘小勇;周清;陈剑

    患者女,18岁.因右眼上睑有一小结节3年余于2013年2月28日就诊我院.患者无疼痛和瘙痒等自觉症状,病程中结节未破溃.起病前局部无外伤史,家族中无同样病史.检查:全身一般情况良好,视力:右0.9,左0.9.右眼上睑外1/3处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约3 mm×4 mm,肤色,边界清楚,尚未累及睑缘,不能移动,质偏硬,无触痛,无溃疡及出血(图1),眼部其余检查未见异常.肿物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见由基底样细胞构成的团块,境界清楚,周围绕以致密的结缔组织鞘,周边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部分区域可见毛乳头结构及大小不一的角囊肿形成(图2).免疫组化:Keratin(+),CK5/6(+),bcl-2弱(+),CD34(血管+),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右眼上睑毛发上皮瘤.患者术后创口愈合好,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肿瘤复发.

    关键词:
  • 以眼病首发的AIDS一例

    作者:卢彦;于珊珊;孔祥斌;苏鹏;郭晶晶

    患者女,41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偶伴有头痛,无眼红、眼痛、耳鸣等不适,曾在外院诊“Behcet”,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口腔溃疡病史.查:视力:右0.2,左1.0;眼压:右11 mmHg,左14 mmHg.双眼球结膜无充血、水肿,右眼角膜背面羊脂状KP(+++),房水闪辉和细胞(+++),虹膜纹理欠清,瞳孔药物性散大,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眼底较朦,可见视网膜血管白鞘,视网膜表面大量黄白色渗出(图1、2);左眼角膜背面羊脂状KP(+),房水闪辉和细胞(+),瞳孔圆,晶状体透明,玻璃体尚清,视乳头色偏红,后极部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颞侧周边视网膜可见血管白鞘、黄白色点状小片浸润病灶及视网膜出血(图3、4).

    关键词:
  • 玻璃体手术后并发高眼压原因与机制

    作者:姜靖;王志良

    眼压升高是一种常见的玻璃体手术后并发症,是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直接原因,通常与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中填充物、手术方式、视网膜光凝、气液交换、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相关联.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为术后炎症、瞳孔阻滞、睫状体水肿、房角闭合、填充物的游离和房水排出途径的阻塞等.玻璃体手术后需要对眼压进行严密监测,快速准确地诊断眼压升高的原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多数患眼来说,术后高眼压都是可以被控制的.早期的眼压检测,长期的随访依旧是预防玻璃体术后高眼压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

  • 病理性近视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新进展

    作者:孙明甡;张丰菊

    病理性近视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是导致低视力及致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病理性近视的发病原因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目前,关于病理性近视候选基因位点的研究以及近视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都已日趋成熟,但将二者相结合,针对其致病过程中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较少.由此,建立针对可疑致病基因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并加以环境因素诱导近视,可能是研究病理性近视发病机制的新思路.文中就病理性近视相关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 睑板腺功能障碍临床检查进展

    作者:师蓉;朱豫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为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存在多种检查方法.文中复习相关文献,综述MGD临床检查方面的研究进展.

  • 眼部γ δ T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柳慧;张红敏;王丽娅

    γδT细胞是近年来人们新认识的一种表型和功能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分布于皮肤、小肠、肺、生殖道、泌尿道等各种器官、组织的上皮层,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及上皮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在抵御广谱微生物入侵的一线防御中起关键作用.目前,γδT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肠道以及皮肤等领域.经研究发现,在角膜和结膜上皮组织内也有γδT分布,眼部γδT细胞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某些细胞因子表达并通过这些细胞因子间、细胞因子与相关受体等相互作用发挥抗感染、抗肿瘤、抗角膜移植排斥、角膜上皮及神经损伤修复等作用.但γδT在这些部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文中就γδT细胞在眼部中的研究做一简述.

    关键词: γδT细胞 角膜 结膜
  • 硝酸益康唑纳米粒滴眼液在兔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海山;张俊杰

    目的 高效液相法检测硝酸益康唑纳米粒滴眼液应用兔眼后房水和角膜中的药物浓度变化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实验研究.选取健康无眼疾白色日本长耳兔,将有眼作为试验眼,左眼作为对照眼,用Vivaflow 50超滤器浓缩的0.3%硝酸益康唑纳米粒滴眼液作为试验药物,0.3%硝酸益康唑混悬液作为对照药物.单剂量和突击剂量点眼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样品组织中益康唑的浓度,比较不同时间点兔眼房水和角膜的药物浓度变化和经时过程,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在单剂量组中,房水中5 min,角膜中5、15、30、45、60、90和120 min时间点纳米粒滴眼液组药物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突击剂量组,房水在5、15、30、45和120 min时间点,角膜在时间点5和15 min纳米粒滴眼液组药物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益康唑纳米粒滴眼液滴眼后,在角膜和房水中能够达到较高浓度,其在兔眼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其临床应用和用药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

  • 重庆市城区小学生近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燕;叶剑;孙强;孙敏;高凡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城区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近视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于2012年5~7月抽取重庆市三个城区小学各一所,对1~6年级1100名小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近视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市城区7~12岁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2.91% (362/1100)(95%可信区间:30.13%~35.69%),患病率从7岁的9.84% (18/183)增加到12岁的59.20% (74/12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近视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男性:x2=76.457,P=0.000;女性:x2=43.815,P=0.000).女性近视率33.01%(169/512)高于男性近视率32.82% (193/5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 =0.948,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近视与父母近视、父母的教育程度、近距离阅读、躺着看书、玩小型游戏和是否看电视相关.结论 重庆市城区小学生具有较高近视患病率.视力保护应以父母近视和父母教育程度高的小学生为重点人群.通过培养小学生自控能力以纠正不良的阅读行为,将减少玩游戏机的频率,丰富课余生活内容作为预防近视的重点工作.

  • 现役军人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调查

    作者:吴燕;蒋炜;邱敏;罗涛;任意明

    目的 调查某部现役军人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情况.方法 选择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体检的现役军人为对象,于201 1年7月2~15日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眼科中心检查,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94只眼,中度近视组345只眼,高度近视组69只眼;抽取100名裸眼视力(UC-VA)≥1.0的军人进行对比敏感度检查,作为正常对照.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和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被检查的3 107人中,有8.50% (264/3 107)曾接受不同类型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高度近视组(≥-6.00D),UCVA≥1.0的占62.32% (43/69),屈光度在±1.0 D之内的86.96% (60/69),均显著低于术前低度近视组的91.49% (86/94)和96.81% (91/94),(P<0.05)以及中度近视组的83.77% (289/345)和94.78% (327/345) (P <0.05);术前高度近视组各频率对比敏感度值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也显著低于术前低度和中度近视组(P<0.05).结论 术前屈光度越高,术后视力的稳定性较差,对比敏感度各频率明显降低,对视觉质量要求高的兵种应做严格限制.

中国实用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